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2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着多方面的缺陷。如何解决这一关系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代偿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证。

关键词:山区;留守儿童;教育代偿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亲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祖辈生活地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隔辈亲人或父母的其他亲戚、朋友生活。这是中国当代特殊经济形势下的农民家庭为了生活走出家乡去外地务工而产生的特殊家庭现象。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就业收益具有显著差异,就业机会区域差别大,因此,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了摆脱农村的贫困生活而选择外出就业,但这种就业大部分是从事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其收益不足以支持他们在就业地定居和供养子女在就业地入学,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于是就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我国城镇和农村广泛存在,超过儿童总数的1/3,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山区农村由于经济极不发达,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留守儿童”更是一个贫弱的群体,他们不仅要承受城乡差别上的不利,还要承受贫困的煎熬。这些“留守儿童”因家庭状况差异,在家庭中又承受着不同的生活压力。种种不同的“留守”状况都面临着成长的缺陷,亟待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有识之士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相继实施了“学生营养餐计划”、“配备生活教师”、“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一系列政策,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基本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已进入80年代后第二代人口出生高峰期,“留守儿童”数近期内不仅不能有效减少,相反还会有一定阶段的增长。因此,如何发挥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通过学校教育解决他们成长中的缺陷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关系到广大山区农村的总体发展。

一、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缺陷

1. 经济地位劣势制约了儿童的交往面,全面发展受到制约

良好性格的养成离不开正常的交往活动。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人都具有一个基本上是积极的方向。”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创造,具有建设性,以及需要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的 [1 ]。这说明了交往在性格养成中的重要性。但是山区农村人居分散,自然条件的恶劣使儿童的安全存在各种威胁,极大地限制了儿童的交往活动。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祖辈自我活动能力减弱,经济受限,不能为儿童提供好的交往条件,为确保孙辈的安全,只有极力限制他们与朋辈的交往;另一方面学校的师生交往仅局限于课堂活动,课堂外基本没有交往,加之许多学校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取消了学生的许多文体活动,运动场所基本没有,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活动的缺失,使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视域受到局限,不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和全面发展。

“人类有着无比的成为各种各样的人的能力……那种培养全面能力、灌输强效能感、创造机会结构、提供支持性资源和容许自我定向的社会体系增加了人们将认识到他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机会。” [2 ]但是,交往的局限会造成人的自我定向缺乏多样性,定向选择狭窄。如在“留守儿童”中极易形成“长大了去打工”的单一自我定向,因为在他们单一的交往视域中,似乎认为打工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出路,“长大”后的体力成为能力的主要标识。在这样的人生定位下,常表现出厌学、弃学、逃学等行为,进而制约智力的发展。同时,由于缺少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就会处在防卫和潜隐的恐惧之下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出恐怖、不成熟、退化、反社会、伤害等行为。

2. 情感生活断裂、社会助长缺乏,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首先,亲子间的直接情感交流缺失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效能感和期望提升了孩子的教育抱负和他们的学业、社会和自我调节效能感” [2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微乎其微,亲子之间情感交流的缺乏极易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和不良性格。一方面,由于缺乏亲子间直接的情感交流,父母的效能感和期望所能产生的作用微小,由在家庭承担配角的祖父母替代父母进行直接交流,由于祖父辈对孙辈一般都很溺爱,加之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深感责任重大,也不敢对孩子严格要求,这种隔代亲的现象极易使儿童养成“撒娇、爱哭、任性、胆小、没志气、在家里逞英雄而出门懦弱、神经质、依赖心强等性格特征” [3 ]。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主要以通信为主,而通信交流中儿童往往成了“留守”的“原因”,父母与子女通信中最常用的话是“孩子,我们多挣点钱是为了供你读书”,这无疑增加了儿童对学业的心理负担。还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照顾他们深感愧疚,电话交流中只是一味地问寒问暖,也少有对他们的其他方面进行关注,更谈不上教育了,即使不关痛痒地问问学习之类的事情,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儿童对这种“电话教育”听多了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也更加厌倦。更有一些儿童的父母在外出打工中产生情感破裂,家庭的稳定性问题对儿童道德情感体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孩子忍受着被“父母抛弃”的情感生活打击。

