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7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当前,一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文学鉴赏对学好汉语言文学作用显著,无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不能称为成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坚持探索出有效的培养方式,将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作为立足点。《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旨在结合我国当代文学发展实际,从研究汉语言和当代文学入手,在有关文学研究理论指导下,探究现代汉语思维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探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内容概要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共分为十四章。第一章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包含简介、研究现状、审美、发展进程和典型观念、研究转型情况;第二章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究,包含史料、英译、语言品格、概念及电影改编的文化学;第三章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情况,包含“三段法”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形象;第四章主要是现当代西方文学研究,包含时间观流变与当代西方文学发展、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美学回归态势;第五章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包含生态文化因素、现代派文学、中国文学文本空间中“西方文本”的寓意;第六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概述,包含学习的重要性及其特征、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具体应用情况和中华文化的弘扬、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第七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探究,包含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审美教育、语言意境、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第八章主要讲述汉语言文学教学,包含专业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习和应用、课程改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九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性研究,包括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教育创新、应用性教学;第十章主要讲述各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情况;第十一章主要是文学鉴赏概述,包含文学语言艺术、现代派文学的理论、“知人论世法”与文学鉴赏、文学鉴赏与理想价值的追寻;第十二章主要讲述的是文学鉴赏的分类鉴赏,包含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鉴赏等;第十三章主要讲述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包含重要性、写作路径、培养情况、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阅读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第十四章主要讲述职业院校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包含文学鉴赏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力、高职院校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学鉴赏、高职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和片论,以及怎样引导高职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可供文学工作者或教师职业的人阅读参考,主要探究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方法。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要先了解文学作品创作背景,提高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应当提升学生语感训练方式、感悟能力,选择快读与精读等,不断熟悉文章,从而有效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鉴赏文学有独特的鉴赏方式,并不是“跟着感觉走”,需按照作者所描述的内容,结合文学基本知识,感受作品蕴含的美与意义。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好文学作品的知识内容,把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落到实处。教师可逐渐向学生渗透文学教育,为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夯实基础,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其课后巩固阅讀,实现相应文学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鉴赏方式,积极培养其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鉴赏能力。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能够为大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理论指导,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兼具实用性和收藏性的著作,值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学习。

(李欣蓓,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民俗文化进行描述,能全面升华作品的思想内涵及文化意义,这对激发读者传统民俗意识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莫言是我国文坛上为数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文化是帮助莫言登上文坛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独特的文字语言描述,将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莫言的众多作品均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如《红高粱》、《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而文本则具备互动性及不确定性,对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以此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感受。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一)莫言作品中的鄉土乡情民俗文化体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莫言的《红高粱》被广大读者评委“我最爱的作品”,《红高粱》中“真刀、真枪、真性情”的语言进攻性,使其刚发表不就,就广受欢迎,面对挑剔的发行商,《红高粱》还能大受欢迎,不仅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在《红高粱》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使得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如姑娘坐花轿出嫁,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花轿”是特有的婚礼用轿,正所谓“上错花轿,嫁错郎”,这主要是描述对礼俗、民俗的忠诚,《红高粱》中“花轿”的设置,将乡土乡情的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酿酒、饮酒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乡土乡情,作品中血气方刚的少年对新时代、新思想充满了向往,憧憬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由此大碗喝酒,可以说在中国人心理,酒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读者之所以感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力压群敌、以一敌百的气势,就是跟喝酒有很大的关系。在《红高粱》中,作者强调酒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味道,《红高粱》中对民俗文化乡土乡情的深刻描述,使得作品的民俗色彩、政治色彩更加丰富。

(二)陈忠实作品中的礼仪民俗文化体现

对于文学作品,在传递某种价值观时,就需要设定这种价值观 特有的礼仪性,陈忠实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十分浓厚的作品,《白鹿原》充分描述及定位了礼仪民俗,特别是在描述长子白孝文、长女白灵的诞生礼时,更是将礼仪之道描述的活灵活现。在陈忠实的作品中,集中将“有礼志士”的宽广情怀和“礼仪”引起的民族气节展现出来,凡事礼当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公共规则,礼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对我国而言,治国安邦的关键就是礼。陈忠实在作品中,用礼对生命进行了诠释,整个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礼的存在,因此,《白鹿原》被海外读者评为最具中国味道的文学作品。

(三)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民俗文化体现

在莫言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寻找到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于中华民族固有的性情、心态,可以说莫言的作品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同时每一个感觉刺激后面都有一个不清不楚的内涵,而这个内涵会对读者的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毫无疑问,《红高粱》是一部充满了励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现中国忠、勇、毅精神的作品,作品通过对青年余占鳌的成长进行描述,以此让人明白一个“忠、勇、毅”的道理。年少轻狂,为一时之快,做出很多啥事,多年闯荡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国人的身份却没有改变,面对外辱,余占鳌意识到,丢什么也不能丢了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国人民最质朴的品格。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升华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作品底蕴的最好方式,也是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东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23):123-124.

[2]李新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古代传统文化中主流价值观审美意识的扬弃与传承[J].名作欣赏,2015(15):99-100.

[3]周淑贞.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86-88.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 我国文学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传播迅速,呈现欣欣向荣的姿态。老舍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作品有很大价值。本文对老舍作品改革开放后的海外传播做典型案例研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事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海外传播    老舍作品    改革开放

引言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标志着当代文学经过了十年“文革”的缄默后步入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事业发展迅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针,并向海外输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传播于世界各地并被读者接受。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汉语热席卷全球、世界汉学研究的复兴、文学翻译工作的开展、优秀文学作品的畅销及中国作家荣获世界文学大奖等事件都证明中国文学以独特的魅力被世界认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个历史节点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要紧跟时代潮流,改善系统机制,以更完善的姿态走向海外。

对外传播的研究离不开传播方式的论析。改革开放作为重要的历史节点,对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方式的革新有着重要作用。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方式中首当其冲的必然是“译介”,翻译保留作品的文化美学价值,再通过对作品的语言转换,让国外读者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魅力。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热潮,促进了新的传播方式的诞生。四十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展开了广泛深刻的交流,以老舍作品为代表的现当代文学从原来的单一翻译传播途径向多方拓展。

一、翻译传播

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事业始于1920年前后,几乎与我国现代文学开端同步,但传播速度远不及作品创作速度。老舍作品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登上英语世界的舞台,是较早的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文学作品,因此老舍被英美读者熟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内机构对外译介推广,二是外国翻译工作者向内引进。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但这两种译介方式都促进了老舍作品在海外传播与接受。

