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质量与结构论文

2024-05-05

经济质量与结构论文(精选12篇)

经济质量与结构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环境质量,经济结构

Grossman指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经济规模扩大会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水平,导致污染的增加;经济结构从污染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转移有利于减轻污染程度;技术进步对污染的影响取决于技术的类型,一般“红色”技术进步有增加污染的趋向,而“绿色”技术进步则有利于减轻污染。

由于经济规模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国家的财政、税收、预算、就业等都得利于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靠压缩经济规模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政府不同意,企业和居民也不会同意。虽然技术进步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但不足够改善环境-收入关系的方向,即技术进步并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只有在结合规制措施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才有可能改善环境质量。

结构调整可以采用“存量调整、增量改革”的方法,存量调整主要针对现有的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采取增长方式转变、清洁生产等改善环境质量。增量改革指的是新增的经济成份要以有利于环境保护为导向,首先是行业调整,缩小第二行业所占比重,接下来是行业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缩小污染性行业所占的比重、减轻污染行业的污染压力。

一、实行非物质化的经济策略

这种策略可以称之为“激进的非物质化”。是一种渐进而大规模的反向替代,以人类劳动替代从环境提取的化石燃料和物质。急剧削减经济过程中投入的物质和能源是削减正开始超过环境同化能力的废弃物和污染的惟一可靠途径,因此激进的非物质化策略也是最有效和可行的长期绿色策略。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是必须的,但继续沿着现行轨迹继续的经济发展却是生态无法承受的。因此可持续的经济必然大大缩减第二产业的比例,以服务为基础。罗伯特?艾尔斯提出,以服务为基础并不是不再需要物质商品(特别是资本品和耐用品),而是意味着企业不再能将产品卖给最终消费者。相反,他们将出售这些产品的服务,而保持产品本身的所有权(以及长期责任)。产品责任和回收法律将变得非常普遍。只有在这样一种重构的经济体系下,企业才会有动力提高运行效率和实施耐用品的恢复、再利用、改装、再生产和再循环。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7年《财经蓝皮书》指出,中国服务业目前吸纳就业人口不及全部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 (第三产业) 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远多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高等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也是第二产业的2倍到3倍。由此可见,我国实行非物质化的经济策略有很大的空间。

二、严格实行产业准入政策

要严格实行产业政策,特别是基础设施和企业的准入制度。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基础设施,达不到治理条件的,一律不能再上。制定严格的污染行业的准入条件,准入条件由国家发改委制定。新建和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准入条件,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报送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报国家环境总局备案。项目上马后出现环境问题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应负担责任。现有企业也要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环保、能耗、资源消耗、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准入条件。达不到准入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决定撤消或者责令关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三、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

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大部分地域环境生态基础脆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是中西部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切入点。西部开发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规划应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实行经济建设与生态和环境保护并举。大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构建高科技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实施产业结构生态化。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之路

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实现由“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转变。

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要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体制入手。一是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FisherVanden等人在2004年对2500家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能源使用量的降低,5 5%归功于价格调整的结果,1 7%是研究与开发的结果,2 0%归功于工业所占份额的变化,其中价格的调整作用最明显。二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最大障碍在于政府职能存在“错位”、“缺位”的问题,应积极推进政府从全能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换,把政府职能转到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道路上,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三是加强物耗、环境方面的规制建设。由于我国在物耗、环境方面的规制不严,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给其他经济主体造成的负外部效应很少被算入生产成本,大大刺激了企业的粗放型生产行为。一套完善的规制体系有利于一国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投入驱动型经济增长向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M.&Krueger A.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R].NBER working paper, no3914, 1991

[2]朱晓明高尚全:严格实行产业准入政策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M].宏观经济研究, 2005 (12) :31-33

经济质量与结构论文 第2篇

2017年12月27日 16:51

来源:辽宁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8项重点工作中,第一项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足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抓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策略,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必然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要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以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解决供给需求结构性错位,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表象上是速度问题,根子则是结构问题。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问题的“牛鼻子”已经不在需求侧,而是在供给侧。当前,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寻求新路径。

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调整,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角不是政府和官员,而是企业和企业家。以往,我们过多地从需求侧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形之手”伸得过长、干预过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则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给企业和市场相对稳定的预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下放给市场和企业,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愿意去生产。这种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在激活微观活力,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中央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转变。用更注重以中长期的高质量制度供给统领全局的创新模式,取代以短期需求调控为主的凯恩斯主义模式,在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中,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我们常讲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从经济运行结果着眼的,便于宏观调控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从产业、企业角度观察认识问题,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与约束,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经济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其难点和重点就在于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建立起一套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在我国,一个完善、健全、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没有厘清,还存在某些政府对市场的不当管制与干预,在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供给侧要素方面,存在严重的“供给约束”与“供给抑制”。具体来看,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供给侧的优化调整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资源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流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难以得到充分释放。

“三去一降一补”依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战略上看,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从战术上看,要抓住关键点,继续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重点任务。

积极稳妥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其目的就是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当前,我国经济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产品与服务的升级严重落后于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形成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应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链上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替代高端进口产品消化部分产能。更加注重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和布局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重拳出击去库存,清除供给冗余。化解房地产“库存风险”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其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

防范风险去杠杆,确保供给安全。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也不小,存在较多隐性债务,债务增长偏快。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在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标本兼治,逐步并有效地重组和化解债务,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有效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多措并举降成本,提升供给能力。当前,实体经济在利润和盈利能力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上涨较快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因此,中央提出要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中,通过“组合拳”的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一方面,要注重降低企业的各种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提供优良的融资环境,降低电力价格,推进流通体制改革,推动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雪中送炭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补短板可以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补短板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质量。此外,还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的创新进程。

以各项制度创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制度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快简政放权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包括要素价格的直接管制,改革要素供给,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本质正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一方面,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政府的“有形之手”过长、乱伸。另一方面,要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把该管的管住、管好,把该服务的服务好。在简政放权、监管职能调整的同时,应考虑机构编制、经费投入、人力资源的同步调整,以便于基层政府能够承担得住下放的权力,在事中事后监管上有足够的力量。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供给水平。十九大报告指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落实这一要求,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服务业等领域提高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提升竞争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核心竞争力。需要把标准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标准的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全面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开辟供给空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工艺和材料。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是瞄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形成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促进人力资本积累,释放供给活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发挥人力资本作用,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两类人最为关键:一类是富于创新和敢闯敢为的企业家,另一类是工匠和劳模。十九大报告一方面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两方面是提高供给体系中人力资本的重要保障。

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增进供给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公益性、产业基础、国民经济控制力来实施全面的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分布,创新国有资本的治理方式。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清理各种税收、财政返还等优惠政策,财政支出不应再面对具体企业,而是支持人才、信息、技术、资源等要素市场平台的建设,让所有市场主体实现“起点公平”。三是建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促进地方政府更加注重经济供给质量的提升,增强其为市场、为社会主体服务的能力。

经济质量与结构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实体经济结构银行结构经济增长

一、文献综述

齐美东(2008)将银行业结构定义为,构成银行业的卖者(银行)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集团之间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简单来说,银行结构反映了银行业的垄断和竞争关系。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结构对一国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令各位学者的意见产生分歧的是,经济增长依赖于垄断的银行结构还是分散的银行结构。Guzman(2000)就类似的讨论内容划分为两类: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前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是Petersen和Rajan、Zingales,认为垄断的银行市场结构会通过选择利率水平和信贷配给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麻烦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然而,一般均衡模型认为垄断的银行结构所带来的成本很有可能超过它所带来的好处(Guzman,2000;Cetorelli and Peretto,2000)。

学者们之所以争论不休大多是因为忽略了金融结构(这里特指银行业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的匹配问题。所谓实体经济结构,是指要素禀赋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产业结构。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3)认为,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作用,只能通过它是否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需要来判断,即二者是否匹配,而不能将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割裂开来,抽象的讨论金融体系的作用。

