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12

旅游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已成为旅游安全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阐述了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的理论源起,并以2001~2011年的文献为基础,对国内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概念界定、表现特征、影响因素、安全行为管理、不同视角下的安全行为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国内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进展。研究归纳了国内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表现出的理论结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述评;国内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旅游者个人的安全行为是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它对旅游安全风险的规避和旅游安全管理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旅游者安全行为逐渐成为旅游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近十年,我国旅游安全研究蓬勃兴起,旅游者安全研究也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遗憾的是,国内面向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化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出现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学术文献。

但是,旅游者安全行为所反映的实践问题是旅游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大量的旅游安全研究中存在不少与“旅游者安全行为”相关的研究成果,存在较为丰富的以旅游者安全行为作为视角或研究内容的文献。系统地梳理这些文献成果,厘清国内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的基本脉络与内在结构,对于引领和促进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推动旅游安全研究领域的拓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起源进行了归纳,同时以“旅游者+安全”为关键词,对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2001~2011年等近十年的旅游安全文献进行了检索和遴选,并对其中涉及旅游者安全行为或行为视角下旅游安全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以期能梳理出我国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进展。

1、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的源起

安全行为研究在早期是安全科学研究的分支。海因希里(Heinrich)最早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Bird)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两大理论都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连锁过程的影响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员工的安全行为对企业安全管理意义重大,与企业收益息息相关。1978年,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管理学教授加里·德斯勒(Dessler G)就在其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提出事故产生的3类基本原因包括偶然事件、不安全的环境和不安全的行为,且由人引发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将预防事故的基本方法浓缩为减少不安全环境因素和减少不安全行为因素。20世纪90年代中期,安全行为科学从现代安全理论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学科。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开始应用到煤矿、铁路、护理等领域。

与安全科学研究相比,旅游安全研究在早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旅游安全研究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是针对单一类型安全事件的专题研究,比如旅游犯罪的研究。贾德和皮赞姆(Jud&Pizam)开了旅游与犯罪关系研究的先河,随后学界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其中,较具影响力的为《旅游、犯罪和国际安全问题》一书,该书系统分析了旅游业发展、犯罪与国际安全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旅游安全研究向纵深化发展,出现了针对恐怖主义与旅游安全、政治不稳定与旅游安全、战争与旅游安全、自然灾害与旅游安全等宏观角度的研究,也出现了大量针对微观因素、基于各类旅游事故展开的旅游安全风险统计研究。由于旅游安全问题引起的广泛社会关注,国外研究者开始从社会学、安全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审视旅游安全。

1999年,中国“黄金周”假日制度的实施在掀起假日旅游热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旅游安全问题的思考,国内旅游安全研究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学者开始就旅游安全基础理论、旅游安全事故、旅游安全保障等方向展开研究。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发生使“旅游与恐怖主义”再次成为研究焦点,大量文献以“9·11”事件为例展开探索。此外,教育界也开始重视旅游安全学科建设,华侨大学于2002年率先在全国开展《旅游安全管理》的本科课程教育。2003年,由于“非典”(SARS)疫情的肆虐,学者们对旅游安全更为关注,《旅游学刊》2003年第4期专门开设了“SARS与中国旅游发展研究专题”。伴随着探险旅游、自助游等的盛行,安全事故发生量也持续上升,旅游安全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2003年,国内出现了首部关于旅游安全研究的著作——《旅游安全学》,该著作对旅游安全的现象、基础理论、旅游安全认知、旅游安全管理、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安全实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国内旅游安全研究逐渐从零散走向系统。随后的几年,我国散客旅游、户外运动旅游不断兴盛,随着大量旅游事故的出现,旅游安全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2008年的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使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也使旅游安全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标志性事件都推动了我国旅游安全研究的开展。

近十年,国内的旅游安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投入旅游安全研究中,研究视角和内容也更加细化和深化。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因其实践上的重要意义而逐渐成为旅游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视角。最早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者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方式的探索上,如《旅游安全学》阐述了旅游者安全认知对旅游安全的影响。随着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加,研究重点由对旅游者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探索转向面向特定旅游者类型的安全行为研究,比如基于市场细分、产品细分、目的地细分视角下的旅游者安全行为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旅游者安全感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旅游者的安全感知对旅游者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学者们发现,影响旅游者安全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并贯穿于旅游过程的始终,旅游者则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安全感知度做出行为决策,高安全感知度对旅游者行为的安全性有正面影响。显然,这些研究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行为科学的导向。

由上可见,旅游者安全研究虽然属于旅游安全研究的“边缘地带”,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一领域所反映的实践问题是旅游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突破将引领旅游安全的实践发展,也将建构出全新的旅游安全研究体系。

2、国内近十年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的述评

国内的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明显受到标志性安全事件的影响和推动,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近十年,国内旅游安全研究中与旅游者安全行为相关的论文、专著40余篇(部)。这些相对零散的研究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即:旅游者安全行为的概念描述、旅游者安全行为的表现特征、旅游者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管理、不同视角下的旅游者安全行为、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等,这也构成了国内面向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结构。

2.1 旅游者安全行为的概念界定

“旅游者安全行为”是安全行为中抽脱出来并被冠以特定群体限定的概念。学界虽未对旅游者安全行为的概念做出明确界定,但是仍可以透过相关研究成果对旅游者安全行为的概念进行解读。

罗明义指出,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在认识、购买、消费和评估旅游产品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包括旅游者收集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而产生的购买动机(动机行为),并经过对信息的筛选比较做出购买决策(决策行为)、进行旅游活动(空间移动行为)及事后评价(满意/投诉行为)的全过程,这反映了旅游者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全部心理和行为过程。

安全行为是人对刺激的安全性反应,又是经过一定的动作实现目标的过程,即人对影响安全性的外界刺激经过肌体做出的理性的、符合安全作业规程的行为反应,最终是经过人的动作以达到预定的安全目标。人的安全行为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差异性、可塑性、受安全意识调节等5个特征。不安全行为是指能引发事故的人的行为差错,是一种主观行为,包括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

危险、风险或不安全因素与安全行为联系密切。危险作为安全的对立面,其意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它同时包含了安全与不安全这对矛盾在斗争过程中因某些瞬间突变发生的外在表现出来的事故结果。《职业安全卫生词典》将风险定义为“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的可能性”。《西方经济学大辞典》指出,不确定是风险的必要条件,并且风险还取决于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旅游活动中存在众多不安全因素,因而,旅游活动中的旅游风险具备了风险的一般特征,刘春济和高静指出其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这使得旅游风险变得更加隐蔽、复杂。

根据这些文献的观点,可以将旅游者安全行为定义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规避风险或不安全因素、摆脱危险的行为反应,以达到保护旅游者自身或保护旅游资源、设施等旅游活动载体安全的目标。这里的旅游者安全行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狭义的概念仅指“保护旅游者自身”这个部分,本研究也就是基于狭义的旅游者安全行为展开。旅游者安全行为的显著特点表现在不确定性、差异性、可塑性和受安全认知的调节4个方面。它是相对于不安全行为而言的,安全是相对安全(可以容许的风险程度),而不是绝对安全,因此,旅游者安全行为是使旅游者达到相对安全状态的行为反应。

