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数学名师课活动感受

2023-04-13

第一篇:听数学名师课活动感受

听名师课有感

王崧舟《桃花心木》听课感想

李 蓉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课文《桃花心木》,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听了王崧舟老师上完这节课,感受颇多:

一、文学语境下和文化语境双层品读

文化语境下的品读指的是对课文文本本身的学习。王崧舟老师从本课最耐人寻味的道理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孩子体悟文章讲述的道理,抓住“奇怪”指导学生理解“层层递进设置悬念”写法的好处。文化语境下的悟读则跳出了文本的圈定,从学生挖掘自身遇到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不确定”,引出林清玄所敬佩的三个著名人物人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直面不确定的生活,从而揭示“无常”的道理。

二、多样化形式嵌合文本

如果说文本是学习的对象,那么教学过程,甚至教师本身,都代表着解读文本的外在形式。王崧舟老师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形式,处处留意文本、时时关注学生。在教学“层层设置悬念”这一写作特色时,王崧舟老师首先让孩子寻找文中出现了几次“奇怪”,再以阶梯状的ppt图像显示——从“奇怪”到“越来越奇怪”到“更奇怪”,三个词语不断上升,再配合三次品读语段,把学生的胃口随着作者的层层疑问推向了高潮。随着教学呈现形式的层层递置,学生自然体会了这种写法吸引读者的妙处。

三、深厚底蕴 潜移默化

王崧舟老师曾说,让他倍感痛心的是当今中国居然是“去中国传统文化”最严重的国家,因此,他着力开发以“儒”“释”“道”为主线的系列课程,试图重新审视并恢复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上《桃花心木》这一课前,他研读了林清玄的诸多著作,结合林清玄的经历,挖掘了其希望“用佛教里的一点点旨意,带现代人走向安定之途”的深厚内核。 王崧舟老师将本课中的“不确定”与佛教的“无常”相联系,指引现代人以“修心”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同时针对五年级孩子的学情特点,拓展阅读了林清玄《菩提十书》中的《云散》一诗,用诗歌之美进行情感的熏陶和积淀,让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进而自然迸发,发出“心美,一切皆美”的感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体悟到了一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意

第二篇:听名师课有感

听课心得

严 振

上周末有幸听王崧舟等语文大师的课,心里一下子敞亮起来。给我留下印象深的是王老师《学情视野下的语用教学》的专题讲座。谈点自己的一点体会:

语文教学不能为语用而语用。好多的示范课、观摩课把“是否有语用”作为评议一堂的重要标准,这是不正确的。这说明我们对“语用”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王老师告诉我们:组成语用学大厦的,有三个支点,就是“语用、意义和语境”;抛开“意义和语境”去谈“语用”就会陷入“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空白;我们提倡的“语用”是在“特定的语境下的”。

语言学习要和语境紧密融合。王老师说:教材的处理要言辞语境、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打开”能看到每一个文本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文化背景的“第三只眼”。任何一个文本三类语境都是同时并存的,老师在心目中牢牢地树立语境的视野之后,语文教学的策略和路径就会有所调整。另外,语用学习必须要和内容理解相融合、与情感陶冶相融合、与学法指导相融合,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马中学会骑马”,这就是未来语用学习改革的基本方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任重而道远。“语用”这个概念表面意思好理解,但对一线教师、对于基层的教研员来说“语用”的内涵却难以把握,对学习“语用”所涵盖的内容、范围等都处在模糊状态,如果不能弄清楚这些问题,语文教学改革的就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有这样一个担心,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用”的教学方法,不是每一个教师,或者说大部分教师都不能运用自如。因为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我体会到: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用,需要教者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恰恰是大多数教师所缺乏的。而且仅凭几个案例、几次培训都是难以奏效的。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工夫。但在现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实践活动局限在校内等等,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实践能力,是需要付出进一步的努力的。因为这些能力不是靠反复做题,学会应对考试所能获得的。

第三篇:听名师的课有感

名师引领,品“读”教学

是的,能有这样一次与名师近距离学习与交流的机会,真的要感谢石校长、王主任、宋主任,特别是宋姐亲自带队,凌晨3点多就来到了学校领着我们一起驱车去哈尔滨听课。虽然只有两天的学习,但收获是巨大的。听名师上课,让我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美妙感受,如聆听荡气回肠的名曲,又似品茗余香的缭绕的清茶。

