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电发展数字电视论文

2022-04-2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农村广电发展数字电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文章总结了发展数字电视对农村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交往的意义,阐述了数字电视在农村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从结合农村定位服务内容、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数字电视在农村发展的建议。

农村广电发展数字电视论文 篇1:

新媒体环境下的农村广电网络改造探析

摘 要: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互动化的交互娱乐时代,农村广电网络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广电网络在布局农村市场时,应当从各地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研农民需求的基础上,以“光纤到户”为目标,选择更加有效的方案才能使得农村廣电网络建设更加高效。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广电网络;农村地区

新媒体是数字和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媒体形态,它包含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和数字报纸杂志等形式。新媒体的概念最早与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我国农村地区广电网络起步较晚,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的限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加上农村地区先天的文化娱乐方式和设施十分匮乏,使得农村居民对于传统广电媒体资源的需求量大,如: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停留着晚上准时收看电视节目的阶段,这表明广电网络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布局农村广电的改造升级,同时又应当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对于高清数字资源传输的要求,对网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为农村广电网络的发展带来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1. 农村广电网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广电网络由于在早起对未来媒体资源的发展考虑不足,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HFC(Hybrid Fiber Coaxial)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它由光纤干线、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网络三部分组成,而广电网络在农村建设过程中一般设计为二级光网络,以分前端星型结构,每个节点覆盖范围小(1.5公里以内),对农村地区居民少而分散的居住环境适应性不足,再通过用户配线网络广播给用户传输模拟或数字电视业务,无法适用新媒体环境下的VOD、高清IPTV、数字娱乐等业务的开展,无法应对互联网时代海量高清资源的传输和多用户交互平台的服务需求。随着4G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各种移动和智能设备的出现,农村居民的娱乐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看节目、听音乐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收看电视的形式,使得广电网络在农村市场的发展前景暗淡,这对广电网络在农村市场的建设形式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农村广电网络改造方案的选择

我国农村地区依据其与城镇的地理位置的远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城乡结合部、现代化的农村集中区域,这种区域由于大部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在建设过程中网络设施较为健全,大体与城市的网络建设方案相似,故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第二种类型是离城市较远和居民较为分散的僻远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先天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的劣势,网络建设水平一般比较差,主要表现在:网络建设主题多元化,建网质量较差,我国乡村网络建设时,由于各级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在投资主体上呈现出多而杂的局面,造成地方网络管理结构混乱,网络故障率比较高,后期维护无法稳定开展等现象,有些乡镇甚至出现了倒卖国家村村通工程设备的现象,这都给农村广电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不好影响。

2.1 加强以“光纤到户”为目标的乡村网络建设

广电网络在农村市场的网络建设中,应当树立“光纤到户”的建设目标,这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所决定的,未来的海量高清资源和用户群体需求类型的不断丰富,必须要有可靠的高质量网络才能保障广电网络的服务质量。广电网络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综合考察当地农村网络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围绕着以地方县市为中心的周边农村地区的光网络建设方案,参考城镇广电网络建设中的技术方案来设计农村广电网络,目前 EPON+LAN和 EPON+EOC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建网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能实现双向信号传输的业务,为以后广电多种交互式和点播类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持,各地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前一种方式建设成本低,但对施工人员能力要求较高,后一种方式建设成本较高,但对施工人员能力要求较低,后期管理维护成本较低。

2.2 进一步提高广电网络的覆盖率

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在选择媒体提供商时存在着“先入为主”的趋势,即:用户一旦对某个媒体产品产生了满意感和兴趣,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对该产品和服务有着持续的需求。广电媒体在这一趋势下,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找农村地区居民的需求点和兴趣点,围绕着各地用户来开发特色化的媒体资源和服务。由于农民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农村广电在内容制作和传播上应当注重地方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注重关注农民农业生产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应当在乡村广电网络建设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具体情况,并对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进行准确定位和细化管理,而不是简单地省市台制作的一些普及型农业节目和科普类节目放在农业频道上,这种方式只会让当地农民失去收看的兴趣,直至无人问津。在国家新一轮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计划实施的情况下,广电网络在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当把特色化节目内容的制作提上日程,积极筹措资金,利用地方政府公共传播的渠道来进一步提高农村广电网络的覆盖率,探讨农村广电节目内容制作的公共化和商业化的结合点,以公共传播来提高广电网络的覆盖率,以商业化内容来提高广电网络的盈利。

