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

2023-09-16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第1篇

1043091117李娟轻纺与食品学院2010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管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境地,着眼于心的始终是国家和人民,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为民族大义,这就是林则徐。

正因为有个懂得和重视家教的父亲,正因为在鳌峰书院求学期间受到陈寿祺经世匡时之思想的潜移默化,郑光策“经世致用”的熏陶,林则徐就立下了“经世救国”的宏图之志。了解不畏权贵,揭发贪官腐败而受折磨的林雨化的事件后,拜读了他的著作,更是加深了对吏治腐败的认识。游览历代爱国者的遗迹,到各个爱国将领民族思想的熏陶。这些强烈的爱国主义,深深的民族大义, 刚正不阿的的官场态度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为后来的“虎门销烟”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奠定了基础。

林则徐一生为官清廉, 为国为民奉献了一生。从他的官宦之路开始,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他同时“文学而潜修”。他搜集和查阅关于水利的奏疏、著述,发展水利,为民造福,解决粮食问题,解决夏季大河泛滥成灾的问题;他在任官时,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他在广州禁烟的过程中,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后来在虎门海滩销毁了这些鸦片。为此他后来遭到诬陷成“替罪羊”,遭受了5年悲惨的流放生活。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踏上戍途。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他的“虎门销烟”的壮举及他良好的思想品行万古流芳。他的禁烟、销烟受到了马克思的称赞。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国际禁烟日”。被魏源评价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身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从小时的家庭教育,到后来读书地方文人志士的熏陶,及社交地点的民族思想的熏陶,才造就了一个时刻把国家和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刚正不阿的伟大的民族英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那么的深远,即使是在被迫害,仕途不顺的悲惨境遇里,那种民族的深深大义一样没有被磨灭,这同样体现了一个人的坚定的意志和气度。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第2篇

活动简报

2016年3月27日星期日

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分院

近日,我们开展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台的活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

我们组介绍的人物是李鸿章,下面是介绍: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

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

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演讲稿如下

中国的现代化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近代史诸多英雄人物各领风骚,一次次失败后的重新探索,一次次侮辱下的奋起反抗,才争取到中国的日渐富强。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不可不提的一个人,他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称它为历史的钉子户,作为一位历史钉子户,他还身兼大清装修工。但他坚守一辈子,装修了一辈子,却没有获得美誉。他也自嘲自己为“裱糊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终究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休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在他去世后,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吾敬先生之才,吾惜先生之识, 吾悲先生之遇。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所谓敬其才。 只看到外国船坚炮利的表象,而不知制度才是其富强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耳。梁启超言其“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源”,此所谓惜其识。 生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妇人当政,满朝宵小,外忧内困,鞠躬尽瘁却得卖国贼之骂名,此所谓悲其之遇。他就是李鸿章。 我们在高中课本中一定见过这样一幅图,西方十一国威胁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最右边这个人就是李鸿章,作为大清重臣兼外交官,他代表大清帝国签下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使他背负重重骂名,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在1901年签订完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变去世了。

1901年,清政府把这个78岁高龄的老人推到了北京去处理烂摊子,去直面八国联军的威逼。这个人当时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他一边忍着胃出血导致的濒临死亡的大吐血,一边指挥着下级官员,与联军谈判。经过努力,将联军方面一开始提出的赔款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这已经是走到生命尽头的他能够为国家尽的最后一份力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时,他还在病榻上与俄国公使签字。 与此同时,国内的舆论还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他,说他:“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为了国事耗尽了生命的他,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李鸿章的一生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少年科第,中老栋梁 镇压起义,死忠朝廷 洋务运动,运筹帷幄 甲午风云,老臣残梦 师夷长技,诟病颇多 身后蒙冤,千古骂名。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其中: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表达了他立志要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当时20岁的李鸿章就立志“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而这些有道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他一生中的贵人,也是他的恩师——曾国藩。1845年李鸿章正式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在此后京师备考的日子里,李鸿章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一在于诗文词章、治学方法;二在于学习曾的经世义理之学。之后,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抗击太平天国。不久,李鸿章再次投奔了老师,当了他的幕僚,而曾国藩也对其倾囊相授,教诲有加。很多年后,当李鸿章再次回忆这段历史时,非常庆幸在自己人生道路的开始,就遇到了曾国藩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关键人物,愿意教他带他,使他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860年闰三月,清政府赖以抵御太平军、屏障苏沪的江南大营被攻破,绿营军主力瓦解。于是湘军便成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清政府继续整顿军备,重建江南大营,任务落在曾国藩头上,在组建新军的人选上,他斟酌再三决定给李鸿章一次机会,让他回家乡招募新勇。李鸿章回到家乡合肥后,尽心竭力,快速就组建了一支由团练为主的武装。因为这支队伍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的,所以叫“淮勇”(“勇”以区别于清朝国家的正规军),史称淮军。

