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范文

2023-09-20

外国文学史范文第1篇

一提到“古希腊”这个敏感的词语,人们都会有意识想到那是个充满浓厚的什么色彩的文明古国。它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朦胧,时时刻刻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是那么的让人愈发的捉摸不透,但更令人好奇,情不自禁的想要去探索它,发觉它内在的传奇。

古希腊位于欧洲的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许多小岛。特定的地理条件是古希腊在各个领域都会有其独特的一面。也造就了古希腊人民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情欲,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因此,诸多的有利因素是古希腊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更加的现代化,无形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古希腊文化,这种文化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它代表着那个时代最前卫的文化——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为欧洲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时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的文学的主要成就就是神话和史诗。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对希腊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希腊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元素。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向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这就是“神、人同形同性说“。但是神和人的区别也是很鲜明:长身不老,可随意变形,各具有特殊的本领和巨大的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希腊神话及具有想象力,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的万物拟人化,而且合情合理,不露一丝的不妥之处。另外,希腊神话的故事性极强,不仅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引人入胜,而且最重要的是,希腊神话的哲理性极强,是希腊先民智慧的结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所以说古希腊神话对希腊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而荷马史诗则也是用神话的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荷马史诗又称为“英雄史诗”,这主要是因为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史诗中的英雄们视个人荣誉为第一生命,他们的行为动机都与个人的荣誉、爱情、财产、王位等分不开。史诗通过读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热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荷马史诗讲述的是发生在距诗人生活的时代四五百年以前的故事。由于超越了死的极限,神的生活既没有人生的艰难,也缺少人生的严肃和厚重,按照诗人的观点,众神力大无比,知晓一切,因而理所当然地拥有凡人想要而往往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东西,并把它们恩赐给可怜的,在心力和智力方面都受到极大局限的凡人。史诗通过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所以说,荷马史诗对希腊文化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希腊文化历史悠久,绵延千载,它以有着和平的色彩,唯美的内涵,还有理性精神屹立于当代世界民族之林。以希腊人独有的热情奔放自由的民族性格来感染着这个多彩的社会。古希腊文化也可以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开端。我们至今都可以从希腊文化中汲取昂扬向上、净化灵魂的精神力量。希腊神话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式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文化中对理性、自由、以及美的追求之中。首先,理性追求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精神,希腊理性精神的深入是彻底的反思课怀疑,他们上天入地寻求事物的终极真理。比如说,苏格拉底之死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一位希腊哲士对死亡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更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那种可贵的理性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他们客观冷静地对待人生中的一场场悲剧。悲剧总在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正是这种理性精神成就了希腊悲剧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成就。比如说,剧中的人物大多都有抗争的精神。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向往和崇拜希腊文化的,希腊文化就像一座迷宫,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很想融入到那种传奇的文化色彩之中。希腊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人文主义精神,这是许多国家、许多人所憧憬的。这种文化以人为核心,将万物都会拟人化,以人为本。纵观古希腊文化,它将人推向历史的高峰,让人更能认识到自己的本身,自己的作用。

外国文学史范文第2篇

一、名词解释:

1、自然主义:19世纪中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其基本特点是作家应当是单纯的叙事者,照相机似的复制个别社会现象,主张从生物学角度对人和社会进行剖析,强调描写人的遗传特性和动物本能,否定文学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作用,因而不能完全反映生活本质,有时甚至歪曲生活。最主要代表:爱弥尔·左拉。

2、勃朗特峭壁:19世纪中期女性文学异军突起,出现玛莉·雪丽、勃朗特姐妹等一大批女性作家。她们长于描写小人物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具有温和人道主义色彩、感伤色彩,劝善说教明显,被称为献身于艺术的严肃性和冲向理想彼岸的信徒精神,她们创作表现鲜明女性意识,被称为“勃朗特峭壁”。

3、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采用的方法之一,即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每一部小说只反映某一人物性格发展的某一阶段,多部小说联系起来才反映此人性格全貌。《人间喜剧》大约写2400多人,其中约400多人多次出现在75部作品中,从情节与人物两方面加强《人间喜剧》这一宏伟艺术大厦的内在联系,深化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4、心灵辩证法: 特指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心理描写艺术特色。由于托尔斯泰在刻画人物心灵世界时,善于细致地描绘人物内心隐蔽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人物的心理过程本身及其形态与规律,因而车尔尼雪夫斯基把这样的心理描写方法誉为“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能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世界文学中心理描写的典范之一。

5、鲍尔金诺的秋天:1830年秋,普希金带着妻子回父亲领地鲍尔金诺住了3个月。在3个月中,创作数量不菲的作品,4个悲剧、1部长诗、6篇小说、30多首抒情诗。小说《驿站长》开启了俄国社会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描写一个站长维林受到过往官员欺凌,反映作者人道主义思想。之后把一个作家因爱情鼓舞带来创作上的丰收叫鲍尔金诺的秋天。

6、社会问题剧:挪威作家易卜生在19世纪70年代创作的旨在提出社会问题的剧本。把当时社会问题和舞台艺术相结合,深刻反映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家庭妇女等各种问题,从而启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重视和思考,目的是呼吁社会改革,带有改良主义色彩。代表作有四大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7、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笔下爱思考并对贵族制度的存在产生怀疑的一类人物,其中尤以《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为代表。这类人物从自身经历出发,对贵族制度的存在由怀疑到厌弃,进而思考重新选择这一阶层的社会出路。

8、新小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法国的文学流派,又称“反小说”“新现实主义”,以反对传统小说模式著称。人物形象淡化、结构片段化、语言不受语法规范约束,使读者由被动接受变为创作活动参与者。这派作家大致有2种创作倾向:一是以揭示人的内心奥秘为主的“内心小说”,侧重表现人的下意识活动,以萨洛特为代表;二是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描写的“客观小说”,以事物为主要描写对象,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代表。

9、黑色幽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重要文学流派。以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小说集《黑色幽默》,特征是以无可奈何而又貌似轻松的嘲讽态度对待丑恶、阴暗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从而收到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效果。这类作品往往采取“反小说”形式塑造漫画式、小丑式、“反英雄性”的形式,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是存在主义文学在美国的变种。杰出代表作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

二、简答、论述题:

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思想与艺术)、社会思想内容及局限性。

(1)思想内容:以编年史方式将资产阶级1819——1848对贵族阶级的冲击形象描绘出来。 ①是部形象化封建贵族没落衰亡史。在《古物陈列室》中,两大阶级阵营,旧贵族代表德斯洛里昂侯爵,资产阶级代表古瓦西埃。这两个沙龙互相仇视,明争暗斗,前者以其“高贵”的身世蔑视后者,后者则以其实力决心打垮前者。这是两个阶级斗争的缩影,巴尔扎克清楚地看到,无论什么也阻挡不了资产阶级的进攻与勇敢,无论什么也阻止不了贵族的灭亡和衰败,尽管对贵族抱有同情,但也揭示贵族阶级最终走向没落。

②是资产阶级罪恶的发迹史。揭露资产阶级奴隶社会的本质,但毕竟是时代新主张,一方面推动社会进步,一方面又制造人间新的罪恶,如《高利贷者》对金钱的主题和贵族趋势都作了较为深刻的解释。

③深刻描写光怪陆离的金钱社会。由于自己遭遇,使他对金钱有着更深刻的认识。金钱是作品主角,所有人都绕它活动,金钱支配着人的喜怒哀乐,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浸泡在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之中。

④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虽然他不能理解共和党人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质,但还是看到了他们是真正富有崇高品德和真正行动力量的人。如《农民》中的尼雪龙、《幻灭》中的克雷斯蒂安,其艺术形象虽不够丰满,但写他们的精神却十分突出。

(2)艺术成就:

①把近代小说引向真实,缩短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在巴尔扎克创作小说时,浪漫主义文学处于鼎盛时期,他最先提出口号“面对现实”,强调按生活现实原样表现现实,把近代小说引向现实生活本身,缩短艺术与真实生活的距离,以逼真的描绘、深刻的分析、得当地安排,使现代小说向前迈了一大步。

②把所有的作品联系起来,调整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手法上独创“人物再现法”,但发明权属于莎士比亚,他最早把一个人物在两部作品中出现,但没形成规模,巴尔扎克作品中比比皆是。

③典型化的艺术创作手法,是其一贯创作手法。不仅在人物性格上具有典型化创作方法,在环境与事件上也反映典型性创作手法。借助环境刻画人物性格,什么样的人反映什么样的环境,作品中的人物一定是某一性格代表,一般轻浮的人都软弱,每个人都能体味不同的性格与特点。

(3)局限性:创作从人道主义出发,对下层民众和日趋衰退的贵族阶级表示同情,使巴尔扎克的创作充满了矛盾。但对下层民众有时歪曲和丑化他们形象,写得粗暴、丑陋、野蛮。而对贵族,以《农民》为例,则以“全部同情”谱写“无尽的挽歌”,具有落后的贵族意识。

2、《红与黑》于连人物形象,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于连的性格形成有何影响)

(1)人物形象:是法国王政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典型。他志向远大,聪明能干,意志刚强,敏感高傲,有发财致富向上爬的野心。性格主要特点是以个人名誉为主题,满怀为出人头地敢于冒险的英雄主义和虚荣心,表现在行动上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抗和妥协,反映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①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出生地位低下,他很早就形成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崇拜拿破仑意识,希望自己建功立业的意识,然而封建等级制度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一反抗和妥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②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迫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就妥协、投降。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条件是和主人同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精神。在贝尚松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在木而候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服务、和侯爵女儿马特尔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职。

③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道路的虚伪和痛苦。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2)影响:

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反映时代本质特征。小说中选取3个典型环境,一个是弥漫着唯利是图的维立叶尔,一个是阴森可怖的贝尚松学院,一个是政治腐败的巴黎,由下而上,由外省到巴黎,构成复辟时期社会生活的全貌,这三个环境,为于连性格发展提供了现实合理的环境,其在三个环境中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反映了复辟时期大革命的深刻影响,资产阶级的咄咄逼人,平民的激烈反抗,贵族与教会的时代统治等时代特征,又说明平民青年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复辟必然失败的客观真理。

3、狄更斯《双城记》艺术表现手法。

(1)结构严谨复杂,情节头绪曲折,三个家庭故事,时间跨度有几十年,医生故事为主线,牵动全篇,运用倒叙、伏笔,使情节清晰,使线索清楚,主次分明。

(2)强烈对比手法,在思想表达,环境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对比手法,用侯爵穷奢极欲、专横跋扈,对照民众的贫困屈辱,用医生在英国宁静生活对照法国苦难社会,用医生宽厚仁爱对照得伐石太太的暴动残忍,用卡尔登的自我牺牲对照革命者的滥杀无辜,这些对比,鲜明表达作者仁爱思想。

