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型转换习题

2023-05-11

第一篇:小学语文句型转换习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1、我得想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5、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6、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三、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改为夸张句

1.这个足球场太小了。

2、他的鞋真大。

3、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4、这里一只鸟飞起来,那边鸟又落下去,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五、改为间接引用

1.

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3、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4、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5、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

6.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7.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六、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2、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

3、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改为比喻句、

1.天空中飘着大雪。

2.绵延不断的王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却很细小。

八、(改为拟人句)

3.田里的青蛙叫。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6、(改为陈述句)

7、8

、)

11、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转述句)

13(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

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

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

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

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

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改为转述语句)

31、

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改为间接引用)

36、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8、

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9、

雨下得很大。

40、

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41、

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42、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4、

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45、

凡卡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改为反问句)

46、

50、

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改为“被”字句)

51、

小窗户里望见的能有多大呢?(改为陈述句)

52、

凶狠的老板打凡卡。(变换语序,意思不变)

53、溪水哗哗地流向远方。(改为拟人句)

54、“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改为反问句)

55、(改为比喻句)

56、

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57、

地球资源枯竭了,人类否能活吗?(改为陈述句)

58、

曹操气得脸都红了。(变换语序,意思不变)

59、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改为反问句)

60、

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改为比喻句)

61、改为间接引用)

62、

越过岷山,不能不使红军战士喜笑颜开。(改为反问句)

63、绵延不断的王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却很细小。(改为比喻句)

64、

漓江的水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改为反问句)

65、

大家老师热爱自己的祖国。(改为反问句)

66、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间接引用)

67、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改为反问句)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句型转换习题集锦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

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练习: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缩句

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

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_______________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 成分残缺

1、春天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

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看电影。(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2)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3)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爸爸让妈妈去把行李拿来。

(2)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去看。

(3)齐威王问田忌他难道他还不服气。 。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______________。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________________。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些信件和报纸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欢乐和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

1、欣欣向荣

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来比喻事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骄傲

①用来表示褒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来表示贬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空中的小星星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像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成不是比喻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①(改成反问句)③(改成否定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曹操被周瑜的军队大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队员们遵守团中央的号召,积极开展“学习赖宁”的活动。

(在原句上修改)

16.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改变词序,改变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吹绿了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春风吹绿了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把窗关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小学语文句型转换复习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我过去在这方面的教学欠重视,结果是上层学生掌握了,中层学生一知半解,下层学生如坠云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没有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不重视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后来,我通过思考和实践,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复习

一、以针对性典型句型训练为主。

句型转换有基本方法,要学生掌握方法,就要以训练为主。训练要有针对性,应该是一个课时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有一个课时解决所有句型转换的问题的想法。集中教学“火力”突破的好处是使学生的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性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和识记,特别有利于下层学生的掌握。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 “反问句换成陈述句”共用一个课时。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在期末复习时安排一个课时进行综合训练和检查。既然是训练,训练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内容须求典型,不能偏、繁、难,比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中的陈述句主要有三种情形:

1、肯定陈述句。

2、否定陈述句。

3、双重否定陈述句。出示的内容就要以这三种形式为典型,不要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式,如带直接引语或复句之类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也要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或者富有思想教育意义。

二、以指导合作探究方法为主。

句型转换有一些基本的方法。我通过归纳,把这些方法编成一些易诵易记的顺口溜。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的顺口溜是:……怎么会(能)……呢?难道……吗?有“不”去一“不”,无“不”加“不”,问号别忘末尾处。那是不是在课堂上要学生把这些顺口溜背下来就行了呢?不是。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我和学生一起参加探究和归纳句型转换的方法。首先,将事先制作好的典型例句卡片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找出句型转换的方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和点拨,还参加了两个小组的讨论,和他们一起探究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结果,接着集思广益,一起归纳。最后,引导学生一起把归纳出来的方法编成顺口溜。

三、以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为主。

要求学生掌握句型转换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当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达到一定的境界,句型转换也就不再是一道难逾越的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主要方法还是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大量典型的例句。第二步是以小组的形式创设情景说一说,如练说“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可以两人进行,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进行。第三步是做练习题。先由教师出几道题,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可自查、互查、抽查、汇报结合),必须对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评讲。第四步是搞个“句型转换擂台赛”,学生互相出题和答题,轮流攻擂。通过以上巩固和运用为目的的训练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也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标。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高,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沉淀时间和过程。

