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中小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较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严格的准入程序、理论—实践型课程与教学与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核心特征。本文从发展历程、基本路径、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对新加坡中小学师资的培养模式进行整体分析和思考,以期为我国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提供国际视野和借鉴。

关键词: 新加坡   中小学教师   培养模式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人才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成为社会进步、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动力支撑。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既面临自然资源的匮乏和经济基础、教育体系的孱弱,又面临东南亚国家崛起之间强烈的竞争。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教师教育模式一直受到新加坡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历经改革后形成的高效率的、能够履行国家使命的教育体系成了国家中长期以来高水平发展的基石。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民族复兴步伐迈得愈发坚定,既往的教师教育体系满足了上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却表现出与如今这一时代的不适应。新时代,我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作出全新部署,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成为其中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纵观新加坡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发展历程,充分吸取经验。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都有着时代的特征和局限,不同阶段的教师教育模式之间既有共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体现了不同的培养模式,表现出了充满差异的定位与社会功能。在独立前,新加坡教师教育有着与时代相关的混乱特性,既没有教师教育专门机构,又没有对从业教师需要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做统一规定。新加坡教师教育始于1950年的教师培训学院的成立,依据新加坡教育部的政策和措施及国内教育的走向,教师教育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基于社会发展制定目标和相关举措的阶段。

(一)量的补充与教师培训:1950年—1972年

随着战争的结束,东南亚各國和平共处的态势逐渐明朗,人民生活稳定下来,学生入学人数急剧增多,学校数量随之大幅增长。为了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新加坡政府于1950年成立了教师培训学院,为当时的各类学校教师提供在职培训。1963年后,新加坡开始进行各阶段全职教师的培训。

这一时期,在职与全职教师的培养主要有四种方案(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二)质的提高与正规教师教育:1973年—1981年

建立在职和全职教师培训体系后,新加坡中小学对教师量的诉求得到解决,随之而来的是新问题——新加坡需要提升教育系统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因此,尽管新加坡教师教育仍未形成专业化教师人才培养体系,但工作重心已然逐步向保障教师培训工作的条件和质量转变。为规范教师教育工作管理,新加坡政府将教师培训学院和新加坡教育部研究室合并,于1973年成立了新加坡国内唯一一所负责中小学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培养的专门机构——新加坡教育学院。该学院是新加坡教师教育发展中诞生的第一所高等教师教育学校,也是新加坡教师教育系统正规化的里程碑。1980年,为了满足在职教师能力提升的需求,文凭教育替换了在职培训,开始面向中学、大学预科和初级学院的教学工作者。主要面向基础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全日制教师教育代替了在职教师培训,成为新加坡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教育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年限、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等方面都围绕理论结合实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开始注意培养过程中教师专业素养和其他素养相协调。

(三)教师教育的专业化:1982年—1990年

新加坡充分借鉴英美等国家先进教师教育模式的经验,与本国教育体制相结合,并在上一阶段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套符合国情的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体系,即“理论—实践课程框架”,课程设置如图2:

这一阶段是新加坡教师专业化的起步,理论—实践课程框架推进了新加坡教师教育的正规化、职业化发展。按照这一框架培养的教师不仅具备优秀的实际教学能力,而且对教育问题、教育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至此,理论结合实践的特色成为新加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经典的底色。

(四)教师教育的现代化:1990年至今

1991年7月,新加坡政府再次通过合并后设立专门教育机构的方式统一管理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性培训的相关工作,即在新加坡教育学院与体育学院基础上合并成立了国立教育学院,该学院有权为学生授予教育文凭和研究生文凭,新加坡教师教育自此正式进入高学历教育阶段。同年,新加坡成立了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作为拥有极大自主权的二级独立学院并入其中,教师教育开始采用由教育部、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构成的三级教师教育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对新加坡教师的培养和终身发展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新加坡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属于“非定向教师教育”,从实施机构细分的话,是“大学—中小学合作伙伴模式”。新加坡的教师教育经过六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到现在已经达到了比较合理的现状,由国立教育学院统一负责教师的职前、在职培养,为学生提供学术和专业的发展,促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满足教育需求的教师。国立教育学院的教师培养采取至今仍然非常有实际意义的ASK三核模式:“A”即Attitude,即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价值认同与态度,同时包含对时代发展、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的规划意识;“S”即Skill,即有关教学管理、研究、设计和执行及与家长、学生交流的能力;“K”即Knowledge,包含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内容,力求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养的基本路径

(一)职前教育

新加坡中小学师资的职前教育是由国内唯一一所教师教育学院,即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完成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丰富而贴切实际的课程设置、重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理论教师+实践教师”的师资模式和严格的教育实习管理四个方面。

1.圍绕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各方面素养,国立教育学院开设了研究类、教育基础类、学科知识与专业科目类及写作与语言类课程。丰富而贴合实际的课程设置不仅满足了培养教师专业技能的需要,还迎合了社会对于综合素质较高人才的培养要求。

2.重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表现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要进行教学练习,在模拟教学中锻炼教育实践能力,具体教学过程如图3:

