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教学范文

2024-05-09

数学实验教学范文(精选12篇)

数学实验教学 第1篇

一、了解数学, 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 兴趣是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数学, 最重要的是要其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想学的浓厚兴趣, 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的尝试, 我总结出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1. 明白知识就在身边, 从生活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 回归于生活,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给出的例题, 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 然后进行教学, 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 让学生体会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让学生明白学数学知识是很有价值的。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 我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 得出对称, 再让学生走出教室, 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房屋的设计等是否对称,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 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 他们想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蝴蝶、蜻蜓、飞机, 等等。最后, 我让学生拿出画笔设计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学生的兴趣高涨, 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 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纷纷来到教室前进行展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自觉参与, 而且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同时也感悟到平时所见的物体当中原来就蕴含着数学知识。明白学习数学就是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营造了一个活跃、和谐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2. 融洽师生感情, 促进学习的兴趣。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 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 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丢掉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使教学活动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据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毫无兴趣。尤其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特别外观, 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 同样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在两个班教学, 其中一个班我用微笑的脸、表扬、肯定的语言讲行教学, 这堂课在轻松、愉快、和谐中顺利完成;而另外一个班, 我板着脸孔, 粗声粗气地对他们说话, 这堂课在沉闷、压抑中进行, 到最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所以, 教师一个亲切和信任的目光, 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 一个肯定表扬的手势, 都能使学生萌生积极愉快的感觉。

二、用赏识的方法看待学生, 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它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赏识是期待、宽容、理解和尊重, 赏识是语言, 但比语言的表现力要强得多。教育家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欣赏能帮学生树立自信心, 激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 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学生上课不听, 眼神呆滞, 傻傻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从不举手发言, 这些学生大多是因为基础相对较差、缺少学习的自信。教师不应将他们当作透明人置之不理, 也不能去刻意地打击他们, 更不能心急地在短时间内要求他们改变以前的一切, 定下“一步登天”、“进步神速”等一些不切合实际情况的计划。教师应用平常心对待他们, 把他们跟其他同学放在同一个位置, 多给他们一些关心, 在教学中把目光多停留在他们身上, 因为教师的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影响, 更何况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明白教师并没有放弃他们, 教师同样很赏识他们, 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2. 在活动中总结规律, 从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提出:“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 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 课堂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 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

在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赏识、表扬的语言,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 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霁, 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 甚至可以发迹他的一生, 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 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 教师即使说“回答正确”、“你真棒”等简单的话都可使学生产生对老师、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进而主动、积极去探究知识。

三、提供预习空间, 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是容易掌握基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质疑, 对书本质疑, 对数学公式质疑, 对课题质疑等, 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每次上新课前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预习, 让学生质疑, 把有疑问的地方和不懂的问题写在提问本或课本上, 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的求知欲也更强烈了, 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的氛围。

数学实验教学 第2篇

二、指导思想:

1、深入推进和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2、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

三、教学目标:

1、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掌握到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方程的方法,掌握相似形的`性质、判定。掌握锐角的三角比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探索——猜测——证明”的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四、学习时间及内容安排:

9月~10月: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1月~12月:

相似形。

20××年1月:

期终考试。

五、学习资料:

《一课一练》、《周周练》。

六、考试备忘录:

10月下旬期中考试,1月上旬期终考试。

【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数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教学计划数学

2.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3.数学教学计划教案

4.中班的数学教学计划

5.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6.2020数学教学计划

7.大班的数学教学计划

8.数学教学计划2020

数学实验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

1、我们要改变教育观。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在当前的各级各类学校中,不管教学者还是管理者、还是学生、还是家长,心中都把成绩看成唯一的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分数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考上大学,尤其是中小学,学生整天为了学习,已经把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快要埋没了,孩子们沿着一条有规律的路走着,成绩、成绩还是成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样使他们成了我们平时所讲的书呆子,實际上,一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并没有具备我国教育目的所要求的和21世纪公民所需要的素质,研究者曾尖锐地指出,在可贵的高分下隐含着危机。

2、我们要改变数学观。我们的数学太注重机械的机能要求,抽象的逻辑推理。我想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外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量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

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教学学习的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学生的情感处于自由、宽松、友好、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作用在于:

1、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程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良好环境,充分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摸一摸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生动、活泼有趣又帮助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发展了思维,在操作中应大胆放开操作形式,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生动的问题情境、平等的交流氛围,诱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分式的概念”一课中通过学生举整式例子,让学生发现整式的分母中是不含字母的,而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存在的,是我们所没有学过的,需要研究,由此诱导学生去探究这个新问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热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探究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注重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自定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自定学习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相对而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学生自主探究活应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推动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而不是主宰者。只要实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

3、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它是指同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探求不同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在前进,在发展,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发挥想象,打破常规,鼓励个性化理解。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时,通过挖掘教材中有创造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寻求多种解答途径,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佳方案。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的较综合的课程。

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严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来看,数学像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别一个方面,在创造过程中,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数学实验模式的引入,给我们的数学课注入了许多活力,更能给予学生一个“完整的数学”,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借助数学实验 有效开展数学教学 第4篇

一、借助数学实验, 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 而动手实验符合这一规律, 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 获得感性知识, 形成知识的表象, 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案例1: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实验1:用两块三角板拼一个像刚才那样的四边形。

实验要求:

①选择两块同样的三角板拼一拼, 拼成像刚才那样的四边形。

②拼好之后看一看, 是不是拼成了像刚才那样的四边形。

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每组对边不仅方向一致, 长度也相等。

实验2: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实验要求:

①先想一想应该怎么围, 再动手。

②和同桌说一说, 你是怎么围的?

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围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只要对边方向一致并且钉子的数量相等, 就可以围出平行四边形。

实验3: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

实验要求:

①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用8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摆的时候对边的根数都一样, 就可以摆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 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的初步认识,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 学生还没有认识平行, 所以教师很难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那如何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呢?教师设计了3 次实验操作, 让学生在动手拼一拼、围一围、摆一摆中逐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 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借助数学实验,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 可以使学生经历体验和数学化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案例2: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实验目的: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实验1:从物体的1个面进行观察

实验要求:

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猴, 并说说你坐在小猴的什么面?看到了小猴的什么?

②小组成员按照1、2、3、4这样的顺序一个一个说。

学生观察后进行交流。

实验2:从物体的前、后、左、右面进行观察

实验要求:

①小组长转动小猴的位置, 每转动一个位置, 小组成员很快说说坐在小猴的什么面, 看到了小猴的什么?

②每个小组成员4 个面都说好了, 小组长把小猴恢复到刚开始的位置, 比一比哪组又有秩序又好!

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实验3:从前后两个侧面进行观察

实验要求:

①小组内的4 人每两人一组, 分别站在小猴的两个侧面, 先观察一个侧面, 再观察另一个侧面。

②观察时说一说站在小猴的哪个侧面, 看到小猴的头朝哪一边?

(1)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观察。

(2) 交流并小结:在两个不同的侧面观察, 观察的人正好是面对面, 看到的小动物的头朝的方向不同, 正好相反。

这节课是“观察物体”的起始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面观察物体,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因此, 教师设计从“一个面观察—四个面观察—左右两个面对比观察”的三次实验活动。通过三次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有目的和分层次的活动,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帮助学生建立实物与相应视图之间的联系。而在突破难点上, 又通过直观的照片和亲身体验两次观察、比较, 得出在物体的两个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也可能不同, 引导学生从观察整体形象转向关注局部变化, 逐步领悟差别, 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借助数学实验, 自主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规律的抽象性通常都以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 就应该通过实验, 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 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 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他问题的联系。

案例3:二年级上册“图形的拼组”

实验目的:掌握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方法

实验1:8个小正方形拼一拼

(1) 猜一猜:用8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先猜一猜会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2) 拼一拼:要想知道自己猜测的是否正确, 可以怎样做?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拼一拼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实验要求:

①想一想:可以怎样拼?

②拼一拼:数出8个小正方形, 同桌合作拼一拼。

③数一数: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3) 交流:呈现不同资源。

提问: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拼法?你猜对了吗?

(4) 画一画:轻轻地闭上眼睛, 在脑中画一画拼成的长方形。

(5) 你能说一说是怎么拼的吗, 并填写表格。

(6) 回顾刚才的研究过程, 我们是怎样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先猜一猜, 再拼一拼, 最后说一说, 画一画。我们不仅解决了问题, 还收获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2:12 个小正方形拼一拼

(1) 如果用12 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 有几种不同的拼法?你准备按怎样的步骤进行研究?

