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档案管理范文

2024-05-03

税务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税务管理;税务风险;防范;化解

1、前言

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对其涉税业务和纳税实务所实施的研究和分析、计划和筹划、处理和监控、协调和沟通、预测和报告的全过程管理行为。它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其中的税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税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客观存在,管理者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积极应对所面临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

2、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主观原因

企业的纳税意识淡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工作,所以在企业的各个部门的经营活动中都会产生风险,由于企业的纳税观念不强,对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在税务管理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财务部门来处理,在企业的内部没有形成税务管理的系统。甚至一些企业在管理税务时,为了企业的利益,违反税务管理操作,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上疏忽,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小,所以会产生企业税务管理的风险。内部的控制,是企业得意发展的重要保障,这都对企业税务管理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的企业在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力,系统不完善。

2.2客观原因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对对企业管理上缺乏一定的法律标准。所以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出新的机率增大。税务机关执法的规范性不强,执法的证据也不充分,容易引发企业的税务风险。我国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税收政策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给是税收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利益而开具虚假发票,这也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

3、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培养企业纳税诚信文化

每一个企业都存在一套特定的企业文化,它影响着企业待事方法和风格。如果一个企业文化是不诚信或无视法律约束和不遵守社会公德的,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有违反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的可能性,企业对税务管理的态度也受其自身文化的影响,可能存在税务风险或者税务风险较高。诚信、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减少税务风险,企业文化会培养企业员工形成一套工作风格,包括遵守税法和诚实信用的纳税。在此企业管理层的作用非常关键,企业诚信纳税文化的培养和形成需获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认同和支持。

3.2加强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

对于政府来说,税收具有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控职能。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制定不同类型的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由于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税务执法机关则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企业在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详细了解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只有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税收优惠政策最大化的运用,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避免无效规划,这是税收筹划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企业要防止“对协调与沟通”的曲解,即认为“协调”就是与税务机关的个人搞好关系,使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达到少缴税,不处罚或轻处罚的目的。当前,随着税务机关稽查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国家反腐败和对经济案件打击力度的加大,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帮助企业少缴税,反而会加大企业的涉税风险。

3.3提高企业管理效力

对税务风险进行规避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有不少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对税务管理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很多企业也针对税务风险规避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企业仍不可避免地要为税务问题承担风险,说到底,企业对税务风险的规避能力,实际上是由企业的管理效力决定的,但企业管理效力不足,却是我国大多数企业运营中的短板。因此,提高企业管理效力是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建议企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管理效力:使用现代税务管理软件、对管理本身实施监督措施。某大型旅游产业集团公司因业务繁多,外勤导游更换频繁,企业税务管理无法及时处理税务风险,企业领导层决定使用某信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税务管理软件,将企业各部门的财务流动集中管理,在软件平台上,企业实现了财税管理、投资管理、市场风险预测等多种企业管理工作,有效地解决了税务风险问题;某大型软件生产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十分繁重,企业管理者常因为管理疏漏而使企业面临税务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管理者号召全企业成员,尤其是生产和销售工作人员集体学习税务相关的法律,将企业运营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税费进行详细的区分,通过企业员工的税务分析,企业管理者很快找到了管理疏漏,有效避免了税务风险。由此可见,企业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监督的行为使企业管理效力有所提高。

3.4建立有效的预警报告机制

企业应定期进行税务报告制度,报告的期间长短取决于企业所处税务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自身的风险偏好,报告应全面分析过去的季度或半年时期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和下一时期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在谈判、合同、交易等各方面的税务风险点,在计税、报税、纳税等程序环节上的税务风险点,在税收筹划、优惠政策利用等方面的税务风险点,以及针对各个风险点的控制、防范措施及采取措施取得的效果等。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国家颁布的税收政策将直接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造成严重影响的,税务管理人员必须及时作出反应,将该变化的内容、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试解决方案等问题书面报告给管理层,最终确定有效的控制、调整策略。

3.5通过税务风险防范实现企业的社会职能

企业经营实际上是经济组织履行其社会责任的过程,企业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包括三个方面:以企业的信用形象来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以企业经营为企业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平台;在经营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的经济管理。通过税务风险防范,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企业纳税风险,维护纳税信用;税务风险可能带来公司管理层的变动和人员受损,引发公司和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通过税务风险控制,降低税务风险,可以减少相关管理人员的错误,减小或消除税务风险给管理层带来的影响,进而保证公司的结构稳定,保证员工不丢饭碗;实施税务风险防范,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创造和谐的征纳税关系。

4、结语

企业的税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企业要充分重视企业的税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在建立有效的企业税务管理系统时,企業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税务管理系统。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制的管理,使其更加的系统化、制度化,增强企业的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

[2]胡国强,吴春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研究综述与框架构建[J].会计之友,2012(11).

