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2023-02-26

第一篇: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试论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影响

姓名: 班级: 学号:631306040114 【摘要】:美国“9·11”恐怖主义事件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恐怖主义便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14年以来,“伊斯兰国”又异军突起,并迅速蹿升为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领头羊”。随着去年的昆明3.0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恐怖主义这四个字又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让我们不得不注意起国内恐怖主义的活动。

【关键词】: 恐怖主义 国内 反恐 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中国诱发恐怖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国际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较小。但“昆明3.1恐怖袭击事件”也给中国再次敲响警钟: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安全岛”,必须明确分析恐怖主义活动对中国的影响,在对付恐怖主义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

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面临的威胁更加多样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绝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不再是军事上的入侵或进攻等直接的威胁,而更多的是来自正在不断上升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则是这类威胁的最具杀伤力的制造者。

中东恐怖势力蹿升,已成为国际恐怖活动首要策源地。随着“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国际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泛滥肆虐,一幅以中东、南亚和非洲为主要策源地的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逐渐形成。国际恐怖势力已由过去的“单中心”向世界各地的“多中心”发展,形成了一道新的“恐怖链条”。

2013年4月,“伊斯兰国”发布2013年度战果报告,宣城2013年共发动了9540起袭击行动。据伊拉克政府统计,2014年由“伊斯兰国”等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和暴力冲突共导致该国15538人死亡,22000人受伤,成为2007年以来“最血腥”的一年。

“伊斯兰国”的发展蔓延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生态及国际大环境息息相关。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80多个地区和国家的13000人加入“伊斯兰国”组织,其中中国籍人达100名左右。很多国家也都不断发现与“伊斯兰国”有联系的极端分子从事恐怖袭击的图谋。可见,“伊斯兰国”已成为吸引全球恐怖分子的“磁石”。伊拉克驻美国大使鲁克曼表示,“‘伊斯兰国’的兴起是一个全球肿瘤。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有效协调应对,那么将导致出现1000个本·拉登”。

二、恐怖主义离中国很近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在世界各地制造了多起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并带来严重后果。相比之下,似乎恐怖主义离中国还远。

但是翻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中国与国际恐怖主义有多么紧密的“地缘联系”。作为恐怖主义的“大本营”,中亚地区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该盆地位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遍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诸国,东部边缘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该地区贫穷落后,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汇集了三股黑恶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

提起国内的恐怖势力,我们不难想起这几个词:东突、疆独、藏独、热比娅、**„„一直以来,国内的恐怖势力都是和民族宗教矛盾相连的,而“东突”也正是中国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些以分裂国家为目的,以一定组织形成出现的恐怖主义组织对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安宁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它们培训暴力恐怖分子,积极筹集武器弹药,实施恐怖破坏活动。以1997年伊宁大规模骚乱事件为标志,新疆民族分裂活动进入活跃期,带有“圣战”色彩的暗杀、爆炸等恐怖暴力活动频繁发生。

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今后一段时期,这种民族分裂活动、非法宗教活动与恐怖活动相联系的趋势,将使中国边疆地区安全形势和社会治安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盘点近两年中国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4·23新疆巴楚县暴力恐怖案、天安门10·28暴力恐怖袭击案 、5·22乌鲁木齐爆炸案、3·0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仅仅两年,便已发生了如此多的恐怖袭击事件。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22870人,其中因公牺牲2129人,因公负伤20741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都有超过400名民警因公牺牲,他们的平均年龄仅仅是45.5岁。而对于广大百姓来说,他们正是暴力恐怖事件的直接受害人,在昆明事件之后,恐怖分子逃窜,全国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火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的人流量明显减少,可以说,那段时间,每个人都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的。

显然,我国面临的反恐形势日趋严峻,我们对恐怖势力必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并注重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全国上下严阵以待,严厉打击,遏制住恐怖主义势力滋生的苗头。

三、防恐反恐势在必行

现在中国已经长期面临着各种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且这些恐怖主义威胁的种类和特征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为此,中国必须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中国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强调在遵守国际法原则、恪守国际关系准则的前提下,通过联合国的框架,加强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采取一切切实有效的措施,打击恐怖主义。中国希望通过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根本上铲除国际恐怖主义。

在反恐问题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反恐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家间反恐合作; 二是加强和完善国内反恐立法;

三是重点加强城市反恐,提高群众的反恐、防恐意识和知识;

