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2023-11-26

幼儿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人为环境灾害事故不断的形势下,职业技术院校加强对学生的环境安全教育,对减少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从长效机制看,环境安全教育可通过两种途径得到较好的落实:一是学校开设安全教育系列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实际,安排相关的环境安全教学内容;二是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教育氛围。

[关键词]环境安全教育 职业教育 校园安全文化

[作者简介]王万轩(1968- ),男,河南淮阳人,周口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教学研究。(河南周口466001)

一、环境安全的概念及其内涵

关于环境安全的概念,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分析给出的解释不同。传统意义的环境安全,基于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考虑,关注的是人们在生产活动领域内的工作环境(安全生产条件)以及生活和经济活动领域内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据此,环境安全可定义为: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存在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或死亡、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或损失的环境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人们对环境和安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环境安全问题的研究已扩大到国家和地区安全、环境保护、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与能源供应、海洋环境、社会政治等诸多领域,研究涉及的问题包括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国家意识、伦理学、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何平在《环境安全的理论分析》一文中,在总结分析了不同研究视角的环境安全概念后,最后给环境安全下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免于环境问题的危险和威胁,其环境要素的功能和调节能力处于可承受和可恢复的安全范围①。上述定义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最基本的依存关系出发,认为环境安全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环境的安全。郑贤斌在《安全的内涵与外延》一文中认为,如今的安全理念都是与信息网络挂钩的,基于这一视角考虑,引申出了当今的信息网络安全观,由此又派生出了另一层含义的环境安全——网络环境安全。因此可以说,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因研究者关注的主体不同而有区别。本文论及的环境安全,重点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我国的环境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然而,近20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各类灾害事件并没有因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而减少。由于气候异常及地壳活动频繁等原因,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形势呈现出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巨大的特点。据卫生部通报,2009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其中尘肺病新病例14495,死亡748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共750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共303例②。以上数字为官方公布的统计结果,有关人士认为,我国实际有职业病症状而未被确诊的患者人数要远大于已被确诊的人数。从上述统计信息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环境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环境安全意识比较淡薄,防灾减灾知识普遍缺乏,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致使每次灾害事件发生造成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都非常惨重,这种情况在近年来的重大灾害事件报道中表现非常明显。

灾难和死亡使国人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加强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当代社会全体国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环境安全教育的意义

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毕业后要到企业或事业单位就业,其中部分学生有可能从事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种职业,如机械、化工、电工、焊工、矿产开采、有色金属加工、土木水利工程等行业,其他如加工制造、旅游、仓储等行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安全风险。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除有可能遭遇生活活动环境可能发生的安全威胁外,还有可能遭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思想上麻痹大意或日常行为中稍微的失误和偏差,都有可能使自己或他人遭受意想不到的灾难。职业技术院校做好对学生的环境安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对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对生态环境保护,对减少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缺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职业技术院校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

环境安全教育是一个大课题,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施教组织可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实际有选择地安排相关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环境保护的需要考虑,职业技术院校应重点对学生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

1.环境安全知识教育。无论对一个普通居民还是从业人员来讲,掌握基本的环境安全常识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从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安全生产事故及企业内部出现的职业病等典型案例看,受害者大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云南农民工矽肺病事件、河南农民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企业内部时常发生的员工铅中毒事件、正己烷中毒事件等。客观地讲,企业既不希望自己的公司因意外事故蒙受经济损失,也不希望公司的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遭受侵害,因为不知才导致多方都不希望的后果出现。据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997~2008年发生该区的5起正己烷中毒事件调查,其中3起发生在空调车间,2起发生在冬季门窗密闭的工作间。上述情况表明,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并不恶劣,中毒事故的发生因管理人员和员工对正己烷的危害及毒性不了解而未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所致,其中一家印刷企业为改善员工工作条件,夏季来临时在车间内安装了空调,不到半月就发生了正己烷中毒事故,结果好心办了坏事③。

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进行的环境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可能的活动区域和专业实际,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和安全知识。如自然环境(生存环境)安全知识,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发生的地域空间、发生的原因及防御的措施等;生活环境安全知识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当地的空气质量、地下水水质、居室空气质量等;工作环境安全知识涉及的内容更多,如消防安全知识、职业病防治知识、电气安全知识、机械安全知识、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安全知识等。

2.环境安全意识教育。所谓环境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观念或态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各种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意识决定人的行为,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安全的漠视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案例不在少数,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之一,由于有关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淡薄,造成了施工过程中未探先掘,农民工上岗前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常识培训,井下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不按规定及时撤人等一系列违反安全管理的操作行为,一连串的安全监管漏洞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④。2003年7月11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水卡子村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51人死亡或失踪。事故发生后媒体报道,成都某旅行社组织4名上海游客到丹巴县巴底乡邛山沟旅游,当地群众在与游客进行联欢时遭遇了泥石流的突袭。专家和记者调查后评论,泥石流灾害本不可避免,但此次泥石流不该造成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一方面因为此前当地已连续下了二十多天的暴雨,成都某旅行社不该在暴雨季节组织游客到地质灾害多发区旅游;另一方面,身为休闲山庄老板兼当地水情监测人的彭某,不该违反地方政府规定于防汛期间在危险地段举行大的群众聚会,且在接到政府部门临灾预警的紧急通知后没有及时疏散群众⑤。2010年10月21日,大陆游客在台湾遭遇台风“鲇鱼”引发的地质灾害袭击,情况与此基本类似。

