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论文范文

2023-03-25

音乐作品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通过梳理卓菲娅·丽萨《论音乐作品的本质》一文中的理论思路和相关命题,对音乐作品的本质进行解读。采取对比茵加尔登、莉迪亚·戈尔与卓菲娅·丽萨三位学者对音乐作品本质共同有过探讨的问题,在文章中寻找异同,并做出笔者自己的阐述。

[关键词] 音乐作品;音乐本质;音乐作品的特性;音乐产品

面对音乐,人们时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何为音乐?何为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本质是什么?音乐作品有无原作?音乐作品与创作、表演、欣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可以总的归结为音乐美学的本体论问题。音乐美学的本体论研究是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界所探讨的热点话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比较重要的学者有卓菲娅·丽萨、罗曼·茵加尔登、彼得·基维、莉迪娅·戈尔,史蒂芬·戴维斯等。而波兰学者卓菲娅·丽萨的《论音乐作品的本质》一文可谓是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

卓菲娅·丽萨这篇文章旨在从音乐作品的特性入手,来分析音乐作品的本质。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总的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音乐作品的概念进行了解读;随后,丽萨阐述了音乐作品中包含的特性;最后在特性问题论述后丽萨指出何为音乐作品?何为音乐产品?两者的区别在于什么?

文章的第一部分,丽萨是如何引入“音乐作品”这一概念的呢?当然,作为大师级人物,丽萨并没有单刀直入的阐述“音乐作品”的概念,而是从另一个角度着手,即艺术作品的范畴入手逐渐过渡到“音乐作品”。具体来看,丽萨是如何提出音乐作品概念问题,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丽萨巧妙地运用了茵加尔顿的观点,以便更为恰当地引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茵加尔顿对于音乐作品本体特性问题持这样的看法,“音乐作品是一种意向性的对象,它在乐谱中作为一种示意体被固定下来,通过演奏和欣赏这些具体化的过程被充分确定,并由此而产生了它的一些可变性。但是,这种可变性并不排除该作品示意体的同一性;通过对同一部作品作品的不同风格的演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方式,通过对它不同解释,这部作品作为一个历史延续物而存在下来”。罗曼·茵加尔登提出的音乐作品定义,在丽萨看来是一种错误,这种错误是由于缺少历史性而导致的,与她所倡导的音乐作品的概念是相悖的。茵加尔登作为现象学的代表,他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都深刻体现了他们学派的哲学观点,把音乐作品当作“纯意向性对象”。丽萨与茵加尔登截然不同,她是站在历史、美学视角来探讨音乐作品的本质问题。虽然文章的第一部分意在说明音乐作品的概念问题,但是丽萨在这一部分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何为音乐作品的概念。而是通过茵加尔登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丽萨做出一定的阐释并引出了统摄全文的两个问题:我们称之为“音乐作品”的这个东西,它的特性是什么?我们根据什么标准将一种声音产品列入“音乐作品”这个范畴?

首先,丽萨开始解决她所引出的第一个问题,即我们称之为“音乐作品”的这个东西,它的特性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丽萨文章的第二部分,也是文章最核心,最具讨论性的部分。丽萨在此回答音乐作品的特性是为了更好的解答音乐作品的本质问题。

面对音乐作品的特性问题,丽萨在这一部分的论述在写作方法上并没有全盘托出,而是相互穿插,层层剥离。从显而易见的入手直至作品的最深处。丽萨把音乐作品的特性归结为六个:1.音乐作品都具有个性。每部音乐作品都是一个具有个性的,在结构上不可重复的客体。从属于该音乐体裁、历史风格的某个类别的组成部分,也是某一作曲家创作的组成部分;2.时间性和次序性。音乐作品是时间过程的特定构成物,是填充着某个时间延续片段的声音产物,是具有特定次序和性质的时间阶段。音乐作品从内部看,它被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具有时间尺度;3.整体完整性。音乐作品是一个封闭完整的过程,对这种整体完整性起作用的是各个段落结构的性质;4.作品概念与创作心理相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体裁对于创作的选择活动指向的是构思,构思是创作意向的产物,创作者的选择活动的需要,正式创作心里的重要特征。音乐作品是对接受者的一种表白,是供接收的一种信息;5.持续存在性。音乐作品固定在乐谱中,通过乐谱被认知、演奏,使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听众得以接受。音乐作品只有一个,但是音乐作品的演奏却有无数个;6.可变性。作曲家的表象与乐谱固定下来的东西之间不可能完全相符,并没有将作品全部特征固定系列。