(3)粗笔勾勒和精雕细致相结合。描写某一时期某一大的场景时笔力雄浑,写人物肖像和心理心理或具体事例则用笔细腻。

4、普希金的历史地位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1)地位: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他把从政治上批判俄国现实倾向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相结合,确立现实主义在俄国文学上的地位。普希金在诗歌、小说、剧本、童话、诗体小说等各种体裁创作中获得巨大成功,为后来的俄国作家作出榜样。他既开了小人物、多余人作品的先河,丰富俄国文学人物画廊,又创作了诗体长篇小说和奥涅金诗节的新形式,他是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的创造天才。别林斯基说: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俄国文学。冈察洛夫说:普希金是俄国艺术之父与始祖。

(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创作理论基础是人道主义和以个人为中心,创作方法是塑造典型。各个时期的作家都是把自己的创作与俄国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在艺术特色上,有以下几点:①主人公形象系列化,前期“多余人”“小人物”,后期“新人”“精神探索者”“忏悔的贵族”等代表着俄国对社会未来的追求与探索。②提出了系统的美学和文艺理论,使创作和理论紧密相连,代表作

家别林斯基。③充分运用讽刺手法。如果戈里、托尔斯泰都是讽刺名家。

5、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的价值和意义。

标志着她与传统社会道德宗教法律的决裂与挑战,这种决裂有深刻的思想基础。首先是她识破丈夫虚伪的灵魂从而不甘于家庭玩偶附从地位,喊出了我要做一个人的呼声。其次是她进一步发现社会现实的丑陋与虚伪,对宗教和法律进行清醒的批判。娜拉的出走是对资本主义时代妇女解放的赞颂,是妇女奋起向男权中心的家庭结构不合理性的冲击,启迪人们为追求新生活斗争,其出走无疑是那时代呼唤改变妇女不平等地位的独立宣言书。

6、马克·吐温的创作概况

(1)早期创作: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基调:乐观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走向繁荣之路。社会繁荣的同时,资本主义丑恶的东西也渐渐发端,沉浸在美国社会上升的幻想里,基调是乐观的,虽有嘲讽,但批判的深度、密度都很肤浅,作品格调怪诞可笑。成名作《卡城名蛙》,根据在矿山的传说改编而成《田纳西的新闻界》《傻瓜出国记》。因《傻瓜出国记》被称为“美国最杰出的幽默家”。

(2)中期创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全盛时期

从各个方面对社会进行揭露和批判,1873年和查理·华纳合作《镀金时代》,说明主宰社会的是金钱,1876年《汤姆·索亚历险记》批判美国教育制度,之后创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反映主宰社会的确是金钱。

(3)晚期创作: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美国开始向外扩张。1898年与西班牙一战后收菲律宾等土地。与别的乐观作家不同,马克·吐温开始公开攻击美国的领土扩张,走向现实主义阵营,发扬民主主义思想。主要作品是游记、杂文、政论文,如《战争祈祷》《赤道环游记》。作品中温和笑声和诙谐幽默减少,尖锐讽刺增强。

7、欧·亨利笔法(结合作品分析)

所谓欧·亨利笔法,是指当故事临近结尾时,笔锋一转,让主人公命运起180度变化。这种变化看起来荒谬悖理,实际却符合事物发展逻辑,令人信服。如《警察与赞美诗》中,无家可归的苏比想到岛上监狱蹲上三个月,以解决自己宿食困难,度过严酷的冬天,为了实现这一越冬计划和理想,他以各种手段让自己进监狱,但都无法实现犯罪入狱的愿望。最后,他听到教堂甜美的声音,突然心灵受到净化,决心重新做人,要在这个世界混出个人样,但却被警察莫名其妙地逮捕了。第二天被法官宣布在岛上监禁三个月,结果更加事与愿违。

8、托尔斯泰《复活》中玛丝洛娃精神上是怎样麻木,怎样复活的?

外国文学史范文第3篇

像我来说,活了快一个世纪了,我看的东西恐怕比很多人都多,比如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特务横行等,这一百年来发生的事,你们都想象不到的,我都看到过,而且我经历过。比如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经过就不简单,经过文化大革命你就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所以我的意思,就我个人来说,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很有收获,就是熟悉了人类的历史,这百年中看的东西,就是一部活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我觉得一个人岁数活得越大,就越是随时要向社会、向人类的经验学习。

——罗永麟

前不久,在华东师大,“罗永麟先生民间文学教学六十年庆祝会”开得热烈而庄重,当仙风道骨的罗永麟先生手拄拐杖从大门外走入会场时,来自海内外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家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对这位民间文学前辈学者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罗永麟,1913年生,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四川自贡市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民间文学被正式纳入高等学校中文系的教学计划时,罗永麟先生就率先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主要论著有《中国仙话研究》《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先秦诸子与民间文化》等。罗永麟先生是我国民间文学教学的创始人之一。

以下访问,是笔者在罗永麟先生寓所所做的对话。该寓所坐落在华师大一村,是一栋小洋房,经过整修,前后是郁郁葱葱的大草坪,显示出勃勃生机。

谈经历

郑:罗先生,请您介绍一下四川老家的情况,好吗?

罗:我自贡老家的房子叫“六一堂”。为什么叫“六一堂”? 主要是由六房人,曾祖父是六弟兄,我们是第五房,曾祖父是老五,家就是他发的。“洪杨之乱”(太平天国)时是真正的百万富翁,那时规模是很大的,在重庆、成都、泸州、富顺到处都有分号。主业是盐商,副业开当铺。小时候听祖母讲,每天晚上骡、马驮运银子回家,媳妇们最苦的事就是搬银子。罗世文的父亲就是派在重庆的代表,死在重庆的。“洪杨之乱”平息后,家族就破产了。

郑:罗世文是第几房?

罗:与我是同一房的。他跟我父亲是亲堂兄弟,他的父亲跟我祖父是兄弟。羅世文很聪明,读书也很用功。中学毕业时英文都可以看书、可以写作了。学英文时,《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他都能背,跑到房顶上去背,怕影响别人。中文的诗也做得很好。我们家族很复杂,既是大盐商,又是书香门第,有二十几个留学生。我做学问主要是自学,我认为学校对一个人的成就影响不是很大的。你看鲁迅等都不是靠学校,都是靠自己。我读书,基本上是我姑母、叔叔帮助,我姑母家很有钱,有几十万的财产。

郑:你和罗世文、陶敬之(注:两人皆是著名的“红岩烈士”——歌乐山英烈)是否在同一学校读书?

罗:都是重庆省立商业中学。商业学校全省只有这一所。我和陶敬之不同年级,他比我高一级。

郑:抗战时期,您在重庆吗?

罗:主要在重庆,曾回自贡老家住过两年。抗战时期多苦啊,我的行李就在重庆全部被轰炸完了。重庆大轰炸,死了一万多两万人。

郑:罗先生,请您介绍一下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经历。

罗:那就很早喽。我当时在日本读书,在早稻田大学,学的是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因为要到乡间调查研究,所以就接触到了很多民俗、民间歌谣、民间文学等东西,在那个时候,我虽然是研究经济,但对民间文学、民俗感兴趣。这就是我最初研究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开始。

郑:在日本期间您接受了哪些有关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著作呢?

罗:当时在日本读书期间,接触到最早的是柳田国男的著作,后来就是关敬吾他们一批人的著作,但实际上我接触的面比较广泛,当时欧洲的,比如泰勒的《原始文化》,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宗教与科学》,这个时候有些接触,后来嘛就完全在自学的基础上,搞民间文学。因为我的专业是经济,民间文学、民俗学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展开的。

郑:小时候的经历对您后来搞民间文学有影响吗?

罗:小时候的经历是这样子的。我是在四川重庆长大的。重庆属于巴渝。四川有一个诗人叫吴芳吉,他写有一首诗《巴渝歌》:“巴人自古擅歌词,我亦巴人爱竹枝,巴渝虽俚有深意,巴水东流无尽时。”重庆这个地方虽然是一个都会地方,它的对面南岸,完全是乡村,古代民歌的东西仍流传在民间,所以我从小对于民间歌谣都能唱的,我到乡下去有接触,这是幼年时代的影响。还有呢,我的祖母很会讲故事,中国的四大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她都讲给我听,所以我从小对四大故事就很有兴趣,后来教学时候就将四大故事作专门的研究。

郑:那么,真正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是从哪年开始的?

罗: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看民间歌谣这类东西,那时候有个叫林兰的,林兰在北新书局出了很多民间故事的书籍,我都接触了,这是最早的。当然林兰编的东西比较粗糙,但他把民间的东西、原始的东西拿出来了,后来研究民间文学还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所以我认为林兰对中国民间文学是有贡献的。

郑:您自己最早研究民间文学,那写文章和教学情况又是怎样的?

罗:最初的情况是这样子的。我一方面接触到了日本和欧洲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民俗学,同时我们那个时候在日本,苏联的文化也接触到了,所以我最早翻译的一篇东西,就是《苏联大众与文学》,事实上这篇文章也是谈民间文学的,所以我当时除了欧洲的东西外,对苏联的民间文学也有所接触。

郑:最早翻译的那篇文章大概是哪一年?

罗:我翻译的这篇东西,是1936年在《文海》杂志上发表的,叫《苏联大众与文学》(刊《文海》创刊号,1936年8月15日由上海联合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原著除村吉太郎,译者余颀[是罗永麟的笔名。

郑:后来回国以后到大学里教书是哪一年?

罗:到大学里工作是这样子的:因为我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喜欢民间文学,我有个老同学贾植芳贾先生,他在震旦大学教书。解放初期,中国那个时候向苏联学习,要开民间文学的课,但找不到人,当时搞民间文学的人很少,贾先生知道我喜欢民间文学,就来叫我了。当时三个学校开了民间文学课,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一个是复旦大学,还有一个是上海震旦大学,当时钟敬文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赵景深赵先生在复旦大学,震旦大学就是我教,当时开民间文学课最早就是我们三个人。那是在1951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民间文学课——在旧中国大学里是看不起民间文学的。人民当家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时中国跟苏联还比较友好,学苏联开民间文学课,而且这门课在当时是必修课,学一年,很认真的。

郑:您跟贾植芳先生是怎么认识的?

