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总结范文

2023-07-25

心理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确立消费心理学评价原则入手,提出课程评价中实现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全面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以知识理论应用评价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应用评价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形成评价为扩展的发展性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 课程评价 改革

0 引言

消费心理学是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类核心课程。为更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营销人才,同时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消费心理学课程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内容选取以及考核方式等均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特别是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逐步探索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评价与考核模式。

1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存在问题

目前该门课程评价当中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课程评价目的定位偏离;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内容范围过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缺少反馈。当前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合理性,偏离了高职高专应用技能型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评价的目的,借由课程评价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多数学校该门课程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闭卷期末考试,试卷都有“标准”答案,以期望达到评价的公平性,但统一而单一的考核模式,不能适应层次复杂、基础和能力各异的学生。只侧重终结性考核,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缺少对学习过程监控和把握,不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也很难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考试的内容多强调基础知识与理论,忽视了技能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不能全面評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反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热情。

2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改革的注意要点

2.1 评价知识技能并重,实现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高职高专教育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其特征是基础理论知识够用、技能应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职业岗位适应性强。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设计要摒弃以往重知识轻实践的模式,代之以知识与能力并举,突出实践检验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和内容的设计当中,突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实现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接,全面衡量与评价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2.2 确立明确的评价目标。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实施中,要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一方面检验学生理论掌握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与水平,是否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课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第二方面监控学习过程,及时反馈信息,督促及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最后在以上两个目的实现的基础上,教师判定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断改进课程,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必须转变仅仅以“考核”、“分数”为出发点的课程评价观念,考核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分数不是绝对标准只是一种相对性参照,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完善必须以明确而科学的评价目的为导向。

2.3 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监督作用。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发挥其激励和监督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且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邀请消费心理学课程学习较好的同学,发言介绍经验,让任课教师和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总结评判,提出合理的建议。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在自我激励作用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在课下会主动刻苦钻研,这种激励作用,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显得非常重要。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一种监督,通过课程评价,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得成绩不好的学生,认识到资金存在的不足,对自己也是一种监督。

3 评价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3.1 导向性原则。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导向,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消费心理学的评价,还应注重时效性,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该专业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及时更新评价指标,发挥专业人才需求的导向作用。

3.2 科学性原则。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即相关的评价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专业授课情况,并结合该专业的基本发展概况,不断做出调整,在相关指标权重的设置、指标的更新方面,要遵循基本的学科发展规律,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3.3 可操作性原则。消费心理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其实际教学效果、学习质量,并不是简单的几项评价指标就可以概括的。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测试,提高相关评价的可操作性,注重细节技术性问题,提高消费心理学的评价水平。

4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三个转变

消费心理学课程在实现任务驱动、小组学习改革基础上,实现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全面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以知识理论应用评价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应用评价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形成评价为扩展的发展性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4.1 评价内容转变,实现评价内容全面性,知识与技能综合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侧重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素养与态度情感等而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注重应用的课程,教学实过程当中应摒弃“知识本位”的思想,强化能力与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应的,在评价内容选择上,必然要加强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评价。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布置、实施和展示环节,针对每一次任务设计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既要包括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也兼顾学生分析和应用能力,既要包括学生小组合作精神也要兼顾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既要包括职业素养也要包含职业思维意识。

4.2 评价方式转变,实现评价方式多样性、过程化。结合消费心理学课程任务要求,布置多样性的任务完成和展示方式,根据任务要求设置相应的评价模式。可以采取实践操作、课堂汇报、消费调查、书面报告提交、情景模拟、校外实训、主题讨论、实例分析、校内竞赛等多种形式。每个任务根据内容和形式要求设计可操作的、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任务实施过程观察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的表现,以任务调查、书面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课程评价模式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真正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实施,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更侧重过程性评价,各评价主体要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化、阶段性的评价,各小组根据评价反馈持续改进课程任务,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

4.3 评价主体转变,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根据任务差异,选择适当的评价主体,从全过程和整体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一方面,通过教师、学生、企业等多主体的选择、沟通和协商,使课程评价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另一方面,加强自评、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等形式的评价,尽可能实现评价的公正和客观。例如,课程小组任务——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需要分析,其中包括三个主要任务环节:联系合作企业开展具体产品消费者需求调查,与企业交流调查结果,以及具体产品消费者需要的课堂汇报。这个任务评价主体设计上包括了企业对学生联系企业和调查实施与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教师对任务过程及成果的综合评价,小组间完成情况互评,以及完成任务中组员之间协作、态度等的互评。多元化评价主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任务评价,既保证课程任务评价的全面客观,也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协调。

5 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当前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在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改革方面,要结合市场营销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论证分析,提高课程改革的时效性,更好地发挥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教育意义,为社会培养更加专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妍.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考试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3.9.