丽萨在文章中提出的音乐作品的这六个特性,使人不禁想起戈尔在专著《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中用所提到过的音乐作品概念的五个特征,即1.开放性特征。这意味着作品概念具有历史可变性,其内涵由实践中的不同用法决定;2.作品概念与实践理想相关。所谓理想,即人们在实践中努力趋近的东西。如要求表演与乐谱完全相符是古典音乐演奏实践的理想,它反映了该实践中关于作品和表演之关系的看法; 而在爵士乐表演中,即兴发挥才是理想;3.作品是一种规范性概念。即作品概念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人们行动中默认的信条。人们未必明确想到这一点,却不自觉地受它影响。如“在音乐厅‘郑重其事’演奏贝多芬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时,我们不会即兴发挥”;4.作品概念是投射性的。作为一种概念,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当被投射到某音乐产品中,人们便把它看成“仿佛”是一个独立于表演和乐谱的作品;5.作品概念是逐渐兴起的,从孕育到稳定并最终被公认。

比较这两种特征分类,可以发现在某些特征上,戈尔所论述的五个特性,在一定基础上,略进步于丽萨的观点。戈尔认为音乐作品之所以形成是由于作曲家依照“规范性概念”(特定的意识与观念),把头脑中的音乐乐思投射出来,做一个实际存在的转化之后,作品才能形成。但是两者在更大范围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总的看来,丽萨所归纳的音乐作品的特性主要指向在历史、整体特征。同样,戈尔也是认为应该把音乐作品放置到历史进程中,在考察音乐作品概念的时候以18世纪为界,在社会历史语境中审视音乐作品概念的兴起与发展变迁。

在对音乐作品的特性问题分析之后,进而转入文章第三部分内容的论述,何为音乐作品?何为音乐产品?两者有何区别?前面对于音乐作品特性所分析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哪些声音产品可以列入音乐作品的范畴。先来谈谈音乐产品与音乐作品这两个概念。所谓音乐产品是指声音产品或音响产品(比如信号)是由声音材料构成,但是它不是音乐表述,不具备音乐信息负荷。而音乐作品是人创造的,人们都把它看做是自己的表象、认知、意向的一种表达,它是通过音响结构来被人们感知。

对于音乐作品与音乐产品,丽萨认为它们两者既有区别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又是极其相似的。在她看来音乐作品与音乐产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与文化、环境、文明是密不可分。在文章中丽萨运用木卡姆、民间音乐,格里高利圣咏等例子来解释哪些是音乐作品,哪些是音乐产品其原因又在哪里。民间音乐这个例子,丽萨用了比较大的篇幅进行解释,它到底是否可以作为音乐作品存在。分析得知因为它具有三个有别于音乐作品的特征,所以决定了它只能作为一种音乐产品而存在。这三个特征可概括为,其一是创作主体不是个人,而是集体的智慧。通常一部民间音乐产品,我们很难找到像一部音乐作品那样的创造主体。民间音乐产品的最原始形态产生时常是由于某个人的个人冲动。但是在这之后它经过了集体加工的过程并形成了自己的积累,后来历经许多不同演唱者无数次的演唱才逐渐形成。因此它是集体的智慧结晶;其二,创作过程是单一的,不是多种智力活动参与。民间音乐创作不同于作曲家的创作,民间音乐创作时不需要乐思形成和修饰完成等复杂的创作过程,它的形成起源于某人情感的直接流露,是一种没有构思的情感表白;其三在于变体性,因为民间音乐从起初就是采取口耳相传的形式,直到18、19世纪才被记录下来,但是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东西也经常是某个特定演唱、演奏中的一种变体。对于格里高利圣咏的例子,丽萨是为下文埋下伏笔。格里高利圣咏在12、13世纪不能算是音乐作品,但是随着音乐方式的变化,逐渐也可称为音乐作品。接下来,丽萨笔锋一转,通过这个例子,进入到现代对于音乐作品所具有的规范、准则发生着多种方式变化的论述。

