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生物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一部分学校中, 忽视了生物学科的地位, 认为可有可无。老师没有积极地去转变教学思想, 从而更加恶化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因此, 需要正视生物的地位, 我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让学生爱生物,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 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最终目的, 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 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 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在课下, 我会让学生写一些小纸条, 把自己的一些反思和想法写上去, 然后交给我。这样, 不仅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方便, 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应用可以说是我的得力助手, 它可以取代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将画面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 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比如, 我在以往讲解《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的时候, 必须要带上几幅细胞分裂的图例, 用很长时间才能把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给学生讲解明白。有时候, 由于光线的原因, 后排许多学生看不清楚, 导致他们逐渐对生物失去了兴趣。无形中不但浪费了许多时间, 还耽误了课时, 效果十分差。然而, 利用多媒体技术, 我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做成flash, 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形象地把细胞分裂过程表现出来, 之后只需要我简单讲解, 学生们就可以理解得很彻底。利用多媒体, 我可以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化, 因为学生们喜欢看形象的演示, 而不是老师冗长而抽象的讲解, 所以, 我提倡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三、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 需要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生物是一门能够拓展思维的课程。因此,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去按部就班地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 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理科学生需要的是拓展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去毫无限制地释放出来。在如今的考试中, 试题越来越开放, 许多都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 而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 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发现新的结论。我经常在课下给他们布置一些小实验。比如, 让学生们分组去记录几种种子的胚芽形成过程, 然后, 对比分析, 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们在课下都为自己的实验做了相应的记录, 并且自己提出疑问, 自己寻找答案, 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对于他们的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过程, 创新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四、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 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是刚从初中毕业, 他们的知识储备水平有限,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年龄段,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一的学生, 我们应该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 在课上用简单的图例和动画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比如, 我会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 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 提升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到了高二高三, 我们就要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主要目标, 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之后, 额外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比如, 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可以与化学的物质结构相结合, 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与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或者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 给他们看类似《探索时代》等科学性的短片, 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和兴趣的提高。

总之, 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对目前生物教学的现状有一个总的了解, 进行分析, 反思, 总结。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 采取有效的改革举措, 构建高效自主的课堂, 优化生物教学,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既得到知识, 又发展个性, 既具备实践能力, 又具有创新精神。

摘要:《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生物课的性质, 它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普通高中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部分学校及学生认为生物高考占分不多, 是“副科”, 对其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 教学质量也就相应低下。如何改变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采取有效对策, 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构建有效课堂, 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新制定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继承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 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并增加了实践的环节。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提出了以“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新的课程理念: (1) 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任务; (2)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个性发展; (3) 在认知理论上深刻理解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 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最有效的方法。

2 传统生物教师的角色

在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下, 生物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 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在知识和价值传递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方法大多是“教师——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 学生专心听讲, 很少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怀疑, 同时, 教师避谈争议性的问题, 教师的答案就是真理, 加上教师传统权威的角色, 使得学生不得不服从。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 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 生物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统一的角色行为、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 然后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甄别出成绩好与坏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剥夺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权力。

3 顺应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3.1 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为: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新生物课程体系在理念、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 这一系列的改革, 要求我们固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必须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新课标的变化和要求。

新课改的内容最终都要靠生物教师秉承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 全体生物教师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有意识的转变传统观念, 拉近与课改的距离。

3.2 要有驾驭教材挖掘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教材的变化, 要对给定的教材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 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钻研教材时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和语言特色, 使教材的思路成为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 使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例如在《植物激素》教学时, 可以采取漫画的方式, 可以画一幅漫画, 题为“果农的烦恼”, 果农的烦恼为:果园里的果树太高摘不到;果树的结实率太低, 而且大部分没有成熟就掉下来了;有的果实过生摘下来没人买, 过熟了又怕烂掉了;果园里杂草丛生。漫画可以强烈冲击学生的视觉, 通过讨论解决果农的上述烦恼, 既使学生掌握了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也对学生进行了STS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为交集的教育) 。