[2]吕宇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2013.5.

[3]高秀石.高职高专教学考核模式改革刍议[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徐娜.论综合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个性方面的作用[J].才智,2014(31).

[5]赵玉宝,郑淑清.校本课程的价值维度与研发实施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6]李宝庆,靳玉乐.麦克莱伦的批判课程理论及其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心理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时光飞逝,几周的心理学课程就这样结束了。课程虽然已经学完,但从课堂里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却让我获益匪浅。让我真正了解了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性,知道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且能够及时的解决发生在我身上的心理问题,和预防将要发生在我身上的心理问题,使我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大学里认真地学习和生活。健康的心理能够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促进我们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这门课心理选修课主要是通过观看视频获取相关知识的。视频里也是有一位主讲人在为他的学生授课。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让我们感受到,不只是在座的我们面临着对某些方面的困惑,也有很多当代大学生有着同样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可以更容易理解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并学习有关心理学的部分知识;第二部分是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所以我们上课的前段时间是学习第一大部分的内容,后面则转为第二大部分。

在第一部分的学习当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什么是学习、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学会学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德智体美劳,教会我们做人,修养生息,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

奏加快,本领恐慌处处显现。显然,本领需要学习,机智与灵活反应也需要学习,健康的身心同样也是学会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和追求,好处多多,岂能不学?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我们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在这一章节里我得知知识学习的机制可以分为机械学习的机制和有意义学习的机制。机械学习的机制实质上是各种联结的形成,这种学习对新旧知识仅局限于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就好比我们在学习中,总是以为把要记的内容,通过死记硬背就能理解,其实不然,因为我们都没有理解其中的联系。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知识的整合,即知识的系统化,就是把有联系的知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把其他零散的知识按层次形成体系的过程。学会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理解其内在规律,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可见,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的重要机制。自主学习这一章节的学习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已是大学生的我,在大学的学习方式中大多以自主学习为主。所以,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自主学习。(1)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2)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

(3)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行事。(4)及时复习。(5)向他人提问。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6)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既可以帮助自己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7)保持适量的休息和运动。休息和运动不仅可以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也是消除压力的好办法。合作学习又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科学性评价能力,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针对这样的群体而进行教学的一种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尤其体现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我们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我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我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何乐而不为呢?

而在第二部分的学习当中,则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上。在这一章节中,我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孤独的应对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孤独。当我们身处孤独的境地时,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孤独应对策略。而在这林林总总的方法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比较适用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树立一个远大而现实的目标,并尽力实现它。(3)寻找或培养自己的兴趣。(4)坦然面对和接受失败。(5)广交朋友,融入集体,等等。而亲密关系的有效建立则更有利于我们远离孤独。

那么何为亲密呢?真正的亲密应当定义为:亲近和了解。而以我个人的理解,亲密关系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完全信任与接纳对方,分享一切感受(包括厌烦、兴奋、思绪、愤怒或快乐),愿意把对方引入自己的圈子,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即使内心最隐私,最难以启口的,都会愿意与对方分享,让对方知道内心的感受,爱对方并不占有与控制对方,即使观念或立场不同,但却可以和而不同,尊重对方,保留自己的观点。

建立亲密关系,有助于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享受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健康地成长。

负责、尊重的沟通也是发展亲密关系的关键,良好的沟通模式是关系计划的基石,以关怀的方式运用这个关系模式,就可以克服关系中的任何僵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孤独自然就避而远之。

心理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请大家分三次做!用纸写,不交本子,两周后交!

以下选做一题:

1. 撰写一个心理活动教案并完成课件

2.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研究或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新进展(可以选择一个国家)

3. 设计一个心理拓展训练项目

4. 观看或创作一个心理情景剧,说明优秀心理情景剧的特点。(从主题、内容、设计、精神、演技方面作评述)

5. 描述自己的个人成长史,包括自我成长分析与职业行为分析。

以下选做一题:

1.比较解梦、音乐治疗、禅修治疗、催眠治疗的异同

2.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技术及其应用

3.魔术商店心理剧技术及其应用

4.家庭治疗意象技术及其应用

5.瑜伽心理治疗及其应用

6.中国道家认知治疗及其应用

7.禅修疗法及其应用

8.房树人测验理论依据及应用

以下选做一题:

1. 读嵇康《养生论》有感

2. 读《伤害论》有感

3. 读孙思邈《千金要方》有感

4. 读葛洪《抱朴子·养生论》有感

5. 读苏东坡《养生说》有感

6. 读《易经》有感

7. 读《道德经》有感

8. 读《黄帝内经》有感

心理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首先,我开始注重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 第二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其次,我开始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养成。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再者,我开始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我会正视现实,慢慢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我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会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我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我能够认识我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通过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使我心理的健康发展。