针对这种多种方式变化的论述,丽萨通过对现代先锋派、实验性音乐、拼构型音乐、全机遇音乐、游戏音乐能否被称为音乐作品进行了分析,得出现代音乐作品对于音乐作品所具有的规范、准则以多种方式发生着变化,随之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也发生着改变。同时这些变化也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概念也出现了不同的意义上的阐释。总的来说有三方面的变化。1.机器的参与。创作过程本身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人和机器共同创造了产品,这一本体特性的改变使得创作过程也随之改变。声音形成过程的一切其他因素都是通过数学机器的概率计算得出的。这种音乐作品在传递给听众时,机器也参与其中;2.科学方法和抽象思维的范畴渗入音乐中。纯思维活动成为声音结构自身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它取代了创作“想象”、创作“幻想”;3.时间延续、时间媒介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些现代音乐采用全机遇的方法,使得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身已经不具备整体的完整性。各种音结构、作品的各个部分、各个段落都是一种即兴式的。这种本体特征的改变,在作品产生的过程中,使得演奏成了一种偶然性基本上消失了时间段落的再现能力。这也会导致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在对待以消失的时间段落与现在的时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方面出现断层。

丽萨运用大量的例子,不外乎是在说明决定一部音乐产品是否是一部音乐作品。不仅看它的客观特性,而且还应该关注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具有的其他相关特性。音乐作品的概念随着时代、社会、音乐期待的变化而变化。在不断修正音乐作品的概念中丽萨顺带提及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乐谱功能的问题。文章最后,丽萨得出结论:对于音乐作品,没有绝对、最终的定义。音乐作品的含义会随着音乐本体上、规范上、技术上、特别是历史上的不同特点得改变而改变。

卓菲娅·丽萨并不是唯一一个这一理解音乐作品与音乐产品的学者。莉迪亚·戈尔与丽萨在一点上也是持共同态度的。认为作为西方音乐文化之产物的音乐作品是音乐产品的一个部分,但是音乐产品却不一定是音乐作品,它还可能包括其他许多音乐现象。

丽萨主张在音乐自身中区理解音乐,她的《论音乐作品的本质》一文也充分体现了她的美学思想。在论述音乐作品的本质时,作者所依据的是对现代音乐文化,特别是欧洲现代音乐文化的感性经验。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身含义的术语并成为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性、历史性、美学性探讨的基础。丽萨的这篇文章在论述问题时,始终是站在社会历史视角。没有空洞的强调音乐本体,而是把音乐本体放置在历史文化中去考察。但是文章有些观点也存在片面性,有些关于音乐作品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并没有清楚阐述,比如何为音乐作品的原作?音乐作品与创作、演奏、欣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遗留问题,给我们留下了更多对于音乐作品本质问题的探讨空间。无论如何,值得肯定的是《论音乐作品的本质》一文不管是在论述方式,写作技巧,还是思维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更多的音乐学子去深读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美学学科才能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卓菲娅·丽萨.卓菲娅·丽萨音乐美学译著新编[M].玉润扬,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莉迪亚·戈尔.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M].罗东晖,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申雪(1989-),女,汉族,河南开封人,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哲学。

音乐作品论文范文第2篇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音乐评论是一种从理论角度对音乐现象进行研究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人文科学范畴,是音乐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包括音乐评论的本质与属性、对象与内容、目的与作用、原理与依据等。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后,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追求。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具有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等作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对音乐现象的科学解读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音乐,欣赏音乐,最大化的发挥音乐的艺术价值。本文在介绍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音乐评论的本质与属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评论;本质;属性

前言

音乐现象是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音乐的创作、演奏、传播、欣赏和评价。其中,音乐评价即音乐评论,其理论研究伴随着音乐艺术发展的整个过程。由于音乐艺术本身具有较高抽象度的艺术形象,所以音乐评论相对于其他艺术评论也更加复杂,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等。如果不能从本质出发,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容易使音乐评价出现片面化和极端化的现象,阻碍音乐艺术的更好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音乐评论的本质和属性进行深入探讨,建立完备的音乐评论体系,对音乐艺术作出正确的解读。

一、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音乐评论与音乐艺术并存,是音乐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艺术评论的主要类型。在研究音乐评论的过程中,可以将音乐评论当做一门独立的学科,确定研究对象。商品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闻现象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相应的,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就是音乐现象。更具体的说,音乐评论学就是研究音乐评论的原则、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研究音乐现象的特征与基本规律。在研究过程中,要从音乐评论的本质、属性、原则、依据、目的、作用、类型、方法等全方位着手。音乐评论现象是音乐现象的特定类型,其研究范围相比于音乐现象要小很多,所以可以将音乐评论当做音乐学的分支[1]。