2.3 加强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广电网络服务质量

新媒体时代,口碑是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外在驱动力,农村市场由于管理体制混乱,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使得网络管理和维护存在很大的问题,加上农村居民信息素质和数字化能力不高,使得农村地区网络服务质量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广电网络在布局农村市场时,应当从管理体制、技术人才、服务平台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乡村广电网络的服务质量。 在管理体制上积极推动地方乡村广电企业的改制和转型,实行岗位责任制原则,各乡镇广电站应尽快出台网络安全管理和维护制度,每个村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提倡优秀员工到农村市场从事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并给与一定的薪酬福利,实施服务承诺制,针对一般性故障,做到当天反馈,当天解决,针对较为复杂的故障,建立县市联动机制,及时抽调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同时注意对于乡镇地方广电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市县级的思想、理论、技术和业务学习,加工员工之间的轮岗和交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并组织优秀员工到外地去参观考察和交流,开拓员工视野和创新意识。

新媒体时代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会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生活与娱乐方式差距,农村广电网络建设刻不容缓,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建设方案,以“光纤到户”为目标,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努力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媒体节目资源,加强网络管理和维护,才能让乡村广电网络建设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网络改造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陆炜.浅谈农村广电网络的双向化改造方案.无线互联科技,2016.

[2]刘三平.新媒体环境下县级广电如何“浴火重生”. 媒体观察,2016.

作者:侯靖 舒兵

农村广电发展数字电视论文 篇2:

刍议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的意义与建议

【摘 要】文章总结了发展数字电视对农村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交往的意义,阐述了数字电视在农村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从结合农村定位服务内容、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数字电视在农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电视;农村社会;农村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许多变化。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农村社会状况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数字电视的不断发展,其在引导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变迁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电视节目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以广告的形式直接推动农村社会的经济活动,还可以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的经济观念而间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将农村发展数字电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总结如下。

1.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对农村的意义

1.1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数字电视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经济效益来看,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数字电视可以给农民传播一些农业知识和技术,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数字电视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种植、保护以及新品种栽培等方面的技术;提高农民养殖技术;为农民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加工技术方面的帮助,这些都是数字电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数字电视所发挥的间接作用和隐形效果也是十分巨大的,数字电视可以通过改变于农民的致富观念,从而进一步影响农民的行动。观念的变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数字电视传播一些致富信息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民的观念、价值等,从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1.2对农村文化、观念的影响

数字电视对农民思想观念、农村文化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电视不是通过某一个节目影响农民的观念,而是通过其整体、长久的影响,农民长时间的观看电视,形成一种潜在依赖性,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民接受和观看数字电视的过程,正是其从乡村文化进入大众文化的过程,也是接受现代文明观念的过程。数字电视以有声有色的手段影响着农民的思想观念,不断推动着农村文化向前进步。可以说数字电视是一种现代观念的传播工具,是连接农民与现代文明的重要渠道,肩负着重要使命。

1.3对农村社会交往的影响

农村农民社会交往是农村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的农村,农民的社会交往主要受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影响,加上农村与外界交流较少,封闭性较强,所以农民的社会交往主要在村民与村民之间,且主要是以情感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居民的社会交往发生了重要改变,呈现出平等、开放、自主、自由、理性等特点。农村社会交往之所以出现这个变化,不仅与经济发展相关,与数字电视在农村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数字电视可以为农民营造出一个其他社会成员交流的氛围,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同时,数字电视播放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对农村社会交往产生较大的影响。

