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9-14

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谋求在城市的发展, 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流入高收入地区是符合社会经济学的规律, 但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据统计, 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 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 村子里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幼儿。以内蒙古省乌兰察布市为例, 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占总劳动力的1/3以上, 有的甚至更高, 达1/2以上。调查中发现, 农民经济的主要收入是农牧业和外出务工收入, 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需要依靠青壮年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而本地的中小企业或集约型企业, 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 也满足不了家庭支出的需要, 这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

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外出, 使得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甚至进步都失去了中坚力量, 农村的发展收到了极大的限制, 多数的自然村都出现了萎缩,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直观性的, 农村经济衰退越发明显。同时农民失业、返乡现象的出现, 也对用工企业造成一定困扰, 就业信息不对称, 用工单位找不到员工, 劳动力就业找不到合适企业, 等, 也是近年出现的突出问题, 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现状, 农村劳动力依然选择外出务工, 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1.一些农民因长期外出务工, 土地荒芜或已转包出去, 不得不外出务工。2.高收入地域的工资是农民外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少农村青壮年表示, 在家几个月的收入不如外出务工1个月的工资高。他们与其在土地上辛苦, 宁愿到外面去打工已经是普遍现象了。3.很多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 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更愿意在外地生活, 也早已不习惯拿起锄头种地。4.农村劳动力在城市, 更希望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 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是优与农村的。有些孩子在城市读书, 为例不中断孩子的学业, 农村劳动力也不会轻易回乡。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巨大的。在农村, 青年劳动力的外出, 对整个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少家庭为了一家团聚, 也会带动其他家庭成员外出, 从而加剧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也造成了农村产业的负面影响, 对农村经济更加大了制约。

(一) 农村劳动力外出, 致使耕地利用率下降, 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农民对土地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是有目共睹的。但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 使得土地闲置, 农作物种植面积萎缩, 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土地耕种不再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 农产品带来的效益远远小于外出务工的工资, 农民也不再寄希望于“一亩三分地”, 农村大片土地的荒芜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所带来的直观体现。

(二)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人员流失大

农村青壮年的外出, 使农村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轨, 先进的技术、知识不能快速有效传递进农村, 国家的一些农业信息技术也得不到落实。例如, 水利设施的陈旧失修, 一些灌溉体系早已失去使用的功能, 而老年人并没有体力及财力解决这一问题, 致使雨天排水不利, 旱天浇灌无方。

三、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制约的建议

(一) 强化农村就业政策的建设、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打好基础

在农村大力开展农村就业政策的宣讲活动, 通过组建一支“吃得透党的十九大精神、拿得准上级政策、讲得了百姓语言、做得通群众工作”的宣讲队伍, 在农村群众中大力宣传关于新时代农村对于农村和农民的各项惠民扶贫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及致富信息, 提高农民政策知晓率, 吸引青年劳动力回到农村。在农村群众中深入广泛地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 用“中国梦”、“小康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深入开展乡村文化创建活动, 积极支持乡村大舞台等农村文化场所建设, 鼓励群众自编自演扶贫扶志、宣传党的十九大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小戏, 让农村群众业余时间娱乐有去处, 充实农村百姓业余生活。有回到农村的意愿和基础条件后, 针对性的鼓励和扶持农村青壮年进入农业和农业生产, 对回乡就业或创业的农民给予补贴等。

(二) 以返乡再就业为契机, 引导农民加入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就业劳动力返乡, 是一种‘候鸟’行为, 是对家乡的依恋, 是对故土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以此为宗旨, 在春节及节假日农民返乡的有利时节, 深化寻找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活动, 组织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讲家风巡讲团走进农村, 带动农村人口学习最美、弘扬最美。开展“寻家风晒家风学家风”教育实践活动, 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整理本户家风家训, 通过对家风家训的展示和评比, 感化广大群众, 和谐邻里关系, 提高农村产业凝聚力。在农村就业劳动力返城前, 要积极开展说教活动及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使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经济的自主化, 既能照顾家庭, 也能满足家庭开支。

(三)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技能。

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推进农村水电路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应该看到, 农村经济的发展, 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是解决目前农村问题的重要手段。老一辈的农村人, 已经处在‘干不动, 干不了’的情况下, 而年轻一代对土地的感情显然没有那么深, 因此, 让乡村留住美丽、记住乡愁, 抓好以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 保护好青年一代的种田积极性, 让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成为现实, 也是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的又一因素。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 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切实解决农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柴草乱堆等现象, 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 切实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 提升他们的勤劳致富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 重点开展种养加工、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支持发展庭院经济、家庭农场、农家乐、家庭手工作坊, 拓宽增收渠道, 充实农忙期外的业余生活, 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农村就业劳动力的流失, 使农村经济失去坚实的动力, 因此着眼实际、因地制宜、双管齐下的方法才能真正使农村经济发展有所改善。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思想文化宣传、生产生活培训等多种方式, 逐步增强农村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技能, 使农村人口的流失得到遏制, 并最终建立乡风文明、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与农民问题始终是整个社会的重要问题。由于国家对农村与农业问题的重视, 农村劳动力就业也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也是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8171万人,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 田明.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J].山西农经, 2018.

[2] 蒋在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困境探析[J].长江丛刊, 2018 (4) .

[3] 孙诚.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挑战与有效措施[J].职教论坛, 2018 (7) .

[4] 祁瑞瑞, 张森森.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就业特点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8 (10) .

[5] 周茜.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 2018 (1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改善措施下一篇:VCM精馏工艺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