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2024-05-11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精选10篇)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第1篇

1 重视及执行手术-病理分期

据文献报告, 手术分期使临床分期期别上升占26.8%, 下降占37.8%;临床Ⅰ期25.3%~32.8%上升至Ⅱ期或Ⅲ期;临床Ⅱ期上升占58.32%, 下降占25%;临床分期误诊率为38.7%。可见手术-病理分期的重要性。手术时务必按要求先行双侧输卵管伞端结扎, 后钳提子宫角部, 避免肿瘤细胞可能被挤压至盆腔, 人为造成ⅢA期。

2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应据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病变范围、CA125检测水平、患者状况与施术者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 个体化对待。

2.1 术前评估 重视术前临床评估, 以了解更多信息。

2.1.1 影像学检查 超声特别是阴道超声对判断子宫内膜癌病变范围、部位、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等是最经济而有效的手段之一。阴道超声对肌层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3%、91.4%与90.0%, 似乎好于MRI (分别为66.6%、87.5%与83.3%) 与彩超血流成像 (三项均为83.3%) 。应伟霞等 (2004年) 比较经阴道三维超声 (3-DTVS) 与二维超声 (2-DTVS) 认为, 对浅肌层浸润检测3-DTVS具很高参考价值 (敏感性92%, 特异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均为100%) 。国外有学者认为MRI好于超声, 尤对子宫外扩散, 包括腹膜后淋巴结显像。

2.1.2 分段刮宫 是目前可靠而又必须的诊断评估方法, 它可以确定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是否累及宫颈。但分段刮宫的误判率约1/3, 最高69%。如何判断宫颈受累还是“污染”?若见到宫颈内膜腺体或宫颈间质浸润对宫颈受累有诊断价值。

2.1.3 CA125检测 阳性率在11%~90%。它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及宫外扩散等有关。Ⅰ期升高20%, 晚期为50%。CA125>35U/ml, 预测宫外转移87.5%;>40~50 U/ml提示深肌层浸润;在35~65 U/ml判断淋巴结的敏感度为62.0%~77.8%, 特异度为81.0%~91.0%。

2.1.4 ER、PR 可通过刮出肿瘤组织检查判断。当今对子宫内膜癌可分为两型:Ⅰ型与雌激素密切相关, 约占85%~90%, 绝大部分为内膜样腺癌, 80%的细胞分化较好, ER、PR表达阳性。Ⅱ型与雌激素无关, 约占10%~15%, 绝大多数为浆液性癌, 少部分为透明细胞癌, ER、PR不表达或弱表达。

3 临床Ⅰ期的手术治疗

3.1 标准术式是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 (TAH加BSO) , 加腹膜后盆腔淋巴结 (PLN) 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PAN) 切除或取样。

3.2 Ⅰ期术式变式 ⅠA期G1, 只需TAH加BSO, 不必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或取样, 5年生存率达100%; ⅠA期G2、G3, ⅠB、ⅠC期标准术式后补充放疗, 其5年存活率可达97%与93%。特殊类型的浆液性腺癌 (ESC) 、透明细胞癌等, 即使Ⅰ期也应扩大手术范围, 按卵巢癌术式, 除TAH加BSO外, 还应切除大网膜及阑尾;术后补充辅助治疗。子宫内膜浆液性上皮内癌 (EIC) 14%~25%伴宫颈浸润, 33%~67%伴子宫外扩散, 预后不良, 生存期36~38个月。

3.3 子宫切除范围 必须是完全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 (不可伤及宫颈筋膜) 及加2cm的阴道切除。1972年Milton就比较了全子宫切除与扩大 (次广泛) 子宫切除术, 其5年存活率确有差异, 分别为75.5%与91.4%。1992年Creaesman等扩大子宫切除发现宫旁转移率为3%~12%。笔者1994年报道扩大子宫切除术亦有宫旁转移。1994年Rark等认为Ⅰ期行根治性手术作用有限, 5年存活率仅91%, 淋巴结转移率1.6%, 而并发症高达24%。李孟达等 (2004年) 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PLN清扫术, 5年存活率为95.5%。高劲松等 (2004年) 行不同的手术范围效果亦无差异, 5年存活率91.4%。吴玉梅等 (2005年) 对80例行TAH加BSO, 134例行分期手术, 其5年存活率分别为86.16%与84.75 (P>0.05) 。故Ⅰ期子宫内膜癌扩大子宫切除手术, 并未增加存活率, 按标准术式足矣。

3.4 淋巴结 (LN) 切除或取样 倾向取样 (详见7) 。美国妇科肿瘤学组 (GOG) 1987年报道Ⅰ期子宫内膜癌PLN转移率为9.3%, PAN为5.4%。1994年刘新民报道Ⅰ期PLN的转移率为11.6% (ⅠA为0, ⅠB 8.8%, ⅠC 21.05%) 。PLN转移的复发率是无转移的5倍, 5年存活率是无转移的50%。

4 临床Ⅱ期的手术治疗

4.1 标准术式是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加PLN及PAN切除或取样 (多取Wertheim术式) 。手术-病理分期ⅡB适之。

4.2 Ⅱ期术式变式 术前不确定临床Ⅱ期, 按Ⅰ期标准手术后证实为Ⅱ期者, 术后补充放疗或化疗。若已疑为Ⅱ期, 也可行扩大子宫切除术。 术前确定宫颈明显受累或因疾病不能承受Ⅱ期标准术式, 则术前行盆腔照射或腔内照射后, 按临床Ⅰ期标准化术式进行, 或仅行TAH加BSO同样有良好效果。吴玉梅等 (2005年) 对临床Ⅱ期行TAH加BSO 15例与分期手术 (包括筋膜外全子宫或次广泛、广泛性子宫切除) 24例, 5年存活率分别为70.33%与72.12% (P>0.05) , 但局部复发率与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存活率有差异 (P<0.01) 。子宫下段, 尤子宫峡部内膜癌 (UIF) 约占子宫内膜癌的10%, 应按Ⅱ期标准术式。对于Ⅰ、Ⅱ期子宫附件切除如因极度肥胖或经腹有禁忌证者, 亦可经阴道或腹腔镜辅助下行子宫附件切除术, 术后补充辅助治疗。

5 临床Ⅲ、Ⅳ期 的手术治疗

临床Ⅲ、Ⅳ期现均应首选手术, 目的行手术-病理分期, 尽可能缩瘤至无可见肿瘤, 为术后放化疗、激素治疗创造条件, 提高生存率。其手术方式为肿瘤减灭术。

6 复发性癌的手术

应先定性、定位诊断, 局部复发可手术、放疗或两者相结合处理。在术后1~2年复发的, 凡可切除的大的病灶均应切除, 有可能治愈。阴道断端复发的盆腔孤立灶, 能手术切除;放疗后、手术后中心性复发者, 条件允许行扩大或根治性手术, 或行盆腔脏器廓清术 (慎用) ;腹主动脉旁复发, 放疗有效;盆腹腔广泛复发或导致肠梗阻者只能保守姑息处理。