罗:我跟他在日本时是最好的朋友,每天晚上都要去喝酒,我19岁,他大概17岁,每天晚上到“烧鸟”喝酒,喝得醉醺醺的才回去,那时就是喝清酒,好玩,乱谈,年纪轻哪。他18岁时写了篇东西很出风头,《人的悲哀》,他跟胡风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写了篇小说《人的悲哀》,寄给胡风,当时贾植芳还是小青年,唉,胡风给他发表了,还非常捧他,给了18还是20日元稿费,那时日元很值钱哪,相当于我们的大洋。我们当天晚上就去大吃了一顿。当时在“烧鸟”喝酒五毛钱就够了,吃了一两个月。我们两人最谈得拢。有些人我们看不惯,比如任白戈和郭老写的文章,让我们两个帮助抄,我们都不肯。那个时候我们都崇拜鲁迅先生,对郭老有看法。在留学生中,我们的文笔比较好,任白戈、魏猛克、周扬他们这一些人的文笔我们也认为是不行的,学日本人,欧化,就是周扬的文章也是欧化。有一件事让郭老很不高兴,郭老要翻译《资本论》,但是没有钱,要筹集五千块钱,喊我、贾植芳每人出20块钱,贾植芳说老罗你看出不出,我说我是这样想的,郭先生翻译的都是文学的书,翻马克思的《资本论》好像比较困难,贾先生说那我们就不出,所以我们两人就没有出。郭老对我就很恼火。我认为郭老的德文水平要翻译《资本论》比较困难。

郑:郭老是用德文翻译还是日文翻译?

罗:假如用日文翻译是很好的,郭老的日文很好的。后来北京的几个学者(当时巴金也在东京)也认为郭老翻译德文的《资本论》比较困难,都不赞成,结果就没有成功。我们跟郭老比较接近,我们不出钱,所以郭老很恼火。我跟郭老很熟,因为都是四川人。说老实话,郭老有学问,人特别聪明。比如说,写两个口号论争的文章,他就在咖啡店的桌子上写,速度快啊,笔头很快,写完了就让人抄,我和贾植芳都不肯抄,郭老不高兴,好像不支持他。因为我们不赞成他同鲁迅两个人吵架。我和贾先生是中立派,也不反对鲁迅,也不反对周扬。

谈研究

郑:四大民间故事的提法是您最早提出来的,当时是怎样的情况?

罗:当时在震旦教学是自己编讲义,根据我国、日本、欧洲和苏联的资料,编了一个讲义大纲,讲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基本理论,同时我也写文章,当时写了一篇《试论牛郎织女》,这是我研究民间文学正式写的第一篇文章,后来我就提出了中国四大故事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发表了关于孟姜女故事、关于白蛇传故事、关于梁祝故事的研究论文,并结集出版了一部书叫《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郑:在您的研究过程中,您认为哪些贡献是比较大的?

罗: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当时学苏联,好像有些东西太呆板了。说得不客气点,有些教条的东西,所以我的民间文学著作中,不完全照搬日本、欧洲的,也不完全照苏联的,是我自己的体系。我的东西基本是从民间、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民间文学,换一句话讲,基本上是从历史唯物论的角度来研究民间文学。

郑:在您的研究中,特别重视民间文学、通俗文学、文人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您是如何考虑的?

罗:我当时在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对同学们是这样讲的,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根本,因为文学的发展,首先是从民间文学,然后发展到通俗文学,从通俗文学发展到文人文学的,现在很多人重视文人文学,但殊不知真正文学的起源是源于民间,然后发展为通俗文学,然后文人染指——文人文学是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我最近著了一本书叫《论中国文学发展规律》,主要就是談民间文学、通俗文学、文人文学三位一体论,所以我的体系,假如要说有体系的话,就是把民间文学、通俗文学、文人文学综合起来加以研究,研究的目的就是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

郑:那您觉得这种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罗:中国过去传统的看法对民间文学是比较轻视的,但事实上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就已经把民间文学提得很高了,人类最初的文学就是民间文学,鲁迅先生说的“杭育杭育”派,就是最初劳动人民抬东西劳动时唱的歌,所以最早的文学是歌谣,这是文学的起源。高尔基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一个作家假如不懂民间文学就成不了大作家。他列举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歌德、莎士比亚,这些人都是熟悉民间故事、民间文学的。

郑: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不敢问您,您原来是学经济的,应该说研究经济的学者社会地位比较高,您后来为什么改行研究民间文学呢?民间文学在研究领域常常是被人看不起的。

罗:你提的这个问题是这样子的。因为研究经济我有自己的一个观点,当然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研究离开了人民的生活、离开了民间文化,有些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还有一些民俗的东西,假如不研究民间文学、民俗学,你也不会懂得。比如传统节日,为什么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几千年来在中国一直盛行?解放初期的时候,这些节日基本上废掉了,但最近国家重新确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固定节日,这就表明,必须吸收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的养料发展中国固有的文化。

郑:在您几十年的治学经历中,有哪些治学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年轻学者的呢?

罗:研究民间文学,过去传统文人轻视,是他们不了解,因为研究民间文学除了民间文学本身之外,必须了解通俗文学,必须了解文人文学,研究民间文学要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懂得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还要懂得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情况,才能研究民间文学。所以研究民间文学,我的看法很不简单,我写的东西,很多人都认为古典的东西特别多,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离开历史,离开社会经济,就没有办法来研究文化,研究文学,所以在这里头,没有广博的知识,你就不懂得中国民间文化的起源,通俗文学的起源,与文人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过去有些学者认为民间文学论文的水平不高,事实上,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自五四以后有许多很高水平的,比如顾颉刚先生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还有后来的关于梁祝故事的研究,这些都是很有成就的。不仅在文学上,在音乐上都有所发展。所以我认为搞民间文学,没有深厚的国学的基础,没有外国文学的知识,没有社会政治经济的知识,是很难进行研究的。现在写出的民间文学文章,有些水平不高,事实上是研究者本身这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充足。希望年轻的民间文学学者能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郑:除了广博的知识以外,作为年轻学者还要注意些什么?

罗:我觉得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是它存在于民间,所以必须要有田野作业。研究民间文学不重视田野作业,不到农村去调查,不到农村去研究,要想得到民间文学真正的知识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现在年轻人研究民间文学,研究民俗学,一方面要读理论打基础,另一方面要从实践方面,从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然就会变成空谈。

郑:您对目前的民间文学研究现状或发展情况,有什么看法?

罗:据我知道的情况来看,现在民间文学研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研究者对民间文学实际资料的掌握还不够。现在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更广了,非常广。要研究民间文学困难重重。要真正成为一个民间文学研究家,必须要相当的努力,相当的工夫才行。现在大学里设了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博士点,这是好的,这是提高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基础。

郑:除了这些以外,您觉得还存在什么问题?

罗:五十年代学苏联,当时很重视民间文学,要学一年。后来文化大革命,把民间文学打入了冷宫。现在民间文学作为选修课,今后要发展民间文学,要发展非物质文化,我觉得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东西?我个人的看法,非物质文化的核心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民俗现象,就是民俗学,节日、祭祀、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是现象;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应该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核心,因为民间文学是表现人民思想感情最直接的东西,所以要真正理解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必须要把民间文学作为核心。所以我认为民俗是现象,民间文学是核心。研究民间文学必须跟民俗学结合起来,两者有分别,但是有关系,要融会贯通,什么原因呢?这个科学,我个人看法,过去把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混淆了,我认为民俗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民间文学是属于文学,属于思想感情的东西,所以两者有区别,但能够融合、联系起来。

谈观点

郑: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开展,您怎么看?

罗:就世界范围来说,像中国民间文学这么丰富、而且保存下来的,很少。阿拉伯国家像《一千零一夜》这些,有很多东西都已经遗失掉了,像波斯(伊朗)有很多东西都已经遗失掉了,现在能够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就是中国的东西。比如中国二十四史中就有很多民间文学的东西,有一本《古谣谚》的书,它就把二十四史中的歌谣、谚语等东西基本上都集拢来了。中国的民间文学特别丰富,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展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故事集成、歌谣集成、谚语集成)工作,仅公开出版的省市卷就达90余卷,总字数在1亿以上,还有难以计数的内部出版的县卷本(少数地方编辑了乡镇、街道卷本),被称为“文化长城”工程,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我们现在对民间文学的对外宣传还不够,应该在这方面扩大宣传。

郑:请您谈谈对民间文学改编再创作问题的看法。

罗: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大概在八十年代初,有一个叫张弘的提出改旧编新,很多人都认为不符合民间文学的规律,违反民间文学原则,当时就加以批判,批判得很厉害。当时张弘跟我有接触,他问我的意见,我当时的观点是他的提法是对的,但具体的办法不清楚,原则上我同意。什么原因呢?我们举一个例子,中国《诗经》最早的原始东西我看是徒歌,是口头文学,然后才通过民间的下层文人把它搜集起来,成为《诗经》,然后文人才加工,现在的《诗经》,实际上就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成通俗文学,然后文人加工成为现在的经典著作。从《诗经》这个例子来看,改旧编新是文学发展的一个规律,是反对不了的。当时有人认为张弘的提法违反民间文学规律,我认为是偏见,真正的民间文学必然会发展成为通俗文学,事实上就是改旧编新。所以现在很多故事,比如四大故事中的梁祝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事实上原始的东西跟现在的东西差得很远,是逐渐改旧编新的。改旧编新这个规律,将来应该提倡,不应该批判。当时批判改旧编新的这些人,我认为是教条,是学苏联的教条,苏联当时就认为口头的东西必须绝对忠实,不能改编。原始的故事保存原样一字不改,但是作为文学作品来说,必须经过改编,不改编就不会成为文学作品。

郑:现在有很多民间故事都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了,最近我看到牛郎织女也已经改编为电视剧了。

罗:像四大故事,假如不经过改编,原始故事太简单了,没有什么趣味,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四大故事,事实上都是经过改编了的,像孟姜女故事经过了几千年的改编,白蛇传也几百年了,梁祝故事上千年,经过了很多下层文人、上层文人的加工改编;而且不仅仅是文人,民间艺人也参与了改编。如梁祝戏剧,在民间戏剧中就很流行。所以中国的民间文学单纯从文学角度看还不全面,要从民间艺术、民间戏曲、民间文化结合起来看,才可以看出它的发展,看出它实际上是不断改旧编新的。

郑:最近对民间故事改编也有很多议论,有些故事改编后我们没有办法接受,比如说梁山伯祝英台成了武艺高强的武林高手,像这种情况,您怎么看?