音乐评论在音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广度和深度也随着音乐学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音乐评论的范围覆盖了音乐现象的方方面面,对音乐艺术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音乐评论在众多类型的艺术评论中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对音乐评论本质和属性的认识。如果对其本质与属性认知不足,就会导致音乐评论片面化或极端化,容易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误导和影响,打消艺术家的音乐创作积极性,对音乐艺术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应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对音乐评论的本质和属性建立正确的认识,真正发挥音乐评论对音乐艺术的促进作用[2]。

二、音乐评论的本质

在进行音乐评论的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即音乐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每一位音乐评论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的问题。作为音乐评论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音乐评论的本质和属性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评论本质与属性,而不是某个特定类型的音乐评论所关注的本质和属性。因此,从这一研究角度出发,对音乐评论本质和属性的认识要通过与音乐活动中其他环节的比对进行。即区别于音乐创作、演奏、传播、欣赏等环节的音乐评论本质和属性。

探讨音乐评论的本质,相当于对音乐评论进行概念界定,即什么是音乐评论。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因为评论是对音乐刺激的反映,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心理活动,这种反映即是对音乐艺术的评价。也有学者认为,音乐评论的本质就是音乐评价,是对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艺术价值的评判。《艺术概论》中关于艺术评论的定义为“从一定的阶级立场、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和文艺家的成败得失、是非功过作出评价,便是艺术批评,也可以叫做艺术评价。”这些对音乐评论本质的探索都局限在音乐评价的范围之内,但是对音乐的评价不能完全概括音乐评论的全部,在音乐评论过程中,还包括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总结,研究与创新[3]。

《全方位音乐教育实践》中贺绿汀先生对音乐教育实践的评论,是对其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青主音乐美学思想述评》中对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评论则侧重于分析研究的层次。因此,音乐评论的本质包括但不局限于音乐评价,应将其理解为对音乐现象的理论研究,是音乐评论、分析、研究、总结与评价的总和。在进行音乐评论时,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只有有所侧重即可[4]。

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与音乐学相同,都是从音乐现象出发,进行相关的研究活动,但音乐评论学作为音乐学的分支,其研究范围更具有针对性,观察角度和研究目的都有一定的侧重点。音乐现象属于艺术现象的一种,音乐学对其进行研究,是为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音乐的本质、属性、作用、功能、产生、发展等各方面的艺术规律。如果把音乐学的研究看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那么音乐评論学则是从微观角度对音乐现象进行解读。把音乐现象作为艺术活动中的具体环节,不直接研究其艺术规律,而是通过对音乐现象的分析、评价、总结等行为,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弘扬时代主旋律,避免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音乐评论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音乐艺术的把关人和引导者[5]。

三、音乐评论的属性

(一)创造与继承属性

关于音乐评论属性的研究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因为音乐评论的属性有较高的复杂性,包含多重内涵。首先音乐评论具有创造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作为一门与音乐艺术共同发展的社会学科,音乐评论的内容和内涵也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在不断丰富与改变,经常需要对位置的领域进行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音乐评价。因此音乐评论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评论者不断地提出对音乐现象的新认识和新观点。但是这种创造性不同于音乐作品的创作,音乐评论虽然包括对音乐作品创作的评论研究,对音乐作品创作有一定影响,但不直接参与音乐创作。其创造性表现为对音乐现象理论认知的创新性。音乐评论创造性属性的根本形成原因是音乐评论的具体化要求,不能简单地对音乐现象进行“好”与“不好”的定性评判,而是要具体阐明其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所以音乐评论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表现出新的观点与看法[6]。

音乐评论的继承性则是指对已经存在的音乐现象的再认识,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已经建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观点和看法上的创新,这就是音乐评论继承性的集中体现。音乐评论的创新性往往建立在继承性的基础之上,只有先建立对音乐现象相关评论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从中吸取、借鉴,形成更有价值的新的观点。在进行音乐评论时,评论者还需要对评论对象进行深刻了解,经常需要与音乐作品的作者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是音乐评论继承性对评论者的基本要求,没有音乐评论的继承性,也就谈不上创作,或者说只是无意义的创造。

(二)独立与附加属性

音乐评论的附加性是指音乐评论活动依托于音乐活动和音乐现象而存在,音乐评论随音乐活动而产生,也会随着音乐现象的消失而消失。在音乐艺术和音乐评论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音乐评论活动的繁荣总是随着音乐艺术的繁荣而出现,如果音乐艺术处于低迷时期,音乐评论活动也会非常萧条。这是音乐评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其重要的内在属性。因此,音乐评论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超出音乐艺术活动范围的音乐评论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音乐评论活动的进行要紧紧围绕音乐艺术实践,以发展的观点进行音乐评论[7]。

