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范文

2024-04-10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1篇

摘要:语文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语文思维;培训策略

当遇到问题时,通过思考、分析等一系列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听、说、读、写等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语言运用方法的课程。语文思维的发展是理解语文实际使用的必要条件。现代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文素养。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与学习的主动配合过程,语文思维能力在教育与学习的互动中逐步发展,突破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1.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语文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具体化、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知的材料进行处理,并转化为合理理解的能力。语文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推理和其它合理知识。简而言之,语文思维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语文思维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在语文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材,使学生积极的思索和理解情感活动,进行感受和反思,获得灵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生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更为重要。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高中生思考,自觉进行思维训练。

2.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

语文思维能力具有渗通性、广度、交际等明显特点。渗通性是指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想象思维解决语文知识问题,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过程。广义作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语言知识进行思考的能力。为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概念和目标特征,深入挖掘语文知识中蕴含的深层价值。交际特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深入的语言和文章的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2.1加强情感教育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应积极进行情感教育,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运用语文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方法的启迪和指导。教师要改变课堂上传统乏味的教学方式,用情感激发学生培养语文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在指导时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领导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面对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传达乐观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的能力。举例来说,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的知识点时,在学生回答了自己的梦想后,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课文中主角的梦想,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維能力[1]。

2.2设定问题教育状况

老师能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语文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故都的秋》一章时,老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教师问道:“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怎样的秋天景色?故都的秋天风景有什么特点?”通过互相联系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活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观点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与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在提问与思考中的语文思维能力。

2.3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拓展学生的思维范围。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范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比如,在教学《雷雨》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让学生对文中的情感进行分析和探讨,当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文章的深层含义,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雷雨》鲜明复杂的矛盾特点,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去探讨解读文字中的深层含义,使学生通过对社会背景以及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思考分析,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本质,进而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深度和广度[2]。

2.4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听并记下了重要的知识要点。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呢?当前,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提问时,要采取问题的最大的优势,改变教授法的方法,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观点。在语文思想没有界限的时候,学生会积极参与学习,能够大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这就意味着教育目标的达成。举例来说,如果在文本中包含一个传奇人物,老师就必须把主角发展的主要痕迹结合起来,用故事的方法向学生解释。学生通过这些故事性强的角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课文,激发学习热情。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2.5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意识

由于高考的压力仍在,所以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高中生的任务较为繁重,学习时间也极为仓促,语文知识学习通常要支配很多时间,所以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时,也会倍感压力。形成语文思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努力的,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地开展语文思维培养工作,但是高中语文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形成语文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同时,必须要形成严谨的教学态度,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能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分带动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例如:学习《短新闻两篇》这样能让学生初步掌握短信息与新闻报道要素的文体,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关注新闻联播,有助于掌握新闻报道要素,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能够丰富并积累写作素材。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与学习,教师组织课堂探讨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趣闻轶事,或者是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口头新闻联播,也可以将重点立足在写出个人感受,能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全面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有助于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不断创新语文思维[3]。

结语

提高语文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学生要慢慢理解文章的含义,掌握写作技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在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能力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冬华.刍议高中语文教学高中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J].高考,2021(18):133-134.

[2]王秀秀.高中语文教学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1(16):88-89.

[3]刘春方.高中语文教学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5):87-88.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2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编写及排版要求

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

现将《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的编写及排版要求传给大家.请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各组组长按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5月份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好本组的培训工作,望高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各位学员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任务.

一、编写要求:

按照我市普通高中现行使用的普

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编选要求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创新性,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编写思想。

每部分的标题要与本学科使用的教材相吻合。

初步的排版要求:

1、页面设置:纸型 a4 ;页边距 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文档网格设39行;页脚插入页码并居中;其它默认。每篇课文用2页,页面要丰满,但不要涨版。

2.书写格式要求如下: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简案1沁园春?长沙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1

●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板书

3.下面把二中单晓蕾的“简案”发给大家,供各位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编写参考。