罗:中国的四大故事像《白蛇传》还没有像歌德这样的作品,这个当然是一个遗憾,这个就要靠中国文人的努力了。因为只有歌德这样的水平,才有可能将《浮士德》改编成经典著作,你没有这个水平,就没有办法改编。但是《白蛇传》这个故事的原始故事是非常丰富的,我记得有一年美国著名戏剧家梅勒到上海,看了《白蛇传》之后,他说中国的《白蛇传》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那就说明四大故事本身就已经成为了很了不起的东西了,就是还没有达到经典的水平,就是还没有像歌德这样的大文学家来加以改编,这一步还没有走到。但是从现有的角度来看,四大故事已经是了不起的作品了。现在拿歌德的《浮士德》来衡量四大故事,我觉得是不实际的。从中国四大故事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的情况来看,是很成功的。当然我们要提高,要赶上《浮士德》,还需要文人的加工。所以对于民间文学作品本身不要贬低,民间文学如四大故事的成果,现在已经了不得了。

郑:罗先生,您对民间文学学科的建设方面有些什么建议?民间文学学科这么多年来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罗:现在我觉得民间文学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出来之后,又重新重视了一些。但是实际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北京有《民间文学论坛》《民间文学》,上海有《民间文艺季刊》《中国民间文化》(由前者改名而来,同一刊物——著者),还有别的地方也有一些(刊物),主要是靠北京和上海。当时掀起了一个研究高潮。过后,引进了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思想,对于传统的东西,基本上是否定的,不仅是民间文学,其它东西都不大重视。这个风气一来,把五四以后、解放以后研究民间文学的传统抛弃了,没有好好继承下來。现在的研究工作,就是赶时髦,哪个问题比较时髦一点,大家都集中到那个方面,真正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著作,别人认为水平不高,就是这个原因。很多研究民俗的文章著作,就是抄中国的古书,自己的见解很少。借鉴日本、借鉴欧美的人类学、民俗学,这点不可否认,这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把拿来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这个过程很艰难,我的看法还没有过去。要研究中国的民间文学,必须要把外国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结合起来,加以比较研究,然后形成一个新的方向。我觉得民间文学研究应该提出一个新的方向,就是要提倡研究中国的民俗学、中国的民间文学,不是日本的,也不是苏联的那套老的东西,应该是新的路子。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少数人的研究是不行的,必须要政府提倡,要办杂志,比如上海来说,应该办一个民俗或民间文学的杂志,像过去民研会办的《民间文艺季刊》《中国民间文化》这类的东西,北京也应该把《民间文学论坛》整顿好。另一方面,大学,高等学院,如上海的复旦、师大,应该把民间文学这个课程作为必修课,因为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学的根本,你把这个作为选修课是不对的。

郑:还有您个人的治学经验,能不能说说,供年轻人学习。

罗:像我来说,活了快一个世纪了,我看的东西恐怕比很多人都多,比如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特务横行等,这一百年来发生的事,你们都想象不到的,我都看到过,而且我经历过。比如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经过就不简单,经过文化大革命你就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所以我的意思,就我个人来说,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很有收获,就是熟悉了人类的历史,这百年中看的东西,就是一部活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我觉得一个人岁数活得越大,就越是随时要向社会、向人类的经验学习。

还有就是我现在有个感觉,不知你们的感觉怎样?最近我接触到了一些年轻博士,我觉得他们有个缺点,知识面不够广,无论是谈到文学,谈到历史,谈到哲学,谈到文化,有很多问题他们都没有接触过,这样子一来,他们要提高就受到了限制。我感觉现在这个情况比较普遍,所以我希望基础教育大学本科应该加强,很多大学生写的文章实在不大高明。过去提倡大学上大学语文,我认为不必要,母语的阅读、写作应该在高中阶段就解决,在大学里再来开大学语文课是不科学的,耽搁了年轻人的时间,占用了他们的时间。在大学里应该读专业课了,不该再读基础课,大学语文是基础课。现在提倡学英文我不反对,但是母语首先要解决,然后才谈得上学外文。假如外文好而母语写不通顺,你就没有表达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基础方面还不够扎实。你们在大学里当教师要重视这方面。

郑:罗先生,其它的您还想谈些什么吗?

罗:还有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现在活动蛮多,也是蛮好的,就是理论的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的结合方面好像还做的不够,所以我希望协会应该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还有出版社,你像上海文艺出版社,原来有民间文学编辑室,应该继续发展,不要停下来。这就是我个人的希望。

郑:罗先生,最后请教一个问题,您对中国的文学创作有何看法?

罗:我们中国的作家不太注重民间文学,这是个很大的损失。现在我们的作家都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国外的大作家,如托尔斯泰,他自己就写民间故事,高尔基更不用说,他用民间故事来写短篇小说,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对民间故事的改写,跟民间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比如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就搜集民歌,德国的著名诗人海涅跟民间文学就有很密切的关系,席勒、歌德的诗歌很多都是民歌体。我现在的看法,中国现在的文学,说得不客气一点,国外看不起的原因,就是中国的作品没有民族风格,现在的新小说看起来就像是外国人写的,假如他不写中国人的名字,说它是外国人写的,也没有什么区别,技巧方面完全是学外国。但是国外的文学,比如日本的文学,如川端康成他们的作品中民间的东西就很多,尤其是芥川龙之介,像《龙生门》等小说就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所以我们中国文学界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民间文学重视不够。一个民族要把自己的文化向世界宣扬,要从实际上做。你比如中国的四大故事,确实很有价值,假如现在有一个作家把四大故事改写好,就等于歌德写《浮士德》、莎士比亚写戏剧一样。中国民间的东西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继承下来的都是文人的东西,所以谈中国古典文学,就是文人文学,甚至连通俗文学都重视不够。事实上,在老百姓中间影响大的,除了民间故事之外,还有就是通俗文学。如《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民间戏剧表演的几乎都是这几部书中的故事,水浒戏、西游戏、三国戏,所以你们在大学里教民间文学,就应该大大提倡,要说出它的价值。民间文学的价值,像《梁祝故事》,为什么这么感人?我那几篇文章你可以去查一下,就是文化因素。

外国文学史范文第4篇

一、用绘画艺术讲解外国文学背景——以人文主义文学为例

在外国文学课堂讲授过程中,要真正理解人文主义文学,就需要对其产生的大的历史环境、历史背景——文艺复兴有一定的了解。对背景性的文艺复兴的掌握,非常重要。如若单靠文字描述、口头表达去让学生领会文艺复兴的精髓,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以讲解人文主义文学的世俗倾向为例,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文主义的世俗性,可以结合波提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由中世纪以来以基督教神占绝对主导地位,转向古希腊的诸神们逐渐重新成为艺术的主角。学生结合先前对古希腊神的“神人同形同性”这一特点的掌握,要理解以“爱与美”之神——维纳斯所代表的世俗性,是相对要容易的。由此为基础,当学生学习拉伯雷的《十日谈》等作品时,对于其中关于世俗生活的描写与称颂,理解起来就会更加自如。

此外,绘画作品的运用,对于理解文学发生发展的背景的变化有一定的帮助。依然以人文主义文学为例。人文主义文学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文学思潮,人文主义文学的早期和晚期有诸多的差异。体现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十分明显。其早期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散发着对人文主义理想真切的希望和信仰。而在其中期作品《哈姆莱特》中,莎士比亚对待人文主义之态度由盲目乐观转向了质疑和思考。这一点在哈姆莱特的“延宕”中尽显无遗。但是在人文主义文学的概述课中,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是困难的。因此,让学生去欣赏米开朗琪罗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是更加直观、有效的去理解人文主义的一种方法。米开朗琪罗早期雕塑作品《大卫》的青春、理想、笃定、力量,到其中期壁画《末日的审判》,米开朗琪罗将自己画成了一张人皮,由此彰显其对人文主义信仰的反思。再到其晚年系列雕塑作品《囚徒》,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的灵魂之被禁锢,自由理想之无法实现。通过米开朗琪罗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文主义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是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的。

二、用绘画艺术讲解外国文学思潮——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例

“浪漫主义”时期,作为欧洲艺术发展史上创造性艺术最为丰硕的一个时期,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创造性,就需要引导学生从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出发。浪漫二字,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浪”以及“漫”这两个部分。“浪”字,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放浪”、“不受拘束”等,而“漫”,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自由散漫”、“漫不经心”等。这两个字显示出了浪漫主义思潮十分核心的精神特点,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对束缚和规则的打破。与先前的新古典时期对规则的过度推崇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何让学生去理解浪漫主义思潮中对自由的热爱,对生命自然迸发的热情,依然可以借助浪漫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

以《自由引导人民》为例,在讲解浪漫主义思潮的崇尚自由这一点时,这幅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自由”的渴望。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人,在自由女神的号召下,团结一致对抗贵族的统治,以期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世界。

此外,绘画作品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个人主义”。以西班牙画家戈雅《1808年5月3日》为例,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战争的死亡阴影笼罩下的普通人民的恐惧、绝望、无助。这一点和我们传统教育中的民族英雄面对死亡时的巨大勇气、视死如归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通过这一副作品,能够让学生站在个人真实生命体验的角度去理解去体会死亡,而不是既定的民族国家的角度。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对于浪漫主义文学中对个人个体生命体验的强调至关重要。

三、用绘画艺术帮助理解外国文学人物形象——以《莎乐美》为例

绘画作品在外国文学课堂上的引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唯美主义代表性作品王尔德的《莎乐美》,是文学史上一位非常奇特的女性形象。我们的学生在“文以载道”的文学评价体系中长大,很难理解唯美主义作品对道德的摒弃,文学纯粹之追求美这样一种艺术诉求。莎乐美这一绝美的女性,在王尔德的笔下显得凄美又残酷。引入不同时期的与莎乐美相关,或以莎乐美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来理解不同时期的莎乐美形象,对于学生接受唯美主义是有帮助的。唯美主义并非倡导摒弃道德,而是反对文学创作中的功利主义倾向。道德上的教化作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且作家有意为之。

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课堂上引入绘画作品,是能够对学生更好地学习外国文学作品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曹晓青.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

[2]谢南斗.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外国文学研究,2001.09.

