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

2023-03-08

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产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文中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并对哈巴湖生态农业旅游区运行进行分析,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当前及今后我县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建设生态农业园区是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市场分析

1 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南海子、绿色度假村、白春兰绿色家园、灵应寺等10多家各色旅游项目落户盐池,累计接待游客30万多人,收入可观,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2 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2.1 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2.2 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

2.3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3 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开发实证分析

3.1 市场分析

哈巴湖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盐池县中北部王乐井乡境内,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64公里,总面积16万公顷,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属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之一。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在区系上属欧亚草原区,亚洲中部地区,中国黄土高原草原省至内蒙古草原省的过渡地带。根据调查,保护区内已知各类植物507种,分属76科,276属。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荒漠类型景观,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积毛柳、沙柳、柠条群落,还有面积可观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园、绿洲及众多的文物古迹。具有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同时保护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山川沙海兼有,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2 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垂钓、休闲、娱乐、商贸的概念。生态景观旅游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3.3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娱乐、垂钓、商贸的概念。

(2)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结合区内独具特色的沙漠景观,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积毛柳、沙柳、柠条群落,还有面积可观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园、绿洲及众多的文物古迹。开发建设哈巴湖自然博物馆、哈巴湖度假酒店、沙地运动乐园:马场、治沙天然博物馆、哈巴湖牧耕田园农(牧)家乐等景区。

(3)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多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山庄果园”、“垂钓走廊”、 “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4 结论

哈巴湖生态农业旅游区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区内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休闲、娱乐、商贸的概念,并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致富。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中国的农业发展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化肥等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预估的生态环境污染。生态农业就是为了能够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又能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影响;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已从解决温饱生活中走出,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阶段。发展生态农业,达到发展经济同时又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当前及今后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生态农业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宗旨,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发展规律,将现代工程和科技技术联系起来,获得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新型农业模式。生态农业使农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中,是一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道路。

2.1 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充分改善因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农业良性发展循环。

2.2 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的发展能有效的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农业管理经验融入现有农业生产结构当中,合理统筹规划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加工业、乡村旅游等项目,构建出配置合理、运作高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为市场提供绿色农产品、优质产业服务。

2 生态农业理念的特点

2.1 农业结构具有系统性

生态农业体系是严格按照生态学原理,通过合理统筹、农业资源分配,组合成的生态系统。

2.2 农业生产具有生态性

生态农业充分运用生态环境自身的循环能力来进行生态能量转换,高效利用自然能源,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持久发展。

2.3 农业耕种具有适地性

发展生态农业重要的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按照不同生态环境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有效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科学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合理进行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的利用效率,有效优化农产业结构,展现地域农业生态特性。

3 生态农业的影响及作用

3.1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发展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效改善了生产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对资源合理节约,提高资源使用率,保留可持续发展后劲。

3.2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确定适合本区域的农业生产模式,调整完善生產结构,用持续发展眼光看待生态农业,使得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

3.3 健全多方面投融资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是时代所需,政府应开辟绿色通道支持。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财政扶持、降低税率,鼓励生态企业发展。

3.4 助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生态农业是科技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及众多因素相互配合发展的结果,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尽最大力度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农业经济整体实现现代化发展。

4 确保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措施

4.1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加强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科技知识,使农民对资源有效利用,对环境加大保护力度有新的认识。

4.2 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引进,解决农业人才不足问题。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引进,全面发挥人才作用,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聚力解决问题。

4.3 开创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的支持,建设绿色旅游通道正好满足人民这一需要。创建“农业旅游”的经济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农业经济,同时又增加了旅游经济。

4.4 加强绿色生态企业发展

绿色企业,应与当地政府联手,关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挥带头作用,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停止对环境有影响的工程项目。打造经营生态农业品牌,严格把控产品品质,维护当地生态农业形象,使生态农业经济结合地区品牌,生态农业走在健康道路上。

4.5 注重农业品牌建设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我国品牌在国际上的持久性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强生态农业发展,宣传新型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改变国际印象,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农业发展创新,走发展生态道路是农业发展的康庄大道。生态农业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农业的持久性发展,为农业的经济健康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要充分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坚定地走生态化发展农业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尹国丽.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9(22):128-129.

