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2024-05-10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精选9篇)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第1篇

关键词:秦皇岛,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功能,核心问题

2009年秦皇岛市确立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 而旅游职业技术人才是该地区人才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秦皇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征询意见稿中更是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目前秦皇岛共有星级饭店 (2-5星) 64家, 旅游局注册旅行社149家。每年旅游旺季各旅游企业均有大量人员缺口, 且存在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 这无疑会影响秦皇岛“长城滨海画廊, 四季休闲天堂”的旅游形象, 阻滞“旅游立市”战略的实施。而目前该地区共有中职院校29所, 高职院校13所, 这些作为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却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作用,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及分散办学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如何整合这些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赢, 是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促进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的实施, 应结合具体情况建立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即由秦皇岛市政府引导和协调, 秦皇岛市旅游局及各区、县旅游局参加, 联合市辖区范围内已开设旅游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和重要旅游企业 (包括知名国际旅行社、高星级酒店和疗养院) 及各大景区管理部门, 制订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 构建秦皇岛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的组建和运作将极大地促进该地区旅游经济的增长, 不仅有利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和协调发展, 促进校企结合, 而且可以使秦皇岛的旅游职业教育真正进入市场调整阶段, 提高职业教育在市场中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推动秦皇岛旅游职业人才的供需平衡, 进而为秦皇岛实现“旅游立市”提供人才培养机制和战略构想。

一、构建旅游职教集团能促进秦皇岛旅游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目前, 秦皇岛的职业院校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主管, 开设的旅游相关专业设置重复, 教学设备趋同, 在生源、实习基地和师资建设上有冲突。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教育投入不足, 而一少部分职业院校却存在教育资源的闲置现象。旅游职教集团为秦皇岛相关院校和机构搭建了一个制度化的合作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集团内信息、设备、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师资等的共享, 避免旅游职教资源的重复性建设, 提高利用率, 集团成员之间能够通过预定章程解决矛盾, 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构建旅游职教集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秦皇岛旅游职业教育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促进了职教资源的有效整合, 提高了秦皇岛区域旅游职业教育的服务力和执行力。

构建旅游职教集团是秦皇岛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扩张的有效替代形式。当单个职业院校扩大办学规模时, 考虑时间效益的前提下, 各种办学资源无法迅速获取, 而通过职教集团的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实质性的扩张, 避免了盲目扩张带来的浪费和恶性竞争。集团内部的指导性规划与单个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办学计划协调后, 可以使秦皇岛地区旅游技术性人才的供需保持平衡。同时, 集团的品牌效应也能为各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办学带来诸多益处。

二、构建旅游职教集团有助于深化校企合作, 实现校企合作的战略升级

旅游职教集团的组建可以将旅游专业建设成与秦皇岛旅游产业对口的精品专业, 培养的技术性人才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原有的双边校企合作方式将转变成多边的集团化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 随之而来的是合作的成本的降低。可以建立集团与企业联合发展机制, 从校企联合招生、订单式交换培养到合作开展双证教育, 集团内的职业院校为旅游企业提供实习生、毕业生和培训条件, 集团内的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师资培训、企业文化教育、就业指导和实训基地, 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量体裁衣, 与旅游行业现实需要紧密衔接,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提高就业率。

旅游职教集团的组建增强了秦皇岛地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对旅游企业的吸引力, 品牌的辐射功能将扩大原有的合作范围, 不仅可以优化与原有的京津唐、哈尔滨、沈阳、大连、石家庄、青岛等地合作企业的关系, 寻求区域内更新的、更有实力的大企业加盟, 还可以发挥品牌优势, 将合作范围拓展到江苏、浙江、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旅游业发达的地区, 甚至可以在国外的知名旅游企业中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将其纳入旅游职教集团, 实现校企合作的战略升级。

三、秦皇岛旅游职教集团发展的核心问题探讨

(一) 政府自身在集团构建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转变

秦皇岛旅游职教集团是依靠秦皇岛政府引导、依托秦皇岛旅游经济构建的, 构建的最初目的是依靠秦皇岛的区域优势, 与区域内其他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及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 形成旅游人力资源的集聚优势。但政府无法用传统的行政力量促成集团内部的校企合作, 而促成校企合作所必须的制度规范和中介并不完善。所以政府在集团构建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核心问题。

在集团建立初期, 政府应积极参与制定集团宏观发展规划, 征集集团教育规划与秦皇岛旅游经济发展的整合方案, 协调集团内各方的矛盾和冲突。当集团运行平稳后, 政府应为集团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提供毕业生源和岗位需求信息, 主动吸引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加入集团;协助集团建立各种教育基金;在财政投入上采取向集团集中投入的支持方式, 并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向集团内职业院校注资, 同时协助集团设置合理的财务制度, 加强对集团资金使用的监管。政府从集团建立伊始的引导者逐渐转变为集团发展过程中的良好外部环境缔造者。

(二) 旅游企业怎样深度参与集团运作

由于集团内的院校和旅游企业联合的基础是利益驱动, 二者在合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 很难在深层次上构成本质的合作, 合作大都停留在旅游企业提供部分实习和就业岗位、实训基地, 院校承担旅游企业的部分培训等浅层面。如何促进旅游企业深度参与职教集团的运作是集团发展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要引导集团内旅游企业从短期订单向长期订单转变;旅游企业可以深度参与办学和教学, 向在校学生传播和渗透企业文化;旅游企业根据行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专业培养方案, 并由校企共同完成;理清旅游企业对集团的介入方式, 明确权责。

参考文献

[1]涂三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 2009 (1) :8~11.

[2]周桂瑾.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0) :8~11.

[3]张柏君.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若干问题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5) :6~7.

[4]郭苏华.论职教集团发展的核心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2) :13~15.