2.2 旅游者安全行为的表现特征研究

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与旅游者不安全行为研究息息相关,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界更习惯于对旅游者的不安全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和描述,这一点明显地反应在文献数量上。学界对旅游者不安全行为的表现特征形成了普遍共识,认为旅游者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旅游者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其中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由明知有危险仍然采取的不安全行为和追求刺激、高风险的不安全行为两方面构成。

揭示旅游者安全行为的具体特征具有直接的策略意义,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旅游者的安全决策行为、出游前的安全准备行为、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防范行为等方面。

吴必虎等在研究中国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感知时发现,安全感知度不同,大学生旅游者在出游距离、交通方式与出游组织形式等的选择上也不同。高安全感知的旅游者倾向于选择近距离和陌生感适中的目的地,事故率更低的飞机等交通工具,与家人、朋友或单位同事等平日较为熟悉的人同行。这些旅游决策行为都是旅游者出于旅游安全考虑的相对安全行为。此外,还有避免到因犯罪率高或政治不稳定而闻名的旅游地、老年旅游者选择有可靠医疗设备的旅游地等。充分的出游前准备是保障旅游活动安全的必要前提,如选择合适的旅游设备、装备,预备常用的急救药品,了解熟悉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文化背景差异等。王健民从自驾车旅游和特种旅游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应做好相应必要的设备、知识和心理准备工作。较旅游前的安全决策和安全准备而言,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涉及的影响因素更多,也更为复杂。王健民从宽泛性的防御措施和常规旅游的安全防范两个角度对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范向丽和郑向敏总结了一些学者的研究,专门梳理了从女性旅游者的角度提出的安全预防行为。还有一些学者则根据青年旅游者、老年旅游者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3 旅游者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学界一直试图厘清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认为这是进行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的关键点。总体上,这些研究主要从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展开。

内部影响因素即旅游者自身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特征、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技能因素、观念意识等5个方面。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等)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危机认知。旅游者对旅游危机事件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也会影响旅游者的危机认知,决定其是否能正确地看待危机事件,进而影响旅游者的危机应对行为。同时,旅游者的健康状况、身体机能等生理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者能否应付恶劣多变的环境或天气。心理与行为密不可分,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必然伴随着旅游者心理的研究。在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上,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两个方面。由于兴趣、气质和性格等的差异,旅游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如焦虑、冲动、盲目自信、麻痹大意等消极心理,认真、谨慎、细心等积极心理,以致在认知活动、情感和意向活动(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识过程)等心理过程上存在差异,从而形成旅游者行为上的偏好,并影响旅游者在风险或危险面前的应对能力。吴媛媛在研究背包旅游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者如果缺乏出游经验、应变能力和急救、逃生的知识能力等技能,很可能因无法及时自救而遇险。学者们普遍认为,旅游者的安全观念意识极大地影响旅游者安全行为。旅游者在出游前是否做充分的安全准备受旅游者的安全观、安全意识影响,旅游事前准备如旅游装备、常用和急救药品等设备准备和了解文化背景差异等的信息准备的缺失使旅游者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安全性,酿成旅游安全事故。旅游者正确的安全观和强烈的安全意识将正面引导旅游者在旅游前和旅游中各环节的安全行为。影响旅游者安全行为的观念意识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安全认知。吴必虎、安辉等对此作了专门的研究。

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包含自然环境(地质环境、气象环境)、社会环境(旅游地环境负荷、社会治安、卫生状况、居民好客程度)和经济环境(旅游市场规范度)。旅游环境的特性变化对旅游者在遭遇危险时是否会做出正确的判断或决策起着直接或间接作用,使得旅游者的特性或安全性也随之发生变化。管理因素又包括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安全认知、专业技能)、设施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管理部门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游客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运用的科技手段不够先进等管理漏洞可能引起管理失误,而管理失误又会加剧和加重旅游环境和旅游行为的不安全性。

内外部因素结合对旅游者安全行为造成综合影响也是常见的现象。张金俊和吴招华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旅游者安全行为,认为“规则”和“资源”作为行动者内在的认知和对外在的支配力同时影响旅游者的安全实践。一些学者在研究团队旅游时提到,由于许多旅游团队多为临时组织而成,旅游团队内部往往人心不齐,领队的领导能力、团队之间的协调性和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线路设计等旅游团队内部组织问题使得旅游者更易因旅游利益受损而导致个性失衡、情绪失调、角色失范,从而产生内部冲突行为,甚至在遭遇突发状况时不能理性应对,引发安全事故。

2.4 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管理研究

旅游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已得到很多学者的论证,对于旅游安全管理的研究也并不少见,但真正关注到旅游者行为安全管理的却是少之又少,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论述更是凤毛麟角,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综观文献,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述:依据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地社区、旅游者等不同执行主体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或措施。依据旅游保障体系建设的不同环节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和提出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旅游安全政策法规系统、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旅游安全控制系统、旅游安全应急救援系统、旅游安全保险系统;基于人(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事(事前、事中、事后)、物(资源、环境、设施设备等)三要素进行安全管理等。

此外,谢朝武根据旅游高风险项目的分类将管理责任具体到关联的部门、组织、机构,构建了分类管理的管理路径,使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更加细化。部分学者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管理。张健华和余建辉研究发现,游客违章行为会给游客自身带来安全隐患,旅游景区有必要对游客违章行为进行管制。谢朝武指出,旅游团内部冲突可能引发行为主体的外在对抗行为,旅游团的操作者可通过心理预测、心理协同、亲合调适、冲突转移机制对冲突行为进行缓冲调试。

2.5 不同视角下的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

2.5.1 基于市场细分的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

细分市场行为一直是旅游行为研究的热点,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亦是如此。文献主要集中在对青少年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大学生旅游者、女性旅游者的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

杨瑜归纳分析了造成青年旅游安全事故的3个不同层次的因素(基础层、诱因层以及影响层),并根据这3个层次的因素提出相应的事故防范和安全保障措施。吴纪滨和郑向敏分析了老年旅游的不安全因素。吴必虎等对中国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感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感知对出游决策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力。郑向敏和范向丽对近20多年来研究女性旅游安全的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从女性旅游者的心理不安全感、不安全旅游行为、安全事故、安全预防4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范云峰从女性旅游安全需求人手,探讨了女性旅游者的安全忧虑、对旅游安全的感知与期待,以及旅游安全对女性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2.5.2 基于旅游产品细分的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

