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

2023-03-24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时,孔子也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本文主要针对孔子编辑思想观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孔子思想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编辑思想观;中国文化史;作用

一、孔子编辑思想观的概述

孔子在我国古代编辑史上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成功的编订了“六经”,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了深厚的编辑思想。

1、“述而不作”的编辑思想观

孔子将国家礼法的维护作为出发点,把文化遗产的继承作为职责,在我国古代编辑史上最早提出了“文献”这一说法。“述而不作”是孔子在编辑过程中的宗旨,他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话,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根据《说文》中对这句话的理解,“述”代表的是循旧,“作”代表的是创作,“述而不作”实质上指的就是阐述但不创作的意思。孔子所强调的“述”,实际上就是“编辑”的意思,孔子花了大量的时间,编辑了《乐》、《礼》、《易》、《书》、《诗》这无不古代经典著作,同时他来撰写了《春秋》。

“述而不作”的编辑思想观,体现了孔子对于古代文化的尊敬,也与孔子的文化价值观、人生理想以及政治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述而不作”作为编辑原则以及编辑理论,一方面表明了编辑工作所具备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体现了编辑工作所具备的创造性;所以,可以将“述而不作”作为编辑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规律。

2、“信而好古”的编辑思想观

“信而好古”主要代表的是孔子在编辑工作中的基本导向。孔子对于编辑工作的热情,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好古”情结。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好古敏以求之者”,“好”代表的是爱好,主要表达的就是孔子沉迷于编辑工作中;“古”代表的是周代时期的规章制度与礼仪文化。

3、“垂世立教”的编辑思想观

孔子的标记思想观中,还包括“垂世立教”。孔子强调利用编辑活动将古代著作流传下去,使其成为世人的典范,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礼教思想。孔子是在明确的编辑思想指导下进行编辑工作的,他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希望通过文化的加工与编选教材传播自己的理想与政治主见;孔子从事编辑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教学。孔子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一个具备儒家政治理想的从政人才,不仅向自己的学生灌输与讲解儒家道德标准,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孔子标记思想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1、对于文化具有整合作用

孔子撰写的“六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中国文化在整体上的定位,对于后人的行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六经”是对六种文化类型的整合,它代表这中国文化具备的特征。主要体现在:①政治类型的代表作《尚书》,它是我国商周时期非常中的一些政治性文件的综合体,孔子对于这些政治性文件的态度十分严肃。②文学类型的代表作《诗经》,它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论语》中对于《诗》的论述文字是最多的,同时也最为深刻。③生活规范类型的代表作《礼经》,自孔子时代以来,古代的礼书就已经失传了,古代的礼仪规范主要体现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及其他书籍、政治性文件中。④艺术类型的代表作《乐经》,孔子编订的“六经”中,《乐经》是唯一个亡失的作品。⑤哲学类型的代表作《易经》,虽然《易经》由远古占卜之术演变而来的产物,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已经具有人生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内涵。⑥人事类型的代表作《春秋》,孔子是以鲁《春秋》为基础撰写《春秋》的。上述就是孔子对于文化的整合作用。

2、对于文化具有传播作用

孔子对于图书的撰写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他将撰写图书作为一个传播儒家之道的工具,同时也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播。孔子的先代为宋国贵族,后来由于宋国衰败逃往鲁国,两国均保留了大量的商周文化典籍,孔子收集与整合了相关的文献,并且将这些文献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当时广为流传的文献典籍主要有六种,即《春秋》、《诗》、《易》、《礼》、《乐》、《书》,统称为《六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又被称为“六经”。“六经”是我国现代保存最为完整、古老的书籍之一,孔子撰写的“六经”,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文化知识在社会中下层中的广泛传播,完整的保持了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史资料,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孔子与“六经”之间的关系来看,孔子对于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贡献并不是他对“六经”的著述,而在于编辑,孔子通过编辑“六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思想充分的展现出来,并且成为后世追溯、理解古代文化的基础。

3、对于文化标准化具有的推动作用

孔子对于“六经“的编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标准化。孔子阅览群书、饱读诗经,阅读了大量的上古文化典籍,先人的仪礼习俗、思想观点在孔子的“六经”中均有所体现。从孔子时代以来,中国文化具有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封建等级制度;②“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③宗族观念;④史识;⑤“怨”、“群”、“观”、“兴”的艺术鉴赏标准与“诗言志”的艺术创作。

三、结语

孔子在古代时期编辑史上作出巨大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编辑的“六经”,更加重要是的孔子为后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编辑思想,他的编辑思想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美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也体现了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推动、选择、传播以及整合,在我国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芳.孔子编辑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2]欧阳祯人.论孔子的政治思想[J].湖北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3]周憬.谈孔子编辑思想及其实践[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12).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邓喜道(1973-),男,湖南耒阳人,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历史唯物主义及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研究。

[摘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重要理论特征。从实践出发考察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超越旧自然观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实践性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从人类实践活动(主要是物质生产)出发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人化自然观。在研究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实践活动的考察和研究是贯穿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一条主线。马克思对旧自然观的批判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实践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马克思对人化自然的实践特性的精彩论述则构成了马克思人化然观的实践性的主要表现。

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性的形成

马克思在充分阐述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批判了旧自然观(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对自然界、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错误理解,从而超越了以往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创立了具有实践特性的人化自然观。

在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中,人与自然是在绝对理念中达到统一的。而在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中,自然是人的基础。因此,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而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既不是绝对理念,也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人的实践活动。

首先,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人与自然统一于绝对理念的思想进行了批判。黑格尔在论述人与自然的统一时指出:人与自然都是有限的,而绝对理念是无限的,有限的人与自然在无限的绝对理念中达到了统一。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时指出:“黑格尔也是先将自然与人的简单的、与自己等同的本质化为多数,加以分割,以便后来把那粗暴地分开的本质再粗暴地调和起来。”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这种试图将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起来的方法是错误的。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时更是一针见血:“对他来说这个自然界不过是在感性的、外在的形式下重复逻辑的抽象概念而已,他重新把自然界分解为这些抽象概念。因此,他对自然界的直观不过是他把对自然界的直观加以抽象化的确证行动,不过是他有意识地重复的他的抽象概念的产生过程。”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只是在抽象概念中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了。马克思指出,黑格尔这样做的结果是使“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不过是成为这个隐蔽的非现实的人和这个非现实的自然界(绝对精神——引者注)的谓语、象征”而未能为现实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找到现实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人与自然直接统一于自然界的直观唯物主义也进行了批判。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自然界是人的基础,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其实就是自然界内部的统一。费尔巴哈认为,人们对自然界所作的一切解释都是以自然界作为前提的。因而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费尔巴哈将自然界与人都看作是非历史的存在物,而不是从实践方面来理解自然界、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费尔巴哈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常常提到实践,说明他也很重视实践活动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的作用。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是指日常生活中经商牟利、吃喝玩乐等“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他甚至有时候将人的认识活动也称为实践。基于这些错误的理解,费尔巴哈往往撇开社会生产活动、从而也撇开人的社会性来抽象地谈论实践,而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感性活动,因而他论述的是一种模糊的、直观的、抽象的实践。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这种实践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了费尔巴哈实践观的这些缺陷:“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指出,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真正地理解现实的人和自然以及两者的关系。而费尔巴哈恰恰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此,施密特曾经指出:“只有费尔巴哈那里的作为权威的人与自然,开始被证明为是实践的辩证要素时,它们才达到具体性。”费尔巴哈显然没能阐明人与自然是实践的辩证要素,从而没能找到人与自然相互统一的现实途径。

