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自评报告

2022-08-07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发展自评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学校发展自评报告

学校发展自评报告

华峰示范小学工作自评报告

(2015-2016)

2015-2016学年,我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落实垣曲县教育科技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为主、安全为重、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高目标定位,高质量追求,高强度推进。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扎实开展德育工作,以德立校

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德育。我校一直特别重视教师师德建设和学生品德教育。

我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开展师德方面的教育,通过学习各类规范要求和政策法规,增强全体教职员工依法从教的意识,强调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通过业务学习,增强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意识,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努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个别谈话、督促帮助等途径,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年来,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重视后进生的辅导帮助,关爱每一位学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校以活动为抓手,围绕传统主题教育活动创造性地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如9月份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国庆的“唱红歌”比赛,11月份的“感恩励志”活动,“敬廉崇洁”活动以及一直开展的“争当文明好少年”系列教育活动等。

二、规范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兴校

(一)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1.重视教研组建设。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着重于过程,不留于形式,做到了有目标、有教学设计、有专题研究成果,学期结束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总结交流,表彰奖励教研工作先进个人。

2.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本土化、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与共同体、中心校教研安排的活动有机结合,认真学习,重点进行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培优补差、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活动。 3.关注教学质量。本学年,我校注重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关键学科、关键教师,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扎实抓好各学科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认真落实转化措施,花大力气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必须依托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以“练内功,促提高”为动力,以中心校“有效课堂达标”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1、强化有效教学达标定级活动过程性考核。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心校有效教学达标定级活动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了考核细则。强化考核,认真记载,留下教师工作情况的原始资料。在中心校有效教学达标定级活动中期检查中,我校的做法受到教育局领导的好评。

2、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以“青蓝工程”为载体,重点抓好新教师教学常规和课改理念的运用,及时做好跟踪、培训、提高,使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功。坚持传艺树人并重,在师徒之间大力倡导互动意识、合作意识和共进意识,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三)抓实教学常规,提高管理水平

抓常规管理要遵循教学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要规范,要严格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开齐、上好每一节课;二要细节,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三要过程,立足于管好今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雷厉风行、追求完美的的工作作风。我们坚持做到,每月不定期检查二次,加强随机检查,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反馈,与教师岗位目标考评紧密挂钩。

(四)深化课题研究,优化教研过程

坚持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有效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重视校本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强化教学计划、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和个别辅导等五个环节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努力做到“四个一”,即承担或参与一个课题,积累一套资料,写好一篇论文,上好一堂公开课。

第二,重视课题研究。遵循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原则,抓好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开展个人课题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与水平。

第三,深化课堂改革。正确处理好教学效果和教学时间的关系,坚决纠正拼时间和题海战术的高耗低效行为和陈旧模式,杜绝无效教学行为,努力做到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练习、有效辅导、有效测试。

三、抓好体卫艺工作,提高素质

学校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实施体艺“2+1”工程,开齐上足体卫艺课程,进一步规范学校体卫艺工作,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坚持“健康第一”,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贯彻体育新课程标准,开齐上足体育课,提高“课间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加强课余体育训练,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春学段,我校举办了体育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第二、强化学校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继续坚持重大疫情报告制度,配合卫生防疫部门,抓好常见并传染病防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控制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尤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广播台的优势,开辟了心理专栏,正常开放心理咨询室,保证“心语”信箱畅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抓好学校艺术教育。贯彻艺术新课程标准,开齐上足艺术课,抓好文娱训练,扎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四、精心打造书香校园,彰显特色

“让校园弥散书香,书声朗朗;让师生共同阅读,共享阅读”是我校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

1、推进“每天阅读30分”活动,培养“学习型”教师。一年来,我校以“培养学习型教师,争创学习型学校”为目标,重视并强化教师的读书学习活动。保证教师的日常读书时间,要求全体教师坚持每周三下午1个小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读书活动;定期举行以“读书、教书、做人、为师”为主题的“教师读书报告会”。

2、推进“读书伴成长”工程,培育“学习型”学生。我校借“阅读之星”、“书香班级”的创建活动,继续在全校学生中大力开展读书活动。①保证读书时间。继续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在校读书时间:早读20分钟自由朗读;午饭后20分钟的自由默读,下午放学前20分钟阅读。②确保有书可读。各班继续建立并完善“班级图书角”,保证图书角存书量生均2本以上,保证图书角的随时开放。③保证每学期的读书量。要求学生每学期读课外书不少于1-2本;按照县教研室要求积极背诵古诗文。各班在板报专栏里书写本周必背的诗文,积极创设学习古诗的氛围。④规划好学生的读书活动。全体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每个班的语文教师要结合专题教育定期组织年级阅读活动,学校教导处适时组织校级读书活动。活动内容突出主题化,活动形式突出全员化,以活动带动学生的读书热情,以活动检测学生的读书成效。⑤“阅读之星、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评选“阅读之星”;在全校开展“群体阅读争优活动”,评选“书香班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⑥编印富有特色的学生阅读摘记本,引导学生养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营造环境