[2] 何立华,祝启雄.洪湖地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1):18-21+37.

[3] 余劲松.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乡村科技,2019(32):31.

[4] 黄庆革.浅析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种子科技,2017,37(2):20.

[5] 杨芳,吴永常,韦文珊.基于能量分析的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17-23.

[6] 胡丽,岳敬芹.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精准扶贫——以云南山区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为例[J].吉林农业:上半月,2017(7):43-44.

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第3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全球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很多国家非常注重以现代科技为依据,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推广。也有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自2002年起,美国政府就实施有机农业研究和推广计划,2003年以来的10年间共提供经费9300万美元,资助重点包括有机农业环境及效果、有机农场生产与社会经济状况、利用田间试验方法鉴别有机产品特点等。

加强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发达国家就生态农业的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等建立了相关法规体系。美国制定了《有机食品质量法》,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农产品法》《加拿大谷物法》等,欧盟颁布了《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在欧盟相关法律基础上,德国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土地资源保护法》《垃圾处理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让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了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内部“软环境”整合,对其健康发展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培育;影响因素

一、引言

中国农业大省,特色农业资源虽多,但缺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有些乡村景观虽美,但仍然贫穷落后。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最大限度地挖掘特色农业资源潜力,释放乡村经济活力,强化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激发就地创新创业,让田园变公园,进而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因此,建设集农业、生态、休闲、旅游、消费等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对提高我国乡村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特色小镇是国内研究热点问题,但多数相关学术研究侧重于对工业型、科技型、旅游型、金融型、体育型、历史文化型等特色小镇的论述,而关于农业型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则相对较少。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不能完全脱离农业农村,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迫切需要发展众多的生态农业特色小镇。

较早专门介绍农业特色小镇起源于2006年,阐述了英德市九龙镇建设农业特色小镇的状况[1]。对农业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则集中于2016年至今,徐萍(2016)归纳了农业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并基于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产业特色、区位交通、文化底蕴等元素,提出了浙江建设农业特色小镇的策略[2]。郝华勇(2017)提出农业型特色小镇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3]。吴奶金(2017)描述了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理念与内容体系和建设原则及步骤[4]。徐松等(2017)认为农业型特色小镇就是立足农业主题,发挥各地的资源禀赋,运用现代产业理念,打造大农业的产业形态[5]。杨梅等(2017)从立足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等归纳了建设农业特色小镇的途径[6]。张新民(2017)总结了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形态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其发展中的问题及规划建议[7]。李浩然(2018)将农业特色小镇分为旅游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加工服务主导型[8]。李冬梅等(2018)认为农业特色小镇是以农业为核心和纽带,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多功能集聚区和多功能平台[9]。余茜等(2018)通过具体案例,比较了两类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异同,并分析原因及提出策略[10]。综上,学者们对农业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国外经验、形成机理、案例剖析、建设策略等方面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由上可知,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融入了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智慧农业、休闲养生、田园体验等领域,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已成为当今我国实践领域和理论界共同探索的热点问题,但仍有很多问题仍需探讨解决,如,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影响其培育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支撑其有效的培育与发展?

二、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现状特征

2016年和2017年,国家住建部等部门联合评选出首批127个和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其中以农业发展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两批次分别占比为22.8%和30.8%[11],可见,农业特色小镇为我国特色小镇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并已经形成了一批农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例如,以大米为特色产业的黑龙江牡丹江市渤海镇,以高效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陕西杨陵五泉镇,以黄牛产业为特色的内蒙古通辽市舍伯吐镇,以中药材为特色产业的宁夏固原市泾河源镇,以湘莲产业为特色湖南湘潭市花石镇,以葡萄为特色产业的甘肃武威市清源镇,以小龙虾产业为特色的湖北潜江市熊口镇。

通过对我国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归纳,可总结其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农业特色小镇以农林牧渔业为特色产业