教学设计及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高中语文必修1简案撰稿人:单晓蕾

8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内容:本单元编选了四篇古代议论文,从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到汉代的贾谊以及唐代的韩愈,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中国传统儒家精神的延续和写照。《寡人之于国也》是第一篇,感受儒家精神、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将为后面三篇议论文的赏析奠定基础。这篇文章与学生初中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所表现的主要思想基本一致;论证严谨,层层深入,善用比喻,气势磅礴,很能体现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以”“之”在不同语境中

的意义、用法

2.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

4.评价孟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5.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掌握

2.孟子论证的严密性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学生课前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孟子与儒家思想。

二、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读。

形式:个人读与齐读相结合。

预期效果:①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②明确其为语录体散文,目的不是单纯了解其文体特点,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探讨问题做铺垫。

三、把握整体思路

教师抛出问题

《孟子》与《论语》一样,是语录体散文,全文由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构成,两个人谈论的话题是什么?如何谈的?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基本思路:梁惠王提出问题——孟子分析问题——孟子解决问题。

在理清论辩思路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比喻的本质入手,明确本体、喻体以及两者相似点,体会孟子回答问题的巧妙性。②培养学生对关键词、关键句的感悟能力:

第5段与第6段的总结句的提取——“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全文最重要的两个结论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分别由“则”“斯”这两个词领起,这两个词都是“那么”的意思,提示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注意这种提示性的关键词。 ③第7段与第5段、第6段的论证角度不同:

第5段、第6段侧重具体行动,正面论述;第7段侧重主观态度,反面论述。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总结归纳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并圈画出自己无法理解疏通的字、词、句。

第二课时

一、总结归纳重点应该掌握的字、词、句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解释,完成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学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深入探究

多媒体显示问题:

1.结合本文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

2.结合本文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3.孟子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观点,你认为有哪些现实意义?

这几个问题的探究,都以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为主,教师及时纠正偏差。

问题1:必须明确的要点——层层深入,善用比喻,排偶句式。

问题2:学生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以及初中的阅读积累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把自己查阅的资料印发给同学们,也可通过多媒体显示。而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思想必须明确两点——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问题3: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学生出现理解偏颇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不健康的情况,教师必须及时予以引导

纠正。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人并非是自然的主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要尊重自然,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合理利用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振兴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努力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

③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只有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才能使农民过上真正稳定的小康生活,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当前农村“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

民负担过重问题,如果不能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过重问题,农民生活的小康、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减免农民税是个意义非同寻常的举措。

·教学板书:

提出问题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五十步笑百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解决问题养生丧死无憾

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王无罪岁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向也应发生改变,不但需要利用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同时还应教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指导,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充分施展自身的引导、启发作用,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以下就简要论述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易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任重道远。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创新教学形式。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因为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然会主动参与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采用讨论式、演讲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更多的教学手段走进学校,教师将现代课程与科学技术相整合,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容量增大,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感情地朗读和优美的旋律,能调动学生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时、优美的音乐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语文这门课。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得语文课堂生动、活跃,加强语文学习的应用。

二、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这一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知识点繁杂、缺少逻辑性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明确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将这一节的内容充分地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教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因此,教师要在授课前通读教材,做好备课工作的第一步。只有教师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才能对教材内容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地、合理地设计。这一过程是激活教师思想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教师能否拓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其次,教师根据对教材的了解,为语文课堂教学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整个课堂教学计划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对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上,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另外,也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的拓展学习。将学生的拓展性学习切实地落实到提高语言能力方面上,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对学生拓展学习的计划制定,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制定这方面的计划时,也要格外细致,使学生的拓展性学习能够落实到实处。

三、强调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1、精心设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习上,学生只有存在疑问,在认识上才能感到困惑,产生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疑,深入钻研教材,确定重难点,选择的教学切入口,问题力求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另外,教师不仅自己精心设疑,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对问题敏锐的洞察力,造就学生敏于发现、勤于发现、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还要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不盲从、不违心、不惟上的良好品质和学习上的批判精神。通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2、训练求异思维,促进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协调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在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问题。小到标点、一个词语,大到篇章分析,都可以引导学生多向比较,展开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对各种语文材料研读时,要启发学生各抒己见,不追求答案一致,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思辨,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选取新颖而独特的观察、认识角度去探求事物,表达出自己不俗的认识和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训练自己的语言思维,使带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写作闪亮登场。

