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

2023-08-17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和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学习旅游心理学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了解旅游者心理,更好地吸引旅游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行社的收入。有助于旅游业开展针对性的服务,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每个旅游者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的背景、教育,文化素质不同,想法和要求不同,而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尽可能使每位游客都满意,可根据中国人集体化的心理特征,在旅游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改变行程时,我们要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别人也就没什么意见。如果遇到投诉,我们也要保持头脑冷静,游客投诉也就是求尊重,求宣泄,求补偿,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处理人们不同的投诉要求。有助于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了解员工的心理,抓住他们需求,可以使员工更努力的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增强竞争力。有助于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使员工得到平衡,心甘情愿的为游客服务。

旅游者心理还是旅游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因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业的发展命脉是掌握在旅游者手中的,只有研究旅游者的行为规律,有目的的做出策划,并且了解和预测旅游者行为,才能找准旅游业发展的主方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旅游者的类型也不尽相同,由于其不同的旅游需要与旅游目的的不同;在旅游活动中所选择的也有所不同:有人注意奇山异水,有人注意人文古迹;有人喜欢安全系数大的旅游项目;有人却喜欢冒险性强的旅游项目。光旅游点的选择就可以有众多旅游者个人的心理想法,所以说只有透彻了解了旅游心理学,才能紧紧扣住问题的关键,综合众多旅游者的心理,做出近乎完美的方案,或许可以解决问题。

再者学习专门课程,了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该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态度和旅游者的人格、还有就是旅游者的情绪情感等,这些动应该有效的及时的了解,才能组织成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合理且安全的旅游团队。这些都是我心里觉得很有必要学习的东西。这就不仅仅需要我们理论上的知识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领悟。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其一,保持健康体魄和专业心态

这是肖川老师谈到“身心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是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教师应树立良好的生命意识,学会关心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惜牺牲肉体,那只能是一种悲剧性的幸福。”非常认同这段话,试想以前的自己,精力充沛,激情澎湃,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常常熬夜;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常常透支。在看我们学校五十多岁的教师开始品尝身体的折磨,此起彼伏的关节疼痛,颈椎疼痛让他们行动不便,有了病痛就没了好心情,没了好心情哪来的幸福感呢?因此,此时觉得幸福感首先得来自于健康,那怎样让自己健康起来呢?生命在与运动,除了锻炼,还是锻炼!

其二,休闲为教育增添魅力

这是肖川老师谈到的内容,观点非常新颖,他说:“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教师,他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懂得装点教育的人,他知道如何让教育芬芳弥漫。”他还说到:“忙碌是一种病毒,缺乏休闲,人类永远是工作的奴隶,被束缚于狭隘的世界中而脱身不得,思想活动会受到严重影响,文化也就无从产生。”我觉得自己就一直处于忙碌之中,繁忙的工作,无规律的生活,就像是转动的机器一样,总感到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又没有精力专注去完成。总是等到要检查了才疲于应付。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几乎殆尽,更难以安静下来专心致学,因此,我要把休闲作为一种态度,重新认识休闲的意义,懂得如何休闲,并力求让休闲为教育增添魅力。

毫无疑问,人生的幸福在于自身的追求和积极的理想,其实只要我们以积极地心态和合理的方式去面对人生,那么就可能获取幸福和快乐。

肖川的幸福人生心得体会

肖博士如何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展开自己对幸福的感悟。因为目前在有很多教师的身上发生了职业倦怠现象,消极怠工现象,功利心太强现象,有时自己也不列外。身为教师如何能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而不像现在一样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牢骚满腹,满目悲凉,怨天尤人。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其实说到底,要想生活幸福,首先要工作顺心如意。作为一名教师,最头疼的不外乎和学生的关系不好搞,和同事的关系不和谐,福利待遇不满足。还有就是教学质量太低,教学没有成就感。尽管我也知道一些改善的方法,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条理的认识。肖川博士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因材施教、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良好的家校沟通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详细说明。

放眼望去,本应以“书香校园”自称的学校里,又有几个人能够专注阅读,提高自己?年轻教师大都沉迷于网络或低无聊的消遣中,进修考试是为了挣考核分,为了考成绩,拿证书,是为了评职称。几乎没有人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研习经典、专业论著的。包括自己在内。在教学管理中自己做得相当不够 ,当我的学生作业完成地一塌糊涂的时候,我气急败坏,极尽挖苦讽刺,功利心一览无余。我爱过我的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是不是无条件的? 和肖川教授的对话,像一场玉露及时滋润了我的心灵。使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且饱含着奋斗的动力。当我再次登上讲台,面对几十双眼睛的时候,我又一次从孩子们的眼睛中看到了快乐和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活的舒坦;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无忧无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对于我们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们在欢笑,当桃李满天下的时候,那就是我们教师最幸福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你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而不是单纯的付出的时候,他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是啊,不计较太多的得失,用心灵去打造完美的课堂,用心血去铸就孩子的人生,这就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本身也就是幸福的 。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学习;生活化;教学