3.“理论教师+实践教师”的师资模式充分契合了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师资的要求。理论教师是从世界各地招聘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学者,主要从事专业学术课和教育理论课教学,并开展学术研究。实践教师是从全国各中小学教学一线选拔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教学法、教学管理等与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教学。

4.严格的教育实习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针对四种不同类型师资的培养设置不同的要求:四年制本科小学教师需要完成总计22周的四次实习;一年制专科小学教师是一次实习,共10周;两年制专科中学教师是两次实习,共15周;一年制专科华文教师是两次实习,共14周。与我国师范类学生所需要进行的实习相比,新加坡的实习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需要区分的,且要求实习时每周课时量至少为10小时,能较好地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二)职后教育

新加坡职后教师教育路径非常清晰,主要是新加坡职后教师发展有界限明确、各成体系的三条路线,分别是教师路线、专家路线、领导路线。如图4:

三、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在对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培养路径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可以发现,国立教育学院从生源质量、课程与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的培养方案和严谨的评价机制这五大方面建成了教师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此外,新加坡政府一直就保障教师待遇和发展、强化教师准入资格和规范在职教师发展路径等方面不断推动改革,为教师人才培养提供了外部保障,内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机结合是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所在。

在薪资待遇方面,新加坡教育部早就明确规定:中小学在职教师的薪酬待遇应等同公务员体系待遇,到现在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的平均薪资待遇也可以排在全球前五名,对想要进入教师行业的新加坡年轻人有着莫大吸引力。与此同时,与高薪酬相对应的自然是严格的教师职业准入机制。新加坡的教师准入机制与教师人才培养招生机制相结合,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统一负责。每一年国立教育学院都会根据学院内各年级学生人数的变化和国内中小学校当年教师岗位的缺额确定招收人数,并结合社会发展对新一轮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制定具体的招收方案。申请人首先应具备如下资格之一:拥有大学学位;拥有文凭;通过2个GCE“A/H2”水准(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普通教育高级证书);拥有IB文凭(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在申请时间截止后,国立教育学院统一对所有申请人按预先公布的方案进行资格审核与认定,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的申请者能进入随后的面试环节。面试官队伍结构科学合理,既有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又有教育行政系统的管理工作者,只有在面试中被面试官认定为具备成为教师潜质的申请者才能进入国立教育学院学习教师教育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职前职后有着不同的指向。在职前教育体系中,教师教育质量是通过较高的准入门槛、高水平的教育学院、严谨的课程和教学、充分的教育实习这四个方面保证的,使得学生在教师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在职后教育体系中,明确的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严谨的在职教师教学评估、高待遇与社会地位、完善的激励机制、高水平的在职教育都助力于维系教师的敬业乐群精神,有利于推动教师主动积极地在接受职后教育中不断自我提升。

四、结语

目前我国对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关注方向在师德建设、培养培训、管理改革、教师待遇、保障措施五个方面。2017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提出了师范类专业国家认证标准。2018年颁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提出要健全教师培养体系,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明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笔者认为,抛开现如今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在制度建设、机制建设、统一管理等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和挑战,最大的问题其实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上。传统观念上,我国教师教育主要在大学师范专业学习中完成,在校培养期间注重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模式往往忽略职后教育,加之实践技能教育不足,最终导致新入职教师出现适应问题。为了应对新时代对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挑战,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同时严格管控教师职业准入标准,从师资培养的起点出发保障在校培养质量和就职后教师的实际业务水平。二,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的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加强对教师专业道德伦理素养的考核是十分有必要的,力争保持师资队伍的较高道德水准。四,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需要完善并提高继续教育水平。如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多种晋升渠道等,有利于增强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和接受职后教育的积极性,推动各种形式的教师研修,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筱茜.新加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8(15):118-121.

[2]王铄,包华影,刘远霞.新加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7,39(02):87-92.

[3]潘娟.回应21世纪的挑战: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4]万明钢.进入新时代的新师范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05):69.

[5]高艳贺.新加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02):14-17.

[6]NIE.NIE’s Journey from Concept to Realization: An Implementation Report[EB/0L].http://www.nie.edu.sg/files/booklet_web.pdf.2012-03-17.

中小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通过对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迫切性与节能改造的必要性,提出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的新策略,探讨推行一体化技术的措施,旨在为其推广实施起到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节能改造;一体化

目前,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关于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已经做出一些改善,但是二者缺乏有机结合,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抗震加固與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的新策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改造效率,为国家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为我国城市既有建筑的抗震减灾与节能事业做出贡献。

1 我国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现状

1.1 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紧迫性

国外对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十分重视,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法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大量既有建筑虽然采取抗震加固措施,但存在大约20%~30%的建筑其抗震性能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此外,我国位于抗震设防区的7亿多平方米需进行抗震鉴定的既有建筑中,尚有70%以上未进行抗震鉴定。由此看见,我国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任务日益紧迫。

1.2 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也逐年递增,其中建筑能耗所占比重巨大,据建设部统计数据得知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6.7%,其中建筑直接能耗在我国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从1978年的10%上升到2003年的27.5%(图 1),并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

