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申请三步曲

2022-11-18

第一篇:英国留学申请三步曲

.开学三步曲

教师的任务不是为社会机器培养合适了螺丝钉,而是教会学生怎样生活.”在今后的教学教育生活中,我将时刻端正自己的心态,不断的刻苦努力,积极进取,以日新月异的面貌迎接现代教学的挑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自我介绍,就是给每个同学一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姓名,年龄,爱好,特长,愿望。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锻炼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敢于站在讲台面对大家讲话,要讲的精练,生动,精彩,令人难忘。

2.竞争班干部。每个同学都可以来竞争一个职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挑战意识,领袖意识和参于意识。

3.给每个学生一封公开信,在信中,我首先对学生进入我的班级学习表示欢迎,也介绍了我自己的情况,并且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营造家的氛围

1.学唱班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就要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把家的氛围营造了起来。

2.生日祝福,鲜花,值日生档案 在同学过生日的那天,由班长主持,大家一起给他唱生日歌,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祝福;教室里要保证每天有鲜花,让自然的美带给大家好的心情;在后面的黑板报上有一个值日生档案,让值日生写上自己的生日,爱好,最想说的话,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他。

3.图书角:由每个学生志愿捐书,集中起来构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现在已有藏书一百余本。图书角大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了。

4.写日记 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可以写写给老师的心里话,每周一我会收上来认真的阅读和批改。这样,即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开辟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感情也就有了归属了。

第二篇: 人生三步曲

人生一路风风雨雨,光靠一个人去扛去顶,很多沟沟坎坎的地方是过不去的。当然,我们不能违心去想,到了困难的时候,就能够意外获得贵人的相助。

我们生存于社会这个大家庭当中,要想获得帮助,就要自觉去帮助别人;要想获得温暖,就应该向他人释放暖流;要想获得尊重,就必须去尊重他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献出爱心,就能收获爱心。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生的道路,我们一路都要感谢。

在陌生的城市,感谢好心人为你指点迷途;在创业的初期,感谢让你赚到第一桶金的亲友;在无情的自然灾害来临之时,感谢为你打开生命之门的解放军战士;在病魔突如其来之时,感谢为你解除病痛的医者仁心;在人生低谷之时,兄弟和闺蜜对你的全力支持和不离不弃……

感谢你的父母,他们给了你生命;感谢你的师长,他们给了你知识和力量;感谢你的朋友,他们给了你无私的帮助;还要感谢你的敌人,他们让你越挫越勇,变得更强大。

情 怀

做人就要做有思想,有情怀的人。选定目标后,就要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勇气和决心。人生天地之间,要包容万物的胸襟,要有怀揣天下的情怀。

人生有情,心怀天下。

情怀,是常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情怀,是常存敬畏之情。要常存敬畏历史之心,常存敬畏法纪之心,常存敬畏权力之心。敬畏历史,要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敬畏法纪,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法纪观念,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敬畏权力,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让自己所做的工作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情怀,是常修自律之德。做人做事以德为先,牢牢守住道德的底线,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自律能力。常省自身之过,常存自律之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做人,但求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事,讲求敬业执着甘于奉献。

荀子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后,坚定执着,持之以恒,努力坚持到底。梦想将不再是梦想,而必将成为现实。

我们每个人都会被挫折缠绕的时候,每当这时,我们不要选择逃避,坚守信念的力量,越在最紧要关头的时候,越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绝不退缩,终会拨云见,放飞希望!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坚守叫忠诚。

我们的理想需要坚守,我们的事业需要坚守。坚守,正是努力追求,执着付出的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更是一种永不放弃、甘于平凡的时代精神。

第三篇:开学三步曲

开学三部曲

“一切皆有可能”

返校晚上,我班竞选了班干部,过程令我们受益匪浅,结果令人出乎意料。

A一马当先,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挺直胸膛,站得就像一棵松树那么笔直,他大声地说出自己要竞选的职位——卫生委员,以及自己的竞选宣言。他的勇气令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第二位是B,他拿着演讲稿,不慌不忙地走向了讲台。他镇定地站了站,大声响亮地说:“这次我竞选的是学习委员······”老师点评道:“B讲得非常好,他运用了上学期所学的发言稿的写法,分别从自己的优势,自己符合的条件和自己当上之后的措施几方面来说,条理清晰,也很有说服力。他准备得很充分!”接下来是C,她的演讲方式比前几人更新颖,她还配有幻灯片。她的精美幻灯片,她响亮的声音,也让她赢得了安全委员的职位。D的一句话“只要有心,就一定可以!”也让我们印象深刻。确实,只要有一颗坚定地为班级服务的心,就一定可以做好工作!

