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

2023-07-25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一、研究幼儿园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二十一世纪地球村不断形成的过程中, 很多人认为在这一阶段中不会电脑和英语就会被认为是新阶层的文盲。这一背景的影响使得幼儿的英语教育不断升温, 最终导致很多家长将英语课程的开设作为选择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容易忽略了对自身文化的传承, 这其实是一个已经存在很久而且具有一定消极性的发展趋势。幼儿文学在我国学前教育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一方面幼儿通过对其学习加深了对母语的认识和应用, 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会说话、交流和做人的一些道理, 另一方面还能够在孩子们的心理中树立我国文学的重要地位, 并且很好地贯穿整个学习的生涯。“人生百年, 立于幼学”[1]这句话则说明了学前教育在人一辈子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对人的发展以及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是相当关键的。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水平来看, 目前国内的教育专业发展相当迅速, 尤其是在二胎政策开放之后, 落实到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则表现为多层次的办学样式。而幼儿文学课程的教育相对来说还比较单一, 仅仅只是沿用传统的方式, 缺乏的一定的创新和拓展, 使其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是很难和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接和在一起, 而且有很多的学前教育的老师总是抱怨在实际的幼儿文学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差、阅读效率低, 这样不仅仅会影响课堂氛围的形成, 而且对于学习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很容易造成教学进度迟缓, 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因此,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 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着重对于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 以开拓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来实现最终的改革目的。

二、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价值

(一) 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文学本身具备的趣味性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且也有研究已经证明了外界的刺激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一般来说, 适合幼儿阅读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比较轻柔, 具备甜美的语言、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人生哲理, 能够帮助幼儿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想象力的形成。

(二) 促进老师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促进老师和幼儿之间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要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在幼儿的文学教育过程中, 老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 让孩子成为主导者, 并积极引导其利用简单的词汇和老师进行交流。对于中文这种母语来说, 幼儿学会的词汇比较简单, 一些复杂的字、词等都不会写, 但是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方式来促进彼此之间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加深对彼此的影响。例如, 借助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 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词汇知识去交流;让幼儿参与到情境对话中, 用文学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涉, 比较口语化学习的不同等[2]。这样不仅仅会减少老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感, 消除陌生感, 而且能够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到文学学习的环境中。而且即使不能够很好地表达清楚, 老师也会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 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 也是加强二者感情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方法。

(三) 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

《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环境, 而幼儿文学恰恰可以为幼儿创设这样的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孩子只有在这个阶段进行平等愉快的交流沟通, 只有在幼儿园的阶段为其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才是对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提升。

三、幼儿园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一) 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

1. Steam理念的应用

STEAM理念的前身是STEM理念, 最早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提出的, 为保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科学家们首次提出了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 、和数学 (Mathematics) 共同组成的STEM理念。后来在二零零一年, 韩国为了增强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趣味性, 又提出了艺术 (Art) 这一理念, 最终使得STEM理念发展成为了现阶段的STEAM理念[3]。这一理念现阶段还只是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应用, 而且已经和情境教学的模式结合起来,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该理念的教育体现, 是在强调一个主题的前提条件下, 将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主人公, 培养其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并且要学会通过真实的案例来解决相关问题, 促进教学情境的创立和建设。

2. 幼儿角度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

“课程理念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 对教育内容、价值取向及其实施策略作出的比较形象的观念性概括[4]。”在幼儿文学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人本主义幼儿教师观、以幼儿为本的幼儿观和发展取向型学习观, 都能够有效地发挥出文学教育课程在培养优秀幼儿园师资力量中的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的老师在文学活动的过程中, 要始终强调幼儿为主体的幼儿观的重要体现, 必须坚持审美性原则, 并形成正确的幼儿文学观念, 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进行幼儿文学工作的创新和研究, 为幼教工作的落实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 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1. 注重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与游戏化教学模式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促进幼儿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 是一种比较轻松的教学模[5]。众所周知,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 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 过多的学习是不现实的, 不能要求其在学习中玩, 而是要其在玩中学会学习。单纯地将其控制在教室内进行知识的传递是很局限的一种方式, 要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对于文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不仅仅是的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丰富多彩, 而且还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让其具备主人翁的意识, 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性能动性。

2. 情境化教学方式的加深

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很喜欢老师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的, 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寓教于乐”的学习理念, 让学生都能够积极投身到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去。其次是要将幼儿文学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教育角色的模仿, 才能够加深孩子们对文学内涵的理解。另外, 加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能够有效促进同伴之间沟通合作能力的提升,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来说, 具有独特的优势[6]。