对数学教学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的研究,目前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实践,然而这些研究多为中小学阶段,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还比较稀少。所以,笔者通过亲身学习经历,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高中数学教学能够走进生活,从而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从学生方面审视

由于普通高等学校不断普及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使得学生普遍素质偏低,在数学基础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大多数高中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主要原因则是高中数学过于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在现实生活中,有还存在放弃学习数学的现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另一方敏则是当下数学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点等。

(二)从教师方面剖析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一般选择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强调数学结论,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就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在自己解决相关问题时束手无策,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也会令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不能从数学学习中体会到相应的价值与乐趣。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发展。

(三)从教材方面分析

可以说,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地位十分重要。当下的数学教材往往是首先介绍相关知识的概念,然后得出一定结论,然后让学生根据例题进行模仿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无疑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的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这也是导致学生厌烦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使高中数学的教学生活化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一般都是以老师为课堂的主题,学生为被动的听课者,学生围绕着老师的“讲”进行“练”。在这样过程中,学生的并没有被放在主体地位,而是出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实际上,真正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应该讲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多互动、多交流、多进行讨论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主体地位,得到发展。

(二)趣味性原则

大多数学生均认为数学早枯燥无畏、晦涩难懂。高中生往往早已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与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课程时,应该通过引用生动有趣的生活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关注,积极引导他们主动进行学习行为,从而逐渐产生对数学的好感,进而喜欢数学、学习数学,从数学的学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三、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教师的要求

1.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充分运用新理念,将现实生活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重视生活化问题的作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地与教学相融合、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营造出高效的的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

2.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其素质对直接对教学质量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一旦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提升自己的认为素养,尤其是在生活化数学教学中,更要求教师拥有全面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具有复合型教学能力。人文素质是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中必备之一,只有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在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进行结合时达到理想效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灵活使用教材,把现实生活引入数学课堂

教材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数学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线索,也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依据。据相关研究显示,如果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时,学生会对该知识常上网那个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充分地把握这一特点,将数学知识蕴含于生活实际中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2.数学课堂教学注重联系生活

课堂教学虽然很重要,但是却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及学习时间无形中就受到了影响。往往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及内容从头到尾讲完,学生则从头到尾听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完全打开。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如何将现实生活引入数学教学中,并注重开发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数学情境,从而激发出其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三)将数学教学方式生活化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心理机能,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的探索,逐渐将问题生活化、实际化,创设出生活原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与探索,从而增加知识积累与解决问题能力。

2.探索知识的不同呈现方式

在以往教学中,数学教师侧重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教条。无论是推理证明还是推导定理,都会采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这种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数学知识有趣活泼的一面,致使学生对其兴趣的严重丧失。而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则会根据生活现象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教的风趣生动。

四、结语

虽然提倡“高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条件地将数学知识生搬硬套到生活问题上,而是要将数学知识同与其真正相相对应的生活状况相联系。也就是说,生活化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任务,而不是生搬硬套。因为过度追求生活化,也会导致数学本质的弱化。

参考文献:

[1]胡典顺,赵军.对“数学生活化”的理性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7,73-74.

[2]裴光亚.创新意识与数学教学[J].中学数学,2002(7).

[3]乔虹.将数学教学生活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4]刘书玉.浅谈数学教学与生活化[J].文化教育,2009(03).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完整的人是“躯体、心智、感情、精神和心理力量的统一体”,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情知结合、整体作用的过程。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同时也是情感的存在。人所投入的不仅仅是智力,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成长的,人在活动中进行思考、赋予感情、做出判断。 人本主义心理学十分重视个体的经验,认为经验是人类认识与变化发展的基础,学习活动一旦与人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是卓有成效的。由此看来,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同学生自身的经验发生联系,由学生去体验时,才能产生。教学不是单纯地组织学科内容,还要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材料与个人生活、人生目的的相关性,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体验中自我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发展。

二、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的观点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语言是人自己的财富,人掌握、运用语言是为了传达他的体验、决断和情感。语言用来传达信息,语言的本质却并不完全就等于传达信息。“语言不仅只是工具,不只是人所拥有的许多工具之一种,恰恰相反,正是语言才提供了人处于存在的敞开之中的最大可能性”。 我国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之一是较多偏重对学生逻辑认知层面的开发,偏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学生的情感品质不能很好地形成,人格发展就会出现裂痕。具体表现有:第一,学生感受力下降。学生获得了对其所获取信息进行描述、推理与编码的能力,而同时也许渐渐失去了对人对事的感受能力。第二,认识兴趣的泯灭和扭曲。认识兴趣不仅是认知学习的动力,更是人的情感特征。可是在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下,学生缺少对事物的探究欲和好奇心。 对此,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所持的理念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成长的,单纯地着眼于认知活动与智力发展,人格是不能获得健全的成长的。语文的学习需要认知与思考,还需要赋予感情、做出判断。学生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与喜悦,丧失了学习内容与自己情绪体验的关联,单纯地停留在语言符号、概念、逻辑上,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展开。语文的三大主体内容识字、阅读和写作中,识字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只有肉化到人的情感个性之中,融人人的生命之中,才能进入深层的心理结构,才能变为人的素质。一个有优良素质的人,在鲜活的社会现实中内心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后,将情感抒发出来,才能变成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要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又要进行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既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又把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过程。认知与非认知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学生整体生命的成长,忽视任何一方,人格将不能健全,语文教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将无法发挥。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 学习动机 动机激发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研究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英语学习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因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所以,学生首先要有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从主观上产生学习动机,才能在行动上付之实施。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相当多的学生在七年级英语学习兴趣浓,在八年级英语学习兴趣减弱,在九年级出现厌学英语之态势,因此,英语教师必须针对这个客观现实,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下面从研究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入手,探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学生从英语学习兴趣浓到厌学英语的表现及原因