四是注重源头治理,切实加强防范控制措施; 五是妥善处理国内的民族宗教等矛盾。

对中国来说,对待恐怖主义犯罪,除了要采取有效政策坚决打击外,还要加强民族宗教间的沟通工作,另外,由于贫困与不公正也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中国政府应该努力消除腐败,缓和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民族团结、和睦相处。

总而言之,中国在当今国际恐怖主义“新生态”的局面下也面临着新的威胁,百姓们深受其害,面对全新的恐怖主义形势,只有加强国际反恐协调与合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反恐策略予以应对,才有能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抗争。 【参考文献】:

1、李少军,《对恐怖主义问题的几点思考》

2、戴凤秀,《反恐怖战略与对策》

3、胡联合著,《当代恐怖主义与对策》

4、傅小强,《国际恐怖新生态逐渐成型》

第二篇: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由次贷诱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大火熊熊燃烧,波及世界经济,我国经济也未能幸免。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投资者的资产损失。中国金融机构、企业,包括个人在美国持有一定规模的证券资产,其中多数是机构和公司债券、股票等。比如雷曼公司债券是全球主要固定收益产品之一,根据已披露的信息,至少有7家中资银行持有雷曼债券或对雷曼的贷款债权。雷曼公司破产导致其股权价值近乎化为乌有,据有关测算,雷曼高级债券可能的损失为票面价值的20%-40%,次级债券将高达96.5%。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大的受害者,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余额也仅有1.518亿美元(其中高级债券1.39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资产总额万分之一,或工行债券投资规模的万分之三,或工行上半年税后利润95亿美元的1.6%。由此看来,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将是十分有限的。

值得重视的是,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累及世界经济,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更显严峻,这种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不可小窥。因为这场危机不仅直接加剧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还必将波及实质经济部门,加剧信贷紧缩,给世界经济复苏投下更多、更浓重的阴影。由于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经济增长到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出口,美国又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国内出口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这种间接损失,将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要高度关切这种影响的不确定性,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同时,在开放中,加强金融监管,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第三篇: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低碳经济” 摘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字:

“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链”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 “节能减排” 正文

一 什么是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二 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 三 低碳经济对中国的意义

碳经济中国的意义理解低碳经济的来它包含深层含,我们不难理解低碳经 济其实是大国间能源博弈的产物。这种博弈中国才刚刚入场在京都议定书时 期中国还是被列入无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 年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能源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中航油深南电的被暗算到 油 价 动 导致的国航东航等企业巨亏还是从铁矿石谈判的处处被动到海外资源收购 的屡屡失手都让我们清晰认识到中国 已经被所有人当成了大国而且我们处境 更加尴尬。我们不但没有美国全球夸张夺取能源的实力也没有欧盟日本制定 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而且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 展  能 源 大 量 消 耗 的 阶 段 。但 任 何 事 情 都 是 有 两 面 的  我 们 真 要 感 谢 金 融 危 机  不 但 有 危  我 们 更 有 机 。金 融 危 机 使 得 欧 洲 财 政 吃 紧  也 使 得 美 国 在 能 源 问 题 上  不 得 不 收 紧 海 外 扩 张 策略  更 注 重 在 低 碳 经 济 的 模 式 。中 国 通 过 四 万 亿 经 济 刺 激 计 划  率 先 走 出 了 泥 潭  虽 然 金 融 危 机 重 创 了 出 口 但 给 了 中 国 进 行 转 型 的 最 佳 良 机 。 2 0 1 0 年  中 国 经 济 的 主 题 就 是 调 结 构  如 果能 够 顺 利 完 成 调 结 构  中 国 经 济 将 在 量 的 积 累 之 后  产 生 质 的 飞 跃  中 国 将 不 在仅 仅 是 世 界 工 厂  而 是 真 正 的 世 界 经 济 引 擎 。中 国 的 调 结 构 包 含 了 两 层 涵 义  一 个 是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一 个 是 区 域 结 构 调 整 。首 先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是 将 原 有 的 低 技 术  高 能 耗  低 附 加 值 的 行 业 转 为 高 技术  能 能 耗  高 附 加 值 的 行 业 。 今 年 中 央 提 出 要 大 力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 包 括新 能 源 、 新 材 料 、 节 能 环 保 、 生 物 医 药 、 信 息 网 络 和 高 端 制 造 产 业 等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 。 我 们 不 那 看 出  七 大 行 业 里  除 了 生 物 医 药 之 外  其 余 均 与 低 碳 经 济 有 直或 间 接 关 系 。低 碳 经 济 涵 盖 很 广  从 最 上 游 的 新 能 源  到 中 游 的 工 业 电 力 的 节 能 减 排  再到 最 下 游 的 低 碳 服 务  碳 金 融 等 。 中 国 拥 有 成 熟 的 制 造 业  也 拥 有 最 大 的 潜 力 市场  空 间 极 其 巨 大 。 例 如 中 国 的 太 阳 能 制 造 业 已 经 占 据 全 球 6 0 % 的 产 量  国 内 市场 却 几 乎 等 于 0  如 果 通 过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积 极 开 发 国 内 市 场  潜 力 无 限 。其 次 是 区 域 结 构 调 整  是 指 协 调 发 展 不 平 衡  大 力 发 展 中 西 部 经 济 相 对 落 后的 区 域 。 对 于 这 一 点  低 碳 经 济 则 是 最 好 的 载 体 。 中 西 部 地 区  相 对 人 口 稀 少 但 资 源 丰 富  之 前 我 们 一 味 开 发 煤 炭  有 色 等 资 源  造 成 了 大 量 的 污 染  给 西 部经 济 带 来 的 收 益 却 是 远 小 于 使 用 这 些 资 源 的 东 部 地 区 。低 碳 经 济 模 式 下  给 中 西 部 地 区 带 来 的 将 是 另 一 番 景 象  首 先 是 中 西 部 的 清洁 能 源  包 括 丰 富 的 风 能 水 能  还 可 以 利 用 广 大 的 土 地 建 立 太 阳 能 风 能 电 厂  为东 部 输 送 能 源 的 同 时  对 自 身 的 环 境 影 响 却 微 乎 其 微  双 赢 的 选 择 。 另 外  碳 金融 则 可 以 为 中 西 部 输 送 大 量 的 资 金 支 持  例 如 在 利 用 清 洁 能 源 盈 利 的 同 时  还 可以 把 节 省 下 来 的 碳 排 放 额  转 售 给 东 部 的 工 业 企 业 等 。 中国该如何实现低碳经济

