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审计论文范文

2023-05-21

采购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中原油田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每年对外物资采购金额超过50亿元,年签订采购合同上万份,编制物料凭证几十万份,如何促使物资采购计划、合同、招标、存储等各环节实现成本节约、管理高效,审计部门责任重大。开展传统的物资采购审计,受审计力量和审计手段限制,往往效果欠佳。当前油田AIS审计查证系统已成功上线,借助此系统的强大查阅功能,利用现代化的审计手段开展物资采购审计,必将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

[关键词] 信息化;物资;采购;审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09

中原油田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每年物资采购金额在50亿元以上,而物资采购审计是对物资采购计划、合同、招标、供货商选择、物资管理等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按照传统的审计方法开展物资采购及管理审计,面对每年上万份采购合同,几十万份物料凭证,审计项目开展难度大、时间长、效果不明显,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审计在物资采购方面的预警和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当前,中原油田AIS审计查证系统的成功上线,为提高物资采购审计的成功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就如何在ERP环境下搞好物资采购审计,从而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进行探讨。

1 依法审计

通过中国石化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学习掌握国家、集团公司有关物资采购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审计。

中国石化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是中国石化自行开发的自动化办公系统,该系统除对审计项目实施全程线上操作和质量控制外,同时也是审计人员学习培训、信息交流的重要网上平台,其法律法规库和公司文件库是审计人员获取最新法律法规、公司文件的信息源。因此在开展物资审计项目前,审计组要通过集成管理系统深入学习掌握集团公司制定的《物资资源市场管理办法》《物资采购渠道管理规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暂行规定》《物资供应质量管理规定》《重要设备材料监造管理办法》等,针对招标和合同管理方面还要了解《合同法》《招标法》等有关国家法规,对于采购价格、质量、技术标准等方面还要了解油田的具体规定,在此基础上编制审计方案,才能合理确定审计内容,把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2 抓住审计重点

通过了解物资供应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及执行情况,确定审计重点。

(1)审查各职能岗位设置是否遵从内部牵制和不相容原则,ERP主数据维护人员权限设置是否符合中石化集团(股份)公司内控要求。重点关注:物资需求计划是否真正由生产部门提出,由采购部门执行;物资采购是否与物资验收实现岗位分离;物资的采购、存储和领用与会计核算是否分离;付款与审核是否实现岗位分离;大数额采购业务审批人的审批金额是否与其审批权限相符合。

(2)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内部是否实行计划、采购、质检、合同审核、申请付款等环节相互监督的分段管理模式。物资供应部门在ERP系统中设计计划、采购等岗位的权限时,是否遵从内部牵制和不相容原则。

(3)关注物资计划编制与审核时的主数据维护,通过穿行测试了解主数据维护人员是否按规定程序将审批后的物料主数据及时维护到ERP系统,并做到一物一码。

(4)采购渠道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符合中石化集团公司要求。目前中国石化建立了统一的供应商网络。ERP供应商准入按规定审批后,物资部门是否通过供应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申请、录入、修改供应商主数据以及供应商产品目录,是否启用供应商产品目录增强程序控制采购渠道。

(5)在ERP环境下采购订单执行完成的当月,物资供应部门在ERP系统中针对价格、质量、供货周期、服务供应商是否按规定执行进行动态量化考核,并及时上报考核结果,是否对考核结果不佳的供应商进行新的资质认定或取消入网资质。

3 利用信息化手段成功开展物资采购审计

3.1 了解ERP环境下物资计划编制与审核是否符合中石化规定,并及时实施

(1)对于采油厂、钻井公司等生产单位上报的物资计划,经 ERP系统审批后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或批量导入)ERP系统,对于因系统数据维护不及时,影响正常物资采购的要落实责任。对于超过需求日期3个月以上且未完成的采购计划、未按规定核销的,审计组要查明原因。