最后,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学的过程中看到了物质生产实践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的重要性。在研究物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了物质生产实践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人的劳动实践定义为:“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他看来,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整个世界历史都是通过人的物质生产劳动而形成的。而且,人与自然只有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统一。他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时提出了劳动实践对于现存感性世界的重大意义:“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值得一提的是,黑格尔也看到了劳动的重要作用,他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是,黑格尔所谓的劳动是指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所说的这种精神劳动是不能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的。在马克思看来,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的既不是黑格尔的抽象的绝对理念,也不是费尔巴哈的直观的自然界,而是人的现实的劳动实践。

总之,马克思在批判旧自然观时指出,由于旧自然观不了解实践活动在构建人与自然关系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而无法找到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的基础。马克思看到了实践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的重要性,阐明了实践是整个感性世界的基础,从而使他的人化自然观在实践论的基础上超越了各种旧自然观。

二、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性的主要表现

众所周知,马克思正是通过将实践作为核心概念引入自己的哲学理论和自然理论,才在哲学史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并进而才在自然观的发展史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思想。他说:“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正是由于在自然观中引入了实践概念,马克思不再像旧自然观那样将自然抽象地理解为与人无关的事物,而是将自然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前提与结果。从这一思想出发,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活动对于人化自然的形成的重要性,分析了人化自然的实践特性,

并进一步沦述了自然科学的实践特性。

首先,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活动对于人化自然的形成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当然也是现实的人化自然的基础;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就不会有现存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在阐明实践活动对于形成人化自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批判了费尔巴哈没有将自然界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着实践去理解的错误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通过实践活动证明自己的类本质的,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从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通过物质生产活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变化只能通过实践来理解。从这一思想出发,马克思批判了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旧唯物主义观点:“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还指出,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前提,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他说:“劳动过程,就是我们在上面把它描述为它的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也就是说,劳动实践既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又是人类发展的永恒条件。

其次,马克思分析了人化自然所具有的实践特性。马克思认为,现实的自然界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自然界。他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例如工业活动)而形成的。而费尔巴哈恰恰没能看到这一点。因此,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是人们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正因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所以费尔巴哈将自然理解为始终如一的抽象存在。而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始终是人的活动的产物。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也阐明了人化自然所具有的实践特性。他指出,只有进入人类实践活动的自然才是真正的人化自然,而没有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界对人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他是不依赖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不过是物化劳动”。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就曾经指出过:“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认为,这种被黑格尔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自然界,是与人和人的实践无关的自然界,它对人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的具有了实践特性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

再次,马克思论述了自然科学的实践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阐述了自然科学与工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科学的社会实践性。他指出:“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与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通过工业和商业等社会实践活动才得以实现其社会功能。“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人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正因为自然科学是通过实践活动才获得其研究材料并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对于马克思的这一思想,A·施密特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同费尔巴哈的争论以道地的古典方式表明:作为唯物主义命题的主要源泉之一的自然科学,之所以没给人们提供任何对自然实在的直接意识,是因为人对这实在的关系从首要意义上来讲,不是理论的东西,而是实践的、变革的东西。无论从自然科学的考定范围,还是从它的方法论,甚至从它的往往称之为物质的事物的内容而言,它都是由社会所规定的。”施密特认为,费尔巴哈只是在理论领域内谈论自然科学,而马克思却是从社会实践领域来谈论自然科学的,这一方法论上的差别导致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理解的巨大差异。施密特的这些分析确切地诠释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的社会实践性的论述。马克思认为,实践既为自然科学提供材料来源,又为自然科学提供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途径,它规定了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方法及内容。从这种意义上看,实践性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对自然科学的实践特性的阐述是他的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性的又一重要体现。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从实践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既从实践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分化与对立,又从实践去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真正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奥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批判了旧自然观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提出了从人的实践活动去考察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他对实践活动在人化自然中的重要作用、人化自然的实践特性及自然科学的实践特性的阐释,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性。

(责任编辑 严 真)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1997—2019年274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研究发现,该领域总体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虽然近两年该领域发文量略有下降,但是文献被引频次依然较高。研究热点上,“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高校”“教学改革”“套路”为研究结构中的网络核心;研究前沿则体现为人文主义视角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重塑和现实需求的平衡;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文化价值、现实需求和教学趣味等方面,以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为中心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热点;CiteSpace;知识图谱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research hotspots; CiteSpace; knowledge map

收稿日期:2020-04-03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体系研究”(18BTY128)。

作者简介:王 菘(1996-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研究。

通讯作者:石振国(1971-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休闲体育研究。  自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被正式单独设为体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其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特别是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愈加成熟,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愈加丰富,合理借助分析工具对该领域已有研究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有助于后续研究对该领域主要矛盾的把握。

已有研究成果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多聚集在理论构建与应用探索方面,综述回顾类文章较少,且多采用文献阅读方式进行归纳,往往跟随上位概念“教育与学科”方面的研究或作为特定需要而出现。比如齐静[1](2017)从学校体育视角,对开展现状、学生态度、教学效果、归类理论四个方面进行文献评述;杨建营[2](2015)等以浙江工业大学武术选项课教改反思为落脚点,对武术教学近20年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改革方向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系统了解其发展脉络,弥补了先前定量综述类研究缺乏的不足,清晰呈现当下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长效发展尤为必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得到更精确的检索结果,本研究以“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为主题词,并含“教学、课程、课堂、教师、教材”为关键词的思路设置检索式进行专业检索,期刊来源类别为CSSCI,剔除“会议”“通知”“与主题无关文献”得到1997—2019年共274篇文献,然后将文献检索出的数据以“Reworks”格式导出,使其符合Citespace软件的处理格式,下载数据时间为2020年3月5日。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计量法:从总体上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2)知识图谱:运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的共现分析、关键词突变分析和时间趋势分析等功能,绘制知识图谱,更动态与直观地呈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演化路径与主要热点。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一个领域的阶段性发文量隐含着那个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以此推算出特定时期的研究动态与学术热点。人们对待新鲜事物的态度往往是经历探索、观望、狂热再回归理智的过程,我国学术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探讨也符合这一逻辑。从1997—2019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发文量变化趋势来看可分为四个时期(见图1)。

2.1.1 探索期(1998—2003)

1998—2003年发文量虽始终保持在个位数,但已有崭露头角之势。自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在武术学的基础上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开始[3],相关武术教学模式、教法、内容策略等初探式研究相继出现,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探索期。

2.1.2 观望期(2003—2012)