窦桂梅老师上的绘本课《我的爸爸叫焦尼》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书不厌百回读”。在教学伊始,就和同学们一齐合作读绘本;接着又采用了想象画面读等,以读促悟,以物促读。“看似简单的语言,却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文字就像头顶的一束光,一下子就照亮了你的内心”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读懂那些文字吗?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只叫做读字,不叫做读书。在为时两节课的教学中,窦老师就这样通过故事抓住场景、人物、语言、动作、插图颜色、插图设计、来指导学生读、写、及创作的升华。当时我边听边想如果换成是我,《我的爸爸叫焦尼》也许只会当成一个发生在父子身上的故事来教,最多也不过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之爱。她却不!学完《我的爸爸叫焦尼》,学生在她的语言感召下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亲情之爱,还有“珍惜”——对圆满家庭的珍惜,对“爱”的珍惜,对所拥有一切的珍惜;更有“自信”——在并不圆满的家庭里要自信,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要自信,在失意的时候更要自信!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我在反思我以后的教学过程,必须一点一滴的学起,一点一滴的改正自己、提高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上的更加生动,更加高效。 张学伟老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细致入微,耐心的朗读指导也让我记忆深刻。课堂上,张老师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实把握每一个环节不同情感的体现,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情感体验之后再进行朗读。如在指导读“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刚开始学生都不能读出飘逸的感觉(范读“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几个同学读,大多都是一个基调。张老师就笑了,睿智的他首先领孩子们理解什么是“银丝”,“奶奶八十多岁了,两鬓染银霜”银丝是指什么?(银发),是呀,可孩子们,你们明明把一根细细的银发,读成了“铁丝”了嘛,学生和老师一起笑了!但就是通过这一比较,同学们顿时找到了灵感,飘得感觉就来了。在张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明白不是读得声音大,读的重,读的有分量就是朗读好。像这样的点在他的课堂上还有很多。他将这些细心的指导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融入到对课堂生成的智慧而艺术的点拨中,如春日细雨,悄然入心,润物无声。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只有深入到文本中,完全融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他才可能与文本对话。”吴琳老师的课堂就引导孩子们学会透过文本,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在教授《去年的树》一课时,她抓住主要的段落,主要的句子和重点的字词,如在“鸟儿到哪里去了”紧紧抓住后面的几句话里的“看”字,让孩子们思考,体会小鸟对树的真情和遵守诺言的诚恳,真正体会到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感受到小鸟与大树那种真挚的友情,小鸟对大树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吴琳老师说:“指导阅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热情点燃热情,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情的读者。”作为老师,一定要多看书,不光看自己的需要的书,还要看有深度的书,要让自己的学识和世界对话。用吴老师的话说是“我们要做一个眼睛不在此岸,而在彼岸的教育者”。

此次与名师接触,让我体会到了几位名师就是在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接触文本,带领学生分分秒秒地和课文连在一起,跟作者的心连在一起,跟老师保持一致,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读书要做到老老实实,全心全意。因为语文课是非常纯净的,是非常饱满的,要从我们每一节语文课上体会到语文课的“真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

第四篇:“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数学听后记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听后感

角美中心坂美小学

李小琼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2013年3月30日,我有幸观摩了几位名师的精彩授课,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教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共同教学的一种体验。

贲友林老师的一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样的一节课,贲老师却敢于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质疑、独立思考,逐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当被提问的学生回答理不清思绪时,贲老师并没有因为时间紧迫而拒绝等待他的回答,相反的是,贲老师肯花时间,耐心等待,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既没有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又增强孩子敢于探索的自信心。这一点是我在平常教学中所不能做到的。

解决问题,数学上的一大难题,老师该怎么教,学生又该怎么学,这是让许多老师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而刘老师的一节“转化解决问题”则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她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到应用的全过程,从而总结出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转化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并归纳概括出三种转化的方法:(1)把新知转化为旧知;(2)把不等转化为相等;(3)把多种量转化为一种量。通过他们亲身体验,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设计,以谁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们不假思索的答案。可是,我们真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了吗?当学生的回答并不是我们所预设的答案时,我们是不是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向着预设的答案前进?而贲老师和刘老师的课不然,相反,他们是从学生不会的、做错的方法出发,朝着学生的答案与学生共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并没有把学生当成学生,而是把学生当成老师。

教,其实更多的是由学生完成的,学生不仅能学,也能教。学生的语言可能稚嫩,方式也许简单,但学生用总结的水平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在教,同时,他们也在学。这是我在这一天的听课过程中获得的最大的体会。

第五篇:明安小学数学教研组听评课活动小结

根据学期初教研活动安排,我们从10月8日到10月30日全体数学教师举行了教学评比及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活动中,老师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根据我们数学组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准备充分。

活动前,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对这次活动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商讨、研究,制订出活动要求。活动中,老师们充分发扬“互帮互学”的精神。积极准备教案,准备教具、学具、制作课件,„„正是由于充分的准备,为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活动效果良好。

这次活动,我们数学组共听了9节课,并逐一进行了评课。课堂上,每位教师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设计新颖,情境创设新颖,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符合所带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是杜玲、凌玉珍等几位老师,教学法利用的比较突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到位,她们把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新教法相结合,使整个课堂活泼而有秩序,灵活的教法与学法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在她们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老师一味地讲,而是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效果不言而喻。真正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 大家的主要优点:

1.课堂教学明显提高,重视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强化课时知识目标落实。

2.课堂评价适宜,师生双边活动充分,课堂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3.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面向全体,决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4.对小学数学课标把握的基本准确,对教材分析透彻,处理较好,

三、活动受到的启发。

(1) 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教师认识到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只有永远保持眼睛向下的谦虚心态,才能好学,好问,好思,好取,才能不断进步提高。

(2)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经常听课,有利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3)听评课能促进教学创新:学习别人,认识不足,仅是改进教学的一个方面,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升华课堂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4)听评课活动让老师们认识和了解到大多数老师的课前预习指导好、精讲点拨好、方法指导到位,是此次活动的亮点,值得今后发扬。

四、存在的不足。

活动中,老师表现出了成功的一面,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讨、提高,如: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指导与引领,老师们不放心总要再讲一遍,没有真正放给学生,总之还是讲的偏多,学生的自主性还是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的教师课堂中关注学生不够等等。

五、改进建议:

教师教学态度上再多些微笑,激励语评价语要丰富,学生活动再放开些,学生会的基本不讲少讲,多引导,激励学生提问题 。

总之,通过这轮听评课活动,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更新了观念,明确了思想。老师们还要不断加强学习,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头脑,优化教学模式,探索教法学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今后,我们要准备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老师们多多受益. 2013.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谈谈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下一篇:土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