(2)通过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表,审查采购计划执行情况。 根据公司代码、物料、供应商、订单日期等信息查询物资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审查内容包括:物料编码、物料名称、采购订单类型、计划采购数量、订单数量、实际收货数量、订单数量-收货数量、计划数量-收货数量、计划执行率等,以检查配置采购是否按计划完成;对于实际收货数量远大于订单数量的业务要重点审计,对于计划执行率很低的采购业务要查明原因,审查分析采购计划上报是否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

3.2 审查批量物资采购招标情况

审查批量物资采购的招标情况是否符合股份公司和油田规定,审查物资供应部门是否根据集中招标结果,创建框架协议,并在ERP系统内创建采购订单。

(1)审查大宗物资采购招标过程是否符合“公开选购、公平竞争、公正交易”的原则,审查在招标、开标、评标和定标过程中有无违反规定程序、私自与供货商串通、泄露招标信息等情况。审查有关招标文书的内容是否完整、严密,有关条款规定是否得到切实遵守。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审查对外发布的招标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发布范围是否具有广泛性,参与招标的投标人是否合格;采用邀请招标的,审查接受邀请的投标单位是否具有良好信誉、资质和财务状况,是否邀请3个以上投标人参加。

(2)审查电子商务和ERP系统内的采购订单是否及时录入。目前ERP上网采购物资通过接口下载询比价信息和上传采购订单;非上网采购物资依据询价单、框架协议创建采购订单(独家采购、寄售采购和委托加工采购除外),完善采购订单条款后,按规定权限审批。电子商务和ERP系统内的同一采购订单必须保持一致。

3.3 审查采购计划完成情况

通过AIS采购订单清单查询审计程序和物资采购清单,检查配置采购是否按计划完成,并审查具体采购业务是否真实、完整,采购价格及额外损耗是否合理。

(1)通过线上系统提供的自动补库采购订单清单,与线下补充库存的采购申请、运输计划相核对。

(2)通过线上取得的采购订单清单,与线下的物资采购计划、供应商清单、采购合同、招投标文件、询比价记录资料相核对。

(3)审查物资采购清单中显示的物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供应商、采购日期等信息,是否与事实相符,审查采购价格与中石化指导价、油田内部指导价相比是否明显偏高,并审查落实原因。 (4)通过AIS线上查询列出定损/超损清单以及财务处理情况 ,结合线下调查落实定额外损耗及成因。

3.4 对存货收、发、存管理及核算业务进行审计

(1)对入库存货的审计。对于已入库存货,要审查入库到货清单、产品交付清单及剩余存货的退料清单,以及仓储部门的入库验收单,需要质检部门检验的还要审查质检证明;对于直接运抵生产现场的“直达料”,要审查相应的运输记录资料和生产单位的接收验收签字。

(2)通过存货收发存报表审查物资领用、结存与报废、盈亏及处理情况。通过查看存货收、发、结存的数量、金额,及时掌握油田及各下属单位存货管理的整体情况,通过与实际库存数核对,查看账实是否相符;了解油田存货报废、盘盈盘亏、损益处理等特殊业务的发生情况,以便核实特殊业务的合理性、真实性,以及损益处理的及时性,检查是否存在通过存货人为调节利润的现象。

(3)通过物资动态分析表,按1年以内、1~2年、2~3年、3年以上分段查询物料的数量和金额,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长期无动态物资形成潜亏的问题,通过穿透查询相关的采购订单、收货凭证、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掌握较为完整的物资动态管理信息。

3.5 应付款项审计

通过对应付款项实施审计,审查是否存在虚列费用或收入挂账等问题。

对于因物资采购形成的应付款项,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内部单位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预付账款等,通过总账科目→供应商统驭明细账→凭证的穿透查询,能够查询到发生额、发生时间、余额及供应商名称,集成业务产生的应付凭证可以查询到采购订单等原始凭证单据流;通过线下追查采购申请单、合同、入库单、发票等原始资料,审查是否存在虚列费用或收入挂账等问题,对大额应付款项的挂账供应商应还应进行函证或实地查证。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物资采购审计必将取得令人瞩目的审计成果,必将有效促进油田物资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营效益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付代红,张建.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J].陕西审计,2003(2).

