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离真相越来越远

2023-06-08

第一篇:自媒体离真相越来越远

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辩论资料[精选]

一、何谓信息爆炸?它有几种表现?

信息爆炸是指人们对当代社会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各种信息现象的描述。表现在五个方面:1、新闻信息飞速增加。2、娱乐信息急剧攀升。3、广告信息铺天盖地。4、科技信息飞速递增。5、个人接受严重“超载”。

二、信息爆炸的危害是什么?

信息泛滥,信息超载,信息浪费,信息疾病

三、信息爆炸与知识匮乏的关系怎样?

1、信息爆炸不等于知识爆炸。

2、信息与知识的增长失衡。

3、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失衡。

4、知识生产与知识接受严重失衡。

四、什么叫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即个人信息接受严重“超载”,滚滚而来的各类信息大大超过了人们的处理能力和有效应用的需要。信息超载主要表现为:受传者对信息反应的速度远远低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众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受众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大量无关的没用的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辨和正确选择。因为个人用于接收、处理信息的时间和能力总是有限的,而大众传播媒介借助新技术新发明传播信息的时间和能量则是可以无限拓展的。

五、 什么叫信息浪费?

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无用信息所淹没,求知的人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待信息洪水,此种搜寻常让一些有用信息与大量无用信息从身旁流走,从而造成信息浪费。

六、信息匮乏在质量上的表现有哪些?

真相信息匮乏,重要信息匮乏,知识信息匮乏,思想信息匮乏

七、 信息匮乏的原因是什么?

人的惰性,市场取向,传受失衡

八、有人说:这是一个“信息虽发达,知识却贫乏”的时代,对这句话作何理解?

这句话指出了当代社会信息爆炸同时却知识匮乏的现象。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但信息爆炸并不意味着知识爆炸,因为:从信息和知识的含义看,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信息是形成知识的原始素材,知识是信息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人们理解了数据和信息的意思后,以高度活用的形式编排记忆的系统信息;信息是由“什么”、“何时”、“何地”、“谁”等要素构成,知识是以“怎么办”、“为什么”的形式来表述的,因此信息爆炸未必就是知识爆炸。知识匮乏并不意味着知识供应总量低于过去,也不意味着知识增长速度放慢,而表现在一些不平衡现象上,即信息与知识的增长失衡、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失衡、知识生产与知识接受严重失衡。

由此可见,我们的确开始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但未必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换句话说,由于人类越来越不重视读书,挫伤了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积极性,带来了知识匮乏的效应。“知识爆炸”的说法,只适合用来描述当今大量出现的科技知识的现象,而无法对大众媒介供应信息的总量中知识性信息只占十分微小的比例、社科知识严重缺乏和个人拥有知识日益减少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因此,这可以说是一个“信息虽发达,知识却贫乏”的时代。

1 /

3这几天最大的新闻是各家超市的盐买断了,各级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保证盐的供应。大家疯了似的买盐是为什么?谣言说日本9级地震造成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大海里将造成海水污染进而影响中国盐的质量,又说现在的加碘盐可以防止辐射造成的损害。昨天盐买断了,榨菜也买光了,连证券市场上的盐、榨菜的生产企业股票也都涨停板了。

中国离日本最近的距离也有千公里之距,毫级的辐射量经过天量级的海水稀释会污染吗?再说盐加工还有许多工序让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另外中国食用盐基本上是矿盐就更谈不上海水污染了。

关于碘的问题,服食碘片可以防辐射病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没有辐射混乱服碘片要造成很大的副作用甚至会至病,没病乱吃药这才是病呢!

再说了,现在日本人都还没紧张呢,我们千里之外还怕个什!

究其原因,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手机短信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因此消息传得非常快。同时,我们还处在一个大家都知识匮乏的年代,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跟不上。在信息快速传递知识又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要迅速地作出正确判断就十分地困难了。盲目地跟风就成为必然地选择,闹出这样的笑话就十分正常了。

因此,除了政府信息透明,专家解释之外,加速普及科学知识就十分必要了!否则盲目跟风就无法避免,就还会有许多笑话闹出来。

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已经迫在眉睫了!