国内机构对外译介推广工作曾在现当代文学对外翻译事业中占据主导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便开始了此项工作。1951年,叶君健创办《中国文学》杂志,杨献逸与戴乃迭夫妇负责翻译工作。《中国文学》杂志旨在向海外译介优秀作品,向世界展示新中国形象。1981年,《中国文学》派生出“熊猫丛书”(Panda books),译介的重点是中国现当代小说。但因其局限性导致翻译作品在海外影响较小,仅有个别译本受读者欢迎。2000年年底,中国文学出版社因资金短缺等多种因素被迫撤销,2001年《中国文学》杂志宣布停刊,“熊猫丛书”几乎停止出版。《中国文学》杂志也为老舍作品的海外传播作出了一定贡献,共翻译了《龙须沟》《骆驼祥子》《正红旗下》和《二马》四部作品,五六十年代除翻译老舍作品以外,还报道了老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创作与生活情况等。据悉,《中国文学》杂志译介老舍作品的原因是:老舍作品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语言幽默、白话具有方言色彩。但也有部分作品被否决,如《猫城记》被认为故事荒诞,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態。可见《中国文学》杂志选取的老舍作品主题大多数是反映旧中国的黑暗,展现新中国的形象。另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阵地是香港中文大学。1973年,香港中文翻译研究中心启动《译丛》杂志,这本杂志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国与西方”为目标,旨在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由外国译者担任,自创刊至今日从未脱刊,在海外取得好的传播影响。《译丛》杂志翻译的老舍作品,主要集中于新旧思想对比并展现各类矛盾冲突,其译介作品有《老字号》《牛天赐传》《鼓书艺人》《宗越大师》《我的母亲》《老年的浪漫》。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对人间真情、人性等问题的思考。二十一世纪国内相关机构出台了不少项目扶持中国文学的对外推广,如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2014年起举办“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2013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外文局联合主办“2013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促进一批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走出国门,且积极展开国际合作,从中培养出致力于现当代文学作品传播的优秀汉学研究人才、翻译人才。现当代文学作品海外传播途径不再单一,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输出作品将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应。

国外翻译者的相关工作。中国文学在英美文学市场的遇冷,导致相关翻译工作者的工资待遇等不够理想。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翻译工作者主动担任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工作。国外翻译者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主要有四种目的:学术动机、商业动机、政治动机、个人动机。主要是汉学家承担这一工作,这是我国文学对外输出一个好的模式。

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葛浩文、蓝诗玲、威廉·莱尔和白睿文等汉学家、翻译家积极投身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工作,让一部分优秀作品在海外开拓影响力。其中,葛浩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首席翻译家,他翻译了老舍、巴金、贾平凹、苏童、毕飞宇等作家的几十种小说。独立出版文学作品是海外翻译工作者译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要途径,老舍的八部长篇小说已在英美出版,且一部小说(如《骆驼祥子》《离婚》)有不同种译本,读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译本。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老舍作品在英美国家迎来新一轮热潮。八十年代后,在欧美出版的报纸杂志及作品选集收录了老舍的短篇小说、散文、话剧、杂文等。美国的《今日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等杂志定期选编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发表,英国的《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选集》(1995)、《中国现代名家短篇小说选》(2002)等文学作品选集系统地介绍中国作家与作品,这些作品选集收录了《茶馆》《老字号》等短篇作品,英美学界给予老舍及其作品极高评价,认为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超一线”作家。但不可否认,整个译介事业存在限制因素,文化差异、政治因素和审美习惯直接影响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翻译是语码之间的相互转换,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此外,中西之间图书的贸易逆差也表明一点,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依旧是“遇冷”状态。

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文化接近性。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受众较小,因此在翻译阶段不仅要考虑作品表层的“语言转换”还要重视作品内涵的“文化转换”。第二,刻板印象。一些海外读者已经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形成了固有印象。在长达五十年的“冷战思维”影响下,中西方文学传播与接受必然受此影响。第三,审美接受。通过分析西方读者偏爱的中国作家及作品题材后发现,不同国家的读者具有不同的审美习惯。如,美国读者喜欢个人英雄主义等题材的中国文学作品,英国读者偏爱历史主义题材作品。

通过国家政策鼓励,文学翻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以出版社、发行公司的支持为一体,老舍在海外已经取得一定影响力,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例如在英美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书架上中国作品屈指可数,借阅量较小,老舍作品从最初的“热门”逐渐冷却。中国文学译作整体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与中外文化差异、译介模式、译介及出版发行的系统化、规范化等均有一定关系。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影响力日渐提高、始终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传播将会变得更加广泛,越来越受到国际范围内的认可与接受。

二、影视改编

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发生巨大变化,纸媒开始衰落。文学作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即影视改编,影视作品以全新的姿态刷新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同时,影视输出成为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

1980年11月至12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西欧的十四个城市演出《茶馆》,取得了成功,各地登载的报道与评论有七十余篇。这次演出让国外观众、读者深入了解老舍。过去国外读者一直认为老舍只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现在感受到了“剧作家”老舍的独特魅力。八十年代初,西欧国家开始译介老舍戏剧。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Glazer and Beck(美国电影公司)发行的电影版《骆驼祥子》上映,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中美合作制作的影片,《骆驼祥子》电影在国内斩获多项大奖,但在美国并未引起较大反响。其原因有很多:《骆驼祥子》的第一版伊万·金译本将结局改成“大团圆”,电影本身忠于原著造成美国观众不解,电影的中式表现手法等很难被海外观众接受。制约戏剧影视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表现手法。中西方对戏剧影视不同的拍摄手法与表演技巧让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影视文化,文学作品的改编需要综合考虑它们对最终呈现作品的影响。第二,审美理解。影视戏剧的表达方式主要集中在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叙述,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会对剧中人物与情节自行解读。因此,戏剧影视改编要充分考虑观众对作品的接受与理解。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国家,其本身特有的文学作品必定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由此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一方面要继承其丰厚的内涵,保留最根本、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在表现形式方面应当化繁为简,适应世界观众审美的需要,以更具有包容性的姿态向外传播中国故事。

三、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当代文学课程发挥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外国学生感悟中国文学之美,并掌握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技能。现阶段,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取教材以《博雅汉语》和《汉语高级教程》等为主流,这些教材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汉语运用能力和汉语学习兴趣。国外大学中文系设置了现当代文学的相关课程或者专业。