2003—2012年间总体浮动比较大,出现上升后又回落的特殊趋势,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外部环境和内部规律两个因素。

外部影响。2004年教育部颁布武术教学指导纲要,第一次从中央层面提出武术教育改革思想;2006年国家颁布多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项,极大地增强了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各领域应用的重视;2008—2010年我国圆满申奥、办奥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巨大发展红利,在此阶段体育领域各方面研究均得到高速发展。

内部规律。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教育视角”“文化传承视角”“训练与人体视角”三大视角中,也开始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进行教学探讨。但由于该阶段仍处于发展初期,学者在火熱探讨的同时,仍然需要时间观望,这可能是导致2011年前后出现期刊载文量暂时下降的原因,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观望期。

2.1.3 狂热期(2012—2017)

2012—2017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年发文量出现峰值。经过前期研究的积淀与观望,加之武术申奥失败、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明确质量要求,学者的研究热情被大大激发。这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更加细化,结合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在回顾与审视的同时寻找问题与改革路径。秦立凯[4](2013)等指出以往的教学思想没有体现体育传统文化特色,教学方法上割裂了文化多元整体性,进而提出建构技术和文化并重的教学模式;刘文武[5](2015)等提出,武术教育的定位和载体、内容和需求的错位是武术课程边缘化的重要原因,进而提出改革操返拳、保障师资、优化师资结构等发展策略。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文献呈现数量多、质量高的特征,这一时期可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狂热期。

2.1.4 冷静期(2017—2019)

2017—2019年文献数量虽有波动,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但从图2可见,文献的被引频次在逐年上升,说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依然是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这一阶段文献数量平稳,关注点集中在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嬗变与发展路径上,这一时期可称为冷静期。

2.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热点分析

热点分析有助于某一领域内研究动态与未来趋势的把握。由于关键词是学者对文章内容的精炼,因此研究领域中的高频关键词可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6]。通过关键词聚类和共词软件分析,得到图3聚类时间线图谱:

2.2.1 研究结构热点

根据1997—2019年关键词共现图谱与高频词统计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研究结构上主要有五大热点较为突出:

聚类1标签词为“民族传统体育”,初现时间为2004年,并贯穿截选时段始终。相关研究主要针对于结合学校教学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适当开发和应用。

聚类2标签词为“武术教学”,1998年初现,在整个研究时段都取得了较高关注。该标签突出了武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正确认知和健康人格培养,强调教学过程中施以文化关注。

聚类5标签词为“高校”,2000年初现,中心度为0.14,相关研究以技理实践和干预效果为主,聚焦于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主阵地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

聚类7标签词为“教学改革”,初现时间为2008年,主要基于过去20年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分析教学改革体系的建设成效,并指明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聚类8标签词为“套路”,1998年初现,并于2000年后主要以“武术套路”出现。主要探究在轻套路、强应用的改革背景下,武术套路技击性、文化性与方法性共同发展的持续优化过程。

2.2.2 研究内容热点

结合图3与表1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内容进行分析。1997年以来,学界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该领域展开探讨。

例如在教学模式上,吴明冬[7](2017)等充分肯定了“一校一拳”教改模式的价值取向,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开发规划,建立交流评价机制。康戈武[8]等(2014)通过对武术段位制教学指导方案的研究,对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展开进行了实验性探讨。

对教学方法上的研究多集中在1998—2017年之间,近两年热度稍减。在这近20年间,学者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反馈两方面检验了强化教学法[9]、莫斯顿互惠分组法[10]、多功能组合式教法[11]和“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法[12]等具体教学方法,对新时期的教改评估提供助益。

从教学内容来看,既有项目技理的深入研究,也有思想高度的整体审视。例如,李刚[13](2001)等对讲解、演练动作攻防含义的教学效果作了比较性研究,并通过生理和心理角度的双向探讨,指出此项内容安排在套路教学中存在优越性和可行性。张继生等(2017)运用现象学方式,以具身认知视角提出现代武术教学呈现出“生命性、具身性、身心统一性”[14]的具身意蕴。

2.2.3 研究方法热点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性和传承性较强,学界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以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为主。

1)以武术散打教学实证研究为例,王宏(2010)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运用反馈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15];梁亚东等(2015)提出CDIO工程理念的合作互动型教学模式[16],并在武汉体育学院进行武术散打专选课教改加以验证。

2)在质性研究中,王智慧[17](2007)分析了古今习武的基本程序及规律,提出现代武术教学中存在价值把握和系统性不足等问题。郑佳薇[18](2008)从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视角审视珍珠球运动,详细阐释了珍珠球运动入选高校选修课的优势及可行性。可见,相关学者的研究以理论为基,以实践检验,二者的结合有力促进了这一领域理论化和实践性的共同发展。

2.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段时间内,关键词突现即表明其受关注度突增。因此,对这类关键词的分析能够帮助揭示该领域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如图4所示,通过CiteSpace突变检测算法得出突现强度前12的关键词突现网络图谱。

由图4可以发现,“学校武术”和“武术教育”在研究时段的后期产生并延续了突现现象,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受到较大关注。历经二十余年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完善,当前以武术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主要着眼于路径突破和价值重塑两方面。

2.3.1 路径突破

面对学生需求变化和供给错位的實际状况,王稳(2019)等提出,从供给内容、方式、形态和结构模块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新生态”[19]。高旭(2019)等编制了《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量表》,并提出可参考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的结构特征与维度含义,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20]。而刘文武[21](2019)等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当代武术课堂存在被动习练、技术“复习”缺乏丰富性等问题,强调要平衡武术发展和学生需求,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2.3.2 价值重塑

面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所遭遇的文化意义弱化状况,更多学者越发重视从文化价值视角审视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段丽梅[22](2018)等明确指出,“以量化指标为特征的知识中心教育使体育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应’话语下,学校武术表现出实践性本体教育缺失的‘去中国’化异化现象”。而徐卫伟(2019)等认为,新时代太极拳课程的价值发生了嬗变,要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挖掘太极拳课程的健康价值和文化价值[23]。潘兰芳[24](2019)等也认为,在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中,要“跳出体育本体,内化文化精神”。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3.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法,以定量研究的方式对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确立以来的相关教学文献进行分析,在CNKI上检索到1997—2019年CSSCI发表的高度相关文献共274篇。得出以下结论:

3.1.1 发文总体趋势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经历了探索期(1998—2003),观望期(2003—2012),狂热期(2012—2017)和冷静期(2017—2019)四个阶段。虽然近两年该领域的发文量出现波动后下降态势,但根据文献共被引的分析来看,被引频次呈现逐年增加、近年稳定的特征,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依然是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3.1.2 研究热点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三个视角分别展开:第一,研究结构热点。通过分析图表提取出“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高校”“教学改革”“套路”五大聚类标签词,明确研究结构中的网络核心。第二,研究内容热点。将相关研究归纳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三个方面。第三,研究方法热点。发现该领域以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并重,以二者互相验证促进理论化和实践性共同发展。

3.1.3 研究前沿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体现为人文主义视角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重塑和现实需求的平衡。一方面,针对新科技利用和学生兴趣开发等现实需求进行大胆改革;另一方面,致力于个体和项目本身的文化价值发掘,试图从根本上挽救其文化意义弱化的颓势。

3.2 未来展望

通过本研究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现有研究多以武术项目的教学改革与路径突破为主体,对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推广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认为,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愈发成熟,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从文化价值、现实需求和教学趣味等方面入手,以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为中心,借鉴20多年来武术教学的研究经验成果,构建针对性教学理论并扎根现实困境进行改革探索,以期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呈现“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格局,为我国体育强国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科研力量。

参考文献:

[1]齐静.回顾与展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研究20年[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7-80.