7 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取样

Barakat 在2002年38届美国临床肿病学 (ASCO) 子宫内膜癌专题会议上称:“全子宫双附件和腹膜后淋巴结取样是当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术式”。这里提出的是“取样”并不是无根据的。常规、系统的淋巴结切除能否提高生存率及减少复发至今争论不休。按标准术式要求:PLN分4组 (髂总、髂内、髂外及闭孔) , 每组应取1~3枚, 一侧至少8枚;PAN应取1~3枚。LN连续彻底取样活检可提供足够信息, 以判断有否转移, 以进行手术-病理分期, 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所以, 取样可以达到手术目的, 也是目前的趋势, 尤对手术切除LN受限者适用。对LN切除国内外也都提出其指征。但切除, 一是系统切除, 并不能提高检出率;二是切除对治疗的价值不明确;三是PLN清扫并不改善患者预后, 包括复发与存活时间无显著差异。温宏武等报道 (2004年) 清扫LN者5年存活率78%, 未清扫为72% (P>0.05) 。高永良 (2000年) 与Trimble等 (1998年) 对Ⅰ、Ⅱ期5年生存率统计:LN清扫者分别为98%, 85%, 未清扫者分别为96%, 83%, (P>0.05) 。再者ⅠA、ⅠB期之G1患者无腹膜后的LN转移或转移<2% (<5%) 。Ⅰ期标准术式随访5~15年, 复发及生存率与行LN清扫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AN转移, 应考虑全身转移, 切除肿大LN易损伤大血管, 尤伴PLN转移者, 即使切除也无治疗意义。更何况PAN也难以清扫干净。对取样后LN转移, 予术后辅助治疗即可。

8 关于保留卵巢与生育功能以及HT问题

8.1 保留卵巢功能 符合下列条件可考虑保留一侧卵巢功能:① 年轻, <40岁 (尤35岁) ;② 手术-病理分期为ⅠA期 (ⅠB期G1) 内膜样腺癌;③ 腹腔细胞学阴性;④ 术前或术中探查未发现可疑腹膜后淋巴结;⑤ ER、PR均阳性;⑥ 有较好的随访条件;⑦ 术后大剂量孕激素治疗, 严密监测随访。

8.2 保留生育功能 年轻迫切要求生育的早期低危 (ⅠA期G1) 子宫内膜样腺癌适用。方法是大剂量孕激素治疗, 如己酸孕酮或GnRHa治疗3个月后诊刮1次, 如内膜有逆转, 再治疗6~12个月, 停药监测CA125, 后待自然妊娠或IVF-ET。分娩后行TAH加BSO;若刮宫病变持续存在或进展, 应行TAH加BSO。

Niwa等 (2005年) 报道FIGO ⅠA期12例子宫内膜癌, 用醋酸甲羟孕酮400~600 mg/d, 共6~10个月;全层刮宫每4周1次, 直至病理活检转阴持续2个月以上。结果12例均缓解, 在10例有生育要求者中, 7例受孕且5例足月分娩。长期随访 (30~138个月) 的9例中, 8例复发中4例子宫切除, 余重复保守治疗 (其中1例3次复发者最终受孕并分娩一足月儿) , 除1例一侧卵巢转移外, 无远处转移或死于子宫内膜癌者。

8.3 HT Ⅰ期分化好, ER、PR均阳性等, 无复发高危因素, 为提高生存质量, 可用HT (以结合雌激素为宜, 0.625 mg/d, 时间12~15个月) , 既不降低早期子宫内膜癌无瘤生存时间, 也不增加复发危险。

9 关于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的手术问题

警惕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导火索” 第2篇

肥胖

子宫内膜癌患者约有80%的人超重或肥胖。肥胖是内分泌不平衡的表现,脂肪会增加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

癌变。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代谢异常,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血糖正常者高3倍。

高血压

调查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约1/3的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5倍。

月经不调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月经发生紊乱者是月经正常者的3倍。月经不调常伴有雌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是引起子宫内膜癌的原因。

初潮早与绝经迟

初潮过早会使女性行经的年龄段延长,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绝经年龄>52岁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为49岁前绝经者的2.4倍,绝经期出现阴道出血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增加4倍。

未孕产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未生育或患有不孕症的女性。

患有某些女性疾病

女性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疾病时,会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异常,增加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

长期使用雌激素

女性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其危险程度与女性服用雌激素的剂量、时间及服用期间是否停服等都有关系。

不良饮食习惯

高脂肪有储存雌激素的功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因此,摄入脂肪及油类多的人,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会增加。

有X射线暴露

例如频繁做X射线和CT检查等。

遗传因素

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绝经后出血

指最后一次来月经超过一年后任何形式的出血。这是典型的危险迹象,须由妇科医生做检查,以排除罹患子宫内膜癌或子宫颈癌的可能性。

月经不规律或过多

任何不规律或大量出血(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药物无法控制出血量时,都应到妇科诊所检查。

子宫颈抹片检查结果异常

临床发现,多达半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颈抹片检查结果出现异常。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35例) 与试验组 (35例) ,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早期子宫内膜癌, 且排除其他身体器官功能不全者。试验组患者年龄为38~70岁, 平均年龄 (55.28±0.95) 岁, 分娩次数1~3次, 平均分娩 (2.00±0.37) 次, 绝经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9~70岁, 平均年龄 (55.64±0.75) 岁, 分娩次数1~4次, 平均分娩 (2.20±0.41) 次, 绝经患者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指导患者取平卧位, 给予其全身麻醉, 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 先探查其盆腹腔情况, 并使用100 m L腹腔冲洗液进行反复冲洗, 然后将患者的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双侧圆韧带切除, 打开膀胱, 再完全切除双侧子宫动静脉, 沿着阴道穹窿环将子宫切除, 最后缝合阴道残端即可。在手术过程中, 若需要将患者的淋巴结切除, 则应将其阴道直肠间隙和输尿管隧道打开, 再依次切除和处理盆腔与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

1.2.2 试验组方法。

同样给予患者全身麻醉, 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 采取头部放低、臀部举高的膀胱截石位, 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置入尿管和举宫器, 并将气腹针插入, 将第一套针在腹腔镜下置入脐部, 将第二、三套针置入左右两侧下腹。检查患者的腹腔及盆腔, 并留取100 m L腹腔冲洗液, 使用电切方式将两侧圆韧带及漏斗韧带切断的同时, 将膀胱往下推, 而后将两侧的子宫动静脉、子宫主韧带及骶韧带切断, 将子宫在腹腔镜下切除并从阴道取出, 最后, 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并止血。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手术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较小, 术后伤口恢复迅速, 无复发状况发生;有效:手术时间一般, 术中出血量较小, 术后伤口恢复较好, 复发状况较少;无效:手术时间较长, 术中出血量较大, 术后伤口恢复缓慢, 复发状况较多[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 采用χ2检验, 若P<0.05, 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3 讨论

早期子宫内膜癌是除宫颈癌之外女性生殖系统的第二大恶性肿瘤[3]。治疗该疾病的传统方法是开腹手术, 但开腹手术的手术切口较大, 术中出血量较多, 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较大, 故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而近年来不断成熟的腹腔镜技术使很多妇科肿瘤医师愈发倾向于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具有比传统开腹手术更简便、更精准的操作优势, 能通过腹腔镜对手术部位有更为详细的了解, 且其手术切口较小, 插入的气腹针形成的气腹能有效地增大腹腔的压力, 从而达到减少手术出血量的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 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总有效率 (100.00%) 明显高于使用开腹手术的总有效率 (77.14%)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使用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理想,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0例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试验组 (采用腹腔镜手术) 与对照组 (采用开腹手术) , 各3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 显著低于试验组的100.00% (P<0.05) 。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早期子宫内膜癌

参考文献

[1]李彦.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对比[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5, 2 (7) :72-77.

[2]高岩.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1) :113-115.