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环境安全意识的培养重点在两个方面:第一,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主动接受相关的环境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安全知识和实践技能,严格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行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等;第二,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观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而且还影响他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企业利益,以此唤起学生强烈的安全责任感,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3.环境安全伦理教育。环境安全伦理教育因施教组织针对的教育对象不同,选择的内容也应有所侧重。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环境安全伦理教育重在安全公共道德和环境生态伦理两个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既要自己安全,也要别人安全”的高尚伦理,“尊重与善待自然、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的发展理念。对那些有可能造成安全活动不道德行为和后果的责任人,如风险决策者、安全管理者、地方官员或组织管理机构里的个人,安全伦理教育侧重点是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其内容包括安全职业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习惯等诸多方面,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对此也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伴生的环境问题和企业内部居高不下的安全生产事故,已引起了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环境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自1994~2006年先后出台或修订了《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款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内容后,无论将来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在一线生产岗位都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保护环境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职业技术院校环境安全教育的实施

从长期教育效果考虑,职业技术院校的环境安全教育工作应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落实:

1.开设安全教育系列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讲授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的相关知识。20世纪90年代,当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开始出现加剧的势头时,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国家教委就联合颁发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纲要》要求“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课列为必修课程;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但时至今日,大多数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院校仍未落实《纲要》精神。从另一角度讲,《纲要》强调的只是环境保护问题,而从近年来的实际看,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生产领域内的安全事故对人的生命和健康威胁更直接,来得更快。因此,职业技术院校有必要把上述三方面的内容统筹到安全教育系列课程之中。

2.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教育氛围。校园安全文化是学校在学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完善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是师生员工对安全和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素养、能力等的综合⑥。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能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感和安全伦理观念,能保障学生在特殊环境条件或危急时刻生命安全或健康健不受侵害;反之,校园安全文化缺失或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放松,意味着事故与灾难随时可能发生。四川安县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大地震后无一伤亡与近年来一些地方时有发生的校园踩踏事故可足以说明这一点。

与普通中小学和普通高校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不同,职业技术院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安全与健康,更主要的是防止他们进入社会以后遭受各种不安全因素的侵害,因此,学校应把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融入教学、管理、科研、德育等各个方面的实践活动之中,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地讲授关联行业的安全问题及预防知识;学校在每年的环境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之际,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发生时,让学生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大众媒体收听、收看灾害现场救援、损失情况的报道等;在学生毕业或上岗实习前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等。

[注释]

①何平.环境安全的理论分析[J].环境保护,2004(11):54.

②卫生部.卫生部通报2009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D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jdj/s5854/201004/47129.htm,2010-04-28.

③李刚.深圳市龙岗区1997-2008年职业性正已烷中毒事故调查[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9(3):143.

④郭扬.专家分析王家岭矿难原因:本质是对生命的漠视[DB/OL].http://news.sohu.com/20100401/n271247738.shtml,2010-04-01.

⑤江毅,田刚,杨三军.丹巴泥石流灾害:与死神赛跑的接力棒断在哪里?[DB/OL].http://old.jfdaily.com/gb/node2/node17/node38/node16719/node16722/userobject1ai236743.html,2003-08-03.

⑥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2005(2):87.

幼儿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地理教学面临新的发展,地理是中学教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学好地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中学在地理学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贴近自然的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地理学习素材,结合乡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农村环境教学,是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地理;农村教育;环境教育

引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当前部分城市已经开展垃圾分类活动,这说明城市管理中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缘故,对于农村环境治理很难落到实处,想要将环境保护的目标落实到位,就必须从教育着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让下一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帮助农村人口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如何积极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开展高校的农村环境教育,这值得广大地理教师思考。

一、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对环境教育认识不足

环境教育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考试中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考核不多,因此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将大部分教学经历投入到主要课程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原本有限的课时中融入环境教育十分困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许多教师开始意识到农村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教学案例的指导,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够到位,往往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没有深入分析导致环境教育落实情况不够理想。此外农村地区由于环境相对较差,许多教师在选择工作环境时,往往对农村学校避而远之,这就导致先进教学理念始终无法落实到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

2.家庭、社会因素限制环境教育发展

中学阶段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然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在农村地区,长久以来的教育传承都没有涵盖环境教育的内容。面对经济发展的诱惑,许多农村家庭包括基层组织都选择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任由工厂发展,对植被破坏严重,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下,环境保护虽有好转,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发展。这些因素都在无形间加大了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难度。

二、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有效环境教育的策略

1.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

中学地理教材是经由专家编写评审,最终选择的教学内容,在农村中学,地理课堂中进行农村环境教育,首先应当挖掘地理教材中关于环境教育的素材,以课本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环境保护知识。举个例子,在讲解人口教育的内容时,教师应当结合农村的环境特点,让学生分析由人口引发的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开拓环境资源,因此在开垦土地过程中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情况;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原有的水资源被人为过度利用,导致水资源储量匮乏;在人们经济活动日常消费过程中带来的垃圾污染,也是损坏环境的重要原因。从教材中挖掘环境教育素材学生,一方面能够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也能让学生从教材内容进行衍生,注意到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2.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乡土地理教育