那么,怎样的银行业结构才算做是与实体经济结构相匹配呢?林毅夫、姜烨(2006)认为,以资本较为雄厚的大型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结构应当配备较集中的银行业结构,以劳动力为优势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结构应当配备较分散的银行业结构。原因有二:从规模经济来看,大银行给大企业贷款有利于降低单位贷款处理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信息优势来看,中小金融机构(如中小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有信息上的优势(林毅夫、李永军,2001)。

除了在理论界争论不休之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林毅夫等人通过对全球制造业1980-1992年数据的经验分析,证明了一国银行结构必须要与实体经济结构相匹配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即实体经济中大企业比重越大,银行结构越趋于集中。王红(2005)通过1986-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我国较高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苏国强(2007)、马钦玉等(2008)也认为我国银行结构表现出的较垄断的特性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而秦凤鸣(2004)则认为合意的银行业结构既不是自由竞争也不是高度垄断,现在很多国家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趋同性。林毅夫、孙希芳(2008)克服银行业结构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运用1994年启动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政策因素构造了工具变量,最后得出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还未有学者将某省份作为对象来研究实体经济结构、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将选取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该领域的实证分析,试图得出湖北省实体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是否匹配的结论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模型与数据

1.模型及变量的设定

我们以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为基础,利用湖北省1985-2007年有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基本的计量模型为:

在该方程中, 是截距项, 是残差项。GDP为湖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L为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用以表示劳动投入;K为资本投入,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BS是银行结构,本文选取四大国有银行的本币存款余额与所有银行本币存款余额的比值来表示,用公式表示是: ;ES是表征实体经济结构的变量,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值表示,比值越大表示该实体经济结构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体的。

除上述变量外,根据林毅夫的研究模型,我们还使用了BS*ES这一交叉变量,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的匹配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数据的选择

有关表征实体经济结构变量的数据是选自1985-2008年《湖北省统计年鉴》,《湖北经济辉煌15年》,有关金融数据选择2006年《湖北省金融年鉴》、1985-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还有一些缺失的数据来自高校财经数据库(www.bjinfobank.com)。将这些资料汇总,计算、编制出湖北省1985-2007年有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此特别说明,2000年~2002年的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的中国建设银行以及2006~2007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湖北省的当年存款余额无法得到,故适当使用趋势预测法结合指数模型预测法进行了合理预测。

四、计量结果和分析

1.计量模型的建立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Dependent Variable: LnGDP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5 2007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5.2437763.280197-1.5986160.1273

Ln(L)1.1554400.4827162.3936250.0278

Ln(K)0.5804790.0780137.4408020.0000

BS1.9968491.0288031.9409440.0681

BS*ES-2.1801401.200763-1.8156290.0861

R-squared0.990069Mean dependent var8.172130

Adjusted R-squared0.987862S.D. dependent var0.900556

S.E. of regression0.099217Akaike info criterion-1.593348

Sum squared resid0.177193Schwarz criterion-1.346501

Log likelihood23.32350F-statistic448.6154

Durbin-Watson stat1.017322Prob(F-statistic)0.000000

表1显示BS和BS*ES两个变量未通过t检验,但是这四个变量联合起来对GDP 的影响程度却高达0.99(R²),除此之外,相对于单个解释变量对GDP的回归而言,上述模型中Ln(L)和Ln(K)的参数值被改变较大,所以认为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客观上存在优于现存模型的模型。

下面,采用逐步回归法改进模型,根据新加入的变量如能明显改进原模型的R²就将其保留这一原则,最后确定了Ln(K)和Ln(L)为模型的基础变量。在此基础上,当加入BS时,虽未明显改进R²,但却未对模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保留BS。但当加入BS*ES变量时,模型的R²显著减小,且原模型中显著的Ln(K)和Ln(L)变量也不再显著。另外,当单独做LnGDP和BS*ES的回归时,该解释变量也没有通过t检验(如表2),因此,模型中应剔除该变量。

表2

Dependent Variable: LnGDP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5 2007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12.184190.42550228.634880.0071

X-9.0466380.941146-9.6123610.1530

R-squared0.814811Mean dependent var8.172130

Adjusted R-squared0.805992S.D. dependent var0.900556

S.E. of regression0.396662Akaike info criterion1.071475

Sum squared resid3.304151Schwarz criterion1.170214

Log likelihood-10.32197F-statistic92.39749

Durbin-Watson stat1.101465Prob(F-statistic)0.000000

综上所述,模型最后的形式为:

2.对模型结果分析

保留了BS变量,说明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贡献率,而BS*ES变量的剔除则说明实体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并不匹配,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湖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工业的支柱作用非常明显,其实体经济特性是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我国中部地区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主干,轻工、化工、电子、建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较为齐全,配套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因此,湖北省一直以大力支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湖北省的实体经济结构是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国有工业企业对GDP的贡献率看出来(如表3,显示2004年湖北省17个市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达到0.97126,大于非国有企业与GDP相关系数0.7123。

表3

综上所述,湖北省的基本情况是银行集中度虽仍然较高,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仍然超过50%,但是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银行结构是日趋分散的。而实体经济结构却仍是国有大企业占主导地位,说明湖北省的实体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不匹配,未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五、政策建议

我国近几年倡导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但是在湖北省却呈现了二者不同步的现状——银行集中度下降,中小银行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而实体经济结构却未与银行结构匹配,国有大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贷款难、难发展的瓶颈。因此,作者建议湖北省应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立足比较优势——资本,培养竞争优势——劳动力,从而使银行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相匹配,促进我省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红.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05.

[2] 秦凤鸣.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合意性[J].金融研究,2004.

[3] 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2006.

[4]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

[5]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

[6] 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

[7] 马钦玉,邱真.我国银行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2008.

[8] 苏国强.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J].时代经贸,2007.

[9] Guzman,Mark G (2000):”The Economic Impact of Bank Structure: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view , Second Quarter,2000.

经济质量与结构论文 第4篇

一、优化专业结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型。国家和河南省相关政策和文件也多次明确指出, 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

1. 优化专业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题中之意。

升本12年来, 安阳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水平, 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7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学校获准成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 实现了由专科向本科、由新建本科到合格本科、由合格本科到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本科院校的转变。2010年召开的学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办学层次突破的攻坚期。围绕这一重大命题, 优化专业结构, 积极顺应学校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新形势, 着力加快内涵建设步伐, 全面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已经成为学校实现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优化专业机构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专业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专业建设质量与成效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升本初期, 学校的专业规模和办学规模都在短短数年间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专业建设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缺乏特色、发展活力不足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要求, 高等教育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 科学规划专业设置, 合理调整专业布局,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已经成为培养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3. 优化专业结构是凝聚办学特色的有效载体。

规模扩张时期, 高校片面追求学生数量, 长期雷同办学加上一些重复建设导致当前高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特别是同层次、同类别的高校, 基础相同, 问题相同, 困难也相同。此种情况下, 彰显特色、发挥优势已成为挣脱束缚、实现突破的必然路径。2011年, 河南省教育厅为进一步加强重点专业、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建设, 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专业提升计划”, 提出要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河南优势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等发展需求, 开展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 重点建设150个左右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点, 着力建设600个左右的省级特色专业点, 加快培育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点。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和载体, 促进学科与专业的紧密结合, 加强特色专业培育建设, 会聚人才和科研创新优势, 加快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建设发展, 已经成为地方院校凝聚办学特色、凸显办学优势、争取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二、优化专业结构要坚持科学发展原则

优化专业结构, 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要求, 合理配置资源, 科学稳步实施。

1. 重点建设原则。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 妥善处理好重点建设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集中人力和物力, 优先建设一批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建设底蕴丰厚、发展势头强劲的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 以一流水平为目标, 以项目、平台为依托, 以取得重大影响的成果为标志, 着力提升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通过重点建设求得重大突破, 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以重点突破推动全面发展。