另外,我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而且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此外我还逐渐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来讲,都有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因素;而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也必须以心理素质为前提,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德、智、体诸方面才能发展,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具体实施德育、智育、体育时,首先必须考虑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使这些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其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大学生活已具社会的雏形,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远比中学阶段复杂,职业、理想、择偶、前途等问题也更加具体和直接。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还要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在各种机遇中进行选择,不断迎接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所有这些,都必然加重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连续学习生活经历和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使大学生的心理处于迅速发展和趋于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具有既丰富又矛盾的特点,心理品质的发展表现为不稳定和不平衡。例如,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的一帆风顺和在科学文化知识上的优势,常常带有优越感和盲目自信的特点,但一遇困难和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消沉失望。有的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情感丰富而复杂,另一方面情绪的变化迅速而强烈。由于自制力较差,常常造成情绪的动荡和心理的冲突。还有的大学生由于自尊心较强,但处理不好自尊与尊他关系,往往产生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大学生的这点心理特点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影响健康。因此,在大学生阶段不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适应能力的保障 。智力是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因条件,没有相当的智力水平,个体就不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实践活动。但是,具有相同智力水平的人,由于其他个性品质的差异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所取得的成就可能大不相同。美国心理家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半个世纪的追踪研究,发现早期智力超常的儿童,并不能保证其成年后具有杰出的创造才能和卓越的成就。那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大都是长期锲而不舍、意志坚强、执着追求的,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人。因此,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以使自己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能使人的记忆力增强,观察力提高,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使人精力充沛地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获得智力的高度发展。此外,在社会活动中,健康的心理也容易使人交往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融洽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在智力活动中创造出价值更高的成果。

四、大学生心理教育有利于身体健康 心理不健康,往往导致生理异常或发生病变。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认识到"七情"可以引起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他们认为"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即心理因素与身体器官健康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心理障碍可以导致某些身体疾病。例如,人在愤怒的情绪的作用下,血压就会升高,长期下去就可能引发血压调节机制失常而形成功能性的高血压症。此外,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心肌梗塞、脑溢血等,都可以因情绪过度紧张而促发。常见的失眠、头痛、焦虑等症状,都可以找到心理方面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大大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五、大学生心理教育有助于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心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人格由多种因素组成,其中,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人的许多性格特征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热爱集体、助于为乐、正义感、公正无私、富有同情心等。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德紧密联系,没有健康的人格很难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因此,要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就必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立。

心理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二、主题设计的理论分析

同学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发展同学人际关系,首先需要同学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为此,同学之间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相互交流活动。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之下,不少学生往往忽视了同学交往,同学之间很少走动和交流。同学之间互相不了解,就很容易导致误解和隔阂的产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具备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的常识,只有合理恰当的人际交往才可以维护和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做到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相互敬重、和睦相处。以强凌弱、恶语伤人、自私自利、相互诋毁等行为只能破坏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促使同学相互认识和相互了解,在此基础上促进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第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认识到同学团结需要每一个同学的努力。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2.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

3.教育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

四、教学时间与场地

1.教学时间:2个课时。

2.教学场地:教室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室。

五、教学方式

1.班级游戏活动。

2.自编短剧表演。

3.讲述与讨论。

六、课前准备工作

1.教师事先了解班级的人际关系情况,并通过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其原因。

2.上课前老师组织同学将课桌排咸圆圈。

3.准备记分牌(记录游戏得分用。可以用小黑板代替),小红旗若干,手帕若干。

4.针对本班的人际关系实际,教师事先编制同学和睦相处和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或组织学生一起编写,要求故事切合本班实际。参考故事见教学步骤)。

5.教师事先挑选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同学,在课堂上表演自编的短剧故事。

七、教学活动程序

1.进行“相互访问”活动。全班同学围成圆圈坐,两人一组,互相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

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其他有关的情况。

2.访问活动结束后,每个同学介绍被其访问的同学,再由被介绍者补充。教师告诉其他同学要注意听,记住班上每个同学的特征,然后进行认人比赛。

3.教师根据学号将班上同学分成两组(如按奇偶数分组),然后要求每组同学一一上讲台说出对方相邻号者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嗜好、兴趣、特长、个性特点等,答对一项得一分,直到两组同学轮完为止。教师将得分写在黑板上。统计两组成绩,得分高的一组获胜,得分低的一组唱一首歌或做其他活动。

4.游戏活动结束后,进行短剧表演。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各组自行设计并表演一则短剧,短剧内容为同学和睦相处或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故事可以由学生自编,也可由师生在课前一起预先编制。两则参考实例如下:

(1)美玲和小霞是同桌。快放学了,荚玲对小霞说:“小霞,下课了,我要去商店买本练习簿。陪我一起去好吗?”

