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

2023-09-07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愈发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是帮助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哪些教学改革?文章对2008-2018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进行了进行梳理与归纳,并从深化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综述

近些年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1],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就业不稳定因素愈发突出。如何通过高校生涯教育合理规划个人职业路径,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育人应有之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是帮助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载体。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自2008年起,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按照要求开设了该课程,但是课程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2008-2018年为时间阶段,将10年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旨在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文献数量情况

从2007年教育部发布文件以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便纳入了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就业“一把手”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开始受到关注,相关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

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来看,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含“教学改革”为主题词在CNKI 知网进行精确搜索(下同),相关硕博论文共有10篇,围绕课程教学的共有4篇,分别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张宁辉的硕士学位论文《体验式教学——在高校生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2016),西南大学严怡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2015),上海师范大学刘中丽的硕士论文《项目课程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2016),重庆师范大学蒋双雄的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优化研究》(2017)。

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词从2001年迄今进行精确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128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共有17篇。从时间上看,相关论文发表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之前,相关论文为0,从2007年教育部发布文件以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从2007年的第1篇开始,逐年递增,2007-2011年共有20余篇,而在2015、2018年,相关文献发表达到顶峰,分别为22篇和20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

以现有研究文献来看,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性研究的文献总数为96篇,占全部文献总数的75%;通过实证或者调查问卷研究的文献为29篇,其中以高校作为个案研究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文献为16篇,如王莎佳的《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认知与需求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结果反映民族高校大学生在职业规划需求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期望值很高”。[2]余明的《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调查问卷“对比課程开设前、课程结束时、课程结束一年后的教学效果数据,发现该课程体系能够提高课程的实效性。”[3]另外结合个案进行定性研究的文献约为13篇,如张宁辉的《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2016),张小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以石河子大学为例》(2015)。除此之外,还有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形成研究综述,如刘甜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2013),孟芳的《综述与展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5),王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述评》(2016)。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视角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如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万洪芳《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2016)等5篇文章,分别以心理学基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基于管理学的研究,以陈捷的《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職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研究》(2015)等3篇文章,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要素、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讨;其余则主要从教育学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第二类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研究。最早的如在教育部发文要求2008年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背景下,尹玉斌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2009),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张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2013),魏东初的《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视野》(2014),刑晓杨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2014),周丽妲的《互联网+视阙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探索》(2017)等,王晓蕾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研究》(2017)等共有文献19篇,分别契合时代背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具体研讨。第三类则着眼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身,如陈文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2009)、郭海侠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探索》(2013)、詹晓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2018)等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二、对大学生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研究内容的分析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促使教学改革的源生动力。因此相关文献很多都涉及到对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

1. 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放到应有位置,资源倾斜不够。张迎认为,“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师资的配备,还是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4];马小红认为,“部分高校在教学中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同步管理。”[5]这些都反映了在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过程中,其重要性和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支撑。

2. 课程设计不完善

课程设计是对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深度、连贯性等进行整体规划与安排,是一门课程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者认为当前该课程设计有了很大改进,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性。魏茜、尹玉斌等认为目前多数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没有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学生展开系统化、连贯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内容缺乏差异性和深度。张竞认为“课程编排很少考虑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学生就业去向等因素,使得所有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如出一辙”。[6]张爱芹认为课程内容陈旧,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没有被及时吸纳进来。[7](3)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等。张烨认为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多为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没有根据本地实际就业形势给出差异化指导,也没有带领学生深入就业市场或者企业进行实地的学习。[8]

3.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主体的专业化水平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虽正在逐渐增多,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以及日益提高的教学实际需求,教学队伍的质量有待提升。梁建春认为“教师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建设很难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9]

4.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评价体系反映的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考评。但是,当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一直存在着缺陷。汤锐华认为,当前课程的评价局限于学校教学的评估,侧重于评估学生知识理论的掌握,缺乏对学生实际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价,没有形成学生跟踪调查和分析的机制,也缺少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联动评价机制。[10]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研究

