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分析范文

2024-04-09

经济学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 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生态系统的可恢复性和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依据,生态正义和环境均衡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是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的原则,效率是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的标准。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经济学

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从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讲,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从“法律人”的角度讲,既保护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也包括污染者、破坏者支付恢复和重建费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向生态建设者支付一定费用的义务,这一过程在法学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生态经济学根据

1.生态系统是可恢复的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物质构成了具有一定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因子、生物因子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进,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是,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如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在人类的参与下,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失衡状态中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生态补偿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通过人类向生态系统的投入来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活动。因此,生态系统的可恢复原理,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生态环境资源是稀缺的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便产生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延续,以及环境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为了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改善和补偿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然而传统的经济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天然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认为环境资源可以无偿使用,从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整治和补偿措施得不到重视。但现代经济学认为,稀缺的东西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物质,其价值越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具有的价值属性为生态补偿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它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人类应当不断地改善、补偿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求将环境资源补偿的具体行为引入到社会关系内部,使损害生态环境者和生态补偿的受益者补偿生态建设者和为生态建设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者,使生态补偿从人对自然的补偿转化为人对人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

1.生态正义目标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的主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划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确定了社会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正义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位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具有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环境正义是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运用,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环境正义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包括了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权利义务分担公平;第二,环境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地分配环境成本和费用;第三,环境正义体现了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第四,环境正义必须体现差别对待原则,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利益问题,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问题。环境正义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法理学和伦理学的依据,环境正义要求对那些为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和失去发展机会者,以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生态补偿,以达到整体生态均衡。

2.环境均衡目标

均衡分析是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体到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主要要考虑以下两个均衡:

第一,代内均衡: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对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造成东西部生态系统负担的不均衡,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地区之间有平等的发展权,上游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下游地区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其次,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是由千百年的战乱、自然灾害、政策失误造成的,如果让上游地区单独承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责任是有损生态公平原则的。然而,目前因为地区间的生态效益难以测算,使地区间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确定,加之,地区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为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安徽省黄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而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区,两市都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非常重视,但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却各抒己见。黄山市希望能得到浙江省获得生态补偿,并期待浙江省来投资,而浙江省和杭州市则认为,上游没有提供合格的水,特别是总氮和总磷指标甚至达到V类,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下游不应对其进行补偿。另外还有不同主体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例如当代社会中有人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益者,有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出发,享受生态效益好处的人应该给生态环境建设者提供生态补偿。但是因为生态效益的计算困难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代际均衡: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为代际平等提供了一个起点。罗尔斯认为,假定把每一个人置于“无知的面纱”之后,则是一种可能得到公平的普通标准方法。无知的面纱防止了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真实处境的了解。人们被置于这个面纱后面,一旦他们做出决定,就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里,而且会根据某种原则做出决定来管理这个社会。这种方法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这些准则来决定资源的代际间分配。由于无知阻碍了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人,因而人们既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者(除非他们变成了前代的成员),也不会过度开发(除非我们变成了后代的成员)。代际均衡的环境正义,确立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权利,要求当代人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毁损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给地球生态系统以补偿,并公平地负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成本费用。

三、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

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标准

在考虑环境资源法中权利安排的价值目标时,传统法学往往以公平、正义标准来衡量。但公平与正义的标准是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即使涉及客观的标准,也往往将利益的衡量限于经验的观察,而缺乏理论的例证。事实上,公平、正义绝不是与功利主义相悖的,仅属古典自然法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曾区分出交换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不过是因各自内涵在不同条件、不同价值层面下的差异所引起的,他们完全可能统一于某个价值终点。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以效率作为其生态经济学的评判标准,因为其允许生态破坏者对生态建设者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受益者得到的补偿大于破坏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结果是社会的总体福利增加,那么这就实现了一次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在不违背效率的同时向分配正义的“理想王国”迈进了一步。这也同时表明:在现代环境资源法学领域,公平原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和解释。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到利益、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这就必然存在着对某一方的损害。帕累托均衡和帕累托改进对现实法律世界的可适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每项法律在对一部分人有利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他人不那么有利甚至有害。所以就有了卡尔多—希克斯改革,这是指在改革中受益总量大于受损总量,以至受益者可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使之不受损或受损最小。严格说来,卡尔多—希克斯改革是非帕累托改革通过“赎买”、“补偿”向帕累托改革的一种转化。卡尔多提出:“任何潜在的变动都要受到以下的测验:要问所有因革新结果受到有害影响的人,认为革新给他们带来的不便最低要有多少货币补偿。同样,也要问所有因革新获得的人,估计最高意愿让出多少钱而又不放弃已得的利益。只要后者的总和大于前者的总和,就可断定这是社会合意的革新。”其意思是说如果一项法律制度的安排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项法律使社会福利总体实现了增值,因而这项法律就是合乎效率的。换言之,只要法律收益获得者能对受损者给予补偿,最终的法律安排就是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张炳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J].河北学刊,2008(1):172

