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管理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23-02-06

案例教学是目前在管理类课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思维, 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实践能力, 加深对管理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人在高职院校教授《管理学概论》多年, 一直相信案例教学的神奇作用, 也曾精心准备了不少案例, 但多次实践下来, 效果似乎并不很理想, 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往往很容易偏题, 甚而有不少错误观点, 久而久之, 甚至让学生怀疑自己的答题水平、解题能力, 这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个较大的打击。我想, 这恐怕是因为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多是最后一个批次的高考生, 他们普遍存在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差、行为习惯差的“三差”问题, 相比于普通高校的学生, 他们更需要鼓励, 更需要一些成功来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但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我想会不会是案例选得不合适, 或者真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力不够, 不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

所有疑惑, 都在我参加的一次培训中得到了释怀。在这次培训中, 我有幸听了管理学界泰斗式的人物, 南京大学陈传明教授的讲座, 陈教授居然也主张本科以下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教育不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理由是本科以下的学生, 甚而教师本身都缺乏管理实践的经历, 此时采用案例教学法缺乏现实意义, 当然, 陈教授并不主张在本科以下的教学中完全取缔案例教学, 而是要慎用案例教学。有了陈传明教授的支持, 再结合我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 我试着探索出一类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式。

1 明确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第一线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加之高职教育中的生源多是最后一个批次的高考生, 普遍存在“三差”问题。如何将这样的生源培养成才?而且是第一线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可谓任重道远!笔者认为, 高职教育中的教师必须扮演一个聪明理智的指导者、引路者角色, 做到有的放矢, 收放自如。表现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中, 就是要求教师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而非学术型人才。所以, 在《管理学概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中都应体现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即围绕学生求学与就业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及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和素质, 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性。而案例教学的过程正是一个学知识、研究问题和进行读写说综合训练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当然应坚持案例教学。但必须注意的是, 高职教育的学生的确底子薄了些在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应全程控制整个案例教学环节的节奏。学生发言甚少时, 教师得善于打破冷场, 有效引导;学生发言太多, 甚至偏题时, 教师得辨别澄清, 及时引回;学生发言恰到好处时, 教师还得及时反馈, 做好总结。总之, 如果说学生是案例教学这台演出的演员、发言人的话, 高职教师就是导演、主持人。

2“度”的把握一定要准

案例教学中, 教师对“度”的把握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的教学准备越充分, 对度的把握也就越精准。就我个人的教学体会而言, 我觉得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教学准备。

第一, 案例内容的准备。教学中, 应尽可能减少纯案例分析的比重, 而改为实例介绍和适度互动, 即在相关理论之后, 多列举事实依据, 只对一些较简单、易把握的理论实施案例教学法。例如我在讲授影响管理者因素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 先向学生介绍曾经流行的两大观点:管理万能论和管理象征论, 介绍时注意保持中立, 将两种观点的利弊都说到位;然后将学生分为两方, 每方各支持一种观点, 让其展开辩论教师则充当主持人, 负责总结学生发言, 并及时拉回偏题的学生;辩论结束后, 学生已对两种观点的利弊有了充分认识, 老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两种观点的相通之处, 从而轻松达到深化教学内容的目的。事实证明, 只要教师在准备案例内容时, 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操作, 就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更难得的是可以极大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可谓一箭双雕。

第二, 案例教学实施方法的准备。高职教师可以在实施案例教学前拟定一份详尽的教学计划, 如:教师希望课堂上发生什么?如何使其发生?案例的每一部分讨论按什么顺序进行?需要多长时间?是对讨论进行控制, 还是任其自由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在教学实施计划中作出回答。通常, 我们可以结合所选的案例内容, 从布置预习思考题、课堂时间分配计划、板书计划、拟定提问名单、课堂的课题引入与结束等几个方面来入手。如我前面所举的辩论式的案例教学法, 为了避免实际操作时冷场或偏题, 教师可在前一次课上就将辩论题目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 做好准备工作;实际操作时, 可有意选择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先发言, 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总之, 做到胸先有成竹, 才能确保实际教学时的万无一失。

3 将“鼓励型教学”贯彻到底

前面说过, 高职教育的学生更需要鼓励, 更需要一些成功, 哪怕是教师人为创造的成功来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我通常会在第一次课上就告诉学生, 《管理学概论》是一门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具有道德倾向性的学科, 没有绝对的对或错。进行案例教学时, 我也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勇于批判, 只要学生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有力的依据, 我都认可。对于主动发言的学生无论回答正确与否总是先加一分, 回答正确后再加分;总是挑学习成绩欠佳者做科代表, 以勉励他们不要放弃学习等等。总之, 从形式设计到手段拓展再到成绩测评, 都坚持“鼓励型教学”的宗旨, 实际上, 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课上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的人多了, 课后积极思考、与老师沟通的人也多了。

以上即笔者对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管理学概论》课程中应用的探索, 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摘要:高校中的管理学基础课程已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 但高职院校因其独特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点, 还没有形成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适合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的案例教学模式。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增强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展开论述, 以期对高职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院校,鼓励型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志宇, 张学军.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 2007, 5 (3) .

[2] 熊勇清.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1.

[3] 王海鉴, 腾人轶.企业管理案例精选精析 (第1版)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体生理学教学方法初探下一篇:压力容器综合应力的数值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