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方向指引作用,约有23篇文献对其教学目标和理念进行了研究。就教学改革目标而言,陈文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2009),认为教学目标包括核心目标、基本目标和总目标。邢晓阳(2014)认为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还要厘清“鱼”“渔”“欲”三者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总体而言,教改的目标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要求》保持一致,“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一定的目标”,要“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11]教学理念方面,随着教学的深入和时代背景的发展,教学理念从内涵到外延不断延伸。陈文举认为,应建立起能适应新形势的面向学生生活的、面向个体的、面向素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系统[12];王莎佳(2011)认为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引导”;魏东初(2014)从“中国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功能对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赵海莹(2015)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提出有效促进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王晓蕾(2017)认为坚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在教学中与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侯士兵(2018)则强调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推进高校生涯规划课程改革。

(三)课程体系的建立研究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保证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有关课程体系的设立,当前主要观点如下:1. 建立全方位的综合课程体系,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13]陈蓝爝认为,要制定以“全程职业生涯指导”为理念的教学目标,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中。[14]陈文举认为,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在大学四个年级应有所侧重。第一年的重点:从入学教育开始;第二年的重点:收集本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信息;第三年的重点:明确学生个人职业选择的实际决策过程;第四年的重点:选择决定毕业后最期望的职业目标。[12]2. 构建实践体系。张宁辉等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全面贯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把职业指导课程从课堂搬到校外企业。[15]马洁认为,学校应该有目的组织相关的学生活动,例如组织模拟招聘大会、举办简历设计大赛和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创新型活动等。[16]杜文海认为需开设大学生职文化素质课程等。[17]戴镒东认为要构建全新的双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体系。[18]3. 教学体系主体加强联动,为课程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徐幼文认为,以就业主管部门为牵头单位,负责整体架构、实施与协调;教务处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来设计学业知识体系,负责相关课程课时与学分的安排、认定以及授课教师队伍的组建;学生处、团委负责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活动提供平台;心理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知识授课与辅导;各学院负责根据专业特性提供相应的实践单位等。[19]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有关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王庆林(2011),李玉洁(2013),古长畔(2015)均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进行了专题研究,包括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李玉洁(2013)提出创新网络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跟踪服务法、实践体验法等。郭海俠(2013)则是在“听中学”“看中学”“说中学”“做中学”中将用课堂研讨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融入教学过程中。张悦(2018)对团体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进行了专项研究,李茂平(2016)认为“高校在普及生涯规划知识的同时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立足专业、年级、需求等制定规划辅导方案,通过开展个体、团体生涯咨询辅导,辅之以课程教学”。[20]此外,杨春梅(2012)还研究了榜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有关教学方式研究,张玉婷(2012),马小红(2015),顾亚莉(2017)均对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体验性教学模式运用策略,以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夏佩(2015),顾华(2018)则着眼于翻转课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育培养。王海红(2015),吕华芹(2016)则明确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呈现、任务学习、任务运用和任务反思几个模式环节,使学生“通过任务引领来开展学习,在任务完成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展开自我管理”[21],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李娟(2016)研究了“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贺修裕(2018)研究了围绕微信平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移动学习模式。

(五)课程评价与教学效果

课程评价机制的确立,是生涯发展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标志之一,也是促进其不断完善的动力之一。对于该课程评价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象。李仁伟(2018)对课程考评体系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打破传统考核模式、倡导学以致用,增强课堂学习时效性,小班型、小组讨论方式教学,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建立课程评价体系。[22]陈捷(2015)认为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可以通过测验法和等级评价法进行量化评价,档案袋评价和逸事评价进行质化评价。[23]汤锐华提出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多方联动课程评价体系,一要建立课程评价标准,二要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联动评价机制,三要掌握科学的评价工具。[10]李志锋强调对评价结果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加强校友联系,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库。[24]

对于教学效果的研究,不少学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如王莎佳,在课程前对首批上课的2450名学生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认知与需求”问卷调查[2],课程结束之后,又组织进行教学反馈问卷调查。余明则向华南农业大学2012级本科生发放问卷,对比课程开设前、课程结束时、课程结束一年后的教学效果数据,探索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实效性。[3]许明采用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构建了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实现对职业规划课堂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他认为在职业规划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更应该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学生的高度参与。[25]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梳理来看,现有学者已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主要从教学现状,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 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本土化欠缺