在农村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教材大纲中涉及到的内容之外,还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挖掘身边的乡土地理,让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奉献到家乡建设中,进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选择的素材是学生能够亲自接触到的,无论是哪个层面的乡土地理,都值得学生学习与参考。在面对乡土地理相关知识时,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调查等手段,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比如地区内的人文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等等。

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地理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較高的学科,倘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培养的需求。倘若学生无法带着兴趣到地理学习中,那么环境教育也很难落到实处。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案,从教学活动设计的角度贴近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课堂分为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满足高质量的中学地理教学课堂。

举个例子,在讲解空气污染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许多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北京市的雾霾情况等等。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应的图片与视频,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到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教师在对空气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学生便能够产生联想,发现身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事物,进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理念。

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农村环境教育至关重要,这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环境素材,结合乡土地理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将农村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李靖.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 2007

[2] 朱妙园,王金亮,鲁礼芬,钟云华,李石华.农村中学地理学科环境教育探析[J].环境教育.2005(11)

[3] 林红.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05

幼儿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要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就需要人类加大对大自然的保护,将保护环境当成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帮助青少年尽快的树立起环保意识,培养青少年的环保观念。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就十分有必要将环境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让学生从小就能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生态环境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教学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环境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 融合渗透

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的客观条件。环境发展的好坏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注重环境保护,是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1]。那么怎样进行环境教育,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呢?我们也知道,语文教学一直都是我们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紧密。有意识的将环境教学融入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环境意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因此,将环境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下面就具体分析了如何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深化学生对环境情感的体验

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情感的熏陶,可以将环境情感逐漸转化为学生的环境意识[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内容的设置,找出文章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可以很好的提高环境教学的效果。

1、通过朗读,深化体验。朗读是我们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要做的第一项任务,它也是体验语文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最主要的手段和方式。通过朗读,可以更好的掌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如这一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透过文字,进行充分的想象,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同时激发起他们对西沙群岛的向往之情。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我们的大自然之美,产生出对自然之美的感激之情。

2、通过互动交流,深化体验。互动与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这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例如:学习《大瀑布的葬礼》时,老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为什么人们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人们对树木资源的砍伐这种行为对不对?面对已经消失的大瀑布,人们应该怎么做?通过提出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各抒己见。有些学生认为应该对砍伐树木的人进行处罚,有些人觉得现在应该多种树来弥补过失。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环境教育融入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

3、通过音乐,深化体验。音乐可以很好的起到渲染课堂氛围的作用,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环境情感的体验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3]。

例如: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把《春天在哪里》、《找春天》等歌曲播放给学生听。在歌曲的辅助下,帮助学生更好的将课文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画面。领会春天带给我们的别样魅力,让学生们喜欢上春天、喜欢上大自然。

4、通过多媒体展示,深化体验。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事物最大程度的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4]。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对多媒体技术进行进行应用,可以让学生们对环境教学有身历其境式的体验。

例如: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将黄河水从清澈到浑浊、黄河周边树木由多变少、黄河决堤由小变大的变化过程在学生们面前清晰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意识到黄河问题的严重性,激发起学生保护黄河,保护环境的热情。

5、通过角色扮演,深化体验。角色扮演是指让学生自己扮演课文中的人物,通过对课文中情节的表演,达到深化环境情感体验的目的。

例如: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时,作者写到珍珠鸟这种原本怕人的鸟类有一天竟然爬到了正在写作的作者身上,为了不惊动睡着的珍珠鸟作者停下了手中写作的笔,细细的观察起珍珠鸟来的细节。老师就可以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体会人鸟的和谐相处,进而体会到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美好关系。

(二)在语文教学课堂外开展实践活动,将环境教学延伸到课堂外

1、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延伸。环保的学问不只存在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中,而且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环保理念只有辅助实践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5]。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环境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中,更要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践,将其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将环保意识转化为一种能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环保能力。

2、向社会实践延伸。环境问题不单纯是某个个人、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性问题。只有我们在社会中进行具体的环保实践,才能够让环保理念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够在环境治理中看到成效。

例如: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我们知道文中的小村庄因为人们的乱砍滥伐最终被侵袭的洪水给淹没了。老师可带领学生开展植树种草种花活动,从自己身边的绿化做起,为保护环境奉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认知方式、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小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通过实践改善环境现状,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沂颖.生态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D].郑州大学,2013.

[2] 徐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学周刊,2014,12:128-129.

[3] 杨文学.浅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4,12:65.

[4] 王元华.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中旬),2014,03:366-367.

[5] 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163-164.

幼儿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 融入 高等学校教育

“环境教育”一词最早见于1970年的《美国环境教育法》,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正式将“环境教育”的名称确定下来,并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此后,随着人们对环境及环境问题认识与理解的不断深化,环境教育的内涵日臻完善。

一、人与环境关系的内涵:新环境范式的内涵与发展

人类对环境的价值观与作为模式,一般可区分为“主流社会范式”与“新环境范式”两个相互对照的价值模式。所谓的“主流社会范式”是指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至环境保护意识觉醒前,在科技与经济迅速发展时,一般大众所具有的世界观,由人类对其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持有的共同的价值、信念、与知识所组合而成的一种态度。这种典范的基本信念具有某些鲜明的特色:对科学及技术抱持强烈的信心、追求丰盛的物质生活、怀着一种繁荣未来的憧憬、支持经济建设发展、坚持个人权益、主张放松政府管制、满足现状、和维护私有财产权。而“新环境范式”的信念,基本上是相对于“主流社会范式”的观点,由于自然环境渐渐遭受破坏,各种环境污染的事件危及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部分人士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界定科技的价值与经济发展对人类的意义。基本上,“新环境范式”的信念是能了解人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的一部分,相信各种极限的存在,体认地球的负荷能力不是无限的,认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的重要性。“新环境范式”的内涵可作如下理解:

1.重新定位人与自然关系:肯定自然本质的价值,厘清人类中心、生命中心与生态中心的环境价值观;

2.重新认定环境正义的范围:除了自然保育外,更要思考弱势族群与未来世代的关怀;

3.重新定义现代文明的内涵: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及科技与人文本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环境教育的理念进展与环境教育的目标

(一)环境教育的理论进展

从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起,经过多次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逐渐建立其理念与架构,归纳多位国际性环境教育学者的共识,认为环境教育课程必须包含几个理念:整个教育理念的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配合学生认知与情意的发展;而环境教育的范畴必须有整体性的考虑,要考虑到自然的、人造的、科技的和社会的环境(涵盖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伦理的与艺术的层面);就其广度而言,则要具有宇宙观,不应只局限在地球的生态环境,而要有更广大的视野;至于其深度就必须呈现对未来的关怀,除了考虑这一代人类的生存外,更要考虑未来世世代代人类的生存问题;课程内涵、教学方式与学习型态则要兼顾议题导向、行动导向、持续发展性、科际整合与协调与经验导向等要项。

由贝尔格莱德宪章(Belgrade Charter, 1975)所宣示的环境教育计划指导原则,清楚地指出环境教育的理念包含:整体性、终身教育、科际整合、主动参与解决问题、世界观与乡土观的均衡、永续发展与国际合作。

(二)环境教育的目标

贝尔格莱德宪章与伯利西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已经清楚地定义,环境教育之目标在使学生能够认识而且关怀都市和乡间有关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与生态的相互关系,并经由适当知识、技术、态度、动机及承诺的养成,以建立一种个人、群体和社会整体对环境的新行为模式,解决现今的环境问题,并预防新问题的发生,进而促成永续发展。环境教育的整体目标为:

促使世界人类认识并关切环境及其相关问题,具备适当知识、技术、态度、动机及承诺,个别地或整体地致力于现今问题的解决及预防新问题的发生。

培养意识及关切在都市和乡间有关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去获得保护环境及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为个人、群体和社会整体创造出对环境的新行为模式。

而具体的环境教育目标包含觉醒、知识、态度、技能、评鉴能力与参与等项目。环境教育必须完整地包含五个教育目标,才能落实环境教育的理念。这五个目标分别是环境觉知与环境敏感度、环境知识概念内涵、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行动技能与环境行动经验。

三、环境教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对策分析

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模式可分为专业环境教育和非专业环境教育两类。专业环境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为环境科学本身研究和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包括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环境工程类的环境教育学。非环境专业的高等环境教育是在受教育者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环境与资源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主要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与资源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养成良好的环境公民素养。

在西方国家,环境教育被认为是重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内容。日本社会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日增,环境与资源科学在日本迅速发展,社会对环境与资源类的人才需求也大增。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大学环境类专业设置上趋于多元化,让环境保护理念深入到不同学科,注重环境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在高等教育中首先实现环境教育的社会化。日本大学的环境专业教育,着重强调实验技能和重视实际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中有大量的相关环境教育课程,环境教育与社会实践尤其是社区环境服务项目联系紧密。就形式上来看,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仍然是以课程体系内的环境教育为主,以课程外的环境教育实践为辅,包括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研究和设计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和项目以及参加社区社会实践等等。在英国,很多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开设了大量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必修课,使大学生从心理上接受环境教育,高等院校中已有为多个学位和文凭而设的范围极广的环境自然课程,并因此在全国形成了一种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的氛围。

我国的环境教育从根本上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环境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且正在不断的完善与深化。许多院校设置了环境与资源科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因此培养了大批环境与资源科学和环境资源保护的专门人才。此外,许多高校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教育课程列入了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程中,在非环境类专业教育中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环境教育:

一是在公共选修课程,甚至是必修课程中开设环境教育类课程。条件成熟的学校,甚至可以将环境与资源教育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一定学分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在高校中普及环境教育。就公共必修课而言,在这些课程中,环境素养好的老师应当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保护观念,如:在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用新的环境道德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创设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两难选择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环境资源意识;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就具有时效性的国际与国内的环境状况或环境事件作出解释,指出潜在的危害及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将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渗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是提高大学生环境素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可根据学校具体条件,开设环境与资源教育类公共选修课程,例如《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等诸如此类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就学习环境类的课程作出选择。最好能够开设跟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课程,贴近生活,提高学生选修学习的兴趣。

二是组织环境与资源教育相关的讲座,针对当前的环境与资源热点,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内容相对更具专业性与前沿性,开展专题讲座可包括: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废物资源化、生态(碳)足迹、环境污染与健康、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等,围绕经济、环境管理以及社会科学等方面对环境资源进行阐述,适合于文科、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自由选择,灵活性较大,授课内容切合实际。通过报告者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讲座尽可能的贴近生活,普及生活中的环境知识,提高面临环境与资源问题时解决的能力。