[5]郭苏华.职教集团几种组建模式分析[J].职教论坛, 2005 (5) :55~56.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第2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安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工作,促进校企合作、校际联合,根据《安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安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各成员单位及集团秘书处。

第二章集团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第三条集团的性质

集团由省直有关部门、相关职业院校、企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组成的产教联合体。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单位均可申请加入职教集团,成为职教集团成员单位。集团成员之间的教育和经济业务往来,可以通过协作、支持、紧密联系等多种方式进行。省直有关部门,本省部分开办旅游专业中等职业学校、高校,以及旅游企业等作为主要成员单位。

第四条集团的目标

集团坚持以对接安徽旅游产业、服务安徽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校际合作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旅游职业实用人才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单位各自的优势,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达到资源互补、政策共享、连锁培养、科学发展的目的,独辟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第五条集团的主要任务

1、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团旅游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势,以集团内旅游专业学校实训场所为基础,依托大型骨干旅游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好国家级示范性旅游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实现硬件资源共享,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实训服务,为企业的员工培训服务,为提升师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技术骨干服务。

2、做好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预测。省直有关部门、集团内学校和企业,结合旅游发展趋势及应用型人才现状,分析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做好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规模与布局调整提出指导性意见。

3、建立集团网站。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宣传职教集团成员企业的产品信息和企业文化,发布企业的用工信息(含专业、人才规格和数量等具体情况与要求);宣传集团成员学校的办学模式、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生风采,发布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校企之间广泛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岗位要求、员工素质等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实现信息的即时互通和资源的共建共享。

4、建立校企合作制度,统一培养标准。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紧密结合旅游企业技能岗位需要,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相关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对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包括专业标准、课程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的培训、学生技能培训内容与标准、产教结合、教学质量评估、教材开发等事项制定统一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5、建立旅游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企业优先向集团的学校提供用人规格,接纳学校的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就业;学校充分发挥师资科研优势,参与集团企业的技术服务,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设备,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就业链,促进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6、制定年会制度,实行会员制,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7、开展集团内学校旅游专业教研活动,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全面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8、建立竞技平台。每年举办一次全省旅游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校学生技能水平,大力促进我省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

9、召开校企对接用工恳谈会,实现集团内学校、企业用工信息互通,建立企业用工和联合办学的沟通渠道。

第三章集团成立

第六条集团成立

2012年5月10日,举行安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集团理事会,确定下设机构,讨论集团短期和中长期工作计划。依据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等,探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本运作的新模式,以促进集团内院校的专业建设,建立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机制。根据教学需要,组织旅游企业对成员学校的工作进行指导,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建议和改革意见,推

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促进成员学校专业建设。

第四章集团运作机制

第七条集团运作的组织领导

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制,任期四年,由成员单位会员组成。职教集团理事会是职教集团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设立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理事若干名。理事会根据平等、公正、互利、共赢的原则,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理事通过。理事会设秘书处作为职教集团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第八条集团运作的保障机制

1、建立“部门联合、行业参与、校企合作、促进双赢”的运行机制。由理事长会议运作,秘书处办理日常事务。

2、建立多渠道投资制度,建设实训基地。省直有关部门、学校、行业、企业要根据技能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对集团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教材开发等工作经费给予必要的支持。

3、企业要为学校的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提供相应的条件,并根据需要选派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实习见习任务,培训成效显著的企业,集团将予以表彰、宣传。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第3篇

刘延东指出, 中职德育工作是职业教育的重大任务。要把握中职学生特点,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 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密切互动, 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职业道德培育要给予特别重视,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 (据新华网)

6月20日, 西南地区20所中职学校、20家行业企业和11所教育研究机构联合加盟成立重庆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优化共享旅游职教资源配置。

重庆旅游教育职业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刘小华称, 通过组建重庆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将使相关专业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同时, 该集团的成立还可促进重庆旅游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 进一步提高旅游类人才培养质量。

旅游集团公司组建方案 第4篇

***旅游集团公司(暂定以下简称公司),是由***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有关规定组建并授权经营***国有旅游资产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隶属***人民政府,就授权资产对***人民政府负责,按照***人民政府的授权和赋予的职责,对***级国有旅游资产进行经营管理,保证其正常营运和保值增值。

***人民政府拥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有形资源和冠名权、特许经营权、政策等有形、无形的两大资源,运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经营的手段,把资源变成旅游发展的资本来运行。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实现以资源换资金、以景点换资金、以经营权换资金,充分挖掘民资民力。形成旅游线路的重要景区景点抓过来,对旅游资产进行评估,国有资产以股份的形式交由旅游公司经营和管理,实行灵活的政策鼓励社会融资和招商引资,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旅游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以此解决资源分割、职能交叉、管理脱节、运行阻滞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一、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人民政府对公司行使出资人的权利,主要是:

(一)决定公司的设立,审查批准公司的公司章程。

(二)委派和更换公司的董事、监事、财务总监,任命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决定其报酬和奖惩;根据公司董事会提名,考核审定总经理人选。

(三)审议批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报告,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四)对公司的分立、合并,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变更组织形式、解散或清算做出决定。

(五)审查公司的经营目标和重大投资项目,考核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并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决定奖惩。

二、公司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公司的资产和财务接受***财政局和***国资部门的监督管理;旅游业务接受***旅游局的行业管理;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开发接受***建设局、旅游局的规划管理;人事管理接受***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的指导;涉及文化、宗教、林业、农业、交通、国土资源、安监部门按照行业管理执行,涉及到计划、劳动、环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事宜,按国家和***有关法规、政策、规定,接受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其他方面事宜,按一般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处理。

三、***人民政府授权公司管理的国有资产

(一)***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投资到***内各风景名胜区形成的国有资产(***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不纳入)。

(二)国家有关部门投资到我***各风景名胜区形成并经同意和授权我***管理的国有资产(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的不纳入)。

(三)***政府有关部门过去自办、直管的旅游性企业和投入的旅游性国有资产或国有股权。

(四)***人民政府拨给公司的资本金,***人民政府授权投资旅游项目的资金及其形成的国有资产。

纳入授权管理的国有资产包括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王爷府博物馆(福会寺、咸应寺)、灵悦寺、龙泉寺、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国有资产及相应的国有股权(含***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企业的投资和这些企业向***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借款形成的资产)。通过对上述景区进行区域界定、资产评估、产权剥离,完成给予公司的有关授权手续。

以上***级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由***人民政府统一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其资产评估工作和相应的资产确认、授权手续,可根据公司的组建实际,分批进行。

四、公司的主要经营形式

公司的经营分两个层次,公司本身只进行资产经营和投资,其所属全资景区进行旅游经营、服务及旅游项目的开发。公司进行资产经营的主要内容有:

(一)按照国家和***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通过资产重组、招商引资、出让、置换、参股、公司制改造等方式,发挥现有资产的最大效益。

(二)进行重大旅游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

(三)对与旅游相关的重要设施进行投资、参股。

五、公司的责任与权利

(一)公司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1.履行***人民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时规定的各项责任,保证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维护***人民政府作为***级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贯彻执行***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方针、政策。

3.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根据***人民政府授权,公司享有以下权利: 1.独立占有和使用***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管理的财产。

2.经***人民政府批准,对授权经营的财产进行投资、出让、对外参股、控股、租赁、抵押等处置和对全资子公司进行公司制改造。

3.公司对所属全资或控股企业享有出资者的权利,即重大决策权、投资收益权和 经营者选择权。

重大决策权主要是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兼并、收购、出让、控股参股、公司制改造、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决策。