2. 强化特色原则。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妥善处理好特色发展与综合发展的关系。充分挖掘、凝练、发扬特色, 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优势, 优先建设符合地方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方向、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 积极打造专业建设亮点和品牌, 以特色发展为着力点和突破点, 努力将特色专业建成优势专业, 以特色创造机遇、激发活力、寻求影响力, 向特色要水平, 向特色要效益, 全面提高特色生产力。

3. 分类推进原则。

坚持“科学论证、分类指导、层级推进”, 妥善处理好分步实施与整体推进的关系。优化专业结构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 要认真分析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准确把握政策导向, 充分考量专业与市场的适应度;同时, 还要综合论证该专业在学校总体定位中的作用和建设基础, 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质量、招生及就业形势等多视角透视该专业,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 客观评判专业的建设前景, 建立科学严谨、层级分明的建设规划、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 坚持过程与目标并重、建设与管理结合, 分类别、有步骤地推进专业建设。

4. 集成创新原则。

坚持“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融合创新”, 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专业建设的支撑效应、创新效应、引领效应、集聚效应、服务效应。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服务面向, 优化学科专业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强化学科专业交叉, 合理调整专业布局, 鼓励扶持社会急需新兴专业建设, 通过专业集聚带动项目集聚、推进产业集聚, 推动产业转型。

5. 学科驱动原则。

坚持“以学科建设的理念引领和推动专业建设”, 妥善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调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支撑和导向作用, 紧密结合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 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优化调整的方向、目标和规划, 以学科集群建设引领和带动专业集群建设, 通过学科建设凝练方向、会聚队伍、搭建平台、培育人才, 整合优化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 以学科建设的有效成果加强和推进专业建设发展。

三、优化专业结构应谋划长远、彰显特色

优化专业结构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学校专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学科和专业紧密结合, 彰显办学特色和优势, 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 树立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

优化专业结构, 旨在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形成与中原经济区产业和学校学科发展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一是巩固一批——夯实基础, 巩固传统专业。发挥传统学科优势, 加大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 以实现传统学科专业的新发展。二是改造一批——提升内涵, 改造新建专业。坚持内涵发展, 紧密结合地方产业、行业、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需求, 建立竞争机制, 实行“滚动建设、末位淘汰”的动态管理制度。三是做强一批——打造品牌, 做强特色专业。不断加大投入, 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 引领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四是理顺一批——对应学科, 理顺专业类群。理顺专业学科归属, 按照学科类群重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形成专业发展合力。五是谋划一批——瞄准需求, 谋划新设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国家宏观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学校学科建设和特色优势形成需要的新专业。

2. 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

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发展目标, 科学制定学校“十二五”时期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的制定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做文章。一是主动适应、适度超前。主动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同时适度超前发展, 满足经济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二是科学规划、注重特色。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发展定位, 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 注重特色发展, 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三是循序渐进、动态调整。综合考虑专业的层次结构、数量结构、类别结构等方面的优化, 保持相对稳定, 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四是遵循规律、持续发展。遵循高等教育自身规律,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和谐统一,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实施专业集群建设的构想。

要围绕学校专业建设的总体构想, 努力在专业集群建设方面下工夫。一是形成人文类专业集群。依托历史、文学、艺术学科, 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汉语国际教育推广为服务面向, 会聚专业, 着力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做强做大一批, 努力打造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文化高地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二是形成社科类专业集群。依托法学、经济学科, 以地方社会发展为服务面向, 会聚专业, 瞄准社会需求, 积极改造一批, 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三是形成管理类专业集群。依托管理学科, 以不同领域管理改革为服务面向, 会聚专业, 着力调整理顺一批, 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管理人才。四是形成理科类专业集群。依托理学学科, 以地方科技发展为服务面向, 会聚专业, 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提升专业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科技创新的能力, 积极巩固一批, 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形成工科类专业集群。依托工科类专业, 以地方产业发展为服务面向, 会聚专业, 在提升现有工科专业基础上, 积极谋划一批, 着力在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培育新的专业, 努力成为地方高新技术的孵化站和人才基地。六是形成教育类专业集群。依托教育学科, 以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为服务面向,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成为河南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者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人才的支撑者。

4. 遵循服务社会发展的路径。

专业建设改革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 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参照和指标, 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适应度为考量和评判。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始终遵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一是服务地方教育发展。坚守师范教育阵地, 发挥教育专业传统优势, 努力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良师资。认真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努力争取高层次办学的新突破, 提升地方教育层次和水平。二是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 深入开展殷商文化和甲骨文、中原文化等文学、历史专业领域研究, 积极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三是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加快新能源、光伏产业技术等新兴专业建设, 深化产学研用结合,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为地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四是服务地方对外交流。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历史专业、旅游专业建设, 积极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服务地方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推进地方对外合作交流。

浅议经济结构调整与调整治理结构 第5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当下调结构的重点经济结构调整,很有迫切性,但治理结构不调整,经济结构调整阻力就很大,中央说了简政放权,很有必要,但真正实施难度大。那一级政府不把自己的大印看得如此宝贵。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难道都是政府的红头文件发展起来的,靠的民间自发而起,逐步形成了当下规模,形成了规模之后各级政府都极力在报告中宣传如何引导规范民营经济发展的业绩,实际上没有政府的监管,企业生意照做,钱照赚,浙江市场的发展就是一个明证,相反,在地方政府干预多的地方,要么经济不发展,要么已有的发展势头也在干预中消失,我们的裁判员怎么了,市县领导下民企指导工作,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鼓励“做大做强”,没有经过市场洗礼的人们说的是不负责任的话,为的是是自己的GDp业绩。没有想怎么让企业自己去市场一搏,看准的项目,经过道道审批,几年一过早就失去了机遇,相反,各项规定,各项收费、让企业压得喘不出气来。

国进民退是最二个重大的结构调整,大宗资源都掌握在国企手中,无论从日常的通讯、水电等必要支出、到银行融资成本、石油天燃气等基础性资源,民企的议价能力几乎没有,造成了成本负担的上升,而国企呢不少进了世界五百强,有多少中国民企制造业能进入呢,五百强的中国企业结构说明了我国垄断行业的崛起,我国制造业的衰落,垄断行业的利润是建立在众多企业被迫承受的高成本基础之上的,煤经营准入放开之后,煤价就下跌,说明了什么,只有打破垄断,才能降低企业的基础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浅析经济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之关系 第6篇

摘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实际情况;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颍东区是安徽省阜阳市辖区,行政区划面积664.9平方公里,人口61.7万人。1996年建区。本文尝试从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以探索现阶段地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经济结构;结构优化;贡献率

经济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就越低,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则越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时期,整个社会新创造的财富的绝大部分是依靠农业实现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扩大而第一产业迅速收缩。而伴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第三产业迅速膨胀。例如,美国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只有1.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2%。同期,世界平均第一产业也仅占5.2%,第三产业比重为6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在不断优化升级中的重大调整。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10.8%。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上升为48.6%,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0.1%,上升16.2个百分点。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颍东区自1996年建区以来,面临着经济总量小、交通不便、发展环境差等诸多困难因素,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经过12年的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量大大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中,一产年均增长2.7%,二产年均增长1.0%,三产年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重由建区之初的42.8:30.0:27.2调整为2007年的35.8:20.3:43.9,二产发展明显滞后,三产发展迅速,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与全国、全省相比,颍东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上,还是结构调整上都差距甚大,尤其是二产、工业“短腿”、经济结构失衡,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至2007年底,整个二产在颍东区经济总量中仅占20.3%,比阜阳市33.5%低了13.2个百分点,更远远低于全国48.6%及全省44.7%的水平。工业乃至整个二产在经济总量中份额小,比重低,对经济无法构成应有的支撑及拉动效用。以2007年为例,由于二产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低,只有20.3%,尽管增长速度高达20.7%,但对GDP的贡献率只有32.8%,仅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仅占GDP总量的11.0%,以26.2%的增长速度仅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只有21.8%;而三产由于比重高,占GDP43.9%,尽管速度低于二产,但仍以15.7%的速度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53.7%;一产虽增速较低,仅增长4.5%,由于比重高于二产,也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3.5%。