其次,社会交往成员弱势,缺乏社会助长作用,制约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山区农村留守人员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大多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甚至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弱势”特征明显,儿童长期与这些“弱势”群体一起生活和交流,其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助长作用非常薄弱。在除了学校以外的生活中,留守儿童的主要情感交流对象就是祖父母和少量的同龄伙伴。在隔代的情感交流中,儿童只是被关爱的对象,缺乏平等的交流,加之隔代之间的“鸿沟”增加了祖孙之间平等“情感沟通”的难度,一些孩子在与祖辈共同生活时只能习得简单的生活常识和简单的“生产知识” [4 ],好奇心在祖辈的过度保护或呵斥声中消失,理智感得不到较多的赞赏。中老年在忙活完田地的农事后又要忙于孙子的吃喝,与孙辈情感交流的时间也有限。而留守儿童有限的同龄伙伴也基本上同是留守儿童,生活遭际相同,成长经历相似,在同病相怜的交往中,更多滋生的是对父母的思念和对生活的不满。儿童在这种社会助长缺乏的情况下,容易养成孤僻、敌意、攻击、不礼貌等不良习性,制约心理健康发展。

3. 文化处境劣势和文化“断代”制约先进文化习得

文化习得的重要途径是社会成员经常性置身于文化中,在持续的文化作用下形成个体的“文化人格”,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文化处境劣势和文化“断代”的双重不利环境,习得先进文化缺乏指导,难以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思维和能力。

首先,文化劣势处境,阻碍儿童习得先进文化。山区农村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封闭的环境造就文化积淀和文化创新都处于劣势 [5 ]。山区所沉积的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紧密相连的信仰、艺术、风俗、规约、道德和各种习惯,现代生产活动与传统生产方式难以融通。文化创新缺少青壮年的广泛参与,新的文化或异域文化会随着青壮年返乡不加筛选地传入,这些新的文化现象由青壮年从异地带入后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基础,与本地文化产生剧烈冲突,使成长中的留守儿童陷入迷茫。“青壮年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力,同时也是区域文化活动的核心。” [6 ]青壮年外出打工不能参与家乡的文化创新,局部出现文化倒退的现象。与此同时,一些留守的中老年人仍然坚守着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诸如将婚嫁丧葬等纳入了与人攀比的范围,且愈演愈烈。这些陈旧文化遮蔽了儿童的双眼,阻碍了儿童的智慧发展,使社会文明进步缓慢。

其次,文化“断代”,先进文化难以植入。所谓文化“断代”是指文化习得过程中,子代向亲代习得文化的环节缺失或不显著,隔代习得文化的现象突出。在家庭内部,“留守儿童”所习得的主要是祖辈承载的隔代“文化”,父母的“第一任教师”角色由祖辈替代。文化“断代”的后果要么是对原有文化的全盘抛弃,要么是文化持续不前,这加剧了不良文化的固化。留守儿童最经常的“文化活动”就是“看电视”,而由于祖父母文化程度低,不能正确帮助儿童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只认为看电视影响学习而不准儿童更多地观看,因而看电视这一简捷的“文化活动”也受到限制,更不要说享受同龄人所拥有的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了,这严重制约了儿童先进文化的习得。一些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文化断代”中减弱,兴趣、爱好在单一的文化活动中收窄。

二、学校教育代偿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所谓学校教育代偿是针对儿童成长中存在的缺陷,学校组织教师代替社会和父母给予儿童教育补偿,以期弥补缺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受社会委托,承担着国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任务,无疑要协调多方面力量保证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1. 学校教育代偿的艰巨性