[2]吕忠梅主编:环境法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87

[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105

[4]庾莉萍: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思考[J].工作研究,2007(10):25

[5](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52

经济学分析范文第2篇

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课程,经济学原理在夯实学生经济学基础、培养经济学素养、训练学生经济学思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对独立学院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分析,探讨将案例教学引入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性以及引入路径,并最终得出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之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经济学原理;案例教学;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4502

独立学院是上世纪末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它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型途径。截止2014年6月15日,全国还剩有独立学院287所,43所独立学院已经转设普通民办本科院校,并有在校生近278.4万人,教职工近18.92万人,占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2%,覆盖了全国的29个省、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除外)。如今,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独立学院学生和教师的特点

1.1学生的特点

由于产生背景、目标定位等和其他高校不同,独立学院的学生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第一,由于招生分数相对低,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偏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高数、统计类课程抵触情绪严重,而高数类课程对经管专业又尤其重要;第二,学生自学能力相对差、自我管理能力弱,但个性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与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较多的自我主张;第三,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综合素质强,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入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好,物质条件优越,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和交往能力上的优势突出;最后,学生们对教学要求偏向实用性和实操性,对理论性课程具有较强的质疑性和厌恶情绪。

1.2教师的特点

独立学院作为在管理模式上依托于其“母体”学校的民办学院,教师队伍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师资队伍存在极强的“非独立性”,独立学院师资一般是由专职教师(本校)、母体高校委派教师、社会外聘教师三部分组成,管理层教职工大部分来源于母体学校,其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体学校的影响,此外还有不少外聘退休教师或兼职教师;第二,不同于公办学校,教职工并没有所谓的“事业编”,教职工流动性较大,教师归属感弱;第三,教师再培训再充电机会少,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性质,在公费培训方面的经费非常有限,导致教师缺乏再次学习的途径;最后,教师定位不明确,定位不明确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冲突,一方面独立学院的性质定位,无一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应用能力,而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其标准又是“科研独大”,那么独立学院教师究竟是以应用型上课为主还是科研为主?

2案例教学在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性

2.1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独立学院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只有将案例教学引入经济学原理课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去了解国内外财经动态,理论结合实际,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并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案例讨论和分析,形成自身较强的逻辑分析和文字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2.2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将案例讨论引入到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中,比起纯粹的理论阐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贸系,每次师生座谈会,学生们必要求课堂能增加案例,而能将案例成功引入课堂的老师往往能获得学生的青睐,而该堂课程也能获得学生的好评,学生出勤率也极高,学生在将来的其他经济学科学习中也表示压力少很多。

2.3符合经济学原理课程的课程目标

经济学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囊括的知识面相当之广泛,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高,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构建简单的经济学模型,并能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理性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等。引入案例教学,能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并运用于分析实际问题,从而学以致用。

2.4对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

引入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关注时事,并将时事联系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课堂讨论的组织,学生案例讨论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师在课余期间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查阅文献,关注时事,思考课堂的组织,这也促进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

3经济学原理案例选取的标准

3.1时效性

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发展很迅速的学科,以经济学经典教材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为例几乎几年就更新一次,至今已更新到19版了,每一版都是随着当时的时事发展更新不同的案例。我们在案例选择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当时当下的经济热点问题选取案例,例如现在再拿加入WTO,甚至是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案例确实有点过时了;而2014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淘宝“双十一”营销作为案例来讲解供求曲线图,这样更新颖,更具备时效性。