(三) 文学教材的改革创新

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 是老师和幼儿进行交流的中介和桥梁。要增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 首要的就是要选择适合幼儿进行理解的文学作品, 而且教材的选取也不应该局限在纸质文本中, 而且应该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来尝试建立起“立体化”的教材, 使得幼儿能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手段来充分理解文学知识的内容, 为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突破和进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注重对幼儿园文学课程的改革创新, 一方面促进了幼儿文学和语言教育的有效融合, 另一方面还能够将幼儿舞蹈、美术、音乐等融入进去, 实现综合性的发展。因此,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文学教材等角度结合时代的科学发展进行改革创新, 将有效平衡幼儿教育理念和文学创作的过程, 集中强调了跨学科的能力与前沿, 使得从事于学前教育的人员能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

摘要:自从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来以后, 我国的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文学课程作为我国教育过程中比较关键的基础课程设置, 对幼儿园文学教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关键意义, 也是促进知识传递的有效过程。

关键词:幼儿园,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杨晓玲.从“幼儿文学”课程教学论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2] 王布新.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33 (03) :78-81.

[3] 王晓阳.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29 (02) :114-117.

[4] 虞雅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宁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5 (02) :21-24.

[5] 买艳霞.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9 (04) :60-62.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一)课程分析

《植物学》是园艺、植保、林业等农业技术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它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分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掌握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方法,熟悉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及经济作物,充分了解热带雨林植物的奇特现象,如奇花异草、五大奇观、五树六花等,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植物。同时,也为从事版纳景区服务、导游服务工作奠定基础,拓宽园艺专业就业面。

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一般分为了解、理解或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或熟悉是指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较熟练的基本技能;掌握是指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具有熟练的基本技能,能综合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实践性和直观性很强,要紧密围绕当地热带雨林植物、农业生产实际和城镇绿化建设需求,努力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各种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具和幻灯、录像、网络及其它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堂实验和教学实习,创造条件开足实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侧重培养学生对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主要的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的识别能力。要注意本课程的新进展,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二)能力目标分析 1.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 (2)掌握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能力教育目标

1 (1)能准确使用显微镜。

(2)掌握植物解剖的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植物分类和鉴定的方法,能准确识别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主要的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

(4)掌握植物分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具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3)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具有职业道德的意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植物学》的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大专三年制园艺、植保、林业等专业的学生,有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文科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初学植物学较为吃力。学好植物学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和各种训练活动。

(四)教材选用分析

本课程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选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

(五)教学设施利用分析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可使本课程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多媒体教室 学院现有36间多媒体教室。学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教学资料和教学课件随网化。多媒体教学可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和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

2.电子图书室 学院拥有30万册图书的电子图书室,可为学生提供较为方便的资料查询。

(六)实训基地使用分析

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院在校内和校外都设有实训基地,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植物学》及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符合生产一线需要的科技人才。

2 1. 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验室 有显微镜实验室和植物学实验室。共有显微镜25台、各种实验标本(植物器官组织标本和植物形态学标本)和仪器、用具。主要功能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植物研究的一般实验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内各种观赏植物 便于教师进行直观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通过实地观察,加强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感性认识。通过编制校园内植物名录和挂牌,让学生熟悉当地主要园林植物的名称及分类地位,掌握识别特征,了解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同时,校内观赏植物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植物识别、分类训练和技能考核的场地。

校内试验基地 学院有10亩教学试验地。通过组织专业生产劳动,让学生参与主要观赏植物栽培管理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当地主要观赏植物的形态与分类、生活习性和栽培技术要求。

2.校外实训基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西双版纳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园)。该实训基地与学院比邻,是学生实训最为便捷的基地。药物园内种植有热带地区各种药用植物、观赏植物近1500种。根据教学和实训的需要,每年在新生学前教育活动中,都要组织学生到药物园参观,让学生认识版纳植物的多样性,以激发学生进行植物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爱专业、学专业,并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作物研究所(简称花卉园)。与我院相距400米。花卉园内种有各种热带园林和经济作物,种类近500种。在课程教学的第12周,组织学生到花卉园开展植物形态结构方面的实习,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并掌握植物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为植物分类奠定良好基础。

西双版纳州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我院相距3公里。内设有版纳野生动植物博物管。通过自然保护区内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参观博物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版纳境内的动植物资源和种类,开拓视野。

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基地。距离我院6公里,是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重要基地。基地内中有各种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观赏蔬菜等,如彩椒、甜瓜、观赏瓜类作物、观赏甘蓝、红掌等,是学生学习《植物学》和相关课程的最好最便捷的实训场地。通过参与基地内各种经济作物的育苗、种植管理生产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当地主要 3 经济作物的种类和栽培技术,同时对现代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和信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简称勐仑植物园)。距离我院60公里。园内种植植物有10000多种,内设有版纳野生动植物博物管。在课程教学的第16周,组织学生到植物园开展植物分类实习,通过园内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观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园内热带和亚热带代表性植物的名称及分类地位、主要识别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原则