但通过这一手段传播的影响力微弱。与上述两种传播方式不同,通过汉语课程进行现当代文学的传播只能停留在“教学”手段,其传播对象仅为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市场上大多数对外汉语方面的文学教材出现了“重古代轻现当代”和“重现代轻当代”的倾向,部分高校机构甚至直接让外国学生使用中国学生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这些留学生专用的教材收录的老舍作品有《断魂枪》《骆驼祥子》等小说,都是在英美国家受欢迎度较高的作品,但这些教材毕竟是文学作品选集,不可能完全顾及每一位作家,因此影响力有限,学生只是对老舍及其作品有基本了解。在对沈阳某高校本科留学生的调查中,大部分已完成现当代文学课程学习的学生表示“不了解现当代文学”且课程满意程度较低。虽然通过教学手段传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效力较小,但随着全球汉语学习者日益增多,汉语教学将逐步扩大影响力。制约汉语教学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教学观念。教材的选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方法等都会对汉语教学传播产生直接影响。第二,学生接受。学生的汉语水平高低是决定他能否接受作品的第一要素,只有当学生汉语水平进入中高级学习阶段,才有能力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典范的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语境,培养交际能力。文学作品承载了中国社会、历史、地理和人文风俗及思想价值等诸多要素,外国学生从中国文学作品中能够看见字间的“中国形象”。但这一传播方式的影响力有限,需不断完善。当汉语成为全球的“流行语言”,自然会吸引外国学生主动学习汉语,传播对象的数量扩大,也会促进现当代文学增强其海外影响力。

四、汉学研究

中国文化因其广度与深度吸引了一大批国外学者争相研究“中国学”。海外汉学研究与本土学者研究不同,他们通过西方文艺理论视角观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这让现当代文学学科向海外延展。海外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诸如夏志清、李欧梵与王德威,他们的研究观点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形成了“回返影响”。

汉学研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视作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没有对这一时期进行细分。海外學者很少关注该时期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而是从“西方语体”角度解读文学作品的价值。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将《骆驼祥子》评为当时最佳的中国小说之一,其结构严谨,感情真挚,是真正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小说。但他也认为国内学界过高评价老舍,否定《四世同堂》的文学价值。王德威采用许多西方知名学者的理论批评方法对作家作品重新评价,这促进了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对经典文本再解读。但王德威曾说中国现代文学其实就是两条路:一是鲁迅的“讽刺之路”,二是老舍的“幽默之路”,最终目的都是“打倒旧社会,建设新中国”。这个观点明显将中国文学现代化历程简单化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盲目效仿“汉学研究”只会出现“误判”“误读”等错误结论。

温儒敏在《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一文中指出部分学者对汉学研究过度崇拜,甚至将“汉学标准”作为“争相追赶”的“风尚”。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属于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对“左翼作家”几乎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埋没了左翼作家的历史、文学价值。产生于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与扎根于本土的文学研究有本质不同,虽有可供借鉴之处,但不可将其作为“先进”“时髦”的标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回返成果,合理地吸收其有益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产生于中国百余年的历史背景下的,不可放弃自身的主导话语权。因中外学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差异,海外汉学家在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国内学者的研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维度:第一,思想维度,海外汉学家能够将西方哲學思想与文艺思想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第二,审美维度,海外汉学家与国内学者的审美理念不同,汉学家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美学判断,因此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新的审美探索。第三,传记维度,美国汉学家对老舍的传记研究成果丰硕,如陶普义的《老舍:中国的故事大师》梳理了老舍的一生与创作历程。海外汉学家对中国作家传记研究的角度独特,具有较高的理论及应用价值。第四,跨学科维度。近年来海外汉学家开始用“边缘学科”或者“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地域文化等许多崭新角度重新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将崭新的理论与经典作品相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结语

中国现当代文学能够反映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与精神思想,这些语言文字中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形象。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是一种必然。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都被推向世界,全世界人民都有权利欣赏来自异域的文学艺术,中国文学向海外传播是必然的历史趋势,也是一种需要。世界需要聆听中国故事,也需要欣赏中国形象,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在外来文化对国内产生较大冲击的今天,我们要保持文化自信,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事业予以重视,充分展示优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杨四平.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的“回返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

[2]曹文刚.海外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J].出版科学,2017(3):114.

[3]温儒敏.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J].文艺争鸣,2007(2):51.

[4]夏禹圣,史兆鑫.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式[J].牡丹,2017(1):103.

[5]朱恬,王璇.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传播事业与发展历程研究[J].西江文艺,2017(5):108.

[6]吕游.从翻译视角看现当代文学在西方的传播[J].芒种·下半月,2013(24).

[7]张清华.世界视野、海外传播与中国当代文学[J].文艺争鸣,2013(08).

[8]耿强.中国文学走出去政府译介模式效果探讨——以“熊猫丛书”为个案[J].中国比较文学,2014(01):66.

[9]舒济.国外翻译研究老舍文学作品概况[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03).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论述微课在高职高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应用,从课程课时、课程内容、学生情况等方面分析高职高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提出明确微课的定位及设计开发原则、聚焦人文性、凸显特色化、依据学生节奏避免共性思维等微课设计开发策略,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桂林文化城文学”系列微课为例进行探索。

【关键词】微课  高职高专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人文性  桂林文化城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之下,出现了以慕课、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们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共同之处,同时又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成为当下教育领域内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微课是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中使用广泛的一种形式,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课在高职高专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空间是巨大的,采用适当策略对文学类微课进行设计开发,并在教学中实施运用,可以提升课程的专业性、教学效果。

一、高职高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现状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具有较高的地位和价值。然而,在目前高职高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

(一)课程课时方面。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相关需求,提高技能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传统的专业理论课在课时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由原来总课时的126课时调整为95课时,再到现在的80课时,课时量的大幅缩减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教学内容要压缩精简,势必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举措。

(二)课程内容方面。以前教师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非常重视文学史的观念,是从“史”的角度兼及文学作品,以史为主、作品为辅。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已经发生了转变,是依史讲作品,在明确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侧重讲作品,作品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体现作品。文学类课程的授课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到某个教学内容之前,要提前阅读相关作品,了解作品的大致情节内容,为课堂上教师深入分析作品做好准备,但是较多学生都不能完成这一环节,导致教师在上课时要用很多时间完成这个内容。此外,限于自身的积淀不足、理论有限以及学习态度的浮躁,学生对于作品的掌握不到位,理解程度浅而不深,对作品的审美感悟不够,常常难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作品入手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学生的情况。随着近几年招生形势的变化,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相比之前有所下降。学生受到实用功利主义以及媒介生态的影响较多,导致他们的观念也偏向功利性,在校期间更倾心于考取相关证书和就业,对于在课程上到底学到什么不是很在意。而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智能手机普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媒体的出现给课程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媒介文化呈爆发状态,快餐化、“微文化”的特征趋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定式,学生被吸引在丰富多样的媒介内容中,对手机的依赖性很大,一些學生在课堂上刷微信“朋友圈”、看微博、看网页、打游戏、看影视剧,严重偏离了课堂。当下学生的心态也比较浮躁,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增长,课程的专业意识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表现得随意不专心,比如对于上课内容不是边听边用心记笔记,而是用手机将内容提纲拍个照片就完事,期末考试前再根据照片中的内容适当背诵识记,认为通过考试就可以了。