3.2相关性

所选取的案例即使是当前时事热点问题,但与经济学理论无关,其教学效果也不大。例如,2014年马航失联,虽然在当时是热点但很难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起来。因此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和经济学原理能结合起来,能诠释经济学理论。例如,讲解货币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央行降息的举措,以及欧元区QE之路,再对比早几年美国的QE政策和效果。

3.3趣味性

当然,如果案例过于理论过于宏观,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这样也失去了案例教学最初的目的。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时效性和相关性,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案例时尽量贴近生活,符合90后的口味。例如用团购来诠释价格歧视。

4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4.1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学生方面。

应试学习习惯根深蒂固,发散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弱。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习思路,很多学生对以培养发散和创新思维为主的大学教学方式不太适应,对于老师要求的案例课堂演示,大部分学生只会千篇一律的陈述事实,而忽视了对案例给出自己的评价,因此导致课堂讨论时学生无所适从;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而忽视了问题本身的解释是多样性的。

学生功利主义思想较为严重。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大学学习的远见不足,部分学生疑惑学习的目的,形成了不正确的学习期望,误将经济等同于赚钱,强调实用主义而轻视理论学习,通过课堂学习发现与原有认识存在偏差,对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学习热情迅速下降。

(2)教师方面。

在现行职称评定体系中,使得教师偏科研忽略教学。经济学原理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又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教师要求颇高,但现行的职称评定体系中对教师的科研要求高,而忽视了对教学的考核。在有限的精力中,大部分教师选择了牺牲教学投入科研,使得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教学监督体系单一,一般以学生评教为主,导致教师教学保守化。高校是一个自由自主的地方,上级和同行之间的监管较少,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最直接的就是期末的学生评教,一些教师为了获取较高的分数会采取保守化教学,例如采用类似高中的教学模式、承诺无难度考试等等。

(3)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不同于其他高校,是民办本科,一些管理层为了节省成本均采用大班教学,使得老师无法专注到每一位学生,也很难督促每一位学生上台做案例展示,或者在小组案例展示中会有过多的学生出现搭便车的可能。例如150人的大班教学,一学期下来,教师可能只认识坐在前排的一些学生,实施分组讨论或者分组案例展示难免会有不少学生搭便车。一般经济学原理课程为每周3学时,学时有限,而教学内容过多,很难在课堂上将内容诠释清楚。

4.2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案例教学虽好但也面临着种种困境,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倡导非标准答案教学;(2)鼓励学生多关注经济时事,阅读经济学经典名著;(3)对教师的考核尽量往教学方面倾斜,鼓励教师投入教学工作;(4)实施小班精英教学,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与教师交流。独立学院的经济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任重道远,还需要独立学院、教师和学生各方面努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天,冯钊.略论基础教育中经济思维与行为能力的培养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3,(6).

[2]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6).

[3]廖小波.案例教学法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6).

经济学分析范文第3篇

西方主流经济学倡导全球资本主义,为经济全球化大唱赞歌,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而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劳动力、科技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个民族的经济由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与竞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另一种观点是从网络化的角度对经济全球化作出解释。前者观点只是从描述的角度或表象上对经济全球化内涵的界定,并没有抓住它的本质。而后者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网络化的增长。

但事实上,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逻辑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一方面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劳动交换。劳动过程的这两个方面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由此而派

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主线,而在这条逻辑主线上,生产力是首要的因素。“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特别是信息革命技术以来,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也降低了信息运送成本,打破了地域及国家的限制,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各地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极大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学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用理论;积分制;相关分析;学科交叉;新制度经济学

摘 要:文章通过相关概念分析研究信用理论与图书情报不同学科主题的概念融合过程,发掘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盲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钟学燕(1968-),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信用理论的研究在我国开始得较晚,大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对于信用理论的讨论集中在经济界和实业界,专注于货币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1]本世纪初,图书情报学界引入信用理论,随着发表文章的不断增多,信用理论逐渐成为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对信用的认识从以前笼统的道德教育软规范逐步提高到具有可操作性且清晰明确的信用制度硬规则。笔者认真总结这一阶段图书情报学界信用理论的研究成果,了解其研究热点与盲区,找出其不足之处,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1 信用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中应用的基本情况