当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部分借鉴的是西方国家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当前高校在使用带有西方社会文化特点的生涯教育理论时”[2],会产生“冲突”,例如“认知自己”中的“价值观”。虽然目前也有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将“实践育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但是尚处于初级阶段。

2. 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多元化不足

目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和论述,主要聚焦于教学论和课程论等,存在研究内容重复的现象。而对于师资队伍以及大学生的研究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取得成效的主体保障,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真正践行者,是学的主体,教学活动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此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体系、技能水平都是教学活动的发展基础。目前的研究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拓展。此外,教学改革研究还可以借鉴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来充实。但是从现有128篇文献来看,从心理学、管理学的学科角度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的只有8篇文献,数量明显偏少。

3. 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方式固化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理论分析,实证研究较少,如前所述,检索到的2007到2018年的10年文献中,通过实证或者调查问卷研究的文献仅为29篇。

通过以上分析,未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

1. 深化理论研究,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应给予政策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将国外高校的优秀理念和手段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思路和模式,为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提供多角度学术支持,并组织力量将研究成果编写成教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体系或学科体系。

2. 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内容

随着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探索的空间。如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加大对师资队伍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加大对学生研究。另外,不同类型的学校定位,特色不同,相应的研究重点也应当有所区别。此外,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3. 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聚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对其理论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路以对教学提供指导作用。但在现有研究中,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独立的。因此,结合社会科学,创新研究方法。同时,通过对教学活动要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对教学改革的规律研究中,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浅显易懂和便于操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1]吕家欣,尹芳,吴青兰.浅析创业对在校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以厦门华夏学院众创空间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

2019(12):15-16.

[2]王莎佳,汤振华.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8):129-131.

[3]余明.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7):94-97.

[4]胡艳,张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1):95-98.

[5]马小红.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5):121-122.

[6]张竞.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2-54,57.

[7]张爱芹,白勇.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困惑与对策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6(Z1):54-56.

[8]张烨,黄炎,赵鹏飞,等.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与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3(25):66,125.

[9]梁建春.论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84-85.

[10]汤锐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4):52-55.

[11]林保花,杨彬,李明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研究——以广东药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3(10):128-130.

[12]陈文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8-9.

[13]翟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苏北工科院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88-90.

[14]陈蓝爝.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学刊,2018(7):119-121.

[15]张宁辉,刘宁芳.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6(26):67-71.

[16]马洁,佟丞.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3(14):88-90.

[17]杜文海.对我国聋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3):229-230.

[18]戴镒东,李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体系创新[J].科教文汇,2013(2):28-29.

[19]徐幼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实现路径[J].教育评论,2015(2):100-102.

[20]李茂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丽水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学报,2016(6):120-121.

[21]张容容,徐永志.行动导向与翻转课堂结合教学的模式探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4):86-94.

[22]李仁伟,王力尘,韩彦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评体系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6-68,77.

[23]陈捷.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5(11):52-55.

[24]李志锋.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6):130-132.

[25]许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评价[J].广西教育,2011(33):44-45,48.

*基金项目: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机制”(编号:2019JKDJ017);深圳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改探析”(编号:8030000270843)

作者简介:林娜(1979-),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高校德育;陈南坤(1983-),男,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辅导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高校德育。

*通讯作者:邓琳(1980-),女,汉族,湖南祁阳人,硕士,讲师,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职业生涯及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心理;症状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过程是由认识、情感和意志三部分构成。人的心理与人的直接生活感受、经验相联系。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在长时间接触网络之后就出现了与之相关的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就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环境作用下产生的。网络心理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的总和。网络既是人类所控制和使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便利工具,又是人类的思想信息载体。网络在承载着特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运用时,就产生了网络心理活动。随着网络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领域渗透程度的深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开始变化,从而使人的认知、思维、情感、兴趣、意志,以及个性心理发生改变,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人的思想和心理都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对来自网络世界的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从而推动人的网络心理发展、成熟。而大学生是一个与网络有着密切联系的群体,在长期接触网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之个性相关联的网络心理。大学生网络心理,是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网络心理,主要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的总和。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内涵