税务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过程一定要公正、合理。公开很重要,不能够黑箱作业。把每个职工的优点、缺点很明确地告诉他,到年底,要做考评,职工自己先打自己的考评这样出来的结果,是应该比较公正、合理的。另外,职工一定要让他干他喜欢的工作他能干多少?一定要和职工谈,他对他的结果要负完全的责任。做了这些事情后,到时候你做不出来,你不能怪你的领导,你要负责任的。我们直接跟他年底奖金及每月的工资考核奖挂钩。,把职工个人的生涯目标跟绩效结合在一起。后一点,一定要简单易用。说句心里话,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感觉对这个(绩效项目)是不太喜欢的,我一天忙得很但有的很闲。我的心里很不平衡。通过我局今天学习北京奕和胜公司的绩效管理到了现在,我才感觉到绩效管理要重视职工的自我主动性。应从激励着眼,纯粹为完成指标采用绩效考核单纯扣分是最简单的形式。赶鸭子上轿的做法也是不可取,其结果也只能适得其反。一个好的激励措施能使人主动的去完成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专管员管户上,管户多扣分多、不管户的扣不着,工作干得越多扣的月多。考核的职能科室扣不到分,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又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公平,是我们希望的。

过程一定要公正、合理。公开很重要,不能够黑箱作业。把每个职工的优点、缺点很明确地告诉他,到年底,要做考评,职工自己先打自己的考评这样出来的结果,是应该比较公正、合理的。另外,职工一定要让他干他喜欢的工作他能干多少?一定要和职工谈,他对他的结果要负完全的责任。做了这些事情后,到时候你做不出来,你不能怪你的领导,你要负责任的。我们直接跟他年底奖金及每月的工资考核奖挂钩。,把职工个人的生涯目标跟绩效结合在一起。后一点,一定要简单易用。

税务绩效管理培训心得

7月13日、14日,我参加了由人合众人的马老师主讲的《圣杯:绩效管理的实务与应用》课程,在课堂上,马老师主要从绩效管理的概念、作用、目标、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讲解,使大家对绩效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马老师采用沙盘模拟的形式,通过连续剧似的管理实战沙盘,让我们经历六个管理时间,直奔绩效管理的四大目标:RMCS,即团队业绩、团队士气、团队能力和流程系统。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绩效管理的经典理论,从关注人、事和关注短期、长期业绩的四个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考核、激励、辅导、授权四个提升团队绩效不可或缺的管理行为,为管理者提供最佳的实践方法、工具和行动建议,进而更好的实现组织的绩效目标以及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营造一种高绩效的文化范围。下面我就结合这次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日常工作中感触最深的地方谈谈我的感想。

一、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直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员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也是我们平时头脑中的错误概念。通过培训,在老师深入浅出的剖析讲解中学习到了一些新的绩效管理的观念。

二、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是需要互动参与的,需要花大量时间用在沟通上,使各部门关键性指标考核存在于流程过程中,而我们平时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缺乏太多的沟通!同时,关键性指标不能过于太多,3-4个,要灵活,也要能控制。而我们现有存在的问题是绩效管理当成了绩效考核,到了月底考评打分,缺少中间控制过程。在制定绩效考核

指标时,需要根据部门的价值观及相关文化为导向来制定,比如我们部门提倡什么/禁止什么等等,我们都可以将这些相关的要求固化到绩效考核指标中;

三、 在绩效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提前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对策,避免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走样,绩效考核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

1、员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工作中不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首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只为完成自己的指标,对于工作中同事遇到的困难也不像从前那样伸手援助,而是坐观其乱;

2、干得多、错得多、扣得多,使员工推卸扯皮,不想多干工作,导致员工积极性不升反降;

3、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利益,跨部门的多个岗位协同完成的工作,奖罚不分明,甚至只奖最一线的、能直接带来效益的部门员工,使得其他部门员工牢骚满腹,心存不满。

