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3-04-14

第一篇: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幸福中心学校

赵永红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单纯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也就是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生能真正“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带着问题走向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使学生的潜能得充分发挥,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习得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被动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谓自主学习,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教师精心创设情景,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知识课堂学习模式。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学习,获取知识。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习得的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引起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促使学生想学要学。这就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在低年级教学中我常用开火车、开房门、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如在教学《4乘法口诀》一课时,我通过创设编1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运算,而在编顺口溜等游戏和生活中,也可学到许多数学知识。

二、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课堂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减少教师课堂活动量,相应地增加学生自学和思考、读书和质疑、讨论和交流等方面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落实素质教育。但一些老师担心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只以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确,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的大都是优生,后进生只是在一旁观望。其实,我想只要教师注意提供机会,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如,我在编排座位考虑学习小组中优差生比例搭配,一般四人为小组,“一优一差两中”。上课伊始,“组间合作读书和质疑”开始,有小组长主持,各组成员提出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并尝试互相解答,这个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质疑甚至答难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在预习时间动脑想、动手记,在讨论时动口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都是主角,都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组间质疑后,剩下的一些理解不深刻的问题就是课文的重难点了。接着就进行“班内质疑并讨论、交流”,问题大多由优生提出,教师相机以疑导学,设一些放缓坡度的小问题,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中下水平的学生。这就提供了人人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人人都有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思考、讨论的条件和机会,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三、指导条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度到"会学"。 (1)提供动脑思考的机会。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动手实践不是数学教学目标,其作用只是为学生动脑思考提供材料,让学生更好地动脑想数学、理解数学,而且动手实践离不开动脑思考,动手固然重要,动脑却比动手更重要!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

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置疑问,让学生勤于动脑;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独立思考与互相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创设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2)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

数学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是有效的途径。同时,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使学生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使学生善问,会问。在“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中,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提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巧于解决问题。

四、提供时间,,使学生有空学习

陶行之先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教育格言:解放头脑,使学生能想;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解放嘴巴,使学生能谈;解放空间,使学生飞进大自然、大社会;解放时间,使学生能有空学习、干事和娱乐。学习是一个自我感悟的过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是建立在主体思维参与的基础之上的。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去自主的探索。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物质保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只有通过自己思维的积极运转,才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实现知识的迁移——而这,是需要时间予以保障的。如果说课堂上只有教师演独角戏的时间,而没有学生真正去紧张思维的时间,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不具吸引力的,甚至是枯燥无味、容易跑神的。所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的探索,这样才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在实处。

总之,低年级是学生步入正规化学习的开始,学生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教师要做到是正确的引导,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使这种精神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第二篇: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生动起来。

一、引导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习惯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课讲生动,让学生学懂弄通,使其对你所讲授的课程感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了进步及时给以表扬,不断激励求知欲,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

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多让学生去做,例如: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数学。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先做先为,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三、挖掘认知潜能,推动自主探索

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包括已掌握的知识,也包括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认知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模糊的认识明朗化,具体的对象概括化,成为学习新知中可利用的认知条件,这不仅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之中,同时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四、加强意志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经常对学生在学习上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是学习数学本身的需要,学习数学离不开良好个性品质的参与,要求学生付出艰辛的劳动,对解决问题有顽强的意志力。

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自主探索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真正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总之,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第三篇:浅谈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题目:浅谈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批阅作文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成效却往往时倍功半。既减轻老师的负担,又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培养意识到指导欣赏、从示范批改到自改互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自主修改 培养意识 指导欣赏 示范批改 自改互改 学习语文的根本是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要学习表达,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习作向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块难点,一块难啃的骨头,尤其是每一次的作文批改,更是让老师头疼。每个单元有单元作文,为了练笔每个星期还有周记,有时候还有课后的小练笔。老师忙于批改成山的作文,花了大量时间在作文批改上,可却没有多大的效果,把批改完后的作文一发下去,很少有学生细致地阅读老师的评语、修改指出的问题,相反,很多学生看也不看,或是看看等级就完之大吉,对老师付出的那么多心血熟视无睹,批阅作文的成效时倍功半,学生并没有在老师批改的指导下得以提高习作水平。既减轻负担,又提高效果,成为了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那有什么有效的策略与方法,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第二学段(3-4年级)就开始提出学习修改习作的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尝试着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意识,指导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以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树立意识,是培养自主修改习惯的前提。