[2]杨建营,邱丕相.浙江工业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反思[J].体育学刊,2015,22(5):92-97.

[3]邱丕相,楊建营,王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回顾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12-20.

[4]秦立凯,黎小龙,赵先卿.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113-117.

[5]刘文武,杜杰,胡海旭.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9):64-68.

[6]邱均平,温芳芳.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2):51-60.

[7]吴明冬,李政,张萍,等.“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45-149.

[8]康戈武,洪浩,马剑,等.《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0):62-69.

[9]刘殿国.对武术教学采用“强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3):47-49.

[10]张伟霞,李群林.武术课教学中应用莫斯顿互惠分组模式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4):83-85.

[11]艾泽秀.武术套路运动技能教学改革研究——多功能组合式教法的创新模式[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64-66.

[12]杨华莉,武冬.武术专项技术课“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2016,39(5):79-85.

[13]李刚,李波.攻防技击性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60-61.

[14]张继生,周惠新,谭腾飞.身体、情境、认知:武术教学的具身性及其哲学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67-71.

[15]王宏.反馈教学模式在散打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97-100.

[16]梁亚东,崔英波,刘国立,等.基于CDIO理念的合作互动型教学模式在散打专选课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2):66-69.

[17]王智慧.传统学武程序与现实教武现象悖论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4):86-88.

[18]郑佳薇.珍珠球列入高校体育选修课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6):106.

[19]王稳,蒋德龙,李晓华.“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5):123-131.

[20]高旭,柴娇,孟宇.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结构、量表及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4):99-107.

[21]刘文武,戴国斌.武术教育改革三题:文化·兴趣·掌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8):138-147.

[22]段丽梅,戴国斌.学校武术的传承异化与教育人类学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139-145.

[23]徐卫伟,李英奎.新时代我国高校太极拳课程价值嬗变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7):112-116.

[24]潘兰芳,孙庆彬,周家金,等.论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2):207-210.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尼采是有史以来被人们讨论最多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极深,而且也强烈地影响或改变了许多名人的思想及生活。本文将对尼采哲学的存在主义和超人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现实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尼采、信仰、超人

一、解决信仰“滑坡”

尼采早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现代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可是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使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

我国进入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稳步实现,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西方已经经历过的那种人的异化、精神的匮乏、道德的沦丧已经初露端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伴随而至。对金钱的过度崇拜导致了人们道德的沦丧,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造成了精神的空虚。人们在信仰上出现了断裂,传统的价值观念不再完全适应当前的形势,人们在精神上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面对这种精神上的危机,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而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前车之鉴。尼采的人生哲学虽然在很多方面过于极端化,但是贯穿于他的人生哲学始终的那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表现在:它赋予人生以积极的意义,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宏扬了人的主体性,提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颂扬了人的创造精神;体现了人的自我超越性、自我完善性;他对基督教伦理、对传统道德、对理性主义的尖锐批判,是对价值重估的伟大尝试。所有这些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都不无借鉴之处。今天,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借鉴一下尼采哲学的合理成分,对于解决人们信仰上的滑坡危机,不无益处。

二、追求个性和创造力

自文艺复兴的浪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人们的自由、个性、人文主义也开始广泛觉醒,并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愈演愈烈。到了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甚至是当代人价值观的默认选项,我们主张每个人追求独立自主的个性,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推崇民主和自由,讲究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等。而这些思想的背后,正是18,19世纪,在西方世界这次思想转向的结果,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是思想的主流,理性主义不再一枝独秀。欧洲的主流哲学思想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以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罗素、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派、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等等开始出现,而这些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想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情绪感受、快乐和幸福。可以说从外部自然世界,转移到了人类自身。

西方世界思想的这个转向,从关注大自然到关注人类自身,正是从叔本华和尼采开始的,叔本华看到了人悲观消极的一面,而尼采看到了人积极的一面。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似乎没办法改变,而尼采认为,生命存在无限可能,我们应该积极去改变和创造。就像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永远无法摆脱自由。自由是人这个存在,所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我们无法摆脱,人任何艰难和无助的情况下,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而尼采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不要盲目迷信所谓的知识或真理,不要盲从宗教或道德权威;个人一定要有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心性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尼采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正值西方文明发生转变的重要阶段,尼采哲学体现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追求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不断地否定前人和推陈出新。

三、尼采的超人哲学

尼采哲学思想中有超人哲学的内容,超人哲学的一个前提是“上帝死了”。谈到尼采的“上帝死了,我们理解为上帝不死,超人就无法存在,而上帝死了,人类就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尼采看来,上帝本身就是有人创造的,“是人类的作品与人造的疯狂”。基督教利用上帝和这样的奴隶道德来麻痹群众,使人们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彼岸,而尼采所要批判的正是这样的观念,他要宣告上帝的死亡,要宣扬大地的力量,要人们抛弃彼岸,把希望放在人类本身。除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之外,我理解上帝和超人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虽然上帝和超人都是一种信仰,但是,上帝是永远不可超越的,是高高在上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上帝是“圣化了的精神”,而超人正是不断的超越,而且超越的不是任何外在的东西,而恰恰是人类自己,这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肯定。尼采的超人哲学的现实意义非常深远。从西方现代哲学角度分析,它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也给整个世界带来影响。

首先,尼采所说的超人中的“超”不是超级,而是超越,这个超越其实就是超人哲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超人要超越人类,要超越自己。尼采的超人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方向,或者也可以说成是一种信仰。超越是一种永远不会停止的状态,超人也永远不会僵化,甚至可以说,超人也是一种状态,什么时候超人自我满足,停滞不前,觉得自己已經是万能的,而且不可再超越的时候,那么超人就死了,上帝就又复生了。通过看尼采的超人哲学,我们抛开外在因素可以把超越自我看做是一种人的基本属性,人永远都不能满足现状,安于现状,人的一生就应该是不断的、反复的完成对自我超越的过程。当尼采不得不停止超越的时候,他已经失去理智了,所以,有很多人都把1889年作为尼采人生的终结。同样,当我们作为人在还可以超越,而却主动停止超越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对人的属性的自杀。