三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环境素养,重视环境渗透功能,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本身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的综合性教育,因此,在工程技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均可融入环境教育。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在环境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深入研究所讲授课程的内容的过程中,挖掘出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及时的进行环境渗透教育。通过学科渗透,既可以使学生在学到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到相关环境知识,又可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基本的环境道德观念。因此,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的环境保护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环境教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方面。

四是在社团活动引入环境教育,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通过社团活动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社团活动能让学生作为环境教育的主体,让学生亲自参与环境教育中。所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组织环境保护相关的社团,在活动中普及环境教育,学习相关环境知识,相互交流分享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废电池的处理,可以通过社团组织,组织志愿者定期回收与集中处理。提供闲置物品以物换物交流平台,避免二次浪费,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应该多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情感上贴近环境、尊重环境、热爱环境和关心环境,进而形成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实现大学教育的全面与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朱义年,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高教论坛,2005(5):42-45

[2]徐蕾,颜柄乾.美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44-47

[3]孙志东.对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探讨[J].前沿,2008(4):29-31

[4]王定功,路日亮.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1):72-75

幼儿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的背景,其次阐述在幼儿师范学校英语学习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幼师学生英语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挖掘英语教育资源;利用任务驱动法,创设英语环境教育活动;加强课外活动,拓展英语环境教育的空间;延伸英语课堂学习,开发隐性课程。

关键词:幼师学生;英语学习;环境教育;渗透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经过多年实践,环境教育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学的目标之一,采用了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相关学科之中的渗透式课程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外,还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环境意识。”[1]1995年,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指出:“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环境保护要以教育为本”,要“通过高校的各个专业,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来提高青少年和儿童的环境意识。”[2]本文就幼儿师范学校课程改革中,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英语学科学习中进行了探究。

一、师范生英语学习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背景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一词最早见于1970年美国环境教育法案,这一法案指出:“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认识环境围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3]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人们为了解和认识人类、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必须接受的技能和认识方面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环境价值和澄清人类与环境关系概念的过程,它必须贯穿于人们制定环境政策和形成环境行为准则的过程之中。”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国家在中小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以期培养出具有环境意识、懂得基本环境知识、能采取适宜行为保护环境、力争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球公民”。目前,各国实施环境教育主要有三种课程模式:一是单独设立环境教育课;二是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不是单独设课;三是在一些实施“综合主题”课程模式而不是分科课程模式的学校,以环境教育的若干主题为线索,将各学科或各领域教育内容综合在一起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

我国义务教育大纲也明确提出要重视环境教育。普及大众的环保意识,应从加强师范学生的环境教育开始。特别是现在的幼儿师范学生将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的环保意识及其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环境科学的掌握情况,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下一代。因此,幼儿师范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环境教育的使命,全面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环境意识。据此,将绿色教育融入幼师学生英语学科学习,培养保护环境的小卫士,为传承环境教育奠定师资基础,必定是英语创新教育的最亮点。

二、幼师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1.幼师学生的英语教材为环境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

幼师学生的英语教材编排形式多样,有关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丰富,其内容来源于生活,具有可信性和时代性,使幼师学生开阔视野、关注社会、关心自然,在英语学习中进行环境渗透,非常具有可行性。

2.环保教育是幼师学生的必修课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培养的师范学生,毕业后将是小学或幼儿园教师,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可是对环保知识却知之甚少。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学生重视文化课和技能的训练,环保意识严重欠缺,对环境问题常常表现出冷漠和淡然。在幼儿师范学校的英语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保护环境,使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觉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显得十分重要。

3.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有效手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在课改试验过程中,开展英语任务驱动式教学,把教学任务分解在每个学习任务中,不仅有效地、分阶段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幼师学生新的学习方式,能较好地把英语学科学习和环境教育有机结合。

三、环保教育在师范学生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我校幼师学生使用的是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高中英语》和上海外语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精读》,下表采撷了教材中部分环境教育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针对幼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选择好英语学习和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环境教育契机。英语课堂除了是语言学习的阵地,也可以成为专题知识的载体,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

英语教材中有关环境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的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环境问题,阅读内容是一篇电视辩论《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提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教育学生要更多地思考循环利用(Recycling)的问题,呼吁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ays of living)。学英语中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以白尾鹿类比人类,说明在严酷的寒冬里,食物匮乏,白尾鹿靠减少能源消耗来延缓自身新陈代谢,最后在严峻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指出人类不注意节能,终将被无情的大自然所淘汰。而文中得出的结论“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正是当下全球触目惊心的惨痛现实。

四、在英语课程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挖掘英语教育资源,培养幼师学生环境意识

幼师学生面临的各种英语考试考级中,从PETS、大学英语四~六级、TOFEL甚至各类新教师社会录用考试中不难发现,涉及环境的考题一直很热门,其涵盖面包括全球气温变暖、沙漠蔓延、森林锐减、垃圾成灾、酸雨肆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人口爆炸、疾病肆虐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中丰富的、潜在的环境教育素材,针对幼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选择好环境教育与英语学习的最佳结合点,完成环境教育渗透。

2.利用任务驱动法,创设英语环境教育活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课程,教师也必须具有研究和提炼的能力,分析教材特点,结合幼师学生能力,将环境保护教育和英语语言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抓住良好契机,创设各类环保话题,设计出生动的环保任务,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不断探究,在英语学习任务完成中获得环境知识。

