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范文

2024-04-14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第1篇

摘    要:本科生日益增长与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为了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有必要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多样性,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中,需要与之匹配的教育思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理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志。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深刻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自我异化的扬弃,是向“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1]。历史经验表明,在高等教育中,为了避免人的异化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自1979年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仅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在西部地区高校发展得很不充分,而且随着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统筹推进,一些本就薄弱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和课程随时面临着被“优化掉”的危险。

一、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与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建设,但是不仅高等教育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很严重,西部地区高校的教育资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同样学习水平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有不小的差距[2]。问题不仅如此,随着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统筹推进,其内部不同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一方面,为了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X高校各种办学的资源和政策普遍向双一流学科倾斜。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竞争力薄弱,常常为了能保住生存的底线,纷纷“改旗易帜”,只将那些能展现学校特色的研究领域作为自身转型发展的方向。这一看似“经济”“有效”的策略,使这些既存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不仅成功地躲掉了被“优化”掉的风险,而且还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然而,在这一转型目标的诱导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师资建设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本该以课程多样性建设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建设,变得越来越同一和单调。如果不对此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本科生日益增长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需要与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经过对X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本科生的调查发现,虽然大家普遍对X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感到不满,但对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却有很大的欲求和期待。可以说,这些本科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样性的期待远远高于对单一学科的欲求。这看似矛盾的调查结果其实一点都不矛盾,从常理上说,对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期待并不等同于要主修某一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

另一方面,受制于师资建设的现状,X高校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授课教师的安排与课程的要求并不匹配。这主要表现在,相对非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来说,有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并不是由专业教师讲授,而是由缺乏相关学识背景或者丰富实践经验支撑的教师代为讲授。由此一来,不仅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变得低下,而且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尤其是处在教学和学术能力成长期的青年教师受到了一种隐性的伤害。在如此这般的课程安排下,虽然课程的教学任务得到了落实,但是几乎找不到“赢家”,或许可以将此称为“人人皆输的游戏”。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门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实践上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首先应该做到授课教师的知识背景或者实践能力与其所讲授的课程相匹配。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当一些教师无法拒绝去讲授自己并不善任的课程时,常常只能将上这些课视为一种教学上需要落实的任务。有些教师要么在授课的时候以“念”教材为主,要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准备去上这些课,甚至有的教师通过课堂的翻转,“成功”地将教学任务转嫁到了学生身上,并自美名曰“教学改革”。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授课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甚至可能使课程“降了旗”“淡了帜”,变了性质。

以上问题表明,西部地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张力。对教育资源本就不丰富的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由于始终要在各种资源受到约束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和选择,有的高校在建设一流学科时,常常是以压迫和剥削其他绝大多数非一流建设学科为代价的。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当年对香港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的评价正是当下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真实写照。改用他的原话来说,即“我们不难发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正出现一种矛盾与困境:一方面,在教育理念上,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得到肯定;而另一方面,在实行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3]。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浓描高等教育的初心,有必要认真对待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问题。

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质量的策略

如欲提升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质量,首先应该对其面对的客观条件加以科学的研判,要认识到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内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仍将长期存在。在这样的情境中,就需要跳出传统主要以建设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平衡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办法来提升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設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质量的思路,从课程建设和共享的角度出发,为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切实可行和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支持。

(一)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为主,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工作

对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可以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来化解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被边缘化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虽然X高校近些年来也试图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相关建设,但取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是因为教师选聘环节和教学改革环节难以符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来促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本质要求。通过对X高校的相关调查发现:一方面,从其近5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教师选聘环节来看,常常只是以科研为中心和导向,忽视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这进一步加剧了该校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其近5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情况和教学发展中心所开展的系列活动来看,绝大多数项目都侧重于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甚至试图以教学方法培育为主来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师能力培养。

X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中均面临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从课程师资建设上入手,通过将教师选聘事务下沉到相关课程建设上,首先切实保障课程与授课教师的匹配性,其次再通过教学方法的培育和改进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

(二)充分利用慕课等共享平台,实施慕课学分认定制度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文社会科学类人才更多集中于发达地区高校,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上非常滞后。随着“互联网+高等教育”和共享时代的到来,与其努力从占有的角度追求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不如转变思路,从共享的角度出发,通过共享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来破解西部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难题。

