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辅导法范文

2024-05-09

自主辅导法范文(精选4篇)

自主辅导法 第1篇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 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一个概念。有西方学者提出“当学生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 其学习就是自主的”。笔者认为, 与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相关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理论概念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查阅近几年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可以发现, 新课改后, 原理概念性质的内容比例增加了不少。对于这种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 学生习惯了接受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因此这部分内容往往是课堂上听了, 课后就忘了。要使学生理解就要将抽象知识具体形象化, 使学生的感知和思维相结合, 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原理概念的学习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阅读量, 那么与此对应的教师就要提供科学可靠的阅读材料并利用技术手段呈现, 以方便学生随时查阅。

(2) 操作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信息技术课堂始终, 它不仅是学习的对象, 也是帮助学习的工具。在操作技能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创设吸引学生参与的学习研究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思考实践、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 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全方面发展。学生愉快的操作不仅可以丰富感性知识, 激发兴趣, 同时也加深了对理性知识的理解。

二、基于开放式网页教案的自学辅导模式

自学辅导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是:“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开放式网页教案的自学辅导模式需要两个重要条件, 一是具有互动功能的开放式网页教案, 二是可以发布网页和进行自由访问的学习环境。笔者根据教学实践, 将基于开放式网页的自学辅导模式流程总结如下图:

三、基于开放式网页教案的自学———辅导模式应用技巧

自学辅导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通过开展“人与人”、“人与机”、“人与网”的交互活动, 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与拓展的作用, 为教师与学生铺设一条互动教学的途径。

(1) 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开放式教学网页是师生进行交互的平台, 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库。因此, 在课前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制作教学网页。教师在授课前, 在网上公布所授章节的教学目标及需要进行哪些知识准备, 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前就能大体知道学习要求、重点、难点,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笔者经常在课堂中引入音像动画等素材作为创设情境的手段, 以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 通过创设活泼、愉快的学习情境, 吸引学生参与活动, 适时抛出探索性问题,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 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 要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知道所学课程的内容特点、了解学习进度安排, 使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目标相符合。在自主学习活动中, 学生对如何进行预习、练习、复习开始都比较生疏, 分析归纳重点、提出难点、疑点更是一头雾水。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演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力求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对要点、难点要精讲精练, 对学生提出的共同性问题进行集中性的分析探讨,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自主安排时间利用网页教案提供的村料进行学习, 针对所学知识点练习教案提供的习题。如笔者在教授《Flash———制作水波纹字》一课时, 教师先让学生访问网页教案独立学习并尝试制作。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提供一些和新教学内容有关的常见问题和技巧给学生自主阅读。再通过迁移练习, 巩固学生新学习的知识,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师提供接近学生认知发展区的材料, 组织学生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经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探索、去发现。目的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 主动构建新知,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市级公开课《构建数据表》教学活动中, 笔者提供Flash动画“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活泼生动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此外, 教师也可在课前通过搜索下载相关的资料制成网页, 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 在网页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有效学习。

(4) 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交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网页上设置主题, 学生在讨论版块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浏览他人的言论并作出评价。讨论版块不能变成聊天室, 讨论也要注意文明用词。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随时进行监控和引导, 教师自身也可以参与讨论, 保证讨论的方向性。除了访问网页教案外,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上网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 看看别人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 扩宽学生的视野, 帮助学生多角度、更全面的思考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不能进入正常的循环。在实验中,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由于以前没有接触电脑或接触的很少, 信息技术水平很低, 这个显著的差异导致他们放弃信息技术的学习, 信息素养缺失直接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的被动, 对这部分学生来说, 利用开放式网页教案进行自主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

参考文献

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经验材料 第2篇

2015-2016

(一)五营区第一小学 李晶

教学方式运用和学习方式协调一直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纵观近几年国家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趋势,初中的重要目标已经变成教会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创造力与学习能力的增长,是初中数学学习所提供的训练。实践早就告诉我们,如果你忽视教和学,你的学习就失去针对性。教学的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目的在于使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

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学习的主导者,数学家教浅谈下自己的某些见解。1.指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学生还是要从最基本的做起,要学会看目录:预习时先学目录和内容提要,了解将要学习的知

识的大致内容,然后再从头学习各个知识脉络,并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先把书本读“厚”,后把书本读“薄”。厚使学生对书本的各个部分有了详细的了解,薄使学生对书本的整体和主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本从预习到复习至少要仔仔细细地看4-5遍,基础差的更要多看。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强调几点:

第一.例题要重读:教材中的例题,是学习如何运用概念定理公式最一般的示范。阅读时要作为重点。读时要边看边想边算,可先试着算,算不出来,再看解答。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大有益处。第二.概念要精读:可以从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阅读的时候要精细,逐字逐句弄清意思;二是总结的时候要精炼,不能啰嗦。力求把内容吃透。看书过程中应不断向自己发问,多想想为什么。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

第三.要点应巧读:所谓巧读,包括以下几层意思。首先,学会点、划、批、问。把关键的地方都“点”出来,把重点、公式和结论都“划”出来,把自己的理解、质疑和心得等用三言两语“批”出来,把没弄懂的地方都用问号“问”出来。其次,跳过障碍,先看下去。对一时看不懂的地方,不妨先跳过去,或许读过后来的叙述,前面不懂的也就懂了。第三,不同的书比较着看。某一处不太明白,不妨看看别的参考书是怎么说的。各种书的叙述语

言有深有浅,叙述角度有正有反,有时这么对比着一看,往往也就明白了七八分。2.指导学生会听课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5)听好课后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指导老师指导一定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一定掌握最佳表达方式,使学生听之有效。

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经验材料

2015-2016

(二)五营区第一小学 李晶

一 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因此,指导老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

(1)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指导,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

(2)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

(3)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还有就是我们在指导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4)要让学生学会反思探究。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建立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整理易错的题。

因为粗心也有许多种,我们也要分析它。为什么会错?有哪些经教训?下一阶段怎样学? 二 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

说是很有益处的。指导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指导方法,抛弃指导老师直接灌输的形式,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例如我在进行《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时,很多学生老是漏掉系数2乘以首尾两项,于是我就给他们编了首顺口溜,“头平方,尾平方,头尾组合2拉走”,这样选取生动、有趣的记忆法来指导学生记忆,也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

三 指导学生学会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的方法

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步骤要完整、条理要清楚。

指导时应教会学生:

(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这里指导老师面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在进行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时,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

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 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

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层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指导老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数学“差异化”课外辅导法浅析 第3篇

【关键词】数学;课外辅导;方法;教学质量

一、学生分层分组

教师可将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可以二至四人一组,一般来说一个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至四个组左右,学有所长的学生也大致差不多,这样做的优点第一可以节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第二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那么多的课余时间一个个等着前面的学生辅导完,这样安排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辅导。第三对于有的学生一个人向老师提问题时有一种害怕的心理或羞怯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不好理解力差,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向老师提出怎样的问题,因此让他们成立辅导小组就不会有这种心理,当然对于一些比较胆大、独立的学生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二、辅导内容多样化

作业方面: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着重辅导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注:老师布置的作业首先也要适时适当的分层布置,其次尽量精挑细选),把基础知识先弄懂。去年刚接手七年级两个班,对于学生各自的学习情况还不熟悉,其中有位学生学习态度比较主动,经常来问一些课外辅导书上的题目,而且都有一些难度,但是几次考试摸底下来发现她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有几次不及格,及时调整辅导内容,着重于对作业的辅导,把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先解决,而不要眼高手低,通过半个学期的辅导成绩稳步上升,现在到了初二基本上成绩也比较稳定,而且基础打好以后,也不会每天的作业都会有困难。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不仅要注重课内作业的辅导,也要注意课外作业的辅导,有时学生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外时间自己会找题目来做,老师可给予一些明确的指导,课外书上哪个题目或哪类题目适合他可以去尝试一下,也不需要所有题都需要做,加重他们的负担。

学习方法方面:有些学生平时也经常辅导但就是成效不大,这时就要及时地找找原因和改进学习方法。教师也应在平时多讲讲数学的学习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相互交流经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班上有一位叫小玲的女生就是这样,平时学习挺认真,态度也比较端正,碰到不懂的题目经常来问,也做课堂笔记,但就是效果不明显,成绩不拔尖,给她仔细查找了原因,主要是复习总结这个环节做得很少,不会把相关知识点串成一条线,融会贯通,不会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也没有把当时问懂的题目再复习巩固,脑子里没有一条清晰的知识链,没有一张清晰的知识网,这样一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内容比较多真是一考就倒。查找到原因后,经常督促提醒她做好复习、整理、总结的环节,刚开始也可以辅导她怎样做知识点的“串线”和“结网”,慢慢养成习惯学会了以后就让她自己做,教师只要做适当的点拨就可以了,在以后的几次考试中成绩也就慢慢上来了。