面对社会上的信息失真,人们最渴望的是听到来自权威部门的声音以帮助公众厘清真相。这次“炮轰铁道部”事件,铁道部的表现从回应的程序、角色和内容都无懈可击,不仅难能可贵而且令人喝彩,其建立的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和主动、及时、公开的释疑,为公共职能部门积极回应社会质疑树立了典范。而奇怪的是,针对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炮轰”铁道部而被客观回应 “既违背事实又违背常识”,一些媒体并不对双方争议的是非曲直加以报道,反而围绕双方的角色大做文章,一起很简单的信息互动回应顿时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口水仗。南方一家著名报社更忘记了不久前 “遮蔽真相是可耻的”言词凿凿,其社论竟玩起了转移焦点偷换概念的把戏,称“政协委员说的是真是假不重要,发挥监督作用更重要。”该社论强调这场灾害还有不足之处可堪追问,却不问为何这位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不去追问其作为副市级干部享有充分信息和话语权的广州市救灾工作的经验教训,而去质疑经事实证明其生疏且无知的铁路抗灾工作;不去质问是谁赋与该政协委员捏造和歪曲事实的权利,而大肆渲染角色不对等形成的威压;不鼓励公共管理部门对社会误解毫不拖泥带水的明确回应,而要求对和稀泥般的纵容和礼数倍加珍惜。在这些媒体看来,只要是为弱者发声,是非和客观真相并不重要,是甚么新闻都可以造的,是甚么假话都可以说的,是甚么虚伪的姿态都可以摆出来的。重要是这才是他们营销策略需要的新闻。问题是你说你的,何必硬要忽悠成大家所思所想呢?俨然为弱势者仗义执言的伪善让这些媒体的虚伪在大众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对这一事件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呢?绝大多数国人眼睛是雪亮的。笔者注意到,更多负责任的媒体并没有就此大发评论,而是针对社会大众关注是什么误导了政协副主席展开了更进一步的采访和报道,洞察事实以让受众获得更加完整和客观的真相。如新民网就“在了解铁道部有关回应之后郭锡龄作何评价、是否仍坚持先前对铁道部的批评态度及是否会公开自己批评言论的根据和信源”等问题多方设法采访当事人。很显然,郭副主席“炮轰”的根据和信息来源才是揭开这一事件真相的关键。

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这次抗灾救灾无疑是众人关注的话题,而广州更处于这一话题的中心。而对此,郭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政协副主席、市领导层次

的副市级国家现职干部(郭原任广州市财政局局长),竟无法获得这次广州抗灾救灾完整和准确的信息,或者说有更多其他让郭副主席感到更加可信的“真相”充斥广州坊间,以致于其在参政议政的场合愤然要求铁道部领导辞职。政协副主席捏造和歪曲事实对铁道部领导公然进行诬告陷害,这一重大事件立刻震憾了社会。显然,如果铁道部对此不积极回应,澄清是非,社会上特别是广州市还有多少民众受该谬误信息的引导而冒出火药味来,而每个人更都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好恶、判断、猜测或思维定势等进行不同程度掩盖真相的篡改、扭曲和演绎。谣言误国,何甚于此?!

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外界普遍关注的细节,也是一些媒体认为是铁道部回避郭副主席批评的关键内容:即铁道部1月31日宣布,在未来5天当中,如果天气基本正常,广州铁路每天能输送40万旅客,是可以在节前把这些旅客都运送回家、与亲人团聚的。一些媒体曾为此批评铁道部“好大喜功”。而事实上由于当地自身组织混乱导致年二十九和年三十整个广州车站空无一人,五十万人次巨大的运能浪费而退票仅有四十余万张,因唯恐失序让归家的民众无法踏上归途。是谁判断失误结论显而易见。而铁道部公开场合对此保持沉默并向外界宣称与地方并无分歧是完全符合大局的。

回头说来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舆论监督?厘清真相,忠于真相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媒体摒弃功利以真实为生命的执著,是编辑记者秉持信念和矜持对新闻良心的坚守。所谓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尽管不少人告诉我不敢于狡辩的媒体不是好媒体,但笔者还想在这里弱弱地提醒媒体们在捍卫批评权的同时一定要牢记一个常识:《宪法》和法律禁止公民在行使批评权的时候故意捏造和歪曲事实。其实,在我看来,真相或许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正义是否得到了伸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还有起码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关键时刻我们还知道怎么说怎么做。

信息泛滥的麻烦是我们每天被太多无用的信息所拖累,而最可怕的是自己却不以为然。反以为乐。觉得这才是快乐的生活。我们每天接到很多无用的促销信息、各种新闻事件,我们只是乐滋滋的接受它们,然后谈论它们。以什么都知道为荣,却从不去思考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生活工作能有什么帮助。不幸的是,我们都已经养成了去主动寻找垃圾信息的习惯---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络,看看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而我们也似乎得了信息依赖症,手机、网络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相信有人三天不吃饭能挺住,三天不发短信不上网,估计得疯。而我却得了手机恐惧症,每当手机一响,心中就没来由的一阵紧张。