从目前的国际态势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固然是大势所趋,甚至内外部的环境也都初步具备,但其中所将面临的障碍也不少,尤其是低碳理念与低碳实际之间存在矛盾。克服理念与实际的差距,真正实现低碳崛起,短期之内难以找到一条捷径,而只能是一点一点地前进。完善低碳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成为政府关注的事情,更要成为政府的责任。在竞争日益激烈、新的国际规制的倒逼和新的贸易壁垒呼之欲出的今天,谁率先实行低碳转型,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因此,应当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探索,从思路、规划、考核、机制、财税和管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 明确低碳发展思路。

一 制定低碳发展规划。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对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要严管到位,严格执法,建立起完善的舆论监督与导向机制,引导全社会都形成按照低碳经济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建设格局。国家2007年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08年次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正酝酿出台低碳经济振兴规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但仍缺乏整体性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为了确保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环节科学有序地推动低碳经济,政府应当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以指导其下级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制定,实现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共同引领低碳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低碳发展机制。

二 要积极探索进行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园区创建、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等各种低碳试点,尽快启动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随后逐步推进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等项目,开展低碳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和家庭的创建活动,抓好农村节能工作,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推进建筑节能,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安排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探索低碳经济的生产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强制退出的退出机制和财税政策的激励机制,完善低碳发展的技术成果转化体系,搭建低碳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 强化低碳管理体系。

三 是构建低碳社会文化。政府率先垂范,建设低碳政府。倡导简约生活、低碳消费、低碳办公、低碳生产等文化理念,在机关、社区、农村、学校等厉行低碳管理,制定低碳技术和产品标准、低碳建筑建设标准和低碳城市建设标准,形成良好的低碳文化。■

四、参考文献: 作者: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 等编著 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1

作者:刘卫东《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 时间:2008-3-18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 出 版 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④作者:朱合华 《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论文集》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

⑤作者:宋维明 《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

⑥(美)威利,(美)查尔迪斯,林而达 译,《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⑦作者:王宇寰 《节能减排---低碳的必由之路》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

第四篇:二胎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国大陆将全面实行二胎化生育的政策,随着实行几十年的“一胎政策”的正式终结。这次开启二胎政策是中央对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的问题和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我个人认为是我国新时期发展要实行的一个重大的战略。