代替社会和父母实施教育补偿无疑会增加学校的工作难度和工作任务。其艰巨性表现在:第一,“留守”形式多样,工作难度大。“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复杂多样,从家庭结构可分为“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两类“留守”,从双亲婚姻状况可分为“双亲家庭”、“组合家庭”和“单亲家庭”三类“留守”,从就学方式可分为在校“寄宿”、亲人租房“陪读”、乘校车和走读四类“留守”,从家庭经济状况可分为一般和贫困两类“留守”。不同的留守形式从不同角度影响儿童成长。儿童的心理需求复杂多样,每个儿童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教育工作难度大。实施教育代偿还面临时间、财力、物力等诸多困难。但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容不得半点含糊,学校必须知难而进,勇于去克服各种困难,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证。第二,“留守”比例高,工作任务重。山区农村经济滞后现象突出,是“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区域,高于全国平均“留守”比例,甚至一些山区学校的多数儿童处于“留守”状态,补偿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 学校教育代偿的必要性

山区农村学校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扩大儿童的交往面和交往频率、为儿童的情感交流补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习得机会、给予儿童缺少的精神关怀补位,是当前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工作。第一,山区农村学校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具有文化活动相对丰富、组织程度高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山区农村儿童日常生活的社会化环境脆弱,学校是最佳的社会化场所,学校的高组织化能保证学校教育代偿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实施,能有效克服自发社会对儿童无序影响的弊端。第二,在儿童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有效承担家长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儿童在与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父辈的关爱,教师的家长角色在儿童健康成长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学校教育代偿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倾斜政策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是教育倾斜的重点对象。这种倾斜政策的最好执行者还是学校,“留守儿童”是我国山区农村现代农业所需新型农民的重要来源,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实践者,是未来山区农村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重点向他们实行教育倾斜,才能保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才能基本实现教育公平。

三、实施学校教育代偿的措施

1. 改变学校运行方式,将学校建设成为儿童的经常性活动场所

首先,学校常年开放,为所有儿童提供活动场地。山区农村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场地有限,学校常年开放能为儿童业余活动提供条件,也为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提供方便。学校常年开放不是常年上课,也不是给学生补课,而是利用社会资源,在学校平台上开展儿童业余科学活动、业余兴趣活动、业余社会活动和业余“生产活动”等。一是学校要常年对所有儿童开放,杜绝利用学校开放给学生补课,增加学生学习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二是要以学校教职工为主体指导学生开展假期各种业余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帮助儿童;三是寻求社会力量支持,给予教师一定的业余补偿教育津贴,鼓励教师业余志愿为学生提供服务,防止任何形式的变相收费;四是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物力作用,既要防止学校公共资源损失又要防止资源闲置。

其次,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各种能人参与学校指导儿童的业余活动。社会生活中不乏各种各样的“能人”,儿童业余“生产活动”等应吸纳这些“能人”参与指导,为儿童提供广泛的活动内容。一是要吸纳真正的社会“能人”,所选“能人”要有一定奉献精神和热心公益事业,鼓励他们为指导儿童活动提供义务服务;二是发挥“能人”动手能力的指导作用,尤其要吸收科技“能人”,引导儿童的业余科学活动;三是要调动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形成社会舆论支持,并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机会,为社会成员参与学校经常性活动提供便利;四是为各类志愿服务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其三,学校要在教学计划外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学校变为儿童的活动乐园。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为学生在校开展活动提供时间保证。近年来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了儿童在校时间,也为学校开展学生活动提供了便利。广泛开展各种课外趣味活动和学科活动,能有效提高师生之间、儿童之间交往频率,扩大儿童的交往面。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不仅是在学生上学期间为学生提供活动,而且还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一是除了开展新课标设计的学科活动课程之外,需要学校教师根据儿童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趣味活动和儿童“科学探索”活动,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突出活动课程;二是以学校为平台纳入各类青少年活动,弥补农村校外教育空白;三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设计、组织课外活动要以现代科学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要突出体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现代科学技术活动,提升活动的组织程度,激发儿童各类奇思妙想。在活动中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活动中体会快乐、发展心智。

2. 学校各类人员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学校的社会助长功能

人的积极情感是在平等交流中养成的。儿童处于成长中,情感交流需要成人群体的引导、推动和指导。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些成人群体主要就是学校管理者、老师及后勤服务人员。

首先,校内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构成的成人群体要开展与学生经常性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服务“三育人”作用,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偏爱”。在具体情感交流中一是要了解每个儿童的所思所想,倾听儿童的内心苦闷,“分享”儿童的快乐,避免一般化的引导;二是切实担负起家长角色,指导儿童生活,培养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三是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创造美、鉴赏美、展现美的活动,保证每个儿童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