《植物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模块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以能力教育为中心,培养出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具有开拓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较好、能够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1.密切联系当地实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删繁就简,适当补充,努力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理论教学以应用、识别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中,由表至里,由浅入深重点讲授植物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组织;营养体建成—根、茎、叶的形成;生殖生长—开花、结果、种子的形成及生活史的基本理论知识。简要介绍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的主要特征及各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补充热带雨林植物趣谈,加强对热带、亚热带植物生活习性和识别知识的讲授。

2.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实践教学方式多样化,包括室内实验、参观实习、开展讲座和生产实践。室内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从事植物研究工作的一般实验方法和技术,参观实习包括组织学生到药物园、花卉园、州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州农科所实验基地及勐仑植物园等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提高识别植物和植物分类的能力。学院试验基地和州农科所实验基地则是作为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练兵场地。此外,校园园林植物也是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学生识别植物的重要场地,通过对校园植物的名录编制和挂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当地景观植物的种类、识别特征和分类地位。

(二)教学课时安排

本课程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时为 108 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为60,实训课学时为 48。形态解剖部分和系统分类部分所占比例为 3:1。教学大纲中每一章后的学时数为理论课讲 4 授学时。授课期间的课后学习教师可根据实际具体安排。学习完本课程后,安排1周进行野外实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 (2)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3)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种子植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殖过程。 (5)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及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 (6)当地常见植物形态识别和分类地位。 2.教学难点

(1)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

(2)植物营养器官根、茎的次生构造。 (3)植物繁殖器官的构造。

三、教学实施

(一)理论教学

1.多媒体教学 展示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互动式教学 每次上课就授课内容进行师生对话,互相提问、答疑。 3.思考与练习 温故而知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开拓、创新思维。

(二)实践教学

1.室内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从事植物研究的一般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校内实践 通过对校内植物观察,加强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感性认识。通过编制校园植物名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熟悉当地主要景观植物的名称、主要识别特征和分类地位,了解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

3.校外实践

以参观实习或生产实践方式进行。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观察,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及作用、功能,为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植物。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全面评价学生学科成绩,改革考试方法。《植物学》主要采取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种方式。理论考核主要考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技能考核考评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并规定若技能考核不及格,判定该门课程不及格。学期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各占50%。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从英语课程改革、英语教学论英语学习策略、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来论述国内英语教学五年来的趋势与热点,以期给读者展示英语教学研究发展前沿,并为国内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 现状 趋势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Hot topics Tendency

近五年来,英语教学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对多层面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若干有代表性的阶段性成果。国内的英语教学研究在前期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集中关注以下几大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谐课程、课堂与教学的构建;教学、教材评价与测试;英语教学的跨学科发展;新的学习方式及其教学策略等。下面,笔者就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总结述评。

一 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学理论研究重心的不断下移,越来越多的研究着手英语课程的改革研究。近年来,我国英语课程论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宏观层面上探索课程领域的理论发展走向,对课程统整、评价、校本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课题进行探究;(2)立足于英语学科课程层面,探索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向;(3)国际经验的反思与借鉴,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英语课程政策与课程改革展开跨文化的研究,探讨前沿性的课程理论与课题的研究。

1.基础英语课程的改革

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对基础英语课程改革进行研究的的学者主要有钟启泉、崔允漷、张华、有宝华、李丽生、王策三等。研究主题包括: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外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及比较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英语课程改革中的情感教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文化教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地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新课程凸显“探究学习”,并非全盘否定“接受学习”,而是旨在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所谓的“探究文化”来取代传统的“应试文化”。

2.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这方面的研究者以李丽生、黄汗升、杨军、李霄翔等人为代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新课程改革对具体教学实践的导向作用,如对听说课、写作课等的具体指导功能以及新旧课程的对比和反思,现代课程研究及其方法论,从文化的变迁看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转变,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及其评价,中外英语课程改革及比较研究、英语专业课程改革、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等。

李霄翔结合国内外有关教学理论和我国的外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管理方略,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可行性研究工具。

3.英语课程改革的语言观研究

语言观就是人们对整个语言体系的基本看法。近年来,对语言观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国内研究“语言观”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者有任绍曾、管新平、卢植、彭宣维等。

从文献来看,目前有五种主要语言观:(1)符号观。持这种观点的人把研究重点定位在语言的结构,即语言编码的规则上。由此产生了应试教学模式;(2)心理观。心理观也叫工具观,关注的是语言编码与解码的心理过程,把语言自动化视作外语学习的目标。由此产生了视听法、听说法;(3)社会观。把语言看成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规约,认为语言研究应该把语言与语言使用者及使用环境结合起来,把语言与外部环境及语言使用者的状态联系起来,注重社会性和交际性。受此影响产生了功能法、交际法;(4)整体观。“整体语言教学”的整体含义客观地反映了教育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建立了总体统筹、多元综合、全面平衡、高度和谐的新格局;(5)模因观。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一些学者以语言模因观为基础对外语教学的本质进行了理论阐释。