图1 我国社会能耗总量与建筑能

2 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策略的提出

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的概念主要是针对我国既有建筑提出的,是结合新的历史时期既有建筑同时面临的抗震和节能双重迫切要求,一体化技术的提出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是解决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和节能的一个新思路和新策略,该策略的实施将提高工程改造效率、节约成本,符合我国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文主要从设计施工、质量验收、政策管理、材料选取等方面对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进行探析。

3 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措施

3.1 设计施工一体化

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的实施过程中,虽然二者改造目的有所不同,但前期工作内容相近,大量前期准备工作都是共有的,如均需进行现场勘查,调查现状与原始资料的符合度、与现行规范的符合度,需要对重要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对建筑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等等,工作繁杂,各项资源投入大。若能充分利用两项工作的共同点,实现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设计施工的一体化技术,可将前期大量准备工作合二为一,避免分次重复作业造成的人力、物力等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在施工时作为同一单位的两个分部工程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衔接,在降低综合成本的同时还可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两项工作相辅相成。

3.2 政策管理制度化

国家在宏观管理方面,可以对两项工作进行一体化并案管理,进行统一指挥安排,有利于加快我国城市既有建筑抗震防灾和节能的工作进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于既有建筑在新形势下其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应该达到的目标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相应标准,使得加固和改造工作有可遵循的依据,又能避免“一刀切”的衡量标准。(2)对加固和改造成功的案例积极进行示范展示,将其经验进行推广,带动项目的进行。(3)国家应该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4)对于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减灾和节能改造项目相关部门应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验收检查过程的不良现象。

3.3 材料应用创新化

对既有建筑进行保温节能与抗震加固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影响这两方面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选用新型建筑材料,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能,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玻化微珠是一种无机玻璃矿物材质保温材料,表面光泽平滑,理化性能稳定,具有隔热防火、耐高低温、抗老化等良好性能,该材料无毒无害、无辐射,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性能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在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工程中可用于墙体的修复和补强,效果较好。

4 结语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城市既有建筑的抗震减灾和节能改造任务已经迫在眉睫,而一体化技术策略的落实和推行将会有效提高工程的改造效率,可以节约时间、节省人力和物力。城市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在设计、施工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已充分显现,该项技术措施将很快被业界认同,全面应用于我国城市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项目中。

参考文献

[1] Fema547.NEHRP techniques for the seismic rehabilit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S].Washington D.C.: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6.

[2] 冯琪.基于性能的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J].山西建筑,2013(12).

[3] 马云飞.山东省既有中小学教学楼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2009.

[4] 李珠,岳俊峰,石峰,王泽.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J].施工技术,2009(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攻关课题,课题名称: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42102310469。

中小学论文范文第3篇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自1987年制定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以来,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行使地方立法权已有31年,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200余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93件。

在31年的立法实践中,历届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和市政府的支撑下,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助推杭州立法在立法项目选择上注重特色,立法方法上讲求民主,法规内容上追求管用,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日趋完善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在杭州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探索发展期:顺应时代特点,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增加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可以拟订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提请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至此,杭州及其他25个省会城市也拥有了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拟订权”。

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地方组织法作出第二次修改,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与上位法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从“拟订”到“制定”,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方立法之路由此起步。

1987年5月9日,杭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这是杭州人大取得地方立法权后的第一次尝试。

条例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特色,对当时交通噪声污染偏高、机械噪声超过国家标准、施工噪声污染矛盾激化等问题一一回应,制定了禁止夜间鸣喇叭、禁止整车噪声不合格者获得行驶执照、防治噪声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等实际有效的制度,践行了杭州市地方治理“立法先行”理念,也折射出这一阶段杭州立法的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的杭州,社会蓬勃发展、制度需求旺盛,这一阶段的地方立法顺应时代发展特点,回应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聚焦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领域,很好地发挥了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城市管理方面,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化进程,确保国家机关履职行为有法可依,先后出台城市规划管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等条例。在经济发展领域,先后出台农业承包合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进步等条例,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制度基础。

同时,这一阶段的地方立法已经开始前瞻性地探索民生领域立法,先后出台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私人诊所管理、民办中小学管理等条例。

高速拓进期:呼应全面发展,兼顾各领域需求

2000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范了立法程序,赋予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职能。这对成长中的杭州立法而言,无疑是“加速器”。以此为节点,杭州立法进入了量质齐升高速拓进的阶段。

2006年10月27日,杭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该条例大胆创新,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开发建设单位签订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确认《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合同》为主要管理规范,来切实保证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落实,解决了2004年国务院在行政许可清理中取消了综合验收所带来的部分开发建设单位钻政策法规的空子,改变配套设施的使用性质或后建甚至不建配套设施这一突出问题。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在景区范围内根据条例授权履行规划、土地、房产、建设、环保及财政、统计、审计等方面的职能,用法规的形式确认和巩固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调整的改革成果,确立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统一管理体制的法律地位。

志愿服务条例,创新设置“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模式,引领了当时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为志愿服务活动安装好“引擎”。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确定了分级调度的原则,奠定了分级救治的法律基础,在国内率先对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免责进行规定,最大限度地鼓励社会救助行为,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健康发展。

这个阶段的杭州立法适应杭州全面发展需求,兼顾各领域立法需求,经历三次大规模的法规清理,同时在立法理念、立法实践上注重创新,出台了很多全国首创或领先、特色鲜明的法规。