(2) 小结:也可以按猜一猜、拼一拼、说一说, 最后在脑中画一画的步骤进行。

(3) 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记录。

(4) 呈现不同资源。

比一比: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

(5) 小结:利用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找到几种不同的拼法。

实验3:18 个小正方形拼一拼

(1) 现在你会用哪些方法找出用多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种数呢?

(2) 小结:可以动手拼一拼、动脑画一画, 还可以动笔写一写。

(3) 用18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 有几种不同拼法?用你喜欢的方法找一找记录下来, 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找到的拼法。

(4) 汇报交流。

(5) 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节课是数学书中“动作做”一课的内容, 教师设计了3 次动手操作的内容;第1 次, 通过用8 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学生经历猜一猜、拼一拼、说一说、画一画的探究过程,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2 次, 主动迁移方法解决用12 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问题, 并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第3次, 灵活运用方法独立解决用18 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问题, 同时在资源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有序的思想。整节课学生在拼组图形的活动中经历猜想、验证、发现结论的过程, 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图形的拼组问题。

数学实验教学打破了以往知识的直接呈现形式, 它通过学生亲手操作, 亲身体验来理解、验证数学原理。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特征,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合作的创新精神。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该充分挖掘实验素材, 为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创设良好的环境, 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第5篇

杏陈中学何亚东

一、课题的确立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数学教学要求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学生感到不适应。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呢?这就得研究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培养数学习惯、知识、兴趣、品质等方面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头脑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避免走弯路,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学中,在知识衔接时,注意确定适合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坡度,使教与学的步伐缩小一点,进行小跨步转化。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内容处理要恰当。在学习新知识时,七年级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这是解决初一数学教学与小学的衔接的有效途径。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的内容要认真剖析。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又一途径。七年级数学应用题解法与小学比较,要转变。学生从小学进入七年级,面临“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种过渡,也通过列方程应用题明显体现出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设计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转变,是很有必要的。

2、教学方法的衔接。

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教学中去。努力摸清各阶段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磋衔接教育的方法,探索搞好衔接教育的路子,着手从两个方面进行衔接:A从学生本身特点的变化进行衔接。B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角度进行衔

接。

3、学习评价的衔接。

小学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教学同样应注意到这些,并不断开拓他们的思路,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答案的多样性、正确性。

4、师生交往的衔接。

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中学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规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为衔接教育铺好路。

(二)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三个衔接

1、学习动机的衔接。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

2、学习惯的衔接。

学习习惯包括听课、笔记、作业演算、识记等内容。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教育;初中则要求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趋势。七年级起始阶段继续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

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七年级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四、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在埕英小学、前何小学六年级各取一个班分别作为数学教学研究实验班,进行小学六年级和中学七级的循环教学,以便展开衔接教学纵向联系序列研究,又能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花三年完成第一轮实验,形成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分四方面进行:针对我校生源区中小学现状,采用“研读--测试--切磋--实践”的模式,对中小学衔接数学教学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对目前存在问题作出科学评估,并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为初中教育摸清起点情况,为以后的初中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并打下坚

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与程序

1、第一年(2005.9~2006.2)确定课题负责人员,开展前期观察、调查、积累有关资料等。

2、第二年(2006.2~2007.2)建立实验课题组,形成研究网络,初步形成教研常态模式,落实配套措施,中期评估。

3、第三年(2007.2~2007.7)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修改有关措施,开展深入研究。

4、第四年(2007.9~2008.7)全面总结实验成果,形成实验报告,参与实验成果展示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分工

1、何亚东、彭国亮负责教学内容的衔接。

2、何顺武、杨龙光负责教学方法的衔接。

3、何荫华、何玉芬负责思维能力培养的衔接。

抓数学教学效率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第6篇

关键词:动机 效率 关键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的最多的就是理念,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即从理念转化到实践。在教学中,要真正使用好新教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还需要一个过程。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四十分钟内抓效率,提质量?

一、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

2.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了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而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

二、增强课堂教学艺术性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像姜太公钓鱼那样,“愿者上钩”,绝对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发展呢?