4.教材编写与教材评价研究

近年来,国外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已引起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但主要是引入以Tomlinson、Sheldon、McDonough和Shaw、Breen和Candlin等为代表的国外专家学者的英语教材评估体系观点,研究不深入,主要停留在理论上,较少研究工具设计。目前,国内外对教材评价的研究侧重用目标来衡量和评价教材质量,但各个目标缺乏量化,给评估的具体操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化的评价体系。何安平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制订的英语教材评价表是目前国内最早的量表。

二 英语教学论研究

1.对英语教学法的研究

结构与功能的论战以和局淡出之后,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转向了模式、任务、活动等中观或微观层面。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如任务法、项目法、交际法、案例法、大脑风暴法、小组学习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成为教学法研究者的热点。国内研究英语教学法的主要学者有束定芳、余渭深、刘淑殷、毛明勇等。

2.对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

(1)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国外目前有七种重要的外语教学模式:Krashen模式、Bialystok模式、Stern模式、Allen-Howard模式、坎特林Candlin模式、Hubbard模式、Titone模式等。对国内英语教学影响较大的教学流派主要有五种:语法翻译法、认知法、听说法、交际法和结构•功能法。

众多研究者认为,目前国内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体现了两个不可或缺的关联因素:一是教学内容突出激发学习者热情的实用性;二是创造适合语言学习特征,让学生和教师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互动课堂环境。研究主题为:对分层次基础之上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输入-输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CRI英语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大学英语EP教学模式等。

(2)英语教学策略研究。研究英语教学策略的学者主要有王策三、鲁子问、王笃勤、夏纪梅、冯芃芃、李力、文旭等。研究内容集中在英语教学的基本策略理论、教学与教学策略的关系以及对教学策略的概念的分析与澄清、听说读写等不同技能教学的教学策略实证研究方面。梁爱民等提出了基于信息互动原理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该教学策略包括信息差策略、信息转换策略、个人关联策略、降低情感过滤策略和多维互动策略等,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科学的理念。鲁子问介绍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相同与差异,提出了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整合的方法,介绍了英语教学方法的实践操作方法,分析了英语教学过程的策略,并从英语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操作方法两方面对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行动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指导。

(3)有效教学。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崔允漷、孔企平、高慎英和刘良华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的实施策略;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有效教学的实践经验,如“八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等。

当前有效教学实验研究强调“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它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二是建构主义(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三是多元智能(即“加德纳的理论”)。

国内外学者的具体研究表明:两者都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整体把握,理论普遍性强,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国内学者现在较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具体的实践中,国内研究未能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因此,积极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有效教学的新策略,包括“分层策略”、“训练策略”、“评价策略”等可能是未来进行有效教学研究的突破口。

(4)双语教学。国内双语教学研究自2004年以来始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吴平认为,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技能。双语教学有其自身规律性,是能使学生用外语的思维构建起学科性的知识体系和用外语进行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应该看到,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薄弱。双语教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模式、国际比较、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等。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沉浸型教学模式、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英语浸润模式、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模式等。

(5)专门用途英语(ESP)。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内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ESP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不足。许多研究都指出了ESP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上存在的问题,但没有深入研究对策,或只是粗略地提出一些思路。要真正解决ES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教学质量,必须做细致研究,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二是实证性研究的不足。采用实证性的方法对ESP进行研究将会更加客观,取得的结果也更有说服力。但目前大量的文章还停留在从理论的角度探讨ESP教学,缺乏实证性研究。国内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的关系;ESP的课程设计、教师的作用、国内ESP课程设计现状(理据、方法和原则);ESP教材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多层次教学模式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等几个方面。

3.英语教学评价与测试研究

教学评价已成为英语教改的瓶颈,CET-4和期中、期末考试等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不能对教学过程做出评价,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这种评价模式重知识轻能力;评价方式单一;对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不够重视;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轻视激励功能;评价结果缺少反馈等原因,已不适合新的教学环境。

国内研究英语测试与评价的学者主要有文秋芳、崔允漷、韩宝成、鲁子问、禹明、尹世寅、彭金定等。研究话题集中在对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非测试性评价、动态测验的理论在外语测试中的应用,建立科学系统的测试性与非测试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口语教学与口语测试形成性评价研究等层面。

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英语语言测试有以下六种趋势:(1)从只看单一的语言能力到注意测试全面的能力;(2)从只测量假设的、不自然的语言项目到注意自然的、真实的语言运用;(3)从测试以设计者为中心到注意研究测试方法及被试特征对测试行为的影响;(4)从只看答卷结果到注意研究被试的答题过程;(5)开始纠正主观题阅卷中的固有毛病,结合最新电子技术开发智能型电子评分及测试系统;(6)随着结构主义测试体系的兴起,口语测试研究越来越多。