为了依法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先后出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指示牌管理等条例。为了突出地域特色,加强特有区域管理保护,先后出台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等条例。为了推进社会事业發展,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法治保障,先后出台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良渚遗址保护管理等条例。为了突出保障民生,回应百姓呼声,先后出台爱国卫生、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全民健身、家畜屠宰管理等条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阶段,杭州还在全国率先以法规性决定的形式出台了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2013年12月31日,为贯彻《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精神,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将改革创新确定为全市人民的共同任务,切实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坚定性,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杭州的实践,为杭州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和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提供强大动力。

提质创新期:适应权限调整,突出特色确保良法善治

2015年3月,立法法修改,调整了地方立法权限,杭州立法从较大市的立法权限调整为设区的市的“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三方面立法权。杭州立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进入新的阶段。

2018年11月30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决定》,条例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施行。“提供移动支付进出站设施”“合理配置车站男、女卫生间和母婴设施”等内容,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写入条例,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条例“顺势而为”,积极回应了杭州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特色”是地方性法规的生命力。立法特色越突出,针对性越强,就越能解决实际问题,法规的实施效果也越好。这一阶段正值杭州迎来“G20峰会”“亚运会”等重大历史机遇,推进“数字经济”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期。杭州立法很好地适应了权限调整的新形势,适应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突出重点领域,结合杭州实际,坚持立改废释授并用,在保障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为新兴领域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引领保障上作出新的贡献。

这一阶段,杭州先后出台智慧经济促进、城市国际化促进、会展业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促进、绩效管理等条例。如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条例,这是国内最早的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法规。杭州市以立法形式确立“六体系两平台”模式,推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有助于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落实“互联网+”国家战略,打造“网上丝绸之路”的重大举措。

又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也是国内首部促进城市国际化的地方性法规,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国际化城市”“怎么样建设国际化城市”问题,对国际化目标、推进工作机制、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要求、公共服务水平、对外文化交流、具体保障措施等都作出了创新性规定。

与此同时,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还积极探索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协调同步,紧盯亟需破解的难点问题,先后通过授权决定、调整法规适用,保证市委重点改革任务实施。如为了推进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和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决定暂停施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等等。

31年来,杭州地方立法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始终聚焦深化改革和法治杭州建设,始终与杭州的改革开放同频共振。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坚决贯彻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全市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部署,并通过地方立法转化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坚持服务改革开放,积极发挥地方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坚持以立法促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处理立法与改革的关系。每一部法规都要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法律基础保障后續政策的合法性。坚持紧贴法治改革,深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不断建立健全立法机关主导、有关部门参加,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工作机制。

回顾这31年的立法印记,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成绩斐然,但新时期新阶段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站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杭州立法将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为服务地方改革发展、提升地方民主法治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杭州市人大供图)

中小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面临着外部评价主体缺位、评价标准单一阻碍个性化发展、对政策落实缺乏刚性要求与教育评价结果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全程记录和公开透明等特点,有助于破解教育评价的顽疾。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的运用策略包括: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破解评价标准化和发展个性化的矛盾,提升政策落实力,搭建区块链信息数据平台。在教育评价中运用区块链技术时应注意数据存储容量的限制,高信任度数据导致的低效率,以及去中心化带来的数据风险。

关键词 区块链;中小学教育;教育评价

文献标识码 A

在比特币兴起后,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依托区块链技术,教育评价能更好地实现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全域性、价值的多元性、内容的复杂性、主体的多样性等,有助于实现精准的科学评价。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挥棒”,教育评价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指明了方向。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错误倾向依然存在,对标《总体方案》的具体要求,现阶段教育评价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评价主体缺位

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评价时,应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该教育活动的各重要当事人都作为评价主体,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等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指出要“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参加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2020年,《总体方案》再次强调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但一直以来,政府、社会、家长、学校与企业参与教育评价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在中小学教育评价中,社会评价得不到及时反馈,家长评价得不到重视,第三方评价流于形式,业内同行评价发展不均衡。这些导致中小学教育评价的主体单一,以行政性教育评价为主,由政府、学校、家长、企业和社会机构等联合参与、共同打造的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二)评价标准单一阻碍个性化发展

部分区域为了追求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绝对公平,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方式,违背了个性化教育发展的要求。这首先体现在评价标准单一上,部分区域为了达到表面上的公平,片面地以分数、升学率等量化指标评价中小学教学质量,忽视了学校的生源质量、建校时间等客观基本情况,违背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规律。还有区域的评价方式过于统一,如使用定量评价对学校的生均面积、师生比、获奖数量等进行定量统计,分级打分,对学校的评价以升学率高低论优劣,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高低论成败。事实上,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区的学校生均面积很难跟中西部地区的学校相比,人口外流大的乡村师生比又会远远高于城市,特长生的文化成绩考试分数也很难跟普通学生相比。在不同的办学环境下,学校需要更具特色的办学方式,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敢于破旧立新,打破常规。但那些符合国情、契合实际的个性化办学方式,会被过于统一的评价方式所制约,因为它们很难在绝对统一的评价方式中脱颖而出。