以安全稳定为重点,大力营造健康稳定的教育发展环境。

1、重视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山西省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广泛开展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教育,增强安全防范的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预案制度,全面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

2、开展专项整治。我校积极主动配合乡镇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学校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室、无证经营小摊等,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强化安全管理。做好学校消防、家长接送学生的管理。

六、加强学校后勤管理,效益优先

1、不断完善配置,提高办学条件。

2014年9月,我校迁建至华峰初中院内,办学条件有了根本上的好转。王县长、赵局长等领导多次来我校视察、调研,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结合标准化学校验收、均衡验收工作,我校配备了27台学生机、17台教师机和6套多媒体电教设备,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2、加强档案管理,增强档案意识。学校所有教育教学资料实行学期归档制,确保档案资料无流失。质量评估档案实行专人负责、专人归类、集中整理的方法,确保质量评估档案齐全、厚实、精细。

一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垣曲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垣曲县学生基本素养展评二等奖”等多项荣誉。我们有理由相信,华峰示范小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第二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新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自评报告

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重点放在“五大机制“建设上,尤其是在培训机制和辐射机制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我校自评情况加以汇报。

一、建设规划(总分10分,自评为10分)

学校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较高,并把此建设纳入了学校整体规划。学校针对岗位为教师制定了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是基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教师是创建专业发展学校的最直接受益者,在五年计划内培养一批在上海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组,培养一批人格魅力足、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因此,能获得教师的理解、认同与配合。

二、组织领导(总分10分,自评为10分)

我校实行校长责任制,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第一负责人。主管领导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不断学习和研究,并阅读大量相关资料,留有学习笔记,工作思路清晰。学校工作分工明确,有相应的制度和记录。各教研组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校本研修。

三、运行保障(总分10分,自评为9分)

1、条件支持

我校具有满足校本研修和教师自主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学校图书室种类教育理论杂志种类多,能有效服务于一线教师。学校宽带接入互联网,并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一台电脑,能满足教师备课、学习、交流需要。

2、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作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专项资金。

3、时间保障

多渠道保障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时间。

四、制度建设(总分30分,自评为23分)

1、继续教育制度

我校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为100%。

2、教研制度

根据我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我们试图在教师培训机制上进行创新,构建“课改、教研、师训”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机制: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专业水平,形成以学校为基地,以问题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舞台,以“共同性、进取性”为组织文化内涵,以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校本培训系统,以期实现“课改引发教研,教研推动课改;教研带动师训,师训提升教研;师训启发课改,课改激活课堂,课堂引领师训。”这样就较好解决了教学与培训、科研与实践、现实与发展的矛盾关系。

我们抓住备课组课改课题,以课题项目管理形式,对备课组的项目达成度予以调控。课改有什么问题,就产生了培训课程需要。

3、科研制度

我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申请了十二五课题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以此课题为切入点,不断研究课改中的问题。此课题现在进行中。

4、导师制度

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并大力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5、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

积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为教师学习和发展创设条件。

6、评价奖惩制度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奖惩机制,并将其纳入期末考评,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每位教师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五、教师专业发展(总分20分,自评为16分)

1、教师队伍情况

我校共有26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我校有两名骨干教师,并起到带头作用。

2、个体发展

我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达成率90%以上。

一年来,教师在成长道路上收获很多。如,我校教师马玉昆、冯松辅导的作文获华人杯大赛优秀奖。宋维老师、于艳霞老师在学区作示范课,宋维老师、郑利娜老师和齐丽娟老师在县素质大赛中获奖。

此外,还有很多教师超越一般发展速度,提前达到更高专业水平与任职资格,

但受单位指标限制而没有晋级职称的机会。

3、团队发展

学校各层次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教职工语言文字测试全部达标。在2010年省督导评估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六、示范辐射作用(总分20分,自评为13分)

我校与县回民小学和县幼儿园结为帮对学校,两所学校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我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申请了十二五课题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以此课题为切入点,不断研究课改中的问题。此课题现在进行中。

七、特色加分(总分20分,自评为5分)