音乐评论的独立性是指音乐评论是音乐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与其他音乐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音乐评论具有独立的本质和属性、原则和依据以及独立的音乐评论方法。这与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等其他领域的运作规律和研究内容都有明显的不同。应正确理解音乐评论的独立性与附加性,即音乐评论附加于音乐艺术而存在,又独立于音乐学领域内的其他研究内容[8]。

(三)主观与客观属性

音乐评论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评论结果是根据音乐评论的方法原则得出的客观结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与音乐作品创作有本质的区别,音乐艺术作品可以是虚构的,采用夸张的表现形式,但音乐评论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要有理有据。因此,评论者在进行音乐评论活动时要采取严谨认真的态度,避免评论的片面性和极端化。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客观地进行评论。

音乐评论的主观性是从评论者的角度出发,是评论者主观理性思维活动的结果。音乐评论结果的形成与评论者自身的评论经验、生活经验、音乐素养、评论角度、评论方法等都有密切联系,这些都属于音乐评论的主观性影响因素。所以音乐评论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同时存在的,应尽量消除主观因素对音乐评论的负面影响,使音乐评论结果更加客观。同时,在看待音乐评论结果时,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将其主观性和客观性一分为二,避免以偏概全[9]。

(四)历史与时代属性

音乐评论的时代性是指音乐评论与音乐现象共同发展,与音乐现象一样具有时代特征。在进行音乐评论活动时,也必须与时代思想紧密结合,不能脱离时代对音乐现象进行片面的评价。这也是发挥音乐评论对音乐艺术引导作用的关键,只有具备时代性,音乐评论才能与音乐艺术和谐发展,并促进音乐艺术的更好发展。音乐评论的历史性主要是相对于音乐艺术的其他环节,音乐评论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受音乐评论附加性的影响,音乐评论活动在时间上发生在音乐创作、演奏、欣赏等活动滞后,这是音乐评论重要的客观规律之一[10]。

(五)批判与指导属性

音乐评论要想发挥对音乐艺术的引导作用,不可避免地要对音乐现象进行批判,指出音乐现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音乐艺术的更好发展。艺术创作灵感源于生活,随着现代生活形式的多样化和生活复杂性的提升,音乐现象也表现出较高的复杂性,既有生活中消极的一面,传递出消极、颓废的思想情感,也有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可以通过音乐现象向人们传递正面能量。每个音乐现象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某方面的缺陷,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的音乐作品,所以在进行音乐评论时,不能一味的评论音乐现象的优点,也应看到其存在的不足,并勇敢指出。只有敢于对音乐现象进行批判,才能促使音乐艺术获得更好的发展。但这种批判应有理有据,不能进行盲目的批判,否则只会打消音乐艺术家的积极性,甚至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错误的引导。

指导性既是音乐评论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音乐评论的重要属性之一。对音乐现象的指导作用具有两个完全对立的方向。健康的音乐评论可以促进音乐艺术的积极发展,使音乐艺术活动表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形态。而病态的音乐评论则会对音乐艺术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音乐评价发挥对音乐艺术的健康引导作用,需要建立在批判性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四、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音乐评论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既依托于音乐艺术而存在,又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因此,每一名音乐评论者都应该深刻认识音乐评论的本质和属性,将创造性与继承性结合,将批判性与指导性结合,采取客观的评价态度,对音乐现象做出公允的评论,促进音乐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宗权.中国音乐评论:何作何为与何去何从——“第九届上海当代音乐周·乐评高峰论坛”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04):151-157.

[2]欒皎钰. 张若谷的生平、音乐评论及文论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3]智凯聪. 从《琴声中的朝圣》看杨燕迪的音乐评论[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01):113-118.

[4]谈音.论舒曼音乐评论的个性特征与表现方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05):57-59.

[5]王安潮.基于学科建构语境下的“音乐评论”现状反思[J].皖西学院学报,2011(06):147-152.

[6]金凯.试论音乐评论的本质与属性[J].肇庆学院学报,2009(01):63-65,78.

[7]杨燕迪.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 从陈宏宽独奏会乐评谈起[J].音乐爱好者,2005(07):11-15.