(三)缺乏刚性要求与过程性评价

一方面,在教育评价相关政策落地的过程中,部分“硬指标”可能被弱化为“软任务”,导致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例如,学校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缺乏具体措施,再加上政策在具体实施层面的刚性要求还亟待完善,因此仅依靠行政指令让学校落实破除“唯成绩”“唯分数”等评价要求难以实現。另一方面,当前教育评价中缺乏过程性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进行全面评价,例如用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作业来评价交互学习质量。[3]当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以纸为媒介,数据采集和监控的各个环节都比较落后,工作效率较低。如数据收集难、处理难、反馈难和效率低等,都不利于开展需要收集大量数据的过程性评价[4]。

(四)教育评价结果认同度低

评价结果认同度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信度较低。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在以省为单位建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完成的,由于它是由考生所在的学校进行操作,为了不影响名校录取,一些所谓“优秀”的学生的评价结果往往都被控制在“A”等层次。[5]二是实质性评价不足。《总体方案》发布后,部分地区结合区域特色,积极探索变革教育评价方式,依托“互联网+教育评价”的平台优势,从个性化发展的维度对学校学生展开评价。但大部分流于形式,只是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唯升学率”“唯分数”的评价换汤不换药。各地虽然想方设法地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迫于现阶段中考、高考的压力,评价结果如不能与考试成绩有机结合,又很难得到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

二、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的运用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的发送、接收、传输、审核和保存都是基于分布式数据结构,而非以某个机构为中心。区块链的每一个区块,就像电脑硬盘的每一个扇区。通过加密技术,区块链可以防止保存的信息数据被篡改。区块链与个人电脑硬盘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块“硬盘”并非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私有,而是所有人公用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读写数据,每一个人又都能看见其他人读写数据的情况。整个区块链更像是一个共享账本和分布式的数据库,类似在共享账本上“记账+认账”的过程,具有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全程记录、可溯源、数据信息集体创建、所有信息全体维护和公开透明等特点。因此,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进一步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一)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

在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中,每一个评价主体都是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可以单点发起、点上发声和链上评价,让教育评价工作形成多方合力。在教育评价区块链中,每一个评价主体都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向其中写入数据,不再有外部评价主体和内部评价主体之分。例如,对学生开展评价的主体可以从教师扩大到家长、同学和实习的企业,甚至可以扩大到学生经常坐的公交车司机,经常吃饭的食堂窗口的打饭阿姨;对学校开展评价的主体可以从教育主管部门扩大到家长、学校所在的社区工作者等。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都可以加入教育评价区块链,都能在其中留下自己的评价。

(二)破解评价标准化和发展个性化的矛盾

教育评价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点,发挥其全程留痕的优势,记录每一个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建立成长学习档案,对学生成长过程展开客观综合评价,绘制每一个学生的“数据画像”。这个画像可以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的情况,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最真实的自己,又能在大学招生、专业分配与就业等方面给相关单位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也就是说,学校可以依据“数据画像”因材施教,用人单位可以凭借“数据画像”知人善用,实现人尽其才,从而打破目前“唯分数”“一考定终身”“唯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格局。对学校而言亦是如此,教育部门可以建立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档案,从而开展个性化精准评估。

(三)提升政策落实力,消除评价盲区

区块链先天的分布式结构和拓展功能,能够让常规性监督评价触及盲区,破解过程评价监督难题。“区块链+智慧监管”模式有利于精准监控“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的苗头并及时给予纠正。同时,区块链技术还能有效扫除评价盲区,实现对学生学习轨迹的跟踪。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教育平台上,所有收集统计的学习成长数据以分布式储存的方式存在于区块链上,包括学生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等。学生如果想获得更高的评价,只能认真进行每一次学习,并对自己的数据负责。

(四)搭建区块链信息数据平台

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信息数据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数据平台可以确保参加评价各主体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这是开展教育综合评价的基础。

不同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分布式结构的区块链中所有的数据信息通过点对点传输储存在每个区块上,每个区块均可拥有一份完整的本地数据,实时更新后就能实现链上所有数据信息的如实记录,有效打通评价主体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分布式的数据结构可以真实地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一个步骤,记录学生获得的每一个证书、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完成的每一次作业、上课的每一次发言等。因为所有评价主体都参与了数据记录,且区块链的数据记录是不变并且永久保存的,即使修改单个单据也不能改变其他单据的数据记录。所以记录的数据可以完全杜绝弄虚作假。

三、教育评价中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注意事项

(一)数据存储容量的限制

一是多元化评价主体分布式地写入数据,会导致数据的量相当惊人,这就需要极其庞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保存起来,那将需要多么庞大的存储资源和电力资源。储存的数据量也会受到单节点的区块大小所限制。随着区块链系统的不断运行,它所产生的数据会不断累积最终到达一个不可存储的地步。二是不同区块之间的协同也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存储资源,一个学生获得的奖励需要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同时同步到所有区块上,让所有相关成员同时同步看到,依靠现有的网络技术并不容易。