首先,我们看一组数据额。最近这几年,中国制造业一直被“用工荒”和“工资成本快速涨幅”所苦恼,这一切都源于“三十年执行计划生育使得中国人口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衰老得更快,劳动力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红利不断消散”。放开“单独二胎”的动机其实是本“经济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底中国15-59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比2011年同期减少345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人口第一次减少。相比之下,日本比中国早14年到达这个转择点,不同的是那个时候的日本已经是富甲天下,坐拥3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而且养老制度非常完备,反观养老重压之下的中国该何去何从?由于计划生育,中国至少提前了25年遭遇刘易斯拐点,正所谓“未富先老”。最值得担忧的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劳动人口在20-39岁之间,这部分人口的增长率早在2010年便萎缩至零了,而且直至2035年这部分人口的萎缩速度将明显快于整个劳动力人口。这意味着主力劳动力人口身上的抚养赡养负担会越来越重。中国人口中纯负担人口(小于14岁或大于64岁)的比重在2010年见底,之后逐渐上升,到2035年将升至近50%。抚养赡养压力如此巨大,社会财富可能不堪重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很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巨大的贸易逆差国。

反观我国,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西方各国面前还是很弱的,如果没有了人口红利这个优势的话,竞争力还会下降。,而且老龄化所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导致我国年轻阶层负担过大!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务必要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制定新的人口政策,改善我国目前的面临的严峻环境!很早以前有户籍制度改革这个办法,可是我国是一个农民比重占总人口比重很大的国家!农民户籍的城市化成本过高!而且我国农民的收入降低,无法承担起城市化,如果由政府负担这笔费用,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改革进展缓慢,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说逐步放开计划生育便是一个极好的对策,因其伤害的既得利益较小,比较容易展开,实施难度低。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以及人口增长对于社会、环境的压力的问题等等。

根据IMF的最新的一份中国人口研究报告,如果政府不对这样一个趋势做出积极反应,中国目前高达1亿5千万的劳动力储备(失业或者半就业者)人口到2020年将减少到3千万,而中国也将在2020-2025年间穿越刘易斯拐点,到了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缺口将高达1亿4千万。

如果我国目前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的话,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一段时间够我国将面临社会适龄劳动力的缺乏,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和社会都会遇到重大问题。如果人口老龄化比重占总人口的比重过高,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二胎政策的开放,能够有效的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

回顾历史曾经我国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计划生育实施下,那段时期只生育了一个子女,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当然他们也是计划生育做出了一定的牺牲,例如很多失独家庭的出现,子女长大之后赡养老人的负担过重,子女意外去世之后父母无人赡养,空巢老人等等。现在有条件,也就如邓小平改革之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现在我国的经济社会需要适龄人口的增加,而且我们有条件有能力让这种政策实行下去。二胎政策会增加我国适龄劳动力,改善我国人口结构,优化我国社会模式,缓解社会矛盾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其次,新兴国家的发展必须经历工业化,而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之初,经济主要由农业和工业组成。经济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工业,而工业的增长则由来自农业的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动力支撑。充沛的农民工劳动力供应使工资成本受到长期压制,工业得以享受丰厚的利润和积累庞大的储蓄,而庞大的储蓄又能推动资本投资和扩张。当农业再也无法向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时,工资成本开始螺旋上升。这时这个国家就达到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完全消失。这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是对所有新兴国家的一种考验,很多国家经过人口福利之后就再也无法靠廉价的劳动力获取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导致本国的劳动力导向性产业无法成为本国的经济优势,从而导致国家GDP的下降,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从而导致经济问题引发就业问题!威胁社会稳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进程进程最快的国家,我国二胎政策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最主要就是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和提供适龄劳动力。目前,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这对世界的发展是产生负面意义的。我国实行二胎政策会缓解这个国际性问题,向需要的国家提供劳动力。不仅仅可以解决就业、民生、社会等问题,还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生育潮的到来,也会催生各国新政策的推出从而适应新一代社会需求,是世界的政策、文化处于不僵化的状态。间接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有学者认为在2030年到2050年之间,由于放开了二胎政策,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可以比基准情形提高0.2个百分点。那么这个背后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在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会比基准情形会上升。上升多少呢?到了2050年,跟不改革的情形相比,我们改革以后的205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会增加四千万。这是我们去年做的一个叫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其中有相当的一个篇幅,就用在研究这个养老金的缺口。结论是,如果不改革包括不改计划生育政策、不改养老金的政策 -中国城镇养老金累计的缺口,在今后38年当中,它的现值会相当于2011年GDP的83%。或者说一个流量的概念。如果不进行人口改革的话,到了2050年,我们的养老金的缺口会相当于GDP的百分之六点几。所以这是非常大的数字,不可持续的一个数字,会给我国的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实行二胎政策,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也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福利!所以说,我国实行二胎化生育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篇:WTO对我国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加入WTO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摘要 中国加入WTO后,各个方面都受到全球经济的冲击。其中,加入WTO更是给中国行政改革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与动力,WTO规则为中国行政改革提供了限制性的规范和阶段性的目标模式,促进中国对政府的职能、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等进行全面改革。 关键词WTO 行政改革挑战 动力 目标模式 参考路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数次以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其中进行大规模的行政机构改革8次。从这8次改革中可以看出,行政体制改革虽然也得到来自外部力量(扩大开放)的促进,但改革的主要动力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推动着行政改革一步一步向前进,行政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那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能。这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入世”前,行政改革受国内因素影响较大的话,那么“入世”后,行政改革将同时受到内外力量的共同作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一是跨(多)国公司,二是超国家经济组织。这两大主力将对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带来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和1995年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不同,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一个规范的国际性贸易组织,其一系列游戏规则、协定对成员方具有更强的约束力,特别是对成员方的政府行为要求更严。一个成员国要享受WTO的权利并从中获取巨大的经济收益,就必须根据WTO的有关原则、协议和要求,对政府的职能、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等进行全面改革。