其次,学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创造和谐的学校环境。一是促进学生情感交流要回避刻意强调“留守”的身份,开展儿童互助互帮;二是学校生活中避免刺激“留守”儿童的伤痛;三是组织学生展现“能力”、“才华”,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均等的展现机会。

其三,强化学校的社会助长功能,为所有儿童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条件。保证儿童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一是建设高标准学校,改变学校仅能满足上课要求的局面,保证学生各种手工课、实验课、活动课开足开齐,并增加儿童动手机会;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力度,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设及建好学生阅览室、电脑房等,及时更新学校各类设施,提高教学设施使用率。

学校各类人员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儿童提供直接的精神关怀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做法:一是学校要加强陪读人员教育,提供教育技能培训。“留守儿童”陪读人员以儿童的祖辈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需要将“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技能培训。对不负责任的家长加强教育,让他们负起责任,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对极端不负责任的家长要动用社会力量进行教育,给儿童营造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二是建立师生日交流制度。除了安排寄宿生的生活指导老师外,建立教师与学生日交流制度,对儿童的进步及时进行精神鼓励,对儿童的“失败”和内心痛苦及时进行精神安慰。保证每个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能与教职工进行交流。三是建立走读儿童生活日检查制度,从学生的衣着、表情检查,洞悉儿童的内心困惑,及时提供帮助,而不是责备和批评儿童,杜绝对儿童进行各类指责。每天上课前分小组开展每日开心一刻介绍,组织儿童述说自己开心的事,以愉悦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学习活动。每天放学前分小组开展每日一鼓励活动,对儿童一天在学校的进步及时反馈,及时鼓励,让每个儿童高高兴兴回家。

学校教职工的直接精神关怀会在儿童幼嫩的心灵深处植下大爱的种子,除了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外,也能促进儿童间的友爱。

3.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延伸

首先,学校文化建设要围绕育人、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与推广、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分布在我国山区的农村学校建校时间短,学校文化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在“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的特殊历史时期,加快学校文化建设尤其紧迫。一是切实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育人。农村学校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诸如生源稳定性差、布局变动大等,直接涉及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因而在发挥全面育人方面的作用不全,诸如一些村小和教学点仅能满足主干课的开设,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在执行中经常遇到打折扣的现象,育人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稳定学校布局、提高质量、稳定生源,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所以需要重点加强中心小学、独立初中的育人环境建设。二是切实培育一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师资。要组织现有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时传播先进文化科学技术,鼓励教师参与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三是提升学校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经济提供技术服务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帮助农民提升文化水平,投入时间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7 ]。

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要突出生产性和生活性,在山区文化发展中起引领作用。学校文化建设的生产性是指要突出为生产服务,为所在区域的生产活动提供科学技术知识支持;生活性是要以学校为平台,积极进取,推动文化良性发展。突出生产性和生活性,将学校建设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中心,承担起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内容和学习条件的责任,助推先进科学文化向社会延伸。借助为社会成员提供文化服务,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扩散力”,为儿童习得先进文化创造社会条件,最大程度地消除文化“断代”现象。

对“留守儿童”教育代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以学校教职工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黄希庭.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森重敏.孩子和家庭环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杨莉君,胡洁琼.农村儿童家庭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及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98-102.

[5]张 硕,田 甜,史爱华.留守儿童教育文化补给的田野实验[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44-49.

[6]黄吉武.少数民族地区青壮年补偿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6):124-126.