(二)高信任度数据导致的低效率

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中,为了防止数据被篡改,也为了把记录的数据展示给每一个链上的人,相关人员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去管理,这也就意味着效率较为低下。例如,一个学生获得了一次“优秀学生”奖励,在常规的中心化数据库,只需要把这个奖励存在中心数据库中,任何一个教师或者学校要对这个学生展开评价就可以去中心数据库中查询这个奖励。但是这个奖励怎么来的,中心数据库的管理员是否徇私添加了无中生有的奖励?这些都不得而知,难以令公众信服。然而在分布式数据库中,这个奖励并未储存在某个中心数据库,而是在全体相关人员的见证下,储存在每个区块上。好比发一个文件公示和把文件抄送到所有相关人员处的区别,毫无疑问把学生的学习成长全过程抄送给其他人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将数据存储在每个区块上也将大大增加时间成本,导致较低的工作效率。

(三)去中心化带来的数据风险

去中心化虽然消除了信任危机,但是也为教育评价管理者、组织者带来了新的难题,管理者和组织者很难规范每一个读写数据的行为。去中心化意味着人人平等,管理者、组织者并没有更高的权限去修改数据,即便数据被非法利用,管理者、组织者也无能为力。试想,如果一个小学生因为偷了同学的五元零花钱被区块链真实记录并分发给所有区块,那么即便删除了数据,谁又能删除人们的记忆呢?技术是冰冷的,而教育评价需要温情。因此,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评价领域的时候,需要我们在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间进行权衡,设计出更加适合教育评价领域的用户隐私保护策略。另外,

区块链不是法外之地,去中心化的前提是必须树立规则意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监管者必须尽快完善法律规则与技术规则,从而更好地抵御数据风险。

(李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武汉430079;刘嘉敏,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广东 汕尾 516400)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 10/t20201013_494381.html.2020-10-13.

[2]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 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3] 藏鸿雁,梁晓琦,颜煜宇.成人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电视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2(10):59-60.

[4] 鄭秀敏,朱德全.美国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路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4):115-120.

[5] 刘源,谢先成.植根家乡,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访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杨明生[J].教师教育论坛,2021(6):4-7.

实习编辑:刘 源

中小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 学习减负 提出对策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关乎每个家庭的大事,我的孩子正在上初中,每天背着一个重达10多斤的大书包来回往返于学校和家里,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叫苦不迭。家长看在眼里,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长期以来,中小学生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是我国基础教育“特有”的现象。其结果导致中小学生背负了沉重的学习负担、精神负担,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近年来,教育部门在“减负”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没有从根本的上得到遏制。目前,减负虽已经喊了多年,但收效却不尽人意,且有越减越重、越演越烈之势。而且由于对“减负”的概念不真正理解,对“减负”的目的不真正明确造成了很多减负误区及危害。究其原因,是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即教育观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问题。下面我将从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为什么要减负及如何减负几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一、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形成的原因

我国中小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形成的深刻的社会、历史、经济背景。从根本上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用人制度不完善,就业竞争引发升学竞争;教育观念落后,考试制度存在缺陷;教育结构和规模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等。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既有现行政策上的原因,又有深远的历史根源。从现行政策上来看,现行的考试制度、升学制度、就业制度和设置各类重点学校的做法,是学校对学生“加负”的直接原因。从历史根源来看,始于隋文帝时代的科举制度,1400多年以来,“以考择优”、“以考取士”的一套做法,代代相沿,影响深远,以至于形成了今日的应试教育,且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历史遗留还有一个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等于学校,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关系,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的嘴成了“知识的溪流”,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随着“知识爆炸”,课本的内容不断拓展,作业量也越来越多,这必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这种旧的教育模式已经背离了时代精神,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扼杀青少年的创造性。

另外,目前许多家长在认识和理解上存在不同的差异。他们认为只有学习优秀,成绩突出,考上大学就是好孩子,就算完成了培养任务,就如释重负了。因此,往往会出现白天教师在学校把负担减了下来,实施了素质教育,晚上家长则开小灶,请家教,搞应试强化培训,进行模拟训练,甚至比实施减负之前更是变本加厉。对此,家长们也有他们的苦衷,他们颇感无奈地说:“白天,学校实施减负,孩子在校里学的东西少了,晚上回家就要补上。自己也不忍心看到孩子们天天学习如此辛苦,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残酷无情的现实告诉我们不得不对孩子严格要求,增加将来竞争能力的‘砝码’。在挤‘独木桥’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之前,确实不敢丝毫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升学看分,求职凭分靠学历,晋级靠分挣文凭,现实就是这样,不容许我们对孩子有一丁点儿的‘仁慈’之心,我们的良苦用心孩子日后会理解的。”看来,这也是课业负担减而不轻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家长直言:虽然“减负”了,但升学时衡量的标准还是分数,这种“考试成绩论英雄”的体制不变,他们不敢放松孩子的学习,甚至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期盼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父母不惜财力、物力、人力,精心去培养孩子;从而剥夺了孩子的礼拜天、节假日。钢琴班、美术班,名目繁多的各种补习班的学习,使孩子累得够呛,难怪有的孩子怕过星期天和节假日。调侃称之为“黑色礼拜天”、“黑色节假日”,看来正是不科学的应试教育制度是目前学生负担过重形成的罪魁祸首。