我校积极实行新课改,尤其是我校的数学课,已形成一种模式,并在全学区推广,还有多名教师参加了县示范课。

八、存在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

1、我们更多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但对中老年教师的发展关注不够,今后要注意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开发相应的研训课程,特别是如何发挥高层次教师引领作用方面,要有进一步明确的要求,并为之搭建平台。

2、教科研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3、资金紧张,投入欠缺。

4、虽然有评价机制,但还属于结论性的评价,在诊断性、推动性、调控性方面还做得不够。今后在动态评价管理方面需要下工夫,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教师分层发展型评价指标,使教师的自我发展计划与学期计划达成度自动比对,以提醒教师注意,也可以根据实情随时调整、修改。

总之,申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使我们系统地回顾了几年来我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面对成绩,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我们将把这次申报视为一个新的起点,今后更加努力地工作,让我校师生在校园里愈加幸福地成长。

第三篇: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和基础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位于长江口畔,创办于光绪二十九年,前身是XX县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又改名为XX中心国民学校、XX小学等,1993年命名为XX市XX区实验小学,XX年与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小拆二建一成立新实验小学,分为东、西部两个校区,成为目前区内办学规模较大的素质教育窗口学校之一。

XX区实验小学的今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呈现“老树春深更著花”的崭新面貌。近年来,学校在“文化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理念的引领下,以两校合并为契机,确立了全新的文化战略和人才战略,启动“XX教师行动工程”,铸造共同愿景,创建学习共同体,构建现代学校文化。“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全体教职员工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EPD项目试验校、全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委员会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及师训基地、全国“以校为本”校本研修实验基地、教育部“新校长”培训基地,XX市文明单位、XX市素质教育实验校、XX市名师名校长实验基地、XX市行为规范示范校、XX市“三八”红旗集体、XX市雏鹰大队、XX市安全文明校园、XX市科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区语言文字先进单位、区科技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能力起点的师资队伍,虽规模较大,但团结协作凝聚力强,虽成熟教师多,但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4人,其中在岗教师107人,50岁以上1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X%,五年内新教师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X%,30岁至49岁的中青年成熟教师9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X%(其中31人是近五年内从外区、外校调入本校的原各级骨干教师,占目前中青年教师总人数的X%),显而易见,学校中青年成熟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学校目前拥有各级骨干40人次(其中XX市特级校长1人、市名师后备人选3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教学能手3人、校级骨干31人),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X%,教师研究生学历、研究生班结业(含在读)8人,本科学历66人,大专学历(含本科在读)33人,分别占教师总数X%、X%、X%;教师中高级职称4人,小高职称78人、小一职称25人,分别占教师总人数的X%、X%、X%。

总体分析,我校教师在专业发展和提升上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教师队伍成熟稳定,具有优秀的师德素养,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近年来社会、家长对师德的满意度为100%,学校是XX市行为规范示范校、XX区德育先进集体,多名教师获得市、区园丁奖、金爱心奖、优秀德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学校也每年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袁希涛金爱心教师进行表彰。在专业素养和能力上看,我校教师知识结构完备,专业经验丰富,部分骨干教师已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上100%的教师能达到一专多能,同时胜任基础课、拓展课、探究课的教学;X%的教师教学实践课能对外省市区县兄弟学校开放、展示;学校在接受全国、市、区级教育教学展示、督导活动中,教学课均受好评或优质课达标,学校教学质量在区内保持前列。十一五期间,我校数学大组、语文大组、音乐组先后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体育、自然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居于区领先水平。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实施研(科研)训(师训)一体,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学校连续两届获区科研先进单位,现学校教师承担区级及以上级别立项课题11项,校级课题15项,形成了一张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的教科研网。

二.教师培养目标和举措

近年来,我们将校本师训工作作为实施学校文化战略和人才战略的整合点,通过有效地师训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核心价值,不断探索建设研修团队的生长点,促进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培训中我校在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以下举措。

(一)目标定向,内在驱动,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核心价值。

、修订规划,启动“XX教师行动工程”。

教师的研修培训是一项前瞻性极强的工作,培训中,目标定向和内在驱动是取得实效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我校在培养教师方面始终有着前瞻、清晰、具体的培养规划。早在“十五”末期,我校制定的“教师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近年,随着原XX实小和进修附小的合并,我们又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了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构建共同愿景,联合联动加强校本师训基地建设,促进内驱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持续提升”的具体目标。