[7]李菊英.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新型农民及其培育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22-124.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出现的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新形势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不断的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对其进行再审视可以找到解决的措施和路径,从而更好的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日益发达,而处于边缘地区的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却日趋落后,两极分化的格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日益突出。而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其发展状况如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和各级行政部门也对此采取了多方措施,如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务工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等方法。但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局面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教育还有差距。

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一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依法接受较好的质量的义务教育;四是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五是扶助困难群体,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可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政策。

一、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目标的实现其本质也就是达到了教育均衡发展,所以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就是最大的解决了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而在论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教育公平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进行详细的了解。

1.教育公平观念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公平的观念可谓自古有之,从历史上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思想;柏拉图说:“一个人不论立辞或行事都永远应当着眼于公正”,此话含蓄的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其意欲表达的是人类无论什么,首要的要追求公正。马克思说“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这说明教育是个人生存的必需,接受教育也是每个公民必需行使的权力。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立法和各项制度也逐渐趋于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正常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为21世纪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全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政策取向”。可见教育公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已把此项问题的解决作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目标。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实现教育公平,才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局面的到来,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农村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无论处于何等地位的公民在教育活动中“人人都能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受教育机会”和“人人公平的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赋予人的权力,也是人必须行使的义务,平等的接受教育,并且享受优质的教育。教育公平内在的包含着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因此农村教育公平的内涵就包括着:一是农村教育起点的公平,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内在的最基本的标志,农村教育起点公平是指农村公民入学机会的公平,就是要保障所有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平等的参与非义务教育选拔的机会。二是农村教育过程的公平,这是教育活动中发展条件与发展机会的平等,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关键环节。就是要保障公民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不因个人的天赋、出身、性别、种族、贫富和健康与否等诸多因素在内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三是农村教育结果的公平,这是教育对公民所起作用的体现,也就是受教育者在学业成绩和成就上面的表现,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接受达到基本质量标准的教育,每一个社会阶层的受教育人数与该阶层在社会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当,每一个个体大体上都能获得一致的学识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能力水平和个体的潜能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中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就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尤其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任务”,可见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而教育均衡发展是达到教育公平目标的举措,因此要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局面首要的就是教育均衡发展,只有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这不仅是学校规模建设、师资资源、教学媒体等硬件设施的公平,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理念、学校文化等软件设施的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均衡发展的教育保障机制,才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实现的困境

1.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城乡教育严重失衡

人口众多是我国人力资源潜力最大的优势,而我国又是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亿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中,70%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学生群体之大可谓非同一般。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落后、发展滞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改善,甚至向不好的趋势发展,尤其是教育优势资源往城市集聚的趋势没有改变,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愈来愈大的局面。在我国“政府负责”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局面完全由政府调控,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了完善力度,但农村本身存在着与城市的先天不足,仅靠政府政策的倾斜仍不足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落后的局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声明“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而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3.59%,以当前的教育投入来看,4%的目标有望达到,然而《纲要》中的指出是对整个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计划,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又会占到多大的比例呢?我们无法决策,只能等待政府的规划。

2.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学校建设难以打开

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殊地域的区域,经济、设施、思想等等都存在着与城市很大的差别,按理说,政府对农村的教育应该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不仅仅是小修小补的举措,而应是加大力度对农村教育整体的改善。然而政府教育政策的不均衡发展使农村学校建设举步维艰,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经费、教师队伍、教师工资待遇、学校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差别,导致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学校建设就难以打开。再加上城市各方面条件的优越,大批优秀的农村教师都流向城市发展,使处于落后的农村出现了“一个教室存在着几个年级”的局面,国家规定师生比核编标准为:初中:农村18.0:1,县镇16.0:1,城市13.5:1;小学:农村23.0:1,县镇21.0:1,城市19.0:1,由于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学校规模小,农村教师配置标准应高于城市才能更符合农村教育的需要,然而这一农村教师比例低的事实却是存在的。据有关研究学者调查,同是教师,城乡的待遇差距达4-8倍,诸多教育资源配置的不足,又何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向优质特色学校发展就更无从谈起,进而也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3.教育政策倾向“城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不占优势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均衡局面的存在,农村地区各项条件相对落后,国家制定各项政策首先考虑的是城市的发展,这就从源头上造成了政策制定的“城市优先发展”的观念。城市地区占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无论是从经济的条件出发,还是从社会观念来考虑,都比农村地区优越,许多政策的执行相对农村来说,更易实施,获得的收益也比农村大的多。然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事业,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就是对农村地区的歧视,是农村教育不公平发展的根本原因。据国家教育部统计,到2011年底,城乡全面普及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学校办学条件还未达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质量水平差距大,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仍需加大力度。可见重新调整教育布局,加大农村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倾斜是必须实行的,这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和责任。