二、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造成的危害

学生过重的学习课业负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名目繁多的课程、考试、作业、补习、竞赛,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承受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致使学生怕老师、怕上课、怕考试。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近视眼、神经衰弱、脊柱弯曲等病症的学生越来越多,从而严重摧残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出题者绞尽脑汁,出一些偏题、怪题、难题去为难学生。学校、教师为了对付考试,不惜牺牲学生宝贵的时间,增加课时,加大课业量,搞“题海战术”,办各种名目的收费补习班。一些学校和任课教师为了一已荣誉,不惜以占用学生大量时间为代价,学生因完不成繁重课业任务而受罚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师生情感对立,学生厌学、辍学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眼睛只盯着中考和高考学科,即中考和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能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学课程,有的学科干脆不开,致使学生知识面狭窄。如此教育现状,与党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照此下去,推行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

学生负担过重造成的另一个可怕后果是给学生的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危害,我们看过的例子还少吗?有的学生不堪重负自杀,有的学生因考学受挫精神失常,有的大学生只注意学习书本知识,不注意其它方面的培养,成绩好,但品行有问题,最后沦为杀人犯。还有的大学生高分低能,踏入社会后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是比较“隐性”的问题,也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最为突出的方面。那么,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直接来自何处?我认为,首先是家长。现在,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社会,许多家长常常手持升学这根大棒在孩子面前乱舞,由望子成龙到逼子成龙。其次是学校。如果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师教育方法不适当,都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按照考试成绩排名次,使后进学生整日忍辱负重,自觉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有的教师歧视后进学生,更刺伤学生的心。中小学生毕竟尚未成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压力过大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功课不能学好,而且心理上受到扭曲,甚至发生病变。由于精神重压,导致孩子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违法犯罪,酿成如此悲剧,实在值得深思。让我们静下心来去反思一下教育吧。重智育而轻德育;重分数而轻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岂能造就社会有用人才?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而以上所有的这一切都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背道而驰。

三、如何真正做到减负

“减负”势在必行,否则将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育部提出的“减负”,顺民心,顺民意。站在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而减负是民心所向、人心所思。是让中小学生脱离书山题海的良好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研究中小学生的减负策略,正确处理好减负与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系,对于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减负”的措施,仅仅是量的减少,没有触及到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这种“减负”只是治标而不治本。俗话说,“查漏要找因,医病要治根。”要想真正把“减负令”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制定查处违规活动的规章制度,同时建立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估,“考试成绩论英雄”在教育界早己形成气候,要想真正“减负”,必须从依学生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优劣、奖惩教师的传统入手,建立相应的法规,用法规规范扭曲的应试教育制度。下面我从学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入手,谈谈如何利用几方面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协调好学生减负问题。

1.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尽管“减负”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但还有少数领导把“减负”与提高中小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对立起来,认为“减负”后,中小学生文化知识水平会降低;有的教师将“减负”后推进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就是多搞课外活动;有些家长对“减负”仍持反对或怀疑态度,学校“减负”,家长“加负”。其次是虽然学校和社会已停办各类中小学生补习班,但有关部门对城市中火爆的家教市场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第三是“减负”后,可供学生活动的社会公益场所不足,而游戏机房太多,以至于一些中小学生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玩游戏机上了。

2.学校领导及上级领导的作用。当前,“减负”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主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转变观念,改变以“分”看人的做法。从应试教育樊篱中解放出来。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关于“减负”的有关政策,并把“减负”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严格要求每个任课教师按照上级“减负”有关政策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并把“减负”与教师的奖励评先进挂起钩来,鼓励广大任课教师多在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多在教改上下功夫,提高课堂45分钟的利用率。作为学校领导或上级领导,应该是减负的主要源头,因为领导看人一般都看分数,如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看教师的教学实绩,所以形成“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因此,领导眼睛里千万不要只有分数,除了分数就容不进任何东西,看人也只看其分数,就连教师的教学也不例外,领导注重教师的教学实绩之后,那么教师就加强了这方面的要求了,这本无可厚非。但有些教师通过增加过重课业负担来提高“分数”,达到上级规定的硬性指标,学生的负担就不会减轻,减负还只是空谈。

3.教师的作用。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必须把“减负”落实到课堂教学各环节中。首先我认为要转变教师的观念。一是由学生被动接受向学生主动发展转变。二是由“教书匠”机械传授向掌握教学系列自觉进行教改转变。三是由向机械学习时间挤时间到向可变时间转变。四是由单一教学手段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转变。其次是要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减负”的重要实施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直接影响“减负”的效果。单纯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而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并不见有多大改变。只有教师确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科学地获取知识,否则,如果教师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准上,对发展讯速的教育动态和教育内容一无所知,用已过陈旧的知识指导学生,减负只能是一句空话,教育也不可能有什么起色。教学不得法已是一个很普遍问题,也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21世纪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指导研究,培养学生“举一知百”和“异想天开”的活泼的想象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就是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目标。

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还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每位任课教师要精心备课,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讲课要抓住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做到不给学生吃夹生饭,不抢占学生自习课时间。留作业要适量留自主型作业,有梯度作业,兼顾各类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随意性作业,惩罚性作业。并做到学生能当堂完成的作业,老师不要留到课下,能自习课完成的作业不留到家里;学校、教务处和班主任要协调好各科的作业量。在作业的时间和作业量上严格控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把“减负”落到实处。