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内在动力是关键。为解决这个问题,08年初,我校在特级校长余慧斌的引领下,在长期研究现代学生人格培养的基础上,拓展到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研究。并富有创意地提出了“XX教师行动工程”的设想。经过半年的酝酿完善,08年9月,我校正式启动了XX教师行动工程。结合“世博600天”活动,在XX工程的行动规划中,我们提出以培养现代化都市所需要的现代型教师为目标,学校和全体教师制定出二年发展规划。经过三次教代会的集中研讨,在学校制定的XX行动规划中,我们提出了在今后2年中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1)静心教书育人。

(2)铸新愿景谋新发展。

(3)打造实小新的教师文化。

XX行动规划还对教师基本素养的培养及各层次教师(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科研型教师)教学行动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要求。而教师们则能结合学校的要求和自身实际,在师德修养、文化学历、专业素质、学科技能、教学风格、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作出一个二年内的总体目标定位。如此上下联动,在实践中,学校、组队和教师个人就形成一张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的相互联结的网络,从而有效地推进XX行动计划的落实。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打造学习型组织。

我校的师训及校本教研工作,在目标定向、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还始终把教研、科研、师训三者合一作为构建学校文化的切入口,让教师们在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中实现专业核心价值,从而以更大的热情自主地投入到行动研究中去。

(1)营造教师学习环境,鼓励教师自我研修。

学校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创造各种机会让教师学习。例如:教师节,学校总与新华书店联系,在校内设摊让教师买书,为了鼓励教师学习,学校也投入了一部分资金给教师买书;工会活动组织教师去XX博物馆、XX图书馆等让教师开阔眼界;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外省市学校参观学习交流及支教送教。又如:在08年学校的暑期培训中,我们组织教师论坛,就他们感兴趣的教育问题,邀请了兄弟学校: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校、区三中心的骨干教师来校与我校教师共同展开研讨,我校X%的教师参与论坛发言,100%的教师参加专题讨论;每年九月举办“我心中的好老师”“袁希涛优秀教师”评选表彰研讨,让教师学习身边的好老师,鼓励教师自我超越成为师德优秀、业务精良的教师。学校力求创办成学习型组织,鼓励教师在学习中工作,在研究中工作。我校中青年教师100%双休日都在读书、进修。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品位,形成了教师良好的学习文化。为此,十一五期间,学校被光荣的评为XX市文明单位,教师培养的有关经验总结发表于《XX教育》、《XX教育》等刊物。

(2)组织各种学术活动,鼓励教师自我研修。

学习和研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取向上的动力,形成一种文化的氛围。为此,学校组织各种活动促进教师学习。例如:在XX年学校特地举行了“XX区实验小学师训科研年会”,在年会上,有教师交流她们近几年如何默默地在实践中探寻的经历,有教师交流她们的科研成果,也有科研室向大家发布最新教育教学理念、学校正在进行全国、市级课题信息发布等,多种声音汇成一种研究的氛围,汇成一种推动力,促进教师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又如:在XX年第一学期教代会上,学校提出了“持续推进校本研修,打造现代型学习组织”的主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及实践,获得理论与实践上的提升。在实小的文化,校本研修的基本形态是: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新课程理念与校本研修接轨,而这载体必定是行动研究、应用研究,解决教学过程及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校本研修是基于课题研究之中的,为此,学校确定了每周五下午1:45-2:45作为校本研修沙龙时间,在这时间里关注教学,关注研究,关注专业引领,引发教师共鸣,引发教师行动。学校还对每位教师提出每日一思,每周一评,每课一思,每月一例的要求,使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发展最重要的部分,使教育文化成为实验小学生生不息,长久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3)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形成骨干团队。

素质培养素质,人格塑造人格。我校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抓好骨干队伍,落实教师分层分类发展培养的目标。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健全教师发展分层管理制度。学校建立了由校长室、党支部、教导处、科研室、教工委共同参与的教师发展管理框架。校长室党支部负责制定教师培养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及对策、措施,进行统筹管理;师训处做好教师发展培养工作、管理过程;学校各处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管理。

完善骨干教师选拔机制。按照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建立定期选拔制度,跟踪培养,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其中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根据区教育局有关要求进行选拔与推荐,每三年一届;校级骨干教师由校骨干选拔考评领导小组组织选拔,每年一届。

组建骨干教师学科教学沙龙。在师训处牵头下,组织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学科教学沙龙,建立学科教学中心组,聚焦课堂,研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让骨干教师在本校、本学区、本学科范围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接轨XX区、XX市、国家级的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作。校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要求与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作要求、XX市“双名工程”、“优青工程”等工作接轨,积极选派优秀的骨干教师(后备干部)参加区级、市级、国家级培训与培养,鼓励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活动。