一些高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如背包旅游、探险旅游、冰雪旅游、体育旅游等,其较传统的观光休闲旅游而言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这些旅游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具有更特殊的表现特征,这使其成为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自助游一直是近年旅游者热衷的旅游方式,背包旅游作为主要的自助游方式也成为研究热点。吴媛媛认为,背包旅游者几乎都是面对信息和环境的不完美处理者,在背包旅游过程中,当地向导(在背包旅游团队中有时并不存在)和旅游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背包旅游者在遭遇危险时,是否能够感觉和认识到危险,进而能否避开或降低危险。在探险旅游方面,邹统钎分析了探险旅游安全行为与探险旅游主体认知的关系,周忠凯、刘天虎等学者将探险旅游安全行为与探险旅游目的地的安全保障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构建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以最大限度降低探险旅游者风险,减少探险旅游者旅游安全事故。杨建朝等对冰雪旅游地游客安全影响因素做了研究,张鑫进一步从旅游者及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冰雪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谢朝武则对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作了系统的研究,从管理角度分析了高风险旅游项目的风险成因,认为环境风险因素、旅游项目经营者、从业人员、安保条件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都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安全构成威胁。

2.5.3 基于目的地细分的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

许多学者专门从山地旅游、都市旅游、岛屿旅游等不同类型目的地出发来研究旅游者安全行为,并认为差异性的目的地往往伴随着差异性的安全行为。郑向敏在其《旅游安全概论》一书中以一个章节的篇幅专门分析了都市旅游安全、滨海旅游安全、岛屿旅游安全、湖泊旅游安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安全的表现形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各目的地的安全防范、控制与管理。

2.6 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从文献的学科背景来看,学者们对学科方法的使用较为丰富。大部分文献运用了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安全学、行为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者安全行为进行研究。也有学者将一些学科基础理论应用于研究之中,如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在研究中就较为多见。此外,张金俊和吴招华使用了结构化的理论分析视角,并据此认为3类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会改变旅游者的不安全现状。显然,这些文献所基于的方法论背景反映了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领域的学者的学科背景。应该看到,基于安全学和安全行为科学的方法论来从事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这反映了安全行为学科背景下的学者较少关注旅游领域的安全问题。

就文献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来看,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在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近年来定量研究的趋势不断强化。例如,肖爱连和吴孝政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两种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旅游者因素的旅游线路安全评价模型。林明太、陈金华等人使用了交叉频次分析法来对旅游者安全行为的感知态度进行统计测量。李峰尝试性应用试验控制法来进行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谢朝武等则采用聚类分析、最优尺度分析等综合性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户外拓展旅游者的风险预期和风险感知。

3、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的展望

旅游者安全行为虽然是一个尚待系统展开的研究领域,但是国内近十年的相关研究已经逐渐展现出清晰的理论结构。如图1所示,不同视角下的旅游者安全行为、旅游者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管理等方向是较受重视的研究领域。为了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学界综合使用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方法。

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丰富了旅游安全的研究体系,为旅游者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目前旅游者安全行为的研究还表现出过多的零散,在大部分关键问题上都尚未形成主流、共识的观点。同时,我国近十年在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领域的探索还远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架构,在实证探索上的缺乏亦使部分理论流于空泛而未得到验证,从而导致部分现有的理论认识缺乏稳固的经验基础。这个具有强烈实践意义的研究领域需要学界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认识架构。

因此,未来的旅游者安全行为研究应逐渐将表现特征等浅层的研究引向深入,全面探索旅游者安全行为的驱动关系和决策机制,探索各类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了解旅游者的安全行为决策机制。同时,从旅游者安全行为的角度来解构旅游安全管理的体系基础,对于提出面向旅游者的安全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成为一个需要继续深入推进的研究方向。当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深入探索旅游者的安全行为,有利于推动这一领域的理论积累,推动旅游者安全行为理论架构的进一步明确。

旅游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实现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河南省旅游业的产业化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明显存在着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本项研究从河南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选定旅游教育作为旅游产业化的支撑体系之一,这一目前在我国仍相对薄弱的环节加以研究,提出河南旅游产业与旅游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教育;旅游产业;协调

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的河南省,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这里孕育了5000年灿烂的华夏文化,轩辕黄帝诞生于此,河洛文化形成于此。中国七大古都中河南就占有洛阳、开封、安阳三座。河南省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地下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以“古”、“河”、“拳”、“根”、“花”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旅游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实现旅游产业化,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河南旅游业发展中明显存在着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不协调,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河南省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真正得到发展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旅游教育而言,目前,河南省开办旅游专业的院(校)有近50所,其中举办高等旅游教育的学校近20所,约占40%,中等旅游学校近30所,约占60%。担负着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高等旅游院校总的来说数量还不算多,受过高等旅游教育的人才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每年大幅增长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之间产生了不小的矛盾。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旅游教育担负着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大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到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提供人才支撑。旅游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有可能在竞争获胜。河南省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突出问题就是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整体偏低,不能适应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具有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超前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河南社会发展、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在吸引外资、赚取外汇、扩大就业、脱贫致富、拉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南旅游资源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品位上都位居全国一流水平,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河南旅游教育在全国整体来看,有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旅游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企业数量多、规模大,而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少、质量有待于提高,即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

旅游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专业实践、师资水平、旅游理论研究等方面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之间衔接不够。河南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供求关系仍不平衡,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够,导致旅游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得我省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集中体现在从业人员的文明礼貌、道德修养、服务意识、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二、河南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树立现代旅游教育的新观念

随着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加强,旅游教育的发展前景也非常看好。河南已经把旅游强省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旅游强省提供人才支撑,需要我们树立现代旅游教育的新理念。

要树立“三观”观念,促进协调发展。即树立大教育观、树立开放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观。

旅游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主动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在政策、人才、资金和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构建旅游高等教育、旅游中等教育、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成人教育相结合的立交桥;旅游院校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校门,以至国门,加强与国内、国际有关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掌握旅游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未来趋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旅游教育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理论。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的协调发展;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专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强烈的旅游服务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旅游教育中不仅要体现出能力教育,还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紧紧围绕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做文章,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积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学相结合,形成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旅游企业第一线、掌握岗位职业技能和能力的高级实用型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重要任务。把旅游教育推向旅游企业生产和服务中去,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旅游教育在以“必需、够用”为前提的理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应加大实训教学的比例,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紧紧依托旅游行业,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设备设施、条件场地、管理经验、技术力量、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旅游教育服务,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注意利用旅游院校在理论研究、师资水平、学生生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这种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所在,是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要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不断提高旅游教育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旅游产业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相当一部分旅游资源没有被利用起来和发挥作用,资源优势没有变为产业优势,旅游产业化水平还很低。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河南省更是如此,这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把旅游业列为河南“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而要托起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明天,旅游教育是旅游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支撑因素之一,是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只有教育发展了,旅游业的发展才会更有希望。只有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协调发展了,旅游产业化的速度才会加快,河南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才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何光暐主编 《新世纪 新产业 新增长》[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红专 《创新旅游教育 办出专业特色》[EB/OL] http://www.studa.net/2009-10-10/ 2009-4-14