意识决定行为,要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我们得首先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意识。我常常告诉孩子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名家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促使孩子们在头脑中树立修改的意识,体会每读一遍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发现。要求学生每次的习作,写完后,一定要反复读,看看是否中心明确、重点是否突出,看看是否把句子写得通顺明白,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对于单元作文的训练点加以关注,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是否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爱”主题习作,事情是否写得清楚、生动,是否写得感动人心,是否运用恰当的修辞

手法使语句优美形象等,一定要反复修改。逐渐树立习作后及时修改的意识,有了这种自主意识,才能逐渐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

二、指导欣赏,是培养自主修改能力的基础。

修改评阅习作,应该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可习作的好与坏,没有标准的答案,评判文章的好与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读了一篇文章后,能否感受到这篇文章的优美与否,感人与否,生动形象与否等,这与一个人自身的欣赏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欣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习作自主修改评阅的质量。那么欣赏水平如何形成,如何培养?

(一)课堂阅读学习中形成。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带着习作的意识走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立意有何高明之处,中心如何表现,围绕中心如何选择材料,安排材料,处理详略;学会欣赏文句美在何处,形象生动在哪里,如何巧妙用词用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观潮》一课的教学中,把描写大潮的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震得大地都快颤动起来。”与“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作比较,体会到作者抓住潮的颜色和数量,用上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教学《鸟的天堂》,指导学生欣赏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颤动”能换成“抖动”吗?为什么?在品读中,学生感悟到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那绿色中涌动的生命力,极致地赞美了榕树那勃勃的生机。如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味体会如何欣赏美文,逐渐提高欣赏水平。

(二)平常阅读积累中形成。

积累与训练就像是习作的两扇翅膀,缺一不可。语言的积累能帮助学生提高欣赏水平,就如同见多识广一样,优美的文章、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多了,积累的好词佳句多了,自然而然,储存仓库丰富了,感悟能力、欣赏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于是,我倡导孩子们尽量多读书,争取家长的协作,多给孩子买书,督促孩子多读好书,学校里挤时间读书。早上,自认为语文书上的内容都熟读了的,可自行阅读课外书;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阅读十五分钟;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

静心阅读。尽量做到家中读,学校读,平时读,假日读,让阅读在学生心中渐渐扎根。同时,让学生边阅读边积累优美片段,可勾画,可摘抄,可批注,在阅读积累中,提高欣赏水平。

(三)欣赏同伴佳作中形成。

同伴的优秀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这就是我们的身边的同学的作品,他们感到亲切、可学。不论是单元作文、小练笔、还是周记中的好文章,好片段,或是报刊杂志上我们同学发表的好文章,一有机会就展示,让小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而后,或老师读读评语、评点评点,或生三言两句地评点,欣赏美词佳句,感受构思的独特等,以助于提高欣赏水平,同时,小作者从中获得小小的习作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大家的习作兴趣,习作-----成功-----展示----再习作-----再成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习作、欣赏水平得以循序渐进地不断提高。

三、示范批改,是培养自主修改能力的关键。

如何修改习作,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需要学习修改评阅的方法。模仿就是一种学习,我们要给予示范与指导,从哪些方面修改,怎样修改,都要作反复的、层层深入的示范与指导。

(一)注重评讲,明确修改的内容。

课程目标里,第二学段(3-4年级)中开始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习作讲评中,除了指导学生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和标点符号外,还要重点围绕一个训练重点、难点予以点评、修改。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重点与难点是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那么,在讲评习作时就紧扣这个要求,以一篇优秀的习作作范例,指导学生寻找、勾画出习作中有力表现中心,体现真情实感的描写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的语句,尤其是这个单元的新的训练点——环境描写,更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在欣赏学生的佳作后,更重要的是就一些共通性的问题,以一篇文章为例,引领着学生共同修改,指导孩子们感受如何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如何修改得形象、具体、生动,以提问的方式等指点小作者如何写得更清楚、更形象等。如五年级第一单元“与书的故事”主题习作,借助一个故事表现爱读书的情怀。有些同学写得空