[2]李子伟.试论电算化下加强会计控制的方法[J].经济师,2002(8).

采购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采购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之一,对于企业管理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探讨了企业采购成本的含义,论述了影响企业采购成本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采购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采购成本 控制 因素 策略

采购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是构成企业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采购成本下降不仅体现在企业现金流出的减少,而且直接体现在产品成本的下降、利润的增加,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从国内外企业总的发展趋势来看,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相反采购所获得的利润增值在整个利润中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控制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

一、企业采购成本含义

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采购价格可被分成独立的成本要素,采购企业可以从减少或者避免成本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成本要素。

二、影响企业采购成本的因素

在采购实践中,企业拟定采购策略的时候,应考虑下列几项因素:第一,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形态:是属于一次性的采购,还是持续性的采购。这应是采购最基本的认知,如果采购的形态有所转变,策略也应跟着调整。第二,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采购量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有直接关系,产品由导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程中,采购量会逐渐放大,直到衰退期出现,采购量才会逐渐缩小,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采购成本。电子产品的例子就非常明显。第三,年需求量与年采购总金额:年需求量与年采购额各为多少,关系到在与供应商议价时,是否能得到较好的议价优势。第四,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从卖方、传统的供应商、认可的供应商,到与供应商维持战略伙伴关系,进而结为战略联盟,对成本的分享方式各有不同。如果与供应商的关系一般,则不容易得到详细的成本结构资料,只有与供应商维持较密切的关系,彼此合作时,才有可能分享供应商的有关的成本构成资料。

三、控制采购成本的常用方法

针对影响采购成本的各因素,企业应采取对策,在采购中把握主动,应用有效的方法,采取必要的策略,使企业采购物资的价格成本最低化。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价格,企业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法。价值分析就是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通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成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价值分析是使用于新产品工程设计阶段。而价值工程则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统化的研究与分析。但现今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已被视为同一概念使用。

2、谈判法。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定过程,这也是采购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时,使用谈判的方式,能够以适当的价格达到所能期望的要求。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与成本分析、价值分析等手法。运用此法的前提是,在直接与对手谈判时,必须清楚了解物资的市场行情,对方的真正需求,运用娴熟的谈判技巧,合理、低价格地实现最终目标。

3、目标成本法。许多企业的产品定价,多是价格=成本+利润。价格的产生忽略了对市场的认知,甚至造成刚把产品推向市场,便不得不开始削减价格,且常常因为价格不正确,而不得不放弃一种很好的产品。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在企业的五大致命过失》一文中提到,企业的第三个致命过失是,定价受成本的驱动。产品的研发应以市场乐意支付的价格为前提。因此必须假设竞争者产品的上市价,然后再来制定公司产品的价格。

4、共同合作法。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让具有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了解大致的产品成本构成情况,根据基本的市场利润率,定一个合理的采购价格。这种双方共同开发的方式,有益于企业双方达到双赢的目标,建立长久的战略伙伴关系。

5、集中和批量采购法。集中集团内部各单位或不同部门的需求量,扩大采购量,其优点是因批量加大而增加议价空间的方式,避免各自采购,造成集团内部不同部门,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的零配件,价格却不相同的现象。通过集中和批量采购,最终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

6、价格与成本分析法。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购人员不了解所要购买物品的成本结构,就不可能知道自己所买的物品的价格是否公平合理的,同时也会失去许多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7、招标采购法。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形势,采取相应的采购措施。当物资为买方市场时,对大批量的物资采购应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供应商。此法的优点是在公正、公开的方式下,通过现场的竞争和事后的选择,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

四、控制采购成本的策略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采购过程所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具体需要采用什么策略,采购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策略依据实际情况较好地结合起来,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1、依据采购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采取适当的采购策略和手段。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在哪一阶段,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就可以依产品生命周期中该阶段的特征来确定。第一,导入阶段。在新技术的制样或产品开发阶段,邀请供应商参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价值分析、目标成本法以及为便利采购而设计都是可以利用的手法。第二,成长阶段。在新技术正式产品化大量生产上市,且产品被市场广泛接受阶段,采购可以利用需求量大幅增长的优势,采用最佳订货批量并获得采购最低价格的重要手段。第三,成熟阶段。在生产或技术达到稳定的阶段,产品已稳定地供应到市场上,利用价值工程可以更进一步地找出不必要的成本,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第四,衰退阶段。在产品或技术即将过时或将衰退,并有替代产品出现的阶段,因为需求量已在缩减之中,此时再大张旗鼓降低采购成本价格或为此而作更多的成本分析已无多大的实际意义了。