二、微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微课是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提供给学习者的在线短视频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学习者自我学习的需要。微课是在当下信息技术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共同孕育下而生的,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微”。微课从时间上来说一般是5~10分钟,从内容上来说一般是选取一小段相对完整的知识点或技能点,较之传统课堂内容,其教学内容更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的资源容量一般也比较小,便于流畅观看、灵活读取,它打破了一些传统学习的受限因素,能使学习者进行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可以适应人们的碎片化学习需求。微课在形式效果上具有情景性强、图文并茂的特点,这使教学内容更真实、直观、生动。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将微课运用于高职高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课程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提升人文艺术性。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不足,在“功利性”的氛围影响之下,学生重技能轻人文,造成人文素养的欠缺。如果将微课从文理科的专业类型角度进行分类,文学微课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而非理工农医类,文学微课体现的本质特征是人文性和艺术性,与文艺作品一样应该强调审美,而不是实践操作。文学作品、文学课本身就具有人文艺术性,文学类微课也应该体现出相应的格调。在设计文学微课时,应该选择恰当的内容挖掘富有营养的人文精神,扩大学生吸纳人文知识的范围,引领学生在文学、文化、哲学、历史等领域内有所涉猎。文学微课往往从经典作品、经典片段入手,这些作品和情节中通常都包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正确的价值取向、优秀的人生智慧,使学生在观看学习微课时能有效融入人文语境中,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此外,文学经典作品的语言之美,以及制作微课时合理运用的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共同营造出文学微课的意境,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旨趣。

(二)紧扣作品,回归文学的本质。微课从作品出发,有利于体现课程的特征和文学的本质。高职高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依史而循,重在作品讲授,作品是课程的关键,微课从作品出发进行设计是课程的要求所在,作品是中文类学生学习的专业对象,立足作品就是立足专业,以作品为出发点可以增进学生对作品的关注和了解,进而增加对专业的兴趣。文学的本质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感悟和情感达到审美,微课聚焦于作品,可以扩大学生阅读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节拍适当地缓下来,沉浸在作品精华之中细细品味,获得有效的审美体验。微课对作品某一内容的精细品读远比对作品的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要有意义得多,作品研读明了了,学生的感悟能力、解读能力、分析评价能力自然也随之提高。

(三)保持学科的开放性。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在原来研究成果的积淀上向前发展的,既有学科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发展的开放性。相对中文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例如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放性特征更为突出,特别是当代文学是属于发展中的文学态势,新的作家、作品、理论、现象层出不穷,在进行现当代文学教学时既要体现学科的稳定性,即以已经积累沉淀下来的学术界有共识的文学史知识和文学作品为首要,同时也应该体现开放性,适当引入学术界认可的新的研究成果、热点现象、话题。微课的形式灵活,可以在保持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精华性内容的基础上,收纳新兴内容,优化教学。例如就学生的阅读情况而言,很多学生在入大学之前关注阅读的作品以当代文学为主,类型方面以新媒体文学居多,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特点在微课中引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导他们的课程兴趣。

(四)引用和展示丰富的内容。微课的一个特征就是情景性强,可以引入多种媒介形式,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扩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课堂的感染力。现当代文学微课一方面适于体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另一方面也需要经常引入一些辅助性的资料,比如作家的介绍和访谈、文史照片、作品的声画片段、作品的评价等,这些传统教学中难以展示的资源,通过微课的形式就能恰当地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也有益于提升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例如讲到鲁迅时展现他的生平照片,讲到沈从文时展现文学界曾经对他和《边城》的评价,讲到钱钟书时展现《围城》里的讽刺艺术及视频片段,讲到戴望舒的《雨巷》时展现朦胧交错的诗歌意境,讲到金庸小说时展现奇幻卓绝的武功招式,这些都可以通过相关资源的引入在微课中得以很好地呈现。

(五)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现当代文学微课的应用,立足于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体验感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思考的养成,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生成性学习的目的。相对于普通教材和作品,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资源,为学生自学提供有效的材料。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微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将教师的专注力从口头授课转移到关注学生反馈上来,从学生关注的问题中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和讨论,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有效的学习。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微课的设计开发策略

(一)明确微课的定位及设计开发原则。微课的微特征是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最大不同,课程内容的短小化、片段化既带来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它无法取代传统课程。传统的课程具有系统整体性,讲求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有着严谨理性的内在逻辑。微课适合于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它是一个个单独呈现的个体形式,降低了课程的系统性。因此在设计开发现当代文学微课时,要明确微课与传统课程之间的本质区别,选取最有“意义”的部分,体现出某一具体的目标而非泛泛的内容。微课在目前阶段内,是无法取代课堂教学的,它应该作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重要辅助资源而存在,这是微课的定位和设计开发原则,在兼顾课程整体性的前提下选择选题,可以直接选取课程最关键的部分,也可以选择有效补充部分。就高职高专现当代文学而言,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三美’原则的体现”“《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分析”“《边城》中的人性美”“《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成长叙事”“《棋王》里道家文化精神的体现”等,这些内容就比较适合做成微课。在设计开发微课时,除了要考虑内容的适宜性外,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作出适合学生自学特点的微课。可以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发开,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可以根据积累的课程教学经验,选取往届学生兴趣较大的内容。微课内容不宜过于理论化,以免造成理解的艰涩、学生自主学习的退缩,语言方面可以简洁明了、趣味幽默。