粗略推算,假设2007年颍东区二产占GDP比重能达到全市水平,在现有经济水平的基础上,以现有二产增长速度可以拉动GDP多增长大约2.6个百分点;假如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可以拉动GDP多增长大约4.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大。

分析颍东区目前现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一、三产业带动的局面尚未改变,依然停留在靠天吃饭、靠传统服务行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二产包括工业在内的国民经济主导行业未能起到对经济的应有支撑,城乡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经济质量与结构论文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主成分分析,对策

0引言及文献综述

经济发展质量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 即经济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状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紧迫性的战略任务。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对经济发展质量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分享性出发, 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当前, 构建合适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为各地区指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冷崇总 (2008) 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分享性等方面构建出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指出了这些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最后运用综合指数方法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但论文只是指出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的方向, 并没有以某个具体地点为例来进行实践, 同时论文虽然阐述了这些指标间是相互联系的, 但是如何联系的, 论文并无说明;刘阳 (2009)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 从区域经济的结构、效率、联系能力、福利、发展代价等方面对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 同时论文指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的设立和选取不应具有随机性, 需要确定相应的参考依据和评价指标,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在每个方面具体参考、采用哪些指标, 论文中并无阐述;王寅 (2010) 构建出了经济增长效率指标、经济结构状态指标和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持续性三个一级指标, 并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扬州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和分析, 但论文只是从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持续性、经济增长效率、经济结构状态和经济运行质量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评价分析, 缺乏一个相应的综合评价值及分析;韩平、徐翠枚 (2013) 构建出了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经济福利、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资源环境的持续性等七个一级指标, 在此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对海南历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 得出了2001-2007年海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增长数量同步发展, 2008-2011年海南省经济增长数量发展走势呈现波动变化, 而经济增长质量基本上在逐步优化的结论, 但论文只是通过采用海南历史数据, 对海南历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和比较, 并没有横向地对各地同一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比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 围绕“调结构、保增长、促民生”的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赋予经济发展质量更为一致的内涵, 一定程度上充实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内涵;第二, 突破小范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 对全国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排名。

论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构建综合质量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第三部分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各省市、自治区2012年大量数据的基础上, 对各地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评价模型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

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本文以主成分模型为框架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众多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 重新组合为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 以新的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进行经济分析。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的指标进行线性组合构成新的综合指标。根据主成分选取原则, 我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新变量作为主成分, 最后再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

1.2 主成分分析模型

其中:Fi表示第i个主成分, a为主成分系数, m≤p。

(1) 每个主成分的系数平方和为1, 即:a2i1+a2i2+…+a2ip=1;

(2) 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 即:cov (Fi, Fj) =0;

(3) 主成分方差依次递减, 即:var (F1) ≥var (F2) ≥…≥var (Fm) 。

2 实证分析

2.1 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以党中央提出的“调结构、保增长、促民生”为目标, 同时还紧紧围绕政府“促进经济增长, 稳定物价, 平衡国际收支, 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 将指标设计为增长质量指标、结构质量指标、民生质量指标及环境质量指标四个一级指标, 并进一步细分为地区生产总值等16个二级指标, 从而得到两级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论文选取2012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或由该网站的相关指标计算获得。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或量纲不同, 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我们把标准化后的数据作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解释变量。

2.3 主成分分析结果

SPSS处理结果如下表2、表3。

新产生的前四个变量的特征值大于1, 根据主成分选取原则, 我们选取这四个变量作为主成分, 因为特征值小于1, 表明新产生的变量对原始信息的反应程度还不如直接用原始变量的好。这四个主成分对原始信息的贡献率依次为35.073%、20.353%、11.073%、8.432%。

第一主成分与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22、0.841、0.816, 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 与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教育业从业人员比重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781、-0.757、-0.709, 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第二主成分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登记就业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765、-.649、-0.676、0.649, 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第三主成分与城镇居民消费指数、农村居民消费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0.648, 相关性也比较强;第四主成分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相关系数为0.763。总体来看, 第一主成分对原始信息的刻画最为全面, 第二主成分次之, 第三、四主成分弱些。

2012年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值=0.25ZX1-0.09ZX2+0.24ZX3+0.16ZX4+0.01ZX5+0.06ZX6+0.12ZX7+0.12ZX8-0.16ZX9+0.11ZX10+0.01ZX11+0.01ZX12-0.12ZX13+0.23ZX14+0.15ZX15-0.13ZX16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3.1 结论

3.1.1 民生质量指标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012年,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816, 这两个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位居前列, 而这两个指标同属民生质量指标, 显示了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而重视民生的重要性。

3.1.2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质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主成分与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的相关系数为0.822, 表明了经济发展质量中对外贸易的重要性。现如今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不断缩小, 日益严峻的对外贸易环境给我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1.3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质量差异明显

2012年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值前10名中有8个属于东部沿海地区, 有两个属于中部地区;11到20名东部地区占两个, 中部地区占5个, 西部地区占3个;最后的11名中, 东部地区占2个, 中部地区占2个, 而西部地区占7个,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山东、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经济发展质量排名最为靠前, 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第一梯队;辽宁、河南、福建等紧追其后, 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第二梯队;新疆、甘肃、青海、西藏最为落后, 构成了经济发展质量最后一梯队。

3.2 政策建议

3.2.1 重视民生, 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 民生质量指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而重视民生, 促使民众增收,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地政府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 简政放权, 控制投资建设规模, 让利于人民大众, 避免与民争利; (2) 改善社会保障水平, 努力消灭贫困, 发挥各地的优势, 想方设法促使民众增收; (3) 减少税收, 尤其是减少所得税及各种流转税的征收, 增加民众的可支配收入, 促进消费, 以消费来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3.2.2 实行走出去战略, 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各省市应做到如下几点: (1)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实现以质取胜, 同时大力发展科技, 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 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 大力发展机电产品, 使其逐渐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3) 各地政府应积极扶持出口企业争创自主品牌; (4) 各地企业应配合反倾销调查, 积极应诉及时抗辩, 同时联合国内外的利益集团应对贸易摩擦。

3.2.3 三大地区应协调产业布局

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质量上差异明显, 东部地区应积极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这一方面改善了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并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的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看, 这些都能极大地改善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

发挥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排名靠前省份的带头和辐射作用, 东部地区应构建以山东、江苏、广东、浙江、上海为中心的要素市场体系, 从而强力带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稳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河南、湖南和四川的中心作用, 在它们的辐射带动下, 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4) :43-45.

[2]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3]王寅.扬州市经济增长质量及效益分析[EB/OL]. (2010-09-19) .中共扬州市委党校网.

[4]韩平, 徐翠枚.海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EB/OL]. (2013-04-03) .海南省统计局网.