[8]何舒曼.科普兰的音乐评论及其特点[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9]陈志音.关于音乐评论个性化与类型化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1):100-105.

[10]陈虎.论音乐评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J].甘肃高师学报,1999(01):113-116.

作者简介:杨莉莉(1976—),女,湖北荆门,本科,湖北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音乐教师,研究方向:声乐和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作品论文范文第3篇

2、《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著作权权利限制与例外制度的影响

3、音乐版权之战,“硝烟”未散?

4、游戏网络直播的著作权属性

5、《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6、试论网络音乐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7、局域网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与例外之再分析

8、关于著作权司法保护中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几点思考

9、浅谈数字音乐版权保护问题

10、浅析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问题

11、数字影视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研究

12、唱见主播直播中演唱他人作品的侵权问题探究

13、版权价值评估对象及其价值影响因素探讨

14、论唱片公司播放权的法定许可

15、UGC短视频中数字音乐版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16、基于开放存取的机构库版权协议问题研究

17、“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制度初探

18、有声读物著作权保护分析

19、免费WiFi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问题研究

20、网络游戏直播画面著作权问题探究

21、论“其他权利”的适用、扩张与消灭

22、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权利与版权立法

23、传媒新业态下短视频著作权纠纷与治理研究

24、略论数字音乐作品著作权

25、2014年度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展示(著作权篇)

26、网络短视频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初探

27、自媒体时代下音乐著作权的保护

28、论“避风港原则”的适用标准

29、数字音乐首次销售原则在网络环境下的适用出路

30、浅谈我国数字音乐版权问题

31、数字网络时代我国著作权刑法的适用困境与完善

32、网络著作权侵权——以形成原因为视角

33、智能合约对图书馆版权交易的影响和风险防范

34、浅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犯罪行为的特点

35、短视频行业的侵权问题研究

36、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制的缺失与影响

37、网络环境下的利益平衡

38、浅析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

39、浅析“数字版权”的内涵特征

40、网络音乐版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41、浅议歌曲翻唱的法律规制

42、数字音乐版权利益平衡机制探讨

43、网易云音乐赢了业绩却输了估值音乐版权存在短板,侵权官司被判败诉

44、音乐院校基于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建设研究

45、李克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46、论搜索引擎提供链接行为的侵权界定

47、论短视频背景音乐著作权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48、网络音乐传播的知识产权问题

49、网络出版版权难题探析

音乐作品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音乐可以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净化人们的心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在初中阶段,如何加强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既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就围绕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欣赏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领悟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无限的魅力。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多样化,对审美的理解也更多元,正处于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初中生们很容易受到社会畸形的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能力。基于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音乐教师必须引起重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音乐“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等作用得到发挥。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从狭义方面来讲,审美教育指的是通过一些艺术教育措施对人们进行教育,探究自然界物质社会中的美好形态。在对这种艺术形态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道德与智慧,塑造美好心灵。纵观历史长河,审美教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悠久,比如中华民族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其实,不论是“原始社会审美”或是“当代审美”,审美教育始终在伴随着我们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现阶段,审美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其中学校的审美教育占比最大,主要形式为音乐课程、美术课程等方面的美育,在课程学习中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从而帮助学生认知世界,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人生,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在初中生音乐欣赏中学生审美能力现状

(一)教师缺乏培养审美理念意识

大部分学生喜爱音乐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喜欢,与音乐的创作背景、作者等毫无关联。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课程种类多,部分课程内容繁琐,需要进行考试。而大部分教师与家长更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忽略了音乐课程,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课程”上,这就导致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过少,音乐教师讲解课程流于表面,课堂任务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唱歌,未挖掘音乐内涵,那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自然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缺乏培养审美理念意识的不利影响,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掌握审美知识和音乐,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

(二)音乐欣赏教育方法过于单一

现阶段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还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音乐欣赏教育方式单一,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为主,这主要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但对于如今的音乐欣赏教学已经不再适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的不再是以背诵知识点而取得高分的人才,而是具备个人特点、拥有独特想法与观点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对音乐欣赏进行翻译解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学生的兴趣也随之殆尽,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自然无从谈起。

(三)非艺术化教育根深蒂固

目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如数学、语文类学科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化教育方法的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优势,不利于培育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门多艺术学科,对于音乐教学活动,需要音乐教师从艺术的角度来诠释,如音乐类型不同,其音乐风格、美感以及主题内容和精神等都各不相同,有着干变万化的艺术感情。若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艺术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理解音乐美感。