1.授前设疑,集中注意力,导入新课。如,在讲授数学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进入新课前在黑板上板书了一首自编的顺口溜:“学生若干房若干,分配住房作了难。每间房子住4人,还有8人在外面;每间房子住8人,还有1间住不满。动动脑筋算一算,学生多少房几间?”学生看后,群情激奋,满以为不用吹灰之力,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出来的,结果一试,不行!于是就很顺利地导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新课,大家听起来格外起劲。

2.课中设疑,引发思维,培养能力。课中设疑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用讨论式,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单独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感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

3.课后设疑,温故知新,巩固提高。课后设疑一般难度应大一点,使学生通过自学后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解惑”的意义是:以积极探索的态度,综合运用已具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来自数学课或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狠抓落实三个“点”:即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点

难点是由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既有教学内容的原因,也有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原因,因此,要分析难点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解决难点的对策。因素一:内容过于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对策:抽象理论具体化;因素二:知识的综合性强,学生掌握起来易出现“积累误差”。对策:分散难点;因素三:知识所及的过程复杂,学生不好把握。对策:理出线索,类比联想;因素四:新旧知识缺乏联系。对策:培植知识的“生长点”。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的基础上孕育产生的,教学必须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去培育新知识的“生长点”。

四、留有余味的课堂结局也有助提高效率

一个高明的设计,常把最重要、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结局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类:一是总结式结局:将本课内容简明、扼要且有条理的归纳总结,指出重点、难点,引起学生注意。二是呼应式结局:以解答开局时所提问题的方式结束全课。三是衔接式结局: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急于求知下次课的内容。四是开放式结局:比如说讲完“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后,提出3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归纳: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数学有趣吗?你感受到数学美吗?这样将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数学素养统一起来,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启发式教学。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教学 第7篇

1. 数学教育现状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素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提供学习专业技能所必须的基础知识,比如获取和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同时可以增强基本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提升个人品质等。目前数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是成型的、经过逻辑化的、封闭的数学知识体系。教育部从1995年开始就起动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热潮此起彼伏。同其他自然科学课程相比,数学课程内容的更新改革似乎特别困难。这其中除了长期形成的数学传统之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强调数学知识传播的连续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推理。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使得不少学生觉得数学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学习起来很吃力,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对学习缺乏热情,甚至讨厌数学,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数学无用”,没有必要多学。面对这样的困境,有些学校采取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期望以此来摆脱窘境。但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演算规则和变换技巧,它的实质内容是让人终身受益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如果被删减了,那又如何来体现呢?

2. 数学文化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数学文化”,现在还没有具体的定义,但目前关于“数学文化”一词,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因此,数学文化的基本内容既包括“知识性成分”和“观念性成分”,又包括超越数学自身意义的作用于社会各领域的那些因素(如解读世界等),还包括社会各领域作用于数学并且沉积在数学文化中的那些因素(如民族色彩等),其构成如下图。

3. 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

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但拥有独特的数学内容,而且“拥有广泛的超越数学自身意义的因素”。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介入数学文化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的东西总是使人愿意欣赏,使人留连忘返。数学作为一门艺术,就好比画家画画一样。画家的画给人以美感,让人陶醉。同样数学家的定理、公式也以美的方式呈现给人们。数学的美贯穿于数学的各个方面,比如: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数学表达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数学以美的形式表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数学,享受数学当中领悟数学;让学生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数学史的讲解,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可以提高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能力和对数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当然,渗透数学史教育并不是单纯以历史为目的,而是为了促进数学教学,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重点。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针对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迷茫,不知数学从何而来又向何去,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的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尽力交代清楚数学知识背景、出处和数学知识产生过程,以及它们对数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应用。教师应通过告诉学生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原始创新;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去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基础课由于它在专业中的基础性位置,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思想。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情感等素质教育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其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学生实施能动的心理和智能的引导。因此,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上,不应单纯介绍数学知识。例如讲解概念时,教师应着重讲清概念形成的背景;讲微积分部分时,应突出变量的数学思想;讲概率统计部分时,应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数学规律,等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数学基础课教学既要为培养具有原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人才这一目标服务,又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传播数学文化。那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呢?