其次,尼采本就是一位始终保持着生命张力的哲学家,他的批判锋芒和超越精神始终不曾消退。尼采精通语言学,喜爱音乐,具有诗人的语言和气质,这些都体现在他的哲学著作里,不难想象,他的著作永远都充满着力量和爆发力。很多人都说尼采是悲剧的哲学家,但是他绝对不是悲观的哲学家,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尼采批判的就是在基督教衰颓的道德观念下产生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虽然尼采也可以说是虚无主义的哲学家,但就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虚无主义有双重意义:消极的和积极的。前者可视为叔本华的归宿,而后者则是尼采的目标。尼采正是把人的生命理解为“一种冲动、冲创和创造力”,而我的理解,这就是生命的张力。而这点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有些颓废的社会和世界,应该是一剂酷烈的良药。

最后,尼采有着深深的贵族情结,这一点无论是从他的生活还是他的作品中都有很充分的体现。我觉得他的哲学思想也是一种贵族的哲学思想。虽然他一生并不富裕,不是真正的贵族,但他始终都是精神的贵族。这种精神贵族的表象和我们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追寻的是更崇高的理想信念。贵族这个词我觉得本身不是一个贬义词,而尤其是对于我们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做一个精神贵族应该是个好事。精神贵族不同于物质上的贵族,不需要丰厚的外在的物质条件,需要的是自己的精神和思考。在现在这个充斥着通俗文化的时代,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不能被通俗文化所侵蚀,可以抱着旁观的态度去观赏,可以理解,但不能沉溺,因为在精神上的沦陷比在物质上的缺失更可怕。

在20世纪,鲁迅、茅盾等人接受了尼采的超人理论,即“人们总是必须跨越他们的前辈”。他们从尼采的哲学中得出的结论是,它席卷了社会上的各种颓废,并积极创造了具有前瞻性的英勇战士。他们为人民的麻木和固执感到难过。他们深感“民族气质的下降已到了极点”,并希望使用尼采的超人学说来改变沮丧的民族特征。如今,大学生已经继承了鲁迅等人的意志,他们也希望利用超人理论来改变人们的自卑感。一位大学生说: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证明,仅依靠传统的中国自我更新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尼采的精神可以攻击非侵略性和稳定的适度和惯性,并完成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此外,一些大学生还将“超人”与人格自我完善和成功斗争联系在一起。他们将超人理解为具有强大创造力的人,生活中的坚强人,在不利的环境中成长的坚强而伟大的人。人们。一些学生甚至将“超人”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者”进行了比较。一些学生认为“超人”意味着超越自己,与时俱进,超越监禁并树立民主,独立,平等和公民意识。

四、结论

综上,尼采的哲学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冲击力,打破了我们衰弱的神经,带给我们冲击与新生。他向世人发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声,宣称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必须彻底摧毁,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体系,主张以人自身作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尼采提出的“超人”英雄主义的哲学人生观,提醒我们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见、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

参考文献

[1]尼采.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5.

[2]尼采.反基督教[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24-25.

作者简介:陈捷帆(1997年-),男,汉,黑龙江省安达市,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解读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篇章,核心就是学习贯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这是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的结果。党的十六大提出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初步设想;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段落写入了党的报告中;十八大把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领域的体制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这两份重要文件。这个总体方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顶层设计,搭起了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四梁八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标志着我们党的认识和实践有了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体现了五个“新”。第一,新时代,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第二,新矛盾,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三,新思想,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四,新目标,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阶段与系列目标。第五,新任务,提出了我国下一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一国两制、外交、党建等各方面任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提出了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思想,并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展开了系统深刻论述。

生态文明为最早提出“新时代”概念的领域。早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經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新矛盾的描述,其中很多方面都是因为生态环境领域新矛盾所导致的新需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一新思想的重要内涵,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体现。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下一阶段发展设置了一系列新阶段、新目标,新目标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把2017年到2050年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2017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2020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从2017年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强调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七大治国战略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的重大战略。在要“坚决打好”的三场重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目标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其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就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

从2035年到2050年,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目标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大家都熟悉,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是在国家层面上对核心价值目标的设定。十九大报告在其上增加了“美丽”,对应的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富强”对应的是物质文明、经济建设;“民主”对应的是政治文明、政治建设;“文明”对应的是精神文明、文化建设;“和谐”对应的是社会文明、社会建设;“美丽”对应的是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五大文明都要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全面提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实现下一阶段工作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一个重要篇章的标题就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部分重要起草人之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思想上的雾霾不除,体制机制上的雾霾就很难消除,最后空气当中的雾霾就很难根除。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清除我们思想上的雾霾,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理念进行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来自于由经济学和生态学交叉形成的生态经济学。不像西方经济学等从国外直接输入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是在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产生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对资本主义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反思,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批判,产生了生态经济学这门学科。我国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的重要思想,产生了中国的生态经济学。二者虽然从中西方分别产生,但是它们的基本观点、基本范畴是比较相同的。生态经济学有一个核心范畴叫“自然资本”。我们知道,资本就是能够让钱生出更多钱来的东西,也就是能够让财富增值的东西。把“自然”和“资本”放到一起是什么意思呢?以前人们觉得生态环境是没有价值的,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但是在发生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变成了资本,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经济回报,因此就把它们称为自然资本。

现在自然资本不仅仅是学术概念,它早已经进入党中央顶层设计,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当中。2003年,在浙江省委党校讲台上,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生态环境是资源,是资产”。这就是自然资本的概念雏形。在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中,习近平总书记自然资本理念是这样表述的:“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当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班开班式上强调,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所以自然资本不仅是生态经济学理论上的重要概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范畴。

下面,我围绕生态经济学中自然资本的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有效配置三大重要原理,为大家解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

一、绿色发展: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绿色发展模式,需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先看人口增长。据世界经济史研究,公元元年世界人口总量是2.3亿,中国为6000万。1000年之后,世界人口总量为2.7亿,中国还是6000多万,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1820年,西方工业革命得到一定的发展,世界人口突破10亿大关;中国经历康乾盛世,人口达到3.8亿。1927年,世界人口突破20亿,中国为4.6亿。1960年,世界人口突破30亿,中国为6.7亿。1975年,世界人口突破40亿,中国为9.2亿。1987年,世界人口突破50亿,中国突破10亿。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中国为12.5亿,2011年,世界人口突破70亿,中国是13.7亿。这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个规律: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和中国人口都出现了指数化翻番式增长。

再看经济规模。以1990年提出的“国际元”指标衡量,公元元年,世界经济规模为1025亿,中国为268亿。1000年之后,世界经济规模达1168亿,中国为266亿,跟人口增长相似,变化都不大。1820年中国和世界经济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经济规模达6944亿,中国为2290亿,大概占当时世界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即康乾盛世后的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1950年,世界经济规模增长到53261亿,中国在经历自鸦片战争起的百年屈辱史之后,经济规模几乎没有变化,只有2399亿。1973年,世界经济规模增长到160592亿,中国增长到7400亿,虽然也在努力赶,但是差距依然被拉大。2001年,世界经济规模为37.15万亿,中国为4.57万亿,开始迎头赶上。2015年,世界经济规模大概为57.95万亿,中国达到11.46万亿,约占当年世界经济的五分之一,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所以,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我们不禁会问,这样的高速增长能不能维系下去?