1862年4月至6月间,他又用英国商船将淮军分批全部运抵上海,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他和淮军就此崛起,逐渐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一支势力。同治年间,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史称“同治中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洋务运动”。这段时间正值李鸿章四十岁年龄段,一直在苦心经营他的根基,消灭天平天国之后,他不仅煞费苦心的保存了淮军使其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一支军队,还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先锋和领袖。期间有一大批有志之士依仗李鸿章的影响力,团结在他周围,为其尽心尽力共创这亘古未有的改良事业。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至此,李鸿章进入政治中心的同时,开始勤勉的全心致力于自己圈层体系的构架。据不完全统计,从1870年到1911年,李鸿章统帅的淮军中先后出任总督、巡抚、尚书、侍郎等要员共有38人,而在淮军和北洋海军量大军事系统中担任过提督、总兵以上的将领多达1300余人,尊其为老师者举不胜举。正因为他的提携和支持,这些人中很多都成为了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稍加考查就会知道,中国的现代化军事、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矿、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和其门生弟子的推动有关。而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50多岁的李鸿章正是因为桃李满天下,门生遍朝野,形成强大的势力,才成就了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梁启超 语)之功。

当他到了位极人臣地步时,他遇到了瓶颈。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他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在他掌权之前,中国掌权的大多是些会乱杀使臣、关税白送、把他国都当藩属的土鳖。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经过他、曾、左、胡这一群人的努力,使汉人大臣们逐渐有了话语权,考虑到袁世凯是他的人,简直是他完成了反清复明啊„„最后他还是在夹缝之间,保留了一些火种,在大乱之间,为中华争取了尽量多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在实际的领袖已经昏聩了的情况下,他是中华最后一缕现代文明的火焰。而且他想法子,在举国被**分子(嗯,我说的是义和团)祸乱的情况下,还保留着一丝清明。在本该灭国的时刻,最后争取了点东西(辛丑之乱,虽然赔款数额巨大,但没有割地)。

纵观李鸿章一生,进行了一场半推半就的改革,签署了几张不得不签的条约,前者以失败告终,后者以凄凉收场。与陆秀夫相比,李鸿章面对的不是一个“已死之国”,而是“将死之国”,他还需要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他不能像陆秀夫一样杀身成仁的殉国,去做一个纯粹的忠臣。与张居正相比,他没有凌驾于孤儿寡母之上,反而受制于孤儿寡母之下,而且他还面临着严峻的外交压力,所以他不能像张居正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做一个纯粹的能臣。 1901年11月7日,深秋的北京贤良寺,晚清肱骨之臣,洋务运动领袖,一代名相李鸿章在萧条、惨淡和悲凉中走完了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去世前,他还挣扎着全部的力气,口述诗道:“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此刻的他一定想起了58年前,20岁入京赶考提笔抒怀而作的“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诗句,从傲娇的“觅封侯”,到无奈的“吊民残”,耗尽了李鸿章几近一生的宦海时光。

最后我想用李鸿章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结尾: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谢谢大家

最后,活动圆满成功。

参与者:钱晨 王静怡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南京工业大学;校史;思政课改革

作者简介:刘亮(1987-),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博士,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校史是一所高校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本身蕴含着立德树人、资政育人的功能,本身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将探讨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工”)校史融入纲要教学的可行性、价值与意义、实践途径。