(二)聚焦人文性。现当代文学微课在选题上题材丰富性,应体现人文艺术特征,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制作微课要注重文化的开掘和品格内涵的引导,比如从老舍的《骆驼祥子》上,可以选择祥子的悲剧作为微课的内容,引出城市文明病对人性的戕害;从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和梁实秋的《雅舍》等散文,引出对中国传统文人闲适生活的态度及评价;从卞之琳的《断章》,引出对相对哲学的讨论,或者对某种爱情的看法。这些课程内容与历史、哲学、文化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微课的小空间里也能获得文化的多元性接触。制作微课要注重人性的开掘。人性已逐渐成为当下文学评价的核心出发点,作品里人物的情感、行为、态度、命运,无不体现为人性,除此之外像家国情怀、故乡、勇气、爱情、自由、选择、背叛等主题也可以納入到广义的人性之下,也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比如对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的评析,讨论《百合花》的故事中有爱情吗,以及金庸笔下的悲情人物。

(三)凸显特色化。文艺性作品讲求个性特色,文学微课也可以在艺术设计、情境营造、地方特色等诸多方面展示出某种特色,以区别其他的微课作品。例如可以设置一位微课的叙述者,他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或者是文学的经历者、作家本人,甚至是一个虚拟的形象。通过系列微课的形式让该叙述者讲述内容,并在语言、服装、行为等方面进行细节设计,塑造出一个极具个性的微课讲授人形象,他既可以是叙述的角度,也可以是特色的担当。可以在微课的画面、标题、背景音乐、片头片尾处融入系列性的设计,比如每一节微课的开头,以作品中的关键句作为导入提示,结尾处可以附一首取材微课内容的自创诗,在文学微课中体现文学性。还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的内容,地方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特色,它是地方高校珍贵的教学资源,高校有传承地方文化的职责和义务。将地方文化内容引入微课,不仅能获得学生的高度关注,增强他们的自信感和自豪感,也使得微课更具文化个性。

(四)依据学生节奏,避免共性思维。微课虽然在当下的教学领域内愈发重要,但是它在实际应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交流和沟通的减少、课堂竞争性的缺失、容易形成共性思维。因此在设计制作微课时,要遵循学生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节奏,不要从头到尾都是内容的倾泻,注意讲授和设问兼有,质疑和启发并重。微课里的话语速度不可过快,注意张弛有度,在需要思考体会的点上多预留一些时间。微课内容要能引起交流与共鸣,要多设置能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注重学生观点的建构,多给予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解读作品时,不要将内容呈现为不可辩驳的权威性观点,要鼓励学生从现代观点出发,以理性的态度进行思索,例如结合《阿Q正传》思考“阿Q精神胜利法有无价值”,结合《潘先生在难中》思考“潘先生可怜吗”,结合《雷雨》思考“谁是导致雷雨当晚悲剧爆发的真正凶手”,结合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思考“我看新媒体文学”。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桂林文化城文学”系列微课的实践

笔者曾经开发制作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桂林文化城文学”系列微课,分别从小说、诗歌、戏剧、媒介活动四个方面介绍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文学成就。1938年至1944年间,由于特殊的地理、社会和政治原因,桂林的文化活动空前繁荣,在文学、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桂林文化城”的宝贵资源,中国现代文坛的大量作家都曾与桂林文化城有着一些联系,这是桂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桂林文化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材里并未专门体现,地方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将其介绍给学生,使地方文化有所传承,这是制作“桂林文化城文学”系列微课的初衷。以诗歌微课为例,课程选取了桂林文化城期间较负盛名的四个作品进行赏析,即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黄宁婴的《远天的木棉》、严杰人的《烽火情曲》、黄药眠的《桂林的撤退》,分别对应“土地与民族”“故乡”“爱情”“战争之殇”四个主题,引导学生对战争、历史、人性等方面进行思考,突出了微课的人文性。艺术设计上,在音乐、插图、字体、讲述人的声调等方面,注重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凝重的作品风格。作为诗歌鉴赏,微课突出了朗诵的比重,在适宜的朗读速度中比较恰当地表现出诗歌的情感性。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4(2)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3]王阳,柯小华.职业教育微课的生成性教学应用:内涵、模式与案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

[4]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4(2)

[6]陈寿琴.高师文学类课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2)

【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传媒视野下桂林抗战文化城文学研究”(17FZW048)

(责编 黎 原)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连贯性,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学也呈现“碎片化”现象,微博文学可以说是碎片化文学的典型代表。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文学已经成了网络文学的新鲜话题,而2010年新浪微博举行的“微小说有奖征文大赛”又提出了“微小说”这一概念。对微小说概念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发现微博文学发展的脉络,而对微小说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可让我们理解微小说这一新兴文体——碎片化式的文学的特质。“微小说””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

[关键词]微小说;微博;网络文学;文学碎片化

[作者简介]门红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64

从媒介传播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学的发展分为口头文学、书写文学、和网络文学三个阶段,纵观文学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兴起或改变都会给文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晚清印刷术的发展带来的是小说的繁荣;网络的流行使网络文学风行一时;手机的普遍使用诞生了短信文学:博客的兴起衍生出博客文学。如今,伴随“微博”的大热出现的则是“微博文学”,尽管微博文学处于一个非常繁荣和热闹的发展阶段。但是对其进行学理上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充分展开,首先是因为微博文学的出现又再次使一些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浮出水面,比如这种依附网络存在的、方块式的“文学样式”是否是文学?是文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还是在某种意义上的“文学的终结”;其次,如果我们把微博文学理解为网络文学的一种,那带来的问题则是:这种100多字的“网络文学”是传统网络文学(如网络长篇连载小说)发展的趋势抑或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再次,微博文学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产生出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文学作品,这也使得对其进行理论的阐释显得并不充分。新浪微博在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1月4日推出的“微小说征文”则将微博文学再次集中细化到“微小说”这一概念,并且以征文大赛的形式产生出了一系列的“微小说”作品,在网络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各大纸媒也纷纷转载刊登这些作品,各方评论家也对此发表了许多看法。同时。这次“微小说”“有奖征文”的性质又增加了这次文学讨论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在分析“微小说”概念的源起和发展基础上,从微观上阐述此次“微小说”作品的特色,并结合评奖的过程从宏观上来论述此次“有奖征文”中“微小说”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从而展开对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碎片化现象展开解读,重新探讨新媒介下文学的境遇与未来网络文学发展的可能性。

一、文学的碎片化现象:微小说概念的诞生与演变

201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列出以“微小说@大世界”为口号的“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的活动规则:“无论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等,都可以浓缩成140字以内的微小说,分享到微博。在短短的140字中营造出朦胧的爱情,诠释出深刻的感悟、表达出生活的苦乐、展现出睿智的幽默。一起来写微小说,说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世界。参赛作品的题材要求是微型小说。”此次大赛设置了约30万元总值的奖品,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奖四个奖项,截止到12月4日,共收到作品23万,相关微博讨论量达1668213条,其参与人数与作品数量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一次“微型网络文学的狂欢”。