一、WTO的规则对中国的行政体制提出了挑战

(一)、对政企关系提出的挑战。

WTO关于政企分离的原则告诉我们,行政体制改革只有从根本上理顺政企关系,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在全球性经济竞争中赢得胜利。《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关于解释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7条的谅解》专门对WTO成员方的国营贸易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了法律认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为本国国有企业和其他成员国企业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与地方政府具有十分密切的血缘关系, “政企分开”的目标始终不能实现,这严重地阻碍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政企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分布广泛,政府资产大范围地占据着各类经营性行业,甚至还有垄断的现象;二是企业的投资、经营、分配和人事安排等诸多内部事务仍受到地方政府较大程度的指挥和干预。中国加入WTO后,依照WTO的规则,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传统的联系纽带将逐渐被切断,职能部门不仅要平等地对待本国和非本国的企业.而且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之间也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传统的干部任免体制也将被打破,企业经理必须从企业行政干部体系中剥离出来.政府只应以出资人身份行使监督权,其他一切权力转交给企业。

(二)、对政府经济职能提出的挑战。

WTO关于非歧视的原则,提示行政改革只有合理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才能提升政府的良性能力,政府作为公共行政机构,不能参与WTO[1CJ经济竞争活动,政府对本国的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来企业同等对待,不能偏袒任何一方。WTO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政府不得不加大行政体制改革力度。合理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具体说来,入世后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平;二是法治,要严格、严密立法,保证各项管理活动,包括宏观调控活动,都有法可依,杜绝政府不良行为的发生;三是调控,要从以往的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的管理模式,运用汇率、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维护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四是保护,就是要在保持民族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

(三)、对政府运作程序提出的挑战。

WTO的透明度原则贯穿于各项法律条文中,它提示我们行政体制改革只有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才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WTO要求各成员方应在第一时间告知各其他成员国它的政策的改变、实施细则,各成员国签订的影响国际贸易现行规则的条约、协定等。防止各成员国间的不公平交易。我国政府在入世谈判中曾经承诺中国以后所有的涉外经济法规必须透明,凡是不公布的,就不能执行,只能执行公布了的, “黑箱操作”的内部文件不能再搞了。但就我国的现实来看,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公布方面都还未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程序性规则;在政策法规的决策方面,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不仅决策的程序及相关资料都不公开,而且常常连决策的结果都不公开,许多所渭“内部文件”、 “内部材料”实际上都是公众应当知晓和掌握的信息。显然,我国政府的“透明”程度还远远来达到世贸组织的要求,因而,加入WTO后,世贸组织必然会对我国的政府运作过程中的透明度问题提出要求。