4.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式方向发展。学习材料从单一的课本转向多媒体音像课件、网络平台等多层次的立体教学资源。研究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关系的学者主要有何高大、王志茹、杨思思、柴迎红、蒋学清、余渭深、赵雯等。研究话题集中在网络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分析研究、网络多媒体教学情况调查与研究、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等。何安平等关注语料库语言教学研究。他对语料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前景作了详尽的探讨,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教材研究、课堂话语研究和中介语研究等。

近年来,博客发展异常迅速。柴迎红、秦罡引、崔丽、马武林、蒋艳倡导利用博客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考虑学生、教学适应性程度、教学绩效以及评估方式等因素。马武林,蒋艳探讨了基于RSS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博客群的建立及其应用的可行性及技术方案,认为RSS具有高共享性、强交互性、零技术性、零成本性、知识种类多样化等众多优点。

三 二语习得研究

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学者有文秋芳、王立非、杨连瑞、张德禄、吴旭东、吴红云、丁言仁、蒋祖康等,研究内容包括:语言能力研究,语用能力研究,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式研究、学习者研究等。

1.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学习策略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总体情况而言,国外二语学习策略研究主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学习者对中介语学习策略的意义、分类和方法,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有关因素,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训练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以及总结优秀语言学习者在策略使用方面对二语水平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主要研究者有胡阳、张为民、张惠华、张金凤、刘振前、肖德法等。

国内学者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调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观念、策略的偏好倾向和变化趋势;(2)学习策略的整体调查和研究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3)欧美学生与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对比;(4)网络教学中的学习策略研究。客观地说,国内的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存在着研究定位雷同(停留在频率和类型的统计上,无法说明策略取向问题)、研究样本不全面(对高端人才培养阶段的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研究不重视)、研究方法单一(较少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等问题。

2.英语学习者研究

纵观近年来我国语言学习者研究的文献,其研究视角和方法不断创新,几乎囊括教育科学的所有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问卷研究法和对比试验研究法);根据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对英语学习者特征的研究(来源、动机、学习经历)、英语学习者需要的研究、英语学习者学习障碍的研究、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认知方式(学习风格、控制点与元认知)研究;根据研究范围来分,可以分为本国区域研究、比较研究、外国英语学习者研究。问卷法、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已被广泛使用。研究视角也从原有的语言视角扩展到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哲学等多方面。必须指出的是,实证研究大多局限在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上,没有进一步分析数据产生的原因或进行科学的对比检验、归因;对于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行为、学习效果及其相互关系等深层次的研究还很少。

3.学习风格研究

1954年,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西方的自主学习理论分为七个派别:操作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信息加工学派、社会认知学派、意志学派、言语自我指导学派、建构主义学派。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并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教学革新的重要突破口。基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风格建立的各种教学模式也是当前英语教学探索的热点。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2005年以来,自主学习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国内研究英语自主学习的学者主要有何莲珍、徐锦芬、邓骊鸣、庞维国、严明、孙平华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自主性的途径和方法;自主学习意识、策略及培训;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角色定位;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教与学的适应性研究、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等。

研究视角不再是单一的社会心理视角,更多的是从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角度,既注重对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也注重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学习策略、学习者的适应性、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等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了实施英语自主学习的更为有效的可行性建议和意见。此外,自主学习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更新:有目的抽样研究,也有简单随机抽样研究、分层随机抽样研究;有横向研究,也有纵向研究。由单纯使用问卷到后来问卷与访谈、测试相结合;从早期的以均值的简单统计方法到诸如因子分析方法、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

四 英语教学中的人文通识研究

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与跨文化交际知识有关。胡文仲先生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分为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缺项、有文化内涵的人名和地名、常用的文学典故、语篇结构、文体特点、语用规则、讲话顺序和非语言交际等方面。如何将英语课程和教学的研究与通识课程和教学研究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是我国英语教学领域研究的未来趋势。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英语语言教学领域,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这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识教育理念涉及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

这方面的研究者主要有胡文仲、毛明勇、吴鼎民等。研究的热点包括:通识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手段、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英语专业教学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大学通识教育中英语教师的角色研究;语言文化类通识课程体系建构;通识课程与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整合的可行性研究、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等。吴鼎民教授结合大学英语学科的特点,更是明确提出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三套车”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课程改革政策执行:一种分析的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2]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王策三、孙喜宁、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4]杨军、李霄翔.中国“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可行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5]管新平.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语言观及其教学法[J].外语研究,2005(4)

[6]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梁爱民、陈艳、周志民.基于信息互动原理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8(4)

[8]鲁子问.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10]马武林、蒋艳.基于RSS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博客群的建设及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9(1)