一、南工校史与纲要教学融合的可行性

(一)南工的创建发展是民族高等教育奋斗史的缩影

南工的源流之一—三江师范学堂诞生于1902年,是中华民族寻求教育现代化的起点之一,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自主办学的起点之一,也是近代中西教育文化交流的起点之一。这本身就蕴含着蓬勃的生机,蕴含着近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后,發展的国立东南大学(1923年)、国立中央大学(1928年)成为当时声动亚洲的名校,在历届校长的带领下,课程设置合理、师资配备一流、大师云集,是当时中国人也能办好高等教育的重要体现。1958年分立出南京化工学院。另一条源流是,始于同济医工学堂师机科的1953年南京建筑工程学校。两所高校在2001年合校成为南京工业大学。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南工入选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可以说,一部南工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也能办好大学的重要特征。

(二)南工师生在抗战洪流的中的作用

卢沟桥七七事变后,中央大学即着手西迁,与北大、清华、天津大学的慌乱相比,校长罗家伦因为早已准备,所以整体而言,中大的西迁较为有序,避免了慌不择路。10月中旬,中央大学文、理、法、农、工、医、教育七个学院的新老学生约1500人,教职员工约1000人,连同家属共4000多人,由分批乘轮船赶赴重庆。12月初,中央大学农学院的职工把场内的良种畜禽笼置于牛背之上,然后驱赶牛、羊、猪等徒步离开南京,奔向重庆。后来罗家伦在《抗战时期中大的迁校》一文中写道:“在第二年(1938年)的深秋,这些牲口长途跋涉,已经是风尘仆仆了。赶牛的人更是须发蓬松,好像苏武塞外归来一般。我的感情振动得不可言状,就是看见牛羊亦几乎像看见亲人一样,要向前去与之拥抱。” ①抗战开始以后,南开大学被日本飞机炸得精光;中央大学却搬得精光,连畜牧场的牛羊都从南京赶到了重庆。中央大学没有因为残酷的战争一蹶不振势,反而在充实、扩展与提高的道路进一步,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保留了火种,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保存了力量。

(三)南工革命史是中共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之前,南工师生一直奔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南工人为争取红色政权,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壮丽的赞歌。如,《共产党宣言》的最早中文翻译者陈望道先生就曾经在中央大学学习过。如,20世纪20年代初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是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谢远定、吴肃(吴亚鲁)、宛希俨等都是建党初期的共产党员,为南京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和爱国学生运动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至今,雨花烈士陵园,依然安葬着有着南工学脉的烈士。1947年5月20日,为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中大师生走上街头,高呼“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反对征兵征粮”,“增加教育经费”,“取消特务组织”等口号,并积极准备罢课、罢教。虽然遭到国民政府的血腥镇压,但是伟大的爱国运动,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斗争的光辉一页。

(四)南工学科建设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息息相关

1959年,国家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学校新建部分专业下马,电化学工艺专修学校学生转入无机化工专修科继续学习。后来,南工新建化学工程专业成立化学工程系,并成立相关研究所,新增和调整了许多教师和教辅人员。改革开放之后,由单科性化工学院发展成为化工类多学科综合性工业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另外一个源头的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土木建筑工程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隶属于国家建设部使办学规模迅速扩展,办学水平和效益有了较大提高。2001年两校合并后,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二、南工校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价值

(一)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说服力

校史承载着国史国情、党史党情教育的重要功能,具有贴近历史、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可敬、可感、可学。②制约纲要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是历史人物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距离,学生总是觉得太过遥远,不够贴近实际。而校史就发生在本校,就是身边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减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有亲近感。与此同时,同学对于学校的贡献、对于校史人物,非常陌生,而在课程中穿插校史故事,会让他们感到新鲜,同时又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如,南工老校长时钧院士90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感人事迹,充分说明了一名教师对党组织的向往,更充分说明了高级知识分子对党组织的追求与拥护,对中国共产党信仰的信服。