4、绩效考核时采取法官角色,与协助员工发展的角色相冲突;又或者员工们认为绩效考核不公平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导致绩效考核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说的清事实,明确当前现状,不是对于问题的一个赘述,也不是对于问题的演绎,而是确实的、具体详尽的明确当前现状,分析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的体现,并把这些现状与相关各部门沟通进而解决问题;

2、写的清计划,每一项行动都应该经过周密的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详略得当的部署,以及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状况的相应措施都是保障后期执行的有力保障;

3、做的清过程,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流程需要规范,只有过程清晰

明确才能清楚的显示出各个环节直接的权责,对于结果形成贡献;

4、要的清结果,对于结果的强调似乎显得可笑,因为绩效最终必然体现在结果,但对于绩效而言既应该是平衡目标的体现,又应该经过清晰的量化而不至于在执行中模糊。

四、 绩效管理目的及意义是为了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进步,这并不仅仅是为了薪酬体系的设计,绩效管理得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和员工的绩效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绩效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公司而言,可以作为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改善的基础。通过整体绩效管理,可以发现公司运营状况,及时了解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修正策略,跟踪行动计划和绩效结果,从而保证发展战略的实现。

2、就个人而言,可以了解员工长期的绩效表现,同时可以针对性的开发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绩效能力,并且作为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选拔、晋升的参考依据。当然,在绩效管理中,一定要保证对员工绩效过程的跟踪,而不仅仅关注结果,只有全面了解员工绩效过程的表现情况,才能准确评估员工的发展趋势。

应该来说理论对于我们有引导的作用,绩效管理这项管理活动也会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不断地完善。希望在我们不断完善公司绩效管理的同时也不断实现公司绩效的飞跃! 税务绩效管理培训心得

绩效管理是对企业、部门或员工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职责权限范围内的业绩和行为所进行的以目标和目标执行结果为导向的全程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及考评结果应用四个主要环节。绩效管理遵循的准则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准则,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P-D-C-A循环准则。

这其中,绩效考评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上承绩效计划和绩效实施环节、下启考评结果应用环节,是企业阶段性绩效管理成果检验的标尺,也是各级员工绩效评价和绩效激励的发动机。但孤立的绩效考评是无法实现对企业绩效的有效管理的即使考评方案本身天衣无缝。绩效考评必须通过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和考评结果应用之间的彼此支持和积极互动,才能实现绩效管理的整体效益,这已成为国内管理学界和企业管理界的共识。

然而,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总是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绩效管理的整体效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了四个解决办法:

一、引进目标责任书管理

确定绩效目标的法律地位、明确与绩效目标相关的权力、责任是企业绩效管理者首先要应对的难题,它决定着未来的绩效管理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在绩效计划过程中,许多企业的管理者懂得将自身的绩效管理与其年度目标紧密相连它们将企业的年度经营发展目标通过KPI(关键绩效指标)等方式分解为各部门和各级员工的绩效指标,力求通过努力完成下级目标逐级支持、保障上级目标的实现,最终确保企业各阶段总体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本是非常好的思路。然而,许多企业绩效计划阶段的管理工作仅仅进展到这里就停滞不前了,绩效目标的法律地位及与绩效目标相关的权力、责任仍处在严重缺乏依据的不确定状态中,绩效目标的权威性无以树立。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引入目标责任书管理。

目标责任书是建立在企业目标绩效管理体系基础上的、企业员工与其直接上级之间通过协商签订的、明确员工在一定时间、空间、职责权限范围内的绩效指标以及员工与其直接上级在绩效指标管理过程中各自权利和义务的工作协议书。目标责任书是对员工及其直接上级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权限的说明书,是员工职位说明书的阶段化和具体化和员工劳动合同书的重要补充,也是连接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纽带。只有劳动合同管理系统和目标责任书管理系统同样达到科学、健全的程度,企业才能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牢固基础。目标责任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各项目标完成的标准和时限

2.各项目标实施的方法和步骤

3.各项目标实施的难点和针对性措施

4.各项目标实施所需的资源支持

5.上下级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责任

6.目标调整 7.违约处理

目标责任书不仅将员工阶段性业绩、行为目标本身以书面契约的形式完全量化确定,同时将目标实施以及影响目标实施的各种相关要素以书面契约的形式量化确定,大大降低了目标执行过程中不确定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的成分,使员工及其直接上级在绩效管理中的各种失职行为“无处藏身”,大大减少了目标执行过程中责任不清、投机取巧、相互推诿的可能性。