(1)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单一讲解或学生自学。但是“数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所以以前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内涵美。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内容,如采用多媒体上课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视频去领略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上网查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人文知识,让学生通过自习,了解该知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

(2)教学内容中多角度地结合体现数学文化

例如概念的讲解本身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可以引用数学史中一些相关的趣事逸闻,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思维,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这样既可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又可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增加学生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

文化源于生活,又反过来影响生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在最值的应用、微分方程等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许多物理、化学、生物、日常生活等现实模型,构建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处理模型,再回到现实解决模型。如此,学生可以充分体验数学的实用性,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3)改变作业形式

中学的新课程中增加了一定数量的阅读与思考材料,开辟了“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与应用”等拓展性栏目,为有兴趣、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教师可以借鉴中学教学中的优点,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知识的交流,使课程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世界,还要拓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总之,教师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简单的“灌输”和“训练”的数学教学,而应更注重将数学文化有机地整合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通过各种的途径,形式多样地让学生在学习、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教师应以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精神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和精神,实现“以数学来育人”的目的。

摘要: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数学教师要主动采取措施, 积极探索教改方案。本文作者提出在传统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以激发学生兴趣,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

[1]王新民, 马岷兴.新课程中“数学文化”的含义诠释.教学与管理, 2006, (9) .

[2]顾沛.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及其中的素质教育.理工科通讯, 2006, (9) .

[3]方艳溪.大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教学探究.数学通报, 2009, (9) .

开设数学实验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第8篇

在我国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时少,任务繁重,想要在有效的数学学时内完成教育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就只有向前赶进度,一般都会选择去掉数学应用的方法来提升数学知识讲解,这种教育教学方法会让数学教学缺乏与实际教学的联系。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我国一直运用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非常片面的强调了数学的严格思维训练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这种训练意识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比较呆板的思维习惯。再加上数学教学手段的落后也让数学的发展与数学的应用适应不了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已然成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及其重要的任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数学教学实验模式开设的意义

2.1改变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的概念是数学的基础,也是数学存在的灵魂,但是由于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得学生很难去对数学进行正确的理解。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数学实验却不同,数学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验验证,不仅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点,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改变学习方式

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始终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而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只有被动学习,但是教学实验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互学习的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中是实践的主体,在这里,学生除了接受教师的安排以外,有一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的,学生可以自己动脑来完成相关的数学实验。并且在这样的一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被极大的激发出来,此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除此之外,计算机数学软件方便快捷的特点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那些不愿意学习数学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

2.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始终秉承着利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开设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时候都是采用的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其进行解答。并创建与所提问题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对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在根据实际状况对所求的结构进行分析。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一举两得。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用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计算上。不仅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还提高了数学教学的准度。而使用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还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如此数学应用型人才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培养。

2.4加强了数学的课外辅导

一般来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在课下还是需要复习和辅导,这时候学生希望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能够重新展现在面前。基于此,大部分学生都会纠结是听教师讲课还是记课堂笔记,因为这二者如果同时进行,那么二者的学习效果都不会很好。利用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用去认真的记笔记,在下课之后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学生就可以利用我们使用的数学软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来重现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需要哪部分就再现哪一部分,而且在网络状态下,学生还可以在家里向教师提出问题,从而寻求答案,这样学生的课后辅导就会变得随时随地,不会再受课堂教学的限制。

3数学实验设想

数学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最终很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的目标。

3.1设计新颖的实验题目

数学实验的题目都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数学要求,从生活中发掘出新的数学问题,将这些新的数学问题进行收集整体和提炼,然后将提炼出来的收集在综合实验题目中,并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教育教学特点加大实验题目的专业性。

3.2实验任务的多样性

数学教师在设置实验任务的时候要采取多样性的方式方法,最好所设置的实验题目能够体现出层次性。当我们在使用数学实验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所设置的题目也要一层一层深入,只有学生掌握好了基础知识之后,再去探寻深层次的实验题目,才能够起到真正学习的目的。而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另外,实验题目的广度要适当放开。题目的内容不要局限在某一个学科或者是某方面知识中,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身边的实事入手,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3.3实验方法的多样性

对于相同的数学实验题目。要寻求多种解题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通过不同思路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的原理和方法。而通过一些专题实验,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学习的最终效果也会更好。

3.4实验报告形式的多样化

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数学知识与计算机来完成的,所以其实验报告也会包含文字、图形、求解程序等形式。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的作用在我国的教育界逐渐受到了重视,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消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将数学实验教学活动当作是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

4结语

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的人才培养贡献显著,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层面将会越来越多,也会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并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的数学实验教学现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数学实验在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开设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要不断加强数学教育工作,深化数学教学改革,让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达到平衡。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育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改革,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二艳,董文乙.加强数学建模课程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195.