[3]黄灵芝.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官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5, 7 (2) :114-116.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第4篇

关键词: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中图分类号】R7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60-0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于子宫腔以外的疾病,诊断主要依靠腹腔镜和活检来最后确诊,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进展,很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经腹腔镜手术完成。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88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6岁,病情程度轻度20例,中度68例。附件包15例,病灶大小约0.5~4.0cm,单发病灶为4cm,直肠窝及骶韧带结节14例,腰骶部酸痛12例,下腹部坠痛22例,痛经35例,肛门坠痛15例,性交痛17例。

1.2方法: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内凝术、粘连分解术:用子宫变位器上举前移子宫,充分暴露子宫后凹,用点状内凝器熨烫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有时可见熨烫局部流出巧克力样液体。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粘连较紧密,故分离时可使用内凝刀一边内凝止血,一边刮开粘连,游离卵巢及输卵管。若有卵巢内膜囊肿,在其壁最薄处先用点状内凝器在囊壁上作出凝固区,用穿刺针经凝固区刺入囊腔,抽吸内容物。若内容物稠厚,抽吸则较困难,必要时可插入吸引器反复灌洗抽吸。然后剪开囊壁用点状内凝器插入其中内凝囊壁,破坏异位的内膜细胞,以降低复发可能。或者在吸除内容物后用有齿活检钳卷住囊壁,使之从正常卵巢组织上剥离下来,然后在基底部用点状内凝器止血。由于卵巢生理表明,即使是较大的卵泡囊肿破裂后,均能自行愈合而不需缝合,因此在卵巢囊肿剥除后,无出血的卵巢伤口边缘仅需用1~3针内缝合或用鳄鱼钳对合钳夹创缘,使之凝固粘合即可,修复效果良好。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灌洗盆腔,直到无出血征象及剩下的小型组织碎片从盆腔内清洗干净为止。腹腔内置引流管一根,以观察有无内出血,引流管根据引流量情况于术后24~72小时拔除;生命体征的观察,肠道功能恢复的观察,感染征象的观察;6小时后恢复饮食,除非有肠道损伤作修补术者需禁食;保留导尿管24小时,如有泌尿系统的损伤则需留置导尿管7~10天;可能根据手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术中的情况,有选择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3天。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效果满意,3个月内无复发。腹腔镜手术后恢复快,粘连少,住院时间短,腹部瘢痕极小,已有趋势替代经腹手术。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可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完成。近年来,由于腹腔镜设备的不断更新,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大部分手术均能经腹腔镜完成,同时腹腔镜手术后恢复快,粘连少,住院时间短,腹部瘢痕极小,已有趋势替代经腹手术,但对严重的盆腔粘连、子宫直肠陷凹封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而需要行根治性手术的或可能损伤输尿管、肠道或大血管者应考虑剖腹手术[1]。总而言之,每个手术医师应权衡彼此间的关系来决定手术途径。除了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外,在许多情况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因此在异位病灶切除术时或恢复输卵管卵巢子宫正常解剖位置时都需行粘连分解术。在不孕症的盆腔粘连术中应提倡的是用剪刀分离粘连,其最主要的优点是创面清洁,对输尿管、肠道、血管周围组织的粘连分离较安全。盆腔种植病灶包括色素和非色素病灶,深部的、纤维化的和结节状病灶。处理方法包括用剪刀和激光切除法,热凝固破坏法(电凝或内凝)和激光汽化法。位于腹膜表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42%其深度<2 mm,可通过内凝及汽化破坏病灶;37%侵犯腹膜下3~7 mm深度,或呈结节状向表面突出,即冰山现象,如宫骶韧带的病灶,可通过激光汽化或机械法切除;剩余21%为5~10 mm深的病灶,如侵入直肠阴道隔内的病灶,则需要用机械方法切除。也有作者报道用内凝法凝固深部的内膜异位病灶其不彻底性达50%,激光汽化治疗不彻底性达21%,因此必须认识到激光和内凝对破坏深部异位病灶仍有一定局限性。

在去除腹膜异位病灶的各种方法中,剪刀切除的优点是可获得组织作病理检查、创面清洁、愈合快,但其缺点是易出血。激光用于内膜异位症病灶汽化的优点为:对异位灶的破坏精确,出血少,对邻近正常组织损伤少,而且组织反应及术后粘连也少[2]。内凝也是一种较常用的破坏内异灶的方法,出血也较少,同时可鉴别可疑病灶,即内凝术的热-色试验。在月经周期的增生期,盆腔内膜异位症色泽变化有时难以与其他周围腹膜鉴别,热-色试验对可疑的内异病灶的诊断有相当的帮助。对子宫骶骨韧带处种植病灶采用能源破坏前必须辨认输尿管的走向,必要时剪开韧带旁腹膜,推开输尿管,再用激光或内凝破坏病灶,以免术中损伤输尿管。内凝必须至一定深度,为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用点状内凝器向病灶处作加压凝固,或用活检钳去除病灶后再凝固。对膀胱表面的内异灶可用内凝固术,而对肠管的内异灶不宜采取内凝固术,因组织学检查证实,肠管内异灶可能延伸到肌层深处,任何能源均可引起肠管损伤。靠近子宫血管及主韧带静脉丛的内异灶最好用内凝法,而不要用剪刀剪,以免引起出血。腹膜异位病灶切除后留下的腹膜或浆膜的缺损并不需缝合口,因为腹膜的缺损可通过上皮化而愈合,缝合反而会引起缺血,从而使大网膜、肠曲和邻近器官粘连与手术部位发生粘连。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0-420.

子宫内膜癌的放射治疗 第5篇

1术后辅助放疗

1.1 术后辅助放疗的意义

关于术后辅助放疗的效果如何已有许多研究。美国妇科肿瘤学组 (GOG) 的Ⅲ期临床试验, 1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放疗, 仅1例复发 (0.5%) ;而在202例术后未接受放疗的有19例复发 (9.4%) , 差异有显著性。尽管老年患者属高危者, 容易发生局部或远处复发及转移, 但经过术后放疗可以提高总生存率 (OS) 及无复发生存率 (PFS) 。Ⅰ、Ⅱ期患者经术后放疗及无术后放疗的5年无瘤生存率 (PFS) 分别为97%及73.1%, 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加放疗与不加放疗疗效差异更显著 (97% vs 47%, P=0.0001) ;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加用放疗与不具高危因素单纯手术者的OS无差异, 说明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辅助放疗可以改善OS。最近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调查1988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21249例ⅠA~ⅠC期子宫内膜癌病例, 其中4080例接受辅助放疗, 占19.2%。该研究提示ⅠC期G1或G3、G4术后辅助放疗能改善OS。但也有认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是没有必要的。有报道ⅠB期患者术后无辅助放疗, 复发率 (5%) , 复发者再经放疗后缓解。Ⅰ期的5年PFS为93%, 5年OS为98%。鉴于Ⅰ期生存率高, 复发后再用放疗仍可得到缓解, 所以早期子宫内膜癌可行较保守的处理, 不加放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一大样本的多中心研究包括714例Ⅰ期子宫内膜癌, 分成术后放疗与不放疗2组。结果5年局部复发率放疗组为4%, 无放疗组为14%, 但OS并无差异;经过更长期的随访, 结果仍相似, 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 (辅助放疗组) 及14% (无放疗组) , 10年OS分别为66%及73% (P=0.09) , 仍无显著差异。截至2005年的研究仍然认为术后辅助放疗并不能改善早期患者生存率。

综合近年一些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对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大致的情况是:①盆腔放疗可以显著降低阴道残端复发;②术后盆腔放疗较单纯手术明显增加严重并发症;③术后放疗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1.2 术后辅助放疗的适应证