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周期也有很大的讲究。许多企业喜欢按年度或按月度签订目标责任书。其实,对大多数企业来讲,这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情况在一年之内会出现很大的起伏,按年度签订目标责任书需要对长达12个月内外的情况进行准确、精密的预测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全面量化指标。这对很多企业而言有非常大的难度且管理成本极高。若放弃全面量化原则,目标责任书就又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按月度签订目标责任书则会使管理活动变得非常频繁,对企业的经营运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各级员工产生严重的厌倦、抵触情绪,造成管理价值的严重扭曲,其长期可操作性极低。若将目标和有关条款简化,目标责任书同样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般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按季度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严格贯彻执行;当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同样以契约方式调整目标责任书。

二、引入直接上级记录表管理

众所周知,绩效实施是各类企业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的“软肋”。由于缺乏全面、翔实的日常绩效管理记录,许多企业都为自己打造了大量的“12月积极分子”,即1年之内1至11月都处在漫不经心、低质低效的工作状态中,一到12月却都突然变得积极肯干了起来。原因很简单:企业要发年终奖了! 仅仅在绩效计划阶段建立目标责任书管理系统对于确保绩效管理的成功还远远不够,为了保证日常绩效管理的品质,使日常绩效管理能够真正发挥其在全程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未来的绩效考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就需要引入直接上级记录表管理。

直接上级记录表是直接上级对作为绩效管理对象的全体下属员工每周工作业绩和工作行为表现进行记录的日常管理文档,是各级管理人员有力的管理工具。直接上级记录表以下属员工个人为单位分别记录,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每周根据规范认真填写并按时抄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内部人员反馈信息汇总(包括积极的反馈信息和消极的反馈信息) 2.外部人员反馈信息汇总(包括积极的反馈信息和消极的反馈信息) 3.奖惩记录

4.工作检查记录

5.工作辅导/培训记录

6.结论

为了便于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每位上级的直接下属最多不应超过12人。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现状是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

直接上级记录表有利于绩效管理原始记录多维、充分、及时、客观的收集、汇总,能够使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员工个人绩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迅速进行针对性的工作辅导、职业培训或管理调整,有效促进员工个人绩效的实质性改善,实现绩效管理的事前控制;同时,它也有助于提高直接上级对于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树立直接上级的管理权威,有助于直接上级改进管理自身理念和管理作风。

对直接上级记录表的管理是绩效实施阶段的最重要的工作,该工作的完备性、规范性和及时性是企业绩效管理水准高低的“分水岭”。

三、绩效考评者培训

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工作中大家接触最多的部分,然而,绩效考评恰恰是绩效管理过程中问题最为集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绩效考评存在大量模糊认识的现象在许多企业极为普遍。不少企业的管理者甚至在绩效考评开展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仍然不清楚其基本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这造成了许多的不必要管理矛盾,甚至使企业付出了难以估量的沉重代价,使绩效管理走到了它的反面。大量调查数据表明:由于绩效考评者的不规范操作所造成的人员流失、绩效低迷、管理冲突和劳动争议占同类问题的50%以上。为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就需要重视和开展绩效考评者培训。 绩效考评者培训是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的、针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的有关绩效考评理念、方法、技术和规范的专题培训。绩效考评者培训可采取企业内部培训师和外聘培训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绩效考评者培训开展的最佳时间应当是企业绩效考评工作开展前一个月。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绩效考评理念与绩效考评原理

2.绩效考评的方法和技术

3.绩效考评评分标准

4.绩效考评实施规范

5.绩效考评结果反馈规范

6.绩效考评投诉处理规范

绩效考评者培训能够澄清各级管理人员对绩效考评的模糊认识、统一各级管理人员在绩效考评操作中的规范,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同部门、不同管理者在绩效考评实施过程中方法不

一、标准不

一、主观随意、简单片面等情况,大大提升绩效考评工作的水准和实际效果。

四、绩效管理处罚条例 大多数企业在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和绩效管理长期实践活动中都曾设计过种种试图包治百病的“方法”和“手段”,却很少想到要通过引入处罚条例的方式来对此进行积极主动的管理这也是很多企业绩效管理始终软弱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绩效管理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有激励的成分,也有控制的内容。缺乏刚性的处罚条例,任何管理体系的权威都无法得以有效的建立。这早已为无数中外企业正、反两个方面的管理案例所反复证明。鉴于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制订针对绩效管理的、专门的处罚条例也就决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应当成为企业奖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内部激励原则的重要补充。在绩效管理中运用绩效管理处罚条例是不可或缺的。绩效管理处罚条例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