投资收益权主要是对投资的收益享有所有权、分配权;对所属企业实行财务监督和投资监督,审批企业利润分配方案或弥补亏损方案。

经营者选择权主要是对全资和控股企业的董事会成员、法人代表及财务负责人的任免权或推荐权。对投资企业和控股企业提名的总经理人选进行审核,然后由所属企业任命。公司对投资到其他企业的少数股权,依法享有有关权利和收益。公司对所属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不直接干预,由企业自主经营。

六、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按照《公司法》中国有独资公司的规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由***人民政府行使出资者的权利,选聘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成员。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公司参照行政级别,按有关规定只享受政治待遇。

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由***人民政府选派,由公司内部产生1名职工代表任董事。董事长在董事中产生,由***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会向***人民政府负责。

按照《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公司设监事会,监事会成员3人,由***人民政府委派,监事会主席在监事中产生,由***人民政府任命。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的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名,由董事会提名,报***人民政府审核后,由公司董事会任命。设副总经理2名,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任命。公司的党组织和工会,待公司成立后,按照党章规定和《工会法》设立。

七、公司内设机构及其职能与定员

(一)经理层。设总经理1人和副总经理2人(分别兼任景区经理),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各1人。

景区分设人文景区和自然景区。

(二)办公室。负责公司日常事务。设办公室主任(兼人事部经理)及文秘、档案、驾驶等办事人员。

(三)资产管理与计财部。负责公司资产的调查、登记、处置等资产管理工作和公司财务、计划、统计及下属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汇总、编写财务年报等。设部经理和工作人员、会计、出纳各1名。

(四)投资开发部。负责公司投资、招商引资、参股控股项目的研究、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和信息搜集、整理工作。设部经理1名和项目工程师3名。

(五)、管理经营部。负责景区的规划发展,营销推介、经营管理。设经理1名,工作人员2名。

以上暂定员 人,待公司业务拓展后,视需要再报请***人民政府正式定员。

八、公司人员选配及报酬 公司人员按下列条件及程序选配:

董事长:由***人民政府在***级有关部门及各地遴选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懂经济工作的同志进入董事会,由董事会推举产生,***人民政府任命。

总经理:旗政府在自治区范围内聘善于旅游规划论证、熟悉融投资业务、精于旅游运营业务的综合素质人才担任。

副总经理及部门经理: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优先选聘。其他人员:通过有关部门调入或从***人才交流中心招聘。

凡到公司工作的人员,参照原行政级别及工资待遇,实行企业工资制。兼职的董事及监事,按规定不在公司领取报酬。

公司的办公经费和工资报酬及有关费用,从投资和持股企业收取资产收益或股权分红中解决。

九、公司注册资本

按授权经营的要求,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以评估的国有资产为注册资本金。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第5篇

旅游企业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制定旅游企业发展战略, 就必须全面正确的认识旅游资源的特征。

(一) 旅游资源具有价值性

旅游资源的价值性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依据, 是对旅游者具有的直接吸引力。陕西旅游集团的旅游资源由于资源品位高, 使旅游者产生亲临其境的动力;另外, 凡是旅游资源地, 旅游者要亲临其境, 必须以金钱为代价, 才能获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观赏权;陕西旅游集团旅游资源的多样、协调、综合, 使其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 决定产品价格的能力比较强。

(二) 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周秦废墟与汉唐胜迹构成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东方文明古博物馆, 具有古老的珍惜性;还有旅游资源的数量限定了它不能被多家企业共同占用、分享。

(三) 旅游资源具有无法完全复制性

陕西旅游资源无论山水风光或人文胜迹, 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 景观独特, 神秘感强, 如兵马俑、华山、华清池等, 这些惟我独有的垄断景观, 使陕西旅游集团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具有无法完全复制性特点。

(四) 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旅游是人们追求较高层次精神文化享受的一种特殊休闲行为, 旅游活动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生理、心理两方面美的享受, 起到陶冶性情, 锻炼意志, 树立理想, 提高素质、培养情趣的作用。

二、旅游资源对旅游企业成长的作用

旅游资源的特征, 决定了资源对于旅游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 具体说:

(一) 资源为旅游企业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基础条件

资源是旅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 但本身并不是旅游产品, 资源是旅游企业开发旅游产品的基础, 只有拥有好的旅游资源, 才可能开发出好的旅游产品, 旅游企业的发展与旅游企业拥有丰富、独特的资源是密不可分的。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成立后, 占有旅游资源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如与陇县政府合作开发建设关山自然景区;买进秦始皇陵;又如兵马俑、汉阳陵、法门寺集团也与文物部门多方协调, 虽然最终景区归到文物部门, 但毕竟陕旅集团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品质优良的旅游资源, 对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陕西旅游集团地处西安, 经营着华山、华清池、秦始皇陵、乾陵、关山草原等景区 (点) , 这些景点享誉海内外, 其中的优势资源、甚至是垄断资源, 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 是激发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同时, 这些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垄断性的资源, 决定价格的能力较强, 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 旅游资源的配套能力决定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 包括食住行游购娱, 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对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意味着企业构筑了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景点是旅游者出游的主要目的, 景点内的配套设施决定旅游者的方便程度、景区的容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酒店主要是解决住宿, 酒店的集团化、品牌化、数字化是酒店质量、效益的保证;交通决定着旅游者的空间位置, 旅游要发展, 交通就要先行;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风味的饮食及饮食文化是旅游的一个重要吸引物, 餐馆的数量、服务、特色决定旅游需求的满足程度;商务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完善的商务条件是吸引商务旅游的前提;旅游购物是一种纪念、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其附加值很高。旅游产业资源的配套能力是旅游集团成长的重要条件。陕西旅游集团作为一个整体, 涵盖食住行游购娱, 集团通过发挥整体的优势去议价、营销, 为企业降低了交易成本;集团作为一个整体, 还为消费者提供统一质量的服务及统一的价格, 为消费者节约了费用, 比消费者分别消费不同企业的产品有竞争优势。较低的交易成本, 较好的服务, 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占有、外取、优化”三阶段模式的资源整合战略

“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产业, 一个依靠自然秉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 (墨菲, 1985年) 。近年来很多企业凭借着占有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赢得了游客的认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显现了资源对于旅游企业的重要作用;为了丰富企业的资源, 提高企业的能力, 企业对旅游资源的获取向更广泛的区域发展;随后旅游企业对旅游资源又从品质、品牌、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化, 以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的竞争力。通过对陕西旅游集团的研究, 笔者认为, 陕旅集团的资源战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资源占有、资源外取、资源优化。陕西旅游集团在资源扩展的同时, 坚持科学开发, 促进文物资源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的转化, 实现文物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 使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具有典型代表性。