再看另外一个研究,也就是现任北京市长、前任环保部长陈吉宁爱讲的生態足迹研究。生态足迹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其含义就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可以在时间上用绿线和红线来表明一对关系,绿线表示世界上每年能够提供给人类消耗的资源量,即资源供给,红线代表世界上人类每年所消耗掉的资源量,即资源消费。在图1中,这两根线在20世纪70年代相交并开始进入红色区域,这个红色区域叫做生态赤字。到了2008年,需要1.5个地球的资源才够人类消耗,中国自然资源消耗率更高。这个研究指出,2008年如果地球上都是中国人的话,大概需要2.5个地球的资源才能养活中国人。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地球已经不能再承受这么迅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增长。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经济系统只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人只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部分。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看到的世界是自然资源无穷无尽,我们把它叫作“空的世界”,也就是生态系统空间很大,经济系统可以不断扩张和膨胀。但是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人们发现“空的世界”消失了,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满的世界”,也就是人类经济系统已经撑满了生态系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我们看看2015年中国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具体数据。在能源上,2015年中国消耗43亿吨标准煤(人均3.1吨),占世界能源消耗的22.9%,其中煤炭27.5亿吨(人均2吨),占了世界的50%。粗钢方面,2015年中国消耗7亿吨(人均0.5吨),占世界的43.3%。水泥上,2015年中国消耗了23.4亿吨(人均1.7吨),占世界的53.2%。氧化铝方面,消耗了0.63亿吨(人均46公斤),占世界56.8%。在废弃物、污染物排放上,二氧化碳,2015年中国排放了91.54亿吨(人均6.7吨),占当年世界的2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两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分别为1859万吨、1851万吨,占世界的35.5%和20.4%,人均排放14公斤。在表征水污染的两个重要指标上,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为2224万吨,氨氮为230万吨,总量都是世界第一。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给经济系统提供了大量自然资源,经济系统将大量废弃物排放到生态系统。我们过去的经济增长,靠的是自然资源消耗数量增长与废弃物排放数量增长来维系的,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时的经济增长”。怎么改变这个状况?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中央反复强调经济发展要提质增效。十三五规划强调,注重提高经济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增长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是什么?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坚持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在绿色发展的模式下,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所消耗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总量可以不增长,排放到生态系统的废弃物总量也可以不增长。

实现绿色发展有很多方式,比如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而核心是要提升自然资本的质量和效益。我们以往注重提升物质资本的质量和效益,现在更要提升自然资本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大幅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这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我们经常问: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底为了什么?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这是中西方都认同的观点。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世界每年因为空气污染导致过早死亡的人口已经达到800万,空气污染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第一大死因,大家还发现跟健康和寿命最相关的已经不是自己个人的努力,而是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自然资本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平分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公平分配自然资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也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理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在一篇重要论文中说,经济增长可以自动解决分配问题。换成我们现在经常讲的话就是,蛋糕做大了,每个人都会有蛋糕吃。罗伯特·卢卡斯的话是针对美国讲的,那么美国是不是通过经济增长自动解决了分配问题?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一书中警告,“美国正在进入财富和权力世袭的贵族制度中”,贫富差距惊人。虽然二战后美国经济增长非常快,但是美国整体财富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到2010年,美国万分之一的富人占了美国财富的4.48%,而美国90%的人只占了美国财富的50%。二战后的经济增长没有自动解决美国的收入分配,相反使分配情况恶化。再看世界的情况。2016年1月,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发布报告称,目前全球最富有的62人所拥有的总资产高达1.7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36亿最贫困人口的财富总和。再来看中国的情况。中国各个区域之间的收入分配也非常不平衡,2015年,广东的GDP相当于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国家俄罗斯(GDP世界排名第13位),但西藏的GDP只相当于尼泊尔。有人开玩笑说,西藏再怎么干,也干不过东部的一个镇,比如2015年广东顺德桂荣镇工业深加工产值超过1000亿元,超过了西藏。人均GDP最低的省份甘肃,其水平仅相当于非洲的安哥拉(人均GDP世界排名第103位)。基尼系数是评判一个国家财富收入分配公平情况的指标,国际上认为,基尼系数高于0.4,就进入了财富分配不公的警戒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2003年到2015年,我国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6以上高位,超过国际警戒线,且在2009年一度达到0.49。根据北京大学对中国家庭财富分配情况的研究,中国最富的1%的人占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财富,最穷的、25%的人只占有中国财富的1%。可见中国财富分配差距也是很大的。

我们有大量的自然资本还没有进入到我国财富分配中,下一个阶段如何公平地分配好自然资本,是关系到如何缩小老百姓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下一阶段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合理公平分配自然资本。

自然资本不仅在穷人和富人之间要合理公平分配,在穷国和富国之间也要合理公平分配。著名学者劳伦斯·萨默斯在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副行长时说:“通过国际贸易把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合理的。”让我们看看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我们经常讲有“官二代”“富二代”,萨默斯是典型的“经济学家二代”。他的叔叔保罗·萨缪尔森和舅舅肯尼斯·阿罗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父母也都是大学经济学教授。1983年,28岁的萨默斯成为了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在美国当个教授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薩默斯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1993年在克林顿政府担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主管美国的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至2001年又在克林顿政府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2001年小布什当政,他离开财政部回到哈佛大学担任校长,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校长。2008年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他是奥巴马竞选团队的首席经济顾问,为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奥巴马竞选成功后,聘请他担任了美国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操刀制定了美国应对金融危机和之后走出金融危机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政策。本来奥巴马在第二任期想让他当美联储主席,因为得罪过很多人,他没当上,但他依然是美国智库的重要人物。中央党校经常跟美国合作召开中美智库论坛,其中必请的一个人就是萨默斯。依照萨默斯的这种观点,这几十年来有多少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到了中国?数据表明,2010年从美国通过贸易转移到中国的二氧化碳有6.7亿吨,从欧盟转移到中国的有5.7亿吨,占中国当年排放量的15%。再举一个例证,从日本运送到中国的大量集装箱装的是什么?是日本的废电子元器件、废纸、废钢、废玻璃。日本在2000年之后实行环境立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他们的根本原则就是把垃圾放到处理成本最低的国家去处理,也就是中国。不仅仅是日本,全世界有大量垃圾都运到了中国,据国外统计,中国每年要处理掉世界56%的垃圾。所以,今年国家环保部专门向WTO严正声明,中国将不再进口国外高污染高危害垃圾。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绿色贸易体系,实现国与国之间自然资本的公平分配。

除了穷人和富人、穷国和富国之间的自然资本要公平分配,对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本公平分配也很重要。每年的“双十一”,中国网购都能突破世界纪录,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三个字是买买买,大家都购买了大量东西。现在,全世界消费主义盛行,用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话讲就是,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也要恣意消耗自然资源。其实,我们要和子孙后代之间建立合理的自然资源分配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公平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个最基本的属性。