(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三观”导向

当下社会复杂多变,世界出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而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又息息相关,互动互联,因此这些年历史虚无主义在网上盛行,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冲击部分学生既有的价值观,甚至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长此以往,既会阻碍青年的健康成长,又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大势所趋,大势所然,势在必行。而在这过程中,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思政课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主动亮剑。那么,讲课的过程中,既需要宏观的理论讲解,又需要生动的、感动心灵的故事,双剑合璧,双管齐下,才能药到病除。因此,生动的校史故事无疑更受学生欢迎。笔者曾经在课堂讲解革命战争年代走在历史潮头的南工学子的生动故事,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雨花英烈中的南工学子,更有学生潸然泪下。

(三)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纲要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制于工业基础薄弱,只能生产一些初級产品,类似拖拉机、坦克车之类的工业品无法制造,直接影响国家的国防建设、工业建设。因此,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一代又一代的南工人,勇立潮头,坚定工业报国的理想信念,践行着南工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着南工人的爱国情、报国志。同时,奉献社会,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同行,与社会相向。如,法学院校友周强,毕业之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成为一名村干部,带领乡亲们通过种植蔬菜发家致富。现在他的故事,已经成为南京,乃至江苏青年中的一段佳话。这些生动的案例,胜过千言。

(四)弘扬“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南工精神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是南工校训,没有花哨,却处处质朴。明德,探究各自领域的事物,保持专一,达到精一,端正自己的心,修身养性,之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厚学,转义出自“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沉毅,砥砺意志,坚忍不拔;直面挫折,百折不挠。笃行,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这8个字,就是南工的文化象征,是南工坚守的精神家园,是南工人坚守的信条。通过这些讲解,无疑会增进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会持久影响他们的精神。

三、南工校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实践途径

(一)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课堂是主阵地,思政教师要守好一段渠。课堂教学需要讲明理论,尤其是讲明“四个选择”,其重要性无可置疑。同时,辅助故事,动人的故事、感人的故事、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会感动学生的心灵,会让课堂增色、添彩。如,第一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涉及列强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的问题,可以列举金陵大学的故事,辩证看待文化渗透利弊。再如,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可以讲陈望道的故事,可以列举雨花英烈的故事,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如,第六章“抗日战争”,可以举例南工师生走向抗日烽火的故事。第七章“解放战争”,可以举例“520”爱国运动,反对蒋介石独裁。

(二)结合校史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课堂与实践教学是纲要教学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因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学必须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有获得感。另外,教学的对象已经在认知特点、认知规律、思考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行为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与变化。目前党中央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经费、硬件等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课堂角色,增强获得感。以校史为资源,以感人的校友故事为蓝本,通过听(听讲座)、讲(演讲)、读(读经典)、走(校史馆)、唱(校歌)、演(历史情景剧)、写(写感悟)、做(在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传播正确的历史观)8种方式构建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南工校史蕴藏着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国史的丰富内涵。将校史融入课堂,融进教学将会是教学别开生面,特别出彩。第一,提升学生的新鲜感,从而提高参与度,提高抬头率,从“默然处之”转变为“激情参与”。第二,提高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感。在触摸历史、感知校史的过程中,让他们行动、心动,深度理解中国人民“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何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为何选择改革开放。

[ 注 释 ]

① 罗久芳,著.我的父亲罗家伦[M].商务印书馆,2013,09:204.

② 柳礼泉,唐珍名.高校德育视野下的校史校情教育 [J].高校理论战线,2013.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任何革命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变迁、结构、话语这三个因素。革命的原因,存在于变迁、结构、话语的相互作用之中。鸦片战争以降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晚清社会急剧变迁,社会结构发生巨大裂变,民族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挑战性话语不断高涨,导致了清廷逐步走向灭亡,辛亥革命应运而生。1911年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变迁;结构;话语;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关于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拟用赵鼎新提出的革命宏观结构理论来解读辛亥革命的发生,以期对此问题作一点新的学术研究。

根据赵鼎新的革命宏观结构理论,影响和决定革命之产生和发展的宏观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个因素:变迁、结构、话语。变迁就是种种社会变化。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结构及其行为方式,二是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行动者的结构性行为。话语则包括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等。任何革命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这三个因素[1]23。由此可见,革命的原因,存在于变迁、结构、话语的相互作用之中。笔者认为,1911年辛亥革命的发生,正是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社会变迁是引发革命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变迁,一般指的是由现代化、人口变迁、自然灾害、大规模疫病流行、外来思潮入侵等原因所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化[1]23。社会变迁很容易打破原有的社会平衡,造成社会规范的紊乱,引起人们内心的不满和怨恨感的产生,导致新意识形态的出现,提供政治机会等,社会成员因此变得越来越难以约束和控制,从而引发革命的发生。