信息泛滥不仅带来浮躁肤浅的幸福体验标准,同样也给生活带来危险。上个月我在广东浦发银行办信用卡,结果深发展银行寄给我四张信用卡,而这时浦发银行却给我电话说我的信用卡申请没批下来。你这日子过得有安全感吗。

第二篇:文学名著缘何离青少年越来越远

韦庆斌 刘昆

广西民族学院陆卓宁教授不久前做过一次学生对文学名著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令她担忧:看过鲁迅等大文学家作品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3%,而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学生仅占12.7%。许多学生认识许云峰、江姐、孙悟空、鲁智深等都是通过电视,而对这些人物的了解远远逊于对成龙、李连杰等的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但只有少部分人在读《红与黑》、《复活》,而大多数同学对计算机、时尚、财经美食类的书籍比较有兴趣。在某高校就读的卢同学,前些日子在父亲的再三引导下,看了一集话剧《日出》。他没想到自己会被深深地吸引。于是,他从图书馆借来原著一字不漏地通读了一遍又一遍,感到收获很大。“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根本没有办法不抽出时间来把它读完。我完全没有想到名著原来有如此的魅力。”他说。

如今,像卢同学这样能认真阅读的学生不多,像他父亲那样鼓励支持孩子读名著的家长同样不多。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的金丽老师说,要求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往往以阅读《中文文学名著快读》代替对文学原著的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阅读面的拓展以及综合素质都是相当不利的。

青年学生为什么离文学名著越来越远呢?据了解,今天青年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已经不在文学名著上,他们不愿花费时间和耐心去完整地阅读名著。轻松化、兴趣化、情绪化成为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短小隽永的文学小品、影视文学、通俗小说、漫画卡通迎合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成为了校园流行的主打。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王尔勃老师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电脑、VCD、游戏机和因特网等现代娱乐和信息传播方式正在全方位地占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许多孩子都是在电脑屏幕前长大的,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所有信息都是来自因特网,很少花时间阅读文学名著。他们往往热衷于“文化快餐”,而不是文学名著。

家长们对文学名著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们的读书取向。一些家长认为,学好功课才是至关重要的“正事”,文学名著完全可以留到大学毕业或工作之后再读。而一些青少年学生也直言不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情趣较之上一辈人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

转载自:光明日报

关于“代沟”的调查王 梅

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最棘手的是代沟问题。所谓代沟,即两代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一些问题上不同看法的反映,它会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

在对500名中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选择较为集中,具体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方面的分歧。

怎样穿衣合适

有76%的同学表示在穿衣问题上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其中两位女生在“备注栏”内的补充回答颇具代表性。一位女生这样写道:我喜欢打扮得前卫时尚些,可父母总是看不惯;另一位女生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我说穿这么多一活动就会感到热,可妈妈说穿这么少出门会冻着。

双方各执一词

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调查中,有超过70%的同学回答与父母之间存在矛盾。家长们常常禁止孩子阅读与功课无关的课外读物,或者最多能放宽到允许孩子阅读名著。许多同学则认为阅读各类杂志报刊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放松精神、利于学习。

消费观念不同

有超过半数的女生回答,在支配零用钱时经常受到父母的干涉和限制。父母所持的观点是: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最好不要买,而有用的花多少钱买都可以。

干涉业余爱好

“业余爱好”是男性与父母较易产生摩擦的选项,有超过57%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在这方面存在矛盾。虽然大多数家长同意子女有业余爱好,但在其内容上却存在着较大分歧。很多男生喜欢踢足球、打篮球,而父母却不太支持他们。原因是虽然体育锻炼有助身体健康,但父母的观点仍是学习为重,“没有用的最好少玩!”

还是少说为妙

在“父母唠叨”一栏中,大多数同学都划上了“?”,这令父母们颇为伤心。有75%的学生对父母“苦口婆心”的叮嘱不领情,甚至感到“很厌烦”、“难以忍受”。

尊重个人隐私

在父母私拆孩子信件、偷看孩子日记、关注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的问题上,只有不到20%的学生回答与父母发生过摩擦。不少同学这样回答:没有摩擦是父母对自己的情况不摸底。现在有什么话可以和同学当面讲,不用费神写什么信;日记自己也锁了起来,父母不撬抽屉就看不到;父母与自己有代沟,什么事还是少让他们知道为妙……

“代沟”,是孩子与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如何消除它,的确是值得现代父母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转载自:生活时报

心理专家:孩子该如何学英语

语言是孩子思维的窗口,代表了孩子心理发育的水平,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加上如今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加,大家更加关注孩子英语的学习,例如,双语幼儿园、剑桥英语学校、阶梯英语教学等等,一时间全民学英语,从娃娃开始学英语,效果到底好不好,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什么利弊呢?