2002年,《图书情报知识》刊发了孙方礼、付国英《数字时代图书馆信用与承诺制建设论析》一文,是最早把信用理论引入图书情报领域的文章。该文指出了利用信用制度,降低成本,可以实现图书馆、读者、书商三者的共赢,其中包含了“量化”、“评价体系”、“权威性”、“技术手段”等概念,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思路。2007年以后,有关信用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的文章明显增多,仅2010年对此论述的文章就有10多篇,显示了学界对此的关注在增强。笔者以CNKI中文期刊库进行检索,以标题、摘要、关键词为检索项,对2010年12月底之前涉及图书情报领域信用研究的相关文章的收录情况进行全文检索,得到涉及图书馆信用相关文献共91篇,经过逐一排检,中国期刊网在图书情报领域利用信用理论的主要文献共45篇。在图书情报领域中,涉及读者信用缺失与防范、图书馆的信用缺失、馆配商的信用缺失、满足读者特殊需求、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图书馆采购、业务外包、知情权、隐私权保护、押金、担保书、罚款、图书馆专门机构、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图书馆信贷、图书馆品牌与声誉等多个方面。信用理论在读者信用缺失的表现中的讨论最为集中,隐私权的保护也是一个关注的热点。信用领域中涉及信用档案、信用档案管理机构、信用行为监控、信用体系建构模式、信用评价模式、信用授信、采信、评估、信用积分、信用奖励、信用惩戒、信用扩散、区分是否恶意失信、信用伦理教育、博弈论等许多方面。其中,在信用档案、信用惩戒、信用伦理等方面论述较多,相互文章之间的引用也比较高,研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2 利用概念相关度的研究方法

相关度就是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是目前进行交叉学科分析的流行方法。笔者对收集的小样本进行人工概念的抽取和加工,运用SPSS和UCINET软件进行分析。

2.1 核心概念的提取

文章通过逐篇阅读文献,提取其中概念完成两个Excel分析素材,一为图书情报相关主题概念,共15个,其中“信用缺失”又分为读者的信用缺失、图书馆的信用缺失、馆配商的信用缺失三项,涉及信用缺失的种种表现,归入图书情报类相关概念。二为信用理论相关概念,共21个,其中“博弈论”、“信息不对称”这两个概念,虽然并非直接的信用理论概念,但与信用理论联系非常密切,在考量图书情报类相关概念与信用理论相关概念这二者之间相关度的过程中,归入信用理论相关概念之中(见表1)。

2.2 概念相关

两个概念在一篇文献中如果被同时提及,称之为概念相关。相关的次数可以累加,相关频次的累积值与该概念出现总次数的比值称之为相关度。

从统计结果来看,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信用档案与信用缺失(相关26次),然后依次是信用惩戒与信用缺失(20次);读者信用评价体系与信用缺失、信用奖励与信用缺失(均14次);信用评估与信用缺失(11次);信用积分与信用缺失、信用文化教育与信用缺失(均10次)。因为绝对频次只能揭示相关概念的集中程度,并不能说明两个概念在应用中的匹配或者耦合程度,而相关度可以从研究者角度揭示两个概念相关性的认可程度。结合频次累计值分析和相关度分析,满足累计值大于5,相关度值超过0.65的概念组合可以近似认为就是当前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综合频次累计值分析和相关度分析可知:信用档案与信用缺失、信用惩戒与信用缺失、信用体系建构模式与图书馆联盟均为符合要求的概念组合,(累计值大于5,相关度值超过0.65)是这一阶段的热点问题。