加大青年教师、新教师培养力度。关注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青年教师、新教师发展,充分发挥团队组室作用,设计符合青年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与培养项目,组织骨干导师团,采用益友制、师徒结对等形式“传、帮、带、比”,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稳步发展。

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建立上一级骨干带教下一级骨干或青年教师的制度,发挥骨干教师的带教作用;建立校学术委员会专家组,邀请部分区级以上层面名师、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担任智囊团成员;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举办骨干教师公开教学活动,承担或主持课题;鼓励骨干教师参与干部教师培训,开发自培课程;分层面、分学科、分组室定期开展研讨活动。

加强教师发展考核评价。完善师训考核办法与指标体系,明确各层面教师得职责、任务与要求,建立分层考核;建立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长手册,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将结果与激励奖惩挂钩;严格骨干教师管理,对违反师德要求一票否决、未履行职责的实行动态调整,取消相应称号。

提供教师学习发展经费支持。实施骨干教师津贴制度,按照基本津贴、考核津贴、工作津贴三个类别,分月考核后进行发放;总结推广教师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经验,落实学科沙龙研讨经费,根据工作任务与带教工作情况,核拨专项经费。

(二)、构建现代型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之间经常研究探讨教学方法,经常交流协作教学课题,实现团结互惠的教研方式。把教研组建设为一个协作共进的团队,骨干教师在其中起到中心引导人作用,普通教师则能互助分享,每一位教师都能更好的发挥个体的作用,实现教师之间的“多赢”。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融洽彼此感情,形成和谐的教研文化。为此,十一五期间,我校进行以下尝试:

、开展教学案例研讨,构建行动型教学研究。

我们倡导行动研究,倡导两案(教案和个案)的反思与积累。我们认为教学案例不仅是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与思考,更应该以教研组活动的形式,通过研讨教学案例,促进每个教师分享别人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学的行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行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在教研活动中,采用由组长创设案例情景,组织教师根据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学习、研讨、反思、感悟、借鉴;或由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取鲜活的、典型性的教学案例,和大家一起研讨、解决,以达到资源的共享、教师间的互动。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深入教师人心,大家协力行动,合作研究,共享成果。她们对教科研热情与投入引发学校科研室对这种“研训一体”科研形式的思考,

2、开展“变问题为课题”主题活动,构建科研型教学研究。

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科研主体性,鼓励教师们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把遇到的难点问题、棘手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课题在团队研修中提出,进行探讨,激活组内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资源和探索动力,为解决问题寻找理论,提出实验设想,着手撰写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研究。

3.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创生型教学研究。

校本课程是因校而定,因生而定。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师与师之间、师与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生成的过程。例如:祁利国老师带领体育组的青年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着手编写各年级段的篮球校本课程,边编边实践,于今年完成论文《学校体育篮球特色校本化课程的探索与思考》,获XX年区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又如:学校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教师们依据学生的年龄、思维等特点,遵循数学要生活化、实践化、趣味化、操作化的教学理念,对教材进行了深化的编排,数学组成员共同商讨1至5年级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与设想,并以一个内容为载体,协商教学框架、编排形式、学生需要、学生能力培养,确定了教学环节要分三大板块:一是“寻宝”,主要是复习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生探究知识作铺垫。二是“探密”,运用已学的教学方法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三是“摘明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教师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让相应的教师承担相关内容的开发工作,各自完成后,再在大组教研活动中进行反复讨论、修改,确定了课程内容是否既有知识传递、操作、创造,又有多种能力的培养的效果,这种分工又合作的办法,使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1~5年级校本课程的编制工作。在数学教研组中,教师们合作互利、发挥潜能、双赢共进,形成一种团队氛围、一种团队精神,为此,数学组被光荣地评为XX区优秀教研组。

(三)、塑造教师现代人格,打造开放真实有效有生命力的课堂。

教师的核心价值体现在课堂,教师的行为塑造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益。我们校长提出:我们不光要培养教师,更要培养名师;不光要为教师培养提供机会,更要为教师发展筑建平台。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教师培养的主阵地落在课堂实践中。

、开发课程,促进专业成长。

我们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一个途径,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课程开发过程实质是一种变革过程,因为课程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重建他们的知识观及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帮助教师在与学生协作阐述知识的方式不断重组,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思考。为此学校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我们特别注重运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编写了校本课程。十一五期间,我校已经编写了om(头脑奥林匹克)校本教材,正在编写EPD(环境教育)教材《地球村》。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一批批骨干教师茁壮成长。正如校长所说:“课程的变革与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与方法,而且是变革人,促进人。”