利率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8篇

一、我国利率发展现状

利率市场化主要是指利率在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 减少政府的干涉, 更加侧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主要包括利率市场化以及取消信贷配置的约束两大方面, 利率市场化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市场化, 例如:利率的确定等。利率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利率的变化要随着资金供求与金融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并将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核心标准, 将货币市场的利率作为媒介, 由市场确定存贷款利率体系, 并逐渐形成利率机制。

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利率改革方向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吻合, 并且以我国经济改革为核心基础。马克思理论体系对利率的改革做了明确阐述, 他认为利率应该由平均利润率与借贷资本之间的供需来确定, 其变化在本质上就是资本的变化。因此, 我们不难发现, 马克思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的。通过马克思对利率的阐述, 充分的体现了利率具有双重性质, 利率不仅能够由金融市场内部决定, 而且还能够由外部政策决定, 二者互相协调、相互作用, 不偏重其他任何一方。此外, 利率量具有一致性与差别性统一的特点, 利率体系是在利率管制与利率差别下发展的。因此, 利率具有一致的量, 表现在银行中的存款无论多少, 利率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而贷款则与存款不同, 存在一定差别, 但是, 这种差距不能够满足企业公平竞争需要。因此,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差别性利率体系。总而言之, 利率市场化就是市场与政府干涉合作产生的结果, 将市场力量作为核心, 政府配合宏观调控, 进而建立一个具有一致性与差别性共同发展的利率体系制度。

2. 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利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繁复的过程, 尤其是体系中包含多种利率形式,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多种利率并存的现状, 例如:中央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等, 而每个利率中还能继续详细到具体利率表现形式中。面对如此庞大的利率体系, 其中不仅包含着正规利率体系, 还有一部分非正规利率活跃在金融市场中, 对正规利率的发展构成一定威胁, 为我国确定利率标准增加了难度。

在经济发展相对良好的发达国家, 普遍稳定一个基准利率, 而其他利率都将围绕这个利率展开工作, 但是, 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利率形成机制。首先, 我国一般以存款利率为主;其次, 一年期存款利率为金融产品定价奠定基础, 投资者也以此作为参考, 并确定其购买哪种理财产品。

总而言之, 对利率市场进行管理, 是引导利率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而不是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但我国利率体系却与之相背离, 将存款利率作为核心, 并决定货币市场额利率, 对利率机制的形成带来了消极作用。这种利率核心错位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实际利率长期持续低估, 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十分不利。

3. 利率发展不平衡

政府通过对利率体系进行干涉, 促使市场均衡利率高于实际利率, 这样金融机构用低利率就能够吸收大量居民储蓄资金, 然后将市场均衡利率的贷款利率放给其他需要的国有企业, 在本质上是为银行和国有企业提供了发展资金, 被称为利差租金, 近年来, 利差租金一直持续上升。资本的租金成本实质上就是资本实际发生的成本, 作为实际成本, 一旦租金成本低于使用成本, 就说明了资本付出的较少, 但却提高了租金效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也证明了资本的实际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十分不利。除此之外, 也会扰乱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导致资金偏向行政部门等现象的发生;而且政府通过干涉利率, 能够引导资金流向, 进而造成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歧视, 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 低利率对资本要素市场的良好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扰乱要素价格, 促使分配不合理。

4. 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是由多种利率形式组成的, 而存款利率作为利率市场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其改革一定要谨慎。通过对国际利率形势发展情况的观察, 利率市场化之后导致存款利率持续上升, 充分说明了利率市场化之后造成的利率上升是必然趋势。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利率低估的状态。因此, 提高我国存款利率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 一旦利率持续低估, 那么势必会对我国经济结构造成一定冲击, 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十分不利的;其次, 如果不限制存款利率的上限, 银行之间为了能够吸收更多闲置资金, 就会提高存款利率, 提高利率是可以预见的情况;最后, 相比较而言, 我国在利率市场化之后, 存款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 但是上升的幅度会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利率结构调整与我国经济发展

1.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差、货币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银行利差进行研究分析可知, 存款与贷款余额的差额在逐渐上涨, 充分证明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 造成了银行负债, 甚至引发通货膨胀, 我国通过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缓解这种现象,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利率市场化通过影响银行利差进而控制经济传导, 目前主要采取银行信贷以及金融创新的手段来进行。所以, 我们研究利率与经济的过程中, 就要加强银行信贷方面的内容, 银行信贷对利率市场化的具有决定性作用, 银行信贷的方式的变化能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首先, 中央银行作为主导, 制定货币等相关政策, 其他商业银行就会将其作为核心, 满足安全等要求, 对非金融经济主体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调整, 并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进而优化经济结构, 最终实现对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的影响。

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面对我国转型的情况, 利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将利率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从金融角度来看, 我国经济结构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 经济金融化现象日益突出,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本价格的影响, 进而促进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化, 并在各自轨道上独自运行;其次, 由于金融市场是由众多金融企业、机构等主体组成, 而这些金融企业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作用, 互不影响, 造成金融市场不断分割。因此,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共同作用对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资产价格的变化是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的:首先, 信贷资金供求与资产价格成正比, 但变化并不明显;其次, 银行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效益, 信贷需求更加关注利率的变化, 并在资产价格的促进下, 迅速上涨, 进而提高实际利率;最后, 投机者之间的竞争, 促使信贷需求更加关注利率的变化情况, 但是, 一旦出现资金供应不足, 资产价格就会下降, 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例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充分体现了持续低利率给经济构成的伤害。

近年来, 我国低利率现象一直持续发生, 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推动我国经济金融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事实上, 我国目前正处于银行为了谋取高额利益, 不断对实际利率进行提升的情况。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利率与资产价格会呈现反比的发展趋势, 但是, 与传统资产价格相反的是, 消费和投资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并且还有可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3. 利率市场化提高我国经济效率

从理论上来讲, 利率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际是货币政策对资本运行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 利率传导也是优化金融资源的过程, 投资和产出效率在这个过程具有重要地位, 一旦利率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微观范围内, 就会通过资本成本扩大企业资金来源, 促使企业投资环境发生变化, 这时, 需要信用机制发挥作用:首先, 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影响企业的融资渠道, 改变企业的成本利益;其次, 企业资产负债是导致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利率与资本配置率进行研究发现, 利率越接近均衡利率, 就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反, 如果利率与均衡利率之间相差的越远,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在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过程中, 要注重利率的变化能够改变资金流向, 促使资金由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 这时需要市场发挥作用, 但是, 由于市场逐步分化, 资源之间流动量小, 进而导致利率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另外, 利率市场化通过资金在不同的金融市场的流动, 促使金融市场利率逐渐稳定在一个范围之内, 并实现金融市场之间的互补, 降低经济危机的出现,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经营利益。总的来说, 利率市场化提高经济效率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先, 通过减少信贷配给, 为小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次, 通过规范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减少小型企业资金利用成本, 从两方面入手,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均衡、健康发展, 进而有效的促进我国金融企业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4. 利率与我国外部失衡调整

利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有两大观点:国际收支理论, 利率随着国际收支顺差额增长而增长, 国内利率的变化能够增加资本流入, 提高我国外汇储备, 但是这个理论具有局限性, 没有将资本价格考虑进来, 利率的变化要充分考虑国际收支顺差以及资本价格;货币主义认为利率是随着货币需求的增加而减少的, 货币供给是由外汇储备与信贷决定的。所以, 当利率提高后, 货币需求就会相应减少。

总而言之, 利率与资产价格要通过货币的变化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观货币主义思想, 存在许多差距, 但是, 传统主义思想中的作用机制是可以保留并被推广的, 即便利率与资产价格之间并不是减少货币需求, 而是减少货币超额供给完成的。因此, 利率能够更好维持我国内外平衡。

三、结论

本文主要在对我国利率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介绍的基础上, 深入而细致的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利率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重点对我国利率结构调整和我国社会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作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利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行研究以及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利率对货币政策的落实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笔者发现, 社会市场中利率结构的调整对我国金融市场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当市场中的利率结构科学、合理、平衡时, 社会金融经济市场就会发展的较好, 有利于更好的维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 反之则会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在其进行变革的过程当中, 经济体制也在逐步健全, 金融体系也紧随其后占据主导地位, 而利率作为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关键环节, 其在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重大发展, 但由于我国利率发展还不够完善,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 加强研究利率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调整势在必行, 本文将对我国利率发展现状以及利率结构调整与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并以此来提出建议,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利率结构,经济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申朴, 刘康兵.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兼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利率[J].世界经济, 2009, 12 (5) :123-125.

[2]姜再勇, 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体制转换特征——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考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10 (8) :158-159.