2.处罚种类

3.处罚条款

4.裁决与执行 绩效管理处罚条例的管理对象是企业全体员工在绩效管理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既包括基层员工的违规行为,也包括各级管理者的违规行为;既包括绩效计划和绩效实施中的违规行为,也包括绩效考评和考评结果应用中的违规行为。

绩效管理处罚条例的制订和执行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积极、健康的绩效管理秩序,有利于鞭策各类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提高综合素质、规范自身行为,有利于维护绩效管理的严肃性,并最终从制度上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

税务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近年来, 市场经济演变越来越剧烈, 我国企业经营也出现了很多弊端, 其中税收不合理使得企业声誉和业绩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很多企业希望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走出国门, 在全球建立市场。但就因为企业对被投资国家和地区的税法管理不了解而止步。因此如何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税务风险的若干问题

2.1 税务风险的概念

简单来说, 税务风险就是企业因为自身的行为决策、税务决策而不能及时正确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导致其自身受到法律制裁, 经济收入和名誉都受到严重损害的一种风险。

2.2 税务风险的特点

(1) 主观性。企业中负责税务的工作人员和税务权威机关对税务制度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双方都带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去理解固定的法律法规, 这也就直接税务风险的发生。

(2) 必然性。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以获得最大营利为目标的, 而税收又是国家决定强制实施的, 这两者之间从根本出发点上及时相互矛盾的。一方面, 企业在税务上总是努力达到税务最小化, 这就容易出现税务信息虚假、不对称的现象, 另一方面, 国家的税法制度是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而企业获得最新的消息的速度是比较滞后的。因此, 企业的税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 我们只能采取合适的措施手段防范和减少

(3) 预先性。企业开展日常经营和财务核算时, 税务风险就已经潜藏在经营决策整个过程中。也就是说税务风险在企业工作人员执行任务时就已经存在于我们身边, 所以在时间上来说, 税务风险是可以预测和管理的。

2.3 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在经营时只是重点关注了如何提升经济收益, 对税务方面没有下功夫, 尤其是税法意识淡薄。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纳税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 但仍没有培养出纳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直都是在国家法律的强制下运行。这也就出现了企业对纳税认识不全面的结果, 未能及时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和医务。同时, 企业也未能完全明白自身所享有的权益, 一味地只知道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缴税, 未能确切保证自身的利益, 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所受的损失, 最终就出现了税务风险。再者, 企业管理者未能完整的认识到税务风险, 继而导致了企业在运营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出现的税务问题管控不足, 存在漏洞, 企业各部门联系不紧密缺乏配合, 都会可能产生税务风险。企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企业税务风险的高低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两者之间成反比关系。税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无法正确地表达出税务中所存在的问题, 与企业高层沟通存在问题, 未能进行有效的管控措施。

3 企业税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3.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目标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以及相关信息可靠真实, 能够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健全企业内部税务控制体系, 使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风格规范化, 明确每位员工在计划、决策、执行、反馈之中的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和义务, 形成科学的分工配合制度, 注重内部审计工作, 使其可以独立监督管理公司财务工作, 不受其他杂乱因素的影响。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前提, 建立税收评估体系,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税务风险能及时地评估, 阻止其蔓延吗, 造成更糟糕的影响。

3.2 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养

从以往经验来看, 违反税法的大多数行为是税务人员对国家税法不了解、不清楚、未能完全领悟其中含义造成的。企业应该重视财务人员的挑选, 不能是只依靠着工作一段的经验就可以随意应聘这份工作, 人事部门可以去各大高校招聘综合性的专业人才, 并在之后的工作中安排技能培训, 强化工作知识, 不断磨炼掌握工作经验,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使其能够将书中所学与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操作灵活地结合起来。当在税务评估中发现问题时, 能够及时地给予正确有效的判断和防控措施。另外, 高层也应该注重财务工作者的思想道德, 注重其职业素养的培养, 使其在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财务工作的原则, 按照会计准则调整自身行为, 认真仔细的对待每一项财会业绩记录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税务工作者。应该有只有按照事实报税才能推进企业长久安全的运营下去的思想。