(四)、对政府部门本身和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挑战。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需要,政府应当是 “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政府应当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准的公务员队伍。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和公务员队伍,其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以及决策管理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适应入世的要求。一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公务员还没有真正树立起为社会、为企业、为公众服务的思想。现在的部门每每强调“加强管理”,实际上部是在加强对老百姓的管理.对企业的管理。我们出台的各项法规也很少设计对部门权力的控制。二是政府部门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权力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政府部门通过法律走私进行“设租”、通过执法行为进行“寻租”的情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我们的政府公务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准还远远不能适应入世后的客观形势的要求。面对WTO的迫近,政府及其公务员的决策管理、开拓创新和依法行政等方面的能力都很难适应发展的要求。

二、加入WTO为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动力

加入WTO,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中国取得了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平等的贸易权益,中国在更深的程度上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由于各国的起点不同,自然会导致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的现象。中国加入了WTO面临着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竞争,一方面中国与其他WTO成员拥有了平等的权利,拥有了相对平等的竞争平台,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WTO发达国家成员具有较大的差距,中国政府只有借助这次加入世贸组织获得了平等权益的契机迎头赶超,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要在全球竞争中迎头赶超,必须更多的吸引外资外商的进入,而外资外商的进入主要看你投资环境的优劣,而投资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又是与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都是由政府主导营造的。试想在一个连开一家餐馆就得花几个月时间跑无数个部门,敲上百颗公章的投资环境下,有选择自由的,追逐最大利益的外资与外商怎么会光顾呢?中国政府要想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赢得相对的优势地位必须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而改善投资环境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改善政府行为,进行行政改革。

三、加入WTO为中国的行政改革提供了目标模式与参照路径。

(一)、加入WTO为中国行政改革职能的转变提供了目标模式,为机构改革提供了参照的路径。

我们在行政改革中提出职能转变已经许多年了,但职能的转变仍然不理想,这其中在92年前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是太明确导致我们的政府职能的转变方向不明确,而在92年后我们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按说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有了明确的方向,但是由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到底这样的一种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政府职能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们无法获知也无从参照,只有在改革中试错。当前中国行政体系处于社会转型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构建过程中,当前中国没有成熟的市民社会,没有政治行政相对二分的过程,行政体系在当前社会中的角色极难定位,相应职能也会模糊不清,我们当前的改革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依职能定机构,谁定职能?谁能合理界定职能?如果是法定职能,法定职能能做到吗?那么这种界定合理吗?其结果将是对行政效率、行政责任、行政目标的贡献还是阻碍?现实的改革状况是行政机构自定职能、机构和编制,由于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自然的经济人倾向,这种对职能界定的合理性程度可想而知。

但中国加入了WTO表明我们在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我们也认同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方面具有全球趋同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普遍性表明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和趋同性,我们当然可以借鉴其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建设发展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方面的制度建设和一些改革措施了。WTO提供的一整套关于成熟市场经济下政府如何行为的规则为中国政府的行政改革转变职能提供了参照的目标模式,政府的职能转变就应该向WTO规则给定的目标模式转变。

中国加入WTO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加入WTO后在政府改革方面的成功的经验,吸取其他国家在应对WTO挑战进行变革中的教训,加入WTO其实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平台,并且这个学习和借鉴的平台没有丝毫的理论的障碍,也很少有保守派的诘难,这个过程有现成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后的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对于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的中国具有极大的参照作用,这样就相当于为政府的机构改革提供了参照的路径,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指引了一条低成本的阶段性变革之路。中国政府要好好利用这一契机,正如朱总理在200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羁绊,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只有政府的职能定位明确了,机构改革才有依据,入世为机构改革也提供了现成的参照,WTO其他成员国为遵循WTO规则而进行的机构改革的经验可资借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机构的设置,尤其是肩负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责任的机构的设置可以为我国政府机构时参考和学习。

(二)、加入WTO为行政程序的再造提供了指导。

目前中国实际行政实践中,许多行政程序不透明不公开,存在着严重的暗箱操作嫌疑,并且许多行政程序不合理,过于繁杂。比如有的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利用行政相对人对行政程序的无知,故意刁难以索取好处;故意放纵行政相对人违法违规以扩大罚款的来源;还有的主管部门经常搞什么评比检查摊派等注定由行政相对人(企业或个人)来买单的活动,为企业的正常的经营活动制造麻烦添加成本。正是因为这些过于繁杂存在暗箱操作嫌疑的行政程序的存在才使得行贿受贿的权力寻租现象普遍出现,才是恶化或者制约投资环境的真正元凶。根据WTO的透明度原则,政府的行政程序必须是公之于众的,并不得任意变更的,更不能因个别领导人的好恶而随意解释。WTO规则为成员国行政程序的设立制定了明确的规范,比如关于进出口许可程序,WTO协议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对于有关进出口的行政管制的程序,从管制的货物的清单的公布到变更清单的通知形式和时限,再到发放有效期的规定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再如关于司法审查的程序性规定,WTO也给出了明确的程序性规范,各成员国必须遵守。