[2]马青华.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3]邢春峰,戈西元,王信峰,等.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再认识[C]//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2008.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验教学 第9篇

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发现数学美是学生体验数学的前提, 只有在学习中发现了数学美, 学生才会去欣赏数学美, 才能更好的去体验数学美和享受数学美. 数学学科包含的内容是真实的、生动的、美好的, 它本身充满着情趣. “就数学本身来说, 也是壮丽多彩, 千姿百态, 引人入胜的”. 例如, 1 + 1, 可以是两个玩具的和, 可以是两个动画片的和.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到处也都有数学的美. 教师在教学中, 要联系学生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美.

数字是枯燥的, 但数字组织起来的数却又是奇妙的.

例如,

0 × 9 + 1 = 1 1 × 9 + 2 = 11

12 × 9 + 3 = 111 123 × 9 + 4 = 1111

1234 × 9 + 5 = 11111

这组奇妙的数字都是由9组成. 被乘数由0、1、2、3、4组成, 结果都是由1组成.

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 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数学中的美. 数学的美需要开发, 需要我们去挖掘, 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体验, 例如, 3月12日植树节时, 我们在总结植树的成绩时, 可以先让学生看看栽下的一棵棵树苗, 再要学生数一数植树的数量, 可以利用植树的数字和已经栽好的树苗联系起来去看植树的成绩. 学生就可以从数字上体会到数学的美.

其次, 利用学生间真实的差异, 创造层次美

每一种美都给人不同的震撼.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 他们的身上同样散发着不同的美. 因为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在他们身上不但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 同时表现出个性的差异. 教师必须认清差异, 思维冲击上的层次性, 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美妙的观点, 完美的回答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驱动力. 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能收获意外的美.

二、在学习数学中充分享受数学美

1. 引导学生在享受数学美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直接原因是觉得数学的数字单调枯燥, 没有情节和形象,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在享受数学美中去感知数学, 体验数学的美, 学生就不会再感觉到数学的单调和枯燥, 就会觉得数学也有生命, 也有形象和美. 如在分数认识的教学时, 可以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让学生去认识分数, 可以用班级的小组划分去认识班级. 一个班级有4个学习小组, 一个小组就是全班总数的四分之一. 学生既不感到空洞, 又能体验到班级与小组的关系.

2. 教师对学生的激情投入

激情的培养就是物质上可燃物的积累和准备, 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通过不同能量把能量释放出来. 创造激情要学会不断出点子, 感受快乐, 通过快乐的刺激酝酿激情, 表现激情.

而激情就像昙花一现, 燃烧一段时间后就会冷却. 怎样维持呢? 这就需要教师设法保持对上课的新鲜感, 不能墨守成规, 而是不断给自己充电, 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 每天都是新的尝试, 新的开始, 新的感受.

3. 加大数学内容的感染力

我们知道,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它总是因课程, 因学生, 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也就是说要量体裁衣, 要优化教材、丰富内容、灵活运用使数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要想让数学内容具有感染力, 就需要教师向学生展现数学美的本质, 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的数学素材,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觉得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能帮教师解决问题的, 滋味是美美的, 凭着兴趣积极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 学得轻松又愉快. 而数学不但体现了科学美, 也体现了艺术美.

首先, 教师在教学中要追求艺术美的本质. 虽然数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有严谨、合理的结构, 教学环节之间应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应体现对双基、能力和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顺序、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 体现数学的结构美.

教师的机智美. 在数学教学中, 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 教师的随机应变, 因势力导, 巧妙地化解矛盾, 体现一位教师的机智的课堂调控能力, 这样会使得学生思维的火花顿时灵动起来, 使教学魅力平添, 美不胜收.

在教学内容中多运用、多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到不仅是在学习数学, 更是在享受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手段, 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那么学生将会获得一种再接再厉的内趋力, 学好数学, 用好数学, 享受好数学. 总之教师要在课前做足文章, 要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和形式多样的应用设计,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不是远离生活的、枯糙无味的、无力苍白的, 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公平公正, 充满新意, 充满挑战的, 感觉到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是一种活动, 一种奋发, 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滕发祥.数感及其教育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2) .