1.心理具体表现:

(1)关于英语学习的认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对那些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才有用;有的学生自信心不足,认为即使努力学英语也追不上别人;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当农民,不需要学习英语。

(2)学习意志薄弱。有些学生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对于词汇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更别说碰到较长英语阅读题目。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弱,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3)考试心理障碍。有些学生往往在英语考试中表现为:心理惧怕和焦虑造成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题目;由于前一个题目不会做,手在做下一个题目,脑子里还在想前一个题目,因而造成笔下失误。

2.原因剖析:

(1)社会因素:很多家长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认为读书不如早辍学经商挣钱;还有很多社会现象的影响,如大学生高分低能、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等等。

(2)学校因素:填鸭式教学盛行,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情感;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教师一讲到底包办教学,学生静心听讲,其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缺乏积极主动思考,忽视知识的形成和能力培养。

(3)教师因素:英语教师大部分时间用在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等事务上,而很少有时间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教育教学理论,他们不懂得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健康辅导,对学生没有学会期待,没有学会尊重学生,没有赋予学生梦想和希望。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乏英语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越来越弱,思想消极。

(4)学生个人因素:初中英语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有些学生在小学学习英语过程中基础知识把握不好,中学又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长此以往,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网络。

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

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1.教师要学会激励学生。学生学习越好的学生,就越愿意学习,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容易转移和分散学习注意力,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其实,学习进步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奖励,还有家长和老师的夸奖、赞美,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强化作用。

教师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比如,学生喜欢足球、下象棋或者与校长合影等,英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学习很努力的情况下,或者学习成绩有了进步情况下,组织学生踢足球、下象棋或者与校长合影等。每当学生学习有一些提高时,就可以这样做,经过多次的反复,学生就会喜欢上英语学习。还可以通过降低学习难度和采用小步子策略,让学生感到学习并不太难,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英语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学习,应先于教他读书求知。“要学什么,是知识还是技能?用什么方法学习?”还有学习内容的结构、难度、重点、要点以及恰当的方法,都要让学生认识与理解。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有了较为积极的心理准备。如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规律是初一英语上册的重点;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分析能力、推断能力、概括能力是初中英语的重点中的重点。

3.教师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学校的学习与社会的学习的不同点,就是它的间接性。学生看不到学习对他们有什么直接意义,学习的需要是在他们进入社会以后,才会慢慢感觉到的,但为时已晚。学生从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他们满足自己的目前需求目标,有助于为他们提前取得一张进入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英语教师还可以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英语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通过这些激励措施,英语学习意义就会被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激发出来。

4.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责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自主学习并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一直由教师包办学生的学习,不仅对提高教学效率不利,也很容易将学生天生的求知欲也给压抑了。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合作与竞争学习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在英语课上,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英语小组,以组内英语学困生的进步作为对英语小组评价的主要依据。从而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责任,有效推动他们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促进他们走向成功。

5.教师要创造平等的激励机制。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包括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英语考试,摸清学生的底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准备一段时间,再组织考试,比较学生的进步。在公平的学习竞赛中,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探索知识的兴奋,能够被问题的解决所吸引,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自我提高的满足感,并且不让自己的能力、背景、天赋和认知方式等个体差异成为学习竞赛的障碍。公平竞争把奖励颁发给那些为了自我提高而奋斗的人,而不是那些战胜了他人的人;肯定了学生的努力,而不是夸大能力;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不是培养顺从的学生,公平竞争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绩与自己的努力程度是成正比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教师要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学生从英语学习获得的成功感,也可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新时期的青少年是可塑性很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倡导启发式教学,采用合作与竞争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

7.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虽然学习英语也有积极性,且他们并不比其它学生少下功夫,但是他们的英语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英语认知过程与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英语教师应以英语如何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熟悉英语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把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为此我们用图解法帮助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指导他们建立“及时背”的学习卡片,随时记下单词的合成、转化,派生词和反义、近义、同音词;如何用读音规则来拼写单词;怎样形成语感能力(先听录音,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等。

8.教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学困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学困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时,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困生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但随着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学生对“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发展的观念、合作交流的认识和自主意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仅靠古板的不科学的育人方法和经验是不能行的,也是不符合育人规律的。当前,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上一篇:产品经理学习计划下一篇:新员工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