三、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实现的路径选择

1.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完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多方的努力。建立持续有效的机制,协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为此,2011年,国家教育部与各省签署了《备忘录》,明确彼此的责任,开展宏观指导,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鼓励各地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鼓励缩小城乡之间的各学校在财政、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应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提高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坚持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各级政府依法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施单列,完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确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现。

2.秉持“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原则”,明确教育管理主体职责

“有多大的财力,就应该有多大的事权与之相辉映;反之,有多大的事权,就应该赋予相应的财力。”“只有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才能使各级政府提供本层级应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对于教育而言,必要的财力是行使教育事权的基础。因此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主体职责,赋予各个管理主体相应的财力权,这不仅是维持义务教育正常运转的需要,也是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质量。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支出属于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而具体实施层面却是各级的地方政府以及学校,要实现义务教育有序进行,就要合理安排财政责任和教育责任,不能笼统的规划各级政府和学校的责任,要秉持“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原则”,让各级政府和学校掌握一定的财力,从而使它们意识到自己担负的教育责任和作为教育管理主体的职责,这也是教育经费在国家、政府、学校之间分配的重要原则,同时也是保障教育责任明朗化的举措。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改革纲要》指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条件,因此要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局面的实现就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硬件资源向农村倾斜,实施各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增加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优先安排农村项目。二是要均衡城乡教师资源,各地实施城乡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统一标准,增加农村教师津贴,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建立教师流动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支教。三是要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之间学校办学条件。同时要完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国家级中小教师培训计划的各项措施,补给农村教师资源和教师队伍建设,使培训真正达到实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4.扩大教育投入主体,鼓励“市场化”的投入机制

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投入,国家、地方共同出资用于教育经费支出,实行“国家统筹,地方负责”的机制,而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可以鼓励民间各种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投入,形成“市场化“的机制,扩大教育投入主体。或以个人名义出资也好,或者是个体组织融资也好,都可以把资金投入教育,也许不能见到及时的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此时的投入却是为以后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做贡献。教育投入主体的扩大,潜在的还能提高广大人民的教育意识,使人民意识到义务教育发展不单单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职责,需要大家携手同力,共同促进教育的繁荣,从而实现农村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J].求是,2011(19):59-61.

[2] 屠凤娜.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J].前沿,2010(11):184-186.

[3] 文锦菊.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城乡教育公平探讨[J].湖湘论坛,2010(5):106-108.

作者简介:张士森,女,河南南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2、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亟待进行“厕所革命”

3、抓好寄宿制学校管理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4、农村义务教育落实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巍山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

6、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对策及改进举措

7、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8、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研究

9、合作学习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10、地方政府职能缺失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12、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述评与思考

1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矛盾和化解策略

14、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5、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的成效与问题

16、如何走出农村义务教育“隐性辍学”的困境

17、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辍学的课程因素

18、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现场推进会召开

19、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乡(镇)政府责任重大

20、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出路分析

21、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对策

2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效果分析

23、如何提高云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4、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困难点及出路

25、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26、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初探

27、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思考

28、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29、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意义和策略

30、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

3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对少数回族学生的管理与探索

32、“后4%时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

34、信息技术助力赣南苏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

35、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36、再谈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档案资料建设

37、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研究

38、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发文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管理工作

39、发展型社会政策下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探析

40、湖北省重点监测地区中小学生“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4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4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是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

4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省部签字仪式举行

44、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历史轨迹

45、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 现状、视角和路径

46、浅析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48、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策略

49、城镇化背景下汉中市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策略探讨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对教育经费与资源的分配有着重大影响,而且严重影响义务教育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我国教育财政制度分为预算制度、决算制度、审计制度,研究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作用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将对教育财政制度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作用 ;发展

教育财政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管理,包括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筹措、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等。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行使教育财政的职能.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是指由省及省以下包括地(市)、县(市),乡镇基层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情况,按这种管理体制分类的好处在于可以由各级财政与教育部门来分别管理各自的教育财政资金,这既便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各地可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配置好教育财政资金。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同时,义务教育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义务教育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尽管地方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不断增长,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义务教育财政仍面临经费总量不足,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配置严重不均衡,在政府和受教育者间、城乡居民间、各级政府间负担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