在班长这一职位久久无人竞聘之时,A又站了起来,说:“让我来试试!”老师表扬他这种勇于尝试的行为,告诉我们,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同学们犹豫、胆怯的时候,A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次机会。

最终A成为我们新学期的班长!原来,一切皆有可能!

各尽其职

这学期,老师让每人都申请了一份工作。有人负责包干区,有人负责擦黑扳,有人负责整理讲台,有人负责擦窗台,有人负责帮老师输入成绩„„E是负责关电灯电扇的,当初申请工作时,他举手高高,可转身离开教室时,却已将工作忘得光光。第二天,出操回来,老师说他的工作是其他同学帮他完成的。他一脸通红。傍晚,吃饭排队去了,我们见电扇开着,E又不见了,刚要开口说“他又忘了„„”却看见他急匆匆地跑进来,伸手去转开关了。老师表扬他开始记住工作了。第三天,他又忘了。不过,第四天开始,我们发现我们在外面排队时,教室里电灯电扇已关!

养成习惯,记住工作!

小小生物角

第二周,我们班又增添了一个生物角,老师让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照顾一盆植物。

回到家里,我从奶奶那儿拿了一盆“落地生根”,很好养。

来到学校,看见同学们带了:仙人掌、迷你的树、铁兰、芦荟等。我低头看来一眼“落地生根”。它朴实无华的绿叶子,显得格外特别。把一盆盆植物放上玻璃柜上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分配任务:

1、丰与聪负责植物的阳光与位置。

2、我和雨负责植物的水分充足。 一天后,我前来看植物,发现它在烈日下显得有点“口渴”,半边的泥土已经发白发硬

了,我见况急忙把水拿来,让它的泥土变得又湿又软,我们照看得太不好了,居然泥土缺水了也不知道,并同时看了看别的植物。楠的铁兰花在烈日下依旧怒放着,花中仍鼓鼓的,充满了水分,真是厉害啊! 我们的植物可能并不是很好养,但我们一定会用最大的努力去照顾它。

我想,那一株株植物在我们的照顾下,一定会充满了生机,在玻璃柜上整齐地摆放,成为我们601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601班

第四篇:写作训练三步曲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今后的工作生活角度讲,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从应试的角度讲,中考试卷中写作占有半壁江山。笔者在写作教学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写作教学模式,起名叫――“三步曲”。

第一步:入门

这里所说的入门不是一般意义的写作入门,不是写作技法的讲解,不是语言修辞的训练,而是走出写作的阴影,重新燃起对写作的兴趣。笔者用六周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一步。

1)美文欣赏,轻松面对。师生欣赏佳作,其中有教师准备的,也有学生准备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如学生比较喜欢的毕淑敏、周国平、余秋雨等作家的美文,还有一些和学生思想生活接近的中考满分优秀作文。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其中的美,轻轻松松地面对写作,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从而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2)日积月累,丰富素材。要求每人准备积累本、粘贴本。将优美篇章、妙词佳句等摘录下来,师生交流、赏析。每节课的课前5分钟学生介绍自己最得意的积累作品,并谈自己的看法。这样做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勤于动笔,抒发情怀。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每周至少两篇,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展示优秀日记。这些在班上展示的优秀作品,是教师挑选或小组推荐的好作品。对这些作品不做整体评价,而是发现闪光点,哪怕很小的闪光点也抓住不放,及时鼓励,让学生体味成功,看到希望。小练笔,不写大作文,压力小,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和烦腻,收效很好。

第二步:专项训练

这步大致用8周时间,包括立意、选材、构思、语言、技巧。

1)立意。立意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等。立意的高下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总结立意时要注意的问题及方法。化大为小,立意显真情;推陈出新,立意见新颖;反弹琵琶,立意求深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和思考。

2)选材。如果说立意是作文的灵魂、统帅,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选择典型、新颖、精炼的材料是中考作文制胜的又一绝招。所以第二项专项训练就是选材。设计话题,拟定文题,确立主题,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选材。例如,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为话题的选材训练中,学生交流了自己的素材。有的取材老照片的故事,爷爷奶奶的黑白照、爸爸妈妈的彩照、哥哥嫂嫂的婚纱照;有的取材几代手机的变化;有的取材乡村的村村通公路;有的取材奶奶的时尚新装……通过交流,学生觉得都有的可写,不再为写什么发愁了,并从中确立了新颖的角度。选材要扣主旨,要力求新颖,要巧于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要调动积累,让材料库中的材料复苏,为己所用。