3 信用理论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分析

3.1 信用理论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引入

解决图书馆服务中读者的失信行为,是图书情报领域引入信用理论的最初目的。“信用缺失”是文献统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与之有密切联系的概念有“押金、担保书及罚款”、“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等。人们认识到押金、罚款这类传统措施有局限,比如郭强、王玲玉等认为目前教育环节中处罚措施力度较弱,因为读者失信通常为非营利性,人们对该类行为容忍度相对较高。教育环节中的处罚并非为罚而罚,因而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性降低。读者为其失信行为承担较低的失信成本亦会引起道德脆弱。目前的违规处理措施面临操作上的不便,在操作上顾及读者个人发展,使处罚规定形同虚文等。少数读者因失信行为获益而使大多数读者利益受损,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从而使读者整体利益和图书馆利益都受到损害。[2]这一观点体现了博弈论的思想。张秀梅认为图书馆对失信用户采取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均缺乏法律的有效支持,惩罚失信用户应尽量避免行政和经济处罚,尝试运用其他手段。因而信用制度的运用应是很好的选择。[3]王玉富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先付出信任的一方为弱势的一方,应该由学校的征信体系做支撑。[4]高红阳、殷丽提出建立信誉银行制度,并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信用制度的优越性,首次引入了博弈论的概念。[5]

3.2 读者信用体系的构建

读者信用体系的构建,涉及信用档案、信用授信、信用征信、信用评估、信用惩戒、信用奖励、信用信息共建共享、读者知情权、隐私权保护等概念。专门讨论读者信用体系构建的文章不多(3篇),但论述信用体系构建各因素的文章很多。朱金德较早论述了读者信用体系的构建,提出通过图书馆联盟的形式,如CALIS等形式,使读者信用信息得以共建、共享、共用。[6]自此以后关于读者信用体系的宏观建构的讨论基本是这一观点的发展。张培锋提出应将图书馆用户诚信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共享社会化的信用体系,以逐步取消图书馆借阅押金。[7]李东林、沙爱霞认为应对学生在校区的活动实行“一卡通”管理,避免各自为政,使信用信息可以共建共享。[8]

3.3 信用档案的建设

对于信用档案的建设,样本文献共涉及27次,但专题研究的不多。孙志燕主张读者信用档案应包括三部分:一是个人信息;二是图书借阅情况;三是他人评价。[9]王磊提出应设置专门的读者信用管理机构,同时读者的信用档案应是动态的,要实时更新,以保证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10]赵兰玉认为在档案管理类别划分上读者信用档案作为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二级子目,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设立专门机构或挂靠读者服务部门、办公室、技术部,由专人负责该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周期性整理、评定、上传数据,及时修改考评细则等建议。[11]李圆圆、李曙光认为信用档案应包括读者详细信息,借阅历史,失信行为记录,读者诚信积分。[12]主要是从信用档案的内容设置上进行探索。

3.4 信用评估、信用惩戒和信用奖励

信用评估是信用惩戒和信用奖励的根据,如孙志燕[13]、司敬新[14]谈到的标准化、主客观评价、基础信用分等概念。关于信用评估中的模型构建,孙志燕建立了简易的图书借阅信用档案系统的模型;郭强、赵瑾等提出了大学图书馆读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运用纳什均衡讨论了不同读者选择是否还书的博弈模型分析[15];曲军恒、霍颖瑜、韩晓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读者信用模糊评价模型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16]

评估的具体操作是采用积分制的方法,早期评估的重点是读者失信行为,2008年后开始重视惩罚和激励并举,如余和剑、陈焕之等。陈焕之讨论了积分累积带给读者的好处,列举了韩国江原大学对本科生实行毕业认证制度,分为三个认证,外语认证、计算机认证和阅读认证。学生取得两个认证就可毕业,把阅读上升到与学外语、学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同等的高度,阅读图书达到5,000积分就可获得阅读证书。[17]裴玉香以积分制在深圳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论述了其应用的有利与不足之处。[18]人们认识到了积分在快速评估,准确量化上的好处,并注意到了积分对于促进读者正向行为的引导作用。