3.3 要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教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和信任学生,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对学生形成无形而强有力的精神召唤。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讨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观点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通过后面的学习学生自然会明白, 但在这里却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同伴的团结友爱、生物学的轻松有趣, 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

包括生物学在内, 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派系庞杂且日益发展, 作为生物教师必须要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有更加专业的视野。作为开放型教师, 应该不断通过自我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科研活动,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创建一种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 力争获取每一位学生的信赖, 实现教学目标, 为学生树立光辉榜样。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看到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不同之处, 并看到变化中不变的东西, 那才是胜任生物教学的高度表现。如“免疫调节”教学中, 新教材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并未强调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如果教师能够补充淋巴细胞的起源、抗原和抗体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学生理解特异性免疫的三个阶段就会容易许多。

4 高中生物教师角色定位的策略

从以上分析总结来看, 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应该采取以下的策略。

4.1 要以研究者的角色审视教学过程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写实验日记、教学随笔, 开展“行动研究”, 以研究者的身份不断探究与教育教学及自身有关的问题, 并谋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真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和个性特征,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4.2 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教师要不断地反思, 才能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作用, 才能更进一步成功地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1) 教学前反思, 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2) 教学中反思, 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 使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 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 (3) 教学后反思, 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 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批判能力。

4.3 既做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交流与合作, 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 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生物教师应积极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教科书不应该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 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种: (1) 校内的课程资源, 如实验室、图书馆、标本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2) 校外的课程资源, 包括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植物园、动物园、园林绿化部门、及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等; (3) 媒体课程资源, 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平时注重相关资料的收集累积, 从而将“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融入到教学中, 更好的落实课标要求。

5 结语

新课改不仅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赋予我们新的历史重任, 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应该与新课程同行,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 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摘要:本文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 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 认为高中生物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角色审视教学过程, 反思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既做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 张鸿昊.影响高中生物教师探究性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

[2] 孙国辉.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师的应对策略[J].中学生物学, 2005 (8) .

[3] 申屠军.浅议高中生物教师“三种意识”的确立[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伴随多媒体的不断普及,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逐步发挥出来。以往都是利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历史,但是单纯利用文字去感知历史,历史学习难免会变得枯燥、乏味,如果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影视资源,那么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主张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历史课堂,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将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纪录片;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纪录片等教学资源是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之下衍生出来的,目前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凭借自身与课堂高度的契合性,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一致认可与接受,成为现代化历史课堂中一项不可不得的教学工具。为此,笔者尝试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纪录片。

一、历史纪录片的应用原则

(一)教学目的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纪录片,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所选影视资料必须与教材内容相符合,同时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以历史纪录片辅助教学时,必须以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其趣味性特征,为历史课堂的教育性而服务,科学运用这些影视资料来完善教学流程,这样才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二)科学准确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纪录片,可以对课堂起到很好的辅助性作用,但要注意必须对影视资料的内容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必须秉承历史唯物主義、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且与现实情况相联系,实事求是的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经过考证和分析以后再将其引入到课堂之中,这样才能发挥出其应有效果。

(三)具体针对性

影视资料的筛选应该以初中生年龄、心理特点为依据,同时综合考量其实际情况。另外,从目前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对影视资料的掌握情况来看,应该注意量力而行,如果所选纪录片不符合教学目标,就算资源再好也不发挥不出其效果。所以,所有工作都要把教学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历史纪录片的选择要为历史教学而服务,这样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人生观,真正达到以史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改下历史纪录片的应用

(一)通过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导入环节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高效课堂与精心的教学设计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必须对备课、导入工作引起重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将知识点吃透,更加高效的开展课堂活动。文字材料导入、歌曲导入、影视资料导入等都是历史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导入形式。如果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影视资料,这样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缩短学生与历史内容的距离,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其学习历史知识增加动力。所以,在应用历史纪录片导入时,当其通过观看影片对历史背景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抛出问题带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二)强化重点开展探究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所侧重地指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关键之处,在设计过程中即明确重难点,再利用相应资源帮助其吃透历史知识点,从而摆脱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历史内容。通过大量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多数都比较抽象,比方说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与影响等,需要学生细致梳理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方便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通过利用历史纪录片,学生对历史重难点内容的了解会更加直观,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多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教学中,笔者将央视制作的纪录片《甲午》融入课堂中,展现了甲午中日战胜的经过,不仅将课文的画面展示了出来,同时还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细致剖析,收获了高效的历史课堂。