2、依据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确定采购策略和手段。依采购特性及与供应商之关系来决定采购的特性。这时候降低采购成本价格的策略应该是:第一,对成本影响性较小的采购,虽然其金额不高,也要对我们所采购物品的价格与一般市场销售价格比较,确认公平合理的价格。采购人员需要切记的是不要让花费在价格分析上的成本高于采购的实际金额。要采用快速、低成本的价格分析方法。具体做法可用:比较分析多个供应商报价;比较目录或市场价格;比较过去的采购价格记录;比较类似产品采购的价格。第二,对于长期持续性的随机采购,但却不愿意与供应商维持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这可能是对价格的波动特别敏感,或是产品上市的寿命非常短所导致,使得采购不得不随时寻找价格最低的供应商。因此,采购人员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来进行价格上的分析。采用价格分析并以成本分析为辅助工具。具体做法是:价值分析;分析供应商提供的成本结构;进行成本估算;计算整体拥有成本。第三,重要计划的采购。重要计划的采购包括一次性或非经常性的花费,通常其采购金额都相当大,如重大设备或厂房设施等。采用成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其具体做法是计算整体拥有成本,分析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结构。第四,策略性采购。策略性采购一般适用于非常重要的持续性采购案例,采购人员较希望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或联盟性质的关系。公司应该花较多时间在成本与价格分析上,这是因为所收到的效益会比较大。具体作法是:分析供应商的详细成本资料;计算整体拥有成本;分析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结构;使用目标成本法;为便利采购而设计或邀请供应商参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

五、降低采购成本的手段

降低采购成本的手段是通过建立和完善采购制度,做好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采购工作的涉及面广,而且主要是和外界打交道,所以,严格的采购制度是最主要的降低采购成本的手段。

1、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采购制度应规定商品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商品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商品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比如,可在采购制度中规定采购的物品要向供应商询价、列表比较、议价,然后选择供应商,并把所选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申请表上,以供财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核查。

2、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正式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银行账号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由专人管理。同时要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重点材料的供应商必须经质检、物流、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能进入,如有可能要实地到供应商生产地考核。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指标,达到标准者才能成为归档供应商。

3、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商品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否则要做出详细地说明。对于重点材料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公司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审组,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来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这种评议视情况可一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

4、建立商品的标准采购价格并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财务部对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制定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货比三家,不断地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进行,并提出奖惩措施,对完成降低公司采购成本任务的采购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采购成本下降任务的采购人员,分析原因,确定对其奖惩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工作,对于杜绝采购人员的暗箱操作,完善采购管理,提高效率,控制采购成本,确实有较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秦文纲:采购与仓储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 梁世翔:采购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王槐林: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采购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为加强管理,完善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经公司研究决定,对采购部采购业务进行内部审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审计目的

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审计重点

采购部部门制度建立及其执行情况;采购计划编制及其执行情况;供应商管理情况;采购合同检查;商品管理及维护情况等。

三、审计期间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具体时间以审计通知时间为准。

四、审计范围

XX有限公司采购业务。

五、审计重点与方法

(一)采购制度建立及其执行情况 1.审计重点

(1)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制度是否健全、可操作;是否严格执行。

(2)部门职能职责和岗位分工:部门职能职责是否明确、清晰;岗位设置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是否定期岗位轮换。