(一) 第一阶段“资源占有战略”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处于“小、弱、散、差”的状况, 其功能普遍单一, 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远不能满足旅游企业发展的需要, 大多数企业资源的占有基本沿袭体制改革以前的状况,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至深。如华清池。一个企业, 一个景区, 让企业通过自身的力量达到资源占有的质变, 存在一定困难;如何通过兼并、联合、相互持股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 形成有一定数量和一定规模的旅游企业集团, 在此基础上达到对旅游资源的快速占有, 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出路。

1998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为打造陕西旅游业航空母舰, 作出了《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将兵马俑、华清池、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与省内几家宾馆、旅行社、汽车公司、文物复仿公司等单位进行资产重组, 实现强强联合, 组建了陕西旅游集团公司。

组建后的陕西旅游集团公司由于缺乏资金, 由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提供18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 用于陕西旅游集团公司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基于资金的支持, 陕西旅游集团重点开发包括华山索道、汉阳陵文化旅游区、唐华清池“芙蓉园”和“椒园”旅游区、秦始皇陵博物馆、乾陵唐诗碑林苑、太白山风景区等著名旅游景区。

组建陕西旅游集团公司, 改变了资源的占有方式, 实现了旅游资源的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 有效地提高了旅游产业的集中度, 形成了融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 经营方式由原先的分散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 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连创新高, 在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带动下, 陕西旅游产业也出现了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 第二阶段“资源外取战略”

旅游资源的外取可以改变原有旅游资源的结构种类, 外取旅游资源成为旅游企业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旅游企业只有打破地域和行业壁垒, 进行区域化资源整合与联动, 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2000年初, 陕西旅游集团取得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的开发经营权, 对关山草原实施开发、经营、管理。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以高山草甸为主体的具有欧式风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中的绿园山庄是陕西第一个大型草原度假山庄, 可提供200人以内会议的接待服务。

地域结构的优化要求无论是在旅游资源存量, 还是新开发的旅游项目, 都要置于企业旅游资源结构体系中, 合理配置以增加其整体功能。陕西旅游集团的旅游资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旅游资源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 重视企业旅游资源的开发, 以促进企业旅游资源的均衡发展, 推动集团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 达到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使单一资源结构体系向多层次资源结构转换, 不断提升档次, 为不断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做准备。

重大项目建设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陕西旅游集团通过不断开发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构筑集团发展的战略高地, 为公司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其实, 资源占有或资源外取之后, 都要对资源进行建设, 集团公司所属的华清池、芙蓉园、椒园、乾陵内城旅游环线公路, 生态绿化及唐诗苑、华山青柯坪、仙峪景区等一批高起点的新项目建设, 为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构建了又一道竞争壁垒。

(三) 第三阶段“资源优化战略”

资源不等于产品, 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 是产品的吸引力。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 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 也是旅游资源优化必不可少的。作为旅游产品, 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吸引物本身, 还必须形成全面满足游程时间内旅游活动的综合需求, 满足游憩过程的审美与快乐过程延伸预组合的需要。

随着竞争手段的不断升级, 旅游竞争更多的是建立在质量、品牌、营销、服务等基础上的高层次竞争后天优势对旅游市场竞争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旅游企业, 应尽快将旅游发展战略从资源占有转化为对资源的优化, 这既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根本所在, 也是旅游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质量是保证一个企业持续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华清池公司领导很抓管理, 曾提出“工作不误在我的手上, 问题不出在我的脚下, 是非不惹在我的嘴上, 乱子不出在我的身上”的警句和“为陕旅集团负责、让陕旅集团满意”的承诺, 以积极务实的姿态迅速投入工作, 通过旅游产品质量的提高达到资源的优化。对于华清池的文物保护, 成立专门的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 刻立文物保护标志;对唐代御汤殿基和西安事变弹痕实行加罩保护;对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 “桐荫轩”, “启承室”及清代“杨妃池”进行了修缮;修建保护“唐井”的观赏亭;征集民间文物10余件, 特别是征集到了珍贵的《重修温泉驿馆环园记》。

旅游地的品牌形象日趋重要。旅游是一种异地消费, 其产品特性具有不可移动、不可试用且有一般较少重复消费的特征, 因此其产品特征、形象很难直接呈现在消费者眼前, 消费者凭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构成的间接形象, 决定消费需求的欲望与选择取向, 随着与国际经济的进一步接轨, 品牌资产在经济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如陕西旅游集团为打造关山山水旅游品牌, 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带, 启动烂泥沟别墅度假区等基础性建设项目, 完成少华山潜龙寺景区项目中寺院、游客中心、索道的建设工程, 把少华山打造成区域知名的佛教文化旅游点。

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吸引力。陕西旅游集团实施旅游文化竞争战略的目的是旗帜鲜明地昭示旅游的文化内涵, 建设积极的有特色的区域旅游文化品牌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具体实施中采取新的旅游发展战略理念和竞争意识, 注重旅游地文化形象导向, 围绕主题进行旅游地文化营销, 突出发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和规范商业行为。2006年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投资近5000万元在华清池精心打造了大型山水实景舞剧《长恨歌》。《长恨歌》场面宏大, 震撼心灵, 是陕西文化旅游的精品, 它改变陕西旅游产品结构, 改变陕西的旅游格局, 盘活陕西文化旅游资源产生更深远的意义。“秦始皇国际旅游文化节”, 通过一系列的庆典及可参与的旅游活动, 如举办“秦俑电影周”, 播放以秦俑为题材的影片;举办秦陵军阵表演;参观石质铠甲坑等考古发掘现场;举办秦俑及秦陵文物考古研讨会、文物旅游发展研讨会等, 再度掀起“秦俑”旅游热, 是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旅游节庆活动中的典范。“中国华山围棋大会”、“华山论剑”等充分挖掘华山的文化内涵。

服务是旅游企业的生命线, 服务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成败。服务永远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作为旅游景区, 以游客为中心, 确保游客满意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为游客提供细致、周到、贴切、温馨的服务是我们的基本职能, 把服务工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是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 在此基础上逐步做到精细化、个性化是我们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服务细节精益求精, 彰显个性, 形成口碑效应, 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精细化服务是在每个最小的服务环节里, 在推动标准化、程序化操作的过程中, 在崇尚完美目标的驱动下, 追求更好, 其重要表现是比竞争对手多走一步, 比同行多做一手。华山精细化服务活动的宗旨是以服务创造品牌, 以服务树立形象, 以服务加快发展, 主题口号是好客之山, 精细服务。