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概念的界定,是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了解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网络的根本属性、网络传播的特点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概念进行界定时,应尝试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价值相统一。一方面,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对象,从根本上说是真实存在的人,即大学生网民,尽管他们在网络环境里体现为网络“虚拟人",但隐蔽在“虚拟人背后却是现实的人;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教育说到底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对网民进行认知、情感、意志、人格、人际交往等一系列的心理教育;最后,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學生网民的心理素质与网络文明素质。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理解之分。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广义理解,即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传统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狭义的理解即是,基于网络载体上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把网络视为心理教育的新环境、新工具、新方法,利用网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教育。两种理解都是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在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同时要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深入的了解,在以往学者研究中把网络视为一个教育工具,这是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概念的狭义理解,在笔者认为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工具,也是虚拟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教育不是心理学的内容,而是对现实空间心理教育的补充和完善;网络心理教育的宗旨是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的教育空间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深入挖掘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才能更好的进行心理教育。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

1、社会人格异化

网络出现后,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的社会化。人们的自我意识,常常是以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为镜子的。但是,在网络里,当一个人以各种不同的面目出现时,别人对他的认识也就难免失真。反过来,这些来自他人的评价,会使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混沌。一个人在网络里把自己分成若干个角色时,也会带来角色冲突的迷惑。这些角色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之间的冲突,可能更加严重,甚至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这样,关于自我的认识也就很难正常建立起来,从而影响到对人的社会化过程,导致“社会人格异化”。比如人际交往障碍和数字化人格障碍。

2、情感冷漠症

“情感冷漠症”,一种无节制上网后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3、网络焦虑症

由于在网络中缺乏正常的社会情感疏通,人们很难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再加上网络上浮躁的言词与画面的刺激,大学生因心理应激使适应压力会急剧增大,引起焦虑,焦虑又往往被强化,形成“网络焦虑症”。

4、网络孤独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事物时,对其他事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大学生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孤独。网络孤独症也是大学生网民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陈侠,黄希庭.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II(3).355-359

[2]史克学.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综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77-78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不仅是维护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文章结合高校工作实际,论述了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高校如何做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张德兰(1979- ),女,山东潍坊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郭堃(1955- ),男,山西五寨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北京 100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2012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JSZ2012ZD0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维护和谐稳定校园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呼唤。

一、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更加复杂,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化。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现在很多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思想问题,有时也掺杂一些心理问题在里面。因此,过去单纯说教的灌输式思想教育已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将心理辅导的一些方法,如小组拓展训练、个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对新入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了解也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2.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需要。和谐校园的终极关怀就是学生的幸福体验。大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与此同时在学业、就业等问题上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水平才能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3.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客观需要。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和“青春躁动期”。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人际关系的恐惧常使他们焦虑,激烈的竞争、就业的压力也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加剧了他们的心理矛盾。近些年来,大学生群体屡见不鲜的极端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日益频发的心理危机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走向成熟、独立,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现实情况

1.大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认为心理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一项调查显示:26.9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非常有必要”,48.69%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有必要”,20.38%的学生回答“说不好”,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高校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每个学生意识到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大部分高校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的工具仍是scl-90,常模还是20 世纪80 年代修订的,难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因此,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考究。而且,有些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只是注重问题大学生,忽视对广大学生的成长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导致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缺乏影响力和实效性。

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载体不够丰富,开展活动还有很多障碍。在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仍停留在课堂讲授、心理普查、个别约谈、心理咨询等阶段,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载体少之又少,活动内容匮乏,教育手段落后;囿于经费、活动场地的限制,即使常规的团体咨询、家庭访谈、情景体验等工作开展也不普遍。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宣传教育活动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没有有机的结合,使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呈现数量少、范围窄、缺深度的状态。

三、积极行动,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1.制度保障是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前提。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功能,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为例,学院在学校有关精神的指导下成立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组、班级和宿舍心理委员工作小组、学生心理社团等组织;建立了心理危机普查和排查制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月汇报制度、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办法、心理危机转介制度等规章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