小霞说:“好呀,我的笔坏了,我也正要去商店买支笔。一起去吧后我们一起回家。”

美玲说:“星期六下午有场好看的电影,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

小霞说:“星期六我要做作业,不然,妈妈会怪我的。”

美玲说:“那到我家来做作业吧,做完作业,我们去看电影。”

放学后,小霞和美玲高高兴兴地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她们一直是很要好的朋友。

(2)下课了,李文在做作业。小明抱着球走过来对李文说:“喂,李文,踢球去。”

李文说:“等一下,我还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的作业都做好了吗?你教我怎么做这一题,好吗?”小明说:“数学题呀,我早做好了。你真是太笨了,那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李文说:“你教我怎么做吧。我实在想不起来。”

小明说:“笨蛋,自己一个人想吧。我们要踢球,我们不和笨蛋一起玩。我们踢球去了。”

李文说:“你不告诉我怎么做,还敢骂我笨蛋!看我不教训你。”说着,李文就要打小明。

小明说:“你就是笨蛋,看我先教训你!”

小明和李文因为一道数学题不仅伤害了同学,而且还打了架,从此他们不再是好朋友了。

5.同学表演完毕,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为什么美玲和小霞一直是好朋友,而李文和小明却不再是好朋友了?

小明为什么说李文笨?李文真的笨吗?小明做得对吗?

李文为什么要打小明?李文打人对吗?

为维护同学的团结,我们应该怎么做?

6.最后教师讲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同学既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同学之间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当同学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要尽量给他们帮助。这样,同学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我们的校园才是美丽的校园。同学之间不可以因为任何理由伤害彼此的感情。如果我们大家都“兵戎相见”,就破坏了我们校园的美丽。

八、补充活动

(一)“跛子指挥瞎子走路”游戏

本游戏是接力赛游戏。在操场一侧划一起始线,线前方6米处插几杆小红旗,作接力赛的转折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队,每队成员两个一组,1个当瞎子(用手帕将眼睛遮住)、1个当玻子。由每组的瞎子背跛子,跛子指挥瞎子前进,绕过红旗回来,换另一组进行,直到每队队员轮完为止。最先轮完的队伍获胜,获胜的队伍给以适当精神奖励。

身体接触可以缩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此游戏是利用身体接触性游戏活动来融洽同学之间的情感,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

(二)“互相赞美”活动

学生每两人分成一组,各写下两个赞美对方的句子,如“你很可爱”、“你的字写得很漂亮”等。赞美的句子力求符合对方的实际。然后,双方互换赞美的句子。在相互交换时对方必须说:“某某同学,这是我送给你的。”然后读出赞美的句子。接受赞美的同学必须说:“某某同学,谢谢你!”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适度赞美别人,是进行人际交往,搞好同学关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同学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习适当表现这种行为。我们不能取笑别人的缺点。本活动是试图使学生掌握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并使之习惯化,融入到日常的人际交往当中去,进而改善同学的人际关系。

(三)“互帮互助”活动

本活动将同学分成两人一组,一个同学向另一个同学求助:“某某同学,请你帮助我做……好吗?”另一个同学则说:“好的!”或者说:“请稍微等一下,我马上帮助你。”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活动结束后,双方交换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同学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热心,要积极给别人以帮助。这样,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我们。相互帮助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本活动是希望学生掌握正确的求助方式,以及形成帮助别人的习惯。

(四)“交心”会谈

每个同学写出3个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和事,集中交给老师,老师将它们分类、统计,然后按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列写在黑板上。如:

我喜欢待人和气,不喜欢自以为是。

我喜欢谦虚谨慎,不喜欢趾高气扬。

我喜欢勤奋用功、努力学习的人,不喜欢别人说我笨

我喜欢说话有礼貌的人,不喜欢说话没有礼貌的人。

我喜欢乐于助人的人,不喜欢欺负同学的人。

我喜欢真诚、守信的人,不喜欢霸道、虚伪的人。

然后,同学之间自由讨论为什么有些人和事受人欢迎,有些人和事不受人欢迎?为什么我受人欢迎或不受人欢迎?

最后教师讲评:同学之间要注意团结,要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所以,我们要经常察看自己的言行,当发现自己有缺点时,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可能使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当同学对自己有意见时,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加以改进。同学之间要坦诚,不要在背后说同学的坏话。

九、教学建议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教师讲述等方式泉强化他们的同学概念,使他们对同学关系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同学关系。这是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长期的学校生活使他们对于同学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时,我们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适时地把他们的同学概念向更高的层次引导,由同学关系引导到人与人的关系,借以促进同学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创业课程总结下一篇:课程结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