3.5 隐私权与知情权

对于隐私权的讨论要比知情权多,关于读者隐私权的保护有以下观点:明确信息的开放范围;加强档案保护;防止外泄[19];防止用于职责以外的其他目的。[20]对于读者知情权,认为应建立读者诚信信息发布制度,实行双向监督。[21]图书馆应在信用管理需要和用户个人隐私之间寻找平衡点,制定明确的用户信息保护政策。关于读者的知情权,张秀梅认为,其是用户与图书馆自由订立信用服务合同的前提,是用户对信用管理知情权的行使。因此,图书馆只有尊重和保护用户知情权,主动披露信用管理的各类信息,用户的守约和守信方能得到保证。[22]

4 结论与展望

综合以上分析,信用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在信用档案、构建读者信用体系,包括信用评估、信用奖惩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热点,出现了一些核心作者和思维模式,研究的氛围正在形成。但尚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研究区域有待扩大。比如图书馆的对外信用,馆配商的信用考核,信用扩散、信用评价人性化、违信行为的救济方法,信用制度对图书馆品牌、声誉的影响,图书馆联盟对于读者信用制度运用的影响等研究涉及的很少。而信用制度运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读者隐私权保护与读者信用公示可能存在矛盾;以文献流考评为主的读者信用评估可能与商业领域信用制度经济流的评估存在兼容、换算的难题等尚有探讨的必要。②思维视野有待拓宽。信用原理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多被认为是减少读者失信行为,解决图书馆安全危机的手段。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传统的读者失信行为将逐步减少,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读者信用制度研究就会日趋狭窄。而从信用积分制度的作用来看,它还有帮助图书馆增强吸引力,回馈读者,培养忠实读者群等目的,在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且有交换的价值,图书馆获得读者的注意力资源,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要求,还是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信用积分与异业联盟的引入必然会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因此重视信用激励的作用应是未来的研究重点。③有必要借鉴更多的研究方法。目前的研究大致处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阶段,对其的研究习惯于就事论事工具论的探索,缺少多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可以从其他学科借鉴新的研究方法,比如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类认识行为、有限理性、交易成本、博弈论、制度演化等研究方法中吸取养分,丰富对问题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 康莉莹.信用制度研究理论综述与重构[J].现代商贸工业,2007(10):219

[2] 郭强等.大学图书馆读者失信现象与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85

[3] 张秀梅.我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实施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28.

[4] 王玉富.图书馆诚信服务与高校征信体系的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0(1):21

[5] 高红阳、殷丽.高校图书馆图书滞还现象的博弈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5(5):87.

[6] 朱金德.试析在图书馆中实行读者信用制度[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20.

[7] 张培锋.图书馆开展读者信用管理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8(4):78.

[8] 李东林,沙爱霞.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76-77.

[9] 孙志燕.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信用档案研究与系统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8):39.

[10] 王磊.高校图书馆建立读者信用档案之我见[J].云南档案,2010(2):56.

[11] 赵兰玉.高校图书馆建立读者信用档案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0):115.

[12] 李圆圆,李曙光.高校图书馆读者诚信缺失分析及对策[J].情报探索,2008(11):28.

[13] 孙志燕.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信用档案研究与系统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8):39.

[14] 司敬新.在图书馆实行读者信用制的构想[J].图书馆建设,2005(4):122.

[15] 郭强等.大学图书馆读者失信现象与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88.

[16] 曲军恒,霍颖瑜,韩晓茹.图书馆读者信用评价模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49.

[17] 陈焕之.阅读积分制——高校图书馆阅读管理新模式[J].图书馆建设,2010(2):51.

[18] 裴玉香.积分制在图书馆读者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9(2):104.

[19] 刘萍.高校图书馆读者档案的缺失与补救[J].兰台世界,2010(1):33.

[20] 王磊.高校图书馆读者信用档案之我见[J].云南档案,2010(2):56.

[21] 刘海君.读者信用体系构建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1):81.

[22] 张秀梅.我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实施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28.

(编校:严真)

经济学分析范文第5篇

摘 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目标;发展趋势

1 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 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 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 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 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 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 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 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 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 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 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 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 :181.

[4]斯蒂格利茨.经济发展需要对经济规律深刻理解[R].“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研讨会, 2006.

[5]程恩富,王中保.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评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6, (6).

上一篇:散文教学下一篇:入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