因此,公平分配自然资本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第一,要处理好穷人和富人的关系。人太穷了,没办法,就要破坏一点生态环境;但是,人过于富裕也会浪费自然资源。所以十九大报告高度强调共同富裕。第二,要处理好欠发达区域和发达区域的关系。穷国和富国之间存在自然资本分配不公平的情况,对于我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说,其实也存在这个情况。怎么处理好这个关系也很重要。之前我在县委书记班讲课的时候,有个县委书记给我讲了一个案例。10年前,他当环保局长的时候关停了一个污染企业,过了几年,这个污染企业老板又来找他。老板说:“你把我的厂关了,我现在跑到上游安徽省去了。我现在产能更大,污染更严重,我在上游,对下游危害更大。”这个县委书记只能苦笑,因为环保是属地管理,他对那个老板一点也没办法。这样又过了几年,这个污染企业老板又来找这个县委书记:“哎呀,不行啊。现在安徽也搞环保,把我的企业也关了,我怎么办?我跑新疆去了,我通了一根几千米长的管子,把污染物排到沙漠中去,查都查不到。”从这里可以看到,我国欠发达区域和发达区域之间的自然资本分配也存在着不公平。当然,我们最近在搞中央环保督察,环保力度越来越大,正在查处一大批这种污染转移案件。第三,要处理好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关系。美国阿拉斯加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该州盛产石油,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和特朗普总统会见的时候,中美签订了大量的能源合同,其中包括中国从阿拉斯加州进口石油。阿拉斯加州开采石油,每年都要把一部分石油收益留下来存为信托基金,作为留给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本。他们的考虑是:石油开采完就没了,子孙后代怎么办?我们也一直强调,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净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改善区域之间的污染转移问题;还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对穷困人口、贫困地区,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使他们的自然资本在市场上得到变现和大量增值,这也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有效配置: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我们要实现自然资本的有效配置,就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知道,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包括竞争性和排他性两方面。什么叫竞争性?就是这个资源你用了,别人不能用。什么叫排他性?就是指这个资源如果归你所有,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别人就不能使用。比如自行车,你骑了这辆自行车,别人就没法骑它了,你占有了这个资源,这就是资源的竞争性。如果自行车是你买下来的,归你所有,你买一把锁把车锁起来,只要社会治安良好,别人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不能骑走它,这就是资源的排他性;而你买的这把自行车锁,代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产权。但是大量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权不明晰,这些资源的排他性还不明确。

我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产、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这说明我国大量的自然资源都是属于全民共有或集体所有。我国改革开放40年、建国近70年来,只有矿产资源的产权大致是明确的,其他大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权是不明确的。从十八届三中全会起,党中央一直强调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确定产权主体,创新产权实现形式,保护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公平分享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这一点,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我国将怎样具体来管理和有效配置自然资本呢?自然资本根据稀缺性的不同,可以分为资源性产品、可再生能源、生态产品、可再生生物资源、废弃物吸收能力这几大类。下面我结合十九大报告,对每一类自然资源的管理方式进行简要论述。

第一,资源性产品。

资源性产品是指这类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这一代人用完了,下一代人就没有了。资源性产品包括水、土地、矿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等。大家可能会纳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怎么属于资源性产品?因为现在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大量的水是深层地下水,这些水是不可再生的。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用的大量的深层地下水,其实和石油、天然气、煤炭类似,是在较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对于我们短期的人类来说,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水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跟安全相关的重要产品,它的稀缺性越来越大。美国情报委员会曾经有报告,水安全问题有可能成为今后几十年很多国家政权颠覆的一个重要方面,控制水资源,就可以控制某些国家国计民生命脉。有纪录片报道,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原来有很多毒贩,随着近几年该国水危机越来越严重,毒贩纷纷转行贩水,因为贩水的利润比贩毒还要高,足见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稀缺资源。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人均使用量和世界水平差不多。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占有量更少,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十五分之一,而人均使用量也和世界水平差不多。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我们迫切需要知道如何有效配置这些资源性产品。

这些资源性产品是稀缺的,有竞争性也有排他性。它们有稀缺性,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定价,这也是我们现在已经在做的事情。但是在大量资源性产品的开采、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是会产生环境污染的,比如开煤矿会对周边产生环境污染。这些污染,经济学叫做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就需要政府给一个合理定价,把它们加到总的产品价格中。我们还要考虑到这些资源用完了,子孙后代就没了,就要界定后代的产权,政府要给后代定一个价钱,就像美国阿拉斯加州把一部分石油开采的收益留给下一代人一样。只有把资源稀缺市场定价、外部性政府定价和后代产权政府定价三部分价格加起来,才是资源性产品配置的真正合理价格。相关改革工作我们现在一直在做,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合理反映资源性产品总体价格,用价格方式推动全社会全面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

第二,可再生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像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等等。它的特点是没有竞争性,没有排他性,比如太阳能,并不是我占了别人就不能用了,所以在市场上是没有办法配置的,因为它们的资源价格是零。但是,使用大量可再生能源也需要花成本,比如建风力电站,买风电机组需要花钱,占用土地需要花钱,运行维护也都是有成本的。再生资源的价格就是它的利用成本。现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价格还比较高,跟使用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有价格差距,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合理补贴,让可再生能源的价格降下来一点,达到合理的社会接收程度,让可再生能源能够得到更好推广。

发达国家对于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新能源高度重视。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 新能源 + 互联网”。在德国农村,很多人家屋顶都铺设了光伏板,通过光伏发电,很多地方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甚至还可以输送到电网上去。奥巴马任美国总统时说:“不能坐等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追赶上美国。”对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发起打击。于是,前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在欧洲和美国遭遇“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的双重打压,大量光伏企业倒闭。当然,我国光伏企业自身也有问题,但是也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战略。原来我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原材料从国外进口,生产出来的大量光伏产品出口国外。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光伏发电设备市场已经进入了饱和阶段。它们发现,如果不打击中国光伏产业,中国自身就会大量使用这些光伏设备。通过国际贸易手段打击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这就是它们的一个大战略。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十九大报告专门强调要壮大我国的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原来我们经常讲的是能源的转型、升级,而这里讲的是革命。革命就要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变化、转变。

第三,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优美的风景,等等。生态产品也是没有竞争性、排他性的,所以没有价格,需要政府合理的货币化估值来确定它们的价格。

举几个例子。浙江湖州有个莫干山,山高两三百米,相比于新疆、云南、内蒙古等地的风景名胜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2010年前后,有个南非小伙子在当地山脚下承包了一块地,建了一些小宾馆,像我们很多地方搞的农家乐。但是,这是外国小伙子弄的,所以当地人叫“洋家乐”,他叫作“裸心谷”。那里盖了几个小木屋,里面陈设简单,就一张木床、几个木头桌子,最有特色的是在屋顶上做了一个大浴缸,你可以在里面一边泡澡一边看外面风景,但是外面人看不到你。就这么一间房间,即使你提前三到五个月,花三到五千块钱,也还不一定能够租得到。据当地政府介绍,就这么一张床,一年给当地政府提供的税收是十万,即一天一张床的税收是三百块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生态产品的合理定价和大量增值。这几年浙江省大量治理养猪产业。浙江桐庐有人发现猪圈还是挺有特色的,就产生了一个很好的创意:在很原始的猪圈里,直接放上几张桌子,把猪圈改成咖啡厅。现在这种猪圈咖啡厅生意非常火爆,是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可见很多生态环境经过改造之后都可以增值,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地对它们进行估值。我们去湖北调研,一个工艺大师把毛竹做成工艺品,刻上他们工作室的章,一个工艺品可以卖两千多块钱。现在大家都很关心雾霾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于是很多地方开始售卖当地的新鲜空气,比如浙江临安。