1.教育预算制度

教育预算包括教育预算收入和教育预算支出两大部分。教育预算制度就是制定教育预算所必须遵循的各项原则、程序、规章和要求,也就是编制教育预算的准则与规范。教育预算制度有以下特点:(1)规范性,指编制教育预算的体制、程序和要求都有明文规定,预算草案的编制、审查和审议批准都有严格的工作程序;(2)严肃性,指编制教育预算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3)权威性,指教育预算计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依法得到执行。

2.教育决算制度

教育决算指各级政府针对教育预算执行情况依法编制的会计年度结算报告。教育决算主要包括会计年度教育经费收支情况和决算分析两部分。教育经费收支情况应与预算项目相对应,决算分析是根据一定指标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做出说明。教育决算制度是指编制教育决算的准则与规范,包括有关的原则、规章、程序及要求等。其作用在于:一是保证教育决算工作的如期顺利完成;二是规范各种教育决算活动,使其有章可循;三是预防教育决算过程中的各种违规行为,提高教育决算的可信度。

3.教育审计制度

教育审计是指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和教育部门审计机构对教育部门或教育机构的教育财政收支及其他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的考核、评价与监督。其主要内容有:教育预算审计、教育财经法纪审计、教育经济审计和教育财务簿据审计。

教育审计制度是指保障教育审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各种准则与规范。教育审计制度不仅对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职能、权限范围、工作要求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对审计工作的原则、依据、体制、程序、方法以及对审计结果的处理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实行双重教育审计制度。地方政府审计部门对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收支和教育机构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教育系统内部的审计机构有教育审计监督的權力。

二、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作用

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或经济手段吸纳各种民间资金或资源投资教育事业。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及相应的比例、保证教育支出的逐步增长,保障教育经费筹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多寡,另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科学。因此,地方政府在分配义务教育经费,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时要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自身的经费需求。地方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财务活动必须进行合法的监控,防止违法违纪使用教育经费,杜绝铺张浪费,保障教育经费用得其所,教育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

教育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通过对教育机构的经济行为和资金使用的监督,使教育系统各部门、各机构的经济行为立于法制和政策允许的轨道之上;通过对教育部门、机构和个人违反财政纪律行为的处理和制裁,使教育系统内部形成正确的导向,产生巨大的激励或约束作用,督促教育部门、各机构和个人努力改进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在制定地方教育财政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的财政实情,运用好教育预算、教育决算、教育审计等教育财政手段以保证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地方义务教育财政的发展变化

自2001年起,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初步建立定向于公平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第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定向于正常经费性质的资金在增加;第三,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上,政府负担不断增加,个人负担在下降;第四,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长;第五,义务教育经费的省际间相对差异在降低。当前,仍旧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表现在省级政府的负担责任还需要明确,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努力程度和公平的分配资金有待加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财政权力需要有更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城乡间学校生均经费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办学条件的差异最为突出。

地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健全与否,权威性和有效性如何,不仅对教育经费及有关资源的筹集、分配与使用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将影响到教育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努力程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地区学校之间资金分配的公平性上还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 黄朝阳.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暨南大学 2015.

[2] 翟轩.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规模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4.

[3] 马国贤著.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 申林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分析[D]. 厦门大学 2006.

作者简介:裴国珍(1984-10-4),男,吉林龙井,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专业:教育管理硕士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省妇联统计,黑龙江省目前约有农村留守儿童17.8万人,占全省儿童的3.45%。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对个人、家庭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一、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历时两年选取我省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黑河市及绥化市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在校生,年龄分布在6-16岁之间。发放调查问卷1017份,访谈留守儿童72人,访谈留守儿童教师及家长15人。

本次调查男生人数占49.6%,女生人数占50.4%,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调查对象中独生子女占54.7%,非独生子女占45.3%;父亲外出务工比例为39.2%,母亲外出务工比例12.7%,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比例高达47.8%;留守家庭中,父亲监护占9.5%,母亲监护占33%,祖辈抚养占37.9%,其中祖辈抚养比例最大。