2.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存在的问题

尽管数字电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十分巨大,而且得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认可,但是其在推广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消费观念影响。多年以来,农村居民一直观看免费的电视节目,而数字电视不仅需要农民交付机顶盒等费用,每年还需要交付一定的使用费用,所以农民对数字电视产生了抵触心理;二是地方小片网与数字电视形成竞争关系。在部分农村地区有一些小片模拟网给用户提供模拟电视信号服务,这些小片网由于其收费低,受到农村居民的支持,与数字电视形成竞争关系;三是基础设施落后影响数字电视的发展。由于皖南地区多为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且经济较为落后,这些地区的基础设较差,这就增加了数字电视发展的成本和难度,严重阻碍了数字电视的发展。

3.对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的建议

3.1结合农村定位服务内容

为了促进数字电视在农村的发展,数字电视应该将电视服务内容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将电视节目聚焦在广大农村居民身上,办好农村节目,不仅要将节目做得通俗易懂使用,也要努力放映农村居民身边的人和事,放映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的热点问题。努力将数字电视中农村栏目做成宣传农村政策的阵地,农民交流农业生产信息的平台,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窗口;努力将其发展成农村与农民、农村与城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充当当代农村和农民精神风貌的展现舞台。

3.2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

为了促进数字电视在农村的发展,建设一个合理的运作模式至关重要。可以将数字电视的运作模式建设成具有以下特点:频道专业化,综合性的电视频道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建设不同的服务内容,可以促进数字电视的发展,针对农村用户,可以将数字电视服务内容建设成与三农相关。节目互动化,节目互动化具有选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农村居民可以选择时间段收看收听节目,这样农民就不会被动的接收信息,从而促进数字电视在农村的发展。

3.3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部分农村地区,数字电视是一种新事物,农村居民对其了解还不是很深入。为了在农村普及数字电视,需要在农村开展大量的宣传工作。数字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在产业发展的启动阶段,数字电视作为一种新事物,农村居民并不了解其服务功能。所以在宣传时,不要将宣传内容集中在节目内容上,也要努力宣传数字电视的互动、信息等功能,只有农村居民深入了解了数字电视的价值,才能更好的促进数字电视的发展。

3.4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积淀、凝结起来的一种经营理念精神力量和文化氛围,也是广大员工所认同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因为数字电视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当他们在一起生活、工作时,会因为观念、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碰撞,甚至产生矛盾,如果公司没有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企业就很难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所以数字公司应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整合和重组,并将企业文化建设放到与网络建设相同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胡辉.县级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的几点思考[J].中国有线电视,2009,(8):796-798.

[2]叶胜祥.刍议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的意义[J].中国科技博览,2011,(29):588-588.

[3]张光华.以有偿公益地面电视推动农村数字电视发展[J].电视技术,2011,35(8):1-3.

作者:江龙勇

农村广电发展数字电视论文 篇3:

当广电改变农村记山东莱西农村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胜利

整体转换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就像这世间的路。这世间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近几年,我国广电产业以数字化的名义开始了一场重大的改革。这改革的道路,就是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之路。我们的广电人正在把鲁迅说过的“希望”变成现实、把“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数字电视变成了人们生活必须的组成部分。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整体转换过渡时间表,我国大规模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启动了。2005年10月,“青岛模式”的成功拉开了整体转换的序幕。随后的“佛山经验”强化了整体转换的示范意义。广电总局擂响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国总动员”的战鼓。几年时间,青岛、佛山、杭州、太原等地的广电人战绩显赫,纷纷确立了各自在行业中的标杆地位。广电总局把这些战果确立为“模式”加以大力推广。到2007年底,有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68个城市完成了市区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已超过1500万。

然而,对照一下广电总局当初制定的整体转换过渡时间表,以上的战果就算不上辉煌了。分析以上大中型城市开创出来的种种模式后我们发现:我国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是把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的技术升级,和免费电视转型为付费电视的产业化这两件事合二为一了。在逻辑上,技术的数字化和运营的产业化二者本身没有天然的同步性。在某种程度上,产业化的转型可以独立于技术上的数字化,甚至还可以制约模拟向数字化的技术升级。数字化和产业化是否能统一起来呢?这正是困扰广电产业发展的根本命题。数字化与产业化是什么关系?谁是目的谁是手段?两者的统一从哪里着手?是借数字化实现产业化?还是借产业化推动数字化等等。问题还不仅如此,我国广电产业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公益性质的服务,现在要转型为市场化的商业服务。要把这样一个本应循序渐进的过程转化为一次突变,是需要付出成本和巨大智慧的。这些问题正是广电在城市地区进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进程中呈现出的喧嚣、嘈杂、纷争和博弈的根源。