经济质量与结构论文 第9篇

三大地区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引领着全国的经济发展,但是三大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上存在差异,研究三大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原因,不仅可以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找到合理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往研究三大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文献和课题报告,主要使用宏观省级层面的数据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三大地区在宏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但是这样的研究始终犹如“雾里看花”:虽然能够确信三大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始终未能揭示这种差异在哪里。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为我们研究三大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差异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数据资料。

一、三大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分析

从经济总量、人均GDP、人均收入方面来看,长三角地区排在第一位,珠三角地区排在第二位,京津冀地区排在第三位。通过对三大地区经济增长、自然资源禀赋、人口与就业、投资、消费和出口、科技实力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

京津冀地区的主要优势在劳动者素质、矿产资源,主要的劣势在于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较匮乏。从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京津冀地区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效果并不好,第二产业发展落后,第三产业有一定的优势,消费水平、人均收入、人均GDP都没有表现出相应的优势,总体经济运行效率不高,发展较慢。

长三角地区除了矿产资源相对匮乏之外,在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科技实力和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从经济发展模式来看,长三角地区也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第二产业非常发达,第三产业有一定的优势,而且经济发展成效比较显著,人均GDP、人均收入都很高。

珠三角地区在水资源、耕地资源、城市化水平、出口等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优势,珠三角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别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主要是依靠消费和出口拉动的经济,第二产业较为发达,第三产业发展也均衡,经济总体运行效率比较高,在人均GDP、人均收入、科技实力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珠三角地区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大,从而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

总体而言,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是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并未带来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没有带来新兴产业的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因为具有高度发达的第二产业,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三大地区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比较分析

1. 地区经济区域分布特征。

根据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无论是法人单位数量还是从业人员数量,长江三角洲在三大地区均占首位,甚至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之和。

三大地区都形成了一个经济的核心,在核心区域内企业和从业人员分布密度极高:京津冀地区核心是北京和天津,长三角地区是上海,珠三角地区是广州。其中,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个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杭州和宁波为核心,以其他地区为依托的分层次的发展态势,区域内发展协调,区域整体实力较强。但是京津冀地区仅仅在核心区域发展良好,没有形成对广大腹地的带动作用,区域内协调发展表现欠佳。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区的辐射区域也不大。

2. 三大地区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差异。

京津冀地区第二产业不论是单位数还是从业人员的比例都不到40%,说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在第三产业中大部分行业,其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两个地区。

长三角地区是3个地区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特别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均占优势地位,第二产业的单位数占法人单位总数的40%以上,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了2/3。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也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其比重和长三角接近。与长三角不同的是,该地区的制造业比重很高,但建筑业在三个地区的比重却是最低的。确切地说,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

3. 三大地区产业发展方向与动态调整。

与2004年相比,三大地区的法人单位数与从业人员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法人单位数的增加来看,珠三角增加的比率最高,4年间增长了49.02%,京津冀、长三角增长的比率分别为31.04%和29.85%。从就业人数的增加来看,全国法人单位的就业人数增加了27.61%,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增加的比率分别为18.02%、32.11%和35.37%。从增长比率来看,以珠三角地区最高。京津冀地区的就业增加最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绝对数来看,无论是法人单位还是就业人数,都是长三角地区数量最大,是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之和,占全国的比例为17%以上。

三大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第三产业在产业的比重中有提高,特别是与基础建设有关的交通运输和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发展较快。

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长放缓,建筑业出现了负增长。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比重下降;服务业在进一步上升,但在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存在工业发展不足,对就业量的扩大、区域经济的拉动有限。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继续发展,同时实现了企业数目和从业人员的增长,而且在全国各地区中的优势进一步巩固,但由于第三产业的单位和从业量增加比例更高,所以制造业在各行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两个地区有所不同的是长三角地区的建筑业(可能是由于上海世博会的建设缘故)增长很快,所以第二产业在全行业的比重几乎不变。珠三角地区最近几年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三、三大地区企业生产效率比较分析

根据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我们对三大地区不同行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论从企业层面还是加总数据分析来看,三大地区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和特征,三大地区生产效率不存在显著的、较大的差异。

1. 三大地区劳动和资本对生产效率的贡献。

三大地区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对生产的贡献差异较小,长三角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劳动贡献略微大于京津冀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就业增长和劳动者收入增长。

三大地区工业的资本对生产的工业也较为相近,差异较小,珠三角地区工业资本贡献略微大于京津冀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工业,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偏向于资本驱动型。此外,三大地区服务业资本系数基本无差异。

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平均生产效率更高,而珠三角地区在资金密集型生产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平均生产效率略低,京津冀地区介于二者之间。

2. 三大地区平均生产效率差异。

从三大地区平均生产效率来看,不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截距项最高,珠三角地区的截距项最低,即长三角地区平均生产效率最高,珠三角地区平均生产效率最低。最后要指出的是,三大地区平均生产效率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结果的差异。

3. 三大地区产业集聚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产业集聚对三大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也基本相似,从企业微观层面来看,工业行业产业集聚对企业生产效率的贡献不大,平均贡献为5%~7%,服务业差异集聚对企业生产效率影响较大,平均为10%,但是从宏观加总数据来看,产业集聚对工业和服务业行业生产都有较大影响,平均贡献在16%左右。

4. 总结。

三大地区的各行业的企业生产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大,也就是说微观企业的生产效率差异不应该是形成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三大地区企业生产效率有较多共同的地方,这表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市场制度,企业竞争,要素流动都逐渐按照统一的市场化方向发展,最终使得三大地区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生产效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

四、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表明,三大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工业发展为主,京津冀地区以服务业为主,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工业行业中具有高度的产业集聚,形成较强的规模优势,而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大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仍然处于外延增长的方式,是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因而三大地区企业在生产效率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转变三大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经济增长向依靠技术和效率为主的内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

1. 三大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与国际金融危机。

三大地区经济增长在外向型经济增长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京津冀地区外向型依赖较少,而长三角和珠三角表现出了较强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出口依赖程度很高。

在第二次经济普查期间,正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期间,依赖出口的外向型产业受到较大影响,但根据2008年的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业、珠三角地区的房地产业从业人数下降,这可能与国际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关联。但必须指出,由于经济普查只是几年一次,数据断续,所以一时还难以清楚地看出金融危机的全面影响。

数据显示,与上次普查相比,全国,包括三大地区的法人单位、从业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表示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着活跃高涨的态势。同时也证明了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措施积极有效,不但保证了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2. 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的分析主要是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的调查结果,由于经济发展会受到偶然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波动,所以有些结果不一定表示经济发展趋势,但应该充分认识到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例如,京津冀的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一时减少,可能是受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影响,相反,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有较大幅度增加,可能是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上海金融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可能是因为股票价格下跌的影响、从事证券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减少的缘故。

3. 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保证。

在三大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综合实力要明显高于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两翼,苏州、无锡、宁波等中小城市为骨干的格局,具有区域整体优势。而京津冀地区主要限于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点比较发达,其他地区发展一般,有的地区还比较落后,北京和天津两大发达城市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显著。珠江三角洲虽然有广州、深圳、东莞等经济发达城市,但辐射区域比较小。

鉴于此,在全国其他经济区域的规划中,应当借鉴和采用长三角地区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一个区域经济增长中,各城市应当适当分工,并注意协调发展,而不能像天津和北京在很多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竞争和重复,影响了京津冀地区的整体辐射能力。