学习态度方面: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已被许多实验研究所证明,心理学家早在1919年就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积极地学习态度对学习速度有促进作用,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同样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反之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学习成绩也差,因此,平时在课余时间也要多与学生沟通,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多了解一下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是家庭原因,甚至是老师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多的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认为你对待他们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你,也乐意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对于学生态度的辅导更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三、辅导方式要灵活

课外辅导的地点可以在教室里。学生在教室里自习时,可以作巡回辅导,上完一节课后有的学生对上课的内容还是有疑问,课后马上提出,这时应趁热打铁马上答疑,这样效率比较高,也可以在办公室里,对辅导小组或个别学生进行答疑,在游戏、体育活动中,凡是一切可以接触到学生的地方,在时间允许额的前提下,都可以随时随地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辅导。辅导的内容、方式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领悟力较强,同类型的题辅导过一二次可以叫他自己归类解决,有的稍差一点可以多做一下变式训练强化一下,有的能力差一点,同类型的题目比方说准备好六道题,你可以先让他做两个,然后马上批改,把错误指出来,纠正以后再做两题,这样错误会明显减少,最后的两道题可以强化巩固一下,甚至根据具体情况来一个提升也未尝不可,这种做法比一次做六道题效果要好得多。

四、帮助学生选取课外辅导书

关于辅导书要注意三点:(1)老师推荐,题量要少而精。辅导书的选择最好由老师推荐,选择好的出版社的作品。最好不要让他们随意选择,去年我刚接手了七年级的新同学,有些同学积极性很高,早早地买好了课外辅导书,但都不一样,而且有些书不与苏教版的配套,有些书难度太高,他们过来问问题时,老师也不忍心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但讲起来又费时费力,真是事倍功半,后来及时调整统一了辅导书,便于老师帮他们选题、分组辅导,学生自己也便于相互讨论。(2)要选择适合孩子水平的辅导书,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学习,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提高难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3)阅读辅导书的例题讲解部分。一本好的辅导书,例题多样化,讲解会提供很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仔细研读辅导书的例题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著.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下的数学课外辅导 第4篇

课外学习, 主要是学生自我吸收、自我消化、自我提高和自我调整的过程.课外辅导则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不同学生, 在课外学习时间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援助和支持, 即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等方面进行某些帮助和指导.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课外辅导中应特别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课外辅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补缺与提高, 即对那些知识技能上有缺陷的学生, 使他们及时弥补各种缺陷, 跟上进度, 为后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对那些学得较快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 则让他们学得广一点、深一点、精一点.通过实践, 我们觉得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了解学生, 对症下药

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一样, 要辅导好不同的学生, 必须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 搞清他哪个环节强, 哪个环节弱, 什么原因, 然后因人而异, 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适合这名学生的学习辅导计划.比如, 对那些知识技能上有缺陷的学生, 可进行解题方法上的指导;对思想开小差而未曾学懂的学生, 可进行重复式的教学;对那些确实学而未懂而抽象能力又较差的学生, 就需要变换讲解的角度, 多举例, 尽量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也可适当地降低难度, 减少内容, 或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 指导其进行重复模仿学习.另外对数学这门课不感兴趣, 或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或是没有一定的毅力, 或是基础不够扎实, 或是思维能力较差, 或是方法不当……对这些学生的辅导, 都要对症下药, 都要有针对性, 这样的辅导才能奏效.

总之, 课外辅导工作, 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因人而异, 分类指导.应坚决反对那种变课外辅导为全班上课、补课的吃大锅饭式的课外辅导方式.

二、数学课外阅读资料的选用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数学阅读, 而数学是一门由数学语言构建而成的学科,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数学阅读过程就是对数据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数学术语、数学公式、图表语言等的感知和认读, 是不断地对新、旧概念的同化和顺应, 是对不同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 (L.Bloonfield) 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也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由此可见, 数学语言的重要和数学材料的重要.这正如英国文学家菲尔丁所说:“不好的书也像朋友一样, 可能会把你戕害.”因此, 在辅导学生之前, 首先应选好数学课外阅读材料.一本好的数学阅读材料应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问题生动有趣, 贴近学生生活;二是能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发展的历史,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如《数学典故》《数学奇趣》《数学家》《数学发明与发现》《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数学在化学中的应用》《数学与生物科学》等都是数学阅读方面的好材料.教辅书的选用, 不能求多, 一般选择一套高质量的教辅材料即可, 当然还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讲, 对学习兴趣浓、学习有毅力的学生, 可选择购买略高于该学生水平的辅导书;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情绪不大稳定的学生, 可以选择略低于该学生水平的辅导书.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不断提高.一套用得顺手的教辅书, 往往能开启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大门.当然, 不管使用何种辅导材料都不能丢开课本这一最基本的教材, 如果没有教材内容作为基础, 教辅书的使用就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 教辅书要在教材的指导下同步进行, 效果才会更好.