同时,这份说明也标志着“微小说”概念的正式诞生,从活动规则可以看出,参赛作品的题材要求是“微型小说”。不过这里的微型小说更加“微小”,只有140个字。一般意义上讲,在小说的分类中,有一种是按篇幅划分,即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一般指千字左右的小说,还有“一分钟小说”、“小小说”、“千字小说”、“瞬间小说”等说法。这种分类仅仅是篇幅的限制,也就是说在小说这一文体的规定上,微型小说和其他小说类型是一致的。如小说中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只是由于字数的限制,要求微型小说更加精炼巧妙,要做到用语简短而涵义深远,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微小说”这一概念可以列入微型小说之后作为按篇幅分类的小说中的一种呢?答案是否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和概念分析都不可能全方位地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试图从小说的概念发展来定义微小说是徒劳的。“微小说”中的“微”不仅仅是指“小”,更多的是说明它的载体是“微博”这种媒介。我们知道,世界第一个微博客网站是于2006年5月在美国上线的“Twitter”,它允许用户通过电脑网页、手机短信、即时聊天工具等多媒体途径向微博客发布简短的文本(字数限定在140以内)。在不到两年内,我国类似的网站也陆续出现,如饭否、9911、微可、刀刀以及2009年上线之后大热的新浪微博。可以说这些微博的出现促进了全民写作的浪潮,人们在微博上发表一些零碎感悟记录日常琐事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创作。写作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2009年底,991t网曾举办过“微博客小说大赛”,但是影响范围很小,2010年1月29日年首部微博体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开始在新浪微博上线连载,“微博体小说”开始流行,对于何为“微博体小说”,作者闻华舰指出:“1.每节都要有包袱、有完整的情节点,要在140字里写出张力和内容来。2.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围绕着微博发展,比如小说里有微博里正在热议的热门话题。3.大部分人物是在微博里真实存在的。4.充分利用微博功能,配上相关图片、视频、音乐。”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长篇的连载,只是以每小段140字的形式逐渐发表出来,它体现了“微博体”的概念,但在整个小说的构思和设计上篇幅是不限的,所以从性质上还是一个长篇小说。到新浪的“微小说”大赛,则对微小所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140字以内完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故事,一篇独立的小说,要求具备小说的特质,人物、情节、环境必须具备,是一篇立体的文学创作。

“微小说”大赛开始之后,各方评论对此概念褒贬不一,反对者大多以为140字写出来的不过是心灵鸡汤似的感悟或者“段子”。很难写出一篇情节、人物、环境都具备的好小说,这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碎片化阅读的又一佐证;拥护者如网络作家王小山认为:“小说的精彩不在于文字的多少。社会发展到现在,小说已经没有必要容纳和传达太大的信息量,比如有的经典小说作品可以用11页文字去描述印刷机是怎样运作的。而微小说使得文学与现代传媒手段结合,突出自己短小精悍的优势,我觉得这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好的趋势。”还有评论者认为《诗经》《论语》中的许多章节都可以认为是“微小说”,不可否认,140字的微小说这种简短的“方块文学”的形式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古代早期的神话传说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

志怪小说,如《淮南子》《世说新语》中的部分篇章: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

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

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

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

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

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

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

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

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刘义庆《世说新语之言语第二》

再看两篇“微小说”大赛中的作品:

夏正正#微小说爸爸牵着儿子走过玩偶店橱窗时,儿子吵着想要橱窗里那个机器猫。爸爸习惯性地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但向前走出十几米后又牵着儿子走了回来。已经有很久没看过这部动画片了?爸爸不由有些忧伤地想道。他拉着儿子走进了玩偶店,儿子兴奋地对柜台小姐说:“我要一个机器猫!”“两个。”爸爸补充道。

於意云#微小说#星期一,派出所的刘所长走进办公室,桌上放着一份《关于禁止在辖区内饲养宠物的通告》等着他签字。刘所长认真地看完后,伸出右爪,在通告下面摁上了一朵红红的小梅花。

单从形式上看,这几篇似乎都是“方块文学”和“短文书写”。甚至由此有人提出这是不是一种“轮回”,当然,这两者在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内容的深度和所负载的文化意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但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在140字的容量限制下,寥寥数语也可以成章,也可以讲述完整的故事,这就要求作者对语言更加锤炼,如有的评论家所言:“以前是千言万语的灌水,现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馏’。”“以汉语简短而丰富、含蓄而情长的特点。拿来写微博小说不是天然的语言优势吗?”

综上所言。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微小说,它是以微博客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是微博客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这是一种新兴网络文学形式。它是一种方块文学或日“碎片化文学”,这种碎片化体现为形式上的短小与内容上追求瞬间的阅读感受。

二、碎片化文学的特质:“文眼”与惊颤的瞬间感受

此次新浪“微小说大赛”征文评奖共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由大学生评审团“我们文学社”从所有参赛作品中评选出200部作品进入复评,之后由23名专家评审团选出50名进入决赛,最后由专家评审团选出最终得奖作品,其中参考作品被转发的次数及人气。在最后一轮的评选中,评委团在2011年1月4日发出声明:“本大赛主办方和评委团一致认为本次微小说大赛虽优秀作品不少,但作品质量差距不大。为公平起见,大赛组委会决定将一等奖(价值10万的汽车)折合为现金10万顺延分配至二、三等奖。二等奖由5名增加为6名。奖金由1万元增至2万元;三等奖10名。由5000元增至8000元;优秀奖34名,价值2000元的手机一部。”至此,微小说大赛的全部奖项已经诞生。

在征文的规则中,对微小说的题材要求可以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但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微小说都是“情感类”。在进入复评的200篇中,玄幻占51篇,幽默占30篇,而情感类占了119篇,获得二等奖的六篇小说中,情感类5篇,科幻类一篇。以下是二等奖中的前三名,分别是最佳催泪作品、最佳人气作品和评委推荐作品:

夏正正#微小说#外婆离开人世的那个黄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着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临去前对外公说‘放学了’。一直假装平静的外公听完这句话后像个孩子似的大哭起来。葬礼结束后我问起外公这三个字的含义,外公告诉我说这是从前他和外婆还在上小学时外婆常说的一句话: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信天云#微小说#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

甲斐文#微小说#村里有个孤儿叫Nasa,经常奔跑高呼“不好啦~星人要来啦~”,尽管村里连根外星人的毛都没出现过。乐此不疲的Nasa有个秘密,他是个超能力战士,每次外星人来袭都被他击溃了,次数多到数不清。而看到Nasa就会生气的村民们,其实也有个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