陕西旅游集团整体加大市场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 入境、出境、国内游三个客源市场得到了全面推进, 以境外主要客源输出地为重点, 先后成功地组织了赴韩、日、泰以及台等大型整体宣传促销活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开拓国内旅游市场方面, 集团公司针对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客源特点, 积极策划特色产品, 进行集团整体促销, 赢得了积极的反响。

企业的资源优势, 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传统发展模式采取的是掠夺式经营方式;而在数量、质量、效益结合型的发展模式下, 则要求旅游企业发展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既注意旅游产业规模的适度扩张, 又注意旅游类型的多样化, 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成功企业往往善于根据市场机会组合资源, 并塑造成消费者认同的独特能力, 实现资源向价值的转化, 这些企业也就创造性的培育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鞍钢集团工业旅游产品研究 第6篇

旅游产品不同于旅游资源, 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因此鞍钢的工业旅游产品要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原则, 不断改进完善。

1 鞍钢现有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1.1 旅游纪念品专区过小且位置不明显, 缺乏特色

鞍钢集团展览馆于2015年7月正式开馆, 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发现:纪念品专区过小且位置不明显, 对于集体参观的游客, 例如考察团、学生等, 一直跟随导游的带领, 极容易忽视, 往往参观结束后却不知道纪念品专区的存在;其次是旅游纪念品数量样式少且缺乏特色和代表性, 很多纪念品虽然由钢铁制成, 但并不能展现出鞍钢及钢铁文化的特色, 缺乏吸引力, 很难使游客产生购买欲望。

1.2 鞍山铁矿较为枯燥, 缺少娱乐性

鞍山铁矿位于鞍钢附近, 包含于鞍钢工业之旅中。相比于参观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 工业旅游产品缺少得天独厚的观赏性与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参观内容单一, 过程枯燥, 观赏价值不大, 如果不增加实用性与娱乐性, 将无法博得游客的眼球和二次旅游的想法。1.3旅游项目主要停留在简单的参观上, 缺少亲身体验

鞍钢工业旅游项目仍旧停留在导游单纯的讲解和游客简单的参观上, 没能让游客参与其中, 缺少亲身对钢铁冶炼和钢铁文化的体验, 使游客亲和度不高, 停留时间短, 游览后即忘, 因而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1.4 文化性不强, 没有代表性的文化节日

工业旅游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无需顾忌季节天气, 可以随时前来参观。但由于随意性较大, 没有旺季淡季之分, 会使旅游产品缺少文化特色。鞍钢的工业旅游同样如此, 缺少独特的文化节日和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就会使游客淡化其旅游产品的特色。

2 鞍钢工业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2.1 扩大旅游纪念品专区, 设计特色旅游纪念品

工业旅游纪念品是工业发展的产物, 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结合。现有的工业旅游未形成旅游产业化, 旅游形式单一, 开发工业旅游纪念品可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带动当地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鞍钢展览馆应开设独立的鞍钢旅游纪念品展厅, 使其更加醒目, 分派专员负责宣传和销售产品, 增加旅游纪念品种类和数量, 设计出独具鞍钢特色的纪念品。满足游客有钱花不出的购买需求。

2.2 建设鞍山矿山公园

在关于矿山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众多解决方案中, 发展工业旅游, 建设矿山公园, 被视为一条可行之路。为矿山找到重新实现价值的可持续之路, 通过矿业公园的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矿山公园不仅具有一般公园休闲娱乐的特征, 而且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和独特的科研价值, 能使旅游者在游览矿山公园时学到实际的矿产知识和采矿知识。

鞍山铁矿位于鞍钢附近, 是鞍山铁矿石的供应者, 资源丰富, 连同本溪铁矿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 其中工业储量40多亿吨, 居全国之首。鞍山铁矿包括东鞍山、弓长岭等矿区, 呈弧形分布于鞍钢周围, 各矿区间有铁路专线相接。特点是铁矿石品位低, 但分布广储量大。鞍山矿山公园的开发肩负着城市转型、发展经济的重任, 同时也承担着工业遗产保护的责任。要兼顾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关系, 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前提下开发旅游, 促进经济增长。遵循工业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 而不是彻底的拆除、销毁、废弃;工业旅游开发主题要与原有的钢铁工业文化底蕴相一致, 以弘扬钢铁文明;开发强度与配套设施风格要与原有工业遗产资源一脉相承, 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体验钢铁工业文化的休闲场。

2.3 打造3D式旅游体验

旅游业是一个信息敏感型的产业,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D的应用和发展将给信息技术领域和旅游产业带来又一次新的冲击和革命。

3D虚拟旅游是展示旅游信息, 提升用户体验的有效方式。通过虚拟旅游系统, 游客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对鞍钢集团近乎现场的了解和感受, 还能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 包括景区的各种活动、门票价格、注意事项等。游客通过视觉、感觉、听觉, 获得全方位的信息, 全面提升了用户体验。鞍钢集团是以冶炼钢铁为主的钢铁工业企业, 由于操作困难、危险系数高, 游客只能观看钢铁的冶炼过程而无法实际操作。引进科学技术, 打造3D虚拟旅游, 将能有效的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2.4举办钢铁文化节活动

举办鞍钢———钢铁文化节, 选出对鞍钢集团具有重要意义的日期, 定为每年一度的钢铁文化节, 在文化节期间举办各种钢铁文化活动。发挥钢铁文化节的经济效应, 就必须增强鞍钢钢铁文化的旅游吸引力。鞍钢集团钢铁文化浓厚, 鞍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和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在恢复生产和建设发展中, 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 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先后涌现出以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模范人物, 产生了著名的“鞍钢宪法”, 形成了鞍钢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最本质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这是鞍钢企业文化历经几十年的传承和积淀形成的核心内容, 得到了职工的广泛认同。成为鞍钢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财富。举办钢铁文化节, 弘扬钢铁文化, 将能有效推动鞍山工业旅游的发展。

鞍山素有“钢都之城”的美誉, 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了让钢铁文化的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 我们要着力打造鞍钢工业旅游, 积极开发和完善工业旅游产品。努力使鞍钢工业游与其他旅游资源齐头并进, 将鞍钢与山、泉、玉、佛融为一体, 为游客呈现出一个更加美丽的钢铁城市。

摘要:鞍钢工业游从1999年的游客主动要求参观鞍钢前提下, 到鞍钢创办旅行社有组织的开始工业之旅, 到目前的半日游、一日游定式线路, 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工业游之路。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需不断地完善改进。本文将对鞍钢集团的工业旅游产品进行研究, 并对此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矿山公园,3D体验,钢铁文化节

参考文献

[1]刘立妍.从工业设计角度探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J].美与时代 (中) , 2014, (8) :116-117.