数学实验教学 第10篇

一、教学内容的形式性和现象性应向现实性转变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 从教材的内容到形式, 理论性强、实用性略显不足。虽然教材的形成是我国多年来初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凝聚了众多老一代数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 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需求, 尽管我们的教材作出了一些改进, 但还是有脱离我们的生产实际和工作、生活实际的地方。

我们的中学生, 对诸如识图、绘图、测量、成本核算、产量估计、贸易差价、利息利率、税收政策等知之甚少, 有的几乎一无所知。尽管他们学过课本上的诸多知识, 但一碰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即使是最普通的实际问题也会束手无策, 一窍不通。这并非吹毛求疵、小题大做, 实在是以小见大, 反映出今天的中学数学从教材到教法存在着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 在数学中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概念、原理等抽象性和形式性的东西赋予现实性, 使之同沸腾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是必要的, 也是紧迫的。当然, 我们并非要谈纲论本地去搞教材改革, 这是我们能力所不及的。只是想现行数学教材的使用过程中, 认识到数学与社会相联系的重要性;注意从教材经典的内容中引导学生看数学在现代生活的应用领域;注意从现代生活问题中, 启迪学生寻找教材内容的数学模型, 使数学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

二、教学设计中的“以本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受高考指挥棒的长期影响, 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强调的“双基”就是把“以本为本”作为中心的系统知识传授的模式。“双基论”有一定的合理内核, 也为我国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仅仅坚持“双基”是不够的。素质教育是“人人成功”的教育, “人人成功”除了知识、技能、理解以外, 还有“自我教育”的影响, 而后者正是“双基论”所失落了的, 它恰恰有可能使个人终身获得“双基论”所期望的能力。

“以本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移, 实质是从“教”向“学”的转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段话为现代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数学教学观认为, 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单纯教数学,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的教学, 而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重视开发学生智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能力。

因此数学教学的设计应该以现代数学的观点为标准来构成数学课程的框架。一般地, 应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1. 建立数的意识。

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 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 并体会数的产生与发展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数学把握;理解数的构成、数学符号、数量关系以及运算规律、估算方法等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

2. 图形直观与空间概念。

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 理应通过拼补、折叠、描绘、测量、计算、比较与分析, 认识和理解现实几何世界。几何图形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 图形设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没有图形, 人类就无所谓美。

3. 函数与方程思想。

不管在数学内部与外部, 函数和方程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数学理论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每一个场合, 它是表示、处理、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有力工具, 是探讨事物发展规律, 预测事物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

4. 优化思想。

在我们的周围, 优化问题随处可见。例如, 材料的最充分利用、商品价格的调整, 各种训练的强度和节奏等。把这些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即是如何使系统在给定的条件下, 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除上述四方面以外, 还有推理意识、计算机意识、模型化方法等。在数学教学的设计中, 重视和强调这些问题所构成的主线, 使学生通过这些领域了解数学, 体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现实世界的全貌, 明确数学是普通的人类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体”应向“学生主体”转变

我国正在进行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今教育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这是符合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 也是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素质教育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观点, 必须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 建立现代的数学教学观。“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移, 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和思维方式的转移。

1.“知识中心”向“方法、动机、活动、经验中心”转移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否定知识、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而是从传统的偏重单向灌输知识的教育转变成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

2.“教师中心”向“自我教育中心”转移

教师和学生是统一于特定教学过程的一对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 主体和客体作为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其转化条件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目的, 首先是通过“教”来实现“不教”, 使学生达到独立自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教给方法, 使之能学;传输动力, 使之会学。素质教育要求, 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实验教学 第11篇

一、引导提问,培养意识

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怎样引导学生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新知导入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1.可借助揭题,引导学生提问,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在揭题后设问:“关于圆的认识,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会脱口提出:“怎样画圆?”“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吗?”“圆有什么特征?”“圆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等。这样借助揭题让学生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利用自学机会,鼓励学生提问。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以免出现应付式、盲目性的自学。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这一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对此,教师不急于直接告知他们答案,而抓住重点知识讲解,再让他们讨论、计算、释疑。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训练。

二、留时思考,增强自信

目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一些老师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假思索,养成懒惰的习惯,以致思维缓顿,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三、调动情感,焕发激情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次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師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

四、加强指导,掌握方法

培养现代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呢?