南京人总有一些“玄武湖情结”。但是,随着湖周围的工厂不断增加,人口日益增多,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湖内,使水环境不断恶化,湖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急剧增加,湖泊极度富营养化。一到雨季,玄武湖水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就紧张,因为每年五六月份,玄武湖部分湖区蓝藻开始增多,湖底泥巴中的锰含量也有异常,玄武湖有变成“酸湖”的危险。昔日美丽的玄武湖像颗蒙尘明珠。大学英语有篇课文Journey West,描述美国西部的露天开采、过度放牧,曾是著名西部牛仔故乡的浪漫家园变得满目苍夷。抓住这个环保教育机会,在正式引入课题前,播放一段玄武湖“排毒”工程最新视频,在学生关注家乡美景的强烈视听感受中,展开热烈讨论,分层设置思考任务。例如,How many kinds of disasters do you know?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our daily life?并布置Group Discussion任务What should we do to preserve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y.等一系列环保教育内容。通过任务的分阶段完成,学生既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又能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开拓思维,提出建设性的提议,认识保护家乡美景和环境的重要性。

3.加强课外活动,拓展英语环境教育的空间

(1)开展英语经典美文、影视欣赏等第二课堂,在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幼师学生的环境理论水平。推荐环保主题原版英语杂志和环保书籍,例如National Geographic,New Scientist,Science,Nature,Man and the Environment,Environment and Life等,在教师的引导下,于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丰富其环保知识。教师还可以推荐那些立意新颖、阐述严谨、论据充分的美文作为阅读材料。例如,被誉为当代保尔·柯察金的俄国青年作家奇家耶夫的《绿色梦,绿色情,绿色爱》、以及美国著名作家《阳光、空气和水的对话》,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环境科普图书《寂静的春天》,等等。在这些优美的作品中,作家把对环境的关注渗透在优美的字里行间,通过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对环保教育的认识。还有许多经典电影,例如美国的纪录片An Inconvenient Truth、《2012世界末日》等,讲述的是全球变暖的科学原因和地球毁灭的种种后果,呼吁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影片制作精美,道理阐述简洁易懂,加上前美国副总统戈尔的主讲,实属不可多得的第二课堂教学辅助佳片。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中指出:“如果不了解和不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不是一个合格的师范毕业生,更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幼师学生的环境认识提高了,环境保护责任感提高了,势必为他们将来为人师表、传承环保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合各种环境保护节日契机,开展英语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幼师学生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纳入英语课程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主体活动,使环境教育朝着常规化方向发展。每年上半年,可结合二月“世界湿地日”、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五月“世界无烟日”,下半年结合六月“世界环境日”、七月“世界人口日”、九月“保护臭氧层国际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环保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例如自制英语环保宣传单、自编英语环保语录、出环保板报、进行世界环保知识竞赛、交流英语环保心得,等等,这些举措对环境教育的深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3)利用STSD育人模式,即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Development)相互联系起来的教育,可以把英语学科中环保教育置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息息相通,让师范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世界,增强以共建绿色家园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将环境意识传承下去。

重视依靠社会力量。近年来,我校和河海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市环保局等单位联系,请市环保局、东南大学等专家、教授来校做“人与环境”、“水质与健康”、“环境现状与未来”、“环境与发展”等专题报告。还聘请一些懂行的家长担任辅导员,带领学生到南京橡胶厂、南京“白猫洗涤济厂”等地参观。由于这些单位的支持、专家的指导,在身临其境的社会实践中,幼师学生获得了很多的科研动态及社会信息,提高了环境教育的质量和层次。

以环保为主题,发挥幼师学生多才多艺、活泼大方的天赋,鼓励他们作为国家现代小公民,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进行环境调查。例如针对“南京的未来设计”、“保护南京母亲河——长江”、街头垃圾分类研究、宠物排泄污染社区环境等热点问题进行调研,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前期的了解情况、材料收集、活动准备,再经过材料整理、数据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英语听证会或辩论赛之余,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口语,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环保意见和开放性的环保设想。通过活动的全面参与,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环保任务的艰巨性,有利于把被动的环保意识培养转为自发地、主动地提升自身的环保素养。

4.延伸英语课堂学习,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实施绿色校园行动

学校是一个微观的社会,是英语课堂学习的延伸,学校有必要开发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师生环境意识,在师生共同建设绿色优美学校环境中,为环境教育做铺垫。根据绿色学校计划,对绿色学校的指标做详细的规定,包括课程整合、校园场所的加强、社区本位的教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行动支持等内容。绿色学校新主张以环境作为整合学习的背景,对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均可以做出详细的规定,旨在鼓励幼师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联系自身社区生活,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环境素养的新一代优秀教师。

总而言之,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需要全人类都来关注。幼儿师范学校的英语教师应把在英语学习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将环境教育渗透于英语学习中,着力于“创基础素质之新,示绿色教育之范”,构建幼师学生的环境道德基石,培植21世纪学生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身心素养和创新潜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3]刘大瀓.第一部《环境教育法》的诞生地 ——记美国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7,(10).

[4]牛俊杰等.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环境教育,2006,(10).

[5]崔红卫.环境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之微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航,2007,(10).

[6]柏愔.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环境导报,2003,(14).

[7]徐香云.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J].环境教育,2001,(4).