旅游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旅游;旅游安全;研究综述;启示

一、引言

安全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国外旅游安全的研究始于对旅游犯罪问题的关注,较早的研究见诸于20世纪70年代麦克皮斯特和斯通(Machetes and Stronger)的《旅游作为环境外部性的犯罪:佛罗里达迈阿密》。上世纪90年代学术研究成果开始大量出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皮赞姆和马斯菲尔德(Pizam and Mansfield)主编的《旅游、犯罪与安全问题》。2000年后,由于“911”事件、SARS、印尼海啸等突发性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使旅游安全问题更加引起关注和重视,研究视角也由旅游犯罪趋向多维,旅游与恐怖主义、旅游犯罪、旅游与政治不稳定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研究中国旅游安全问题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旅游安全研究始于安全操作和行业安全管理,如饭店安全。近年来,探险旅游安全、都市旅游安全等专项旅游产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学界重视。郑向敏(2002、2003)的《旅游安全理论与实践一福建省个案研究》、《旅游安全学》为国内较早研究旅游安全问题的著作,邹统钎(2005)、谷慧敏(2007)等则从旅游危机的角度对旅游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年,随着业内和学术界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旅游安全研究领域不断的得到扩展。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国际旅游安全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国内研究给予一定的启示。

二、研究内容分析

本文以Science Direct、EBSCO为搜索引擎,检索相关论文80余篇,根据检索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国外对于跨境旅游安全的研究集中在国际旅游者的安全认知和选择策略、国际旅游者不安全行为、国际旅游不安全事故表现形态研究及防范治理措施等方面。

(一)跨境旅游安全问题

斯蒂文和格兰德(Stephen J.Page and Glenda R.Lawton)于1996年出版《Tourism,Crime andInternational Security Issues》一书,对一些跨境旅游安全问题论述,并对新西兰、泰国、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国外对于跨境旅游安全的研究集中在国际旅游者的安全认知、安全行为、安全事故和防范和治理措施方面,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王建民(2007)对国际旅游中的安全问题类型进行归纳,对国内跨境旅游安全问题做了开创性的研究。

1.出境旅游安全认知和选择策略

国外较多的学者运用民族志、田野调查等社会学人类学方法对旅游者进行接触和调查,发现旅游者选择出境旅游产品关注度最高的是安全因素;欺诈、乞丐流浪、不卫生的条件、缺乏安全感的国家环境阻碍了游客的出游激情;歌莉娅(Gallia Fuchs)(2010)发现重游者与初次旅游者对安全的感知不同,初次旅游者认为旅游过程中存在由人引起的风险、社会心理风险、食品安全、天气风险等,而重游者认为目的地不安全的因素包括经济危险、服务质量的风险、自然灾害、车祸等,同时,在减少风险的措施方面重游者和初次旅游者也不同;男性和女性对安全的感知程度不同,女性对健康和事物的安全感知更为强烈;在同一目的地,旅游者由于不同的国籍、年龄、收入水平、是否有子女、旅游经历、教育水平等不同,对安全的感知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不安全的认知是增长的,度假者比商务旅游和探亲访友为目的的旅游者安全认知更为强烈,而国内的旅游者要比跨境的旅游者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意识;康斯坦塔(constanta Burn)(2009)发现旅游者对安全的担心要比潜在的旅游者担心的少,旅游者主要担心的是一些轻微的犯罪和犯罪相关的安全问题;安全信息来源的途径、旅行的计划、旅游活动的类型(如组团的人数)、旅行的特点(停留的时间等)都与旅游者的安全感知有一定的关系;曾经的安全事故的经历对旅游者的感知也产生一定影响;另外,语言不通也成为跨境旅游者认为不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因素。

2.安全因素对出境旅游决策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意识到会发生恐怖袭击,旅游者就会避免出行。但一些学者认为尽管旅游者对安全的警觉性很强,但旅游者不会由于安全问题放弃出境旅游,会选择一些替代性的旅游产品。面对跨境安全危机,一些年轻的猎奇者仍然选择一些具有危险的旅游地,认为危险已经常态化,在自己国家和旅游目的地都是存在的“无论你怎样,恐怖袭击还是会发生的”。基于安全的考虑,由于跨境旅游者的感知不同,在景区类型、交通设施选择、开展活动的类型、景区的游客及环境等方面都要作出不同的选择。

布朗特和哈姆不雷(Brunt,Mawby and Hambly)(2000)发现英国旅游者为了避免风险喜欢混在旅游者之中,走路较慢,穿着趋于普通,减少明显消费,行为尽量不与其余国家旅游者进行区分。乔治和凯米洛(Jorge E.Arana and Carmelo J.Leon)讨论恐怖袭击的发生对旅游者出境选择的影响。

(二)国际旅游者不安全行为

旅游者在国外受到的一些安全威胁,很多的情况是由于旅游者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引起。道格拉斯(Douglas w)(2007)通过1996年~2004年加拿大居民在外拘捕案例进行分析,6514人中,女性占16%,男性占84%,而拘捕的原因主要为毒品、暴力伤害、非法移民以及其他犯罪行为。在国外被逮捕和拘留,在身心方面都会受到安全威胁,并且监狱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健康风险。海外探险问题也是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活动,提姆和娜潭(Tim Bentleya andNatan Uriely)(2006)对新西兰探险医疗救援数据研究,发现20%的海外旅游者受伤,22%丧生,其中大多数是不依赖旅行社的自助行。最容易造成受伤和致命的运动是登山、滑雪和背包流浪,而瀑布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而一些一般的休闲娱乐活动也带有一些危险性,19%的旅游伤害事件来自于消遣娱乐活动,每十万名旅游者中就有8.4人受伤,从休闲场所事故发生的性别和年龄来看,20-29岁的比例最高,并且不论年龄高低,男性的受伤率要高于女性。

旅游者暂时从家乡环境的社会约束中解脱出来,当他们在国外旅游时,行为趋向于表现的更加众叛亲离、沉溺色情或是严重失范。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者会因为价格低廉、在陌生环境自由放任等原因到发展中国家寻求性服务,其中不仅仅包括男性,女性的所谓浪漫旅游(Romance Tourism)也逐渐增多。同性恋和恋童癖者通常通过旅游的形式逃离人们的谴责和释放内心。这些高风险的性旅游活动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艾滋病、性病以及一些生殖器疾病便由此迅速传染,并且传播范围大的惊人。另外,跨境的赌博行为会由于社区冲突发生一些安全问题。

(三)国际旅游不安全事故表现形态

国际旅游安全事故表现形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恐怖袭击及战争政变

恐怖袭击的影响力较大,911事件中大概有5000-6000人丧生,其中包括大量国际旅游者,旅游恐怖袭击的最初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对以色列的运动员进行攻击导致11人死亡,1997年袭击者在埃及用枪杀死71名国际游客。坎斯坦纳(Constanta-Vivero)(2008)认为恐怖袭击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另外,由于旅游活动的政治原因,有针对性的袭击外国游客是对目的地国家的政治报复,埃塔(ETA)恐怖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就将旅游者作为袭击的对象,但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旅游者,更多的为西班牙政府。类似的组织还包括秘鲁的SenderoLuminono组织和土耳其的PKK组织。很多情况下,由于旅游者成为客源国的“外交大使”,对其攻击是对客源国的一种示威。