根据FIGO的手术分期, GOG将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度分为3类:①低危组:肿瘤限于子宫, 侵犯肌层<50%, 高、中分化 (ⅠA、ⅠB, G1或G2) ;②中危组:侵犯子宫肌层≥50%, 或G3, 或宫颈受侵 (ⅠC期, G3, Ⅱ期) ;③高危组:子宫外或淋巴结转移。 随着危险度的增高, 复发率及死亡率增加。低危者术后不需放疗, 而高危者则需加辅助放疗, 这似无异议。当前存在争议最多的是中危者辅助放疗是否必要?GOG的Ⅲ期临床试验显示中危组经术后放疗, 复发率有所降低 (12% vs 3%) , 但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为进一步验证放疗对中危者的实际价值, GOG将3个高危因素 (G2或 G3, 脉管浸润及外1/3肌层浸润) 结合年龄把中危组分成2个亚组:高中危组 (high intermediate risk, HIR) 及低中危组 (low intermediate risk, LIR) 。HIR的条件是:① 1个高危因素, ≥70岁;②2个高危因素, 50~69岁;③ 3个高危因素, 任何年龄。不具备HIR条件的属LIR。中危组中约1/3属HIR。2/3复发的是在HIR组中。HIR组中接受放疗与不接受放疗的2年复发率差异显著 (6% vs 26%) , 而LIR组的复发率及死亡率都较低, 放疗与不放疗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皆未见有差异。因此, 从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及费用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 应将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限于高危及高中危的患者。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术后放疗。

1.3 术后辅助放疗的选择

就临床治疗而言, 需确定其高危因素及危险程度的大小, 哪些患者需辅助治疗, 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治疗?并权衡其疗效和并发症, 作出治疗选择。

1.3.1 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需关注以下问题。

①病变是否局限于子宫;②是否有可疑或肉眼可见的宫颈病变;③是否有可疑的子宫外病变。在病理诊断方面则应关注:①肌层受侵程度;②肿瘤大小;③肿瘤位置, 病灶位于宫体下段或宫颈;④组织学亚型、分级;⑤有无累及脉管。鉴于以上众多影响因素, 子宫内膜癌术后治疗的选择应区别对待。对有子宫外病变的晚期癌, 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 术后予以盆腔放疗或加腹主动脉旁淋巴区放疗和腔内放疗, 也可配合辅助化疗, 以争取较好的疗效。对早、中期患者, 应尽可能选择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低、中危的Ⅰ期患者, 选择术后观察或腔内放疗。

1.3.2 术后放疗方式的选择

术后放疗是选择远距离体外照射还是近距离腔内照射也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术后放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盆腔及阴道复发。通常为全盆照射, 剂量40~50Gy/4~6周。对有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或可疑转移者加主动脉旁区域照射。近年有人对传统的外照射提出异议。Fanning等报道, 66例中危子宫内膜癌术后仅用腔内照射而不施外照射, 生存率达到97% (平均随访4.4年) , 2例发生远处转移者并无阴道或盆腔转移, 不加盆腔外照射同样可取得良好的生存效果。纽约Sloan-Kettering肿瘤中心对382例中危子宫内膜癌用单纯子宫全切加术后高剂量率阴道内放疗, 结果患者的5年阴道及盆腔控制率达到95%。他们认为术后单纯阴道内近距离放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并发症较少。Touboul等将358例子宫内膜癌接受术后放疗的分为两组:196例术后单纯腔内放疗, 158例外照射后再加腔内放疗。结果显示外照射并不能改善局部肿瘤控制率, 外照射明显增加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尽管这些报道显示腔内放疗可以取得较好的阴道及盆腔肿瘤控制率, 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外照射, 特别对那些有宫外转移, 仍不应放弃外照射放疗。

2单纯放疗

单纯放疗用于不适合手术的晚期癌或有严重内科合并症或年老体弱的患者。传统观念认为子宫内膜癌根治性放疗疗效差, 5年生存率30%~40%。目前, 这种观念有所改变, 早年单纯放疗疗效差的根本原因是腔内照射错误地采用了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方法, 剂量分布不合理。随着放射源的微型化, 后装腔内放射技术的应用和腔内放疗剂量分布的深入研究, 子宫内膜癌单纯放疗的疗效明显提高, 对早、中期癌患者能起到根治作用。上世纪80年代后的子宫内膜癌单纯放疗, Ⅰ期5年生存率超过70%, Ⅱ期也超过50%。早、中期子宫内膜癌放疗的疗效已与手术治疗相接近。但是, 由于采用单纯放疗的病例数较少, 腔内放疗技术的复杂性, 目前国内多数医疗单位对此缺乏经验, 故疗效不如手术治疗。

3术前放疗

随着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法的应用, 分期手术的病理结果成为决定是否需辅助放疗的重要依据。术前放疗以往曾用于子宫较大、宫颈可疑受侵犯或盆腔肿瘤估计切除困难的患者。由于术前放疗影响病理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 因此目前已较少使用, 仅用于估计盆腔肿瘤难以切除的晚期癌患者。治疗方式也从以往的腔内和 (或) 盆腔照射改为以盆腔照射为主, 其目的是缩小肿瘤, 提高手术切除率。

子宫内膜癌的激素治疗 第6篇

众所周知, 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周期性变化与女性生殖内分泌有着密切而不可分的关系。妇科肿瘤和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关系亦复如此。女性的性激素 (雌激素、孕激素) 在非妊娠状态下都由卵巢和肾上腺合成分泌, 它们都通过雌激素受体 (ER) 及孕激素受体 (PR) 对靶器官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有两种, 分别为ERα及ERβ, 在不同组织中两种ER的表达及作用不同, 在人类生殖道以ERα占优势, 卵巢中则两种受体都有。孕激素受体也有两种, 分别为PR-A及PR-B, 两者的作用亦有不同, PR-A为维持卵巢及子宫功能所必须的受体, PR-B则作用于乳腺导管分支。雌激素特别是雌二醇能诱导雌激素受体的合成, 孕激素受体则必须由雌激素的作用才能合成, 孕激素能抑制自身受体的生成, 长期孕激素刺激后其抑制作用将逐渐减弱。从子宫内膜的组织化学的研究中可见雌激素受体在增生期位于子宫内膜的上皮、基质内, 上皮细胞内最为丰富, 及至孕激素水平上升, 雌激素受体的染色局限于深层基质的腺体和血管上皮内;孕激素受体在增生期及排卵后1~3日也局限于细胞核内, 但以上皮细胞最为明显, 排卵后4天, 上皮细胞的孕激素受体逐渐地不够明显, 在分泌期呈弱表达或完全消失, 但整个分泌期在基质细胞内仍有适量至较多的孕激素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则测不到孕激素受体。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观察, 从子宫内膜癌发病原因、病理类型及临床类型多种资料分析,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激素有密切关系。在子宫内膜癌中, 约10%有家族性表现, 患者携带了遗传性非息肉结肠癌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有关基因。余下90%的子宫内膜癌, Bokhman (1983年) 根据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将其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约占其中的90%, 体型肥胖, 多发生在绝经前后, 病理表现为内膜样癌, 常由子宫内膜增生症发展而来, 细胞分化较好, 其预后亦较好, 属于雌激素依赖型。Ⅱ型约占其中10%, 体型较瘦, 发生在绝经后, 其病理表现为浆液性乳头状型, 或透明细胞型, 细胞分化差, 预后亦差, 属于非激素依赖型。