特色农业产业是农业小镇的灵魂、特色的彰显关键靠产业支撑。生态农业型特色小镇就是在维护生态环境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立足特色农业产业,为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宜居宜游家园而形成的空间载体。

(二)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農业附加值

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通常融入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生态休闲、田园体验等新方式,完善农业产业链,并不断激发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行为。在延伸农业产业链“科-产-运-销-游”的基础上,挖掘农业原有的生产功能、文化功能、食用功能、观赏功能等特色,由此使乡村农业从单一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从单纯养殖种植向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育种、下游的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拓展等领域。

(三)融合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由于区域内单一发展农业对于提高农业附加值、繁荣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用有限,因此当前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多功能性的充分展现,将农村农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同第二、三产业融合起来而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方式而激发出来。

(四)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宜居宜游

生态农业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的乡镇,它以特色农业产业鲜明、区内基础设施良好、内外道路网络密集、居住生态环境优美等为基本要素,通常拥有与现代生态农业相匹配的农业生产设施、生态农业循环系统、美丽田园景观设计,使得小镇游客享受到高质量的体验环境。

三、培育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影响因素

培育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分为外生影响因素和内生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外生影响因素采用PEST分析法,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特色小镇形成的外部拉动力量;内生影响因素是指小镇内部拥有的资源条件总和,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产业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是促进特色小镇培育的内部推动力量。

(一)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培育的外生影响因素

1. 政治环境因素

我国当前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探索创新发展新途径。我国是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虽多,但缺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有些乡村景观虽美,但仍然贫穷落后。通过培育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最大限度地挖掘特色農业资源潜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 经济环境因素

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是竞争,优胜劣汰,处于竞争优势地位才能在经济发展中避免被淘汰。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将各类要素资源以最佳方式整合运用,因此各地涌现出众多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特色小镇,在实践领域内,通常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整体发展较为快速。在当今经济大环境下,凝聚了生态、创新、共享、宜居等发展理念的生态农业特色小镇逐渐孕育而成。

3. 文化环境因素

文化常常以习俗、惯例的形式影响认知,并调节人们的各类行为关系。由于农业活动具有很强的生产惯性、历史习俗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人文精神、文化习俗和农耕文化等,对区域经济发展路径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直接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文化底蕴厚重、思想观念较为开放的区域,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数量较多;反之,在闭塞守旧、文化匮乏、思想保守的区域,则发展较为滞后。

4. 技术环境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产业链条被不断地拓展,在追求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均需要紧密关联,进而促使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产生更深入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速了农业生产经营新业态的产生,生态农业特色小镇作为乡村发展的新业态,为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了空间载体,由此可知,技术相对发达的农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诉求更强烈,培育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氛围和条件相对更好。

(二)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培育的内生影响因素

1.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土壤、气候、光热、区位、景观等,在地理空间上具有不可移动性、根植性强等特点,且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类型、品质,从而造成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通常是特色农业,农业生产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依赖性比其他产业更明显,因而,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显著。

2. 产业资源

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不同的主导产业类型决定着特色小镇的形成与发展方向。特色小镇的特色需要特色产业予以彰显,而特色产业需要有发展潜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促进特色小镇的健康成长。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通常是本地特色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产业资源是否基础良好,直接影响着特色小镇的差异化、独特性、竞争优势的显现。

3. 人力资源

特色小镇的形成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当前中国很多乡村人力资源普遍流失严重,留守乡村的村民多数素质较低,因此,能否建成生态农业特色小镇主要取决于关键人物的素质和水平,实践表明,只有部分乡村精英才具有这样的素质和能力。除了有乡村精英带动特色小镇创建与发展外,还要大力吸引外流人员返乡就业,同时通过开展培训教育提升区域内原住居民的市场意识、文化技能和思想观念等整体素质,进而才能为培育生态农业特色小镇提供人才支撑。

4. 资金资源

小镇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特色产业的发展、自然景观的维护、基础设施的完善等都需要资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将无法推动特色小镇的正常运转。农业特色小镇的初始发展资金往往依赖于内部的原始资金投入,而在小镇发展出具形态、发展潜力彰显出来之后,才能吸引来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政策扶持资金对其进行投资。