尼泊尔在国内政治动乱之后,有针对西方旅游者的枪击抢劫事件,使西方旅游者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隐患,2001年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入境旅游者分别减少60%、45%和63%。1990年的海湾战争也对国际旅游者安全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疾病

肠道传染病是国际旅游者返回途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长时间飞行、脱水、不按时吃饭、慢性缺氧、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等疾病给国际旅行社带来许多的疾病,儿童在国际旅行后发烧的比例较高。在国际旅行中,脑膜炎疾病发病率高。国际旅游者面临传染病的风险较大,而对那些访问热带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或是免疫功能更为低下的人来说安全的风险更为大,特别是艾滋病。另外,葡萄酒庄园进行的旅游活动导致一些微生物疾病的蔓延。在太阳下进行的度假活动会造成一些皮肤疾病。

3.跨境文化冲突

尽管旅游活动能加强全世界的交往,但是有时。候适得其反。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在风俗习惯、价值观、准则以及预期方面等都与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一定的矛盾。许多情境对旅游者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如何互动和应对。另外,一种文化被视为可取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不恰当的。旅游者对东道主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他们之间的摩擦、误解,甚至是敌意。

在一些宗教国家,酒精消费、卖淫、穿着暴露、在公开场合接吻会导致一些仇外心理,本地人对旅游者进行攻击,在交流的过程中会由于一些文化或语言的障碍产生安全问题,或是滋生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4.他人蓄意伤害

迈克尔和斯蒂芬(Michael Barker and StephenJ.Page)(2002)通过对奥克兰的调查发现,国内旅游者比入境旅游者认为更可能发生犯罪受害事件280。皮特(Peter A.Leggat)(2001)通过泰国两年的旅游安全事故的分析,交通事故以外,火灾中大多数受害者为外国人,而抢劫、暴力事件受害者基本上都是外国人。卡劳斯(Klaus de Albuquerque)(1999)认为相对于目的地的本地居民来说,旅游者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对多多巴斯的实地调查,与那些多次旅游经历和年龄比较大的旅游者相比,年轻和首次出游者更容易受骚扰,伤害的类型包括毒品贩卖的骚扰、辱骂、性骚扰等。另外,罗伯特(Robert W.Howard)(2009)调查中发现,身体方面遭受的虐待骗局,不断的滥收费和双重价格也颇为严重,并且7%的犯罪伤害通常是偷盗。而贝克和佩吉(M.Barker and S.J.Page)(2002)对国内和海外游客的受害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受种族和住宿形式的影响,国外的旅游者受害的形式与国内的人员不同,外国人容易在赌场和露营车中发生偷盗事故,而国内旅游者则容易在私家车中发生小型的盗窃事件。

5.其他跨境安全问题

吉尔瑞(Jerey Wilks)(2009)通过对澳大利亚的调查,发现机动车的碰撞是对国际旅游者造成死亡伤害的首要原因。图艾维斯(Travis W.Heggie)(2009)讨论了火山灾害以及地震灾害的的安全影响。劳伦(Lauren M.McGovern)(2007)讨论了怀孕妇女所面临的旅游安全风险,认为导致了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的风险。莱斯利(Leslie M.Cortes)(2006)对于溺水问题研究,2000年全世界449000人被淹死,其中97%发生一些中低收入的国家,并且儿童成为主要的溺水的对象。斯蒂芬和提姆(Stephen J.Page and Tim Bentley)(2003)新西兰和苏格兰的旅游安全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了两个不同的目的地的安全相似性以及差异性。康斯坦纳和布鲁纳(Constanta and Bruna)(2007)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无论来自于哪个国家,在国外的食品安全的危险性都要高于国内。

(四)防范治理措施

国内外对于跨境旅游安全防范治理的研究,集中于政府、企业及旅游者等相关者在安全防范和安全事件事后危机处理方面。

1.政府及相关层面

在国家治理方面,客源地政府应该警告出境旅游者关于国际旅游活动中的一些安全风险,目的地国家应该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和安全服务给旅游企业,包括提供多种多样的基础设施、保持公众的健康、以及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医学咨询机构对出境的旅游者提供相关的帮助和咨询服务,要求旅游者在出行前做好预防药物的准备,提高旅游者的危机意识和做好安全预防措施。良好的通讯设施是顾客满意度和生命安全事件抢救的关键。比尔(Bill Faulkner)(2001)对安全事故的预警机制和安全保障进行总体论述,客源国良好的预警措施是减少事故发生的保障。媒体对一些安全事故的报道有些夸大,政府必须纠正偏见和拨正一些国家歪曲的形象定位,以减少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溢出效应。公开相关危机部门的信息和资料有利于增加游客的信心,否则旅游者的选择只能依靠媒体的播报,可能败坏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发生危机事件。

2.旅游企业层面

旅游经营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应提供一些意见使目的地的国际市场能够重新的建立。企业不应该采取裁员的方式来减少支出,应该组织一些学习,为未来的突发事件做准备。蓝盾和佩吉(G Lawton and s page)(1997)认为旅行代理机构应该给与出行者一些健康的信息,特别是针对太平洋岛屿的一些目的地。目的地管理组织应该与旅游经营者共同合作,运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合作来减少恐怖主义的各种威胁。信息处理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发送不同的安全信息,制作一些安全防范系列的小册子分发给旅游者,提高旅游者的安全警觉。另外,在一定条件下,针对不同的类型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如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在某些方面,就需要进行特殊保护。

3.旅游者方面

较多学者认为旅游者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旅游者在旅行类型方面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一些安全性高的活动。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如毒品、赌博、性旅游、目光浴的度假等活动旅游者应该充分考虑到安全的因素。

康斯坦纳(Constanta Castilllo)(2007)建议探险旅游者不要在一些废弃的地点或是封闭的地方进行住宿。在森林中行走时要沿着原有的路径,不要在建议以外的地方露营。安珠和黑斯尔(AndrewLepp and Heather Gibson)(2003)建议旅游者依靠购买旅行支票、旅游指南、瓶装水、接种疫苗等活动来抵抗一些风险,有效的安全旅游信息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出行前应该向相关单位咨询或是查找相关的资料。劳伦(Lauren M)(2007)认为妊娠期的妇女在国际旅游过程中更应该做好抗疟预防、食物和水的卫生及防疫工作。

三、研究评述及对我国跨境旅游安全研究的启示

(一)国外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外跨境旅游安全问题相关的文献梳理分析后,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在跨境旅游安全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点表现如下:

1.研究对象方面

国外主要是以一个特殊目的地旅行者作为研究对象或是以单一旅游客源地国家或地区做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体以旅游者为主,但不仅仅局限于旅游者,还包括目的地服务从业人员、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目的地旅游负责机构、目的地出入境管理部门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跨境旅游安全问题进行剖析。而作者大多来自于欧洲以及北美洲国家,而选取的出境目的地大多数集中在北美洲以及东南亚一些旅游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地区和城市。