上世纪70年代后对子宫内膜癌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增多,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ER阳性者约61%~100%, PR阳性者49%~88%, ER及PR均阳性者41%~80%, ER及PR均阴性者11%~36%。对其治疗反应, 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若癌细胞分化越好, 临床分期越早, PR阳性率越高, 治疗反应及治愈率越高;若癌细胞分化差, ER及PR阳性率低, 治疗反应及治愈率较低。早在上个世纪40~50年代, 人们已经从病理上开始认识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 并且了解可以用孕激素使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化为正常的子宫内膜。因此促发了使用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设想。上世纪50年代高效价孕激素类药物的问世为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创造了条件。1961年Kelly首先报告了应用高效价孕酮治疗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成功, 此后以孕激素药物治疗难以进行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报告陆续见于文献, 其中不乏成功的病例。

1 孕激素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已知的是:在外源性孕激素的作用下, 通过促使癌细胞分化至成熟达分泌状态, 并减少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以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使组织动力学向癌细胞缺失方向移动;孕激素降低ER的表达, 抑制雌激素对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促进作用;还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血管生成多肽mRNA表达。孕激素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已有近50年历史, 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兹就其使用的几个主要方面介绍如下。

1.1 对年龄较轻、无子女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治疗问题 这是近年来学者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Ramirez等 (2004年) 曾收集从1966年至2003年的27篇用保守方法治疗 (孕激素治疗) 早期子宫内膜癌并有随访和结果的英文文献, 凡病情已进展, 曾作化疗或放疗, 组织学2或3级, 非子宫内膜腺癌的文献均已被除外。该27篇文献共包括患者81例, 平均年龄为30.5岁 (15~86岁) , 81例中50例有诊断性刮宫证实, 4例子宫内膜活检证实, 1例由宫腔冲洗液细胞学证实, 余26例未注明其诊断方法。4例曾作ER、PR检查, 均为阳性。所用的孕激素类药物, 36例 (46%) 用醋酸甲羟孕酮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MPA) , 28例 (35%) 用醋酸甲地孕酮 (megestrol acetate) , 其余有5例 (7%) 用17α-己酸孕酮 (17α-hydoxyprogesterone) , 用醋酸羟孕酮 (oxy- progesterone) 、醋酸己酸孕酮 (hy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者各3例 (5%) , 尚有用炔诺酮 (norethindrone) 、炔诺酮加美雌醇 (炔雌醇甲醚, mestranol) 、二甲去氧孕酮 (medrogestone) 等者。62例 (76%) 对孕激素治疗有反应, 其中47例 (76%) 患者无复发, 这些患者平均年龄在30岁, 其平均持续治疗时间为24周 (4~172周) , 平均缓解时间为12周 (4~60周) , 均用了1个疗程而未再用第2疗程。62例中15例患者开始对治疗有反应但结果复发, 其治疗后有反应的开始时间平均为12周 (8~60周) , 平均复发时间为19个月 (6~44个月) , 其中7例患者再以孕激素治疗完成后, 平均随访46个月 (36~90个月) , 无复发证据。该15例患者最终有10例作了全子宫切除, 病理证实6例有残余内膜腺癌, 细胞分化1级, 无1例子宫外转移;15例中有6次妊娠, 获得4个活婴。62例患者共有20例患者妊娠, 其中12例曾用助孕技术后怀孕, 16例患者曾足月分娩21次单胎;另外19例患者对1个或多个疗程治疗后无反应, 其中15例作子宫切除, 4例作化疗。

Gotlieb等 (2003年) 收集了自1968年至2002年27篇文献用孕激素类药物治疗有不育症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88例, 加上自己的13例共101例, 其平均年龄为29岁, 使用药物后有反应者71例 (71%) , 对药物有反应的平均时间为3.6个月 (1~18个月) , 平均治疗时间为5.4个月 (2~18个月) , 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 (15个月至9年) , 共有18例患者复发。该组71例有反应者共得56名婴儿, 其中双胎4例, 三胎3例。Gotlieb等所报告的自己的13例均系未孕及不育患者, 均为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 因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息肉及不规则出血就诊。13例中11例经诊断性刮宫及2例经宫腔镜证实, 主要用醋酸甲地孕酮及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对治疗有反应时间为2~3个月。13例中7例妊娠, 其中1例3胎妊娠, 共得9名婴儿。13例中有6例复发, 4例再次给药又缓解, 其中1例治疗后妊娠, 分娩后随访, 在诊断后80个月因发现不典型细胞在腹腔镜下作子宫切除术, 诊断为高分化ⅠA子宫内膜癌, 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证据。

对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保守性激素治疗应符合以下标准:年龄小于40岁, 肝、肾功能正常, 为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内膜免疫组化检查PR阳性, 血清CA125水平<35 KU/L, B超及MRI检查无子宫肌层浸润亦无子宫外病灶。药物选择:最常用醋酸甲羟孕酮, 口服, 每日100~800 mg或醋酸甲地孕酮, 口服, 每日40~160 mg。亦有用己酸孕酮肌内注射, 每日500 mg, 1个月后改为250 mg每日1次, 或氯地孕酮 (chlormadinone acetate) 口服, 每日20~40 mg。以上药物均需连续应用3个月, 作诊断性刮宫, 每3个月1次, 并以CA125及超声监测, 连续治疗直至完全缓解3~5个月, 有生育要求者可以妊娠, 亦可采用助孕技术, 分娩后仍需继续随访。有些学者主张在分娩后进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以上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的入选条件及治疗药物的选择意见仅根据目前的有限病例而定。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增高并有年龄提前的趋势, 故病例数必定有所增加, 因目前积累的资料有限, 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如入选标准的制定, 用药的选择及用药持续时间的判定, 妊娠分娩后是否做子宫切除或需用其他治疗方法 (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的使用) 等, 仍需假以时日再作确定。

1.2 可以切除的子宫内膜腺癌是否需加用孕激素类药物治疗 对该问题不少学者有不同意见。早期文献如Kauppile等 (1982年) 及Lewis (1974年) 认为, 在术后加用孕激素类药物并没有改善患者的存活率, 而晚期文献如Vishnersky等 (1993年) 及Urbansky等 (1993年) 均有较大数量患者 (各为540例及205例) 用药及不用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经随访用药组的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王志启等 (2006年) 对10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回顾性研究, 认为术后辅助孕激素治疗时间≥12个月, 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预后。笔者曾治疗1例84岁高龄妇女 (67岁时曾患乳腺癌做根治术) , 因阴道流血3次刮宫阴性作全子宫切除, 术后病理检查为子宫内膜癌全肌层浸润, 术后用己酸孕酮治疗持续6年以上, 随访患者于96岁去世。近年来很多学者的研究认为孕激素受体情况与孕激素治疗的效果有关, 但国内在这方面报告不多, 今后应加强。

1.3 孕激素类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 此种疗法亦有多年历史, 1966年Sherman就已用己酸孕酮治疗不能用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定期作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发现有的病例在形态上已不能作癌的诊断。尚有报道称肺、骨等远道转移的病例经大剂量持续的孕激素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 病灶变小、消失, 甚至存活多年。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孕激素类药物对晚期及转移、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有一定效果, 可以延长一些患者的生存时间。1999年美国妇科肿瘤学组 (Gynecology Oncology Group, GOG) 报道对299例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用口服甲羟孕酮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结果发现有完全反应者9%~17%, 部分反应者6%~8%, 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2.5~3.2个月, 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7.0~11.1个月, 特别是对肿瘤分化好和孕激素受体阳性 (>50fmol/mg蛋白) 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1.4 孕激素类药物的副反应 孕激素类药物的副反应较少, 重点是注意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2 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其他激素类药物