加入WTO对中国的行政流程的再造提供了契机,为行政程序的合理化规范化提供了阶段性标准。在今后的改革中政府应该或者说必须按照WTO规则对成员国行政程序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改革。首先,要使行政程序公开透明为公众所知,坚决打破暗箱操作的处境;其次,要简化行政程序,使行政程序保持简便高效;再次,必须依照WTO的有关行政程序的规范对现行的不合理的行政程序进行改造,大力精简行政审批,对于不得不审批要严格规范。

(三)、加入WTO为行政分权的规范化提供了压力和规范。

WTO规则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自由贸易与统一实施原则,要求国家的贸易制度在全国

范围内统一实施。在我国目前国家的贸易制度及其他各项制度与政策在全国各地都是各有特色,五花八门,更严重的是地方保护主义和土政策盛行,现实中还存在着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利益而以行政命令抵制外来商品甚或摊派本地企业的产品给公务员做工资,这些情况都表明在我国,存在严重的行政权力的划分的不规范现象,使那些本来不应由地方政府行使的权力却由其违规行使了,地方政府违规行使权力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与WTO规则相悖,必须进行变革。如何变革,WTO规则也给出了有关的规范,例如:在对有关“非关税措施”的规定中规定:“进出口禁止和限制以及影响进出口的许可程序要求只能由国家主管机关或由国家主管机关授权的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行和执行。不得实施或执行不属国家主管机关或由国家主管机关授权的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行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总则第七条第四款)在贸易制度的实施有关方面规定:中国应以统

一、公正、合理的方式适用和实施中央政府有关或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或外汇管制的所有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发布或适用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其他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总则第二条第二款)中国地方各级政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其他措施应符合在《WTO协定》和本议定书所承担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总则第二条第三款)中国行政改革中的行政程序的改革就有了规范的指导。

另外,WTO规则为中国行政分权提供压力和规范的重要一点是要求对政府的行政行为,不仅仅是现行法律规定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且包括相关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严格的独立的司法审查,要求给于行政相对人以更多的司法救济的机会,其实就是严格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使国家行政权在国家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间重新调整。并且还有一点规定:中国应建立一种机制,使个人和企业可据以提请国家主管机关注意贸易制度未统一适用的情况。这些规定都为中国限制行政权力,进行行政分权提供了规范。

(四)、加入WTO为行政主体的重塑提供了压力和范例。

加入WTO,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人才、资本、技术全球流通之中,大量的外资与外商进入中国。来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外商到中国来投资或贸易必然还会以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标准来期望政府的行为和国家公务员的服务,如果我们的公务员的服务不令人满意,同时由公务员来执行的政府的行为又脱离规范,违背WTO的有关协议,轻则被诉,遭惩罚受制裁,重则人才、资本、技术外逃,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越来越穷,毫无希望。

政府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的发挥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国家公务员的具体的服务体现出来,这种服务水平的高低就取决于国家公务员素质的高低。而我们国家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公务员相比还不够高,我们的国家公务员目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的水平的确是不容乐观,现代行政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家公务员不具备现代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实际中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有人格化的倾向和非规范化的特点。加入WTO为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紧迫的要求,要求国家公务员加紧学习,学习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学习WTO有关规则,树立为公众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树立廉政高效意识,树立对公众负责的责任意识,提高对公众意见的回应能力和效率,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注重个人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培养公信力。我们的公务员应该向WTO发达的成员国的公务员学习,学习人家对公众服务的方式、程序和效率,因为我们的公务员也面临社会公众这样的期望。

加入WTO给中国政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中国的行政改革提供了空前的动力,并为中国行政改革阶段性的目标选择和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与规范。

参考文献

[1]赵景爱.加入WTO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J].山西政报,2001(21):25

[2]郭红杰,李鹏.入世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J].行政与法,2003(02)

[3]张茅.在加入WTO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行政管理,2001(12)

[4]汪慧.加入WTO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下一篇: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报告

热门文章

恐怖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