[2]杨巧阁.无锡工业遗产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 2013, (10) :109-110.

[3]王莹, 刘美雪.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_以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0, 17 (11) :90-94.

[4]徐仕强.梵净山旅游文化节经济效应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2) :20-22.

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问题分析 第7篇

中国饭店业的集团化是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旅游业和旅游饭店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我国饭店集团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另一方面,我国饭店业由于在集团化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现状及许多其他的来自各方面的困难而发展缓慢。

一、中国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回顾

我国饭店业的集团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 首家引进境外饭店管理公司 (香港半岛管理集团) 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建国饭店开业, 开始了中国饭店的集团化管理。1984年到1985年, 上海相继成立了华亭、锦江、新亚、东湖四家以饭店服务业为主业的企业集团。继198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体若干问题的规定》后, 1987年国家体改委和原国家经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几点意见》,为了促进我国饭店集团化的发展, 1988年国家旅游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立饭店管理公司及有关问题的请示”获得批准, 中国第一批饭店管理公司随之成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以部门和地方为主体的集团饭店组建十分频繁。1993年, 锦江国际管理公司成立, 成为我国最大的一家饭店管理公司。在政策的鼓励下, 到1993年由国家旅游局先后批准的32家饭店管理公司都进入实际运作阶段。1998年, 以经营旅游业为主的首旅集团成立,2004年, 通过合并重组新的首旅集团成立。2005年以饭店为主导产业的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成立。据最近召开的“2006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论坛”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 国内饭店管理公司有206家, 管理饭店1946家, 星级饭店集团化比例达16.22%。总之, 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发展, 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一些初具规模的旅游饭店集团, 实现了饭店集团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

二、中国旅游饭店业集团化发展的现状

1、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大举进军中国旅游市场,给我国饭店集团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机遇方面看,带来了海外资金的大量注入,技术与管理的溢出效应,人才的培训与交流效应,尤其是他们的品牌优势和海外预定网络优势等。从挑战方面看,缩小了国内饭店业的市场份额,给国内饭店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以积极的心态看这一现象,其实挑战也可以看成是机遇,国际饭店业的集团化冲击,对于培育旅游市场机制,推动企业进步,提高整体竞争力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投资主体多元化

国内非旅游企业集团向饭店业进军,国内饭店业市场已不再为旅游企业所独享,它正在成为其它行业有实力的企业努力分食的蛋糕。另外,中国银行系统在全国参股,很多民营企业集团进人旅游饭店行业,他们较强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有利于旅游饭店业的集团化发展。

3、分散状态明显

旅游行业老企业组织起来成立集团旅游系统,老企业组建的集团一般在时间上成立较早。目前在上海、北京、安徽等处都有这种地方性旅游集团,但其发展困难较大。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主要面临两个集团化冲击,即海外集团化冲击和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冲击。虽各有利弊,但发展均不理想。

三、加快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的途径

1、加强饭店集团的体制建设

饭店集团的成员单位之间必须建立直接的利害与共、生死与共的关系,也就是必须以财产关系为基础。基本方式是企业之间相互参股和联合投资,构成共同的财产所有权基础。只有这样,饭店集团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关系才具有可行性,才能打破行政体制壁垒和条块分割的局面。

2、建立科学的组织运作规则

建立科学的组织运作规则,构筑共同的企业文化产权关系理顺后,企业机制运行的有效程度就取决于科学的组织运作规则。重视集团的企业理念、发展思想、以及所有员工发自内心的共同的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增强集团间的凝聚力,构筑饭店集团共同的企业文化。

3、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饭店集团的网络化发展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对于饭店集团化发展至关重要。而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情况仍是制约饭店集团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条件,精简机构和职能调整减缓了原有的交叉重复、各自为政、相互割据的局面。

4、发挥市场的主导地位,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在我国已经形成的饭店集团中,由地区、部门行政划拨的饭店集团占了大多数,这种行政扩张式的集团化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原来企业资产质量良莠不齐,被硬性捆绑在一起,无法转变为资本效益的规模扩张;另一方面,由于行政划拨的企业集团涉及地区、部门等多方面利益;地方保护、部门保护严重干扰了旅游饭店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饭店集团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打破市场的条块分割,分离饭店企业与原有行政主体的联系,树立饭店企业应有的市场独立主体地位,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5、加快管理人才的培养, 尽快形成职业经理人队伍

目前, 我国饭店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普遍偏低,尤其缺乏高级饭店管理人才。应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并采取各种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另外,在全国饭店业开展职业经理人认定工作, 分期分批地培训和考核,提高饭店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提高中国饭店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使中国饭店业更好地迎接国际化竞争和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6、建立强大的预订网络,扩大客源市场

如果没有强大的预订网络,中国饭店的集团扩张空间会非常有限。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几家饭店加入了国际预订网络,更谈不上建立自己的预订网络。因此,饭店集团要致力于与旅行社、行业协会、会议策划者、航空公司、大企业等建立密切的业务协作关系,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另外,饭店集团应实行并完善CRS(中央数据库系统),使饭店的所有销售需求统一在集团的销售数据库内进行管理,真正实施三网(internet互联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合一。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出版社:《世界著名酒店集团比较研究》2004年1月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第8篇

关键词:旅游,职教集团,协同合作,制度设计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 已经从旅游资源大国向着世界旅游大国的方向不断发展, 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成为了世界上规模大、增长快、潜力强的市场之一。但是还应当要明确的是, 国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旅游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所以也就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发展。

一、职教集团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 职教集团就是职业学校以及行业企业等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等来共同组成的教育集团, 而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实现职业教育改革、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之一。对于职教集团来说, 其组成包含了政府、行业组织以及职业院校等方面。从开放的层面上理解可以看出, 职教集团就是在集团核心主体上所构建出的一种公共资源合作平台, 其中包含了职业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等方面。在结合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选择加入或是利用集团中的资源, 而对于核心主体来说, 则是要通过协商与构建出不同的资源平台, 确保成员之间的利益共享, 提高资源整合的效果[1]。

二、旅游职教集团公共服务平台制度设计

从职教集团开放系统角度的构件与运行模式上来说, 建立出职业教育集团可以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 优化好结构, 实现功能的拓展, 同时也是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市场的一种完善的组织形式。对于建立的目标来说, 就是为旅游院校以及政府部门等建立出高效的资源平台, 同时也可以实现各方资源的有效汇集, 实现整合与共享的目的。