[11]胡阳、张为民.大学英语学习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J].外语教学,2006(3):59~62

[12]张惠华、张金凤.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实证调查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3]刘振前、肖德法.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4]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5]严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体验的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6]孙平华.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J].中小学英语教育,2007(11):16~19

[17]龚嵘.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探微[J].外语界,2006(2):16~22

[18]傅玲芳、杨坚定.基于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36~38

[19]何高大、钟志英.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与学的适应性研究[J].外语界,2007(2):9~17

[20]陈青松、许罗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网络化外语自主学习[J].外语界,2006(6):16~23

〔责任编辑:陈晨〕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努力把立德树人融入教材体系,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本文是对初中人音版音乐教材中德育因素的分析,通过对教材中德育因素的量化,发现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规律,以便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上的德育渗透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材;德育因素;量化

一、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音乐教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把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视为主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在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材是音乐教育的具体学习材料,是音乐教育的载体,其编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其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依托,因此,本文是对音乐教材中德育因素的分析和量化,总结教材德育编写规律,为教材编写和一线教师在课堂对德育渗透的把控提供参考。

在《初中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笔者首先对人音版音乐教材进行了研读,结合以上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和相关专家学者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政策文件对初中德育内容的要求,划分本文德育因素的指标。

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德育因素宏观分析

笔者对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6册教材中每一单元的演唱、欣赏及演奏曲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人音版三个年级教材各德育因素数量占总体德育数量比例如下图:

上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一共185首蕴含德育因素曲目,其中德育因素数量和占比最多的是爱国主义因素,共有109首,占比59%;其次是世界观因素共有47首,占比25%;第三是情感因素,共有15首,占比8%;第四是个人道德因素,共有13首,占比7%;第五是生态文明因素,有1首,占比1%;集体主义因素和社会公德因素分别没有出现。因此,从各德育因素横向分布來看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蕴含及其丰富的爱国主义因素,其次为世界观因素。

三、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德育因素微观分析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有13个乐曲蕴含了个人道德因素。例如在《军民大生产》这首歌中“解放区那么嗬海,大生产呀么嗬海,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察啦啦啦索啰啰啰太,齐动员那么嗬海!自力更生么嗬海,丰衣足食么嗬海,加紧生产西里里里察啦啦啦 索罗罗罗太,为抗战那么嗬海!一二三四,八路军那么嗬海!”大生产、自力更生这些词汇,表达了歌曲中蕴含的人们辛勤劳动、加大力量生产的因素;在教材中歌曲《怒放的生命》歌词这样唱道“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蕴含了歌唱者面对失败、挫折,永不放弃、越挫越勇的美好品质;歌曲《天边》的歌词“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我要登上山顶,去寻觅雾中的身影;我要跨上骏马,去追逐遥远的星星。天边有一颗大树,那是我心中的绿荫;远方有一座高山,那是你博大的胸襟。”即是唱出了歌唱者心中的人生理想和信念。类似的曲目还有《牧羊曲》《船工号子》《哈腰挂》《嗺咚嗺》《杵歌》《天边》《青春舞曲》《第五(命运)交响曲》《隐形的翅膀》等曲目。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有15个曲目蕴含了情感因素。例如在《友谊地久天长》中歌词这样唱道“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友谊永存,朋友,友谊永存!举杯痛饮,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蕴含了友情的珍贵;歌曲《摇篮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蕴含着浓浓的亲情;《让世界充满爱》中“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的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蕴含了人间大爱。类似蕴含情感因素的曲目还有《青年友谊圆舞曲》《山楂树》《我和你》《我们是冠军》《奥林匹克号角》《奥林匹克颂》《生命之杯》《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春暖花开》《朋友》《爱的礼赞》《欢乐颂》等曲目。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仅有1首歌曲蕴含了生态文明因素,即是《布谷催春》,其歌词内容是“春天到,春意浓,千山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河边柳 吐新芽,层层梯田水哗哗。”歌词蕴含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没有曲目蕴含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因素,笔者因此不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分析,而在教材中蕴含爱国主义因素和世界观因素的曲目占比较大,因此,笔者将对爱国主义因素和世界观因素详细分析。

(一)爱国主义因素分析

首先笔者对爱国主义因素在三个年级中的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爱国主义因素在初中三个年级中,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在七年级中一共有34首,占比31%;八年级中一共36首,占比33%;九年级中一共39首,占比36%。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指南》中,中小学德育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被列为首位。中国具有辽阔的疆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共960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美丽而富饶,世世代代的人们生活在这片疆土上,这片土地养育了无数的人。从古至今中华儿女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着祖国的奇迹,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国家与民族,爱国就是一种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操。爱国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在不断的经历了从清末到近现代史上最令人也痛苦难之后,人们更加的希望能够建造一个美丽而富裕、伟大而坚强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荣辱与共的信念,音乐教材也是承载这一道德教育的方式之一,爱国主义因素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对国家的理解,音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是对国家这个抽象的概念由具体的感知到理性的认识,从而真正达到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表现,并且始终贯穿爱国主义主线条的。分别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是强调爱国主义,它不但强调增加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要素的学习,加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传承,而且从民族团结的维度来说是它也是开展各民族知识教育、民族间情感与团结意识教育、为增进民族团结自觉行动的教育。