晚清中国,在外患内忧的压力下加速了社会变迁进程,其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结构,鸦片战争以降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打破了晚清皇权、国家主权、中央政府权力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晚清中国的政治统治权“由鸦片战争前的清中央统治者一方掌握,发展到由帝国主义、清中央统治者和地方势力三方分享的局面。”[2] 27-28适应权力分化的需要,新的政治机构不断增设,具体表现为: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文馆、总税务司署以及咨议局等。权力分解、转移的后果是皇权渐渐被摧毁,中央权力逐步被削弱,地方权力日益膨胀。地方一旦敢于明目张胆地与中央对抗,一场革命将势在必行。冯友兰先生曾说过:“辛亥革命的一部分动力是绅权打倒官权”[3]34。金观涛和刘青峰两位学者也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地方势力合法化并在体制内和中央王权冲突的符合逻辑的展开”[4]118,清王朝瓦解的一个重大原因是“1909在全国各地成立咨议局”[4]116,辛亥革命的本质“也是一次地方分权运动”[4]120。

经济领域,传统的经济结构被打破,除封建地主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继续存在外,又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到来,非常容易把晚清中国的传统经济尤其是个体农民经济挤垮,因为小农生产方式根本无法与资本主义大生产方式相抗衡。可见,资本主义经济特别便于造就一批破产的农民。破产的农民是革命发生的潜在种子,他们走向反叛道路之时,也就是革命到来之时。

社会阶层,中国传统社会主要存在着三大社会阶层:官僚阶层、士绅阶层和农民阶层。清末随着工商部门、自由职业的出现以及军事改革,晚清中国新的精英阶层应运而生。新的精英阶层主要是:知识阶层、工商阶层和军人阶层。晚清中国社会剧烈的变迁中,不同阶层有不同的政治诉求,而他们的政治诉求又都不是以清廷的存在为前提。这样清廷便成了各方矛盾的焦点,如果它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其垮台就指日可待了。比如,士绅阶层的新绅士“他们既拥戴清政府又不相信清政府,从而使他们在政治上常常犹疑不决,左右摇摆,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抛弃清政府”[5]34。知识阶层“总是天然地倾向于社会变革,而且扮演最为激进的角色”[6]18。工商阶层“在政治上,他们只能做新绅士的尾巴”[5]36。军人阶层“本应是清王朝统治力量的一部分,但为了自身利益,这一集团可以支持清王朝,也可以背叛清王朝,甚至可以取而代之”[5]38。农民阶层“既能起着极为保守的作用,也能起着高度的革命作用”[7]267。

结构是影响和决定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所谓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结构及其行为方式,二是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行动者的结构性行为。国家的结构包括国家的性质(如民主的、威权的或独裁的)、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如法律-选举型的、意识形态型的或绩效型的),以及国家在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特有的行为方式,等等。社会结构包括相对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各类社会中层组织的发达程度及其性质(如社会组织的多元化程度),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经济生产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如资本家-工人关系、地主-佃农关系,等等)[1]23。限于文章篇幅,这里仅简要阐述晚清中国的国家性质及其行为方式对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晚清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其政治行为运行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执政基础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最高统治者的个人魅力、意志品格和领导能力。统治者一般也不相信组织的力量,经常运用个人权力和私人关系违背国家的各种制度去处理各种问题、抉择种种决策。例如选拔人才,任用谁和不任用谁,全凭统治者个人修养、素质和喜好。一旦昏君当政,就会是小人得志、奸臣挡道,有才能的人很难进入官僚体制里,更难执掌权力管理国家,政局势必混乱,结局只能是政权垮台。在这种政体下,国家政策的制定、执行也通常因最高统治者的改变而改变,因统治者的好恶改变而改变。因此,其政策的抉择很难做到理性化、科学化,更难实现连贯性;其官僚体制的设置,也是形同虚设。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变得日益复杂,国家治理社会由于没有法治和有效的官僚体制而根本无法有效地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当矛盾激化危机局面出现时,国家却通常倾向于选择暴力手段进行直接干预。这往往又导致民众更加的反感和不满,以至于他们都想推翻这个专制国家。这种情况下,革命就很容易爆发了。