3.3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交流

国家如今提倡创新驱动战略, 在该背景下, 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格式也是飞速地发展起来, 税务来源不断地增加, 税务政策也是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税收人员应该巩固自身终身学习的观念, 密切的关注税收新政, 及时了解并掌握关于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调整, 做到可以灵活运营税收法律为企业节税避税。日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与税收机构沟通, 了解当地税务机构的税收管理特点和具体操作要求, 避免因为理解透彻税收政策而产生的税务风险。应该在十分确定的情况下再进行操作, 减少不必要的税务处罚、承担不必要的税务责任

3.4 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构设置

要想快速提高体制的运转效率, 有效管理税收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我们就可以建立扁平化、实体化的税务管理机构。税务总局应该承担起扁平化税务管理机构的总部, 主要负责战略制定、推送任务和审核评估, 作为风险评估的应对部门。另一方面, 是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协调机制。纵向协调机制各大企业部门税收管理的常规化和规范化, 将各地分公司涉税数据统一汇报到上级税务机关, 总机构再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定期将整理好的数据发送到企业内部的公共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市场经济持续增长与发展的背景下, 企业面临着生存挑战和发展机遇的同时, 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 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方法,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着, 经济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税务部门应以相关税务风险管理为基础, 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 分析评估现阶段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对整个过程开展控制。本文主要讲解了企业在税务风险中认识以及所采取的管控措施。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磊, 李艳芝.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5 (41) .

[2] 马婷.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投资与合作, 2014 (11) .

税务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不断发展,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愈发强调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中国的管理会计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管理需要赋能,从财务角度看,就需要应用管理会计的知识技能去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管理会计作用和原则的阐述,分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进而提出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探析强化管理会计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路径

随着我国财政部大力推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并印发关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企业管理会计职能的应用,如何在企业内部更好的应用管理会计,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士如何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如何加强企业管理会计职能,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一、管理会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会计具有管理活动的本质,会计具有规范组织内部管理的责任和功能。企业管理会计是会计的分支之一,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需求,通过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将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评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关信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会计是以数字为驱动、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体系。

(二)管理会计的作用

1.有助于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

企业面对VUCA时代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严峻艰巨的经营压力,企业想要获取竞争优势,在战略上要抢占先机,财务数据的“快、精、准”是基础。管理会计有助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类工作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信息不仅包括经过加工整理后的财务信息,也包括内容和形式特定的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如过去的和未来的、实际的和预算的、部分的和整体的、技术的和市场信息等经营多元化信息数据。

2.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价值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价值的创造依靠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财务贯穿于企业价值链的始终,包括市场、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物流、售后等,管理会计的职能体现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通过全面预算将公司战略进行分解,财务并主动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会计参与预算的执行控制,并通过会计的语言及财务分析及时对预算进行分析,对业绩进行评价,并监督考核,从而直接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创造价值。

3.有助于企业风险管控和业绩考核

管理会计职能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预测和管理能力,因掌握了大量多元化的信息且参与各业务部门的各环节业务,能更好的预测在未来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识别风险后及时进行应对,搭建企业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为了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财务需要严密跟踪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应用战略地图、平衡记分卡等管理会计工具来作为企业各部门进行绩效业绩管理,并为管理层修订决策、调整预算规划提供客观依据和支持。

(三)管理会计应用的原则

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

管理会计应当以战略规划为目标导向,并持续进行价值创造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融合性原则

管理会计应当参与企业相关的各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将业务和财务进行有机融合。

3.适应性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不能一概而论千篇一律,而应当参考企业自身的规模、性质、管理水平、发展阶段和治理水平等,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环境与特点相适应。

4.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需要平衡管理会计的成本和收益原则,有效合理的推进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关系人,如所有者、债权人、税务机关、监管机构进行报告。财务会计强调过去活动的财务结果。强调客观性及可验证性,准确性,强调企业整体报告,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并强制对外报告。

管理会计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报告,以进行计划、控制和决策。强调影响未来的决策,强调相关性、及时性、强调企业分布报告,且无需遵循准则,也非强制性。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根本区别在于,财务会计为满足企业外部需求服务,而管理会计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层的需求。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者虽工作内容不同,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二者的相互融合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根据二者的工作内容特点与工作目的可以看出,二者在相互融合方面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财务会计是核算的基础,为管理会计分析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颗粒度细化的准确数据。只有财务会计核算基础的可靠扎实准确,在其基础上发展管理会计职能才能稳固,否则就成为空中楼阁。从财务行业来看,传统财务会计逐步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流程梳理之后,程序化、规范化、重复性的工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在这种环境下,财务工作重点自然要转向管理会计。因此,二者的相互融合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根据二者的工作内容特点与工作目的可以看出,二者在相互融合方面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促使二者有效融合,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充足且有力的支持。