第一篇微小说自发表在网络上就一直备受关注,是被网友取名为《放学了》的名篇,转发次数达到14596。小说开篇到提到“放学了”三个字其实是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外婆会说这三个字,小说结尾交代原因的同时也说出了这篇小说最关键的一个词——回家。140个字写出了外公外婆的爱情史诗,也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中间有很多空白可以填充,外公外婆一生也许经历很多,但外婆在生命弥留之际最想念的也不过是和外公一起牵手“回家”,整篇的格局可以说是从小到大再到小,收缩有度,小说语言简洁平实,浑然天成,雕琢的成分少,的确是众多微小说中的精品。第二篇的转发次数是最高的,但小说的整体境界稍显小气,虽说是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但故事的新颖度并不高。小说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第三篇是三篇中故事性最强的,且表达感情胜在一个“巧”字,主人公Nasa自认为有个秘密。而没有想到的是村民们也有秘密,那就是保护Nasa的这个秘密,整个村的大人来做一件这么笨拙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呵护一个孩子的“童话世界”,这是小说的精髓之处。

整体观察入选以及获奖的微小说。首先我们发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大多是情感类。表现的是一种温暖的情怀,而幽默讽刺玄幻类的很少,直接或间接表现当下社会问题的也很少;其次,一篇微小说最吸引人的大多在结尾部分。即点睛和意外的结局,这就要求小说中有“文眼”,有让人瞬间感到震撼的语句,如《放学了》中的“我们一起回家”,《Nasa的秘密》中,出任意料的是村民们虽然生气,但却在深夜扮成外星人与Nasa玩耍。到底何为一篇优秀的微小说?此次评奖的标准又是什么?2011年1月6日大赛组委员邀请了四位评委参加“微访谈”。在线与网友就次微小说进行讨论。评委们提出“语言能力”与“想象的空间”是好的微小说所必须的,如闻华舰所言“一篇好的微小说,可以扩展成一部百万字的巨著。反过来说,微小说就是把这部巨著的黄金眼挖出来。少些场景色描写,少些心理活动,留给更多空间给读者想象。”胡淑芬指出:“我对微小说的一个评判标准是,是否有足够的信息量。引发读者更广更深的联想。”但问题在于评委团面对的只是200篇微小说,而如何在23万篇中选择200篇,这就需要评委团快速地阅读选择,即快速地刷屏、刷新,很多小说只是一闪而过。凭借“一瞬间的阅读感受”来选择,这种感受取

决于在大量的文字是否让评委为之一震,由此停住眼球,所以这140个字的小说必须出新,出奇。另外,评委团另一个参考标准是转发次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评奖也是网友与专业评委共同运作的结果。

通过微小说的定义的发展我们知道。在新浪微小说大赛之前,其他网站如9911也举行过微博小说比赛,但是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而新浪举办的这次却影响巨大,这显然是取决于网站的影响力,新浪微博利用其已有的资源优势举行这样一场征文,自然再次加大了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征文是一种营销策略。微小说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担当了“广告”的角色。所以,对于“广告”的内容主办方是有要求的。从上文我们知道此次征文共有23万部作品,有关的微博评论达1668213条,在这些作品和评论中有很多是关于“耽美微小说”(以写同性之爱的一种小说类型)的,也有很多网友创作和转发了这种类型的微小说,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最后没有一篇进入到比赛之中。所以说评奖过程中其实是有两套标准即“转发次数”与“评委认可”,在23万个作品中,转发最多的是这篇小说:

Well_Lee李炜#微小说#半夜回家,打开门,发现地上多了一双陌生人的鞋。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没人啊!回头再看,那双鞋不见了。

但这篇小说也仅仅在转发中位列第一,并没有进入比赛,被转发次数多的小说有两点,一是名人效应,这篇小说是“快男”李炜的作品;一是吸引眼球,出其不意,题材要更加非主流,比如“耽美微小说”。所以说评委团在评论小说时,采用的仍然是主流文学所用的标准,比如一篇小说应该具有哪些要素,有没有鲜明的人物或者经典的场景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在网络上迅速流传的则是非主流的内容以及特殊表达方式的。虽然与评委的标准语在网上流传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微小说的大致评价标准是一致的,即寻找故事中的文眼,寻找在140字中让微小说出彩的亮点,更加注重一瞬间的阅读惊颤。

三、碎片化的文学: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文学发展的可能

140字的微小说创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完成,构思完一篇小说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发送到网络上与其他读者网友在线交流,文学创作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这么自由,似乎变得无人不可,无时不可,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很难进行大部头的创作与阅读,人们喜欢创作这种“即时”的碎片式的作品,即时化的创作,即时化的享受,追求一时的感觉,微小说正是契合了这样一种心理。微小说大赛之后许多报刊杂志也开辟了“微小说”栏目,继续征稿,将微小说从网络带到纸媒。许多评论者由此担忧。文学是否真的在慢慢走向终结?

自2001年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在《文学评论》发表,提出“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结”之后,评论界在关于文学与现代科技的关系的谈论中一直有“文学走向终结”的声音。重新提起“文学终结论”其实很真实地反映了文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位置和精英知识分子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对文学的担忧和隐痛——在看似“全民创作”的繁荣背后,其实是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一分钟即可完成的140字的微小说更让文学研究者有理由怀疑:文学何为?何为文学?140字似乎难以蕴含文学应该包含的特质,而这种瞬间即逝的文学似乎也很难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不过,结合上述几篇优秀的获奖微小说我们看到,在一篇微小说中是可以包含小说中的三要素。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学创作”。首先,文学是人学,文学必须也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人类的心灵历程与对时代的感悟,在微博盛行的今天,没有比微博文学,微博小说更能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一方面,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使得人们处于“快生活”中,文学也成了快餐似的的“方块文学”,可以瞬间消费。但另一方面,从微小说的内容来看,情感类的作品大部分反映的却是对这种“快”的反思与厌倦、都市中人的孤独与游离,——生活其中但又强烈要求逃出的矛盾。在情感也快餐化的时代,微小说中强烈反映出人们对温暖情感的向往,《放学了》是一种长久不离不弃的爱情,《Nasa的秘密》是陌生人之间的温暖情怀,而初选、复选、决赛中情感类占有绝大比例也反映了这个现象。其次,众所周知,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是自由,语言的自由,作者创作的自由以及创作内容的相对自由,但是在这次微小说大赛中。却对语言提出了更高的“限制”,140个字,要求语言更加凝练,表达更加准确,是对作者的一种限制和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作品中,网络语言的运用非常少,由此我们看到,创作形式变化的同时却对创作语言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可以说是对网络创作语言的一种有力的整合。

今天,网络文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将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微博文学、微小说这种依附于网络微博存在的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丰富了网络文学的空间,它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不断有更好的作品出现,只有这样,“微小说”才能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学快餐”而也可以获得自己自足的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日新月异,而每一种新的发明创造都在呼唤着新的信息传媒和符号载体的问世,随之而来的又总是种种文化创意、艺术幻想和审美灵感的勃发。”

[参考文献]

[1]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1).