2、聚焦课堂教学,建立现代教学理念。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建立现代教学理念。这里包括课堂教学最高目标是人格发展,知识、能力和人格的统一。要帮助老师树立大课程大课堂的观念,着重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两对关系:一对是学与教,要把教尽可能转化为学,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实现师生的互动互学。我们明确提出教是为了学,教要转化为学;另一对是师与生的关系。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和倡导教学民主。教师就要热爱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生命、活力与创造。

为了学习和体现新课程理念,我校努力改革课堂教学环节,明确要求把备课改为现代教学设计,体现在现代教学(学科)理念指导下教学要素(过程)的整合与优化。我们提出了五要素与三板块的整合。五要素是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教育技术、教学策略和教学反思。三板块是学与教、技术与策略、教学反思。光这一件事我们整整做了一年半,开了两次教代会,完成了实验小学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微机化个性化备课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我们认为,每一教学课时的完成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束,而是课堂教学新的创造的开始。因此,我们特别强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个性化、创造性的案例和教后随笔。

3、实现全面开放,注重生命体验。

我们以为,现代型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真实、有效和有生命力”的,只有“开放、真实、有效和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承载知识,辅弼人生,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摇篮,精神的家园,才经得起社会对教育的多维的评价和检验。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要求。仅07学年一学年,我校就接待外省市来参观学习的教师60人以上;希望小学教师500名;全国各级级各类教育代表团10多个,经受多次相关督导。而在历次的活动中,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始终得到好评,这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师训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通过这次回顾自查,我们总体感觉以往在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具备了申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基础条件,但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任重道远,对照市、区相关要求,我们还有值得继续努力改进和探索的方面,在此提出与各位领导、专家商榷,也恳望您们的指点和帮助。

(一)区级及以上级别的骨干教师人数及职称评定的比例不能与学校规模和教师实际专业能力相适应。

成因分析:学校目前拥有全国骨干校长1人(余XX中高职称)、区学科带头人3人(祁XX体育学科中高;李XX音乐学科小高;许XX数学学科小高),区教学能手3人(罗XX品社学科中高;张XX语文学科小高;曹XX语文学科小高),以上区级及以上骨干仅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X%。而我校目前有中高教师4名,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X%。以上这个比例显然与我校目前的规模和教师实际的专业水平不相符合的,主要原因是我校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两校合并,引进大量外校优秀教师,这些引进的教师在原来学校大都是骨干、名师,然而进入实小后,因为上级部门对各校骨干名额的限制而变成普通教师,这与实际上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及在全区学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是不相匹配的。另一方面,由于上级部门对各校职称评定的比例有规定,两校合并后,小高教师的比例骤增,这样无疑限制了部分优秀的青年教师评小高的几率。造成我校在全国教学比赛中拿一等奖的优秀青年教师也评不上小高职称的状况。

认识及建议: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科骨干的引领。教师的成长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搭设平台,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因此我们在有序推出名师、品牌教师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队伍的整体推进,更好地为教师发展创设条件,从工作中、心理上予以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也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根据各校实际情况酌情进行相关名额的调配。

(二)学校在结对、支教活动方面的资料积累有待完善。

成因分析:对照教师发展学校评比相关指标,我校在结对、支教及培养外省市区县学校的骨干教师及师范生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得也很出色。例如:我校多年来与福建邵武市实验小学结对,每年派教师送教、展示,并异地带徒。但由于这只是两校自发结对,支教工作并没有上级部门的相关认证文件证书,资料保存也不够完善。又如:每年我校要接待外省市来校观摩、学习的干部、教师不下十几批,然而大多数组织部门并不发放带教、培训证明,造成资料积累难的问题。

认识及措施:作为一所窗口学校,理应为兄弟学校的发展起到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做到优秀教育资源的拓展和共享,帮助周边薄弱学校,为中西部贫困农村学校培训干部、教师,今后我们会将支教、结对工作做得更细致到位,资料积累落实到具体人员,明确职责,经验总结,使这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我们在这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任重道远,还需负笈潜行、不断攀登,才能再创新高。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执着,没有终点……

XX市XX区实验小学

XX年3月

第四篇:鸦滩中心学校重点发展项目自评报告

一、项目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鸦滩中心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坚持走文化立校,特色亮校之路,2011年,经党支部大会和校务会认真论证,教代会一致通过,将鸦滩挑花作为学校特色及重点发展项目加以推广。