晚清中国的政体是一种极权政体,国家政权的合法性通常建立在传统和绩效表现的基础上,是通过传统和政绩来换取执政空间和时间的。如果将一个国家的合法性建立在传统上,那么要巩固国家政权,最好是这个国家社会保持在相对静止状态。但1840年后的中国,因不断受到西方现代性的冲击,社会急剧变迁,传统不停地在改变。布兰特利·沃玛克和詹姆斯·R·汤森曾强调,是“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促进并加剧了对传统的否定,将中国社会的取向从过去的束缚中全面解放出来”[8]41。晚清中国被动地走向世界,置身于现代化的历程中,在此历程中,传统大大地被削弱,皇帝权力来源的神秘性也逐渐地被揭开。传统一旦崩溃,人们不是去重建传统,而是去摧毁传统,去寻找和构建新的政治神话、符号、伦理与规范。传统和依附于传统上的国家政权,将不可避免地被人们一并抛弃。

把一个国家的合法性建立在执政绩效基础之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从根本上讲国家政权也是不太稳定的。国家的绩效合法性主要有:经济发展、道德表率、国家防御三个维度。各方面绩效表现越好,政权的合法性就越高;反之,各方面绩效表现越差,政权的合法性也就越低,政权极易陷入危机。众所周知,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到辛亥革命暴发,就经济发展而言,清廷穷于应付各种内忧外患,根本无法组织各方面力量集中精力去搞经济建设,大规模的战争也在不断破坏经济,所以晚清经济就谈不上有真正意义的发展。从道德表率来讲,官僚阶层自上而下的腐败,让愈来愈多的人怀疑统治者是不是还能做道德上表率。这种情况下,道德政治,依靠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显然无法实现。更可怕的是,清廷在多次与西方列强较大规模的战争较量中,每次战争的结局都以清廷的失败而告终。在民族危机发生和加重时,清廷不能解决危机,而是割地赔款,出卖主权,甚至最高统治者慈禧还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耻辱,直接影响了晚清王朝在民众中的形象,严重削弱了清廷统治的合法性,最终打破了天朝大国的政治神话。同时,这让人们感到要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革命是“拯救祖国的唯一办法”[9]210。

简而言之,清末传统的崩溃、经济的衰败、道德的堕落、防御能力的丧失,摧毁了清廷统治的合法性,结果必然促使革命发生。

话语是革命必不可少的因素。话语则包括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参与者的认同、口号或话语策略,行动过程中的突生规范(emergent norm),以及塑造运动话语的文化,等等[1]23。话语影响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它是革命行动的驱动力量,它通过一定的政治标语、口号对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动员和组合,影响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0]311。

辛亥革命的发生与晚清意识形态的失控以及新的意识形态的被认同是分不开的。法国著名学者阿尔都塞断言:“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领导权的话,那么他的政权就不会持久。”[11]338意识形态控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政权的兴亡。清末意识形态失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意识形态失控,表现之一是清廷不能有效地控制舆论媒介。例如:报刊数量激增,据不完整的统计,1901年报刊为34种,1902为46种,1903为53种,1904为71种,1905为85种,1906为113种,1907为110种,1908为118种,1909为116种,1910为136种,1911为209种[12]134-135;报刊主体民间化,1905年至民国初年,全国先后发行报刊计600余种,其中为清廷所控制者尚不足10%[13]244;报刊内容革命化,一百多份白话报中,倾向维新和革命立场的占了绝大部分,尤其具革命立场的占了大比例[14]160。进步报刊的涌现,革命新话语的撒播,让清廷的腐朽无能的负面形象得到了数倍的放大和广泛的宣传,其正面形象遭到了灾难性的毁损,其统治的合法性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的形势下,清廷未能有效地统驭舆论媒介,革命话语最终与社会动荡、革命活动形成合力,将清王朝推向灭亡的深渊。时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无不认为:“辛亥革命是报馆鼓吹出来的。”[15]22