(3)采购业务循环及审批流程:采购业务循环流程是否顺畅,审批权限是否明确。

第 1 页 共 7 页 2.审计方法

(1)内部控制制度检查:查看采购部内部控制制度,对照制度检查其执行情况。如无内控制度,询问2-3名管理人员,了解部门实际管理情况。

(2)部门职能职责及岗位分工检查:查看部门职能职责及其岗位分工说明,询问了解各岗位实际人员配备情况、岗位轮换情况。询问部门是否制定有操作手册或员工管理制度。

(3)采购业务循环及审批流程:查看有无采购业务流程图,检查是否与实际业务处理流程、审批流程一致。如无流程图,询问了解实际业务处理流程和审批流程,查看各流程审批环节有无痕迹化资料。

3.收集主要资料

采购部内部控制制度、部门职能职责及岗位分工说明、采购业务流程图、采购业务调查问卷。

(二)采购计划编制及其执行情况 1.审计重点

(1)采购计划:采购部是否根据公司发展计划、销售目标、库存情况等,编制各门店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是否经过审批后严格执行。

(2)采购预算:采购计划是否纳入采购预算管理;是否根据审批的采购计划编制采购预算;预算是否分解至各具体项目;采购预算是否经过审批后严格执行。

(3)计划与预算控制:采购部是否制定计划与预算控制方案或措施;是否按预算来分配采购人员操作权限;计划与预算控制是否纳入部门绩效考核。

(4)计划与预算执行与调整:是否定期对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计划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否及时申报调整。

2.审计方法

(1)采购计划:收集采购计划,查看计划审批文件,对照公司发展计划、销售目标等核对采购计划编制依据及其编制方法。如无采购计划,询问

第 2 页 共 7 页 了解实际控制方法,并收集相关痕迹化证明资料。

(2)采购预算:收集采购预算,查看预算审批文件,对照采购计划查看预算费用是否层层分解至各项目,并复核加计是否准确。如无采购预算,询问了解实际控制方法,并收集相关痕迹化证明资料。

(3))计划与预算控制:收集采购部预算控制方案或措施,如无方案,询问了解实际控制措施或方法。获取部分采购人员系统(商友/OA/管家婆)账号,查看是否按预算设置采购限额,以及采购人员是否可越权采购下单。询问了解采购部是否将计划与预算控制纳入部门员工绩效考核,如有考核了解具体流程和方法。

(4)计划与预算执行与调整:结合各门店财务数据(决算),对比分析预算与决算数据是否有较大差异,查看超预算支出是否经过审批;查看有无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数据,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查看有无及时进行跟进处理的痕迹化资料;收集计划与预算调整资料,查看调整依据是否充分、真实,调整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及总经理审批。

3.收集主要资料

采购计划、采购预算、计划与预算调整申请及审批文件、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调查问卷等。

(三)供应商管理情况 1.审计重点

(1)供应商选择:是否已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经济资质(代理权)、信誉等情况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建立供应商信息管理平台;是否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

(2)供应商管理:新增服务关系和调整供应商物资目录,是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后,纳入供应商信息管理平台;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同时,采购人员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是否与供应商签订廉洁协议。

(3)供应商维护:是否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搭建沟通平台,对供应商进行动态分级管理。对未严格履行采购合同义务,影响公司经营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 3 页 共 7 页 或淘汰;对合作良好的供应商,定期或不定期与供应商交流,询问商品供、销情况,财务款项结算情况等,以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促进双方合作关系。

2.审计方式

(1)供应商选择:查看采购部是否制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如尚未制订制度,询问了解实际管理方式,供应商通过哪种渠道,哪种方法引进,并取得相关佐证资料。审计获取供应商清单,抽查部分供应商档案,审查供应商的选择是否合规,是否获取供应商代理资质,核实供应商的引进是否公平、公正。特别关注有无质量检测检验报告。

(2)供应商管理:查看供应商管理档案,获取各供应商商品采购目录,与系统(商友/OA/管家婆)信息进行比对,特别关注新品引进,是否履行审批手续,是否有采购人员越权现象;抽查部分供应商是否签订廉洁协议。