[2]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青山]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缩减、毕业生学用脱节,呈现日渐式微趋势。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加强文学性因素的渗透,加大作品鉴赏能力的训练,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构建全方位的学业评价机制,实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从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至20世纪末以来的经典性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思潮和现象,介绍20世纪百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培养本专业学生在文学审美方面的鉴赏、评价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目前的教学状况

(一)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使人文基础学科日渐式微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许多地方专科学校进行了大幅度的合并、重组和升格,新建了大批地方性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学校以应用型为基本特征,大都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视带动和服务周边地区的发展,密切结合地方发展规划来制定本校发展远期目标。因此,对本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形成了应用型专业集群。例如2013年由张家口教育学院这所专科学校升格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张家口学院,就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紧紧瞄准张家口市的几大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的地方应用型院校。这样,就使得文学、历史学、哲学等这些基础性人文学科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相对来说,发展势头式微。

(二)课时量压缩,使课程教學难度加大

我国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应用型办学定位、服务就业的办学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思路,使得实践性课程大幅度增加。这样就削减了不少理论性较强课程的课时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自然列在其中。课时量由原来两个学期的126学时,压缩到112学时,进而又压缩到96学时,被削减了三分之一,而且随着学科专业的调整还有继续削减学时的趋势。这无形中就给有限的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三)学用脱节现象,显现专业教学本身的不足

据有关调查显示,一部分毕业生很难将学校所学的文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或者应用得不理想。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事业单位后,对于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会议纪要,甚至于请假、报告、函等应用类文书不会写,或者写得不规范,还需要再度学习;一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毕业生,在教学中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也不是得心应手;一些学生面对人际关系、心理压力、工作适应力等方面的问题处理得也是捉襟见肘。这些不仅凸显了学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脱节,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学校人文教育的薄弱。

鉴于这样的教学现状,为了切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提升本专业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就必须引起高校专业教师的重视了。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到“以生为本”、“以生为主”。在教学与改革过程中多下功夫,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双收获的育人目标。

(一)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育

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强调的多是学科的“知识”,即以文学史为线索,以经典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和文学现象为知识单元,强调学生对文学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埋藏在文学史中作品的审美特征、人文情操却缺乏渗透,从而导致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缺失。

地方应用型院校在专业培养上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具体到对接小学教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应该在学生能全面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轮廓,以文艺创作背景和现当代文学思潮为依托,宏观把握百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建构起宏观的专业知识体系,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在向以下几方面倾斜:一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和评论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二是通过概括归纳现当代文学史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规律,培养学生独立研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掌握从文本出发,进行作品的分析与讲解的基本方法;四是能够准确地梗概作品情节,归纳传达文学作品的思想与情感;五是具有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讲解能力;六是具有基本的写作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

可见,传统的单一知识讲授的课程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作用甚微。因此,应向培养学生能力素养方面转变。

(二)注重文学性内容的增加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更多地注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勾勒,特别是在梳理文学史的发展历程,讲解社会政治史、思想史的演变等方面,下足功夫,占用大部分课时量,这就导致一方面需要教师阅读大量理论著作,深挖难啃;一方面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理论和史料知识,缺乏应用。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更多强调知识能满足就业即可。因此在教学具体过程中,宏观把握文学史发展线索,重心则放在微观的作家作品鉴赏和文学流派现象的分析方面。

所以,有必要对内容做一些调整:补充近年来文艺界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艺运动或思潮;简化文学史事件的介绍,只介绍文学史发展脉络,一些文学史知识可以穿插在作品讲解的过程中;精选百年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特别是对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细讲精讲。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品讲授过程中,要将“文学史”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传递文学史知识的同时,更多关注作品审美内涵和艺术特质的鉴赏,对作品做到多维度、多视角分析。

同时,为了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文学爱好、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教师可以以开设一些知识拓展性和趣味多样性的选修课,如《现当代名篇选讲》、《经典诗歌导读》、《现当代小说导读》等,以使这门课程的结构更加丰富。

(三)注重灵活教学方式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量和学分的减少,使得如何在有限课时内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成了专业课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极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在讲授中有些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会更加形象、直观。同时,一些经典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话剧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作品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以丰富教学内容。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

为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性教学课时的比重和内容的安排,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应高度重视。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加强课堂内实践教学和课堂外实践教学。课堂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本剧的演绎、经典文本的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密切的文本的讲解等能力的训练;课堂外实践教学主要有: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田野调查、社团竞赛等活动。这些都将课内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延伸到了课外的实践活动,课内紧密结合课外,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

(五)构建全方位科学的学业评价机制

作为一名合格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对文学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对文学作品通透的审美分析能力、基本的文学和公文写作能力。在教学考核中,就需要我们改变过去以分数为终的单一的学业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全方位评价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仅要测试学生对文学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活动的体验感受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表达传承能力,还有就是一定的写作能力。所以,单一的期末卷面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依据教学实践,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至少应该由随堂成绩、中阶成绩和期终成绩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阶段的成绩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划分,例如二二六制、二三五制。随堂成绩考查包括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听课笔记情况、随堂作业优劣等方面;中阶成绩可以是论文写作、社会实践等;而期终成绩应尽量兼顾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识记类的客观题要有但不宜多,而考查包括学生的阅读感知、分析欣赏、语言表达和写作等能力的主观题宜多。

总而言之,依托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紧紧围绕办学定位,找準专业发展优势,努力打造课程特色,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基础课程实现成功改革。

参考文献

[1]欧阳钦,曾文军.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4).

[2]韩巧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17).

[3]黄平.文学写作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策略——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57).

[4]彭文忠.基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5]佘爱春.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大学课堂教学——兼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育与教学研究,2009,(07).

课题信息:张家口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对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为192707);张家口学院2019年度教学改革项目:地方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张家口学院为例(课题编号为JG2019042)。

(作者单位:张家口学院文法学院)

上一篇:资产评估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日本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