意识形态失控,表现之二是儒家学说的认同危机。鸦片战争之前,儒家学说对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鸦片战争以后,这套意识形态观念面临着亘古未见的危机。在回应西方的挑战和挽救民族危亡的过程中,由于这套意识形态不能提供应对时局的有效办法,毫无建树,从而遭到了人们特别是知识阶层对它的怀疑、反思和批判。他们把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改革的失败、戊戌变法在政治制度改革的失败乃至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失败归罪于儒家文化,要求为经济和政治运行提供论证的儒学负连带责任。当然他们这种对儒学的攻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化的反应,但这种情绪化反应的后果引起了儒学的正当性危机。正如著名学者张灏所说:“当这套政治社会制度,在外力的震荡下土崩瓦解,附丽在它们身上的礼俗规范和文化思想当然也显得百无是处,毫无保留的价值。”[16]234儒学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消解了晚清统治的基础,为革命的产生埋下了种子。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是如何动摇清王朝统治的?彭怀恩说:“权威所依据的文化及心理基础一旦被怀疑,政府的合法性不再被人视为‘正当的’。”[17]16金观涛和刘青峰是这样解释的:“革命团体随意识形态认同危机的出现而产生,在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发展中不断高涨,它如同越来越多的小地震,震撼着一体化上层组织的大厦。”[4]97-98

在儒学逐渐地失去了话语权和主导地位的同时,新的意识形态尤其是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潮不断高涨,并为人们所认同。许多先进分子都把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作为引导中国和世界走向光明的两面旗帜,认为“此二主义”使欧美列强“国势乃如春华之怒放,旭日之初升”,也必将给中国带来福音:“吾惟信此民主主义,吾惟信此民族主义,吾惟崇拜欧罗巴人之能利用此二主义,吾不信我支那人之终莫明此主义,吾不信我支那人之既明此主义而不能利用此主义。岂彼白人者独能专美于前哉!吾述既竟,登高西望,大声疾呼者三:曰民主主义!曰民族主义!祝我支那人能利用此二主义!”[18]20新的意识形态,为革命的阶级提供了“批判的武器”,有了“批判的武器”,革命的阶级就有了“武器的批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19]9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是摧毁晚清王朝统治的物质力量,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高涨,催生了革命的到来。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存在于晚清社会急剧变迁、国家的结构及其行为方式、革命新话语相互作用之中,从而进一步印证了赵鼎新的革命宏观结构理论,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新视角。

参考文献:

[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罗正楷,王云生.中国革命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5]迟云飞.清末社会的裂变与各阶层分析——兼论清王朝的覆灭[J].史学集刊,2003,(4).

[6]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7]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8]布兰特利·沃玛克,詹姆斯·R·汤森.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孙中山全集:第1卷[G].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刘增合.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J].近代史研究,2000,(2).

[1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5]中华书局编辑部.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下)[G].北京:中华书局,1994.

[16]张灏.张灏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7]彭怀恩.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M].台北:洞察出版社,1989.

[18]史革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特征之我见[J].史学月刊,2006,(6).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第5篇

2、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探讨

3、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4、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双重逻辑及路径分析1

5、三位一体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6、内蒙古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7、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调查研究

8、努力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9、浅析课程思政在语文课程的运用

10、对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探索

11、高校理工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探索

12、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1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研究

14、先秦儒家乐教对于高校德育的启示

15、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

16、探究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17、绍兴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18、简论高校“思政育人”

19、试谈曲艺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

20、民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几点思考

21、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22、“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路径探析

23、高校思政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

24、OBE理念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分析

25、“四进四信”专题式教学初探

26、高校思政课课堂小结中板书设计的运用

27、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融合研究

29、高职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须加强党史教育

30、刍议红色歌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31、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创新“思政+中医药”模式的探索

32、高校历史专业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研究

3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34、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5、探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36、浅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意识

37、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38、PPT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39、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研究

40、网络直播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与启示

41、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

42、浅谈思政课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价值理性与教育逻辑

4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语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4、高校党史育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探究