幼儿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中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碳中和理念将不断引领城市的发展。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对于优化城市形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利用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的碳氧平衡,就必须对现有街道进行优化升级,既要减排,又要吸收,合理的街道空间能有效促进城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文章分析街道参与因素的现状,并结合“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提出步行街道的概念方案,旨在为低碳环保城市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碳中和;步行友好;街道;生态效益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系列社会行为提供场所,甚至城市相当一部分土地都用于市政道路建设,而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将有助于改善街道,创造出更美丽的场所。文章从碳中和角度着手,探索如何让街道更好地助推社会发展,更好地为人服务。碳中和主要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的方式,抵消掉人类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现“碳氧平衡”。目前,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张思敏等从碳中和的视角针对土地优化布局提出了建议,建立了碳中和评估体系,同时提出了完善低碳绿地的建设规划方案[1]。周述明通过对成都市街道绿化景观的实地调研,运用景观评价的方法,指导成都城市街道环境的综合治理,形成符合地方特色的历史风貌街道景观[2]。韩君伟运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街道景观进行数据化细致分析,为街道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参考[3]。李强等将生态化雨洪设施用于街道层面,利用SWWW模型模拟,探索适合我国发展模式的绿色街道优化设计方案[4]。结合我国街道更新状况,对街道社会交往空间的设计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    街道概述

简·雅各布斯曾提出,街道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优劣的标尺。街道作为城市规划、建筑的基本架构,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现,街道的健康发展将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对步行街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步行街道应保持通达性并起到持续提供光、空气和服务设施的作用。步行街道作为开放空间需要融入自然环境,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的步行需求。此外,街道绿色景观还扮演着“城市之肺”的角色,将开放空间转变为绿色空间,与自然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形成城市的生态链条,更新和过滤汽车尾气,从而实现碳氧平衡。

2    步行友好街道功能

2.1    疏善城市交通

城市居民活动较为密集,出行时容易造成城市交通困扰,加重城市街道负荷,从而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步行方式具有其他交通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其自由度、通达度高,不受到地面障碍的影响,开展步行友好街道的设计,有助于完善交通布局,为人的活动提供便利,满足人们步行的随机性及独立性需求,减轻交通压力。

2.2    優化城市整体环境

步行友好街道通过街道绿化、街道设施完善、街道铺装等人性化设计方式,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步行友好街道的设置鼓励人们减少汽车出行,降低城市碳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3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步行友好街道不同于以往的街道,可以承载城市市民各式各样的复合型步行需求,人们交谈、驻足、聆听等与步行有关的需求都能在步行友好街道中得到满足,人们开始从逃离城市转而回归城市,无拘无束地在街道中穿行,自由地交往,恢复了城市的生活气息,增强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2.4    步行选择的潜在因素

现代化的发展催生了人们的惰性,人们出行时倾向于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步行出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出行方式。因此,步行街道的设计需要掌握影响人们步行选择的潜在因素,并在设计中实现深层次把控。如今,城市用地错综复杂,给步行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受定式思维的影响,人们选择出行方式时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预判,通常会避开步行,这样的选择有时甚至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但与此同时,影响人们选择的理性因素如有利于健康、娱乐休闲等,也会帮助人们作出明智的选择。但是,在步行街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量各种选择动因,促使步行空间在城市用地中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进而高效应对社会环境带来的适应性挑战。

第一,步行速度。步行速度一方面会受到个体身体素质的影响,通常年轻人比老年人速度更快;另一方面会受地面物理性障碍的干扰,障碍越少,就越有利于提高步行速度。去除步行道路上不必要的景观设施,实现铺装平整化,降低道路高差,在通达目的性更强的街道,拓宽步行街道面积,降低人员密度,尽量满足人们迅速通达的需求。

第二,步行距离。步行选择具有短距离的特性,人们可以接受的行走距离是有限的,但优化步行环境,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步行疲劳,适当延长步行距离。宽阔笔直的步行街道容易让人感到乏味,相反,曲折且富有变化的道路,可以遮挡一目了然的步行路线,如此,途中的景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让人们短暂地忘记步行距离,从而缩短心理上的步行距离。

第三,步行空间。一是舒适空间感。形态各异的步行街道存在于城市中,成为连接城市不同空间的纽带。步行空间的比例尺度应该符合人的主观感受,满足其随时进入共享空间的需求,应做到紧凑而不密集。二是空间视觉体验。步行能够促使人们接触更多的环境信息,相应的感官刺激也能得到调动。人们在判断方向时往往漫不经心,但是街道绿化景观通常会成为视觉聚焦点,吸引人们的注意,好的步行街道需要布置相应的特色构筑物,设置提示性的地标、铺装等引导各类行人通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感[5]。

第四,步行路线。步行路线会受到步行目的的影响,当目的性强时,人们会选择以最快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因此,更倾向于选择通达性较强的路线,抄近路就成了人们的首选,而此时步行效率会高于其他交通工具。这种情况下,市民广场步行空间的设计,可设置对角线道路,避免交通障碍,为人群提供便利。当目的性弱时,人们更倾向于随机性的步行。观景、闲聊、休息成了这类人群的主要活动方式,其步行路线以连续性为主,富有节奏空间变化的街道环境会让步行更加具有乐趣,但应该注意的是,步行空间的曲线变化需要避免反复多次方向切换,以防止行人方向感错乱,还要尽量避免高差,以不打乱步行者的节奏为宜,为步行提供便利。

3    碳中和视角下的步行街道“碳减排”