第四篇: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三为主”的教学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笔者过去在这方面的教学欠重视,结果是上层学生掌握了,中层学生一知半解,下层学生如坠云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没有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不重视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后来,笔者通过思考和实践,摸索出一个“三为主”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以针对性典型句型训练为主。

句型转换有基本方法,要学生掌握方法,就要以训练为主。训练要有针对性,应该是一个课时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有一个课时解决所有句型转换的问题的想法。集中教学“火力”突破的好处是使学生的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性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和识记,特别有利于下层学生的掌握。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安排一个课时,“反问句换成陈述句”一个课时,“换成转述句”一个课时等等。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这些课时安排要间隔开来,不要连续进行为宜。另外,在期末复习时也要安排一个课时进行综合训练和检查。既然是训练,训练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内容须求典型,不能偏、繁、难,比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中的陈述句主要有三种情形:

1、肯定陈述句。

2、否定陈述句。

3、双重否定陈述句。出示的内容就要以这三种形式为典型,不要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式,如带直接引语或复句之类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也要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或者富有思想教育意义。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二、以指导合作探究方法为主。

句型转换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笔者通过归纳,把这些方法编成一些易诵易记的顺口溜。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的顺口溜是:„„怎么会(能)„„呢?难道„„吗?有“不”去一“不”,无“不”加“不”,问号别忘末尾处。那是不是在课堂上要学生把这些顺口溜背下来就行了呢?不是。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笔者和学生一起参加探究和归纳句型转换的方法。首先,笔者将事先制作好的典型例句卡片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找出句型转换的方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进行巡视指导和点拨,还参加了两个小组的讨论,和他们一起探究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结果,接着集思广益,一起归纳。最后,引导学生一起把归纳出来的方法编成顺口溜。

三、以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为主。

要求学生掌握句型转换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当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达到一定的境界,句型转换也就不再是一道难逾越的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主要方法还是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大量典型的例句。第二步是以小组的形式创设情景说一说,如练说“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可以两人进行,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进行。第三步是做练习题。先由教师出几道题,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可自查、互查、抽查、汇报结合),必须对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评讲。第四步是搞个“句型转换擂台赛”,学生互相出题和答题,轮流攻擂。通过以上巩固和运用为目的的训练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也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标。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高,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沉淀时间和过程。

第五篇: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

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练习: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缩句

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

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_______________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 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考试报名报到录取入学

(1)儿童节 劳动节 妇女节 国庆节 元旦 教师节

(2)中秋 除夕 端午 重阳 元宵 春节

(1)哥哥 伯伯 祖父 叔叔 弟弟

(2)中午 清晨 下午 傍晚 上午

(3)开花 播种 结果 长叶 生根

(4)中国 世界 亚洲 长城

1、波涛汹涌风平浪静万丈狂澜碧波荡漾

2、一道红霞晨曦初露 万道霞光 红日薄发

3、一模一样 迥然不同大同小异 天壤之别

4、窃窃私语 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大声嚷嚷

5、冲向敌阵 调兵遣将 全歼顽敌 英勇出击

5、除夕劳动节春节国庆节元宵节

1.语言汉字文学语言作文

2.笔学习用品钢笔文具

3.地球太阳系月球月球卫星

4.裙子帽子鞋T恤

5.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

1.①不满②仇恨 ③讨厌 ④厌恶_____________

2.①播种②收割 ③整地 ④施肥_____________

3.①端午②中秋 ③春节 ④除夕_____________

4.①银河系 ②宇宙 ③地球 ④太阳系 _____________

答案:

1. 汉字 作文 文学语言语言 (由小到大)

2.钢笔 笔 文具 学习用品 (由小到大)

3.月球卫星 月球 地球 太阳系 (由小到大)

4.帽子 T恤 裙子 鞋 (由上到下)

5.劳动节 建军节教师节 国庆节 (时间先后

2. 1.①③④②

2.③①④②

3.④③①②

4.③④①②

3. 凌晨 黎明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黄昏 傍晚 晚上 深夜 按事物发展变化归类排列, 4. 如: 泡涨 发芽 出叶打苞 开花 掉果花谢 果熟蒂落 落叶 按事物大小顺序归类排列, 5. 如: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行星 地球亚洲 中国 (省)重庆直辖市 (县)长寿区 (乡)海棠镇 高坡村 根茎枝叶花

交通工具汽车轿车小轿车

生物动物昆虫蜜蜂

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专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