3)构思。话题作文曾是中考的主流,既不限定选材和立意,也不规定文体的运用,给考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较大的自由度。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其宗旨是要在文体这个层面上,张扬学生的写作个性,活跃考生的思维方式,展示自己的语言才能。于是各种避俗求异的形式创新之花竞相绽放。有书信式、故事新编式、合同式、小标题式、日记式、对话式、题记式、戏剧式、实验报告式等,详细地介绍每种创新形式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所适应的不同类别的文章。

4)语言。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对学生的语言干涩无味、缺少丰腴美艳之感的现状,笔者进行了语言的专项训练。包括仿写句子的大量练习,还设计了生动形象写人法、精彩议论抒情法、情景交融写景法的专项练习。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好段落:“风度是大雨中为人撑开的小伞,风度是骄阳下替人遮阴的大树;风度是诸葛亮空城上坦然的琴声,风度是周总理外交中从容的回复;风度是指挥家飘逸的手势,风度是思想家睿智的头颅;风度是司仪得体的举止,风度是模特优美的款步。”

5)技巧。这项训练包括拟题、开头、结尾的技巧。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为话题、材料作文拟出新颖的题目,给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设计话题,规定题目,写出作文的开头结尾等。学生没有写作的压力,很轻松,且有成就感。

第三步:整体写作

1)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让学生准备材料。2)讨论阶段:针对作文题目,发动学生从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讨论,打开思路。3)学生写作阶段:综合作文讨论课上同学们对文题的意见和自己的见解,列作文提纲,开始写作。4)作文评价阶段:在作文评价课上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组织引导。分组阅文,每组循环阅读其他组若干作文,按A/B/C/D评出等级。小组综合评价,写出评价意见。然后推选佳作,在课堂上朗读。学生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发言过程中,同时思考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哪些问题。进而扩展学生作文的层面。5)学生修改阶段:根据评改课上学生的意见和教师的总结,修改作文。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第五篇:快乐作文三步曲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写作的表述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笔者亦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传递真情实感。但是在教学的实践中,常常遇到学生写作文时有畏难情绪或是不知从何下笔,让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蜀道”。通过对新课标的研习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的不断摸索,我渐渐总结出提高作文教学活动效率的几个心得。

一、激发写作兴趣,排除畏难情绪: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面对学生写作时的畏难情绪,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想写”——激发写作兴趣,“爱写”——加强写作意识。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头尾”,即作文题目的选择和作文的批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的组织中来。

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我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原则,根据他们普遍喜欢探索、猎奇的心理,捕捉兴趣点。如从学习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析。在探究乐府民歌《木兰诗》时,对主人公建立功勋、辞官不受、返回故里的情节,学生普遍认为主人公摒弃名誉地位、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品格十分高尚。我却就此提出了异议:“木兰很傻!”这个提议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一个名垂千古的巾帼英雄怎么会傻呢?如果说她傻,那我们这个国家还会有舍生取义的人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身边不再会有英雄„„真是“‘异议’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歧见迭出,欲罢不能!再如针对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为未来学习和生活设定目标的冲动,好胜争强的心理特点,我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让人生目标成为命题的良好契机。例如:《我茁壮,我成长》很容易激起学生向自我挑战的情绪;《居里夫人,我想对你说》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名人对话,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我是那朵紫罗兰》、《我选择了-------》前一题带给学生成就自我的快乐;后一题则令学生思索:人生面临抉择时必需哪些品质?还可以提供一个题目,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几个备选命题,让他们自由选择想写的内容。

现代心理学和行为学的众多经典实验都已表明:个人在群体中获得的正面激励越多,其在潜意识中的个体期待会促使其在工作、学习中获得长足进步。所以运用作文评改的策略,也能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老师的认可如同一缕缕和煦的阳光,驱除学生心中的阴霾。可如果作文本上尽是“思路

不清晰”“语句不流畅”“主题很模糊”等一些令学生沮丧的评价,他们就不可能对作文产生兴趣。我每每从作文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突破,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巧妙运用“溢美”之辞,使评语尽量具有表达形式上的美感,传情方面的亲切感及鼓舞性。如在设计评语时,针对写作能力较差,又缺乏信心的学生,我就会抓住其作文中的优点评价:“你真棒,美妙的语句不仅带给老师美的享受,而且祛除了老师的疲惫,谢谢你!”给予他鼓舞和激励。对语感较强,有较强写作能力的学生,我写到“夜莺的歌喉带给黑夜以色彩,你幽默的语言带给老师以快慰”。恰到好处的评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文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的进程中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恰当合理的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是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又一途径。首先通过适当的培训,让学生掌握评价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明确怎么评,如何改。其次着重要求他们抓住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要求进行评价。再次指导学生遵循先着眼全局,再研究局部的程序。最后则是指导学生掌握好“评”和“改”的尺度,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和其他同学作文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作文的评价自然觉得“胸中有丘壑”。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评改文章的良好习惯,锻炼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因其能主动的参与到作文的评价工作中来而激发无限写作热情。