汽车时代,在交通工具为主导的环境下,步行街道的设计与道路设计往往采取了相同的规划逻辑,机械、刻板、以通达性为主,忽略了人的步行体验。因此,步行环境的营造需要更多考虑到人性化因素,与实际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置于碳中和这一更宽泛的社会背景下,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步行不再只是一种交通方式的选择,更多的是为减少空气污染、营造健康清洁的生活环境而作出的明智选择。将步行街道与越来越多的因素结合起来,如场所、物质环境、景观等,形成连续性的街道布局,而非局限于交通连接点,因此,在步行街道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3.1    提供步行场所

步行街道的功能主要是承载步行人群,协助人群到达不同的目的地。除此之外,极强的可达性可将人们从各处汇集起来,步行街道也将成为散步、交流的场所。步行街道需要具备非常重要的社交功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交流,为步行街道赋予独特的空间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生理需求一安全需求一归属需求一尊重需求一自我实现需求一认知和审美需求等级排序,可为步行街道设计提供有力参考。人们在街道上行走,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交流本身成了步行的最终目的。关于尺度,步行场所的尺度应满足人群随心所欲的步行需求,而如今大多数城市的机动车道通常与步行街道共享公共空间,人行道绝不能给人拥挤或孤独的感受,需要有充分的安全感,因此要远离机动车辆的威胁。步行街道每分钟、每米的宽度通行量能达到7~8人,此区间内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走。

3.2    良好的景观功能

顺应街道现有的地貌特征,减少土方量,减少机械操作。遵循生态优先原则,自然植物群落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街道景观价值。设置交叉路口、小广场、小公园或者一处开放空间,对于长距离的街道而言,中途的景观节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街道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文化,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将地域传统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等融合起来,有效烘托城市氛围,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更丰富独特的景观体验。因此,展现城市独特文化风貌,是城市步行街道重要的景观功能。

3.3    良好的教育功能

街道教育功能与城市文化氛围相呼应,步行街道营造的教育环境可作为儿童的室外绿色课堂,让其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还可为市民提供寓教于乐的教育环境。因此,要将自然要素引入城市生活,可在街道种植大量的植物,甚至可以设置创意构筑物,以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态环境。

3.4    优秀的街道设计

在街道重构设计中合理利用废弃或可再生材料以及自产废弃物再循环材料。例如,运用环保铺装材料,提高下渗能力,同时为街道提供必要的装饰,标示街道的使用功能。运用良好的铺装设计,辅助营造街道场所,划分不同底界面,展现街道特色。除此之外,处理好色彩与造型、材料与质感、尺度与比例错综复杂的细节关系,需要遵循一定的街道设计逻辑,注重人的使用需求和感受,要做到既有变化又统一和谐。

4    碳中和视角下的步行街道“碳吸收”

21世纪是汽车高速发展的时代,汽车尾气的排放无疑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莫大的负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将街道描述为一个巨大的车间,在如此庞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体系下,植物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媒介,其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实现碳氧平衡。

城市街道作为公共开放空间,与市民日常活动密切相关,街道良好的绿化环境有助于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效益。一是考虑整体形象美观问题,通过合理有效布置街道植物,使空间得到高效利用。街道绿色系统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在进行街道植物一体化设计时,应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城市街道用地资源,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实现街道植物向空间一体化发展,实现街道空间绿化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将人们的视线从地上转移到空间探索上,是短时间内改善大城市小环境,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粉尘,净化城市空气,释放氧气,实现碳中和效益。不同的植物具备不同的特殊功能,如在街道大量种植布置油松、槐树、侧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不仅如此,还能隔绝城市噪声,调节城市温度,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为行人提供优越的步行环境。

4.1    复层结构植物设计

复层结构用于在街道中模拟自然群落,形成具有遮阴及观赏效果的立体景观,一方面能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另一方面能增加绿化,丰富街道形式。

4.2    分隔带植物设计

分隔带绿化可用观花或者观叶植物搭配,起到引导步行的作用,与乔灌搭配,形成立体“绿化墙”,进而增大植物吸碳面积,净化空气。

4.3    天桥绿化设计

天桥作为街道的连接体,由于栽培土质的限制,可设置植物种植池或垂挂花篮进行点缀,以形成立体绿色墙面的最佳效果,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4.4    绿色街道雨水处理系统

不同于以往的街道雨水处理,在道路分隔区中设置形式各样的水池装置,以自然的方式对雨水进行处理,形成“渗透、蓄水、滞留、净化、排放”的循环。不同的装置可以丰富街道景观层次,在雨水丰沛的季节还可起到防洪蓄水的作用,同时,为道路植物提供水分,吸收城市地面粉尘,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使街道生态系统更加完整。

5    结语

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忽略了许多人性化空间问题,大多数城市真正的步行街道空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效益的提升。在以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的大环境下,街道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对象,应置于生态系统背景中考量,将更多的城市空间与城市节能减排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为政府重要议程提供重要依据。建设步行友好街道與制定碳中和目标有相同的愿景,即实现城市健康发展,我们都有责任为友好步行街道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思敏,章慧明,徐从广,等.碳中和视角下的低碳生态城市思考与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9):87-88.

[2]周述明.成都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评价及其环境效益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3.

[3]韩君伟,董靓.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街道景观视觉评价研究[J].中国园林,2015,31(5):116-119.

[4]李强,梁芙蓉,甘霖.基于SWMM的绿色街道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9(S1):20-25.

[5]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1.

上一篇:媒介产业竞争环境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