三、在初中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音乐学科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只有学生真正学会倾听音乐,才能感受到蕴含在音乐旋律中的和谐美、自然美。在具体的欣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创设生动音乐情景,让学生主动接触音乐,感受、鉴赏和体验音乐作品中独特的美感,在欣赏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和训练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等要素的能力,深入音乐世界,感受音乐作品,夯实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在音乐欣赏中,学生们通过对音乐风格、音乐题材等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学会分析和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逐步形成一定的鉴赏美的能力。可见,通过音乐欣赏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音乐的相关技能、知识,学会如何认识、分析音乐作品,又可以在欣赏中感受音乐作品的风格与内涵,学会准确分辨假恶丑与真善美,最终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理想,学会鉴赏真美。

(三)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欣赏音乐的整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人们感知、分析、判断、想象等心里要素参与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是如此。音乐作品通过旋律、歌词等,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留下鲜明印象,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有效拓展其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激发自身想象力。除此之外,音乐学科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形成独特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进而激励学生创作歌曲或尝试演奏简单的乐器,从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學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实践

(一)还原情景,引导学生感知作品情境美

其实在许多音乐作品中,都隐藏着丰富多彩的情境,音乐教师不妨采用多种形式来努力还原音乐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景美。具体来说,在音乐欣赏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展示相关音乐作品图片,并播放音乐作品,教师进行适当讲解补充,重视渗透情感教育,扩展学生们的想象,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感受乐器丰富的表现力,感知乐曲的情景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例如:在教授《瑶族舞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瑶族旅游”的情景,通过语言描述、相关视频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瑶族,了解瑶族的服饰、民族特点、民俗风情等,最大限度还原音乐作品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情境美。通过多媒体一边播放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视频,教师一边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展开想象,成功将学生带进歌曲的情境,享受生动形象的情境,从而拉近学生们与音乐作品的距离,零距离感知情境美,实现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融合,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

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学科融合,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生的练习,增进学生文化素养,使音乐课堂成为开放的体系,从而拓宽学生们的音乐视野,有效发挥音乐学科的教育功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1.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音乐催生律动与舞蹈,可以说,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音乐与舞蹈能够结合在一起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谐感。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将歌与舞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感受力。

比如,在和学生们学习《踏歌》一曲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声乐水平与舞蹈水平进行分组,这样歌曲的表现形式一下子丰富起来。引导学生们学习踏足、甩袖、倾肩和歪头的舞蹈动作,边欣赏边舞蹈,感受了中国古典歌曲与舞蹈的结合,体会诗、乐、舞相融合的韵律美,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得到美的熏陶。

2.音乐与美术的融合

音乐与美术是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对培养全面的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两者的融合可以创设“画中有声,声中有画”的审美氛围,达到声色俱佳的立体效果,有效培养学生对艺术、自然、生活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例如,在欣赏《中国海》时,音乐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欣赏“中国画海第一人”李先生的作品《海疆万里图》。这幅描绘我国绵延辽阔的海疆画幅,将我国海疆的春夏秋冬、名胜古迹、四季气候、大海的喜怒容颜等艺术再现出来,为我们呈现出我国海域全景缩影。紧接着播放乐曲《中国海》,在微微起伏的海浪式伴奏下,仿佛置身于海天相连的海边。然后鼓励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大海的景象,感悟歌曲的情感变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注重差异,音乐欣赏曲目要因人而异

音乐鉴赏需要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素养,从而对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比如,对苏联歌曲比较熟悉的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对唐诗比较有研究的学生,就容易理解《关山月》,熟悉我国民间文学的同学,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更容易接受,他们都可以很轻松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甚至从中探究出许多人生哲理。

对于一般人而言,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就需要加强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样,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差異,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科学的音乐欣赏手段,还需要特别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歌词较为直观,容易理解的歌曲。比如《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每一句都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与依恋,对于这一类作品的欣赏,更容易理解,不需要借助更多资料。而对于一些歌词寓意朦胧,内涵较深的音乐作品,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开展差异性教学,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

(五)拓展鉴赏,增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

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如果音乐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们传授音乐知识、技能,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不妨在课堂中拓展音乐鉴赏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对比、分析不同的音乐作品,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培养审美能力。比如,在对音乐素材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感悟其中的魅力与韵味;在对音乐旋律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变化,并进行对比鉴赏,对不同作品的节奏速度、节拍、形式、音色等等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显著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

例如:《二泉映月》是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在同学生欣赏这首中国民族器乐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合理地拓展一些作品创设背景,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等内容,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深邃的意境,通过名曲,不断强化学生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拓展学生音乐视野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结束语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儿童唱歌及审美情感,不达到这一目标的音乐教育不是理想的教育。”可见,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实践,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需要教师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领悟与感知音乐,从音乐中得到最大的审美享受,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灵芬. 音乐欣赏,叩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2013.