洞,不具体。针对此情况,我以一个孩子的习作《书的诱惑》为例进行评讲。文中有一段写很晚了,小作者被在客厅看电视的妈妈训斥后,不情愿地躺在床上,然后耍了个小伎俩到客厅拿到书回到卧室偷看。她写道“上床后,我惦记着《查理九世》,就装模作样地爬起来,打开门,来到客厅里假装喝水,趁机迅速抓起沙发上的《查理九世》——《黑雾侏罗纪》,藏在衣服里,一溜烟地跑进了卧室。”其实这个细节很值得描写,只是太空洞笼统了,这种现象是一种通病,怎么指导呢?于是,首先肯定选材很好,再引导孩子们细读,点评,说说需要修改的地方。有的说,惦记书时,心里怎么想的,要有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有的说来到客厅没有被妈妈发现吗,和妈妈说了些什么,要有具体的语言描写;有的说是怎么假装喝水的,不担心被妈妈看穿吗,把书藏在衣服里,跑的时候就不怕掉出来吗,要有生动的动作描写„„这一个个问题,帮助小作者打开了思路,多次修改后,文字变为了“上床后,我心里痒痒的,惦记着《查理九世》,可妈妈在外面“监视”,怎么办呢?哈哈,有了,可以去喝口水,然后把书藏进衣服里带进来看,哈哈,我真聪明。于是,我装模作样地爬起来,打开门。看着电视的妈妈立即质问:“你干吗?”我吞吞吐吐地回答:“我„„我起来喝口水,不„„不可以吗?”“快喝!喝完去睡!”妈妈狮子般地怒吼道。我磨蹭地喝着水,瞟瞟妈妈,嗯,看得正起劲,俺迅速跑向挂钟,佯装看看沙发上方的时间,右手迅速抓起沙发上的《查理九世》——《黑雾侏罗纪》,藏在衣服里,转身扶着肚子,一溜烟地跑进了卧室。”那一个个问题的解答,正是孩子们把文句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的过程,这样的评讲有效地帮助了孩子们学习如何从内容上对文章进行修改。

(二)拓展教学,教给修改的符号。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并没有专题训练学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但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可以被作为训练的凭借。这课的教学中,在对课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给学生正确使用增加、删减、调换、改正、分段等修改符号,如何圈出好词、勾出好句等,以使得既文面整洁,又修改、评阅得清楚明白。这样的修改方法需要在日常的修改病句的训练、习作评讲等教学中经常性的渗透、训练,不断强化运用。

(三)欣赏评阅,指导点评的方法。

点评是语言提炼的一个能力。学生学会点评,可帮助其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

去感受习作的方法。无论是指导学生欣赏佳作,还是共同评阅修改有共通性问题的习作时,老师都要有针对性地评价,或是根据单元训练点,或是习作的独特之处,或是共通性的问题有重点地点评。同时,也要求学生学着这样点评,对于习作的优点,大力赞扬,对于问题,巧用“希望、如果、建议”等词,善意而委婉地指出,如有的小老师对同伴点评道:小作者所写故事清楚,描写生动,尤其是对司机阿姨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得细腻,如果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加以描写就更„„学生借助点评,在习作方法的习得上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有效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自改互改,在激励中形成自主修改的能力。

(一)自改互改有机结合。

课程目标里,第三学段(5-6)年级)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这就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既要指导孩子自改,也要激励同学间互相修改评阅。指导学生先自己反复修改,勾出好词佳句,更重要的是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勾画,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学习联想与想象,则着重勾出联想与想象的句子;第三单元的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则着重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或就这些方面加以补充完善,以此强化习作指导的单元训练的重点目标。同样,同伴交叉修改评阅也是抓住这些点进行勾画,改错字,改错词、改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补充得更具体、生动、形象等,同时,要评定出等级,用习得的点评方法写出评语。通过自改和互改,在激励中促发自主修改的动力,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能力与水平。

(二)保证时间保证质量。

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的修改往往应付了事,能主动自觉认真修改的并不多,如果放任学生自己安排时间修改往往流于形式,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每次单元作文草稿或周记完成后,或利用课堂或利用周一的早读时间,给足时间,要求学生至少自行修改两次,再请水平比较高或至少相当的同伴按照评阅的要点互相修改评阅,然后本子交回本人,根据同学的意见再次修改完善。老师批阅返回本子后,要求一读评语,二改错字、错词、病句和不恰当的标点,三读补充完