调查表明,我省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但在生理卫生知识的了解上,留守儿童所知甚少。只有28.6%的留守儿童了解相关知识。留守女童缺乏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差;相比于城市同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参与家务劳动的比例明显偏高。在访谈中,有93.1%的儿童参与简单家务劳动,有37.1%的儿童参与比较繁重的田间劳动;留守儿童休闲娱乐方式单一,内容单调,64%的调查对象课余时间会选择去同学或亲属家玩儿;在对留守儿童的零花钱管理上,父母外出打工前后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调查显示,74.2%的留守儿童把零花钱花在书籍文具上,说明在零花钱的使用上,留守儿童能够理性认识,正确对待。

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学习上的关注度较高,基本不管的仅有6.0%。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比较明确,认为读书非常有用的占78%,但是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判高于实际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辅导学业能力有限;情感缺失也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其自我评价不高。对父母的思念,对家庭现状的无能为力,让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与父母分别的痛苦,从而产生的苦闷与焦虑等内心情绪波动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留守儿童因无法与父母经常性交流,受年龄与观念的影响,他们也无法和抚养人探讨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二、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整,情感缺失影响儿童成长。调查显示,47.8%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儿童在遇到生活问题、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问题时,缺少来自父母直接的关怀。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缺席,会使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及心理上的失落感,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父母绝大部分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与子女见面一次,平时多以电话沟通联络。留守儿童不能经常感受到父母所给予的关爱,在情感上逐渐与父母疏离,有的甚至产生隔阂。父母外出打工对子女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在儿童成长时期形成的亲子关系的疏离,往往是很难弥补的。另外,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受访儿童的家庭现状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父母长年分居两地,最终造成了情感破裂而离婚,很多儿童由最初的留守儿童变成了单亲家庭儿童,或是留守儿童随着再婚的父母成为新家庭中的一员,这种复杂的家庭状况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更大的阻碍。

2.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或缺失。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辈或单亲抚养,而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祖辈抚养人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受自身文化素质等的局限,如文化水平低,劳动负担重,还有远离孩子生活区域等局限,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使得留守儿童所获家庭教育严重不足或缺失。一是对留守儿童学业的辅导能力有限。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班级平均水平以下,成绩突出者仅占少数。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课业难度逐渐加深,抚养人的家庭教育能力越来越不足;二是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指导,教育方式单一,只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关注较少。另外,我省农村祖辈抚养留守儿童比例过大,抚养人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也比较落后,许多老人对孙辈的家庭教育感到力不从心;三是抚养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很多抚养人和留守儿童之间难以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仅能在生活上为留守儿童提供照顾。

3.留守儿童所受社会关注不够,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内部支持不足,亲子之间的联系方式比较单一,频率不高。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经常性的呵护。76%的留守儿童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父母与子女沟通时间短,内容简单,多集中在吃穿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和学习方面的话题,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学校教育能提供给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也明显不足,除了专门的留守儿童寄宿类学校,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去特别关爱这些处于弱势的留守儿童群体。绝大多数班主任能在工作所要求的范围对留守儿童加以特殊的关心与照顾,但也有少数教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留守情况不知情或无暇顾及,这也与农村学校经费有限、师资不足的现状有关;另外,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也明显不足,如社区、村委会对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还远远不够。目前,我省最为缺乏的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专业机构、专业教师和长效机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家长监护责任。一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段,使留守儿童父母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监护责任和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与沟通,保持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与完整。在沟通内容上,要更多地关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三是在同子女短暂相聚时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困难,要注意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定期组织对留守儿童抚养人的家庭教育培训。

2.完善学校各项机制,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和缺失。一是学校要制定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建立起“学校—班主任—家长—抚养人”的管理网络,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档案,建立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络机制,使父母和抚养人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二是要建立并完善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构。注意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化;三是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家访活动,让留守儿童父母或抚养人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正确的辅导方法;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情感上有所寄托,以此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

上一篇:平民教育论文下一篇:民法现代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