三、现阶段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现状与挑战

(一)管理会计发展的会计基础薄弱

目前在不少企业中,财务工作仍呈现分散的特点。不少大型企业很较多分支机构,也就有很多财务部门,每个部门有几个人到几十人不等,每个人依靠各自独立见解完成工作,政策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数据、流程和信息不统一。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标准化会计处理程序,将经营活动前端复杂、多变的交易数据压缩过滤,这使得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丢失最能真实反映业务经营状况的过程数据,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导致无法提供精确的经营决策支持。

(二)管理会计思路需要转变

目前还以部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工作思路过于传统,财务与业务相对封闭隔离,财务与业务互动较少,财务常常关在部门内部守着账目,很少与业务部门打交道。财务工作不能满足业务要求。随着业务的发展,对于财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财务往往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其次,无法满足业务发展和决策所需的大量数据支撑。传统财务工作是从财务角度而非业务角度看数据,以汇总报表的方式记录业务发生过程中的少量数据,不能帮助业务发展;再次,不能满足业务决策支撑,没有深入到业务单元。

(三)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缺失

管理会计需要专业人才,而目前我国现有的会计人才结构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需要。现阶段基础会计的人员过多,而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高端人才缺口过大。随着企业管理会计需求的持续加大,财务从传统的会计职能转变为管理会计职能的需求也更加强烈,而在实践工作过重财务人员的能力及素质无法提升,财务人员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实践工作中不够重视创新,经常受一定的因素限制,影响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管理会计中信息化基础薄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不少企业财务管理有了信息系统支撑,但不少公司的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尚未真正进行全面的数据互联互通,业务与业务、业务与财务之间数据缺乏贯通形成大量信息孤岛;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口径存在差异,数据缺少统一标签,难以核对数据一致性并进行跨系统分析。因此很多财务及管理会计的工作还是通过手工方式处理。这样的特点导致财务工作出现很多问题,包括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等。

四、强化管理会计职能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以财务共享服务为抓手

阿妮塔霍兰德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提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纷繁复杂,如何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和过程中都秉承这一目标呢?其实,每一个企业,虽然其规模、商业模式、管理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最终都会抽象成为业务循环、管理循环和信息循环。具体而言:第一,业务循环。企业的市场、研发、生产、销售等是一个完整的企业价值链条,每一个环节为用户创造价值。如何保证每个环节的高效至关重要。第二,管理循环。公司战略如何规划落地,如何制定新的计划,如何执行和分析,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第三,信息循环。这也是会计最本职的工作。管理是一个决策的过程,而决策过程本身需要数据、模型和算法,这些就依赖信息循环。财务人员需要和业务深度结合,从业务中来,到管理中去,获取管理所需要的大量数据支撑,这是会计工作最根本的定位。

所以,财务工作过程其实就是数据、报表和信息的生产过程。传统模式中每个财务部就是一个小作坊,存在数据、流程和信息不统一弊端。企业发展壮大后,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将财务工作专业化分工,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设计以及信息系统的支撑,完成工业化大生产的改造。通过共享服务作为财务的中台,把财务能力在中台积淀下来,把财务数据积淀下来,形成业务中台和财务中台。以财务共享服务为管理会计建设的抓手,借助于日益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通过专业分工、将财务流程标准化和精细化,极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思路的转变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思路的转变管理会计有两个重点,即“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管理会计的落地关键在于观念”。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价值创造的一系列行动,帮助企业在适应VUCA时代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减少严峻艰巨的经营压力,目前的管理会计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切有效行动的最根本动因都来自于观念的创新。财务需要打破传统财务工作的固化思维,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传统的账房先生,转变思维,认识到财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转变为企业价值的守护者和创造者。

管理会计本质上是服务于企业内部运营决策管理的,必须做到业财深度融合,财务部门不应该只是在办公室等着单据、被动地做账,而要主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到业务一线共同定义数据来源、信息流程、内部报告体系,成为业务部门的战略合作者。财务部门除传统的会计职能,还要建立管理会计职能,加强财务业务BP(财务业务合作伙伴)职能,如研发项目财务、供应链财务、产品财务、营销业务财务,战略财务支持等角色和岗位。