2.1 他莫昔芬 (tamoxifin)

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 (SERM) , 长期用于治疗乳腺癌。他莫昔芬对乳腺癌细胞产生抗雌激素作用, 对绝经后的子宫内膜产生弱雌激素样作用, 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长期服用可发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甚至癌变, 因此长期服用者应对子宫内膜厚度进行监测。另一方面, 长期服用孕激素导致细胞质和细胞核受体下调, 而阻止孕激素的抗增殖作用, 他莫昔芬可提高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内PR的表达, 因此学者们应用他莫昔芬治疗子宫内膜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献中不少在Ⅱ期临床中使用他莫昔芬治疗子宫内膜癌, 大多为用孕激素失败后用该药, 结果或无效或有30%的反应率。例如, Pandya等 (2001年) 回顾1982年至1984年以甲地孕酮 (80 mg/d) 及他莫昔芬 (10 mg/d) 与单用甲地孕酮对比, 其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率各为19%及20%, 中位生存时间各为8.6个月及12个月, 故联合用药似无效。但经分析, 其用药时间短, 半数为病理学分类属于分化差的患者。姚亚明等 (1999年) 用他莫昔芬每日20 mg口服两周后改为甲羟孕酮每日500mg两周, 以上两药序贯应用治疗27例晚期或复发患者, 用药8~82周, 完全缓解者7例 (26%) , 部分缓解10例 (37%) , 缓解率达63%; ER及PR均阳性者9例, 缓解8例 (88%) , ER及PR均阴性者6例, 缓解1例。GOG报告 (2004年) 用醋酸甲羟孕酮每日100 mg口服, 3周后改用他莫昔芬每日2次口服, 每次20 mg, 连服3周后休息3周后继续序贯用药治疗58例晚期子宫内膜癌;另用醋酸甲地孕酮每日2次, 每次80 mg口服, 3周后改用他莫昔芬每日2次口服, 每次20 mg连服3周后继续序贯用药治疗56例晚期子宫内膜癌。前者即醋酸甲羟孕酮加他莫昔芬法有6例完全缓解, 13例部分缓解, 缓解率为33%;后者即醋酸甲地孕酮加他莫昔芬法, 12例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缓解率为26.8%, 缓解时间为20个月。以上两种药物加他莫昔芬所取得的效果是良好的, 故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其第三代SERM阿洛昔芬 (aroxifene) 有拮抗雌激素对乳腺和子宫内膜的作用, McMeekin等 (2003年) 曾报告其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 每日20 mg, 连续用药8周, 对复发和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有效率各为25%及31%, 疗效持续时间分别为19.3月和13.9个月。目前看来有效, 但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2.2 GnRH激动剂

持续给以GnRHa可迅速耗竭垂体促性腺激素, 卵巢卵泡停止发育而发生闭锁, 雌激素明显降低, 减少了对子宫内膜的刺激。现已证实子宫内膜癌细胞存在GnRH受体, 该受体与GnRHa结合后, 直接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Lhomme等 (1999年) 对24例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给以曲普瑞林 (triptorelin) 肌内注射, 可评价者23例, 1例完全缓解, 1例部分反应, 总反应率8.7%。Asbury等 (2002年) 用戈舍瑞林 (goserelin) 皮下注射治疗40例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 其平均年龄71岁, 结果为2例完全反应, 3例部分反应, 总反应率为12.5%, 但有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总之GnRHa的使用较少, 就目前观察, 其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有限, 尚待观察。

2.3 其他

该类药物尚有米非司酮、达那唑等, 但文献中有关报道很少, 效果难以确定, 此处不再赘述。

子宫内膜癌的基因治疗现状 第7篇

1 抑癌基因治疗

抑癌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转移到患者的宿主细胞, 恢复抑癌基因的功能。1997年发现的PTEN基因是由多功能磷酸酶编码的抑癌基因, 具有磷酸脂酶活性。位于第10号染色体上10q23.3, 全长200kb, 相对分子质量为47kD, cDNA序列包含由1209个核苷酸组成的开放式阅读框架编码4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1,2]。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检出率最高的[3], 是迄今为止在子宫内膜癌中检出的最为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4]。国外研究报道, 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检出率约为34%~55%, 比已知另外几种子宫内膜癌常见突变基因K-ras、P53等的突变率高。Mutter等发现83%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PTEN突变, 55%的癌前病变患者也有PTEN突变, 且97%的癌组织样本缺乏PTEN蛋白表达或表达下降。综上研究结果, 推测PTEN可能是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一种分子标记物。伴有PTEN基因突变的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 提示PTEN基因突变检测亦可望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5]。

刘玉环[6]等将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在动物实验中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发现子宫内膜癌细胞致瘤能力被完全抑制, 野生型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2-PTEN) 可使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显著减慢, 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 重组腺病毒在裸鼠体内具有较高的转染率, Ad2-PTEN瘤体内注射后96h, 转染率可达到80%。Lilja等[7]用脂质体转染PTEN基因至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2、KLE、Ish2ikawa、HEC21A细胞及鼠胚胎纤维母细胞中, 发现PTEN不仅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包括PTEN基因突变或无突变的细胞) , 而且能抑制癌基因ras、myc诱导的鼠胚胎纤维母细胞的恶性转化, 提示PTEN基因是治疗子宫内膜癌重要的候选基因。

p53基因突变刺激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使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下降、p53蛋白过度表达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所以p53基因治疗成为妇科肿瘤分子靶向基因治疗策略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诸多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的因素中, p53表达为最强烈的不良预后因素。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表明p53突变常见于Ⅱ型子宫内膜癌, 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癌组织分级Ⅱ、Ⅲ期, 但与其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转移并无明显相性[8], 2007年郭曲[9]等报道, 重组腺病毒rAd-p53能将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丧失该基因功能的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中, 并RL95-2细胞产生强有力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并且能有效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 rAd-P53可增强RL95-2细胞对顺铂、阿霉素的敏感性, 因此rAd-p53基因治疗可望成为晚期、无法耐受手术和大剂量放化疗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p16基因是一个多重肿瘤抑制基因, 与CDK4有高度亲和性。还能抑制与CDK4结构相似的另一个酶CDK6。近来人们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p16基因纯合突变或缺失[10], Salvesen等[11]发现p16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和子宫内膜癌的进展及病人存活有关, 为一种强的独立的预后指标。Jin等[12]构建含完整野生型CDKN2/p16的cDNA序列的重组质粒pAdp16, 该质粒含人类CMV启动子, 采用磷酸钙法转染CDKN2/p16基因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 用PCR、Southern杂交和Western印迹检测, 转染细胞获得p16蛋白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测得细胞生长受明显抑制, G1期细胞增加同时S期细胞减少。后来又将转染的细胞接种BALB/c小鼠, 肿瘤成瘤能力下降, 移植瘤生长缓慢。结果显示转染CDKN2/p16基因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以阻断肺癌细胞由G1向S期发展, 抑制癌细胞增殖。后来人们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人CDKN2/p16基因表达载体pcDNA3p16, 用电穿孔法将该基因导入人肺腺癌细胞系NCIH460细胞中, 发现癌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克隆生成率下降, 细胞阻滞于G1期。此方法也有望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基因治疗。