1、建设目的

随着区域国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尤其是对于一些涉外导游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来说, 已经成为了旅游品牌的关键。因此,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 就要不断增强自身在旅游竞争力, 从价格竞争向着人才服务能力竞争的方向不断发展, 所以也就要求职业院校要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效果, 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行业发展的趋势上来说,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可以建立出行业服务规范与能力测评等, 以此来为企业提供支持, 同时也成为了国际旅游行业中的重要体现。所以对于旅游院校来说, 在改革的过程中就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好学生的社会以及学习能力, 借助校企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对于旅游职教集团制度建设的目的来说, 就是要整合好旅游教育资源, 通过将分散的教育资源借助职教集团来实现有效的整合, 从而创建出师资共享的平台等, 提高资源整合的有效性[2]。

2、做好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工作

对于旅游职教集团来说, 已经成为了公共服务平台, 具有着独特的优势。集团建设主体。受到了旅游院校社会服务特性的影响, 就要确立出以旅游院校作为建设主体的方向。主要是因为企业难以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所以企业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降低人资资源建设的成本。对于行业机构等方面来说, 受到了自身特点的影响, 使得资金支持以及集团运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 在实际中就要认识到主体的重要性。

三、旅游职教集团制度建设的特点

从长远发展的层面上来说, 旅游职教集团已经成为了一个需要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 在实际中就可以将旅游职教集团建设工作作为公共性的服务平台, 其中也就展现出了制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1、阶段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职教集团合作办学式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通过漫长的发展阶段, 同时还需要合作各方的共同参与。在原有的主干框架基础上经过不断的修复与完善, 最终演变出来的。所以说, 合作办学就需要具备扎实的合作基础以及合作的意愿, 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构建出各方协同发展的有效局面。所以, 就现阶段的旅游职教集团来说, 建立出可以服务于各个成员的服务平台, 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激励企业与学校等方面的各做, 而这也就成为了组织发展的必然[3]。

2、社会构建性的特点

人们公共主体间的有效互动等来进行沟通与对话, 实现相互理解, 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且对于组织成员来说, 借助交流与互动等, 可以构建出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方案。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作为一个全新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 也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理解与协商, 这样才能保证所构建出的制度可以满足实际的需求, 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可以说, 职教集团制度建设是没有可以遵循的道路与方案的, 而是要不断发挥出自身智慧的, 通过不断的对话以及协商等来促进职教集团的运作效果。且对于这一过程来说, 还需要人们要不断的积累以往的经验, 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所以说,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就是要以往的定向思维上解放出发, 通过不断的合作与研究来加强合作的效果, 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所以对于职业教育集团来说, 作为改革中的新尝试, 就要不断做好创新与研究工作, 真正发挥出职教集团整合的效果。另外, 随着国际旅游的不断发育好赞, 也为旅游职教集团制度的建设创建出了相应的机会, 所以通过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可以形成有效的服务平台, 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胡爱清.试析旅游职教集团协同合作的制度设计[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30) :23-27.

[2]胡爱清, 梁悦.公共产品视角下的旅游职教集团运行模式探析[J].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4, (03) :29-35.

西藏旅游企业集团化模式探讨 第9篇

一、西藏旅游企业集团化背景

1. 西藏旅游业发展机遇

在西藏自治区2003年制定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 西藏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 确立了以旅游业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进行大力发展。在2006年,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林芝机场通航、中印乃堆拉边境贸易通道恢复开放环境下, 西藏旅游业拉动经济的作用大大增强,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1.21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39.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35.73万人次, 增长40.4%;接待海外旅游者15.48万人次, 增长27.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7.7亿元, 比上年增长43.2%。实现外汇收入6094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37.1%。由这些数据看出, 在交通条件逐步改善的背景下, 西藏旅游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 旅游业全面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这就必然对西藏旅游企业相对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旅游企业发展趋势

西藏的旅游业管理从1990年开始已向市场化运作方向转变, 政府主导, 企业营运。但这种运作模式还是初级水平, 这是由西藏旅游产业的掌舵者即旅游企业所决定的。我们从西藏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归属企业类别来窥见西藏旅游企业状况。见表1。从表1看出, 2000年到2003年, 西藏的旅游企业基本情况是, 旅游企业结构简单, 从人员构成看企业规模也较小。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计算值。

随着西藏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西藏产业结构调整, 确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地位, 旅游企业也开始加快发展进程, 见表2。表2中显示, 旅游产业发展到2004年, 旅游企业不但新增了旅行社、宾馆饭店, 同时还新增了旅游汽车公司、旅游商贸公司和办事处。这说明随着西藏旅游业发展, 旅游企业在种类、规模上也在发展, 西藏旅游企业结构趋于完善。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井喷发展, 西藏旅游企业在规模与结构方面的扩大, 相应提高了旅游产品质量、服务、交通等条件, 使得来西藏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见表3。

注:本表由《西藏统计年鉴2007》整理

表3显示, 西藏旅游业在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逐年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在2006年青藏铁路和林芝机场通航, 更推动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企业在旅游业大发展的时期, 必须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才能胜任担当旅游产业的掌舵者。那么西藏旅游企业面临机遇如何发展?笔者认为, 根据旅游业是综合产业的特点, 西藏旅游企业必须借鉴国内外发展的经验, 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才是西藏旅游企业发展的正确选择。

3. 旅游企业集团化优势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名的旅游企业集团, 如首都旅游集团、上海锦江旅游集团、陕西旅游集团、杭州宋城集团、华侨集团等。一些国有旅游企业集团还进一步走企业集团的联合兼并道路, 如北京首都旅游集团公司、新燕沙集团公司和全聚德集团公司合并为新的首都旅游集团公司。上海国资改革出台重大举措, 成立了中国目前最大的旅游企业集团———锦江国际集团。这些旅游企业集团经营业务广泛, 有的多达几十个经营范围。见表4。