45、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实现形式的创新性研究

46、OMO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微课程建设研究

4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探讨

48、浅析“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研究

49、重庆高校思政课慕课教学现状分析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第6篇

邓小平同志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生产,那它的第一生产力是什么?无疑,也是科学技术,是教育科学,对于高中生来说,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无疑就是一种学习的科学技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一切科学都有连贯性、系统性的特点,都有其学科体系与知识结构,历史学科亦不例外。历史事件纷繁复杂、相互联系,历史知识点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学习历史知识,应该从整体出发,掌握关键性的史实,抓住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结构。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或者根据对眼前事物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考,作出正确的理解,借以获得新的知识。

一、利用课本的封面图片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授每本书之前,笔者都会引导学生掌握每本书的封面信息。这就正如我们去书店买书,首先会关注这本书的封面介绍,如果被其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就会进而关注这本书。在高三历史的总复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每本书之前可以进行课本的总述,即利用课本封面的图片来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现以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下册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课本的封面进行生活化教学以及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一些机器。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近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机器,这反映了整本书的核心是机器,那么机器让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生:工业革命。

师:是的,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工业革命有关。因此这本书的封面反映了整本书的重点是工业革命,它是属于经济领域的。

教师在黑板上写“近代的含义就是机器化和民主化”。

师:那么这本书封面的下面是什么内容?

生:是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师:很好。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立法的规范。如果说工业革命体现了整本书的经济重点,那么,法国大革命则反映了整本书的政治重点,即资产阶级夺取权力,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教师具体的板书如下: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些人在开会。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现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有些人在开会,那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会议吗?

生:是联合国会议,因为开会的人有黑人,不可能是其他性质的会议。

师:这说明《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政治核心内容是国际关系,因为它把联合国会议作为重点内容。那么,中间的人物是谁?

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师:加加林出现在教科书的封面说明了什么呢?

生:科技的发展与重要性。

师:非常好!同学们,这些高科技成果表明世界的经济发展很快,也说明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会不断地加强,全球化问题是任何国家都不敢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这样利用封面来构建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认识。

二、利用课本的目录来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宏观掌握历史线索

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教师都要不断提醒学生回归课本。课本的目录隐藏着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和重要的知识点,关注课本目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每一单元所包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结论、历史概念、历史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历史规律都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和意义。只要学生认真复习和理解目录的内容,就可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很多历史知识隐藏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隸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此外,目录还可以让学生更好记住一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如高中《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原因;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和阶级条件等等。 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目录的知识和思考目录隐含的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目录章节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学习,通过对比目录的知识点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阶段性特征,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四章的对照区别如下:

就这样,笔者一次又一次通过对生活化的目录知识的运用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归纳历史线索,从而使学生学会主动利用教材进行学习,积极从教材找信息来学习历史,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学生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全面掌握教材的重要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来构建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缺乏,在学习世界史知识时感觉到比较吃力,有些学生认为世界史就是各国历史的简单相加,其实不是这样的,世界史是世界历史宏观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内容为例,在讲这本书之前,教师可以一个总纲来引导学生把握整本书的内容。这个总纲就是“市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形成时期、完全形成时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市场”两个字既可以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对市场的需求,又能反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廉价商品的倾销地和原料产地这一特点。笔者以“市场”一词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以及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联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让学生理解了“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结论。

其实,从中国近代现代史来看列强的侵华史的关键之处在于“市场”,正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市场”这个生活化的词语可以把人教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的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是谋利经济,农业经济是谋生经济,因此两者对于“市场”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再以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下册)的内容为例,笔者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自己制作了学习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线索,具体如下:

同样的,教师在讲述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曲折、衰落时也可以运用“市场”这一关键词。

综上所述,由于教材本身已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利用标题下面的黑体字来构建知识体系,而往往会把教材中最富有个性和特点的词语、封面、目录丢在一边。事实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假设、细心观察、积极推理和認真总结归纳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更有价值。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进一步体会到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构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进一步明白: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在生活中挖掘历史学习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真正发挥历史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升.如何形成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6]邓璟生,陈雄章,唐凌.历史意识、教学方法、课程资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7]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王铎全.全国优秀历史教学案例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上一篇:工业化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制碱工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