从小学习语言对掌握该语言无疑是好的,但关键是孩子应该在早期主要掌握什么语言?当然是首先掌握好母语。语言专家研究表明:当孩子的大脑忙于掌握语言,如果训练过度,必然会压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语言能力强、外语好的孩子,数学、物理学习往往却很吃力,学习成绩偏科。所以,不能一味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反而限制了其它能力的发展。

家长认为语言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然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儿童在进行智力活动时,这几种能力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每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又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智力的发展。例如,一个孩子的注意力差,不能很好地

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么,他就不能认真观察事物,不能很好地记住事物的特征,不能产生完整的想象,更不能进行连续的思维,所以,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看上去挺聪明,可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实就是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心理学家在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训练时,要测验孩子的智能发展水平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只注重语言的训练。

家长在训练孩子语言能力时,难免要注重记忆力的培养,让孩子背古诗、识很多字、记地图等,但往往忽略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所以,有些孩子背课文很快,但不解其意,不动脑筋,不善思考。有些家长重视孩子读、写、算的能力培养,却不注意孩子手的操作能力的训练,故而影响了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还会影响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创造力是智力的最佳表现,也是衡量智力水平和发展前途的重要标志。调查发现,一个欧洲国家,国人自小就会至少3种语言,相当多的人会7种语言,但是,这个国家很少出文学家、发明家等创造性人才,因为语言的过度训练把人的大脑格式化了。那么,现在的家长就要注意,莫让语言训练阻碍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语言学习和掌握是需要必要的环境的,现在这么小就学外语,但又没有机会去练习,语言是在使用中学会的,但是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锻炼外语的机会,使用语言又能使孩子有兴趣学习。所以,很多孩子觉得单调乏味,有的孩子学得快忘得快,如果这么早学习的语言最终是要因为很少使用而被忘记,那为什么还要牺牲孩子宝贵的玩耍时间呢?

语言学习很重要,但是要根据孩子所处的环境来选择主学什么辅学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心理健康部杨霞)

第三篇:成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一辩稿

尊敬的主席,亲爱的对方辩友以及各位观众: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成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开宗明义,成指人的生理和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社会化过程,今天我们所说的成长并不是某个人的成长,而是所有人的成长中的共性。所以,成长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但如何成长便是个人的问题。而且,当代社会风气并不十分良好,网吧、黑社会势力等对于我们成长都是不利的。梦想是人在成长初期设立,区分于理想和幻想,长远而稳定的且具有艰巨性的美好期望。我方的判断标准是:随着成长,我们对实现梦想的难易程度的主观感受和实现梦想的主观意愿是否坚定。

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成长增大了我们与梦想的主观距离感。爱因斯坦说过:知道的越多,你就会越感觉自己无知。随着成长,我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对自身和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刻,会更清楚认识到实现梦想的困难程度。我们追逐梦想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客观存在的困难,越成长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刻,从而更明白要实现梦想我们需要做的有很多,从而增大了我们对于实现梦想的主观距离感。正如,当你的认知只有樱桃那么大时,你接触到的你所不知道的也只有樱桃周围那么大,而当你的认知有西瓜那么大时,你会发现你所不了解的事情有西瓜周围那么大。越成长,我们越会了解实现梦想的难度有多大。

第二,成长让我们实现梦想的主观意愿动摇。成长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一方面,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我们实现梦想的渴望会逐渐降低,那么我们实现这个梦想的主观意愿就变得不再那么坚定。再者,从个人来说,成长可能与我们梦想的方向并不一致,我们的自身条件和个人能力或许与我们的梦想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已要改变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从外部环境来说,随着成长,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也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追求梦想之前,我们必须要履行好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所以责任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我们对梦想的追求。由于梦想往往高于现实,而在现实中我们面临的头等问题就是生存问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压迫下,我们往往会更倾向于保证自己的生存,所以,大多数人权衡之后迫于现实的压力改变了甚至放弃了梦想。梦想一旦被放弃,便是离梦想越来越远。而当我们从新定位自己,寻找新的方向时,更多时候是基于一种对现实的妥协,这种方向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此时它就更应该被称为理想,而不是梦想。

诚然,我们不否认社会中存在为梦想坚持不懈去努力的人,但人处于社会之中总有许多无奈,我们今天不是让大家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梦想,而是想让大家能够更清楚地认识我们与梦想的关系,从而收获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