不难发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发达地区高校陆续将优质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共享到了慕课等课程共享平台上。这些共享课程资源的平台,为西部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开辟了新的平台和可能。对这些课程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问题,而且能使人们跳出传统占有式的思维模式,从共享式的思维模式出发,来思考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

对西部地区高校来说,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高等教育“以本为本”的初心,在实践操作上,与其刻意追求与自身办学定位相匹配的特色人文社会学科类学科的研究方向,不如将重心放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样、充分、平衡发展上。只有后者,才能与新时代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匹配。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每个高校都应该有同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设置,而只是意味着,应该从传统以学科和科研平台进人为主的教师选聘,转向以课程为平台进行师资建设。这种转向不仅能有效避免西部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在研究导向上同质化的趋向,而且能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多样性弥补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被边缘化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唯有如此,双一流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才能齐头并进、走得更远,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匹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收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3.

[2]吴普特.评价应考虑高校区位和战略使命[N].中国科学报,2019-03-06.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44.

[责任编辑  李金波]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第2篇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11 姓名:张星 学号:201106050127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这些90后的大学生面对的世界很大很丰富,如今的世界快速发展,科技,人文思想都在不断向前。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知识丰富,观念新颖,思维敏锐,个性鲜明, 具有独特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如今的社会都提倡人文化,所以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人文素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许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因此,我就当今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如何提高人文素养作一浅析。

1 人文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 人文素养的整体认知 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但表现为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表现为正确的价 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人们不无忧虑 地看到,是非界限模糊、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品质欠缺的问题, 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重视学习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继承和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1.2 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识 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 性品质。 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个方面。其内容包括哲学素养、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

1.3 人文素养的提高利于大学生成人 人文素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开 发人的潜能、 调动人的精神、 激扬人的意志、 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维护人的健康、 控制社会稳定,协调人际关系等。现代中国人生哲学要将国家、集体、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恰当 定位,唤醒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履行义务,享受权利,最终实现 人生幸福。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 能够帮 得以生生不息、 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

2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状况 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经济全球化、 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说,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 是很强的,无论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就其人文素 质而言则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人文科学知识匮乏 由于过重的强调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功利性,部分理工大学生忽视人文课 程的学习,导致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许多学生对文史哲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 表达能力较差,艺术品位较低,尤其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不多。

2.2 人文精神及人格偏颇 人文精神作为道德观念、 价值取向的潜动力,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具有导 向和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整体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的:注重自我 价值发展,思想开放,勇于开拓,勇于竟争,能够自觉的培养和发展健康的人格。但部分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对多元化的 世界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表现出人文精神及人格的偏颇。

3 校园内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 加强人文教育的课堂主渠道 理工科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外,人文教育所涵 盖的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也必不可少。

3.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取得了成功,更深层次的 目标是要使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价值的追求趋于统一,使理工科高校培养的科 技人才能够在进行科技实践的同时将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关怀切实联系起来, 造福人类。

3.3 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在理工科大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人文教育的需要,真正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把握校园文化主流,并不断提高校园 文化的品位和档次,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

4 学生自身怎样提高人文素养

第一,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其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一个 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 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 ,还有谁会 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

第二,要遵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个是尽伦尽职,一个是敬业守 信, 也就是说我们在什么样的位置, 就要做好什么样的工作, 不能够马马虎虎, 要敬业,要守信用。 真正的价值是在群体中、在社 会中实现的,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实现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很简单, 就是要得到他人、群体或社会的承认,也就是说你为群体和社会作出了贡献。 既想实现个人价值,又不想作贡献,那是不可能的,离开了这个社会是无法实 现个人价值的。

第三,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一个人的艺 术审美情趣是很能体现他的品德高尚还是低下。艺术精神是人对社会, 对人生意义、 价值的一种理解, 一个人爱好什么样的艺术,很能反映这个人的品德。反过来,我们通过对艺术 的欣赏,不断地来陶冶性情,也可以使我们对人生的价值不断有新的体验。 第四,是应对环境的问题。所谓应对环境的能力,就是潇洒地对待人生。 5社会科学素养