[3]张沁文.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05.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

外国文学史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文艺思潮、作家和读者、言语和媒体三方面,以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中心,考察并记述了东亚三国现代化的过程。并阐明中、日、韩三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如何与其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相连。虽然各国政治情况各异,但基于民族主义的民主化方向却表现出一致性和历史的必然性。因此,可以说。东亚的现代文学是在西方的压迫和对其反抗的过程中诞生的,换言之,是运用排外主义的方式西方化的。东亚现代文学史研究必须走出西方文学的阴影,发掘和整理与现代西方存在差异的、具备东亚个性的文学史。

关键词:现代性;文学史;门户开放;启蒙运动;个别性;普遍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1 序言

在本文中,现代文学的概念,并非仅仅是以时间作为标准进行划分的。而是把所有在本质上具备了现代的精神和形式的文学作品统称为现代文学。也就是说,所谓现代文学是指“以市民精神为内容,把自由的文体作为形式的文学”,或者说,是由被分化了的艺术类别的概念所形成的文学。如果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基础并且充分地反映了复杂的市民社会的小说无疑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还有,由于文艺新闻的形成,带来了文学和媒体的完美结合。这种文化现象使文学的功能和意义在社会中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综上所述。与古代文学相比,现代文学是以不同于前代的社会条件和意识形态作为背景诞生的,它是文学与时间意义上的现代相结合的产物。

与西洋的市民社会不同,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在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市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被迫的门户开放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东亚的现代意识和文学意识,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半殖民地这一历史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制约。再加上之前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影响依然大量残存于精神文化领域方面,文学在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了各种各样错误的尝试,做出了必要的修正。

研究东亚三国被欧美列强蹂躏的历史,其现代文学的比较分析是其中一个必要的环节。现代性以及其比较研究的方式。已成为东亚各民族的主要课题和重要工作之一。但是,直到现在,东亚三国仍未能从各自的角度达成共识。理由之一是,日本最先进入现代化,而中国与韩国则采用另一种发展途径进入现代化。由于中、日、韩三国与欧美各国在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很难将三个国家的现代性放入一个框架内进行研究。在对这三个国家的现代史进行解释说明的时候,强调不同因索——外部影响或自身发展所得到的结果是相互矛盾的,强调不同的侧面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无法统一。因此,实际上中、日、韩三国都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来记述本国的文学史。例如,在中国的学术界,把“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特定的历史单位。定义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化的时期。这是遵从毛泽东的“民主主义论”的结果,并且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学”。很明显,这并不是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而是依存于本国的政治发展路径来划分的结果。在日本,现代文学的时期是按照天皇的年号来划分的,即明治、大正、昭和等,这一点在日本的学术界内部已形成共识。而在韩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哪里这一问题,依然没有统一的答案。1876年开港起点论、1894年甲午改革起点论、1919年《创造》创刊起点论以及独立运动起点论等等各种说法不一而足。另一,赵演铉认为,由于每十年都会发生一件大事,足以对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现代文学应以十年为单位进行记述。

这些结论都是基于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并不能反映文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使用时代来划分文学的方法使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中断以及连续被忽略了。

本文将首先探究东亚现代文学的差异性与共通点。然后基于个别性探寻普遍性的结果。

2 中、日、韩三国现代文学的个别性和普遍性

首先,从现代文学史被记述的时间来看,西欧各国普遍是19世纪初,日本是19世纪末,中国是1910年代,而韩国是在1945年后其本国的文学史才开始被整理和研究。这些均是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作为契机,例如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成为转折点。中国是经过1919年的辛亥革命的洗礼,迈向近代的指向性则更加明确。韩国则在这个重要的时期里失去了国家主权,沦为殖民地,无暇抽身进行现代国家建设。从而记述和整理其本国文学史的条件并未成熟,直到1945年迎来了独立,终于,这个未尽的课题才一举完成。中、日、韩三国在和欧美列强的接触过程中,门户逐渐被打开,并随着侵略的加剧,对于西方文明的渗透,从最初的消极接受转变为积极应对。也就是说,分别经过了接触、门户开放和激进改革三个阶段。这其中,日本则最早的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离开了传统的东亚文化,投向了西方文明的怀抱,并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制度全盘西化。伴随着国力逐渐的强盛。日本在全面西化之后,开始走上了扩张之路。而这股改革的浪潮也开始波及到中国和韩国,韩国1894年甲午改革,以及中国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其表现。

日本,最初以制度性改革为主导,经过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的洗礼,报纸和杂志创刊,政治小说也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在中国,经过戊戌变法,“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洋为中用论也开始登场,新小说和新体诗诞生。政治小说、通俗小说与报纸和杂志同时创刊。这以后,伴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民主和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也如影随形。

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不同,韩国在迈向现代的过程中虽然也经历了甲午改革,但随后却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争取独立运动与标榜现代化的启蒙运动同时展开。

东亚的现代文学是在接受了西方的民主、科学和平等的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文化。思想的实践与现代文学的展开相互契合。这里所说的实践是指为了现代思想的传播,所开办的学校,创办的期刊以及白话文运动等等一系列活动。它为现代文学的创作、出版与鉴赏铺平了道路,并与文学的实践紧密相连。目的是为了打破封建主义束缚,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从这点考虑,可以说东亚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已然成为其政治改革的契机。在我们思考现代文学与政治改革如何相互作用时,需要明确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产生和其发展的路径。

3 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和中、日、韩三国文学的发展路径

在讨论东亚三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时候,可以从文学主张、意识题材、文字形象、言语构成、创作方法、思想流派等不同侧面进行比较。但想要在各个方面都达到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并非易事。因此,可以把西方文学对东亚文学的影响作为中心,分角度对东亚三国的现代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例如,直接受到西方文学影响的文艺思潮、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作家与读者、作为现代社会产物的媒体与语言以及具有政治背景的文学等方面。

西方的文艺思潮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以不同的路径传播到中、日、韩三国,而此后其文艺思潮在各国的发展却出现相似之处。当然,日本与中国、韩国不同,属于主动及自发性地接受现代文明和思想,通过留学的方式直接受到西方文学影响。夏目漱石等知识分子用他们的笔将其思想引入日本。与之相比,中国和韩国的知识分子则主要是通过翻译日译本的西方作品和原著来接触西方思想。然而,在西方。文艺思想经过200年的努力才逐渐发展,日臻完善,在东方传播却只用了

二、三十年的时间。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对于西方思想的理解上的混乱。从这点上看,中、日、韩三国则非常类似。而且,中国和韩国在翻译日译本的西方作品的过程中,由于二次翻译所出现的错误更加突出。作家们在翻译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的作品时,由于缺乏时间上的先后性,各种作品同时发表,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思想混乱,其多面性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日、韩三国的现代文艺思潮之所以极端混乱,可以列举以下三点进行说明。

首先,中、日、韩三国文艺思潮并非在正常的历史变更中产生,而纯粹是无序的模仿西方文化潮流所带来的结果。西方各国经过现代发展。浪漫主义抵制古典主义。而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又抵制浪漫主义。反观在东亚三国各种文艺思潮几乎同时出现。如在韩国,《创造》的现实主义是作为否定启蒙主义的纯文字运动开始的。

在中国,作家们提倡拿来主义,全方面吸收新的思想。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况决定了现实主义占据主流地位,与实用的传统以及功利的目的相结合。在西方近现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现实派,在那个时期的中国发挥了作用。文学团体纷纷吸收了现实派文学的创作手法。从五四运动到1940年代,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支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文学作品及其创作精神。但是。就文化背景而言,西方现实派作家们的抵抗意识与中国传统的叛逆意识相悖,现实派没有实现本土化。在日本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明治维新以后。现实主义先于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得到发展,因而出现了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现象。

第二个原因,是对文艺思想概念的误解。在中国和韩国,由于所翻译的作品和理论依赖于原著的日译本,重译的问题非常明显。两国都把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解释为同一概念,而浪漫主义用颓废主义来说明代替。

在韩国,《创造》的创刊人李光洙否定启蒙主义,提倡纯文学意识。这种创作态度与佐拉所代表的自然主义创作方式相去甚远。《废墟》的同仁们所主张的颓废主义也并非是19世纪末在西方登场的颓废主义,只不过是一种经过变化的浪漫主义而已。《白潮》的情况也同样,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混淆。

在中国的文坛,1932年瞿秋白翻译并发表了恩格斯和列宁的论文后,现实派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现实主义”(Realism)在中国一直被译作“写实主义”。在文章中他第一次使用了“现实主义”一词,并把“写实主义”解释为“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

最后是第三个原因:对于文艺思潮的无意识的盲目追求。在无产阶级文化阵营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白潮》的同仁,浪漫主义诗人朴英熙最终也化身为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先驱。在中国,随着浪漫主义后期的作家们从日本和欧洲留学归来。激进的无产阶级论争占据了文学的主导地位。

这种文艺思潮的混乱和错误是东亚特殊的现代化进程的反映。如果从东亚三国特殊的命运来考虑。这也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

在论述现代文学的作家与读者这一问题时,时间上的比较尤为重要。现代以后的作家和读者的性格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遍性和大众化。在日本,1877年创建东京大学。在中国,戊戌变法后新措施实施,1898年创立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以后改称北京大学。在韩国,1883年创立元山学堂,1885年培材学堂诞生。

在中国和韩国,开化以后的新教育几乎被基督教的学校垄断,随后,民间才自发地兴起私立学校。他们导人新的教育方式,扩大受教育的机会。作为教育启蒙运动的一环,出现了专门学校,私立学校,官立学校等等。主要传授西方的新思想和新技术,扩大西方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增加了新的读者层,为新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石,为口语化的普及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的教科书开始得到普及和推广。韩国则在1895年7月,颁布小学校令,形成现代的初等教育。又以甲午改革为起点。政府宣布采用国汉文混用的教科书。日本明治5年,(1871年)政府公布了学制和征兵制办法。军队担当起教育机关的职责,把集体主义作为基调,这一点不同于中、韩两国。总之,新教育的兴起带来了口语体文学的普及,并且培养了新的作家与读者层。

语言和文字的问题是文学大众化的关键。同处于汉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由于长期使用汉字,现代文学的大众化必然产生语言和文字的问题。在40年代的中国,文盲率达到80%以上。文言文的口语化后,汉字的教育成为现实的问题。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功绩就是白话文的推广,其重要性毋庸质疑。由此诞生的现代汉语形成了以白话文为中心的语言体系。并且建筑了大众化的教育基础。汉字也在某种程度上由表意文字向表音文字转化。

在韩国,甲午改革的前后,国文的复兴与普及、文言一致文体的导入、句读法的使用等先后施行,这些都对新文学的形成给予了重大的影响。《西游见闻》的出现,成为表记法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此后,文字的表记法开始急速的韩文化。

在日本,启蒙运动的初期,随着社会运动的扩大化,兴起汉字废弃论等一些过激的主张。1880年后,口语文学诞生。二叶亭四迷所著的《浮云》由于文言一致,被公认为是最早的现代小说。

现代以后的作家和读者的特点是城市的发展与媒体的普及密切相连。印刷技术的普及使小说进入了商业流通领域,它不仅使大量的供给成为可能。同时也改变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导致作者匿名化和文学商品化的出现。

在19世纪末的韩国,《独立新闻》《京城新闻》《每日新闻》《少年》《泰西文艺新报》等的创刊为韩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商业新闻的兴起是以晚清时代的上海为中心的,在那里出现了大众媒体和出版业,并得以发展和壮大。在当时的东南亚地区,欧洲传教士为了传教的目的,刊印杂志。而真正意义上的媒体的兴起是19世纪末康有为和梁启超所创立的《时务报》。他们借助媒体,宣传启蒙运动,但是出于商业的目的,并不能自由地发挥。现代媒体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作家层与读者层。在古代,文学的创造者和欣赏者同为士大夫阶层,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读者层不断扩大的同时,作家层也由士大夫阶层向知识分子阶层转变。此后出现的专业文学杂志都同时具备商业性和启蒙性的双重特点。这个特点在30年代文艺季刊出现后则更加明显。

在日本,以福沢谕吉(1847-1889)为首的知识分子们,为了宣传市民社会的理念,结成明六社(1874),并推出其机关报《明六杂志》,开展民众的思想启蒙运动。他发表了《脱亚论》。主张脱离已经落后的亚洲,向西方文明靠拢,为现代日本的诞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此,以缔造西方式文明为理念的改良主义诞生。其后,德富苏峰设立民友社,创办《国民之友》杂志,倡导平民主义理念。由于这一系列运动的相继展开,为梦想着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青年们带来了希望,启蒙思想得以深入人心。