(3)供应商维护:询问了解供应商维护方式,获取相应的佐证资料;获取审计期间退场供应商资料,查看供应商退场原因,重点关注非供应商主观因素退场原因。

3.收集主要资料

供应商清单及其采购目录、廉洁协议、供应商档案资料、调查问卷等。

(四)采购合同检查 1.审计重点

(1)采购定价:是否制定商品采购定价政策,采购定价权限是否明确;是否制定定价复核机制,采购总监、部长、经理等管理人员是否对采购人员定价进行复核;商品调价是否合理,查看合同核实是否属合同或协议约定调价事项,调价金额是否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如不属合同约定事项调价,有无双方协商记录以及内部审查记录。

(2)价外费用:是否制定价外费用(堆头费、促销费、返利、DM费、入场费、水电费、手续费等)收费标准;价外费用收取是否公平、公正。

(3)合同条款:固定标准格式合同或框架协议条款是否聘请法律顾问审查;

第 4 页 共 7 页 签订非固定格式合同或协议,或主要条款变更是否经过审查,并咨询法律顾问;对于影响重大、涉及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是否聘请外部专家、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合同或协议是否引入竞争制度,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商品采购价格、商品调价、价外费用、货款结算方式、采购下单方式、货物配送方式、验收地点、退换条款、“清场”条款约定、惩罚条款、权利与义务等是否清晰明了。

(4)合同签订:是否对拟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供应商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和审查;采购合同的签署是否经过适当授权并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到期合同是否履行相关程序重新签订协议。

(5)合同管理:是否建立合同台账,对供应商合同进行管理;供应商新增商品清单或原合同条款变更,是否重新签订合同或补充协议;合同主要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录入信息系统。

2.审计方式

(1)采购定价:详问了解商品采购定价机制,收集商品采购定价政策性文件,抽查供应商档案,核实采购定价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履行复核及审批手续;收集商品调价协商记录,对照合同,查看调价事项是否属原合同约定调价事项,调价是否合理。合同外调价,除取得调价协商记录外,是否有内部审查记录。

(2)价外费用:抽查部分供应商合同,检查价外费用收取是否合理、合规;对照合同,检查财务凭证,核对价外费用是否按合同收取;获取部分供应商沟通方式,与供应商核实近期价外费用缴纳情况。

(3)合同条款:抽查供应商合同,检查合同条款是否清晰、完整。 (4)合同签订:询问了解合同签订流程,查看有无相关授权审批文件。收集采购部合同签订的相关依据或洽谈记录;询问了解到期合同续签处理流程,查看续签合同签订是否合规。

(5)合同管理:检查有无合同台账,抽查核对纸质档案与台账信息是否一致;抽查部分供应商合同,与信息系统核对合同条款是否一致。

第 5 页 共 7 页 3.收集主要资料

商品定价政策依据、价外费用收取标准、固定格式合同或框架协议、非固定格式合同或协议、合同台账、调查问卷等。

(五)商品管理及维护 1.审计重点

(1)品类管理:是否制定形成适合公司的商品品类结构;是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引进新品淘汰滞销商品。

(2)商品陈列:是否参与制定卖场顾客动线规划与商品陈列设计方案。 (3)商品定价:是否制定商品定价政策或标准;商品定价依据是否充分,定价是否合理,是否过于追求商品毛利,而忽略消费者需求;商品变价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经过审批。

(4)商品维护:是否定期对商品销售与库存数据进行监测,对畅销商品、促销商品、滞销商品、高库存商品等采取措施;是否定期与各门店了解供应商送货时间、到货率、商品质量等情况。

2.审计方法

(1)品类管理:检查是否制定商品品类结构目录或清单;检查系统,筛选系统中“新品试用期”,检查有无新品市调报告;检查系统,筛选系统中“新品试用期”转“试销决定期”商品,检查试用期间销售数据,是否满足转试销条件;检查系统,筛选系统中“试销决定期”转“正常”商品,检查试销期间销售数据,是否满足转正常销售条件。