近代科学的产生,使具有不同倾向和学术特征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元格局开始出现,从而为人类文化由整体走向分裂埋下了伏笔与可能。但直到19世纪中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分歧,正如这时的自然科学具有强烈的人文本色和精神底蕴,与人文学科一起共同服务于主体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的需要,所以此时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一致的、融合的。20世纪初期以来,实证科学取得了主导地位,并将科学精神归结为实证的精神,将科学推崇为真正知识的唯一来源,将科学方法看作是唯一可靠的方法时,从而形成了两种文化的真正冲突与对立。

西方有长期的、不断积累的科学发展历史,理性主义、实证主义有它丰厚的文化土壤;同时,科学信仰、科学精神等科学文化的“形而上”也得到了很好地继承和保持。 尽管“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是世界性的共同话语,人文教育的惨淡是世界性的基本话题,但并非意味着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具有相同的意义和本质内涵,而不存在“场域”的区别,这需要进行语境分析。可以知道,我国没有产生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科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新文化运动带来了“科学”、“民主”的大解放,有识之士如胡适、严复等也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层面来提倡发展科学,但文化传统的力量与救国图强的心理还是使国人习惯于从技术、物质、功用方面来理解科学,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使科学文化始终难以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基础文献》

哲学是一种冲击边界的思考。希腊人说哲学是理论观照(theoria),是对智慧的热爱(philo-sophia)。一般来说这样的界定当然不错,但是随着其他的理论性纯粹知识的纷纷独立,哲学必须进一步限定自己的对象。“冲击边界”或者“理性的超越性冲高”是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一般知识学科,更不用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在边界内正常进行的,总是避开接触边界。希腊神话传说警告人们,过于靠近太阳,会有被烧死的危险。库恩也说,只有在不置疑范式本身,在范式的内部解题时,科学才有进步可言。 但是哲学冲击边界。

这边界既可以是本体论的边界,也可以是认识的边界,既可以是善与恶的边界,也可以是语言的边界。

2,《历史学基础文献》

要说史学领域里的“好文章”,自然是多得去了,该如何取舍呢?我们必须首先为本书确定一个主题,那就是:能够最为典型地反映史学的演变与进步的文章,才能算是“基础文献”。当然,符合这样要求的文献也不少,在筐里挑花、精而又精的同时,首先应该声明的是:本书所选择的篇目,绝非“基础文献”的标准答案,它们只是选编者的一己之见,一种十分个性化的理解。

说到史学的演变与进步,就得先来谈一谈我们对历史学的理解。王家范先生说:现在发生的叫新闻,过去发生的叫历史。人类有“过去”,动物也有“过去”。但并不是任何动物的“过去”都可以叫做“历史”的。一些动物可能会有简单的记忆,但那往往只是个体性的,不可能积淀起来,前后传递,从而构成可以为群体所共享的集体经验。但人类不同,人类发明了语言文字,可以用来记录、传播“过去的事情”,局部的、个体的经验就这样变成了群体的经验。所以我们可以想像,在远古时期,会有一群人围着篝火坐下来,听老人讲讲前辈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原始人类的历史记忆。人类之外,不管多么聪明的动物,例如黑猩猩,大约总不会坐下来听老猩猩讲故事的吧。 3,《经济学基础文献》

经济学是当今的一门显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疑多了一份荣耀和自信。但是经济学不是一门容易掌握的知识,那些属于前沿的高深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模型让人望而生畏,这自不待言,即使是属于常规知识的部分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初学者来说也成为一个不低的门槛。

对于想学习经济学的人来说,最困难的未必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成为职业的经济学家,当然必须要经过专门的研究方法训练。如果你是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只想尽可能准确而且迅速地接触到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那么除了认真学习教科书上的内容之外,选择性地阅读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乃是非常有效的途径。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体会,也是许多今天已经成为大师的那些人的切身体会。

有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教科书无足轻重,经典文献最重要。高水平教师的标志并不在于他在课堂上讲解教科书的水平,而在于能否开出一份好的阅读书目。此话虽然有所偏颇,却有相当的道理。教科书固然重要,但它们却不能代替原著。两者的功用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注重体系化的知识和成熟的知识,后者则体现着鲜活的思想。即便经典著作的“精髓”被成功吸收进了教科书,教科书仍然不能代替经典。因为,阅读经典,乃是与大师的对话,这是读教科书所不可能有的体验。成功的教科书不应该有知识上的歧义,而经典则可以作多种解读。 我们读大学的时代,接受的经济学基本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拿今天大众的眼光和流行的学术标准来看,这种理论已经非常陈旧过时了,但是我们至今对于这门学科的印象仍然非常深刻。