表4中显示, 这些知名旅游企业集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规模庞大, 涉猎行业广。这充分显示了旅游企业集团化的优势所在:第一, 旅游集团的建立有利于形成规模综合效益。在市场经济国家, 一个单一的经营实体, 如无利润或盈亏持平是不会持续经营的。但集团公司则不同, 它可以只要求某分公司产生销售额, 甚至无利润经营, 目的是极大限度的占有市场, 产生规模综合效益, 而这家分公司产生的销售额可以在集团化经营的条件下实现在集团内部交易, 这家公司不盈利, 只要其他公司盈利, 能达到综合利润目标就行, 这样就产生了规模效益。第二, 形成组合效益。一般而言, 每个企业都有优势和不足, 在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众多的旅游企业组成旅游集团, 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弥补不足, 进而产生组合效益。第三, 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打破部门所有和地区封锁, 通过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本联合, 冲破条块分割的藩篱, 把核心企业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服务输入到各成员企业中去, 使资源按市场需求得到优化配置。第四, 增强融资功能。旅游企业集团资金雄厚, 信用状况良好, 在贷款融资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第五, 提高综合竞争力。旅游企业集团的竞争力综合表现在品牌、市场和人才三个方面。旅游企业集团的连锁和联号企业都用统一的名称和标识, 统一进行宣传和推销, 能大大提高集团和成员企业的知名度, 形成品牌效应。此外, 针对西藏还有一个优势, 即第六, 易于树立放心旅游意识, 提供旅游安全保障。西藏海拔高, 缺氧普遍。一般游客都会担心来西藏旅游不适应高原气候, 旅游企业集团化后, 统一接待, 统一服务能给游客宾至如归的感觉, 打消来西藏游的顾虑。鉴于以上诸多优势因素, 西藏旅游企业走集团化道路已是必然趋势。

二、组建西藏旅游企业集团模式选择探讨

既然西藏旅游企业走集团化道路已是推动西藏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下一步就要综合考虑西藏区情、西藏旅游业发展状况、及旅游企业发展状况, 制定适合西藏旅游企业集团化的方案.由于西藏目前还没有一家旅游企业集团, 因此, 方案的第一步要选择适合西藏旅游企业集团化的模式。笔者认为, 在众多的集团化模式中, 行政组合模式、旅游企业横向一体化、首旅模式这三种模式比较适合西藏旅游企业在散小弱差现状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1. 行政组合模式

根据在组建企业集团过程中市场和政府所起的作用大小, 可以将旅游企业集团组建方式归纳为三种模式:市场成长模式———核心企业凭借经营优势和经济实力吸引相关企业,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自愿组合成企业集团;行政组合模式———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组建企业集团, 成员企业以行政或契约关系为纽带, 行政命令是企业运行的主要动力;混合推动模式———企业集团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 政府运用政策、法律等手段引导企业活动, 政府、市场、企业三方面协调一致。欧美国家的旅游企业集团基本通过市场成长模式得以组建,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旅游企业集团大多数属于混合推动型, 也有一部分属于行政组合型。我国一些旅游企业集团基本通过混合推动模式组建。综合考虑西藏旅游企业现状及西藏整体经济产业发展进程, 笔者认为, 西藏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应选择行政组合模式, 理由有二:第一, 西藏市场经济发育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 相对较弱, 而旅游业又恰恰是西藏经济的增长极。因而要大力发展西藏旅游业, 就必须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组建旅游企业集团, 也只有借助这个平台西藏旅游产业才能充分发展。第二, 西藏旅游企业散、小、弱、差的特点, 根本不能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势, 必须把这些旅游企业以行政或契约的方式联合组建旅游企业集团, 由政府以行政命令作为集团的内在运作力量。这种行政组合模式最适合政治经济关系紧密的地区进行初期组建企业集团, 然后由行政性再向市场型逐步转换。

2. 旅游企业横向一体化模式

所谓横向一体化是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企业横向一体化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三是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横向一体化战略一般适用于企业在早期扩张。西藏旅游行业是一个正在逐步成长壮大的产业, 但行业内部产业集中程度较低, 旅游企业普遍小、散、弱、差, 同质化竞争导致行业内耗严重。所以西藏旅游企业考虑采用横向一体化战略, 可以使生产规模扩大, 实现规模经济, 增强竞争实力。同时还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实力, 提高其竞争能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

3. 首旅模式

2004年4月, 首都旅游集团、新燕莎控股公司、全聚德集团公司宣布合并重组, 成立“首都旅游集团”, 2004年6月和7月, 东来顺集团和古玩城集团又相继加盟, 集团资产总额达到200亿元, 其经营范围涉及饭店业、旅行社业、餐饮业、汽车服务业、旅游商业、会展业和景区景点业的七大板块, 其经营业务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其资产总量、经济实力、经营成果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旅游企业集团前列。首旅集团作为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市场份额最高、涉足细分行业最广的旅游企业, 通过一系列扩张、整合, 形成以旅行社客源为龙头, 以酒店、旅游汽车接待为核心, 以景点、会展为延伸的一体化经营战略。这就是“首旅模式”, 其实质就是政府推动型的横向一体化模式。西藏旅游企业选择这种模式由政府主导, 企业和市场共同参与组建旅游企业集团, 做大做强西藏旅游产业蛋糕, 这是旅游业作为西藏的一项综合性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比如, 西藏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与民航、铁路、金融、保险、卫生部门、汽车公司、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林业等部门的联合, 形成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旅游企业集团。这种集团将产业集团、交通部门、金融部门、卫生部门、城建部门、林业部门、旅游开发机构等的优势以股份制形式集为一体, 利用股份制企业内部机制优势, 使各部门形成“利益均沾, 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既增强了旅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又扩大了其生存空间, 有利于实现旅游行业中细分行业的规模化、专业化。

三、结束语

为配合落实“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西藏经济发展战略和适应西藏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西藏应抓住机遇积极快速组建旅游企业集团, 实行以市场为导向, 依托资源优势, 积极实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企业集团经营、社会参与的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区内旅游。以政府主导, 旅游企业集团牵头, 着力开发和发展特色精品旅游, 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最大限度地延长产业链, 增强产业带动和辐射功能, 把西藏旅游业建设成为富民强区的龙头支柱产业, 以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晨:浅析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3 (2) :46

[2]陈荣林红叶祥松:旅游集团异质群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陕西旅游集团为例[J].旅游学刊, 2006 (8) :55

[3]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 2007:409

[4]图登克珠谭镜明:西藏旅游人力资源需求内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6 (12) :55-56

[5]京城200亿商旅国资大合并[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4—22

[6]吴宇张建松:锦江国际:中国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集团揭牌成立[J/OL], 2003年6月9日

[7]郭华: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多元化战略探讨[J].商业经济文萃, 2005 (5) :16

[8]热娜:关于甘肃旅游集团化的几点建议[J].甘肃农业, 2006 (8) :168

[9]李兵:广东韶关旅游企业集团组建问题初探[J].特区经济, 2006 (2) :206

[10]史常凯:旅游企业集团化扩张的动因及路径探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 (5) :81

上一篇:风险意义下一篇:事件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