(三)利用影视培养情感态度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比较强,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情感资源,为构筑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手段。影视资料在表现情感过程中是一种很好的现代化方式,可帮助学生激发出其内心对真善美、假丑恶的爱与恨。

三、结语

综上,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历史纪录片,应该注意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有效激发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历史纪录片资源,并将其优势与功能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出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路路,刘向阳.新课改下历史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2):189-190.

[2]余传友.浅析纪录片在高校口述历史教育中的实践与路径选择[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02):114-117.

[3]申建英.论历史记录片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8(05):144-145.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凸显信息技术手段的强大技术优势,而且能使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二者有机结合,使高中政治课教学充分展示出自身特有的魅力;二者有机结合,是新课改下教育有序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中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以助力二者的有效结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必要性;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最佳手段。高中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绝不是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去辅助教学,而是在新课改前提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诸方面的重大改革。可以说,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一项任务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坚实的基础,扎扎实实地进行有机结合的不断探索,绝不走形式、摆花架子,使高中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并可以持续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判断和处理方式,并能创设出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新的实施环境,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育观点与时代特征相统一,立足于高中生当代的生活经验,把政治理论观点的表述融入真实的社会生活主题中。所以,凭借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与高中政治学科有效结合成为必然。

2.高中政治课改革的要求

基于高中政治课的理论较多,内容枯燥而乏味,教与学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较明显,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困难重重。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政治课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抓好课程改革,真正将政治课的实效发挥出来。

二、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策略

1.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助力高中政治课教学创新

新课程改革之前,我们所看到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模式一直呈现满堂灌和使劲填的状态,在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下,道德教育的作用无法发挥,对于当时所发生的时事问题学生也无心顾及,学生都会习惯成自然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学习兴趣和活力思想根本就捕捉不到,创新的身影根本就不存在。从而导致政治课的教学效率不断降低,愈来愈难以实现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的有效结合,让政治课凭借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助力政治课堂教学。二者有效结合,便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的创新与改变,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政治课学习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2.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转变政治课教与学的模式

以往我们所看到的政治课教学模式均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学生都被视为政治理论知识的接受者而已,将教师视为政治课堂的主人,只把学生看成是台下的观众。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所强调的是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摒弃被动学习而提倡自主学习,不断优化和转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紧紧围绕活动展开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政治课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恰当地采用有效的政治课教学方法,选取新课程所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使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实。我们所选择的这种教与学的模式是以學生进行思维探索,任课教师正确引导为主的。

3.创设信息化的教学情境,提高政治课的学习效果

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至关重要,选取最佳的创设途径是非常关键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为情境创设指引方向,提供展示教师精湛教学水准的平台,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绝对优势而为教师政治课情境的创设提供广阔天地。网络资源充足而优势大,清晰逼真的图片和文字、优美动听的音效,这些网络资源为创设良好的政治课教学情境提供了充裕的素材,运用这些资源创设与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使高中生的政治课堂气氛处于活跃状态,促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而和谐,学生浓浓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瞬间被激发出来,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寻求中。利用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使得原本抽象的政治知识产生具体化的效果,深奥的哲学原理也趋于形象化,使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趣味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政治课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规律”内容时,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较为真实地展示相关的地震知识、厄尔尼诺现象和沙尘暴知识内容,学生通过丰富的文字及图片信息,找寻到“规律”的真正内涵。借助信息化的优势,使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帮助学生洞察平时根本注意不到的东西,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总之,政治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既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又丰富了政治学科教学的内涵,使政治课教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崔鹏.高中政治课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23).