四、采取小组合作探讨的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学习的方法已经成为其必然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失成为一种提高学习效率较好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既能给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也能确保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讨论中来。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精心地设计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想象的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有的语文教师上课便让学生自己看书,没有目标及具体要求,没有提示,没有指导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学生一看到底;觉得文章没有什么可讲授的,学生能够轻易读懂。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自主。让学生自主讨论发挥各自的思维,也许10分钟就能让学生超脱文章的范围去扩展去探索,联系实际联系政治,将高中语文的广泛性发挥实质。

总而言之,要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的热点。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主动进行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菊玲.教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J].教书育人,2011(16).

[2] 杨 宇.关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探讨[J].大观周刊,2012(49).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4篇

摘要:现如今,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讲,如何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效的课堂管理能够有效协调人际间的关系,吸引高中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使语文课堂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优状态。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为了保证其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管理;有效性

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教学并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专注度及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等,都非常影响教师实际授课的水平。为了避免其由于课堂秩序较差等情况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下降,对班级进行高效的课堂管理是极其必要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探索如何维持班级内的课堂秩序,还应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重视对课堂的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运用正确的教授方式来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听讲。要想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适当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并且对其自身进行一定的约束。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是无法保证班内每个同学都集中注意力听讲,对于这种情况来讲,教师不能用过于激烈的语言去批评学生,更不能中断课堂上的教学,那样将会影响更多同学的学习。对于上课走神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多“瞅”他一眼,或是在讲课时多提问他一下等,间接地纠正其上课走神的错误,如此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中来,还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进程。但是对于上课走神的学生,不仅是因为学生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导致学生上课时产生走神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内容,适当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逐渐探索出属于其自身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對人教版必修一第五课《荆轲刺秦王》进行教学时,教师如果生硬地讲授本篇文言文,则会导致课堂内容较为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荆轲其人其事的来历进行一定的讲解,并在班级开展一个讨论活动,让班级同学探讨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原因促使其具有舍生忘死、反抗强暴的精神,使学生能够通过探讨并结合实际的历史背景,逐渐深入本篇文章的学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

(一)及时了解学习情况

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无论是教师的批评或者是建议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实际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面谈、写信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地了解其变化情况,并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变化。

(二)恰当地进行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提问,并对回答较好的同学进行适当的表扬,可以这样进行表述:“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不错,大家可以向他学习,老师相信你日后会做得越来越好的。”对于回答较差的同学,教师不应该是进行批评,反而应该像这样说:“这道题本来就具有一些难度,如果你再仔细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会回答上来的,下次提问我还会叫你的哦!”对于上课举手提问的同学,如果他的问题较为简单,教师可以这样说:“你提出的问题较为简单,但是我相信这一定是经过你仔细思考后的问题,其他同学也要像这位同学一样,勇于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巧妙地运用语言,适当地对课堂进行一定的点评,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后续语文课堂的教学管理。

(三)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知识竞赛等活动,比如成语接龙、诗词闯关等活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其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积累到一系列知识,并且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成语接龙的比赛,成语接龙极其考验学生的成语积累量,可以将班级内的成员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比拼,选出每组的最强者,然后每组的最强者进行比拼,从而选出班级内成语接龙的最强者。教师可以对每组的成语接龙最强者及班内成语接龙的最强者进行一定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并不定时地在班级开展一系列这样的活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后积累成语及古诗词等内容的自主性,还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文基本素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教学情境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运用到高中教学的课堂中来。因此,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来讲,教师可以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明确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运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适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其能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其班级课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情绪变化,适当地改善其自身的教学管理方法,尽量采用更加柔和的手法来对班级进行管理,避免高中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管理更加有效。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5篇

教学经验论文

2012.1.3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五味俱全”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

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导入“新闻味”,让语文教学“导航”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

上一篇:读写教学论文下一篇:成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