(三)影响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培育的内外生因素的关系

由上述分析可知,培育生态农业特色小镇需要借助于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共同作用,这两种力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更有效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其发展。在各类影响因素中,有些因素同时具备内生和外生的特点,应对其区分对待(如表1)。

影响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培育的内外生因素虽然有些同时具备内生及外生特性,但根据其主要特性,上文对其进行了分类区分,各地应依照本地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利用各类因素推动小镇的培育与发展。在利用内生影响因素方面,应充分调动小镇内部人力资源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激发小镇建设的内部动力,使之成为当地居民的共同发展诉求;在利用外生影响因素方面,应在尽量展现小镇自身魅力的基础上,吸引小镇外部各类要素资源在区域内集聚,激励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和各类中介组织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建立合作发展机制,借助外力拉动小镇快速发展。

四、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支撑体系

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及功能进一步拓展。因此,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通常是以明确特色农业为前提,在维护区域自然生态系统、营造绿色宜居环境的基础上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并且利用地域根植性、挖掘民俗文化、创新多种投融资渠道、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增强整体竞争优势,实现小镇的高质量发展。

(一)在明确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

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发展仅仅依靠农业生产环节无法创造更多附加值,因此,在明确特色农业产业基础上,延伸农业全产业链是必不可少的。农业全产业链包括新品种研发、育苗育种、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农产品销售及品牌推广等。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应做强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才能为小镇健康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二)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小镇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转变传统农业小镇的发展模式,融入创新元素,带动小镇经济多元化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小鎮培育和发展中应运用互联网思维、绿色生态养生、智慧农业等新理念、新科技,在维护乡村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依托当地民俗文化、自然景观,融合发展循环农业、科技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娱乐及康养旅游等产业。

(三)完善投资融资平台和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乡村小镇普遍存在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资金短缺更是普遍性问题,因此,因拓展投资融资渠道,可采取PPP模式、BOT模式、债权融资模式等融资方式,同时积极申请政府政策扶持资金、银行政策性贷款等扶持资金,合理利用多种社会资本,解决小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多数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属于建制镇,因此,小镇一些设施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更好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生态农业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延业.特色小镇展新风[J].中国·城乡桥,2006,(3):43.

[2] 徐萍,卫新,王美青等.探索特色农业小镇建设新路径[J].浙江经济,2016,(5):50-51.

[3] 郝华勇.特色小镇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机理与路径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4):42-48.

[4] 吴奶金,陈高威,林珊等.基于新型业态变化的农业特色小镇理念与构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7-12.

[5] 徐松,张司飞.培育特色小镇的关键是发展特色产业[N].光明日报,2017-05-19.

[6] 杨梅,郝华勇.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举措[J].开放导报,2017,(3):85-88.

[7] 张新民.农业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28):62-64.

[8] 李浩然.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9] 李冬梅,郑林凤,林赛男等.农业特色小镇形成机理与路径优化[J].中国软科学,2018,(5):79-90.

[10] 余茜,李冬梅.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18,(2):53-59.

[11] 张立.403个国家(培育)特色小城镇的特征分析及若干讨论[J].小城镇建设,2018,(9):20-30.

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法》的重點内容之一,对森林采伐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管控森林资源的采伐额度,以保障森林资源的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蓄积量。目前,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并不完善,需迅速建立完善的采伐限额体系,更好地保护森林,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鉴于此,阐述了森林限额采伐的必要性,分析了森林限额采伐的现状及对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提出了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对策,旨在探讨森林资源保护中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采伐限额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是管控森林资源采伐数量最有用的方法,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拥有稳定、充足、高效的森林资源,有助于推动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目前,工农业生产所需的木材数量持续增大,造成森林资源的管控越来越难,不但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而且还要保持森林资源长存不灭,确保森林可以不断地使用。实施森林限额采伐是对资源消耗的控管,从而保障森林资源持续提升、林木采伐管理的加强。森林资源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森林采伐,唯有对伐区施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对森林资源的锐减进行管控,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使用。基于此,探讨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保障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施行,使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得到合理满足,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保障,推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1 森林限额采伐的重要性