2.研究内容方面

国外研究集中于微观及中观方面,宏观方面的研究作品较少。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跨境旅游者的安全感知与选择策略、旅游者不安全行为、跨境安全表现形态、安全治理等方面。特别,国外对某些特种旅游和专项旅游的安全问题格外关注,主要集中在探险旅游、背包客的徒步旅行、性旅游(浪漫旅游)、毒品旅游等。

3.研究方法方面

国外作品运用的研究方法大多采用社会学、人类学方法、心理学等方法,以民族志、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及田野调查为普遍的定性研究方法。而对于一些旅游犯罪问题,常采用案例与实证结合的方法,力求在研究的效度和信服方法合理可靠。另外,一些学者尝试采用定量研究,如旅游者的安全感知评价,尝试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制定出安全评价体系。

(二)对我国跨境旅游安全研究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出现“牛市”,持续增长的背后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如出境旅游遭遇特大交通事故、抢劫偷盗频发,屡遭歧视以及不公平的国民待遇等等,这些都对我国出境旅游安全保障方面提出了高的要求,也是旅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面对全球化浪潮的袭来以及国际旅游繁荣发展的态势,根据我国入境和出境自身特点的旅游安全研究目前十分匮乏。安全是旅游产品进行生产和消费的前提和保障,对安全的关注以及针对目前的安全表现形态制定有效的保障预警机制刻不容缓。

由于跨境旅游属于国际问题,所涉及的主体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加之安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对深入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学者成熟的研究范式,利用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多层面,多角度的对研究问题进行剖析,为我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旅游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农事景观旅游地是指在农村范围内,以农村土地上的农业产业和农村聚落为依托,以农村及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家生活体验和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体验为产品类型,让休闲旅游者不同程度体验田园乡村的美丽景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居民需要释放压力和呼吸新鲜空气,农事景观旅游地成为了居民短途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农事旅游(赏花、摘果、体验民俗、享受新鲜空气等)无意中成为了家庭、亲戚、朋友出行的不二选择,既可以兼顾大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满足小朋友的好奇和求知欲,农事景观成为了当下最火热的乡村旅游的最主要的载体。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中,其乡村性正在减退,同质化开发日趋严重,乡村特色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挖掘,“乡土田园”在慢慢消逝。那么如何开发农事景观休闲旅游地,找回逝去的乡愁,是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产业融合”的开发理念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成都市。1987年成都市郊区郫县农科村发展花卉盆景产业,城市里的客人来购买花卉盆景,发现乡村环境优美,同时也需要吃饭休息,当地农民便利用自家的田园农舍办起了“农家乐”。紧接着成都市郊区龙泉驿书房村利用成片的桃树举办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乡村田园风光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适合当时城市居民近郊休闲的形式。以后,“农家乐”的休闲形式便在成都周边蔓延开来,并逐渐辐射至全国。早年这种以田园农舍为依托的“农家乐”,接待条件简陋,休闲活动单一,对农事景观要求很低,但花费较少,与当时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相适应,所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农村、农业、农民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成为重要任务,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也逐步扩大,单一的“农家乐”休闲形态不能完全满足休闲旅游市场的需要了,“农家乐”便开始向“乡村旅游”转型。比较典型的案例便是成都市锦江区的三圣花乡,三圣花乡打造了花乡农居、荷塘月色、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五朵金花”,把花卉农业产业和四季农事景观结合起来,使游客真正能够在乡村“旅游”起来,尤其是江家菜地,城市居民可以认养菜地并亲自参与种植、采摘体验,这样就把乡村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乡村民居和聚落文化与现代休闲旅游相结合,三圣花乡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型,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样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乡村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需求,不仅助推了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力地助推了以农村、农业、农民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所以以农村为空间背景的古镇游、村寨游、民俗游、赏花游、采果游等形式的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异彩纷呈。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走马观花式的乡村旅游也不能完全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休闲度假消费需求,同时仅有一三产业互动的形式也不能深入推进农村、农业、农民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一种新型的休闲旅游方式正在兴起,那就是特色农庄休闲度假游。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成都邛崃市的大梁酒庄,上万亩的高粱、葡萄、猕猴桃种植基地是其依托,高粱、葡萄、猕猴桃收获后直接进入“大梁烧房”进行酿酒生产,与“大梁烧房”连成一体的是具有浓郁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庄园。游客在这里可以进行农事观光和农事体验,也可以参与酿酒体验,参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在休闲度假庄园住宿,也可以在周边农家享受农家生活。这种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农庄休闲度假旅游方式,正在中国各地兴起,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新的形态。

目前,在中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农事景观为内涵的休闲旅游地开发,必须以产业融合为理念。产业融合就是大力发展经济与观赏并重的农业产业,形成规模,构成景观,形成一产农业产业园;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工艺技艺,引导农业产业成果向加工工业转化,形成规模化的二产加工工业园;再依托农业产业园和加工工业园,深入挖掘地方民族民俗文化,打造文化景观和民族民俗活动,形成文化产业园;再配套完善各休闲度假旅游要素,形成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这样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农事景观旅游,就将农业的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农业生产、原料供给、加工工业、就业增收、生态涵养、农事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功能拓展,既满足城乡居民新型消费需求,也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途径,同时也开辟城乡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所以,产业融合的理念是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农事景观旅游地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

“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

20多年来,中国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演进,再到特色农庄休闲度假旅游形态的兴起,从其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应该采取“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

“一区”,就是在特定的农村范围内,以特定的农村土地上的农业产业和农村聚落为依托,按照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回味的原则,打造标准化的“旅游景区”。农事景观旅游地“旅游景区化”开发,就是要按照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来建设农事景观旅游地,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才能持续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综合效益。首先要打造高品味的景观质量。要仔细梳理农业、农村、农民从传统到现在所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出其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使农业产业景观化且具备较大规模,使农村聚落有深广的内涵且具备较高的地方奇特性,依托这些资源,开发出农村及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家生活体验和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体验的旅游产品,构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并形成市场辐射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要保障高水平旅游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要按照国家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要求,在旅游交通方面,保证优良的可进入性,配备有足够的停车场地且有效管理,配备有特色的游览道路等;在游览方面,要设置位置合理、设施齐备、服务周到的游客中心,要设置系统的游览引导标识和公共信息图形,要配备足够的讲解人员和完备的解说系统等;在旅游安全方面,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设置数量充足的安保设施设备,加强安全宣传等;在卫生方面,要建设数量充足且干净整洁的厕所,垃圾处理要及时,游览场所环境卫生整洁,食品卫生要符合国家规定等;在其它方面,要提供必需的邮电服务,要有数量充足且管理到位的地方特色商品购买场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且运行高效,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有较高程度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再次要达到游客较高程度的满意度。