2008年初,有一群广电人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他们是山东省莱西市广电局的队伍。早在2006年,莱西广电局就已经启动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从2006年11月开始,莱西广电局仅用40天就完成了莱西市城区3.5万有线电视用户整体转换。2007年11月到2008年l月底,莱西广电局这支百十人的队伍,在短短100天内就完成了莱西地区11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成功的完成了全国首例大规模农村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任务。我们知道,要想保证这种迅猛的发展态势,如果管理团队没有明确的战略战术规划、没有合理的分工协作、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莱西广电局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向农村延伸、当农村包围城市、当广电改变农村的时候,那些曾经困扰城市整体转换的诸多问题,似乎可以在这里觅得解决之道。本刊为获得第一手资料,特派出记者赴山东莱西进行了实地采访。本次采访,得到了莱西广电局兰局长、高副局长等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大力支持。

在与莱西广电局决策层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逐步落实,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且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开始向农村“输血”,各种拨款、补助直接落实到村、户。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研究部门还建立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确定了六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见下表)。从莱西本地发展看,2006年成为全省经济强县,2007年成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百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00元、人均存款余额达到1.8万元。莱西的诸多方面已接近甚至超过“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

农村经济基础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民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调查显示:我国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只有2.8%,城镇居民的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也仅为5.3%,要实现7%的全面小康目标还有一定难度。从电影市场看,有关农村、农民题材的片源少质量差,农民们缺乏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条件,也很难得到电影流动放映队的服务。从网络看,因特网在农村普及率很低,绝大多数农户不能也不会上网。从报刊订阅看,农民一家一户订阅报刊的数量微乎其微,村里统一订阅的报刊根本到不了农民手里。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的调查显示:全国农村住户彩色电视机普及率已接近90%,农村电话普及率已达到34%。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已有能力实现20台的目标。调查还显示,90%以上的农民是通过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接受科技教育、获取致富信息、进行休闲娱乐。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提供一个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已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正是这些客观条件的成熟,才使得莱西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有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莱西广电人面对的外部环境不错,但要想把整体转换一步步落到实处还需要完成很多基础工作。莱西市位于胶东半岛腹地,南距青岛70多公里,属青岛辖区。莱西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总人口72.8万,有行政村862个。莱西有线电视网络从1994年起步发展至今已有14年。当时广播电视站归乡镇管理,到2001年8月广播电视站收归市广播电视局统一管理时,全市有线电视通村率仅为42%,有线电视用户不足5万户,占莱西总户数的23.1%。广播电视站收归后,莱西市广电局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对全市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村庄近500个,改造用户达7万多户。有线电视传输网从300兆赫同轴电缆系统,逐步改造升级为550-750兆赫光纤传输系统。新架设主干线光缆860多公里、干线光缆8800多公里,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共架设主干线光缆1535公里,光点分布1062个,覆盖了城区和全市每个村庄,形成了17.5万户的用户终端系统。占莱西城乡总户数的75.3%。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良好的网络基础保障了莱西农村整体转换的顺利进行。

在莱西有线网络改造之前,莱西农村用户只能收到30个模拟电视频道,改造后可以收看到60多套数字电视节目和60多套付费数字电视节目。所以广大农民对整体转换的期待是积极的,每户只缴纳了216元收视费,按照17.5万户计算,此一项就能筹集到3780多万元。整体转换的启动资金得到了解决。转换后,每年的收视费将达到3700多万元。