鸦滩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不仅山清水秀,而且艺术底蕴十分深厚。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鸦滩挑花,就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作为安徽特色,曾多次进京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展出,为继承和发扬这一民间文化艺术,2011年,鸦滩中心学校将鸦滩挑花设为地方性课程,将其引进课堂,与美术课教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审美能力,让鸦滩学子通过习挑花工艺了解挑花的历史,让一艺术瑰宝在鸦滩大地上得到传承并进而发扬光大,同时通过习挑花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的放矢,扩大学生的课外兴趣面。

二、相关工作 为在学区内推广挑花教学,鸦滩中心学校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二级机构及各村小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聘请了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具有奉献精神、知名度高、对挑花有爱好或专长者为顾问委员会委员;学校长期聘请了专业民间艺人,用一学年的教学时间来打造师资队伍,使其掌握挑花教学

方法、要领、技巧及图案设计等。为吸引全民参与,各校充分地利用有效的资源,广泛地宣传与发动,实现家校携手共进,同时将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让学生从课上到课下,课内到课外都能起到推广的作用。

三、自评机制

为使此项项目顺利进行,鸦滩中心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自我评价及激励措施。

1、建立保障措施,与学校活动经费挂钩,纳入学校制度管理体系。

2、每学期结束后,组织专业人士进行综合考核,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

3、适时分年级组织学生比赛,并对学生进行鼓励,比赛成绩纳入辅导教师的评价分值。

4、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的学校,其结果将纳入学校目标考核。三年出成果的学校,一是教科研资金倾斜,二是作为授课教师、校领导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四、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通进近两年的推广及努力,目前我校的年青女教师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挑花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的美术课不再是单一的涂涂画画,将画画与手工有机结合;教师及学生的挑花作品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部分家长因受学生的影响,也加入了挑花的行列,对挑花工艺的推广及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对挑花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的课外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在推广挑花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家

长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挑花教学与学校的文化课教学根本不搭,一块挑花工艺品的完成,需要极长的时间,对于小学生而言,年龄过小,不适合进行挑花这种纯手工的工艺品制作。同时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繁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都制约着学校这一工艺的推广。

第五篇:新洲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新洲乡中心学校

二0一四年九月

新洲乡中心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报告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鄂教规【2011】3号)文件精神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鄂政督【2013】5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新洲乡中心学校前身为新洲中学,创建于1958年,位于竹溪县城东部,距县城50公里,2008年由于潘口电站的开工建设,将淹没区学校:凡停小学、鲁台小学、福和小学、潭口小学整合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20000多平方米,有建筑面积8680平方米,生均分别为32.4平米、14平米,绿化面积8900平米,绿化率为44.5%。学校以“知书达理,自强不息”为育人目标,大力实施 “六优战略”,即: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科研优先、教师队伍优良、教育质量优秀、育人环境优美、学校发展优势。以“礼仪文化”为特色,致力打造新中基础教育品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连续三年被授予“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先后荣获“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县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红领巾示范学校”、“市合格食堂”、“市文明宿舍”、“省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现有教学班15个,其中小学部9个教学班,中学部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18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67人,中学在校学生251人。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中学

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8人。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党委政府、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均衡的要求。

二、创建经费投入情况

我校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以来,硬化校园地面先后投入40000余元,绿化校园先后投入320000余元,校园文化建设先后投入6.5000余元,教学仪器、图书购置投入32.5万余元,解决教师各种培训费用1.5000余元,使我校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三、自评情况及分数

五项总分100分,自评得分96分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本项总分20分,自评得分19分。

根据新洲乡中心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我校中学部面向全乡19个行政村招生,服务半径20千米,最远学生乘车一个小时可以到校。我校现有学生618人,班级15个班,平均班额41.2,无大班额现象。三年来,学校先后对校园路面进行了全部硬化,对校园空地进行了绿化,对危险地方都安装了护栏。每学期初都对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进行了完善。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生均32.4平方米。

(二)校舍建设

本项总分30分,自评得分28分。

学生人均建筑面积14平方米,符合基本标准。教学辅助用房如理化生实验室、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功能教室)9室齐全,校舍建筑质量符合建筑标准、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和防火设计规范。消防实施能正常使用,每学期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学生宿舍、食堂、厕所设施符合规范。学生宿舍为四层公寓楼,建筑面积1614平方米,31个房间,学生一人一床,人均4.4平方米,学生宿舍每天认真打扫,有检查、有记录,干净整洁,达到标准。学校食堂面积963平米,设施规范,宽敞明亮,卫生整洁,生均占地1.55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与与学生宿舍楼每个寝室内均有卫生间,室内干净整洁、地面铺有防滑地砖,坑位比男生为1:15.3,女生为1:11。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本项总分为30分,自评得分29分。