综上,我方坚定认为成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

第四篇:辩论赛辩词:成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

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成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开宗明义,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成长就是长大,长成的意思,梦想,就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有两个基本的特性,一个是超越性,梦想是超越我们现实生活的,我们举手之间就能完成的东西不能叫梦想,必须是那些能让我们馋得在梦中都流口水的,那才是梦想,正因为它是超越的,我们才有动力去不断追寻,去努力去快乐,梦想可以无限大;其次,梦想也有现实性,不管是如何离奇的梦想,它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现实的,而它的实现也是要依靠现实努力的,完全脱离了现实的梦想是空想。

下面我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从主观方面来说,未成长前,我们的梦想都是美好而虚无的,我们憧憬成为明星,想要环游世界,可是伴随着成长,我们一方面心智体力都在成熟,我们对于自身与世界的认知也更加全面,也慢慢改变了那个梦想,慢慢地变成我要考上好的中学大学,要找个好看的对象,要个好的身体,此时当成长了的我们回头看时,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那个梦想依旧如此美丽,只是已经如此遥远。以至于坚守了梦想半辈子的筷子兄弟,最后都只能用一句歌词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

从客观角度来讲,一个人的成长也必然伴随着一群人的成长,我们在成长,我们的对手也在成长,然而我们需要面临的困难却更多,保护却更少,生存的压力会更加直接压迫,而这些都将我们的梦想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他的角色的成长,而任何变换了的角色都要修改他的设定,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责任义务指标,种种现实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东西扑面而来,又把我们的梦想压缩了一半,当现实的残酷竞争环境与角色赋予我们的设定种种枷锁加到身上,其实从客观上,我们已经离梦想走远了。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成长,还要有梦想呢?因为梦想的存在并不在于远近,重要的是它是否存在于我们心中。 我们喜欢看到梦想实现的故事,但是实际上梦想被放弃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上演。最后,我们两方都逃避不开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有梦想,借用《中国合伙人》里程冬青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梦想,就是让我们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事情。

第五篇:信息爆炸的今天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近辩论赛二辩辩词

对方同学一再强调,是因为信息爆炸才导致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那么请对方二辩待会儿为大家解释一下:司马迁受宫刑,清王朝文字狱,大跃进及文革时期信息不爆炸,但是无数真相仍是“千呼万唤始不出来”的现象吧!以下就让我以客观发展的眼光再次为大家审视这个在现代社会引发无数争议的辩题,大家来看:

首先:信息爆炸有助于公众全面的了解真相,信息爆炸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否认信息爆炸给公众带来的某些困扰,但总的来说,信息爆炸使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就好比盲人摸象,每个人将自己摸到的一部分当做是大象的全部是荒谬的,但当大家把各自所得的信息汇总在一起就基本可以描述出大象的全貌了

其次:信息爆炸使人们了解真相的速度加快,正如我方一辩所说信息爆炸还包括着信息的传播速度达到了空前水平。倘若朱丽叶在假死前给罗密欧打一个电话,那么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倘若周幽王在烽火戏诸侯之时能有人给各国诸侯群发飞信,那么周国也不至于那么早就灭亡了;

倘若窦娥在含冤入狱之时能给老父亲发一条MSN,那么也不至于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了!当今社会正是由于信息爆炸,才使我们全国人民在第一时间全方位了解到汶川地震后的灾情,若还是像以前那样飞鸽传书,估计等到全国人民都知道汶川地震的时候,5.12出生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吧!

还是信息爆炸,使得广西某局长一篇“香艳日记”公诸于天下,才使得那些想要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政府官员们在乌纱帽和小三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使得叫嚣“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也使得官二代的气焰不那么嚣张,否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打着“霸气爹剽悍娘”的旗号横扫江湖呢?

最后,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相,探索真相,传播真相,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我们热爱真相,敬仰真相,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果公众对牛顿的经典力学深信不疑,则爱因斯坦的量子力学从何而来?如果哥白尼对教会的地心说毫无质疑,那么今天我们恐怕还会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吧!

网上有一句话——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的中国是天堂,在网络上看到的中国是地狱,如果我们只看新闻联播会觉得假,很多问题没有报道,可是光看网络会觉得有很多无聊的愤青,无论政府怎么做,他们都在骂。当我们看了新闻联播再看网络时,把它们综合一下,那我们就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事情的真相。

而信息爆炸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全面审视事实真相的平台,因此我方坚持认为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最美乡村教师评选作文下一篇:怎么高效记忆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