笔者对人爱国主义因素的三个内容在初中三个年级的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在初中三个年级一共109首蕴含爱国主义因素曲目中,热爱祖国一共有28首,占比26%;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74首,占比68%;热爱家乡一共7首,占比6%。

例如在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中《彩色的中国》歌词内容“轻轻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平原,金黄的是沙漠,长长的是长江,弯弯的是黄河,宝岛台湾像小船在东海上漂。神州处处好,神州出处好,神州处处好,我爱你(啊)彩色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在七年级上册《多情的土地》中“我深深地爱着你,這片多情的土地,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这河叉山脊。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时时都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我天天都接受着你的疼爱情意,我轻轻走过这山路小溪这山路小溪。”亦表达了对祖国的深爱之情。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中,例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这样描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啊哈嗬咿,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表达了作曲家对自己的家乡大草原的美景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如在《少林少林》中唱道“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举世无双,少林寺威震四方,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少林寺美名辉煌。千年的古寺,神秘的地方,嵩山幽谷,人人都向往。武术的故乡,迷人的地方,天下驰名,万古流芳。天下驰名,万古流芳。少林少林。”即唱出了中国功夫的悠久历史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又例如在教材中《龙船调》是土家族的民歌,《赛乃姆》—《十二木卡姆》选段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这些曲目无疑彰显出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终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类似的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蕴含爱国主义因素的曲目还有《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我的祖国》等等。

(二)世界观因素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世界观因素在初中三个年级中,整体分布较为均匀。七年级一共18首,占比38%;八年级一共14首,占比29%;九年级一共15首,占比32%。因此,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三年整体都重视世界观教育。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目标是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样通过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作品,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蕴含世界观因素的曲目很多。例如在教材八年级下册中,《深情》(印度民乐)《班内》(印度尼西亚民乐)《像花儿一样》(伊朗民歌)《鹦鹉》(菲律宾民乐)《樱花》(日本民歌)《小河的呼唤》(印度民乐)这些世界民族音乐让我们学习和了解到了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告诉学生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珍惜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类似的蕴含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曲目还有《翁嘿呀》(朝鲜民歌)《阿伊亚—非洲的灵感》(中非民歌)《非洲的节日》(东非民歌)《鼓乐》(加纳民间音乐)《鼓声》(几内亚民歌)等等。

四、结论

通过对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德育因素统计和分析,可以明显的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蕴含“爱国主义因素”的曲目最多,每个年级分布均匀。所以,“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正因为这个大家庭的存在,生活才能如此安逸,热爱祖国是从小就学习,从小就听的一个词,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相互渗透,注重培养出精神高尚的学生这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突出“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笔者经过分析教材,发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人音版教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排首位,可见我国非常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注重“了解文化多样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全球化成为一种不争的客观事实和存在。全球化进程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团体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对外国的文化进行了解,不但可以具备国际视野,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理解。人音版音乐教材蕴含“世界观因素”曲目数量位居第二,足以看出我国注重对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视。

最后,适当增加蕴含“社会公德”“集体主义”等德育因素曲目数量。笔者对教材中蕴含德育因素的曲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蕴含“社会公德”“情感教育”“个人道德”“集体主义”“生态文明”等德育因素的曲目数量很少,甚至有的德育因素根本没有出现。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加大“社会公德”“集体主义”“生态文明”这些当今社会比较重要的德育因素比重。

参考文献

[1]赵鑫.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以人教版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5).

[2]刘燕.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渗透—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5).

作者简介:王琳琳(1992—),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研究生,硕士。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目标略显不足。针对教学现状,首先应该调整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

目前,学界将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两大类。研究型大学以老牌高校为主,以培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大学的主体是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这类高校,立足于为地方,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为地方各行各业培养公关、秘书、宣传、企划、广告等人才。这类人才,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实际上,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非尽如人意。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一些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往往眼高手低,缺乏必需的读、说、写、评等综合动手能力,难以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察我们的教学,结合我们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性本科院校起步相对比较晚,缺乏办学经验,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在传统研究型高校的基本课程体系中加上一些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于2001年由专科升为本科,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广告学3个专业,主要培养公务行政、基础教育、文化产业、出版编辑、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面向基层工作的应用性中文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分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集中实践平台”,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属于专业教育平台。调查发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大同小异,借鉴得都是传统研究型高校的课程体系,除了课时不一样,其他方面与研究型高校基本一样。