中学理化生及小学科学仪器设备配备达到《湖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二类配备的标准;图书、音乐、美术器材配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II类标准;体育器材、卫生及心理咨询器材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学校现有环形跑道200米,直道60米,篮球场二个,羽毛球场、排球球场地各一个,乒乓球台12个。

学校应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配备有信息技术设备和其他现代技术装备,并符合《标准》。班班通设备正常维护和使用。

生均图书19.8册,且适合学生阅读,每年按需新增图书,符合标准规定。图书室、阅览室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对全体师生开放,有制度、有记录。

(四)教师与经费。

本项总分为10分,自评得分10分。

1、教师队伍。

校长及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规定学历要求。专任

教师45人,其中学历达标4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8人,高学历占62.2%。教职工配备数量适宜,学科结构合理。三年以来新增10名教师均为本科学历,10人均为新招录的新机制教师。

校长具有规定的合格学历,经过一次校长任职培训和一次提高培训,持有任职资格证书。教师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学校严格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及其他学习培训。

2、教育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按标准小学500元/生,中学700元/生,及时足额拨付到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按时足额发放。学校建立有绩效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坚持民主理财,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有教职工代表大会监督机制。

绩效工资按照上级相关规定,根据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细则进行绩效考核,并按照考核程序进行考核、对结果进行公示。

3、教育关爱

建立有贫困生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一补”资金的申请、公示、发放机制。保证留守儿童及贫困生生活保障,没有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现象。

(五)质量与管理。

本项总分为10分,自评得分10分。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严格按照《竹溪县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开全国家课程、省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学生学习负担合理。

2、全面开展上午大课间操和下午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

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为80.9%, 学生有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学校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测试,分笔试和体育考试。每学期组织学生体检一次,并认真填写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体检记录表;针对我校生源中有留守儿童这种情况。学校针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同时为了让他们健康的学习,学校建立有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设有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学校探索并构建自主、合作、个性、开放、创新的“三主三自六环”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四大转变”。 教学过程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教师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工作的考核力度,端正教风,严谨治学。各学科以优化课堂教学,规范作业为着力点,精心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教学设计形成。根据实际情况,基础学科每月进行教学反思,如实作好记载。各年级学生成绩及及格率达到上级要求,每学年毕业生各科合格率为98%,每年为普高和职高输送的毕业生位居全县农村中学前列。

四、主要做法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克服困难开齐开足课程

根据《竹溪县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要求,我校克服困难,多方面作好教师思想工作,本着“相对专兼,错位排课”的原则,动员部分教师改教缺编科目,做到了规范、可行和有效。

2、坚决执行县教育局招生要求,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新生招生宣传动员工作和新生入学通知书的发放工作。

3、严格控制流失,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学校建立“流动学生花名册”,班主任是班级控辍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一是摸清去向,二是逐一家访,耐心做好家长的工作,坚决不让一位学生辍学,家访要求认真填写家访记录。

4、实行阳光分班,不分快慢班,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我校传统表明,不分快慢班,可有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正常心智的发育。今年,我校在15个教学班的师资配备上,做到力求均衡,不偏不倚,不搞重点班,也不搞变相的重点班、特色班,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保证每一个学生以公平的起点,进入初中的学习,此举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理解,为我校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学校无任何名目的收费。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告知家长:补课不是救星,资料亦非法宝,以各种方式私自动员学生缴费补课或者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的行为都是违规行为,欢迎社会监督举报。学校无任何违规收费现象。

6、开展教学模式的革新,开创具有实中特色的教改之路 “三主三自六环”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教学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基础。我们以“数学课堂”的研究为载体,开展课堂模式的改革,不断完善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班班通教学和导学案教学模式,适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向更高标准的“高效课堂”研究推进。

7、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的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五、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足

1、办学条件与标准相比有差距,学生食堂面积小住宿生就餐时有点拥挤;教师宿舍楼无洗浴设施,卫生间有点小。

2、教师结构调配置不够合理。主要是学科配备不合理,少数学科缺专业教师,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专业老师。

3、校容校貌有待美化,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品味。

(2)今后努力的方向

1、指标分解到人,任务分解到天,各负其责,确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2、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校容校貌及校园文化建设。争取添置教工宿舍楼洗浴设施及争取扶持新建学校办公楼项目。

3、 组织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学习“办学基本标准”和“评估体系”,根据“办学基本标准”及“评估体系”修正学校发展规划及各处室工作计划,力求使我校各项工作既在“标准”内高位运行,又在“标准”上有所创新,有学校特色,成特色学校。

新洲乡中心学校 2014年9月15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分班实施方案下一篇:学校党风廉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