编辑 张佳琪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几年,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大,历史作为记录过去和现在的人文学科,已经成为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作者主要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探析,并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现阶段,在新课改实施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发展趋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但是历史学习过程是枯燥的,教师只有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才能不断推进历史教学。

1.新课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1.1在开放性的体系下进行历史教学。

在开放性的体系下进行历史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播知识,学生能够自由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历史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发表看法和意见,这样才能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历史、认知历史。因此,教师可以在对历史教材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表对这一段历史的看法和意见,从而更高效地理解历史、获取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使历史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样。

传统教学模式总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在讲台上以固定思维向学生讲述课本上的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历史内容。因此,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

一方面,师生可以采用对话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是教师对所讲的历史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自由思考,然后表达看法和意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对这部分历史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另一方面,师生讨论。课堂教学以讨论方式进行,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间能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畅所欲言,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授课,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1.3新课改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课改提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相互学习,友好相处,展现团队合作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讲述一部分历史内容,这样学生就会认真搜集与其相关的历史资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必须相互合作,在获得资料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由此可见,新课改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初中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发挥重要作用。

2.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2.1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潜力的一项巨大动力,是学习的源泉。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提问,选择一些与现阶段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不到现实和历史的差距,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灵活记忆历史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创设历史情境,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改下,利用情景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尤其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单纯的文字信息只会使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和无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题材的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间互相讨论,积极踊跃发言,发表对这段历史的想法和意见,真正融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增强学习实效性。

2.3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

初中历史教学的自主学习并非没有教师的参与,与之相反,教师的科学指导尤为关键。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2.3.1阅读指导。初中历史课程具有较大的知识涵盖量,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知识,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为了规范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历史史料,并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2.3.2思维指导。初中历史的各部分内容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其学科体系的构成是复杂的。如何将零散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整体知识框架之中并融入学生个人的历史知识储备之中是记忆的问题,更是思维的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在各个大专题下应有小专题,如“文化”下有文学、绘画、建筑等。其次,要指导学生历史纵向和横向之间的关系。

2.3.3探究指导。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多层面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它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逐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可能。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可以对历史教材文本提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质疑。

3.结语

新课改的提出和实施,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因素,新课改的实施有效改变了这种现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营造良好氛围,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新课改的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恒久坚持,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常常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能自觉地投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富仁先生说:“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任务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实际,想出更多的金点子,运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手段,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让学生真正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快乐的事。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是要培养学生个性阅读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

在课堂中,我可能是大义凛然的闻一多,也可能是充满悔意的小弗郎士;我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这时无声的铅字就成了有声有形,令人可闻可见的动情音符。。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具体的“整体把握”的方法,可通过“诵读”、“情境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式来实现。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文本中丰富的人文性,浓厚的感情色彩,并逐渐受其熏陶和感染,而不能以教师的讲析替代学生的感悟。例如诗歌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读者诗歌描述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对其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出来,答案可谓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热衷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给了肯定、给了鼓励、也给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下苦工,下慢功,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的成败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养成喜欢看书、看报的习惯;养成阅读时注意力集中,目的明确的习惯;养成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养成勤提问的习惯;养成勤于动手,圈划摘抄的习惯,养成讲求阅读速度与效果的习惯,等等。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师生双方长期有意识的努力。

另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吟诵的能力默读和速读的能力,精读和略读的能力。由于每种阅读都各有优缺点,例如朗读和吟诵可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深入体会,可提高对语言艺术的 欣赏能力却速读不够;而默读速读讲求速读,甚至可以“一目十行”,却又容易忽视字词的正确读音;精读可以细致入微地了解字词篇章的布局构思,却没有略读的面广,因此,如何在阅读的时候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也是师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一般说来,各种方法应交替使用,例如对名家散文、诗词以朗读吟诵为主,但对其中的精彩的描写,不妨反复朗读,不一而足。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做到多读书,更要让他们做到会读书。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甚至猎奇,这是十分有害的。应当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教会他们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速读和听读等方法。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之后,就要帮他们进行阅读内容的选择,怎样进行阅读选择呢?