1931年日本出兵我国东北。强占东三省,即所谓的满洲事变之后,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左翼文艺团体被强制解散,都市文化的兴起接踵而至。非政治性的文学思想得以长足发展,如日中天。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纯文艺杂志的创刊也急速增长。因此,可以说伴随着都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学媒体的兴盛如期而至。

谈到现代文学的作家层,中、日、韩三国的留学生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作家都曾有过留学的经验。特别是在日本。留学生出身的知识分子们直接接触西方文化,在推动其本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方面功不可没。同样的,在中国和韩国,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学成归来,率先担负起新闻和杂志的创刊和出版工作,此后,政治小说和西方名著译本也经由他们的手相继问世。在文学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开创了新的里程碑。古代的知识分子们通过科举考试,跃入龙门,进人士大夫阶层。而在现代,由于新式教育的普及,中间阶层的作家们登台亮相,

作家的思想意识也同样在这一时期发生着变化。对于东亚的知识分子们来说,20世纪是从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向现代知识分子阶层转变的时期。自董仲舒后,政府为了制约能吏阶层,有意识的引入士大夫这一阶级。这种历史背景下,传统的士大夫们长期受到民主意识的熏陶,作为精神文化的缔造者和继承者始终抱有政治的使命感。然而。进入20世纪的开化期。伴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文人们出身立命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层层渗透,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否定传统的价值观。普遍接受了西方价值理念。这一时期的作家们,同时具备了古代和现代作家的双重特征。与其说他们是专业的作家,还不如说是具备作家素质的思想家或革命家来的贴切。他们没有明确的艺术分类,如果有必要,任何艺术类别都有可能涉及。有人说,“开化期的小说家们。关注着任何能够给社会带来触动的思想。他们是涉猎广泛的知识分子。”确实是这样,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当时的中国和日本。

论时间先后,中、日、韩三国多少存在着一点差异。但是总体来讲。进入30年代后,无论从质还是量上来看,各国的现代文学都达到了繁荣与成熟期。在第一代留学生影响下而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们,接受西方教育制度的培养,使用新的文体和语言,从真正意义上认同并接受了西方思想。另一方面,他们以都市型文化为其文学创作的主要背景。也就是说,30年代的新作家们是传播都市型文化的阶层。

外国文学史范文第6篇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简述题:

1、简述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征

答:希腊神话的起源: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民留给后世的一份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遗产。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但是人们又力图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征服自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不可能科学地解释自然,只能借助于想象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这就产生了神话。

希腊神话的内容: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的故事。

最古老的神话讲到了地母该娅和天神乌拉诺斯,以及由他们结合所生的十二提坦神,等等。这些古老的神话是原始社会杂婚时期和母权制时期的产物。后来,又形成了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系。在这一组神话中,希腊的神按照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形成一个大家族,表明那已经是氏族社会后期,也是父权制时期的产物了。

关于人类的起源,传说人类的先觉者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塑成人,从各种动物的心中摄取“善”和“恶”,将他们封闭在人的胸膛里。智慧女神雅典娜把灵魂和神圣的呼吸吹送进这有着半个生命的生物。于是,人类就这样产生了。普罗米修斯还把天火盗给人类,因此而受到宙斯的惩罚,被绑缚在高加索山崖上。

英雄传说是对于远古的社会生活和人与自然斗争的回忆,英雄被当作神和人所生的后代,不仅体力过人,而且智勇超群,实际上是部落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的代表。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主要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忒修斯为民除害,伊阿宋取金羊毛,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漂泊等系统。

希腊神话故事除了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外还包括一部分关于生产知识的传说。例如普罗米修斯教人如何造屋,航海和治病的故事。也有一大部分神话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欢乐和愁苦。

希腊神话的特点:希腊神话的特点是高度人格化,人神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民族的神话不同,既不是抽象道德概念的化身,也不是阴森、怪诞、令人生畏的偶像。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不仅在造型上人神同形同性,甚至和人类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他们很任性,好嫉妒,爱虚荣,复仇心强,还不时来到人间同美貌的男女谈情说爱。他们同凡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长生不死,具有无比的法术和智慧,有超乎凡人的力量。(例:宙斯和伊娥的故事)

总之,希腊神话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它不仅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简述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 答: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

首先,荷马史诗反映了古希腊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历史社会生活。史诗中描写的公民大会和长老议事会具有古希腊氏族社会的特征,而史诗中希腊部落英雄作为氏族贵族拥有奴隶等内容的描写,则反映了氏族瓦解向奴隶制过渡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其次,史诗热情歌颂了英雄们的勇敢、智慧、刚毅、顽强和崇高的荣誉感、责任感,如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等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各自都有自己的个性。《伊利昂纪》中希腊方面主要英雄阿喀琉斯凶猛顽强,骁勇善战,暴烈任性,对自己的部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特洛亚方面的主要英雄赫克托耳,为了保护自己的城邦,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奥德修记》中的奥德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英雄人物。

再次,荷马史诗中已经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是热爱现世生活。古希腊人也有关于冥府和乐土的观念,但谈得极少,他们不太考虑来生的问题,他们的希望在人间。二是肯定人的力量。古希腊人的思想是受到命运观和神话观念支配的。但是在史诗中,人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因素,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力量。三是歌颂了劳动。例如赫维斯托斯锻造甲胄的场面描写,就是一首劳动的颂歌。

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史诗中已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的因素。史诗中人神交战,表现出幻想与现实的彼此辉映,超自然现象描写与社会生活具体描写的相互交织。《伊利昂纪》有着对战争的具体描写,对于事情的完整叙述。《奥德修纪》中描写海上经历的部分富有浪漫的幻想,家庭生活的部分有写实的特点和抒情的气息。

史诗结构巧妙完整。作品没有从头至尾叙述十年的战争。而是采用高度集中概括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情、一段时间上。《伊利昂纪》写最后一年五十一天的事情,而比较具体描写的也只是

四、五天的事情,围绕“愤怒”的主题。《奥德修纪》也把十年漂泊压缩在四十天,而具体描写只有五天。结构上比《伊利昂纪》复杂一点。漂泊和求婚两条线索平行交织。另外还采取倒叙方式,听来亲切动人。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简述题:

1、 结合具体作品阐述《列那狐的故事》

答:《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代表作。 作品假托动物世界的故事,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的社会。列那狐对伊桑格兰狼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列那狐的形象体现了市民阶级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和狮王、狼那样的大权贵进行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想;另一方面它也欺凌残害弱小者,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矛盾。

论述题:

1、试述《神曲》的两重性

答: 《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极复杂的诗歌,全书的情节充满了寓意,但是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相当明确的:在新 2 旧交替时代,个人和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神曲》广泛地反映现实,给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同时射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神曲》中反映出但丁世界观上的矛盾。在政治上,但丁渴望祖国能实现正义与和平,但又把希望寄托在纯粹中古的政治力量,神圣罗马皇帝身上。

在哲学观点上,他通过维吉尔的话肯定理性的局限:“谁要是希望人的理性能够走遍三位一体的神所走的无穷的道路,谁就是疯狂。”然而,又通过尤利西斯的话,认为人类“生来不是为了象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这是人文主义思想。

在生活态度上,他一面把现世生活看成是来世永生的准备,把代表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圣者放在最高的天上;但另一方面,诗中主要还是表现了他对现世生活的兴趣。

在对待诗中人物的态度上,他一方面根据教会的道德标准,把保罗和弗兰齐斯嘉作为犯淫乱罪的人放在地狱里,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命运极度同情,以至晕倒过去。维吉尔作为异教徒,被放在地狱外围“悬狱”里,不能升天国,可是但丁把他选为游历地狱和炼狱的向导,称他是“拉丁人的光荣”、“其他诗人们的荣誉和光明”、“智慧的海洋”,对他怀有无限的尊敬和热爱。对于“悬狱”里的其他希腊和罗马诗人、哲学家、政治家等也流露出不同程度的敬意。凡此种种矛盾,都是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个诗人的矛盾。

在艺术方法上,《神曲》具备了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又表现出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特色。

《神曲》采用了中古文学常用的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书充满了象征和寓意。《神曲》的艺术结构严密,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所有这些匀称的结构是建立在中古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和象征性的概念上,并不是从作品本身的内在必要性产生的。

然而,《神曲》对于地狱、炼狱、天国的描写不象中古一般文学作品那样模糊混乱,而是构思明确、想象丰富。三个境界的性质不同,因而色调也各不相同。作品对自然的描写也极富画意,足见但丁对自然美的敏感。这一点也是他作为新时代诗人的特征。另外,《神曲》是用意大利民族语言撰写的,这打破了正统的用拉丁文写作的惯例,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文学用语问题和促进意大利民族语的统一起过很大的作用。因此,但丁成了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而这一点也是近代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简述题:

1、分别简述“四大悲剧”的内容、主题和艺术特色

答:“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主要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哈姆雷特》,其他三部是《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的形象已成为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奥赛罗》是一出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悲剧。

《李尔王》表现了金钱权威和人文主义者向往的真正的爱、真诚、理性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冲突。

《麦克白》揭发了险恶的野心,宣扬仁爱的思想。

因此,悲剧主要写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描写主人公的外在斗争和内在矛盾。 3 这表明莎士比亚开始意识到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及其不可调和性。

2、简述《堂吉诃德》小说以及堂吉诃德形象

答:《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重要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著名小说。

作品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诃德的形象。

堂吉诃德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作者刻画了他的可笑、可悲、可爱的性格。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一个著名的典型。

《堂吉诃德》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论述题:

1、试析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

答:对哈姆雷特来说,爱情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人怀疑他对奥菲利亚的爱,这对他显然有失公允。我们不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动机中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延宕性格的人。他从不延宕(杀波尔纽斯,杀两个朋友,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一跃而出)。也许把造成这一结果归为两点恐怕更合情理。

一,对母亲的爱。所以说,弗洛伊德的解释是有其价值所在的。剧中哈姆雷特往往将奥和葛并举,可以看出母亲失贞一事给他的心理造成多么巨大的阴影。这倒并不是说他的叔父做了他潜意识渴求的事,以至于心慈手软,被自己唬住,而在于母亲改嫁这件事令他无法再相信女人。这种透彻的了悟又是和爱女人的欲望纠缠在一起,以致痛苦万分,手足无措。