经济学不仅是一门显学,更是一门大学问。这里的大,不独指其难度大,还指其门类多、范围广。经济学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即使不包括马克思经济学这样一个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理论体系,仅就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学来说,自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以来的230多年里,已是几经革命和发展,新的理论、流派、分支层出不穷。如果把斯密的《国富论》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今天的经济学简直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片郁郁苍苍的森林。200年前,对于一名经济学初学者来说,《国富论》一册在手,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可尽收眼底;150多年前,初学者只要读过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就可以应付知识界对经济学的要求;100年前,只要通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所得到的经济学知识可包打天下;甚至,在50年前,一个通晓了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学生对经济学的掌握也有相当自信。然而,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看了萨缪尔森或斯蒂格里茨或曼昆的经济学教科书,他还只是刚刚跨进了经济学的门槛,还不能说对经济学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精通了全部经济学。这不仅会使那些在学术上有雄心壮志的后生感到沮丧,也会让那些虽不想以此为业但有此爱好的人无所适从。

5 结束语

在大学的海洋里,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去接受许多的人文社会思想,而这些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等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在社会的碰撞中而领悟到其中的真蒂。 在大学阶段,注意从我们民族的文化典籍和文学 艺术作品里汲取营养,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是提高人文 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继承我们民族优秀 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流群体和行动模范。不久之后我们这些新一批的90后毕业生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而弘扬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的身上!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第3篇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11 姓名:张星 学号:201106050127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这些90后的大学生面对的世界很大很丰富,如今的世界快速发展,科技,人文思想都在不断向前。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知识丰富,观念新颖,思维敏锐,个性鲜明, 具有独特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如今的社会都提倡人文化,所以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人文素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许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因此,我就当今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如何提高人文素养作一浅析。

1 人文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 人文素养的整体认知 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但表现为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表现为正确的价 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人们不无忧虑 地看到,是非界限模糊、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品质欠缺的问题, 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重视学习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继承和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1.2 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识 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 性品质。 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个方面。其内容包括哲学素养、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

1.3 人文素养的提高利于大学生成人 人文素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开 发人的潜能、 调动人的精神、 激扬人的意志、 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维护人的健康、 控制社会稳定,协调人际关系等。现代中国人生哲学要将国家、集体、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恰当 定位,唤醒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履行义务,享受权利,最终实现 人生幸福。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 能够帮 得以生生不息、 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

2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状况 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经济全球化、 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说,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 是很强的,无论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就其人文素 质而言则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人文科学知识匮乏 由于过重的强调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功利性,部分理工大学生忽视人文课 程的学习,导致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许多学生对文史哲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 表达能力较差,艺术品位较低,尤其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不多。

2.2 人文精神及人格偏颇 人文精神作为道德观念、 价值取向的潜动力,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具有导 向和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整体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的:注重自我 价值发展,思想开放,勇于开拓,勇于竟争,能够自觉的培养和发展健康的人格。但部分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对多元化的 世界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表现出人文精神及人格的偏颇。

3 校园内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 加强人文教育的课堂主渠道 理工科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外,人文教育所涵 盖的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也必不可少。

3.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取得了成功,更深层次的 目标是要使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价值的追求趋于统一,使理工科高校培养的科 技人才能够在进行科技实践的同时将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关怀切实联系起来, 造福人类。

3.3 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在理工科大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人文教育的需要,真正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把握校园文化主流,并不断提高校园 文化的品位和档次,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

4 学生自身怎样提高人文素养

第一,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其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一个 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 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 ,还有谁会 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

第二,要遵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个是尽伦尽职,一个是敬业守 信, 也就是说我们在什么样的位置, 就要做好什么样的工作, 不能够马马虎虎, 要敬业,要守信用。 真正的价值是在群体中、在社 会中实现的,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实现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很简单, 就是要得到他人、群体或社会的承认,也就是说你为群体和社会作出了贡献。 既想实现个人价值,又不想作贡献,那是不可能的,离开了这个社会是无法实 现个人价值的。

