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2023-06-06

第一篇: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学习习主席教师节讲话心得 我认真学习了习主席在北师大的讲话,感触颇深。特别是“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这一句。它让我意识到,教师只有以“仁爱”为核心,尊重、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 何谓“仁爱”?仁者爱人,以仁为宗旨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等等,其中孝悌是根本。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说,仁是人自身的品德,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悌”的是最真实的感情,因而“仁”是根本和出发点。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即“仁爱之师”应以“爱”为核心。热爱自己的事业,有一份乐于付出的执着;有博爱的胸怀对待学生及身边的同事;用宽容的态度悦纳别人的过失或错误。以一颗纯真的童心,一份期待的耐心,站在明天的立场欣赏孩子、激励孩子。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师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一个“爱”字,点出了教师最高尚的品质,也道出了教育至高无上的境界。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成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作家冰心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爱能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

老师的仁爱之心,还体现在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雕刻的过程,是一个心灵启迪的过程。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关键用什么办法来教育他,使学生觉得他应该做正确的事情。

一句话,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但对学生的影响也许是很大的,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应努力做一名仁爱之师:用仁爱之心来唤起学生们那天真、可爱与纯洁的美好心灵,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用仁爱之心去感动学生们,相信仁爱之花一定会在老师们、家长们、学生们的心中傲然绽放 。

第二篇: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锤炼高尚品德,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新华镇中心小学 宋红艳

当我重温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那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使我更加深深的感受到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在青年习近平身上有太多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七年的岁月里,无论是当知青,还是当大队书记,他的目的都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在当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办沼气、打深井、办铁业社、种烤烟、办代销点,还搞河桥治理,打了五大块坝地,给村里带来了很大变化,直到今天,村里人还在受益。同他在一起共过事的人都说:"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 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过,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用心培育心的工作。正人先正心,做老师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教师要具有爱心,能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诚地结交学生,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相信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进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体验教育的成功。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一份乐于付出的执着;有博爱的胸怀对待学生及身边的同事;用宽容的态度悦纳别人的过失或错误。以一颗纯真的童心,一份期待的耐心,站在明天的立场欣赏孩子、激励孩子。不但对“好学生”关爱备至,对“差学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优点,要努力去发现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这样,学生才愿意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做人和如何学习的指导。一个以真诚待学生的老师,会时刻得到学生的尊敬;时刻感受到做老师的快乐;时刻看到来自同学们敬仰的目光,所以一个好老师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仁爱之心。

在工作中,我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注意自身的修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在今后的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诚心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个教师缺少了仁爱之心那他便无法成为一个好老师。做仁爱之师,用自己的热情和仁爱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理想、智慧、人格和对于生命的渴望与追求,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建设和谐融洽的校园、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所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向总书记学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不断的锻炼自己,将自己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学习《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心得1

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学习《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心得

正像习总书记所讲的那样,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知识、有仁爱之心”。通过学习,我越来越感觉到一名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这就需要我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反思并及时更正自己的不足。

正人先正心,做老师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用心培育心的工作。教师要具有爱心,能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诚地结交学生,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相信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进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体验教育的成功。

作为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你的教育才有力度和效果。可见,教师要率先垂范,才能赢得同学的尊重。同时,对学生富有爱心,能以民主、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人、处理事,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

在课堂上,生动的教学语言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是造就优化的学习环境的前奏,是教师的爱心具体表现,更是教师职责的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好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一起思考,然后以问题导入,引起他们的兴趣;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有人说过:一堂课的成功不在于它是否表面活跃,而是看它是否可以激发并引导学生潜藏的思考的意识。

只要用心的去上课,用爱心去对待学生,学生会感受得到。他们打心里尊重你,哪怕他们不能时刻都控制自己,但他们尽力做到最好。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我们千万不要把学生看死,不能把他看成坏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光点”,然后赏识学生的“发光点”,使之成发“发光面”。只有这样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为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像花一样健康成长。

有的时候你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也许你认为做这些小事情小细节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人会看到你的付出肯定你的劳动。其实不是他们看不见你细微付出,而是他们把你的一点一滴积淀在心中,凝结到最后才被他们形成感情表达出来。其实,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把度量你的秤,那些砝码不是一下子加上去的而是在一种细水长流式的延续中点点凝聚,总有一天,在重量足以撼动他们的内心的时候,他们会回报你泉水般的感激。

我付出爱心一枚,怀揣责任心一颗,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换来的不会是一张白纸。我们不需要感激的语言,只要学生能弄懂所学知识为其所用便是我们最大的快乐了。倾注师爱,竭尽师责,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将不断的提高自己,认真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多听课,多请教,多探讨,将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育人育心,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用心为他们撑起一方晴空。

第四篇:坚定理想信念 陶冶道德情操 扎实学好知识 常怀仁爱之心 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坚定理想信念 陶冶道德情操 扎实学好知识 常怀仁爱之心 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学习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讲话心得体会

龙场乡希望小学教师

2014年9月9日,总书记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并发表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一要有理想信念,二要有道德情操,三要有扎实学识,四要有仁爱之心。学习之后,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再教育工作中,应该以习总书记所说为标准,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扎实学好知识、常怀仁爱之心,争做一名好教师。

一、 坚定理想信念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为党和人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二、 陶冶道德情操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作为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尤其是我们边远小学的老师,收入不高,物质生活不是很宽裕,更要进一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使学生成人成才,桃李满天下。

三、 扎实学好知识

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要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

四、 常怀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正是因为爱教育、爱学生,我们很多老师才有了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用一辈子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的力量,才有了在学生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才有了敢于攻克新知新学的锐气。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

学习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上的讲话

心 得 体

姓名:贺 雪

2014年9月15日

第五篇:常怀仁爱之心学习心得(何静)

常怀仁爱之心—教师职业素养漫谈

——王力耕校长《常怀仁爱之心——教师职业素养漫谈》报告心得体会

财经商贸系 何静

3月7日下午,学校邀请市教育局师资处处长、省特级教师王力耕同志来校作师德教育专题报告,王力耕同志作题为“常怀仁爱之心——教师职业素养漫谈”。他结合教育理论和多年的教育实践,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就教师职业素养谈了自己的体会。两个小时的报告中,王老师用他风趣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进行说教和诠释,征服了会场数百名教师。

教育的核心是回归人性,必须以尊重人为前提,以发展人为过程,以完善人为目标。他强调,师德的核心是拥有爱心,必须爱父母、爱他人、爱自己、爱学生、爱事业。他谆谆告诫各位同仁,不要把“所有学生”看成“基础一致”,不要把“考试分数”当成“唯一标准”,必须认清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一、提升职业素养,促进德育教育。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劳动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教师运用自己的学识、思想、行为和举止,在工作和生活上直接影响劳动对象,塑造个体。教师本人是校园最主要的表率,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也是学生鲜活榜样。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在他们的眼里人无等级之分、无世俗之染,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寒学生给予特别的帮助和鼓励。他们荣辱不惊,即使学生行为偏激,也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羞辱学生。 老师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严慈相辅。作为教师,自己应当真心诚意地把爱心奉献给学生,以最温和的方式教育他们。“自我完善,以继为师”。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结合和反复换位,可以积累教学经验,大幅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开拓教学思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

1 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王老师的报告不时激起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使全体干部教职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师德教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做好群众工作表态发言下一篇:综合科科长岗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