2.普及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是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也不容忽视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文件)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为例,学院在全员参与、面向全体、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的指导下,于2006年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健康”“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等选修课程;并于2011年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设为必修课,即每个入学的大学生都要参加这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学院形成了以必修课程为主干课程、以多门选修课程为配套课程的“1+X”课程体系。多年来,学院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与参与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训练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体验训练主要方法有纸笔练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冥想练习、音乐放松、影视片段、实物体验等。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

3.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是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都是以促进求助者良好的适应和人格更加完善为目的。个体心理辅导能够满足个别学生寻求帮助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满足具有同一类问题的学生寻求帮助的需要,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促使个体自我认识、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当他们觉得这些困惑自己无法解答时就可以到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为例,2003年,学院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了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不仅有专业的心理教师作为主要的辅导教师,还积极培训辅导员,推动辅导员作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将辅导员的深度辅导和心理辅导相结合。此外,学院还建立了心理辅导教师工作研讨制度,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定期进行工作研讨,讨论疑难个案,不断提升工作效果。与此同时,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不同的专题,比如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团体辅导,有效解决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4.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是做好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高校可以通过学生喜爱的方式组织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目前,每年的5月25日已成为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高校可利用此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为例,从2004年至今,学院已经开展了十一届“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我爱我’个性宣言签名”“户外团体拓展”“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情景剧展演”“主体班级活动”等。这些活动的举办,在广大学生中进一步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消除了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一些误解和偏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宣传阵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一些重大的节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为例,如每年的母亲节开展“我和我的母亲”征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母亲、感恩社会。

5.构建严密的危机干预体系是做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保障。对处于心理危机状况下的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不仅仅是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应尽的责任,也是当事人周围的人,如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应有的责任。因此,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要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系统。从家庭角度来讲,家庭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比如,可以建立心理互动俱乐部,让平时难以或不能沟通的家长和学生通过一些活动打开心灵,互相倾诉,以解决因为家庭原因带来的心理危机。从学校角度来讲,同宿舍的室友、同班同学、班主任、辅导员等有关负责人等都是学校支持系统的成员。大学生生活学习在学校支持系统成员的中间,他们的情绪、情感表露在成员的面前,如果学校支持系统成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危机救助意识较强,许多学生的心理危机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干预。从社会角度来讲,学校只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当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力量不能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时,就要及时地将学生转介到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机构。为此,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要与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联动机制、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机构干预快速通道等,以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支持子系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重在建设 立足教育 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2]赵凤桐.突出重点 抓好落实 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 2012(4).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和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十分脆弱和敏感,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此造成的心理危机,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格外关注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教育策略

大学生时期是人生最富梦想的绚丽多彩的时期,然而,当今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多种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有的适应不良,有的厌学,有的人际关系紧张等等。那么,大学生存在心理危机问题主要成因是什么呢?

一、客观方面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高中阶段他们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学习基本靠老师的讲解;而大学阶段接受的是专业教育,老师讲得少,需要自觉、自主的学习。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由此产生了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心理问题,有的同学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美国人类资源心理学家赫伯特说,未来的文盲已经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初入大学的新生正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才阻碍了知识的获得和智能的发展,进而导致心理紊乱的。

2.生活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没有寄宿经历,进入大学后,班级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为主要生活区域,日常生活完全要自理,这对那些习惯于依靠父母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便造成了这部分同学的心理失衡问题。

3.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任何人都要与周围的人产生交往。而大学生正处在步入社会的关键期,他们从内心渴望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他们对交往的本质与技巧缺乏认识与掌握,以致陷入交往的误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果造成了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于是他们开始闭锁自己,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形成了忧郁、交际恐慌等心理疾病。

4.生活上的挫折。一些偶然的因素,诸如失恋、失去朋友、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等,都会给大学生带来生活挫折,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受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从而表现出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

5.经济贫困的困扰。实践证明经济困难也是困扰部分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学校的一些学生经济上的困难,而经济上的困难也造就了经济困难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八十年代的贫困是普遍的,谁也不讥笑谁,那时的贫困大学生是地地道道的缺衣少食,而今天的贫困大学生有相对贫困的特征。尤其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自费上学,双向选择,造成了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扭曲。

