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页眉加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论文页眉加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从国家精品课程“畜产品加工学”建设的实践出发,总结了精品课程建设“三三三”体系,即三个创新、三个保障、三个评价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对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的内涵、特点、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位和重点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精品课程;质量;实践;成效

“畜产品加工学”是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核心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包括理论课(54个学时,4个学分)和综合大实验(2周2个学分)。总结“畜产品加工学”十几年的建设实践,该学科组在教学与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课程建设体系,并把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名牌课程作为教改目标,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入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畜产品加工学”教学质量体系,使“畜产品加工学”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总结该课程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实践,主要经验为三个创新、三个保障、三个评价(“三三三”)。

一、三个创新

三个创新是指创新课程建设理念,创新知识理论体系:创新学生实践环节。通过三个领域的创新,始终使课程能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开放、发展的眼光和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 创新课程建设理念

建设一门好的课程首先必须有一个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畜产品加工学”在建设之初就十分重视课程理念建设,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名牌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目标,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入手,制定了科学的课程建设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畜产品加工学”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科学制定课程发展规划。②课程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是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③加强探究式学习,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④课程加强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⑤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了“畜产加品工学”教学课件,通过动画、立体三维图像等手段表述乳、肉、蛋化学组成的基本结构,并建立和完善“畜产品加工学”教学网站,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⑥注重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过程并对获得的产品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2 创新理论体系

肉类科学和肉品加工技术在近几十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从分子水平认识蛋白质的功能、代谢和结构,为理解和控制肉与肉制品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提供新的方法。在“畜产加工学”的知识理论体系中,学科组十分注意融合最新知识、技术和手段,建立了崭新的知识理论传授体系,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如为了保障肉品质量与安全,“畜产品加工学”重点在追踪溯源技术、微生物预测技术、胴体分级技术、PACCP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和物流保鲜技术以及标准化生产和HACCP、GMP、TQM等质量管理技术,形成了全新的畜产品加工知识体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成长、成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创新实践环节

“畜产品加工学”十分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和培养,“三位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融教学与实践为一体)的運作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用类比、举例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理论教学方面,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对某些章节采用专题课堂讨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②科研引入教学,加强硬件建设。学科组近几年来采用科研引入教学的方式,投资300多万元,对实验室进行合理改造,添置最新加工设备改变依赖于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构建教学科研创新平台(国家、江苏省肉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③产学研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科组与19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完成毕业论文。产学研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并且为日后毕业提供了就业渠道。

二、三个保障

名师、名课、名教材,是该课程建设的底蕴和不竭动力。我们从精品课程建设方法创新上入手,把大力推进名教授上讲台、名教授主持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名教授编写教材作为建设精品课程的三部曲和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教授上讲台是“畜产品加工学”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本课程教学队伍中现有3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和1名教学辅助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主讲教授具有食品科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出国进修或访问经历,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是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他们对所承担的课程有丰厚的知识底蕴和熟练的讲授技能;协助主讲的教师均具有本专业博士学位,年龄结构在26~50岁之间。在师资配置方面,授课教师结构合理,实验教师有丰富的实验教学的知识和经验。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名教授参与教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

2 教授主持课程建设是建设好“畜产品加工学”课程的重要措施

在教授上讲台的同时,还承担了教学研究、教学建设项目课题工作。由徐幸莲教授主持完成的“畜产食品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获南京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畜产食品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和“畜产品加工学精品课程建设”,分别于2004年、2006年通过了学校的验收。

3 教授参与编写高水平教材是“畜产品加工学”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学科组在选用教材方面不断更新,多年来学科组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教材,编著出版了如“面向21世纪教材《畜产品加工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获得中国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十一五”高等学校通用教材《食品原料学》,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我们选用了原版的Meat science(An introductory Text)P.D.Warriss,作为双语教学参考书。在自编实验指导教材的基础上,学科组组织出版了《畜产品加工学》配套实验教材和《畜产品加工实验指导》。在《畜产品加工学》的教材中,补充了诸多科

研成果和生产技术。如由学科组完成的填补国内空白的国家优质牛肉分级标准、肉的食用品质及其改良的最新进展及一些西式肉制品的工艺及配方等。这些新知识的补充,使学生能够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加速知识更新速度,跟上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

三、三个评价

“三个评价”(学生评价、国内同行评价、用人单位评價)是我们保证“畜产品加工学”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建设好“畜产品加工学”课程,一方面是我们自身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重视和利用“三个评价”是我们建设好“畜产品加工学”课程最有力的武器。

1 学生评价:重在上课效果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他们重视的是上课效果。通过评价及时调整授课方法和重点,我们在“畜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连续几年获得优秀,主讲教师多次获得了校优秀教师称号。

学生们一致认为:“畜产品加工学”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能反映学科新动向,注重教书育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2 国内同行评价:重在课程学术水平

国内同行对“畜产品加工学”的评价,专家十分重视课程的学术水平。一方面,课程选用教材是否代表了本学科最新科研进展水平;另一方面,学科的学术地位,是不是能引领学科的发展。我校“畜产品加工学”课程选用了周光宏教授主编的、全国18所农业院校编写的、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材。该教材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之中,并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提炼教学内容,学术水平得到了全国同行的公认。

3 用人单位评价:重在毕业生质量

用人单位关注学生所学专业方向能否满足发展生产的需要,毕业生是否具有动手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等。我们每年向肉制品加工企业了解毕业生开展科研和工作情况,并把调研结果及时分析总结,不断完善“畜产品加工学”课程建设,进一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例如,我院2003届一名毕业生,毕业后到福建一家台湾独资食品公司工作,他在短短的2个月里,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益,该公司出口到日本的羊肉串以前只能每天销售几千串,他的工艺改进后,每天出售13万串,正是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该公司一有用人指标,首先会考虑我校的毕业生。因此,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用人单位评价可获得双赢的结果,我们将继续努力。

上一篇:西餐工艺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与数学思维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