第三,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一个人的艺 术审美情趣是很能体现他的品德高尚还是低下。艺术精神是人对社会, 对人生意义、 价值的一种理解, 一个人爱好什么样的艺术,很能反映这个人的品德。反过来,我们通过对艺术 的欣赏,不断地来陶冶性情,也可以使我们对人生的价值不断有新的体验。 第四,是应对环境的问题。所谓应对环境的能力,就是潇洒地对待人生。 5社会科学素养

近代科学的产生,使具有不同倾向和学术特征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元格局开始出现,从而为人类文化由整体走向分裂埋下了伏笔与可能。但直到19世纪中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分歧,正如这时的自然科学具有强烈的人文本色和精神底蕴,与人文学科一起共同服务于主体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的需要,所以此时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一致的、融合的。20世纪初期以来,实证科学取得了主导地位,并将科学精神归结为实证的精神,将科学推崇为真正知识的唯一来源,将科学方法看作是唯一可靠的方法时,从而形成了两种文化的真正冲突与对立。

西方有长期的、不断积累的科学发展历史,理性主义、实证主义有它丰厚的文化土壤;同时,科学信仰、科学精神等科学文化的“形而上”也得到了很好地继承和保持。 尽管“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是世界性的共同话语,人文教育的惨淡是世界性的基本话题,但并非意味着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具有相同的意义和本质内涵,而不存在“场域”的区别,这需要进行语境分析。可以知道,我国没有产生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科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新文化运动带来了“科学”、“民主”的大解放,有识之士如胡适、严复等也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层面来提倡发展科学,但文化传统的力量与救国图强的心理还是使国人习惯于从技术、物质、功用方面来理解科学,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使科学文化始终难以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基础文献》

哲学是一种冲击边界的思考。希腊人说哲学是理论观照(theoria),是对智慧的热爱(philo-sophia)。一般来说这样的界定当然不错,但是随着其他的理论性纯粹知识的纷纷独立,哲学必须进一步限定自己的对象。“冲击边界”或者“理性的超越性冲高”是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一般知识学科,更不用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在边界内正常进行的,总是避开接触边界。希腊神话传说警告人们,过于靠近太阳,会有被烧死的危险。库恩也说,只有在不置疑范式本身,在范式的内部解题时,科学才有进步可言。 但是哲学冲击边界。

这边界既可以是本体论的边界,也可以是认识的边界,既可以是善与恶的边界,也可以是语言的边界。

2,《历史学基础文献》

要说史学领域里的“好文章”,自然是多得去了,该如何取舍呢?我们必须首先为本书确定一个主题,那就是:能够最为典型地反映史学的演变与进步的文章,才能算是“基础文献”。当然,符合这样要求的文献也不少,在筐里挑花、精而又精的同时,首先应该声明的是:本书所选择的篇目,绝非“基础文献”的标准答案,它们只是选编者的一己之见,一种十分个性化的理解。

说到史学的演变与进步,就得先来谈一谈我们对历史学的理解。王家范先生说:现在发生的叫新闻,过去发生的叫历史。人类有“过去”,动物也有“过去”。但并不是任何动物的“过去”都可以叫做“历史”的。一些动物可能会有简单的记忆,但那往往只是个体性的,不可能积淀起来,前后传递,从而构成可以为群体所共享的集体经验。但人类不同,人类发明了语言文字,可以用来记录、传播“过去的事情”,局部的、个体的经验就这样变成了群体的经验。所以我们可以想像,在远古时期,会有一群人围着篝火坐下来,听老人讲讲前辈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原始人类的历史记忆。人类之外,不管多么聪明的动物,例如黑猩猩,大约总不会坐下来听老猩猩讲故事的吧。 3,《经济学基础文献》

经济学是当今的一门显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疑多了一份荣耀和自信。但是经济学不是一门容易掌握的知识,那些属于前沿的高深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模型让人望而生畏,这自不待言,即使是属于常规知识的部分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初学者来说也成为一个不低的门槛。

对于想学习经济学的人来说,最困难的未必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成为职业的经济学家,当然必须要经过专门的研究方法训练。如果你是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只想尽可能准确而且迅速地接触到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那么除了认真学习教科书上的内容之外,选择性地阅读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乃是非常有效的途径。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体会,也是许多今天已经成为大师的那些人的切身体会。