二,正如有的沙评家称哈姆雷特性格的形成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莎士比亚无法对如此巨大的题材加以把握。这里有几条证据,如哈姆雷特的对于演戏的大段评说,诸多地方是为了表现剧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社会的褒贬(这在古典主义作家那里是无法想象的),再如,同时要表现母子关系,爱情关系,又要表现复仇,势必拖延了后者。再回到开头的判断,我们看哈姆雷特死前的场景,他说的是有关丹麦继承权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整出戏发生在罗密欧身上,那么他临死时,不是抱着母亲就是呼唤着奥菲利亚的名字。所以说,把这部戏理解成社会批判据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毕竟,也许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哈姆雷特的身份是王子,而非公子,而王子是将继承王位的。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简述题:

简述《伪君子》中的达丢夫形象

答:《伪君子》的中心人物是达丢夫。他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徒、伪君子的典型。莫里哀集中笔力,通过答丢夫言行表里的矛盾,逐层剥析这个伪善者的本质。

首先,通过前三幕的冲突,作者揭示出达丢夫不是什么苦行僧,而是一个贪食、贪财、贪色之徒。

其次,作者进一步撕破他伪善的画皮,暴露其狡黠、奸刁的特性。 最后,作者揭露了达丢夫伪善的危害性。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简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新爱洛伊斯》

答:《新爱洛伊斯》是法国激进的启蒙作家卢梭所作的书信体小说。 作品通过描写贵族小姐尤丽与平民家庭教师圣·普乐之间的爱情悲剧,提出了以真实自然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理想,批判了封建等级制度。

作品重视感情的描写,并有许多情景交融的篇章,表现了强烈的个性解放精神。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阴谋和爱情》

答:《阴谋和爱情》是十八世纪德国伟大文学家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市民悲剧。

作品通过贵族青年斐迪南与平民之女露易丝的爱情悲剧,写出了平民与特权贵族的矛盾冲突,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论述题:

1、试论浮士德形象的哲学意义

答:《浮士德》描述浮士德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悲剧: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通过浮士德一生的追求,歌德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期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人士不断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热爱生活的过程,描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浮士德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浮士德在寻求真理和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精神内涵集中表现了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通过浮士德的知识悲剧,歌德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觉醒过程。浮士德在中古时期的书斋里觉醒,面对欢乐的人群,大声呐喊:“这儿我是一个人,我敢是一个人!”而且强调行动,把《圣经》里的“泰初有道”译成“泰初有为”,对一切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在爱情悲剧中,浮士德对爱情的欢愉的追求,曾经是早期人道主义者热情歌颂的主题。然而浮士德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他从个人的爱情悲剧中走出来,是一次精神上的升华,由小我走向大我。政治悲剧反映了成熟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及其对封建王权又斗争又妥协的双重性。美的悲剧是对资产阶级艺术道路的回顾和反思,海伦的消逝表明了从古代艺术中寻求美的理想的破灭。事业悲剧则反映了启蒙学者肯定人用自己的劳动改造社会、建立理性王国的主张。这样,浮士德在从个人的天地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几度磨练,几经失败,最终在自由劳动中认清了生活的意义:“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的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总之,浮士德的经历是对于三百年的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史的回顾和总结,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

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曾经解剖自己的内心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想同另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附着这个尘世,另一个要猛烈地离去凡尘,向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这是说,浮士德既有崇高向善的一面,又有卑俗驰糜的一面。但以前者为主导。卑俗的一面使他常为靡菲斯特所诱惑,但向善的主导面又决定他终能战胜诱惑,走向新的境界。因此,他能够不断克服弱点,实现自己的追求。浮士 5 德身上的“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与外界的矛盾,体现了歌德的辩证法思想,也揭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 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为追求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简述题:

1、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文学的主潮。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即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浪漫主义作家由于对现实强烈地不满,把精神生活看作是同卑俗的物质实践活动相对抗的唯一的崇高价值,因而着重描写作家的个人主观世界,对景物的内心反映和感受。英国的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法国的乔治·桑说:“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描绘,而是对理想真理的探索。”因此,诗歌是他们的主要体裁,浪漫主义作家大多数是诗人,主要成就是抒情诗。

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他们在作品中着力描绘大自然的景色,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由于浪漫主义作家对资本主义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厌恶,积极响应卢梭的“返回自然”的口号,在作品中通常以大自然为背景,或者以它为描写对象。他们经常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的“丑”加以对比,自然景象和作家自己的或作品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着,大自然被看作他们精神上的寄托。

浪漫主义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将中世纪宗法社会理想化。浪漫主义(Romanticism)这个名词来源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Romance),即中古欧洲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抒情诗。浪漫主义运动中提出了“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运动都是从收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束缚,具有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以及语言通俗的特点,所以浪漫主义作家把它作为自己创作的借鉴和楷模。

浪漫主义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写异国情调,尤其是对东方和美洲的追寻。他们认为这些地方尚末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那里绚丽多彩的异国情调,对于资本主义枯燥无味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对照。浪漫主义作家还常常在作品中描述异乎寻常的情节、自然环境和人物,以对抗庸俗的现实生活。作家采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对抗古典主义的平衡对称。

2、简述《恰尔德·哈洛尔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2,1816,1818)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一共分四章。前两章发表于1812年,是拜伦的早期代表作。当时风靡全英,诗人自称“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名人”。后两章则是诗人被迫流亡后的作品。长诗主要是通过青年贵族恰尔德·哈洛尔德的游历反映了拜伦自己在旅途中的见闻,反映了欧洲十九世纪初叶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一章开始,贵族青年恰尔德·哈洛尔德已经厌倦了生活,感到苦闷和孤独,他离开英国,作为一个“忧愁的流浪者”前往欧洲大陆旅行。诗中充满了大量自然美景色的描写,也反 6 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在西班牙的见闻是第一章的中心,基本内容是赞扬西班牙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第二章写哈洛尔德来到当时在土耳其铁蹄下的希腊,基本抒情主题是诗人悲叹在土耳其统治奴役下的希腊的悲惨命运。“美的希腊!光荣的残迹,使人心伤!逝去了,但是不朽,伟大,虽已消亡!”诗人还认为希腊人民必须自己起来进行斗争,从而获得自由,任何依赖思想都只能是一种幻想。“世世代代做奴隶的人们!你们知否,谁要获得解放,就必须自己动手,„„”。

长诗第三章写诗人在比利时和瑞士的观感。基本内容是拜伦对欧洲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与评判。诗人以无比深沉的心情,与大自然作精神交流,感叹世界伪善和人生的空虚,凭吊滑铁卢战场,咏叹拿破仑的命运。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畔,追忆启蒙主义学者伏尔泰和卢梭,热情讴歌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的主题集中在意大利,诗人试图用意大利古代的光荣,启发当今在奥地利统治下的人民对屈辱的悲惨命运进行反抗。诗人热情地期待着意大利民族革命的爆发。

长诗的基调是热爱自由,向往民主,敢于揭露,号召斗争。长诗以哈洛尔德来串联长诗的情节线索,用抒情主人公构成诗人主观感情的内在脉络。哈洛尔德的形象有诗人性格和生活的特点,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他对周围现实深刻不满,感到苦闷和孤独。高傲的性格使他离开英国以及虚伪庸俗的人群,怀着深深的忧伤前往欧洲大陆旅行,寻求解脱。这个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贵族青年的精神面貌。诗人深切地感到哈洛尔德不能表达他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因此,诗人经常以抒情主人公的姿态出现在长诗中,插入一些具有政治色彩的抒情独白以弥补哈洛尔德性格之不足。哈洛尔德与抒情主人公相辅相成,互相衬托,体现了诗人思想感情的整体。这也是长诗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另外,长诗结合了叙事和抒情两者之长,诗人不断地在叙事过程中插入向读者直抒胸臆的诗句,加强了长诗的艺术感染力,诗人的注意中心不在于叙事而在于抒发自己炽烈的感情。

论述题:

1、试述《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答:《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分五部,以冉阿让一生的经历贯穿全书。小说的结构庞大,枝叶繁复,但整个小说突出了一个中心问题:穷苦人的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小说主要通过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个人物的不同遭遇,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和法律。他们的命运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失业、卖淫和儿童的流离失所。

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中说:“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女子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冉阿让本来是一个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工人,但失业和家庭负担逼迫他偷了一块面包,结果是十九年苦役。雨果对此向社会愤慨地提出了一连串的责问:“愿意工作,但缺少工作,愿意劳动,而又缺乏面包,首先这能不能算他严重的过错?”“犯了过失,并且招认了,处罚又是否苛刻过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否构成了强者对弱者的谋害,是否构成了社会侵犯个人的罪行?并且这种罪行一直继续达十九年之久?”同样,雨果笔下的芳汀原来也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但受人欺骗有了私生子,结果被工厂开除。为了女儿活命,不得已把自己美丽的头发和一对洁白的门牙出卖。仍然走投无路,最后被迫沦为娼妓。“芳汀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呢?”雨果回答说:“社会造成了一个奴隶,即一个娼妓。”小珂赛特的悲惨处境更令人同情。雨果在指出不幸者的总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的“文明”后,着重表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对劳苦人民的迫害。在小说中集中体现法律的冷 7 酷和残暴的人物形象是沙威。他是资产阶级国家的鹰犬,他象不祥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芳汀和珂赛特的生活,象幽灵一样紧紧追逐着冉阿让。他身上只有“尊敬官府,仇视反叛”这一信条和迫害“违法者”的狂热,雨果突出了这个人物的职业特点,力图把他写成令人憎恶的法律的化身。

雨果在小说中不仅提出了社会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即宣扬以“仁爱”、“慈善”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中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这两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主张。

雨果用了整整两卷的篇幅描写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教会人物,此人德高望重,一生尽力为贫苦和不幸的人们造福。他把府邸献出来充当医院,自己搬到破旧的房子里住。他把大笔薪俸和津贴拿来救济穷人,自己过着清苦俭朴的生活。他指责政府向穷人征收门窗税是“拿空气做买卖”。主张兴办义务教育以开发民智。米里哀是一个披着主教道袍的人道主义者。他收留冉阿让,以德报怨,以仁慈感化他。主教的宽容和饶恕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立志为善。

雨果通过这个情节说明仁爱感化是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冉阿让后来处处仿效主教。他成了市长后,他的善举不仅使蒙特漪小城繁荣富足,穷人的生活有了保证和改善,社会风气也日益淳化,而且他的怜悯同情消除了芳汀的误解,他的舍身相助使割风由仇恨而变成感恩。特别是对待沙威,他也象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尽。雨果以此表明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以及它的破产、失败。

第七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简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阐述《人间喜剧》

答:《人间喜剧》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一系列小说的总称。其中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等。

《人间喜剧》是一部封建贵族的衰亡史,也是一部资产阶级发迹史,同时还暴露了资产阶级金钱道德的丑恶和它对社会的腐蚀作用。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社会问题剧”

答:“社会问题剧”,十九世纪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创造,他的作品触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宗教、道德、家庭、妇女、教育、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笔锋犀利,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

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易卜生是欧洲现代戏剧的创始人。

论述题:

1、试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意义

答:《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的性 8 格交织着反抗性和妥协性的矛盾冲突。小说通过于连生活的三个阶段刻画了他的性格发展变化。

于连出生于一个锯木厂主的平民家庭, 聪颖好学,才情横溢。由于受启蒙学派著作的影响和对拿破仑的热烈崇拜,他这个政治上无权、社会地位卑下的平民子弟,对压制他的上层统治者抱着极大的仇恨,强烈要求打破现状,谋求出路。他原想以拿破仑为榜样,凭借自己的才能走上成功之路。可是,拿破仑垮台了,波旁王朝复辟。那种穿上“红”军装,建立功勋于战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会的“黑”长袍转而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于是,于连不信天主教却走上当神父的道路;仇恨贵族却混迹于上层社会。由此导致了他性格上种种矛盾冲突,直至其生命的最后。

经西朗神父介绍,于连先是到维立叶尔城德瑞那市长家做家庭教师。这时的于连高傲自尊,反抗等级观念。德瑞那市长的等级观念是很顽固的,他认为凡是在他家拿工钱的都是奴仆。他粗暴、傲慢的态度经常刺伤于连的自尊心,激起了他的反抗和报复心理。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最初就是占有欲、征服欲的表现,是由他对贵族阶级进行报复和反抗的心理导致的。但是,后来于连对她的感情由假到真,由浅入深。最后,于连身陷囹圄时才悟到:德瑞那夫人是他一生中最敬慕的一个女人,因为她曾经“象慈母般地对待过他”。

由于和德瑞那夫人的私情败露,于连不得不离开维立叶尔城,来到贝尚松省神学院。于连在这里没有了起初的公开反抗和高傲,而代之以伪饰。神学院里阴森恐怖,如同人间地狱。于连厌恶这个环境,但为了在这个环境里求得发展,他就处处小心谨慎,伪装虔诚苦行。正当于连伪装虔诚、孜孜以求的表现,博得了彼拉院长的好感,被提拔为神学院的辅导讲师时,神学院内教派斗争复杂,彼拉院长被迫辞职,于连遂也离开了神学院,来到巴黎木尔侯爵府。

木尔侯爵府的生活是于连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起初于连保持人格尊严,后来渐趋冷酷狡猾,最后走向妥协。

在这里,于连和玛特尔小姐的关系,充分反映了他性格的变化。开始时,他认为玛特尔美丽狂傲,所以用不予理睬的傲慢态度来对抗贵族的歧视,保持着自己的平民意识。当玛特尔小姐爱慕他的才华和仪表,并主动写情书约他午夜幽会时, 他仍然疑心重重,担心是圈套,仅仅为了显示自己不是懦夫,才冒险赴约。后来为了降服玛特尔,他采用了“迂回战术”——表面上取悦花菲格元帅夫人,以此刺激玛特尔。当于连终于征服了这位头脑发热的贵族小姐,迫使木尔侯爵不得不接受这个既成事实时,他的思想实际上已经背离了平民阶层。

同时,由于自己的才干和努力,于连受到了木尔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侯爵给了他十字勋章,这使他感恩戴德,决定“要按照给我勋章的政府的意志而行动。”后来,木尔侯爵让他参加秘密会议。他想到自己被拉进了一个阴谋,但“即使有危险,为了侯爵我也应该。”这样,于连不知不觉地充当了复辟活动的工具。这在于连短暂而悲剧性的一生中是最不光彩的事。这些思想和行为都表现了于连作为平民阶层的反抗性逐渐削弱了,不自觉地走向妥协。

正当于连踌躇满志、扶摇直上之际,德·瑞那夫人的“揭发信”断送了他美妙的前程。他在狂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德·瑞那夫人,因此被捕入狱。于连的晚节是可贵的。在他入狱之后,他终于认识到: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并不在于开枪,而在于要突破等级制度。贵族阶级最终不能容忍他超越等级制度的藩篱、跻身于上流社会的行列。他在法庭上的一段慷慨陈词就是一个平民青年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于连最后拒绝上诉,拒绝忏悔,以示最后的反抗。

于连的悲剧概括了王政复辟时期一代青年的苦闷与追求,反抗与妥协,探索与失败, 9 具有极大的典型意义。

2、试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形象的意义

答:《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思想内容展示了《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其艺术成就标志着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

拉斯蒂涅是一个从破落贵族子弟转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他从外省来到巴黎学法律,目的是想“出人头地”。他想利用种种机会爬进上流社会,不惜卑躬屈膝,结纳权贵。后来凭两个贵妇人鲍赛昂子爵夫人和纽沁根太太的援引混入上层社会成为一个花花公子,从而飞黄腾达起来。拉斯蒂涅这个人物性格的转变,是通过“三课”而完成的。

他的远房表姐鲍赛昂夫人给他上了第一课。鲍赛昂夫人是王政复辟时期的名门贵妇的典型。小说中这个人物出现时,适逢情场失意。她被洛希斐特小姐用2二十万法郎利息的陪嫁,夺走了她多年的情夫阿瞿达侯爵,即将离开上流社会。鲍赛昂夫人对金钱势力有所认识,同时她聪睿的头脑使他看清了时势的变化。因此,她半是控诉、半是哀怨地对拉斯蒂涅说:“拉斯蒂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地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这完全是利己主义的人生法则。

接着,逃犯伏脱冷给他上了“社会教育”的第二课。伏脱冷和拉斯蒂涅同住在伏盖公寓。他是个黑社会头目,逃亡的苦役犯,因受官方法律制裁而同资产阶级对抗。他怂恿拉斯蒂涅追求维多莉,答应借故杀死维多莉的哥哥,使维多莉继承她父亲的百万家财,但以事成后拉斯蒂涅给他二十万法郎作为条件。然而,伏脱冷又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反面人物,他既是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又是社会罪恶的揭露者。由于他闯荡江湖,饱经坎坷,这使他熟谙社会底蕴,深知人间不平,所以他对社会本质的揭露切中要害。他把“挖掘过人生之后“的”经验“传授给拉斯蒂涅:“你知道巴黎的人怎样打出路来的”,“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诚实是一无用处的。”“要搞大钱,就该大刀阔斧地干,„„要作乐,就不能怕脏手,只要你事后洗干净„„所谓的道德,就是这一点。”这番话使拉斯蒂涅听得目瞪口呆。虽然他拒绝了伏脱冷的建议,但他并非不同意伏脱冷对于社会的看法。

高老头之死,使拉斯蒂涅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高里奥老头在大革命前是个面粉商人,靠面粉投机成为一个拥有二百万财产的暴发户。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阿娜斯太齐嫁给贵族雷斯多伯爵,小女儿但斐纳嫁给银行家纽沁根。高老头十分疼爱两个女儿,把大部分财产都给了她们,自己只留下一点生活费用,住在伏盖公寓里。两个女儿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常常来榨取父亲最后一点养老费。等到高老头把钱贴光,女儿、女婿都不愿再接待他。他临死前才意识到:女儿已不需要他,因为他已经没有钱了。他喊道:“钱可以买到一切,也可以买到女儿,啊!我的钱到哪儿去了。”高老头下葬时,两个女儿、女婿都没有来送他。“柠檬干了,那些女儿就把空壳扔到街上完事。”拉斯蒂涅自始至终目击了这场戏的演进,他料理完高老头的丧事,在他的坟前“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他站在公墓的高处,以一个征服者的眼光俯瞰巴黎的上层区域说:“现在咱们来来拼一拼吧!”至此,拉斯蒂涅完成了性格的转变。

《高老头》通过拉斯蒂涅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展现了《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形象地说明了复辟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得势,高贵的门第敌不过金钱的力量,爱情被金钱破坏。高老头的悲剧揭露和控诉了金钱毁灭人性、破坏家庭关系的罪恶,金钱取代了亲情。拉斯蒂涅性格的转变过程更能说明金钱的腐蚀作用,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资产阶级的兴起。

10

3、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答:

一、《双城记》(1859)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作品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题材来影射英国现实,其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小说形象地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但是,作者也反对暴力革命,极力描写群众力量的疯狂性和盲目性。这体现了作者对法国大革命和革命者的矛盾态度。

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作者认为应当用仁爱宽恕、利他主义、自我牺牲的精神来消除仇恨,进而拯救整个社会。小说中的梅尼特、代尔那、卡尔登等人物形象即体现了作者的这一主张。

梅尼特是小说的中心人物。狄更斯以他的不幸遭遇向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控诉,又以他的仁慈博爱来调和社会矛盾。他是狄更斯笔下理想的人道主义典型。

代尔那是狄更斯理想的具有仁爱精神和民主思想的青年贵族形象。作者通过这个人物给统治者树立榜样,要他们象代尔那那样放弃剥削,进行道德修养,从而缓和阶级矛盾,防止阶级斗争。

卡尔登这个人物带有浪漫主义幻想色彩,是人道主义精神极致——利他主义的化身。作者用卡尔登的自我牺牲的“博爱”精神与革命的“恐怖”行为相对照,用卡尔登的“仁慈”和革命群众的“残酷”相对照,进一步宣扬了以德报怨的人类博爱思想。

三、《双城记》正是通过描写代尔那那样的仁慈博爱、自动放弃财产和特权的贵族;梅尼特那样宽恕、对仇敌也不报复的平民;卡尔登那样的利他主义、为了别人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青年,来宣扬用人道主义救世的主张,这些主张体现了狄更斯的温和的人道主义特色。

4、试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形象及其悲剧根源

答:《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经济改革、精神探索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新旧两种制度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苦苦探求。

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美好的素质却一直被封建婚姻束缚着。当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枯燥乏味,感情贫乏,主要兴趣在官场。对她来说,妻子不过是件附属品。安娜同这样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那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她的天性决定了她无法欺骗自己,不能过那种虚伪的生活,“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安娜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她拒绝丈夫的劝说,反抗丈夫的阻挠,冲破社会舆论的压制,公开与渥伦斯基一起生活。然而,在她尽情享受爱的幸福与生活的欢乐之后,对儿子的思念之苦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逐渐使她难以忍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和危机感愈演愈烈。失去了一切的安娜想从渥伦斯基身上找回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则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的生是为了爱,她的死也是为了爱,这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在上流社会,妻子欺骗丈夫,丈夫欺骗妻子的事屡见不鲜,但只要表面上保持“体面”,即丈夫和妻子 11 保持虚伪的“正常”关系,就算合乎常规和体统。安娜是个感情真挚的人,她不愿意过那种虚伪和欺骗的生活,所以毅然离开卡列宁,和渥伦斯基结合。因此,上流社会不能容忍她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敌视她、侮辱她,对她关上了社交大门。安娜在临死前恨恨地说:“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也是托尔斯泰对那个社会所作的判决。

上一篇:70周年观后感范文下一篇:三年级写一篇童话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