在课程结构上,突出表现在理论性、概论性课程较多,应用性、操作性课程较少。文学课程过分重视文学史知识,强调学生对文学发展历史的掌握,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使得“作品选”成为附属品或点缀。这样一来,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感悟、阐释等方面却不如以前。语言类课程把大量的课时用于语音、词汇、语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这种偏重理论的课程结构,放在研究型大学是行得通的,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地方性高校来说,未免本末倒置。

目前,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仍然以大学教室为阵地,仍然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这样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读、说、写、评等综合能力。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改革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真正服务地方经济,首先应该调整课程体系,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通过基础课程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文学课程中合并相关课程,改线条式讲解为块状式讲解,开设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修课,着重通过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在语言课的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懂多少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定制写作课程,外聘各色人才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

根据能力型教学目标的要求,调整课程内容。首先,删减教学内容。不管是基于课时的考虑和,还是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删减都是必要的。因为有些教学内容既占据了相当的课时,对培养学生能力也没有多大益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曾说:“我们希望本科的基础课逐步减少概论与史的内容,加强专书导读,主要往积累型而不是拼贴型的教育方式上走。”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北京大学都需要减少概论与史的教学内容,更别说地方性本科院校了。

在删减内容的同时,我们也要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吸收最新的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因为高校所授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积累,缺少因知识的陌生化带来的初始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深度与广度上与中学语文拉开距离,使学生获得步入一个全新学术领域和层次的新鲜感,从而产生更上一层楼的成就感和期望值,避免因教学内容与已有知识大同小异,使学生产生怠意和失望。因此,专业老师应注意吸收学术研究前沿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鲜活的知识信息和学术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来尝试解决问题,藉以激发学生对专业价值的全面认识。例如,文学课上引导学生以熟悉的微博体来解读《论语》,对当今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孔子所处的时代进行比较,学生个个都兴趣十足,成为感慨万千的老夫子。语言学课上,“隐喻”是一个传统的内容,学生都知道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加入这些最新发现,往往让学生耳目一新,产生“哦,真的吗”的疑问。这种思辨型的互动授课,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愉悦感、致用感。这样,即便是中学学过的作品,如果老师能另辟蹊径讲出新意讲出深度,学生也会觉得这门课有意思,进而愿意去听去学。相反,如果一个老师所讲的内容长期没有新意没有深度,学生会产生一种“不过如此”的心理,从而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不管是对教学内容的删减、深化和增加,都要高屋建瓴,统筹规划。目前,各学科老师大多都是从本学科出发,选择教学内容,缺乏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沟通,因此可能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重合之处。因此,相关学科的教师应该相互协调,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从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应增加地方性文化知识的传授。突出地方特色,设置专题、专书、专人研究,通过“通一书而晓百书”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既形成特色,又培养能力。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徐州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地方性的文学佳作。这些均可以形成专题、专书、专人研究课程系列,形成课程特色。冯小刚《天下无贼》的电影大家都很熟悉,而《天下无贼》的小说却鲜为人知,而它的作者正是江苏徐州丰县作家赵本夫。赵本夫还有很多颇具影响的作品,完全可以现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开展专人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天下无贼》和赵本夫的其他作品,展开专门的学习研究。

改革教学方法,大量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偏少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文科专业尤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应该革新教学形式,增加学生走出课堂、观摩实物的学习机会,在实践中体验专业知识致用的乐趣。在文学课上,配合本地专题、专书、专人课程教学,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搜集相关文学作品,进行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还可以安排作家的讲座、作家的课堂、学生对作家的访谈等等,在与作家的对话中深刻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这样多渠道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读、写、评等综合能力。语言类课程,广泛收集从古至今各种好玩有趣的语言文字游戏,要求学生从学习到模仿到创作,从实训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或者直接把学生带到碑刻、楹联、匾额相对集中的文化遗产现场,面对实物来教学。写作课上,应广泛调动学校和社会资源,安排学生进入学校办公室、报社、网站、公司等,从事一线的文字工作,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不管是文学课还是语言、写作课,都要注意恢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优秀传统,增加大量名篇名段的诵记,安排各种文体的拟作与随笔等,锻炼学生的汉语读、说、写、评等综合能力,不要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眼高手低,难以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

总之,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这是这个专业在这类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基础学科的改革来看,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切实突出“地方性”和“能力培养”,不断探索,为应用型人才的的培养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

〔2〕尹建学.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3〕金璐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探微—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温儒敏.“守正创新”:北大中文系的改革思路.[EB/OL] http://pkunews.pku.edu.cn/newsshow.php?id=10632& direction.

〔5〕滕玉梅.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3,(3).

〔6〕钱国英,土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7〕廖开顺.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问题[J].人才开发,2003,(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上一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下一篇:英语精读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