有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教科书无足轻重,经典文献最重要。高水平教师的标志并不在于他在课堂上讲解教科书的水平,而在于能否开出一份好的阅读书目。此话虽然有所偏颇,却有相当的道理。教科书固然重要,但它们却不能代替原著。两者的功用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注重体系化的知识和成熟的知识,后者则体现着鲜活的思想。即便经典著作的“精髓”被成功吸收进了教科书,教科书仍然不能代替经典。因为,阅读经典,乃是与大师的对话,这是读教科书所不可能有的体验。成功的教科书不应该有知识上的歧义,而经典则可以作多种解读。 我们读大学的时代,接受的经济学基本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拿今天大众的眼光和流行的学术标准来看,这种理论已经非常陈旧过时了,但是我们至今对于这门学科的印象仍然非常深刻。

经济学不仅是一门显学,更是一门大学问。这里的大,不独指其难度大,还指其门类多、范围广。经济学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即使不包括马克思经济学这样一个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理论体系,仅就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学来说,自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以来的230多年里,已是几经革命和发展,新的理论、流派、分支层出不穷。如果把斯密的《国富论》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今天的经济学简直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片郁郁苍苍的森林。200年前,对于一名经济学初学者来说,《国富论》一册在手,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可尽收眼底;150多年前,初学者只要读过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就可以应付知识界对经济学的要求;100年前,只要通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所得到的经济学知识可包打天下;甚至,在50年前,一个通晓了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学生对经济学的掌握也有相当自信。然而,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看了萨缪尔森或斯蒂格里茨或曼昆的经济学教科书,他还只是刚刚跨进了经济学的门槛,还不能说对经济学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精通了全部经济学。这不仅会使那些在学术上有雄心壮志的后生感到沮丧,也会让那些虽不想以此为业但有此爱好的人无所适从。

5 结束语

在大学的海洋里,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去接受许多的人文社会思想,而这些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等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在社会的碰撞中而领悟到其中的真蒂。 在大学阶段,注意从我们民族的文化典籍和文学 艺术作品里汲取营养,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是提高人文 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继承我们民族优秀 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流群体和行动模范。不久之后我们这些新一批的90后毕业生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而弘扬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的身上!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第4篇

初入学儿童的思维大部分还停留在“自我中心思维阶段”,他们考虑问题,或者与同伴相处,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认为“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如果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到学校里,就会影响同伴交往。

,使刚入学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同学和谐相处,就成了我们低段老师研究的重点。

1、观察:了解新生中不善于与人相处的学生

(1)、由于学生刚入学,孩子的情况没有完全展现,所以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与人相处的情况,使我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生与人相处情况调查表:

①您的孩子的优点是(最少三个)————————

②您孩子入学前一直和谁生活?—————————————— ③您孩子平时喜欢和小朋友玩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和小朋友玩时有没有因为您孩子的原因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这样的情况多吗?—————— ④通过您的观察,您个人认为您的孩子

A活泼好动 B文静内向 C活泼有余,行为缺乏控制 D 其他

⑤孩子入读一年级前,您一定为他做过一些准备,主要是从 方面准备的。 A学习能力、生活习惯、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B识字、拼音、数学等方面的知识的渗透 C 顺其自然,没有刻意的准备

(2)、在同学们进行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留心观察,把不善于交往的新生在交往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同学们对他们的交往态度记录下来。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孩子与人共处

通过活动,让新同学们体验与同学交往的快乐,完善自我,端正交往态度如、要主动、热情、礼貌,学会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如相互合作、彼此信任。从而改善和提高与同学交往的能力。 (1)、综合活动

①体育课上可以经常性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游戏。如我们一年级体育老师金老师的开火车游戏,让新同学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得到同学间交往快乐,完善自我,端正交往态度如、不仅要主动、热情、礼貌,而且要帮助别人,学会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如相互合作、彼此信任、助人为乐。从而改善和提高与同学交往的能力。在此环节中,我的表扬肯定不只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个人所在的集体成员们在活动中是否团结协作。

a、游戏活动组织: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运动场去玩快乐小火车的游戏,好吗?