FHIT基因 (FragileHistidineTriad) 是1996年Ohta[13]等用外显子捕获法首先在3P14.2区克隆出一个新的人类基因, 因为此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三价组氨酸结构域与FHIT蛋白质同源, 故命名为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是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Ozaki等[14]发现在正常增生期和分泌期, 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和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中FHIT蛋白均为强阳性表达, 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存在FHIT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现象, 表达降低或缺失率为48% (13/27) 。Roz等[15]以腺病毒为载体将FHIT基因转入SihaHela和Caski细胞系, 发现FHIT蛋白的表达使原先FHIT阴性细胞系发生Caspase-8介导的凋亡, 在裸鼠体内的致瘤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消失。

2 阻断癌基因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大多数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具有调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的基因, 艾志宏等[16]应用RNA干扰技术, 将自行设计和构建的包含有针对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 (siRNA) 的重组质粒转染人子宫内膜癌细胞, 可以阻断survivin基因的表达, 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Gagnon等[17]研究发现, 子宫内膜癌细胞中Akt的活化及其特异亚型 (Akt1, Akt2和Akt3) 与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对顺铂的耐药性相关。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分析表明, Akt1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癌HEC-1-A和KLE细胞系中都有表达。Akt2和Akt3的mRNA和蛋白质在KLE细胞中强表达, 在HEC-1-A细胞中可见顺铂导致的细胞凋亡, 但是KLE细胞表达的Akt2和Akt3存在对顺铂的抵抗。研究表明, 用顺铂治疗子宫肿瘤时出现的耐药性可通过RNAi技术解决。

Skp2是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 (S-phasekinase-associatedprotein2, Skp2) , 是泛素连接酶复合物SCF (Skp1-Cullin-F-box) 的底物识别序列, 对细胞周期的调控起重要作用, Sk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较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明显增高, 并且Skp2的高水平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管累及相关[18]。林颢等[19]发现利用RNA干扰技术, 可有效下调Skp2基因的表达, 并在体外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的生长。Skp2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辅助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亲环素A (Cyelophilin A, Cyp A) 是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 (CyelosporinA, CaA) 在细胞内的作用靶点, 具有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 (Peptidyl.prolyleis-transisomerase, PHase) 活性。李征宇等[20]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差异蛋白组学发现亲环素A (cyclophilinA) 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量变化显著, 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测得其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过度。又应用RNAi技术敲除cyclophilinA基因表达, 使培养的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诱导了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生长。

3 免疫基因治疗

将抗体或细胞因子 (如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等) 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以激活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肿瘤坏死因子 (TNF) 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 是新发现的TNF超家族成员。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后能启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在体内迅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和转染细胞凋亡, 但对正常细胞无毒性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细胞膜的表面死亡受体DR4和DR5介导细胞的凋亡信号。激活细胞内多种诱导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TRAIL和化疗、放疗的联合应用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上的动物模型的建立, 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21]。

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体会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接收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其年龄在38~7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检查并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并将12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 每组60例;而且将试验组的60例患者按照其治疗时间的差别分为1年以上亚组和1年以下亚组, 每组30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并观察其结果。

1.2 方法

1.2.1 手术治疗

试验组接受手术的有59例, 采取腹/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双附件联合全子宫切除术的有7例 (11.7%) , 采取腹/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双附件联合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有16例 (26.7%) , 采取腹/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双附件联合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有25例 (41.7%) , 采取双附件联合全子宫切除术的有11例 (18.3%) 。其中1年以上亚组患者采取上述手术的有30例, 而1年以下亚组患者采取上述手术的有29例。对照组接受手术的有58例, 采取腹/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双附件联合全子宫切除术的有6例 (10.0%) , 采取腹/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双附件联合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有19例 (31.7%) , 采取腹/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双附件联合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有13例 (21.7%) , 采取双附件联合全子宫切除术的有20例 (33.3%) 。

1.2.2 内分泌治疗

试验组的6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再采取内分泌治疗, 主要的用药选取是孕激素类药物, 包含醋酸甲地孕酮及醋酸甲羟孕酮等, 其平均药物用量为245.51mg/d[2]。所有患者中有47例患者单独采用孕激素治疗;有7例患者采用孕激素联合他莫西芬治疗;有5例患者单独采用他莫西芬进行治疗, 平均患者用药时间在 (1.5±0.3) 年。且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回访并记录其恢复情况。

1.3 肿瘤分化、分期和类型

子宫内膜癌按照其程度的分化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类;而其肿瘤的分期类型包含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其病理类型分为透明细胞癌、浆液性乳头状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3种类型[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用P<0.05表示两者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复发转移率及无瘤生存情况

经治疗后的60例试验组患者, 有8例患者发生病情复发或转移, 复发转移率是13.3%;所有患者平均转移复发的时间在 (21±7) 个月之间。经治疗后的60例对照组患者, 有13例患者发生病情复发或转移, 复发转移率是21.7%;且所有患者平均转移复发的时间在 (22±6) 个月之间。两组的复发转移率及复发转移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经护理人员的随访记录分析发现, 试验组的60例患者中在3年内平均出现无瘤生活的有52例, 无瘤生存率是86.7%, 在5年内平均出现无瘤生活的有47例, 其无瘤生存率是78.3%;而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在3年内平均出现无瘤生活的有48例, 无瘤生存率是80.0%, 在5年内平均出现无瘤生活的有44例, 其无瘤生存率是73.3%,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 (P>0.05) 。

2.2 试验组患者内分泌治疗结果的对比

经内分泌药物治疗后的试验组的60例患者, 1年以上亚组的30例患者中出现病情转移或复发的有8例, 复发转移率是26.7%, 且有7例发生死亡, 概率为23.3%;而1年以下亚组的30例患者中出现病情转移或复发的有2例, 复发转移率是6.7%, 且有1例发生死亡, 概率为3.3%。两组患者对比, 1年以下亚组的结果明显要低于1年以上亚组的, 对比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且有关学者认为其发病的因素及病情的发展与患者的雌激素有关, 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其肿瘤的发展会加剧, 整个的病发过程是一个逐步进展的过程。而且雌激素水平的失衡会导致患者内分泌失调, 孕激素则是良好的治疗药物, 它可以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有效控制病发率且对其晚期的治疗也具有稳定的效果。而且通过本文对子宫内膜癌治疗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对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 采取内分泌治疗, 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内分泌药物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转移率, 并良好的改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 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启, 王建六.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11) :820-823.

[2]王志启, 王建六, 赵丹, 等.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1) :39-42.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第9篇