6.择业的难题。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

二、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1.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考取大学后,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歇脚心理。有些大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出现了“理想间歇期”,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便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歇脚心理,致使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无动力。

3.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其他事情不敢涉足,生活单一。

三、教育策略

了解了造成心理问题的成因,便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我们应该对症下葯,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促使问题的解决。

1.加强对学生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时代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作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多方法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做自我的主人;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使之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身心承受能力。

2.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大学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成长压力、时代压力和环境压力,这三重压力对个人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个人求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甚至中小学都开始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4.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正确的教育措施与方案。高校一定要重视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要利用新生入学的机会,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心理档案,为今后的危机干预提供考证依据。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宽松理解的校园文化氛围。

6.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测试制度。在对学生德、智、体定量考核的基础上,应增设心理素质测试制度,作为毕业分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供用人单位录用时参考,这样能促使学生自觉地提高其心理素质。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的迫切任务,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为圆满完成这一光荣任务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5篇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学生的遗传因素有关,更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环境的影响。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责任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 个案 教育

正文: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案例介绍

案例1(焦虑):黄某,女,11岁,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性格内向,胆小孤僻,有事常闷在心里,不肯轻易向人表露,与同学相处不甚融洽。在班上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其中数学成绩较好,语文成绩则较差,常考不及格。父亲是一个体小贩,母亲是一工厂工人,均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父母对黄某要求很严,在学习上虽督促较紧,但因文化程度低而无力辅导。黄某自感学习太差,害怕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常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曾流露出“不如死了好”的悲观情绪。

(一)原因

对小学生焦虑产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小学生的心理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但是,不同的压力源对小学生产生的压力大小并不一样:来自社会的压力最大;其次,是来自内部和家庭的压力;来自学校的压力最小。

第一,社会压力已经成为小学生焦虑的首要来源

通常认为,小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习,本研究的结果就提醒大家:社会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社会因素处在小学生压力源的首位,是出乎意料但又合情合理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就导致了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家长们深刻体会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并认识到要想让孩子将来有所作为,就必须要从小抓起,一刻都不能松懈。于是,社会压力通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间接地施加在孩子身上,例如,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越来越多。造成社会压力的更深层的原因是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成员由安于现状、惧怕变革、墨守成规的价值观念,转变到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状态。

第二,家庭因素对小学生焦虑的影响

父母关系如何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次调查中,有些学生在填写“为什么觉得心理压力”大时,填的是“父母经常吵架”,还有一位学生写的是“父母离异”。可见,父母关系恶劣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无后顾之忧的去生活和学习。另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溺爱型、专制型和冷漠型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儿童的

成长,家长应该改变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培养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第三,学校对小学生焦虑的影响

在本调查中,学校方面的因素对孩子的心理压力影响最小,可能是由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对“减负”的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到教师心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的自主学习,教师都会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当学习的小主人;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供学生学习和活动;在第25题的调查中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因为与同学的关系不融洽而感到心理压力。这说明,在现代社会家长和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把人际交往的技巧教给孩子,避免他们在这方面出现问题。

(二)对策

要避免此类问题的恶性蔓延,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家长正确看待和认识社会竞争,调整对孩子的期望

家长应该正确看待和认识社会的激烈竞争,更新教育观和人才观,自觉放弃对儿童的高期望值,在儿童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对他们抱合理的期望值。家长对孩子提出期望的时候,首先要用鼓励的语言提出。例如:我相信你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其次,家长要注意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不要笼统地表扬,如“你太好了”、“你真棒”等,这样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而如:“你作业完成得很好”、“你能知道预习这很好”等类似的表扬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以便今后更好地发扬下去。此外,社会各界应该高度重视“小学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一事实,通过各种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例如:进一步贯彻推行“减负”政策。 第二,家长和教师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家长和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都要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地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健康发展。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自我评价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并不能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此时,教师和家长就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发扬自己的优点。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性格中的积极一面,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此外,教师和家长要及时交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

案例2(厌学):田某,男,11岁,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经商。据了解,田某比较聪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以前,各科成绩在班内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到了四年级时成绩明显下降,考试经常不及格。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田某的性