1.指导学生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数学教材的编排,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迁移过来的。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可要求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学过“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之后,可要求学生尝试计算:1/2(±)1/5(异分母分数加减),学生则能主动利用旧知,变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进行计算。

五、重视操作,引导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于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可让学生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一张沿着任意一条高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并讨论,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重在灵活把握。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来灵活设计教学软件,注重各种媒体的有机组合,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力争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实验教学 第12篇

一、开课重在“新”与“精”

“新”, 意在新奇。创设的活动要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感受到新鲜、好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 教学“找次品”时, 我以三个特别的问题作为新课的开始。第一问:让学生仔细看看“我”, 说说“我”有什么特点?学生好奇地看着, 也不解地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问, 不过学生们还是很大胆地说出了“我的特点”。第二问:说说“我”与其他老师的不同?这个问题仍是很简单, 学生还是很有兴趣地举手回答着如此轻松的问题。第三问:你觉得“我”与其他老师相比, 谁更像优秀教师?这个问题学生可就不好回答了, 但还是有两个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就按我的要求奖励了他们每人一颗糖。接下来我说:与全校那么多老师相比, 我还算不上优秀老师, 只能算是个“次品”, 边说边板书课题。这样我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找次品”的学习。这样的开课, 自然生动, 富有新奇,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精”, 贵在精彩。既在时间上做到不喧宾夺主, 又能直入主题, 引起学生深入地探索。例如, 教学“重叠问题”时, 我一开课就提出一个激趣思考的问题: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同去看电影, 可是只买了3张票, 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 这是为什么?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很快在学生中间引起阵阵议论声, 一会儿有个学生就站起来回答:她们就是三个人, 奶奶、妈妈、女儿, 因为有妈妈既是女儿的妈妈, 又是奶奶的女儿, 在这里已经重叠了身份。我根据学生回答的意见, 在黑板上引出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妈妈和女儿的方法, 很清晰地让学生看到有一个人是重叠在两个圆圈中的。学生也直接感受到了重叠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开课, 短小精练而富有乐趣。

二、学生“猜测”重在老师“引导”

“数学广角”栏目的教学正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后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 (即思想方法) , 然后再运用于实际生活。学生首先观察到所要研究的内容后, 会结合他们自己的认知经验进行猜测, 当学生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质疑猜测时, 教师的适时引导特别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猜测。

在教学二年级“数学广角”中“猜一猜”时, 我创设了让学生猜语文书和数学书的游戏情境。上讲台两个同学各自拿一本书, 其余学生闭上眼睛, 台上两位同学让大家猜一猜, 各拿的是什么书?学生们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 要么是这个同学拿的是语文书, 要么是那个同学拿的是语文书。此时我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一样的意见?要让自己的猜测正确, 必须还得知道点什么呢?我用简单的启发性的语言引发了学生的深思, 必须知道其中一个人拿的是什么书, 才能猜出另一个人拿的是什么书。我依照学生得出的结论马上提示其中一个拿书的情况, 台下的学生顺利地猜测出了另外一人拿的书。我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猜的?学生马上就举手说出了自己猜测的依据。就这样, 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不仅知道了猜测要在一定的提示下, 才能更加准确, 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在猜测过程中更要有理有据, 不能胡乱猜想。

三、实验验证重在“实实在在”

(一) 实实在在地观察

观察, 是指观察实验现象的发生。要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 从观察中发现信息, 从观察中得到结论。我教学“等量代换”时, 让学生观察天平两端的变化。我先详细介绍天平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学生则在小组内仔细观察天平, 了解天平的特点。然后尝试着在一边盘里放入砝码, 观察天平的变化, 并引发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你打算怎么做?通过学生的思考、操作、仔细观察、反复观察, 从中感受到了等量及代换的数学思想。这样让学生通过细致地观察、实实在在地观察, 更好地理解了所学知识。

(二) 实实在在地操作

操作, 是指操作实验过程, 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亲自参与到学习实践过程中,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教学“排列与组合”时, 设计了一个“好朋友, 握握手”的活动。首先让学生3人1小组, 每两个同学握一次手, 记住一共握了几次手。并让表现好的小组在台上亲自表演, 让全班同学观察。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其中, 很快得出结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 3个人就可以握3次手。我再作进一步延伸:4个人呢?也来试试吧!然后学生又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握手游戏中, 得到了正确答案。由此可见, 实实在在的实验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 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 实实在在地体验

上一篇:新课改的一点心得体会下一篇:个人奋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