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微信公众号“皓月繁星”为例

2022-09-13

2016年12月7日至8日,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讲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总书记的讲话对自媒体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自媒体” (…We…Media) 的定义最早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 他们认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们当下生活中用到的微博、微信、QQ等都属于自媒体的范畴。自媒体时代是一个去权威化时代, 它打破了以往的媒介霸权, 每个人都是记者, 人人都具有发言权和话语权, 交互、自主、平等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这就为当下的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皓月繁星”微信公众号创办于2015年10月, 在2016年6月获得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主题教育校级立项, 先后开展了电影互动周、校园安全主题周、“有一个地方让我魂牵梦萦”主题征文大赛、“你知我味”圣诞男神女神选拔大赛、“剑指吾心, 说说你的专业”主题畅聊会、“遇见你”三行情诗大赛等活动, 活动预设话题既紧贴学生实际, 符合学生日常表达方式, 做到了“有趣”, 同时又在选题策划时厚实内容、加强思想引导, 做到了“有料”。项目采取线上发布话题、召集参与者、收集选手作品、投票及评委评审、展示优秀作品、发布总结进行思想引导等形式, 较好地开展实施了计划活动, 完成了预期目标, 在大学生生活德育的工作方式创新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积累了一些心得。笔者结合日常工作, 以微信公众平台“皓月繁星”为例, 试分析自媒体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视角转化推动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重视教育形式, 轻视教育内容, 重视教育的系统性, 忽视教育方式的革新, 说教多, 且以单向性灌输为主要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早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尤其是在人人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 面向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最负青春气息的青年大学生, 德育工作方式的改革和优化刻不容缓。方法的革新源于视角的转化, 笔者认为, 传统的德育工作之所以存在上文中提到的诸多问题, 是因为传统的德育工作以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和管理为出发点, 这仍然是一种管理者思维和视角, 在这种视角下, 德育教育的内容为施教者认为受教者需要的内容, 但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 社会热点事件频发、乱象不断, 施教者的主观感受和教授内容大多都是“老生常谈”, 不能满足受教者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 施教者教授的并不是受教者真正需要的, 而受教者需要的, 施教者却不能提供的现象。这种“供需错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弱和低效。

微信公众号“皓月繁星”在运营前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抽样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了前期调查, 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为专业学习、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婚恋观念等内容。基于此, 项目团队从受教者视角出发, 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议程设置, 策划了如“有一个地方让我魂牵梦萦”主题征文大赛、“你知我味”圣诞男神女神选拔大赛、“剑指吾心, 说说你的专业”主题畅聊会、“遇见你”三行情诗大赛等活动, 为受教者提供平台和渠道, 让受教者发声说话, 关注那些当下大学生真正关注关心的话题和内容, 推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教育主体的丰富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长期以来,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是辅导员、班主任等日常的管理者和教育者, 这是一种权威化教育。但是,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去权威化时代, 高校的德育工作如果仍仅依靠一支政工干部队伍“打遍天下”, 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自媒体的性质决定了人人可以发声,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施教者去影响别人, 这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 也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皓月繁星”在项目活动中, 抛出话题, 鼓励大学生参与讨论, 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采用地更多的是朋辈教育, 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自省, 《论语》中说,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开展朋辈教育, 让学生由教育的客体变成教育的主体, 不仅为朋辈之间提供了分享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平台, 而且创造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条件, 能把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切实变成大学生自愿的要求、自觉的行为、自主的行动, 变他律为自律;二是示范, 课堂所讲、书中所学与日常现实有一定距离, 加之大学生思想认识客观上存在不平衡, 难免会造成学生思想认识出现偏差。那么, 榜样示范对广大学生来说, 无疑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教育和引导。因此, “皓月繁星”开展了诸如“身边的榜样”分享会等活动, 发挥优秀朋辈群体的典型示范功能极为重要, 将抽象的说理变成学生身边形象、具体、生动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教育, 激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三是互动, 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 这与朋辈教育的理念也是契合的。在双向互动中, 既合作、又竞争的德育氛围便会产生。大学生受众在参与“皓月繁星”的投稿和互动中, 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评论, 会及时主动回应读者对自己文章的评论, 在交流中形成良性互动。这种氛围的塑造更易于感染和激励同龄人, 营建共同提高、共享新知识的良好风气。

三、话语体系重构增强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唤醒感”

在多元文化条件下, 大学生德育教育要获得话语权既要重视“说什么”, 更要重视“如何说”。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言教”方式, 话语体系是其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工具和媒介, 获得话语权是实现其教育效果的追求所在。

以往的德育教育多政治范式话语、宣传式话语, 极易造成学生们的“逆反感”, 微信公众号“皓月繁星”倡导生动活泼而又朴实亲切、柔性优美而又通俗易懂、情理交融而又深入浅出的话语表达, 以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话语的感染力。首先, 在说话的逻辑上, “皓月繁星”非常重视推文文章的逻辑严密性。在《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 哈贝马斯把“表达的可领会性”作为言语的有效性原则之一, 大学生德育教育也是如此, 在给年轻人讲话时, 最忌空谈大道理, 要尝试多用论证去引出论点, 而不要直接摆论点, 逻辑的力量决定了话语的质量, 话语质量高, 表达的可领会性便强, 青年大学生便愿意接受, 提升了大学生受众“原来如此”的“唤醒感”, 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此外, 逻辑性还体现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 说话完全脱离实际, 会使理论空泛, 完全依附于实际, 则会使理论失去其超越性与引导力, 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联系当下国情社情, 把说理话语与叙事话语统一起来。其次, 在说话的温度上, “皓月繁星”一直秉承着“好好说话”的理念, 耐心、认真、温暖、负责地倾听和诉说。青年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 但同时也处在迷茫、困惑、压力叠加期, 他们有着无尽的热情, 表达欲和展示欲极强, 却也极易受到困难和迷茫的打击, 身心较脆弱。因此, 德育工作要尤其重视表达的方式, 不能用“一盆冷水”泼向一把烈火, 去浇灭青年大学生干事的热情。当然, 说话的温度也体现在将个人的话语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话语中, 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 引导青年大学生用青春梦激扬中国梦, 在德育工作的话语体系中展示中国温度。

摘要: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 大学生德育工作进入了新时代, 面对自媒体时代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局面, 高校德育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从项目团队创办的微信公众号“皓月繁星”入手, 分析自媒体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德育,公众号

参考文献

[1] 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 (4) .

[2] 张勇.激活朋辈教育功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 (2) .

[3] 代玉梅.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5) .

[4] 王征.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优化[J].中国报业.2011 (11) .

[5] 邱海锋.生活化:大学生德育的新路向[C]//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优秀.2006.

[6] 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 2002 (2) .

[7] 曾云莺.传统道德教育:大学德育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高教论坛, 2003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分析智慧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