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论文

2023-02-14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产、生活中对各种建筑物施工过程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 积极采用科学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就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和现实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不时发生, 这无疑更应该为我们关注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活动敲响警钟。从当前的文献资料来看, 在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这一领域中已存在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例如:黄振兴 (2009) 在《对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一文中指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借助于科学的方法和管理的职能去促进施工技术的开展并通过论述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不注重施工技术管理的危害这一角度, 系统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李俊杰 (2010)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一文中认为, 无论是对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还是提高建筑企业效益、减少施工安全隐患等方面而言,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都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并结合实际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改善施工技术管理活动进行了论述。此外, 顾义 (2010) 在《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一文中也论述了类似的思想。钟凯鸣 (2010) 在《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提出,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施工技术总体上也已经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并在文中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发展的对策等问题展开论述。何福贵、唐亮 (2010在《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文中则系统阐述了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并简要介绍了建筑项目中主要施工技术的操作方法。等等。可见当前关于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相对而言各有侧重本文则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作进一步探索。

1 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

从总体上看, 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主要可区分为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结构技术、建筑防水技术、建筑装修技术等等。并且,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 信息化管理技术也日益成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支撑。

1.1 基础施工技术

在基础施工技术中, 重要的内容有两个, 一是桩基技术,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混凝土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此外, 国内目前在这一领域中还发展应用了灌注桩桩底后压浆技术等新的技术方法, 从而有效降低了成本, 并提高了施工质量。二是深基坑支护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应用较多的有SMW工法、地下连续墙、土钉墙、逆做法施工工艺、内支撑等国内先进的止水围护有TRD工法、等。

1.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各种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在我国建筑项目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混凝土在使用中常常会因为潮湿或者配比不科学而出现问题, 因此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 常用的包括混凝土预拌和传送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注、高层墙柱混凝土标号比梁板混凝土标号高的施工技术、钢混劲性结构施工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等等。

1.3 钢结构技术

钢结构可以说是建筑物的“钢铁骨架”, 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强度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 在建筑施工的钢结构应用发展方面, 除了原有的钢结构安装、钢材焊接技术、高强度螺栓施工技术等等外, 发展较快的还有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大跨度建筑的广泛兴建,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也日益得到重视和使用。

1.4 防水和装修技术

近年来国内建筑物方面的防水材料技术发展同样十分迅速。根据相关建筑施工管理部门的发展规划, 建筑防水方面重点发展的材料技术包括BAC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SBS和APP沥青防水卷材、EPDM和PVC高分子卷材、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类防水涂料及密封材料、防水保温一体材料等等。而在建筑物装饰技术方面, 像幕墙专业技术水平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在保温、节能方面的施工技术, 并且新的装饰材料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

2 加强和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从目前建筑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来看,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不足还十分普遍, 有待于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规范的地方还有不少。因此, 为实现国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应进一步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完善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能力

施工准备阶段为正式建筑施工过程创造基础条件。因此, 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相关技术管理就有着显著的意义。结合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 本文认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完善技术管理的制度规范、确保施工图纸的科技含量、明确施工责任等方面。制度规范是建筑施工的重要保证, 能够确保施工技术准确、有效的实施, 而建筑图纸则是工程施工据以展开的核心依据, 因此技术管理方面一定要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此外, 还要明确责任落实, 对施工技术不到位或不足引起的责任问题, 应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罚。

2.2 提高正式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水平

在工程正式实施阶段,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关键。在这一阶段上, 技术管理涉及的方面主要有技术交底、进度与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等等。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在建筑施工中, 各分部、分项工程应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对于那些特殊和隐蔽工程项目, 技术交底应突出易发生施工问题的方面、质量控制点、新的技术要求等等, 并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的施工过程做好质量控制, 并对施工进度和成本支出进行实时监控。

2.3 注重把握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控制

建筑项目竣工阶段的技术控制主要是对前一阶段技术管理内容的辅助和补充。包括对建筑物的合理检验和总体评定、配套施工的技术管理控制等等。建筑施工主体项目完成后, 对于后面的配套工程建设也不应忽视, 在技术管理方面可以按主体施工的步骤和方法进行,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予以变化。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质量和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可以说, 离开了施工技术的支撑, 所谓的建筑工程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建筑行业对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对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改进施工技术管理的种种对策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振兴.对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09 (19) :674, 610.

[2] 李俊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4) :19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辅导员视阈下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