“多园”就是在一个景区统一的框架范围内,打造农业产业园(含农事体验园)、传统加工工业园(含加工工艺技艺体验园)、文化产业园(可以与村寨结合)、户外运动园等等多个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园区,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上下左右的互动,促进产业的融合,进而促进农事景观旅游地的综合发展。每个功能园区还可根据各自的特色,形成有不同特色的园区,如农业产业园(含农事体验园)可以开发成休闲农园、创意农园、趣味农园、生态农园、教育农园、民俗农园、生态渔园、生态养殖园、开心农场等等,在发展农产品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旅游观光及参与体验等功能,通过消费者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去接触农业、参与农业,使农业生产活动兼具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

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应该采取“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是多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既能满足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其它功能产业的发展,打造出更多更高品质的满足旅游消费者需要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又能按照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律,形成具有高品位景观质量、高水平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高程度游客满意的乡村旅游景区,有利于构建农事景观旅游地的品牌辐射力和吸引力,提升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

“回归乡土”的开发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推进,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村落在消失,社会关系中人情味逐渐淡薄,回归乡土,找回逝去的乡愁,成为人们的呼唤。而回归乡土,找回逝去的乡愁,农事景观旅游正是最佳的路径选择。

首先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可以传承中国传统农耕文明遗产。2012年10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冯骥才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村落的原始性,以及吸附其上的文化性正在迅速瓦解。因此,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传统自然村落向现代新型城镇过渡,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201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强调“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就是说,新型城镇要在更高层面保留传统村落中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更好地传承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丰厚遗产。成都市最近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提出“三体现一方便”要求,即“体现农村风貌、新村风格、现代生活,方便农民生产”,其中“体现农村风貌”,就是利用原有的林盘、农田、水系等资源,尊重乡村自然肌理,规划建设新居组团,形成院在田中、院田相连的田园风光,彰显生态田园新村风貌;“体现新村风格”,就是注重川西民居、民俗的保护与传承,采取小规模、组团式、院落式布局,保持农村特色,展现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现代川西民居村落。传承中国传统农耕文明遗产是农事景观旅游地构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旅游消费者前来观光体验,寻找逝去的乡愁。

其次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一直以来,中国都是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家一户个体耕种,靠天吃饭,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微薄。在这种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农民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之中,长期以来,农民就是中国“下等人”的代名词,农村就是中国“贫民窟”的集合,谈不上什么生活品质。而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依托的是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产业,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开发商,开发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耕作方式,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化种植和养殖,这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给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提供最为基础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二产、三产的联动,又提升了一产的附加值,同时农民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中,可以得到充分就业,获得比以前更为丰厚的收益。同时要吸引旅游者前来休闲旅游,实现村落比以前更加美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比以前更加完善,环境卫生比以前更为整洁,传统文化比以前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农村居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品质日益提升。成都市最近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提出的“三体现一方便”要求中,“体现现代生活”,就是要注重功能集中配套,同步规划建设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10分钟生活圈,既方便生产,又方便生活,提高农民现代生活品质;“方便农民生产”,就是要突出新村建设与产业布局相融合,统筹兼顾农民生产半径,同步推进产业连片规模发展和一三产业互动项目建设,形成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格局。

再次,农事景观旅游地开发可以让城镇居民回归乡土,找回日渐淡漠的亲情。2014年1月3日《成都商报》发表新华社编辑刘晶瑶的文章《“呵呵”背后是回不去的乡土中国》,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淡漠进行了反思。“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传统中国充满人情味的人际关系素描,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迁徙成了中国社会变迁中最重要的因素,而现代都市里的人际关系更加趋于冰冷和格式化,面对故友逐渐变为路人,人们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小,能说一句知心话的人也越来越少的现状,刘晶瑶说:“试问,面对这样一种现实,除了一句‘呵呵’,谁能解忧?”她哀叹:“回不去的乡土中国,是城镇化变迁中必然的结果;而留不住的人情,停不下的‘呵呵’,却未必是人们真正想要看到的,明天的中国。”实际上,农事景观旅游正是回归乡土、找回日渐淡漠亲情最佳的路径选择。每到节假日,家人、亲戚、朋友结伴出游,来到农事景观丰富的乡村,体验田园乡村的美丽景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氛围中,家人、亲戚、朋友漫步在田间地头、村庄家园,梳理着农事、农具、农物,共同参与民俗节庆、民俗仪式、民俗活动,可以一起回味乡土的中国,加深日渐淡漠的亲情。

总之,农事景观旅游地的开发应该遵循“产业融合”的开发理念,采用“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按照“体现农村风貌、新村风格、现代生活,方便农民生产”要求,传承中国传统农耕文明遗产,让城镇居民回归乡土、找回日渐淡漠的亲情,让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旅游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竞争环境、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总体评价四个方面对甘肃省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此加深旅游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认识与理解,为研究核心竞争力增强对策起到理论铺叙作用。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旅游企业;甘肃

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知识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传统竞争概念的深度发展。它帮助企业创造出独有的、可以实现赢利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持续发展。甘肃省旅游企业长期以来发展不足,关键是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与国内外其他大型企业相抗衡。

一、甘肃旅游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30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促使中国旅游企业实现了四个转变,即政治性向经济性转变,领导决策型向市场服务型转变,单一国有经济向经济成分多样化转变,封闭式经营向开放式经营转变。在这一大环境下,甘肃旅游企业也发生了实质性转变,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一)甘肃旅游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1.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力建设一个经济发展快速、政治民主文明、法律规范有序的环境。加入WTO后,经济自由化从货物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与贸易相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本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兼顾的原则,我国提出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并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旅游行业,完善服务装备,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多元开发旅游产品,形成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红色经典、农村体验、康体保健等新型旅游,全面提高了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将旅游企业培育成新型支柱产业、龙头产业或先导产业。

2.经济环境因素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受到经济环境的重要制约。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央行准备金率的提高、投资方向的驱动,甚至石油价格的变化,都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形成互动链条。甘肃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重要的引进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企业的发展。

3.社会文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升,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4.技术因素

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手段和营销方式发生了导向转变,从产品转向需求,顾客价值的创造和满意度的提升成为企业服务的主要目标。作为旅游服务的重要媒介,网络促使传统旅游营销手段发生变革。信息技术在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大幅拓宽销售渠道的深度和广度,扩大资金来源,降低促销成本,完善服务质量。

(二)旅游企业发展的行业环境

1.旅游消费者

旅游需求满足的是消费者心理、生理和精神的需求。人们只有在生存需要得以满足后方能产生旅游消费意愿。旅游者选择消费时,首先要收集相关信息,比较综合因素,参考其他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决定自己消费行为的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旅游企业发展迅速,出入境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人数逐年提高,对本区GDP贡献率较大。从甘肃省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可以总结以下特点:第一,就客源市场结构而言,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以本省及国内邻近地区最多,海外客源市场以港、澳、台地区和日本游客居多,其次为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第二,从年龄结构看,以20~40岁的中青年和已婚但无子女者居多;第三,从旅游目的地看,以到甘南和临夏相关景点的游客居多,到其他相关民族自治县的次之。根据这一发展现状,甘肃旅游企业的客源市场短期内应以本省及临近省区为重点,进一步开发港、澳、台和日本等地市场,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的文化、科技考察团及休闲旅游团等高层次、大规模的市场。