(河南固始县妇幼保健院河南固始465200)【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手术切除结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6例患者手术后未见复发,5例复发者再次手术切除后痊愈。结论:手术切除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病灶后再口服米非司酮疗效满意,可取得较好的药物经济效益,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关键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56-0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继续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宫腔之外的部位,如盆腔、阴道或腹壁手术瘢痕等处,临床上可出现出血、疼痛及肿块等,是育龄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不清。近年来由于剖宫手术的增加,发生在腹壁手术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也随之增加。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切除4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1例均来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经临床、B超及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28.5+6.5岁,病程1~5年;其中有剖宫产史者32例,腹腔镜下子宫手术史17例,腹壁外伤史2例,其他腹壁手术史5例;所有患者中有2次或2次以上剖宫手术史者21例,无子宫手术及腹壁手术史者3例;全部患者在月经期间均出现腹壁既往手术部位均出现疼痛且伴有肿块形成,其中6例伴下腹部疼痛;38例患者经后症状消失,3例持续疼痛;未在其他部位发现子宫内膜异位。 1.2 诊断及治疗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行B超检查,对患者腹壁肿块疼痛或有肿块形成处行多切面探查,经妇科检查除外其他妇科疾病后,多可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本组41例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所有患者手术切除腹壁肿块,切缘距病灶0.5~lcm,术后口服米非司酮3m,12.5mg/d。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石蜡病理检查确诊。2 结果患者住院3~10d,出院后随访1~3a,其中36例患者未出现腹壁与月经相关的肿块及疼痛复发,手术切口愈合良好;5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后腹壁切口处再次出现与月经相关肿块,再次手术后未见复发。3 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有多种学说解释,如: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经血逆流学说、淋巴或静脉播散学说、环境与遗传因素等[1]。由此导致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子宫肌壁、卵巢、输卵管、腹膜或腹壁等,根据出现部位不同可分为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和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无论异位子宫内膜出现在何处,均可因生理周期的改变出现周期性改变,因异位子宫内膜不易排出,可反复出血、坏死、纤维化,临床上可出现疼痛、月经不调或不孕,因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由医源性种植所致,可能是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不当,将脱落的子宫内膜微组织通过手术器械直接种植在腹壁切口导位发生[2]。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产妇、产妇家属及医护人员观念的改变,剖宫产手术越来越多,发生在腹壁手术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随之上升。本组患者41例中有32例有剖宫产手术,其中21例有2次或2次以上剖宫手术,提示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可能和医源性种植有关。但3例无子宫手术及腹壁手术史者也发生了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提示种植并不是其发病唯一理论基础。本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多数发病前有子宫和/或腹壁手术史,研究结果提示为预防本病发生,子宫和/或腹壁手术时,术者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注意手术切口的保护,不能再将打开子宫腔及清理宫腔时使用的手术器械、纱布在腹壁切口及其他手术野使用,以防止种植发生[2]。长期以来临床上多采用口服药物来降低体内激素水平,多是基于异位子宫内膜同样对性激素有依赖性的理论,口服药物的目的是能过激素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临床观察发现采用此法治疗,停药后疾病容易复发,因而其远期疗效不确定[2-3]。目前对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采局部手术切除加药物治疗的方法。本组47例患者,第一次手术切除后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0.6%,再次手术后未见复发,研究结果提示手术结合药物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取得肯定疗效。但研究结果同时也提示手术切除仍不能彻底根除异位子宫内膜,因而术后口服孕三烯酮具有必要性。米非司酮是孕激素的拮抗剂,具有干扰排卵及影响正常子宫内膜完整性的作用,因而可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4]。研究结果提醒我们,无论是第一次切除异位子宫内膜还是再次手术,切除时一定要对病变部位认真仔细分离并彻底切除,通常切缘要达到肿块周围0.5cm,以免残余组织复发或再次种植;如肿块体较大,切除前可使用抗雌激素药物,以缩小肿块利于手术切除。本研究结果提示,一旦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肿块时认真仔细分离,术后再结合药物治疗,可取得疗效肯定。参考文献[1]谢珊莉,杨晋蓉.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33):53-54. [2]沈志荣.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32(1):118. [3]姜鸿.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186-7187[4]杨建华.子宮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1):860-861.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第10篇

关键词:CIK细胞,子宫内膜癌,化疗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 为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生殖系统肿瘤的20%~30%。化疗是晚期及复发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 但其有效率极低[1,2]。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 是一类以CD3+CD8+T淋巴细胞和CD3+CD56+T淋巴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的异质细胞群, 其体外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敏感;且CIK细胞无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抗肿瘤限制, 使CIK细胞在体内外的杀瘤活性均非常强大。目前, CIK细胞在肺癌、鼻咽癌、晚期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患者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3,4], 但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文献报道却很少。本文就我科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例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自体CIK细胞结合化疗治疗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4例, 年龄58~74岁, 平均 (68±2) 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子宫及附加全切术及化疗或放疗, 且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患者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均为子宫内膜腺癌; (2) 经CT等检查, 证实有内脏转移的Ⅳ期患者; (3) 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KPS) 评分≥60分, 心、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正常, 预期生存期≥3月; (4) 术后放化疗后的中位复发时间为20个月。

1.3 CIK细胞的培养和扩增

抽取患者自体外周静脉血50 ml置于抗凝管中, 将经过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1×107个置于含2%自体血浆的GT-T551 (TAKARA) 无血清培养液中, 当日加入1 000 U/ml干扰素-γ (IFN-γ) , 24 h后转入预先用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 (5mg/L) 和抗CD3单抗 (5 mg/L) 包被的瓶子中, 同时补充含2%自体血浆的无血清培养液, 每3天补充新鲜培养液, 并补加白细胞介素-2 (IL-2) 。培养10~14 d后, 检测CIK细胞数不少于5×109个, CD3+CD56+T淋巴细胞比例不低于20%时, 可将CIK细胞混于含有2%人血白蛋白的0.9%氯化钠溶液中回输给患者。

1.4 方法

患者行化疗前的3~4 d抽50 ml血培养CIK细胞, 培养期间行化疗, CIK细胞于化疗结束后2~3 d回输, 回输当日开始连用3 d的IL-2 (200万IU/d) 和隔日1~2次的胸腺肽-ɑ1 1.6 mg, 以维持细胞活性、提高患者免疫力, 联合治疗至少2周期。化疗方案以紫杉类或联合铂类为主。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总生存期 (OS) 和不良反应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形式, 患者随访时间均从最初治疗至2013-07-07, 按实体瘤评价标准 (RECIST) 进行评价: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疾病稳定 (SD) 和进展 (PD) , 总有效率 (DCR, %) = (CR例数+PR例数+SD例数) /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分级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 (NCI-CTC3.0) 。

1.7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4例患者中, CR 0例, PR 1例, SD 3例, PD 0例, DCR为100.0%。

2.2 生存时间

随访截止至2013-07-07, 4例患者均已病死, 中位PFS 9个月, 平均4~23个月, 中位OS 12.5个月, 平均5~23个月, 其中1例OS为23个月的患者病死原因为输血反应。

2.3 不良反应

化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 其中Ⅱ级骨髓抑制2例, Ⅳ级骨髓抑制2例。CIK细胞回输过程中出现3例低热, 体温均低于38.5℃。

3 讨论

目前, 肿瘤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CIK细胞为常用的细胞治疗方法之一, CIK细胞联合化疗在肺癌、鼻咽癌、淋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5,6]等方面疗效明显。与化疗相比其不良反应明显较少且可耐受,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寒战、低热等, 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7]。复发子宫内膜癌预后差, 常以化疗为主要综合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为每3周的紫杉醇/顺铂 (TC) 方案, 但PFS及OS仅为8个月和9个月[8];且紫杉类剂量依赖性的末梢神经毒性及骨髓抑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9], 因此, 寻找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很有必要。

CIK细胞联合化疗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Huang等[10]发现CIK细胞治疗前行紫杉醇和顺铂对小鼠L33肺癌进行预处理, 可增加CD3+T淋巴细胞在小鼠肿瘤细胞内的聚集, 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Cella等[11]发现行顺铂预处理小鼠B16黑色素瘤, 能够增加CD3+T淋巴细胞在肿瘤及肿瘤引流淋巴结内的聚集。本研究发现, CIK细胞联合化疗改善了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FS和OS, 同时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 晚期子宫内膜癌一线化疗失败后通常会出现生存期较短、化疗药物耐药及体力状态不佳等。研究结果显示, CIK细胞联合化疗可延长中位PFS和OS, 说明CIK细胞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耐药的晚期恶性实体瘤方面的巨大潜力。且本研究中1例PFS和OS均为23个月的患者, 其病死原因为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另有1例患者还未达到PFS, 充分表明CIK细胞联合化疗在子宫内膜癌方面有更好的治疗前景。

上一篇:类方法的关系下一篇:我国公路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