在合理定价的基础上,生态产品都可以有效增值,成为商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第四,可再生生物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森林和野生動物。约一万年前,地球森林面积是62亿公顷,覆盖了一半的陆地面积。现在地球森林面积缩减到28亿公顷,而且每年消失的森林面积达1450万公顷。如果持续下去,190年后,整个地球就会成为不毛之地。工业革命之后,有大量的物种灭绝了,这种速度比正常速率高1000倍。由于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主要受自然增长规律的制约,所以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主要是通过合理调控资源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市场和政府的框架下,要运用可再生资源的竞争性和潜在排他性,由政府确定产权,由市场形成价格。

这个工作我们政府也正在做,比如大量确定林业产权。习近平总书记原来在福建工作时就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上山,林权也要确权。现在这些都做到了。在林权确权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进建立合理的市场定价机制。我们现在对林业的生态补偿还比较少,一亩地才几十块钱,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点收益太少了,因为砍一棵树所挣的钱多多了。所以,我们下一步最关键的工作是建立合理的市场定价机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创新产权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植树造林。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我们要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要注意运用市场化手段,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虽然各个国家出台了很多方法,但野生动物有市场需求,很难从根本上制止这种买卖。但是很多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得很好,出现了野生动物增多的情况。在一个合理的生态系统里,每一种动物都有一个合理的量。比如新疆和西藏保护野生动物不错,某些野生动物多了之后,开始超过生态系统容量,野生动物找不到吃的了,就去侵扰当地村庄。政府也要控制它们的量,但是政府要派人去打死这些野生动物成本很高,这就可以引入市场化的机制。2016年奥斯卡金像奖电影《荒野猎人》就讲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美国北部密歇根州贴近加拿大,当地有很多猎人,他们世世代代以打猎为生,打死一头黑熊就能证明自己具有作为猎人的最大能力。所以当地黑熊越来越少,政府开始保护黑熊,但还是有很多的黑熊偷猎者,而政府抓偷猎者需要花很大成本,面临很大矛盾。于是政府把这些猎人叫来,把政府每年要打死的黑熊数量公布出来,作为狩猎权拍卖给这些猎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赢”的局面:第一,政府不再需要花钱雇人去打黑熊了,可以由获得狩猎权的人去打;第二,政府也不用去抓偷猎的猎人了,这些猎人可以合法地去捕猎黑熊;第三,通过拍卖,猎人掏钱购买狩猎权,政府财政就有更多的钱用以保护黑熊。从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第五,废弃物吸收能力。

大自然有自我净化能力,生态环境有废弃物吸收能力,但容量是有限的。我们很多人记得很清楚,小时候河流很干净,倒点垃圾、脏水,它可以自我净化。但是后来污染物排放多了,超过大自然自我净化能力,小河就脏了、臭了。因此大自然环境容量是有竞争性和潜在排他性的,你排多了,别人就多排不了甚至排不了。因此应该由政府确定排污的产权。现在各地已经开展了很多这方面工作。有的地方做的是排污权,还有的地方试点了碳排放权,如从2011年起,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以及广东、湖北七地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这些地方试点中,建立了相应的交易市场,以确定相应废弃物吸收能力的配置价格。

下面我们看看废弃物吸收能力配置价格的具体流程,即摸家底、定产权、找大户、分配额、做交易。摸家底,就是要搞明白当地到底能够排放多少污染物,当地还有多少可排放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家底摸清楚了,确定了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规模,就可以把它划分成一块一块的产权。这里一般有一个方法,叫做“找大户”,就是找排放的大户,将排放权分配给他们。当然大家肯定要问:为什么他们排污多还要分配给他们?第一,他们首先要做到达标排放;第二,我们现在分配给每个老百姓也可以,但是这样做成本很高,所以一般分配给大的排污企业。当然,最合理的做法是把排污权拍卖给这些大企业,哪个企业出价高,就把这个排放权分配给它。由于我们现在刚刚推进这项工作,为了简单易行,有些排放权还是可以免费分配下去,或者以较低价格分配下去。排放权分配下去之后就可以做交易。做交易是什么呢?就是由于每个企业的减排成本不一样,减排成本比较高的企业就会把它的排放权卖给减排成本比较低的企业,从而双方都能通过这个交易受益。这样就形成了市场交易机制,而且政府也满意。因此,市场可以使各方都获益,政府要完善制度规则,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和市场机制。

2017年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让我们看看有关碳排放权交易数据。第一组数据:36亿欧元和216亿人民币。2013年欧盟碳排放权拍卖体系拍卖总收入为36亿欧元,我国政府所收企业排污费总收入为216亿人民币。2013年36亿欧元相当于300多亿人民币。欧盟利用市场机制,仅在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上的收入就超过了我们所有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收入,这证明市场手段比单纯的行政手段效果好很多。第二组数据:13亿人民币和500亿美元。2015年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以及湖北、广东七地碳排放权交易总额为13亿人民币,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额则达到500亿美元。第三组数据:600亿-4000亿人民币和1000亿人民币。据国家发改委评估,如果全国铺开建立碳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达到600亿到4000亿人民币的规模,虽然与世界碳市场规模有差距,但是发展是非常迅速的。2016年前任环保部长陈吉宁在两会答记者问,有记者问我国环保每年需要新增多少投资。陈部长回答说需要1000亿人民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在全国推广之后,一年所实现收入就完全可以弥补全国每年新增环保投入。

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绿色金融。十三五规划提出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我们现在逐步建立的绿色金融机制。2017年,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务院六部委选了几个地方做绿色金融试点,每个试点都把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做成金融产品,将发展绿色金融产品作为重要的努力方向。什么时候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真正深入到老百姓心中?就要看老百姓腰包里放入的是不是很多的绿色金融产品,是不是通过自然资本的增值,使每个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使每个老百姓获得切切实实的收益。这个时候,国家不用做任何宣传,每个老百姓就会树立起非常完善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德国农村区域现在成为了全世界最富裕的第二大区域,仅次于英国伦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了农村自然资本的大量增值。我们也有这个重要想法。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引导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备設施、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都可以进行市场交易。这样就可以使农村更加富裕起来,更好地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当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像德国那样做到乡村比城市更美好。

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无论是个人做事,还是政府执政、企业管理,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

根据中国干部学习网录音报告整理

责任编辑:詹灿辉 富裕

上一篇:哲学硕士毕业论文下一篇:科学技术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