善再次深入形象描写。如此训练,保证修改评阅的质量,学生渐渐习得修改的方法,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逐渐形成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离不开自主修改评阅的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阅读积累中提升欣赏水平,习作讲评中习得修改方法,自改互改中运用修改方法,这样的自主参与,既能减轻教师负担,更能真正发挥习作修改的作用,提高修改评阅的效果,促进学生自主修改评阅及习作能力的有效形成,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第四篇:浅谈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陈婷

首先,让我们先确定什么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具体课堂实例浅谈一下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是人文性非常浓厚的科目,它不同于理科课堂:1加1在数学领域等于2,但在语文范围内,相加的结果可以是3,可以是4,也可以是0。本周我刚上完《愚公移山》(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学生对照课文的注释,再查查工具书,基本可以翻译全文,但是对于愚公的形象,学生却基本不赞同资料书上的意见。作为初中毕业班的语文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往往只给一点点时候“矫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因为初三生的课堂时间是为中考服务的,更看重记忆性的“更实际的”知识)。当我的学生提出“愚公很愚笨,他为什么不搬家?”、“愚公带四个人搬土石,一年才往返一次,劳动工具又落后,照此看来,他要”牺牲”的不仅仅是几代人,甚至可能是几十代人,而谁又能保证后代会否衰微呢?”„„这些问题,参考书上都没有答案。

当时我很高兴,因为学生会质疑,肯定是经过认真研读课文后产生的疑问,这种主动性不应该用敷衍的态度一语带过,应该在他们质疑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的探究态度,培养他们继续探究下去的兴趣,也得令他们充分享受到主动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于是我把问题反“踢”回去:“对呀!那这是为什么呢?愚公难道没想过搬家吗?他没想过不用牺牲几十代的后辈子孙的幸福吗?„„”这样一反问,学生就都埋头在课文中苦苦思索,再经过热烈的讨论,终于一起得出一个较能信服的答案:北山是愚公生活了九十年的地方,或者说他的祖先一直生活于此,是他家族的发源地,作为一个家族的大家长,他考虑的更多是保留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有“前人栽树”,为了后辈子孙,“牺牲”几代人或十几代人的幸福再所难免„„

“铃铃铃”下课铃很快就响了,原定教学内容并没有全部讲完,但是我觉得同学们得到的知识和能力比我的原定计划还要多,还要好!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自主学习形式多样,但都体现了做课堂的小主人。如在语文课上自学生字词,敢于提出问题等等方面,这也是我们教师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在方法上,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习惯于没有启发性的“满堂灌”,习惯于沿用语文教学的老方法。诚然,老方法有时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随着时代和孩子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自主学习形式多样,但都体现了做课堂的小主人。如在语文课上自学生字词,敢于提出问题等等方面,这也是我们教师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在方法上,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习惯于没有启发性的“满堂灌”,习惯于沿用语文教学的老方法。诚然,老方法有时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随着时代和孩子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否则落伍就要被淘汰的,因而,有必要分析当今社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寻找一条适时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

一、预习阶段: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自己解决生字词的障碍,主要形式可以是自己查字典,也可以小组合作查生字,资源共享。读课文,一起探讨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解答,不能答出的及时记下课堂讨论。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主要方法是可以运用后期展示中,激励学

生的原动力。即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的劳动给予重视和鼓励。对其自学成果给予肯定,激发他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形式可以是个人的汇报比赛,可以是小组内合作的汇报与比赛。

二、识字阶段:生字词不但要记住读音,更要记住字形和字义,并且能组词、造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去记住读音。用最快捷、准确的方法记住音、形、义是小组探讨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字音读准方法,字形记忆技巧,扩词的美好。方法是学习的捷径,也要注重实效性,也就是说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可以是短时记忆的考核,如当堂考核,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记忆方法的运用的效果,又可以巩固部分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便课下的运用。也可以第二课时的考核,看看学生课下运用的方法效果如何。

三、教学阶段:这是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哈佛大学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

首先,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会问,问的既精又巧。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时机,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形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评价阶段: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只有恰当和有效的激励评价对学生才是有调动作用的,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认为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教师的包容与鼓励会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综合上述,语文教学方法有千万多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只是方法之一,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一步步向前,就会让当今的学生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爱祖国班会教学设计下一篇:外部空间设计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