二、观察体验生活,引导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或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或是不善于思考和感悟,造成作文主题浅薄,语言苍白,表达无力。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朝著名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就要求师者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认知和思考,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写作扬起远航的风帆。

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及观察方法。在他们周围,总有一些事会引起他们关注和兴奋,也总有人值得他们注意和欣赏,所以引导其观察时要全身心地投入:要用眼细致地看,用耳认真地听,用脑深入地思考,用手及时地记。把社会生活当作自己的“小舞台”,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观察,才能揭示出生活的真谛,写出动人心魄的文章。在观察中,我不仅要求学生要细致、全面地思考所观察到的对象,还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指导观察

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身边后社会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起始阶段,我按各种不同的观察对象(自然、亲情、突发事件、人物等),讲一些不同的观察方法(直观观察法、情境观察法、并行性观察法等)。当学生有了观察的欲望,且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又及时向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训练要求:扩大观察范围,从不同层次进行复杂的观察,把观察对象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广泛地接触、体验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同时尽可能将观察与课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

其次,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所见所闻的精彩现象、人物素材,所感悟到的思想火花、瞬间的灵感记录下来。或赏析摘抄,或巧做卡片,或勤写观察日记,或多作读书笔记,随手翻阅,写作时便可以信手拈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想象学生没有平常观察的积累,怎能写出好文章来。只有有了观察积累的素材,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

三、提倡大胆创新,鼓励抒发真情

心理学认为,思维定势是学习的最大障碍。表现在学生的习作中,往往是立意定势、选材定势、结构定势等等,这些定势使得学生的习作苍白、乏力。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等的综合反映。学生在作文时如具备了创新意识、养成了创新习惯,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在崇尚愉快教育、提高写作效率的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联想思维、辨证思维、灵感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各种各样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勇于创新。通过引导学生在立意、选材上的求新求异来倡导自我创新,自我塑造。如在写作《快乐小记》时,可以选择引起“我”快乐的某个人、某件事、某首歌曲、某段趣闻、某种心得,工笔细刻;也可以让“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的联想成为“我”别样的快乐。同样写作《我懂得了-------》(备选项:父爱、母爱、老师的爱),按传统选材,多数学生会写父母的千呵万护、老师的辛勤付出,把爱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本能和责任。“不严不松又慈爱”是他们对爱的认识。这时不妨让学生尝试一种反向思维:“不打不骂,不亲不爱”;“严是爱,松是害”让爱的博大和深沉感染学生。通过创新思维,逆向定论从而帮助学生智力的发育、身心的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但是在学生的作文中,虚假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例如在写作《感受父爱》时,大多数学生把自己的父亲塑造的或是理智和深沉的化身、或是天使和暴君的别称,一味的赞扬、褒贬使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假的,事件是虚构的,感情是浅薄的。

此时,我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励他们摒弃陈规,变通思维方式,尝试用类比激活灵感,如高枫枫以云的动作、心理来刻画父爱的伟大。她开篇写到:“风快把云吹散了。抬起头,有一抹云停留在天边,不肯离去,久久地徘徊,徘徊着。。。。。。”接着她用细腻的笔触感悟云的慈爱、沉默、留恋和怅然的离去。结尾处道:“蓝色的晴空,被云扫过之后更透明。在另一个全新的起点,向之前的饿故事告别。父亲的爱,万里无云!”这时,笔者的心在颤动,在敬佩,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最感人的力量来自情感的迸发,最绚丽的“美丽”来自心灵闪烁的火花,而最自豪的情感心灵深处的珍藏!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真事,诉真情,表达真情实感。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创新必须围绕学生的主体,围绕“以学为乐”的基本路线进行。更何况,作文素质的培养,技巧的掌握,水平的提高,并非以蹴而就。它是一个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只有积累了深厚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切体验,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有境界则成自成其高者”作为师者只要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把握学生的性格心理,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就能奏响作文华章中的快乐音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有关描写人物的句子下一篇:员工五险一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