格比较内向,平时话语不多,但是为人诚实,能讲实话。田某的父母整天忙于做生意而无暇顾及田某的学习。据田某自己说,他在家经常要帮父母照看店铺。田某年龄虽小,但他对店铺内商品价格、行情十分熟悉。在帮助父母照看店铺的过程中,田某对经商赚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其学习兴趣急剧下降。十分讨厌学习,甚至想,“干脆回家帮父母做生意”。他上课的时候心不在焉,头脑中想的都是怎样做生意的事;课后他从不复习,经常抄同学的作业,甚至不做作业。当他的学习成绩出现下滑的时候,他的老师只是叫他谈了几次话,叫他不要整天想着赚钱,对于他想做大企业家的想法还很不以为然。这更使他对学习更丧失了兴趣。

(一)原因

厌学的原因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普遍存在“重商兴读”现象。田某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由于得不到家庭的重视和老师的适当引导,致使田某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二)对策

要矫正田某的厌学症状,教师应借助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的合力,都来关心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尝试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矫正。

第一,首先要引导家长重视田某的学业,卸掉田某的副业负担,并给予一定的学习期望,压力,便基形成一定学习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召开主题班会,分析同类型个案,让全班同学为田某找出成绩退步的原因,从深层次帮助田某认识小学生“弃学经商”并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而是违背社会发展的趋势的错误思想。

第三,教师在学生中成立“帮扶小组”,发挥小组和集体的力量,帮助田某补习功课,落实学习各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抓住田某想当大企业家的思想,向其讲授有关企业家成长、成才的故事,引导他树立“先学知识,后当大企业家”的正确理念。

案例3(任性):李千,11岁。去年从外地转入我们学校。现在在三年级学习。这个学生性格孤僻胆子又大。刚来到这个班级时不爱和同学们在一起玩。总是给同学们倒乱。在家里,又是家里的小宝贝。有时特别任性。久而久之,同学们都在排斥他。又因为学习成绩也不好,真的成了老师和家长的一大难题。

(一)原因

小学生任性的原因也来自不同的方面:

第一,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孩子任性时家长的态度如何,家长是否注意孩

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等等,这是关系到孩子是否任性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在知识方面要求严格,而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幼儿的消极创造性行为。

第二,同伴交往机会缺乏。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同伴的缺乏,导致幼儿的玩伴由成人来替代。由于亲子交往常常很少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因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情景里,如不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

(二)对策

第一,联系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和小千的父母多次接触、进行长谈。首先对他们生活的艰辛及对孩子的爱深表理解。紧接着我拿小千和班上其他孩子进行对比,使之清楚地认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父母都忙,对小杰的关心甚少,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错误地认为孩子只要交给了学校,教导孩子的责任就只有老师了,忽略了小杰自身的主观因素。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随意,不能放任,不能肤浅。因此我建议:

第二,家校配合。家庭是人生长的摇篮。不同类型的不良家庭环境,往往会造成孩子不同的“学习心理困扰”。 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年轻时吃够了苦,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吃苦,于是对孩子过分宠爱,甚至溺爱,导致孩子不能承受压力与挫折,意志力薄弱,经不起考验,在学习上出现困扰。李千就属于这种情况。然而要想把他的学习抓上来,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于是我请来了李千的家长,和他们交谈达成协议:在学校中,有意让这部分学生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使他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在家里,请家长要求他自己能干的事要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从培养独立生活做起,并积极迁移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会自己尝试、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问题与分析,我们心理课题研究小组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家庭和睦、父母有修养,他们的孩子一般都活泼开朗,有良好的品行。反之,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 具体实施可通过强化学校的家长父母学校的指导,向家长宣传如果对子女的溺爱、娇宠、过高期望、过分保护、过分严厉等,都会使子女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让家长们本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理念,;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来关注自己的孩子。才会使孩子们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二)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队伍建设。

每个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室,指定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对其进行集中统一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教育预防与咨询治疗并重。并切实做好以预防为主,有计划、分层次、系统地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积极组织心理普查、心理测量、团体活动等灵活多样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加强关注,配合专业机构及早治疗,使其健康成长。

(三)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

上一篇:生命教育下一篇:教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