2.供应商

一方面甘肃各类旅游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层次不高。参组团旅游者所占份额较低,仅为19%左右,供需不均。而出入境和国内旅游批发商往往通过选择地接团和压低旅游价格的方式降低成本。同时,部分批发商拖欠团款,加剧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本省处于西部落后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缓,旅游价格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

3.潜在竞争者

国家宏观政策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差异化、资金渠道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使得甘肃旅游企业潜在竞争对手不断增加。外部企业的涉入给本来就实力薄弱的省内旅游企业形成了严重的冲击。目前,甘肃省由于旅游企业制度还不规范,市场秩序略显混乱,规模较小,组织松散,产品质量不高。多数企业内部机制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未形成竞争力强的集团作战。所以,尽管甘肃旅游发展迅猛,但大多数旅游企业的规模、管理、实力、业绩远不及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游企业,也无法与用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的、管理先进的旅游企业竞争抗衡。同时,甘肃旅游企业还未形成竞争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员工良莠不齐,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短期行为意识根深蒂固,缺乏长远发展战略和目标,对品牌、质量、信誉、形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4.旅游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已成为居民追逐生活质量,满足精神追求的时尚与潮流,产品的开发向人文化和独特性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促使甘肃旅游企业立足市场,改进促销宣传手段,变化服务方式,降低旅游成本,加强企业竞争力。在现代营销理念的指导下,以企业文化、服务产品的多样化和独特性吸引消费者,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

二、甘肃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甘肃旅游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上世纪80年代,旅游作为一种外交手段,专项于外事接待,资源开发和产品培育层次很低;二是上世纪90年代,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但产品开发仅依托于地域文化、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结构欠合理、产品单一;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旅游产业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企业管理现代化、产品服务多元化、宣传渠道信息化,研发出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新产品,开发出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

(一)甘肃旅游资源优势

1.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

甘肃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为主要特色,内涵丰富。古迹与建筑类资源占总资源的42.2%,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6处,馆藏文物总数达42.85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1.0985万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

2.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地貌景观类、水域风光类、森林生态类资源占总资源的17.8%,其中国家地质公园4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5处,省级森林公园55处,绝大多数已开发成或正在开发成生态旅游景区。

3.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甘肃省有可识别的民族44个,其中43个是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适应和利用各种不同的自然资源,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类资源占总资源的16%。旅游业是文化特性很强的产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情趣的旅游资源。

4.特色旅游资源种类众多

甘肃省建立起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3个,农业旅游示范区3个,通过国家旅游局的正式验收,成为首批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而其他工农业旅游项目正在开发,前景广阔。

(二)甘肃旅游资源劣势

横向比较,甘肃旅游缺乏强劲竞争力,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在全省GDP中所占的比重甚微,远未将独特的天然资源转化成市场优势,大多数旅游资源缺乏纵深和多样化的市场开发,旅游发展后劲明显乏力。旅游产品单一、老化,丝绸之路的黄金段在甘肃境内,但全省至今还无一在全世界叫得响的丝绸之路旅游品牌,除了敦煌莫高窟知名度较高外,其他景区、景点如藏深闺,外人知之甚少。实际上,甘肃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沙漠、戈壁、森林、高山、草原、牧场、冰川、雪山、丹霞地貌、生态农业等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对国内外旅游市场都 有极大的吸引力。目前,这些潜力的开发尚处空白或初级阶段,尤以甘肃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主体的专项旅游产品培育十分欠缺。现有景区缺乏好的项目,游客参与度普遍较低, 娱、购环节薄弱,尤其对民俗风情这样有很强参与性的产品的深度开发还远远不够。

三、甘肃旅游企业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分散,促销力度不够

甘肃旅游资源分布在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地带上,景区过于分散,资源密度较低,在全国省市区中列17位,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而且旅游的旺季主要集中在4~9月份,旅游淡季过长,造成旅游的可入性差。同时,宣传手段相对落后,促销方式缺乏创意,使得许多景点鲜为人知。部分地区传统观念也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此,要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起市场导向意识;其次,要政府、社会、群众高度重视共同参与,集中全部力量共创民族特色旅游形象。

(二)旅游景点单调,开发程度低

甘肃省大多旅游景点基本上仍处于观光的最低层。旅游资源认识滞后,忽视了特有文化内涵的挖掘,使民俗文化开发既缺质又缺量,形成了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产品的现状。

(三)求胜心切,淡化了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甘肃旅游资源最大特色是文化,保持文化的原生态、多样性和独特性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当民族文化被同化和渗透时,就将意味着文化特色的消失,而文化成本的付出将是不可逆的。为此,要严防旅游资源开发时的小利大失。

(四)综合实力薄弱,缺乏合理规划

甘肃省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管理混乱,行业多无序发展;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高层次营销管理人员;服务定位缺乏差异化,服务水平质量不高;旅游设施不健全,部分地区还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旅游企业有待制定合理的整体旅游资源发展规划。

四、目前甘肃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评价

(一)企业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整体低下,旅游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提升不足。相当部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和分布尚不清楚,已开发的又利用不充分,没有形成特色和规模效应,这样势必降低企业的总体形象,进而影响该地区企业的发展。旅游产品(服务)以传统为主,缺乏创新,企业未能给当地经济带来“乘数效应”和联动效益。

(二)企业战略能力

战略能力有待提高。甘肃具有多元文化兼容的文化特征,旅游战略选择应以自然禀赋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以服务和产品为载体。然而本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忽视民族丰厚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展示,以眼前经济效益为目的,盲目开发,以量代质。

(三)企业营销能力

营销能力尚未充分体现。对销售网络与渠道未建立起系统有效的控制,产品(服务)营销能力急需提高。旅游服务缺乏规范,接待设施有待完善。

(四)企业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急需加强。企业资源有待合理配置,领导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资源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如今,只有企业转变观念,科学管理,树立市场导向意识,才能有效地保障组织能力的加强。

(五)企业界面能力

界面能力尚需培育。信息技术在企业内外部各界面的交流和沟通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技术和管理效率。只有在企业运营中提升职能专业化、信息黏滞、目标差异和文化冲突等问题的协调解决能力,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技术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换。同时,良好的企业界面能力有助于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降低环境因素带来的创新不确定性。为此,有效提高企业运营中的信息化水平,将极大限度地促进企业效率,提升企业决策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美·哈默,普拉哈拉德.竞争大未来[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英·菲利普·赛德勒.持续竞争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邓艾.1980年以来的甘肃民族经济问题理论研究[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1):28 .

[5]李泉.论甘肃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的发展[J].社科纵横,2003,(2):2.

[6]张永华.浅析21世纪甘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C].历史文化论丛(第1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信息安全专业论文下一篇:安全管理人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