(2)商品陈列:检查商品陈列设计方案。

(3)商品定价:收集并检查商品定价政策或标准,如无定价政策或标准,询问了解实际工作中定价方法,并收集相关佐证资料,分析定价是否合理,并复核定价依据。

(4)商品维护:询问了解是否有专人负责数据分析,收集审计期间数据监测分析报告,查看对异常数据采取的处理措施,采取措施后,是否继续跟进处理,

第 6 页 共 7 页 关注销售及库存数据是否回归正常区间。如采取措施后,未能解决问题,是否进一步采取措施,避免损失。如高库存商品,采取促销措施后,仍未能有效控制库存,是否分析滞销原因,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打折促销、保本促销、退货)。

3.收集主要资料

商品品类结构目录或清单、新品市调报告、销售与库存数据监测分析材料、参与议定的商品陈列设计方案修改意见、商品定价政策或标准。

采购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审计目标和范围

1.审计目标:通过对采购业务流程中发生的供方管理、采购器件询价、采购计划落实、购买、验收、付款等审计工作,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改善物资采购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2.审计范围:公司采购业务的管理,涉及生产原料与设备采购、工具类采购等内容。

(二)审计内容及重点

1.采购计划审计,对采购计划中所列物资价格、数量、质量、采购方式和供货商选择等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等进行审计。

2.采购申报价格审计,对采购价格申报内容的完整性、价格标准确定的合理性和申报程序的规范性等方面所进行审计。

3. 采购合同审计,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审计。

4. 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对物资验收、入库、计量、价格和货款支付等业务执行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三)内部审计师及审计时间的分配

项目负责人:内部审计人员:

审计时间分配:预计自20**年*月*日起至*月*日结束.

编制人:审批人:

采购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审计情况

审计局于2008年9月8日一12月15日组成10个审计组,对八县、市廛东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宙计,对王城大道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十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12000万元,查出违规金额l871.3万元,有三家建设单位的部分工程项目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招投标3850万元,核减工程额1419.8万元,核减率为1.86%。为政府及各建设法人单位节约了建设资金,促进项目建设单位加强了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

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程序问题

1.部分项目应招标未招标3850万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项目应全部招标。审计查出存在部分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未招标现象。有三家建设单位的部分工程项目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招投标。其中宜阳县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额为4178万元,仅对641万元进行了公开招标,且招投标的资料不完备。其他3537万元(厂区土建、设备及安装、办公楼、管网、勘察、监理等)均未进行招投标。**市王城大道建设项目道路工程的设计项目合同金额为172万元,未进行公开招投标直接委托**市城市建设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

2.前期报批手续不合规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工程项目前期报批手续不齐全的不得开工建设。在建设中,有两家建设单位前期报批手续不齐全就开工。**市王城大道建设工程概算总投资为43000万元,应当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发改委批复,但本工程只经过了**市发改委的批复。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无施工许可证,王城大道建设工程无开工报告。

3.未按代理合同规定进行招标

**市王城大道建设工程在进行公开招投标时于2003年10月17日**市建设委员会与**市东虹廷设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其代为招标,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却未履行合同,业主实行自行招标。

4.应作未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市王城大道建设项目应作未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5.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监理单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中标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市廛东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单位对监理工程进行了招投标,结果为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河南卓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体共同中标,标的55万元。但中标签订合同后,双方自行协议变更监理三体为河南卓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6.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图纸文件未经审查批准擅自施工

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宜阳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设计图纸文件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擅自施工。

(二)违反国家财政财务规定的问题

1.业务招待费超支20万元。项目建设中,业务招待费支出数额较大,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较大悬殊。截至2008年11月30日,宜阳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共发生业务招待费25万元。在项目概算中规定应发生管理费50万元,按管理费的10%计算。应列支招待费5万元,超支20万元。

2.管理费超支93万元。项目建设中,有2家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数额较大,与法律规定的标准有较大悬殊。如**市廛东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概算为215万元,截止2008年8月31日实际开支259万元,超支44万元。

3.违规列支工程费用105万元。廛东污水处理工程在2006年底已进入试运营,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在2007年及2008年该项目的借款产生的利息85万元仍在本工程的建设成本中列支是不合规,应计入运营期间的费用。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毕业论文下一篇:安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