采伐限额制度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森林资源进入法律化管理的基础,是养护、使用和发展森林资源及推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与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迫切需求。推行采伐限额制度是保护天然林工程的基础。实施保护天然林工程从根本上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不但保护了生物多样化,还推动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1]。对天然林实施重新归类,可改变森林资源的经营模式,推动天然林资源的发展和保护。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国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如没有施行采伐限额制度,将无法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避免森林资源过度消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伐限额制度,这是《森林法》所规定的。因而,施行采伐限额制度是管控森林资源大量耗费的最有效措施[2]。

2 森林限额采伐的现状

限额采伐是采伐森林资源的最大限度,我国对森林采伐所规定的限量标准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人人都应遵守。但在经济利益下,很多个人及单位无视法律,过量采伐,从而做出违法违规的事。每个单位都有其自己的采伐限额制度,同时都有违规现象出现,部分单位为了不超出采伐量的额度,在规定限额制度时会随意增添数量,由于林业有关部门管理审批不清造成违规现象发生。有些地方私自过多地采伐木材,并且将木材出售。部分地区为抢购木材,不对流进的木材进行管理,使这些木材并没有归纳入采伐限额管控之中[3]。

3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对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森林资源的消耗起到控制作用,有利于提升森林综合水平,有效地管控可贵的森林资源,推动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资源的管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有效增进森林的经营,促进社会主体发展体系。

加强采伐意识,制止乱砍滥伐行为。森林的采伐额度不断减少,采伐的方式及生产人员都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资源管理和监督的人员持续增多,业务员的素质与水平也持续提升,采伐限额制度的施行、林业政治的管理、资源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人员及设备措施不断壮大,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管控和砍伐区域生产管理的力度不断增强,资源管理的不断完善,资源保护的管理任务落实。林业有关部门主管进行指导与检查,提高砍伐区的整体水平。砍伐区检查需通过生产部门的逐步检查,由资源科做最后的验收,且由监督办进行抽查。接受伐区检查及我国林业局派遣监督办的检查等。经过相关部门的指导,使伐区管理制度更加完备,砍伐区工作更加规范[4]。

4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对策

4.1 签订森林保护协议

对森林采伐区进行隔年抽查,对因特殊需要而禁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止采伐的木材进行调研,并适当地减少,适量补偿木材经营者,有效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加速森林树木的生长,允许将木材放在市面上销售,为森林资源和经济效率共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5]。不同地区采伐时间不同,林木采伐限额也很难进行验收,因此,林业应根据各地区具体的采伐规定,采用和林场签合同的方式,指明双方的责任,使林场工作人员时刻警示自己不为经济利益进行违法采伐,更有效地避免森林出现大量采伐的现象。

4.2 依法惩治乱砍滥伐

因森林资源的生长周期较长,大量地采伐林木使森林资源恢复慢,导致可使用的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因此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及完善必须受到重视,如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规违法现象发生,应依法严惩,以便保证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施行。制定合理有有效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的资源起到了极重要的保护作用,使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走向高效、正规化,不断地完善法律,坚定使用依法治林,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6]。

5 结语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控制了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限额,有关部门应严格按要求执行,采取合理的方法,减少过度采伐,充分完善法律的制约,加强依法治林的合理管理,有利于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施行,对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使森林资源合理地经营,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体系,对我国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共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文剑,徐静文,张红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7):128-136.

[2] 谢守鑫.试论森林采伐限额是最基本的生态红线[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4(2):54-58.

[3] 石水霞,朱廷旺.古浪县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14):95.

[4] 胡尚升.黟县森林采伐管理建议[J].安徽林业科技,2017,43(2):38-40.

[5] 董会书,马云龙.林业采伐管理在当前时期中的改革机制研究[J].种子科技,2016,34(9):64.

[6] 孟记住.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76-77.

(责任编辑:刘昀)

上一篇:林业实用技术论文下一篇:农业技术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