4.家长在中小学生减负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切实为学生减负,仅靠行政命令,靠学校单方面努力还远远不能达到既定的目的,还缺少不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家庭内部也要给孩子一道“减负令”,家长配合得好,减负工作和学校教育就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反之,则很有可能极大削弱甚至抵消家庭中的学校教育内涵。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切不可把家长意愿强加给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往往事与愿违。其实家庭作业的形式很灵活,不只是习惯意义上的温习功课。例如,国外的学期作业,像现在春天来了,就让每个孩子都去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花、草、树都行,什么时候发芽、开花、结果等,做一个生长报告;一周作业,让孩子从父母、报纸等处了解某个社会问题,写写报告等,以开拓孩子的思维空间;至于辅导班,课余时间多了,上上也未尝不可,但这种辅导班决不是课堂教育的简单重复,也不是以考试增加学分为目的的艺术教育,而是纯粹以陶冶身心为主的音乐、美术等练习。总之,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是为了让孩子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家长、社会和学校应该努力创造这方面的条件,这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

5.环境的重要作用。环境相当重要。我们的影视制作和书籍出版单位,要从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开发青少年的智能、丰富青少年的想象力的角度出发,多出好影片,好电视剧,好的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实际是我们就业压力的提前。它是我们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诸多矛盾在孩子身上的表现。所以单靠教育部门的几个减负文件减去几个课时,削减几本教材辅导书就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在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上下一番苦工。当人们不再为就业而担心至少不是过于担心的时候,我们的中小学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总之,综上所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等于不做作业,也不是不考试。它减掉的是频繁的考试和机械、盲目的作业,减负工作的真正目的是把孩子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在宽松的,属于自我的空间里生活、学习接受全面的培养和训练,进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把握自我、战胜自我、走向成功。我们真心希望孩子的书包从此不再沉重,孩子的心灵不再沉重,孩子的一切不再沉重。

工作单位:陕西省绥德县满堂川乡土地岔完全小学邮编:718000

中小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新课程理念下对音乐教学“音乐性”的理解

1.“音乐性”体现了音乐课程的学科性质

音乐课程实施教学的载体是音乐,如果离开了音乐这个载体,以其他学科的内容取而代之,那么音乐课程的学科地位就不存在,音乐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富有音乐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奥秘,可以说“音乐性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高质量音乐课的重要标志”。

2.“音乐性”是音乐教育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重要条件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审美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通过音乐进行审美的传递、体验和交流。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使人格得以完善。也就是说,在音乐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只有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因此,具有深刻审美内涵的音乐教学必定是富有音乐性的。

3.“音乐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在保证音乐教学音乐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与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教师是新课程的执行者、实践者,是课改过程中最积极能动的因素。教师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课改,用辩证的观点去理解教学新理念,理性地决策自身的教学行为,并通过潜心钻研新课标,重新认识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学的重要地位,思考有效地加强音乐教学音乐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从大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着眼,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音乐教师只有深刻领会音乐教育的学科功能和育人功能,才能正确把握音乐教学的音乐性,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4.“音乐性”是音乐本色教学的回归

音乐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音乐教育的功能、内容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音乐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关注音乐,实实在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真实、质朴”的课堂才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美的课堂,因为,美的事物首先是“真”,“真实、质朴”才接近人的天性,更加符合人成长的规律,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我们呼唤音乐教学本色的回归——音乐教学应有的音乐性!

二、加强音乐教学“音乐性”的有效策略

1.正确理解学科综合,确保音乐课程的学科地位,突出音乐教学的“音乐性”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这无疑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大突破。它表明各学科课程在经历了教育改革的洗礼后,以一种开放的态势来重新审视学科的发展,在拓展学科视野,拓宽教育途径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把握好尺度,致使其他学科的内容或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内容大量占据音乐课堂,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课改中的综合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以音乐为本。教师不管采用哪个学科哪种方式引题,都要尽快地切入到音乐场面的教学上,在课堂上让音乐早一点响起,早一点亮出“音乐”的招牌。

2.合理使用多媒体,突出音乐听觉艺术,回归音乐教学的“音乐性”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音乐教学容量等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一定要记住音乐是听觉艺术,我们必须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果不顾及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单纯追求所谓课堂效果,为了电教而电教,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岂不是本末倒置?那种制作花哨,只图表面热闹的课件,忽视了对音乐内涵的关注,不仅起不到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的作用,而且会分散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禁锢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成为多媒体的“操作员”,师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取代。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反之,会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

3.紧紧抓住音乐要素,深化音乐审美,提升音乐教学的“音乐性”

音乐要素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音乐教学之根本,在各领域开展音乐教学都必须紧紧抓住音乐要素。如欣赏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去分析音乐作品,这才是深层次的欣赏。音乐欣赏为欣赏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使欣赏者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格调中理解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的美。在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帮助学生逐步加强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也是音乐教学要义所在。

我们只有深刻理解音乐教育理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经常在实践中反思、探索、不断改进,才能真正把握好音乐课堂,音乐教学才不会失去音乐性,才会绽放更迷人的光彩!

上一篇:工艺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文体意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