4. 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判断。

中国经济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的发展中,工业中的制造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统计表明,除了依赖于天然资源的石油生产企业集中的城市外,我国人均收入较高的城市都是制造业占优势的城市[1]。长江三角洲凭借长期积累,在工业中的大部分行业都有着比较优势。珠江三角洲乘对外开放的先机,在如电子通讯等新兴行业中占优势。而京津冀在3个地区的工业中,只是采掘业占比较优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实力要低于长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又稍逊于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的集聚,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当今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造就了这些地区今日的经济繁荣。但本课题研究表明,这些地区生产的扩大,主要还是依靠生产的外延(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生产效率在地区之间并没有很大差别。“福兮,祸之所伏”,产业过分集中在局部地区,导致了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部分地区和城市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水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调整势在必行。淘汰那些资源消耗大、产能低的产业,把那些过分依靠劳动力投入、土地资源投入的产业转移出去,依靠这些地区的资本和人力资源的积累,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应该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今后发展的选择。而京津冀地区则需要根据本区域的条件,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特别是工业,促使产业集聚,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就业。

在这样的条件下,落后地区应当积极促进经济增长。长三角地区已经在许多行业实现了高度的产业集聚,是中国许多产业的集散地,必然导致长三角地区行业经济和整体经济高速发展,而且这种竞争优势是不能完全复制的,其他地区要想发展同类型的行业,必然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地位,因而其他地区只有以集聚的行业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培养,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 第10篇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 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 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 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 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等。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使其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 所以,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战略性

在我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既十分紧迫, 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原因在于:

其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巩固和发展经济良好势头的当务之急。2008年以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我国先是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 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继而出台了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9年国民经济保持8%以上的较快增长。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 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 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 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格局没有实质性改观。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 2009年前三季度, 在GDP的增长中, 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 而最终消费虽然比上年有大幅提高但仅贡献了4个百分点。因此, 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 任务还相当艰巨。

其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是保证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措施。如果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属于短期政策, 那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则需要在较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效, 是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措施。经济结构变化会形成新的产业链, 带来新的发展格局和更好更快的增长。所以, 在我们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 必须谋划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把短期政策同长期措施结合起来, 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是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措施。世界经济发展变化很快, 多国经济将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提到议事议程。科学家预测, 未来十至二十年, 以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将会发生。历史经验表明, 谁能够未雨绸缪, 抓住机遇, 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 并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 日本利用模拟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赢得了持续几十年的快速增长, 一跃成为经济大国;20世纪90年代, 美国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 发展数字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信息产业, 实现了持续118个月的繁荣。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前夕,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是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 是实现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最终目的的内在要求。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主要方面:一是结构优化, 二是结构升级。结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协调、合理;结构升级是指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或高级化。结构优化、结构升级一般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国民经济的存量进行调整, 主要是对已形成的各种传统结构进行改革、改造和优化升级;二是对国民经济的增量进行优化和升级, 主要是把握好投资方向、投资结构,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结构调整的依据首先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绩, 近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措施也收到了明显成效,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较为突出的是:国民经济总需求结构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而消费需求作用偏弱;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内部依靠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业缺乏明显优势。同时, 经济结构调整还必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各国正在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 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的新阶段。我们要把握这样的世界发展大势, 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 把占领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 依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基于上述原因, 调整经济结构要采取的重大措施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 继续调整国民经济需求结构, 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我国国情所决定,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我国保持了高投资率、高外贸依存度和较低的消费率。据世界银行数据, 1990年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基本稳定在77%-79%, 而我国大致在50%左右。这种“双高一低”的格局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优势,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看, 持续的高投资、高出口而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相对较弱, 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 也会产生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因此, 要下决心调整原有的需求结构, 在保持适度投资率和出口的同时, 完善促进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 积极推动最终消费的增加, 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其次, 继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高意味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例如, 2006年第三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 美国是76.5%, 日本为69.5%, 我国是39.4%;在国内, 2007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北京市72.1%, 上海市52.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是我国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为此, 要认真实行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包括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促进和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稳步发展传统服务业, 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再次, 继续调整产业内部结构, 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升级, 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由此导致的产业低层次, 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 应认真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生产能力, 同时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和下一轮国际市场竞争, 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 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信息等产业的发展, 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上述内容之外, 还有调整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土开发空间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与完善。

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使之收到预期的成效, 需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如果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就既不能保证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 也不能实现效益好质量高的经济发展。从近两年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看, 2008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滑, 2009年第一季度进入谷底, 第二季度开始上升, 至今“V型”恢复已成定势。在此背景下, 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和今后中长期的着力点, 对于国民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相应地政策取向上, 要在强调稳定增长的同时突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

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科技的发展、应用和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需求、提供动力, 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这就不能只是被动地学习模仿, 而必须依靠自身力量走中国特色道路进行自主创新。

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在深层次上必然涉及经济关系、经济利益的调整、国内国际关系的调整, 而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和国内国际关系的调整, 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例如在总需求中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就涉及中央与地方、积累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等分配关系, 涉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劳动收入比重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与改革开放相结合, 从制度上得到促进和保证。

经济增长与结构性改革 第11篇

当前的经济增长确实面临着活力不够、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的生产力的发展遇到了障碍。生产关系又如何?也就是结构性的改革没有相应地跟上,没有很好地去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以至于现在的经济出现了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的重要标志就是经济增速降下来了。

怎么来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不能拘泥于当前的一些数据、而要把中国经济的发展放在世界的背景下来观察,放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背景下来观察。我们过去的发展主要是做大GDP的蛋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所以过去的发展可以说等于经济增长。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有整体性的特征。经济的增长或者说GDP蛋糕的做大,远远不能表明或者说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现代发展。所以我们现在看发展,一定要从整体来观察,不能仅仅看GDP这么一个指标。当前遇到的问题是整体性的问题,既不是简单的需求问题,也不仅仅是供给侧的问题,我认为它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所以要用整体的视角来观察。要从整体上来解决问题。

我们怎么来把握当前整体性的问题呢?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二个维度,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第三个维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三个维度实际上就构成了国家的治理结构。这三个维度、三种关系怎么去处理,就构成了不同的时期国家治理结构的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国家治理方面应当主要是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上下功夫,应当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这得力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但这个改革还没有完成,我们还要进一步的深化,比如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金融改革的问题等等,都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的改革。当然还有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就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我国作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怎么样建立一个现代的产权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础,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作为一个基础制度,涉及到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也包括了社会领域的很多改革,也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些都与产权制度密切相关。我们常说的土地财政,实际上就是一个产权制度问题在财政领域的一个表现。

所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深化改革,现在面临着诸多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但是现在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这方面的改革了,还要看到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改革。如果说我们过去三十多年改革的主线是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来展开的,那么我们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改革就可以说是刚刚开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活力,但是我们今天面临着活力不够的问题,所以要进一步让经济有活力。但是深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仅仅有活力是不够的,还得有动力。动力来自于哪里?目前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是找不到动力的。从哪里找?要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去找。创新驱动,看起来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社会建设、民生等大家所熟悉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一个解决创新驱动的问题,解决我们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为什么说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呢?其实大家都知道,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人在生产力三要素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两大生产,一个是物的生产,一个是人的生产,那么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两大生产之一的最重要的方面。我们助推了物的生产,而不助推人的生产,而人的生产以及再生产,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问题。这个过程用现在的概念来表述,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要有创新驱动,就必须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而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是跟不上的。尤其是高端的人力资本是远远不适应我国发展需要的,可以说这种人力资本积累结构,跟我国当前的这种分配结构是类似的,实际上是一个进制法,所以我国这种高端人才是极其稀缺的。要解决人的问题,也就是总书记说我围的发展要以人民为主体,真正转到这方面来。这样,我国就必须深化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改革,要实现创新驱动,要在科教人文领域深化改革。科教人文这些领域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得到根本性的突破,否则我们的创新驱动足很难真正实现的。如果创新驱动不能形成,那么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没法形成。