[2]杨晓黎. 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构建兴趣型教学模式[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3]郭强. 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

音乐作品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对于小学的教育来说,音乐赏析课不仅仅是一个学习音乐必备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学生美感和韵律的很好的途径。通过不断对新课改的研究和解读,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实践和总结,我认为音乐的展示和凸显,是需要在具体的课程中实现的,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会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课;小学教学;音乐魅力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魅力,需要用心去聆听

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发展我国的音乐事业,也不是为了去培养歌唱家和音乐家,最主要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可以听懂并欣赏音乐的人群。听,是赏析音乐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唯有听懂一首歌,一片曲,才能融入音乐的殿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做到听这一点,让他们用心聆听积极并积极加入这个环节是十分关键的。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并从中拓宽了他们的事业,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所以,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的参与到听音乐这一环节中,对于一名音乐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聆听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去认真仔细的品味。现如今的音乐表达方式中,听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唱一首歌还是识一篇谱,都离不开听。音乐的音律、节奏也均需要用听来感受。所以当我们静下心来去认真聆听一首音乐,这对于小学音乐赏析课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当你静下心来,你所有的感觉才会更加清晰。

二、小学音乐赏析课的魅力,需要认真去的感知

在我国,新课标指出,小学音乐赏析课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通过不断的互动,来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并将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活动等内容放在这节课堂的中心位置。音乐对于一节赏析课来说,应该被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学生便是音乐的承载者,是有他们对于一首音乐的独特见解的,这时候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变化,了解他们所想的内容,要充分掌握他们的所感和所想,从而将他们的个性充分的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激起学生们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感知这一过程是需要学生有高度的注意力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细心的去指导,发现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解决他们所产生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投入更高的精力去听讲,因为他们想知道自己所遇到困难的解决方式。还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把握住课堂氛围,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的意见,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聚焦在音乐当中。由于每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以及不同的文化素养,难免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音乐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感受,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想法和创造。每位学生都应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共同讨论,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及思维能力。

三、小学音乐赏析课的魅力,舒适的体验感受

音乐是一种摸不着的东西,它无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是学生的积极谈论以及参与程度却是有型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不仅仅要积极谈论,还应该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且表达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高度集中,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亮点,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音乐。如何更好的去体验一首音乐,需要我们有舒适的心情。将一些通过多媒体或者是课本中的乐器等搬到现实生活中比如钢琴、笛子、小提琴等,或者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乐器带到课堂中并向同学们进行展示,这样不仅会提高他们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提高他们的专注度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视听效果,也可以让学生与音乐之间产生共鸣。引导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要对一首音乐进行赏析时,将学生引入这首歌的背景当中来,让学生对于这首音乐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共情,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去理解所学内容传达的思想感情,使得音乐真正进去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得到最真实的体验。

四、小学音乐赏析课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

音乐中的审美指的是对于音乐所感、所想、以及自身与音乐之间的沟通和认知。小学音乐赏析课就应该具有这种美的体验。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奠定了我们所要培养的音乐审美能力,我们国家的教育也传递了对于赏析音乐美的这一过程的培养,进一步展现出学生优良的美德。由于小学生的表现欲十分强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去扮演一些音乐剧中的角色,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学生可以通过扮演这部音乐剧其中的角色来理解这部音乐剧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其中对于音乐的利用和创建,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中的美。动是学生传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演,从而提高了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对音乐产生丰富的联想,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以及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素养的很好的一条途径。

总结:小学音乐赏析课的创建,充分提高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我国,音乐课是教育中一个关键的内容,但也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受到太多重视的环节,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问题,并且从这些问题中进行总结,并加以改正,赏析课的开设是一个很值得去推广的课程,值得教育界去重视,对于小学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积极探索那些在音乐过程中的未知领域,就一定会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取得很大的效果和成就。

参考文献:

[1]陳俊时.如何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J].音乐天地,2006,(09).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王夏.《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收”和“放”》[J].浙江:《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10.

上一篇:音乐影响论文下一篇:流行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