三、课外学习小组的组建与辅导

“学生应当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合作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 必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而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又是较好的形式, 为此, 课外辅导也须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可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 以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目的.学习小组应选好小组长, 确定每个成员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 可完成相同或不同的任务.辅导小组学习之时, 教师要关心每一小组的学习情况, 应对每小组成员的学习基础、学习的状况、学习过程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同时可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帮助, 共同商讨, 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对学习的自主性、差异性也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学习小组学习告一段落, 还可进行成果展示或互相交流.学习后, 学生的热情很高, 有迫切展示自我的愿望, 辅导教师应允许学生, 教师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特别要鼓励那些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发表意见, 相互争辩.实现每名学生都能“把我的思想给你, 把你的思想给我, 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的目标.使这种学习成为吸取精华, 去除糟粕, 带给每名学生参与、合作、鼓励、帮助、肯定、启发、进步和信心的过程.

四、课外辅导的形式设计

(一) 课外预习辅导

方式一:教师提出问题.如给出预习提纲、画定预习内容、提出解决的问题、完成相关的作业等.具体问题, 如: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所解决的问题, 例题、练习的类型, 你能解决的问题、你存在的问题、你查找的资料、使用的参考书, 你与他人合作, 等等.学生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逐个加以解决, 并及时写下学习心得.学生的心得作业, 辅导教师应每天及时批改, 并做好相关记录.方式二: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个别回答或集体回答.或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自我提出问题, 自我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把在预习中解决了的或不能解决的问题, 以作业的方式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天上课前把它交到教师手里, 教师在上课前给予全面批阅, 对个别问题个别回答, 普遍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解答.这种预习方法有利于加强教师辅导的针对性, 突出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课后学习辅导:对口交流式, 以讲题形式, 由学生自选题目, 向教师讲述思路、方法, 学习上的障碍、模糊点.

(二) 课外媒体工具操作的辅导

利用媒体工具进行探究性学习, 应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加以开展.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把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的作用, 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组成部分, 明确地提出:“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包括学生的课外学习,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使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这不仅仅要求教师应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同时要求教师教会每名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这种技术.使电脑和网络成为帮助学生的重要手段, 使他们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探索未知, 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动心和动情.让学生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 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 通过交流、讨论, 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把计算机变为师生进行数学实验的工具, 共同创设出数学教学的另一个天地.

利用媒体工具完成复习、作业.教师可以辅导学生用一些智能题库、辅导软件来巩固和熟练掌握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借助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像、语音解说和效果音响, 来提高视听效果, 有利于交互性学习和信息反馈.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 并能及时得到指导,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题库随意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 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考查.另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记录学生某个时期 (一学期或一个月) 的测试情况, 列出统计图, 发现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学生小制作的辅导

学生小制作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 从课的设计到作业的设计、批改, 试卷命制、讲评, 从小论文的撰写到教学模具、课件的制作, 等等.如可让学生写我心目中的一节数学课, 我喜欢的一节数学课;我希望的数学作业, 我喜爱的一种数学考试.还可以让学生写“我发现了一个结论,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 我设计的教具, 我制作的课件在数学课上”等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课外小制作的内容.让我们设想一下, 如果学生的作业、考试试卷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设计, A类班级的学生和B类班级的学生可以互相布置作业, 可以互相命制试题考测对方, 学生将会有怎样的学习热情啊.如果这么做, 既为每名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 也把成功与体验的机会让给了每名学生.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意愿, 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一种学习的主人翁的感觉.教师对学生小制作的辅导, 既要把握大方向, 也可作些具体指导, 比如小论文写作的指导, 可在题材、格式、内容、资料选用、如何成文、成果如何评价等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小制作、小课件, 可在具体内容、目的、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等方面作一些具体的辅导.

总之, 在学生的课外学习辅导中,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 (独立的学习实体) , 营造出适合每名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赋予每名学生学习的灵活性、自主性, 以全面完成对学生主体人格的铸造, 使课外辅导真正成为学生在课外学习中一种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克东, 何克抗.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1997年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部) .教育中的计算机, 1998.

[3]林建详.CAI的理论与实践——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全国CBE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上一篇:基础日语下一篇:优化企业生存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