所以我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际上是来自于社会,来自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怎么来处理。民生的问题、消费的问题,既是短期问题,也是长期问题。从短期来看,消费表现为三架马车之一;从长期来看,消费可以足可以转换为人力资本。消费实际上就是积累人力资本的过程,也就是人在生产和冉生产的过程,所以从这点来看,我们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必须要讲到人的资本的积累上,必须讲到人的能力的增强上、人的素质的改善上,而不能把民生当做一个福利的概念来使用。我想只有这样的话,我国现在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才可能从整体上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有了活力,有了动力,又该怎么样真正有机协同起来呢?我想这个还要有地方的关系,这在国家治理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是财政体制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怎么样匹配、怎么样组合的问题,形成既有中央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地方的积极性,把两个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不仅能调动两个积极性,而且能把这两个积极性能有机的融合起来。如果光有积极性,但两个积极性不能协同,不能融合,不能形成合力,那么就起到反效应。所以调动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使这两者积极性形成一种合力。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对我们当前这个发展阶段来看,变得越来越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注重的市场关系,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正是成为我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结构性改革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任务。所以当前的改革,从结构性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解决国家的一个治理结构的问题。这三个维度,实际上就是国家的治理结构。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改革的任务非常重,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而在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这两个维度方丽,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中央与地疗关系的改革可以说还存探索之中。我认为当前发展阶段的整体要求,应当是两级治理,两级治理也就是国家层面的治理和地方层面的治理。可以因地制宜,不同的省,由于人口面积发展的水平、历史条件等等都不一样,所以我认为,到了地方可以根据地方的情况未考虑政府的问题。我们财政体制的构建,应当从国家两级治理的角度来考虑。大家可能要问,明明是五级政府,为什么要实施两级治理呢?其实这个很简单,就是国家所掌握的所有的公共权利,并不是在中央省市县乡之间均匀的分布,在省以下,地方政府就没有这种公共权力,尤其到县级以下就没有立法权了。原来是每一级政府都有司法权,后来发现有问题,就调整了,变成了两级司法机制。再说征税权,我们的机构就是国税和地税。所以从这些方而,实际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两级治理的架构。在两级治理的架构下怎么样去优化政府,我认为只要因地制宜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那么我们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整个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经济增长结构与通胀压力 第12篇

关键词:通胀压力,内因性通货膨胀,经济结构畸形,GDP

2009、2010年, 我国物价水平进入了急速上涨通道, 国家虽大力调整物价上涨水平, 但2011年1月、2月、3月的CPI更是高达4.9%、4.9%、5.4%, 通货膨胀已成既定事实, 对此老百姓深有感触, 生活负担越来越重, 实际收入水平却一直雷打不动。如何抑制实际收入的下降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属于内因性通货膨胀

(一) 我国近5年来 (2005-2010年) 的经济增长结构严重畸形, GDP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疯狂烧钱, 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较低水平持续徘徊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依赖成本优势——被人为压低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 (如负利率、汇率低估) 、环境成本, 而这些低成本福利通过出口产品大量贴补给国外消费者, 随着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 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 国家为进一步拉动GDP增长, 投入巨资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 改善基础设施固然是好事, 但投资规模无节制的扩大, 并脱离老百姓的实际消费能力和实际需求, 表面上看GDP增长很快, 但这种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是货币幻觉, 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福利和收入的提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 这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中, 民生基础工程占比太少, 随着物价的节节攀升, 普通居民收入是下降的,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因此政府提出的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并不现实, 与此同时, 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导致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2005~2010年, GDP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严重依赖见表1, 在情况最严重的2009年,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创纪录的95.2%, 而消费和净出口对GDP增长对GDP的贡献率却呈现逐年下跌趋势。因此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调整投资结构已经刻不容缓。根据2011年两会精神, 十二五期间我国预计GDP增长目标为年均7%, 但一旦投资增速下滑, GDP增长必然受到影响, 因此为保持一定的GDP增长, 预计我国未来2~3年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高水平[1], 通货膨胀压力将继续存在。

(二) 土地财政与政府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一边是无限制的依赖卖地获取财政收入, 而另一边却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这两者显然是互相矛盾的。地方政府为巩固土地财政必然希望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上涨, 而中央政府却提出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这便出现了中央政府利益与地方政府利益的博弈。

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政府掌握和垄断, 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尚未建立, 因此在住房供应市场化改革之后, 出售土地使用权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许多地方政府为发展房地产非法侵占农村用地、非法强拆民宅, 或者以低价从农民手中强征土地并高价转让出去, 从中赚取天量差价。政府土地财政导致房地产成本高企, 也直接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猛涨和炒房投资行为。为维持投资者对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预期, 政府又不得不加大货币供应量, 从而导致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2005年开始, 我国经济正式进入房地产时代, 同时也进入了全民炒房时代[2], 温州炒房团、山西煤商炒房团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 房价开始一路猛涨, 许多大中城市房价创下一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 为维持投资者对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预期, 银行在此轮房地产市场的癫狂表演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银行为赚取高额利润不负责任的疯狂放贷, 已使得国家宏观经济出现泡沫化的危险迹象。根据财政部2011年3月5日《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数据显示, 201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9109.94亿元, 完成预算的213.2%, 而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为83080.32亿元, 卖地财政竟已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35%。究其本质原因,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以GDP为纲的政绩观直接导演了这场危险的表演。

注:以上数据经由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而来

(三)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中国GDP增长地耗的不断增加, 耕地被不断挤占, 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恶化, 预计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将逐渐变成刚性上涨。

我国粮食自给率95%、18亿亩耕地的底线遭受挑战。众所周知, 我国国土面积是邻国印度的将近3倍, 但可利用耕地面积却比印度少很多, 因此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保证亩的红线, 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我国耕地面积从2001年到2008年净减少了8830万亩, 这加深了居民对国家未来粮食供应能力的疑虑, 但粮食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因此粮食价格的上涨在所难免。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挥霍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GDP增长地耗不断升高[3]。我国虽然幅员辽阔, 但由于地形地质及气候的原因, 可用土地资源却并不丰富, 但令人痛心的是, 土地的挥霍浪费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夜晚黑灯瞎火的“鬼城”、宽广场、豪华办公楼、闲置工业园全国各地比比皆是。根据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的研究结论, 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 我国GDP每增长1%, 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从表2可以看出, 十一五期间我用的方式仍在延续, 而建设用地的缺口却越来越大, 土地已成为像能源一样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注:以上数据经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局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而来, 2011年4月15日

(四) 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恶化, 导致经济泡沫化发展市场投资盛行

目前, 我国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市场整体投机气氛盛行, 囤积居奇、扰乱市场正常经济秩序的非法行为屡禁不止, 投机商将黑手伸向了缺乏价格弹性的生活必需品, 因为投机商深知无论价格再高, 老百姓都要消费。先是蒜你狠、豆你玩, 后是糖高宗、姜你军, 短短一两个月内, 这些普通商品的价格竟然上涨四五倍, 远远偏离其正常价格。虽然这其中有供需失衡因素的影响, 但投机炒作却是导致物价暴涨的主要原因。这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投机气氛盛行的反面是虚拟经济的繁荣, 实体经济的凋敝。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是国有垄断企业和房地产企业, 而并非国民经济活力之源泉——民营经济。银行放贷时要综合考虑风难度增加。另一方面, 民营企业的出口环境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不断恶化, 在双重打击下, 投资者纷纷选择加入虚拟经济阵营, 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应声而起并且越吹越大, 股市泡沫在上证综指达到6000点的高潮后轰然破灭, 而房地产泡沫则已绑架了中国经济, 政府处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

二、结论

综上,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属于内因性型通胀, 并非简单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以GDP增长为纲的发展观是导致近期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本质原因。只有深刻彻底的扭转这种畸形的发展观, 坚决调整产业结构, 将提高国民的生活福利水平[4]、提高国民就业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才能从根本上赶走通胀这只猛虎。如果在十二五期间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国家发展核心, 降低对GDP增长的目标要求, 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重的趋势将有望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王碧峰, 周传龙.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3) :76-80.

[2]王维安, 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 2005 (12) :64-76.

[3]左大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J].经济学动态, 2008 (6) .

上一篇:工程品质下一篇: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