b、游戏规则:①把同学分成两组,围成两个大圆圈,请同学们以报数的方式,如:报数

1、

2、

3、

4、

5、然后让数5的同学出来扮演快乐小火车的驾驶员,每组大约三至四位同学。②小火车的驾驶员,在活动中,需要主动去邀请同学们乘座自己的小火车,并带着大家开展一个愉快的旅行(绕半个运动场走一圈)。③让同学们开展一个活动前的小讨论,通过讨论,让同学们知道,怎样做,才使自己驾驶的小火车,成为受大家欢迎的小火车,如:火车驾驶员要主动、热情、礼貌、要照顾同学、与同学合作等等。同时老师也加入其中当乘客,参加活动。

c、注意:在活动中,对同学们尤其是交往能力欠佳的同学,对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交往态度和行为方式,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并随时,与他们谈谈,了解与同学们在活动中交往的内心感受,鼓励他们在平时,也像今天一样,与同学一起玩。

d、活动后,老师把这些同学的活动表现,记录在观察表上。 e、活动后记:(对这次活动的开展,进行小结) (2)、班队活动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在各个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的欠缺,所以作为一年级老师,在引导学生相处上要做到细微入至。

①、组织学生观看高年级学生一日活动。一年级学生给他们讲应该怎么做才是好的,不如带领学生去看,让他们有一个形象的概念。然后再让他们自己说说小学生一日活动。所以我们的言行举动都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明白。如早上带领学生观看高年级学生进校时对老师鞠躬问好,放学时看高年级学生站队回家,看高年级学生进场、集会、出操。在模仿中学会文明礼仪。 ②、学生的日常活动也要讲到细处,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一年级学生你就要讲的钉是钉铆是铆,他们才会知道具体的行为。如上课了听到铃声你就要跑进教室,迟到了要在门口喊报告,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说话。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带领学生认识学校的各个地方,了解哪些地方是不能随便进去的

③、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卫生情况。一是检查学生的环境卫生习惯,有没有随便乱扔瓜皮纸屑,有没有乱涂乱画,有没有乱吐痰,有没有把脏东西踢倒别人那里。二是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有没有勤剪指甲,勤洗头发,勤洗澡,勤换衣服,穿着是不是整洁。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第5篇

一、单项选择题

1.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

)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2.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

A.

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4.

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

)。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5.一种理论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种理论是否反映了(

),以及对其反映的充分程度。

A.真理

B.科学

C.自然世界

D.阶级矛盾.

6.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8.“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

)。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9.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

)。

A.

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一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

D.一种生理心理学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

)。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11.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

)。

A.

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2.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庞德

B.哈特

C.富勒

D.罗尔斯

13.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

)。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4.

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许多哲学流派主动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出现了若干被统称为“(

)”的思潮和流派。

A.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B.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C.西方马克思主义

D.社会批判理论

1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1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

)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1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1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1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20.(

)是介于社会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社会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社会学

D.比较教育学

21.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

A.

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22.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3.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A.

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24.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

)。

A.

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25.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26.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

)?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27.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

)。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28.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2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3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

)。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31.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32.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33.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的是(

)。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止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34.

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35.语言学已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

开端是(

)。

A.普通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36.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3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3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39.“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

)。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40.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4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42.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4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4.

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45.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46.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

)。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47.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

)。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48.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

)。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49.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

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50.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51.“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2.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53.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54.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5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56.

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

)。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57.“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58.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

)。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59.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6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二、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5.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6.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教育学: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8.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9.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0.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以系统论为中心,同时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比如一般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并强调开放性等,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1.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12.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13.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4.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5.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三、简答题

1.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8分)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

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7分)

2.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5分)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5分)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5分)

3.

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4分)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4分)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4分)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3分)

4.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5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5分)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5分)

5.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4分);(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4分)(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4分);(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3分)。

6.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4分);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4分);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4分);四是乌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3分)。

7.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有哪四个发展方向?

答:(1)行为主义:其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寻求预测和监控行为的途径。(4分)

(2)格式塔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突出了整体的综合的研究。(4分)

(3)精神分析:核心概念是人类行为的本能以及“无意识”。(4分)

(4)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背景和巴甫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3分)

8.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4分)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4分)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分)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3分)

9.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5分)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5分)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5分)

10.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4分)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分)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3分)

11.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3分)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3分)

(3)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2分)

(4)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2分)

12.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3分)

(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3分)(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2分)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2分)

1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4分)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分)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3分)

四、论述题

1.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5分)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5分)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5分)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5分)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5分)

(本题要求具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占5分)

2.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12分)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12分)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6分)

3.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

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

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1-5)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15分)

4.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0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

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10分)

(3)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10分)

上一篇:农村小学下一篇:灌溉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