在有线网络基础工程完成后,在资金的问题得到解决后,真正启动有线电视整体转换还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莱西市委市政府在2006年8月26日召开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动员大会,青岛广电局党委书记张相逢和莱西市委书记张锡君亲自动员。全市设14个分会场,会议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组织全体市镇、农村干部和群众集中收看。2007年,莱西市委市政府把完成农村数字化转换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办的10件重点实事之一,列为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市委成立了由一名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领导小组,青岛广播电视局和莱西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多次亲临农村数字电视建设工程一线指导工作,在行政发动、整体规划和技术平台等诸多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莱西广电局全员发动、全力以赴,把最精干的力量集中到农村数字电视建设上来。2007年11月12日,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以势如破竹的速度在全市所有乡镇展开,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转换50817户。到了2008年春节前后,莱西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1万户。

在转换过程中,技术水准决定着数字电视的基础与未来。莱西广电局主要领导带队,到各地已开展数字电视业务的地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不断总结大中城市地区数字电视运行特点。发现大中城市城区数字电视有卡CA系统资金投入大且存在许多技术漏洞和缺陷,造成了数字电视用户的流失,给广电运营商的利益带来了冲击。局技术部门会同山东泰信有限公司、北京加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软硬件开发企业,研究开发新的升级软件,使前端数字平台的功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和丰富。其中,由山东泰信研发的无卡长城CA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长城CA是首个获得国家广电总局认证的嵌入式无卡CA系统,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节省智能卡的投资,这就意味着可以大幅降低整体转换的成本。莱西广电局的兰局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使用智能卡,按照每个用户一张卡的市场需求量,以莱西市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7.5万户、每张智能卡市场价格50元左右计算,直接投资就需要875万。这还不包括卡片升级、在使用中损坏、丢失等来来回回更换的管理费用。而采用无卡CA系统,就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同时,采用长城无卡CA系统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加密,可以加强对电视用户的管理,有效解决现在因机顶盒市场泛滥及乱拉私接造成的数字电视用户严重流失的问题。广电运营商的收益也得到了保障。此外,机顶盒采用了三洋芯片更是大大节约了投入成本。2007年莱西农村整体转换采用了置入日本三洋芯片的机顶盒。这与2006年莱西市城区先期进行转换的3.5万户所用的数字机顶盒不同。该芯片具有性能稳定、数据处理功能强、价格低等特点,与城区应用的电视机顶盒相比,每台可节省220多元,按照现在已经实施转换的农村数字电视7.5万户计算,又节省开支1650多万元。这两项总共节约投资2500多万元,同时也减轻了农村数字电视用户的负担。

在与莱西广电局最基层的员工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在2006年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期间,莱西广电局组织60多名员工组成了30多个安装组和10多个维修组,每天披星戴月、走街串巷。入户期间,大家一天两顿饭吃在施工现场,所有人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节假日;一天工作l2个小时,最长的时候14个小时,最多的一天安装了1286户。在2006、2007年铺设860公里的光纤网时,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不冲突农民的利益,施工时间选在农村冬闲的时候进行。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施工人员没有采用汽车或拖拉机拖曳光纤,而是租用农民的耕牛,由牛拉着光纤设备进行铺设。后来干脆把耕牛买过来使用,工程完工后再将耕牛卖掉。在农村入户安装时,一开始由两人一组,一人安装一人调试。后来优化程序,调试工作都在单位完成,这样只需要一个人入户安装就行了。再后来,干脆培训用户自己安装,最多的一天竟安装了3300户。

莱西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这么大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当地政府与上级广电部门大力支持。数字电视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正是这种“以人为本、和谐转换”的作风让莱西广电局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支持、信任与尊重。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山东莱西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成功。

本刊将莱西作为范例来介绍,是因为我国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达到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的指标,也就是说这些地区同样拥有了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土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广电改变农村,整体转换才真正焕发出应有的意义。当数字电视泽被到广大农民时,构筑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才真正落到了实处。让我们广电人共同努力,把“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数字电视变成人民生活必须的组成部分吧。

作者:黄 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光纤传输技术有线电视论文下一篇:欧美经济发展对比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