①结合志趣。志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它有高尚与庸俗之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之所以成大器,几乎都和他们在青年时期就注意结合志趣进行正确的选择阅读以吸取知识有密切的关系。要注意的是志趣要高尚,还要处理好志趣与基础知识的关系,防止“偏食”造成发育不良。

②重视科普读物和新兴学科。人类知识称得上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因此一个人只读课本是不够的,必须在课外阅读中,注意选取反映最新科学成果的读物,包括科普书刊和优秀科幻小说,以不断开阔视野,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跟上时代日新月异的大发展。

③在选择阅读、积累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想修养、意志品格的培养。因此,要选取有关培养高尚品格、顽强意志的

二、培养阅读习惯

所谓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见《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习惯:

1、有序阅读的习惯。学习一篇文章,都需经过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不断提高。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的习惯。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首先应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写了什么。教师可布置以下预习题进行引导:(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还刻画了哪些人 ?(2)故事情节怎样?(3)找出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语句或段落,体会它们对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作用。这样有计划、有重点地布置预习题,能让学生熟悉、感知教材。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不望文生义,不想当然,也不依赖别人。

3、积极发问的习惯。从心理学观点看,“问题即思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因而是否善于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检验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捕捉信息的习惯。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快慢与多少。通常课文前有预习提示,课文后有配套习题,这些都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重要信息,教师在教学时应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能养成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的习惯,则会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不是本文能够穷尽的。要学会好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需恒心,靠勤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切实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努力实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内化,提高学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应该指导学生好好地去读,美美地去读,从读中理解,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要以读代讲、以读代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在思考中发现、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乐趣中成长。例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阶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读课文,质疑问难阶段,学贵有疑,问题是思维的钥匙,因此,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筛选问题,重点研读阶段,重在指导学生自能读懂课文,自能通过阅读解决问题;整体回顾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思想、升华感情、感情朗读课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中的情感,感受了文章的美妙之处后,他们会主动地投入,激发起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时需要的就是尽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充分地品味吟诵。因此,我们应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欣赏地读,陶醉地读,美美地读,自由自在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精彩,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语感的培养、情感的升华、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飞跃。各个阶段,都要以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情感为宗旨,总之,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里,多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给他们发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提倡在质疑中“标新立异”,发现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人指出:教师的分析不是解剖刀而是X光。意思是不要用琐碎的分析和贴标签式的教学将课文肢解,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整体印象的形成,分析部分不离整体,整体感知要注意突出细节特征。

教师为了发挥学生自主性,常问学生:“你喜欢哪一段、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这种问题一定要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文章整体和语境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探寻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谈朱自清《背影》一文的解读时所言,“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那就等于白读”。

阅读教学一定要体现年龄段的特点,一定要因文而异,一定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摒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引导探究、发现,逐渐掌握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是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

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可以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就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引深或拓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高效的学习。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教师加强调控、引导,避轻就重,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逐渐建构知识、方法, 逐渐学会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如教学《春》时,我们就组织了有关“春”的语文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文章等,经过取舍加工,编成小报,举办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春的世界”。 (2)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春天,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沐浴细细的春雨,或放飞多彩的风筝,嬉戏河里活泼的游鱼,亲吻那柔柔的小草;最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或作文、或吟诗、或绘画、或谱歌。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春”的体验,丰富了“春”的语言,增长了才干。

四是要关注学生语言探究。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语言探究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如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我相信长期这样坚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的提高。

五是要关注学生写作积累。 学生阅读文章一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习得写作经验。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时教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这一点人教版语文教材作了很多安排,但我认为还很不够,教师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设计,当然这些训练一定要落到实处,可让学生当堂展示,也可作为课外训练,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自评、互评、点评结合。

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就是入于文中,出于文外。入于文中,就是诵读、体验、感悟、联想、想象、思考;通过阅读,开阔视野,丰富感情,陶冶情操。出于文外,就是积累、使用、模仿;通过阅读,积累语言,学习写作经验,借鉴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学习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借鉴课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人的文章的专题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入于文中得其神,出于文中得其形,读文内外结合,方有收获。

上一篇:农村合作组织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英语教学物流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