(三)提高财会人员管理会计素质水平

正如许多其他领域一样,管理会计也面临着人工智能、区块链、认知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大量新技术的冲击。根据IMA最新发布的《管理会计能力素质框架》,新框架提出6大核心领域,充分展示了数字时代下财会专业人士所必须的核心技能,助理其更高效的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并为该行业的人才管理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引。管理会计六大能力类别概况为:

1、战略规划和分析:预见未来,领导策略计划进程,引导决策,管理风险及监控业绩。

2、商业敏锐度和运营:作为跨部门商业合作伙伴,对公司运营实施变革。

3、报告和控制:按照相关标准及制度,衡量并报告组织业绩。

4、领导力:与业务和职能部门合作,鼓励团队实现企业目标。

5、技术和分析:通过管理技术和分析数据,以促进企业成功。

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展现可持续商业模式中所必须的职业价值观,道德行为以及遵纪守法。

为加强企业管理会计职能,必须要拓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范围,加强管理会计人才梯队建设。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努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企业可以借助外脑,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咨询公司的专家等走进企业,传授交流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可以从财务组织中挑选优秀骨干人才走出去,向其他优秀企业进行研学,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二是要建立业财融合的运作体系和机制,通过管理会计人员和业务部门人员的双向培训及双向流动,强化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经营分析的能力;三是要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对财务数据的敏感性,加强财务报告分析,协助管理层进行战略分析和管理决策。四是在财务内部打造争优竞争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和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激发财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如果把一个财务组织比喻成足球队,守门员就是合规和内控,后场是核算、资金和税务,中场是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而前锋是业务财务,要深入到业务单元去,成为产品财务、市场财务、项目财务等。

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要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首先,要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目标一致,朝着企业的战略方向努力。薪酬绩效考核机制决定了员工行为,绩效考核体系评价员工做多做少,薪酬机制解决多劳多得问题预算管理是绩效考核的基础,也是公司战略落地的基础,通过这些工作把公司战略、预算管理、薪酬机制、员工行为形成闭环,管理才能有效运作起来。第二,管理会计是构建一套体系,在体系中有组织、流程、目标、数据、分析,最后通过考核奖励措施激励各个业务单位。

(五)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实现财务数字化。财务数字化与之前传统财务部门存储数据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财务数字化是用数据支持分析,用数据管理、决策和经营。实现财务数字化需要做三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向业财的转变,二是从事后向事前转变,三要从数据生产者向数据使用者转变。

四、结语

总上所述,财务部门是企业天然的数据中心,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在洞察客户、规划预测、战略成本、决策支持、评价激励、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真正创造价值。不断加强经营风险管控能力、打造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强化企业管理会计职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陳东升. 管理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R].CMA官方服务号,2020,(6-11)

[2] 刘国祥. 会计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管理会计创新路径探索 [J].财会学习,2021 (36):68-70.

[3] 邓菲.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会计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中国商论,2021(13):153-155.

[4] 卢思琦、饶艳超.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助力改革与发展[N] .中国会计报,2021 (7).

税务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形式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日益完善,且管理方法逐渐向具体化进行转变。而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及改革。本文简要叙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以期为企业经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相关企业经营内容较多,相对其财务管理工作也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其管理人员必须对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科学、有效的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及规划,从而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1.1 方法创新不足

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前提。但部分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错误的认为只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就能够杜绝产生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而致使部分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方法仍旧过于传统,不知变通,造成财务管理方法与社会市场发展形势严重脱节,甚至还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1]。另外,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创新意识及财务管理氛围不足,就会直接引起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对于企业经营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断降低,其工作质量也难以提高。

1.2 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制定的不够完善或者合理,缺乏科学、有效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其信息化建设仍是较为落后,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改变,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其工作效率很难得到提高等。而不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直接对于企业正常运行造成阻碍,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理念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及实施,使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结合信息化技术,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进展,并且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落后,直接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进程。

1.3 创新意识不足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动态而进行的管理模式转变的结果,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为企业经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财务管理创新理念不够重视,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且创新能力不足,进而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

1.4 管理能力提升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相关税法的不断完善及变更,致使企业在面对税务方面的风险逐渐增多。由于企业为了能够顺利经营及发展,往往会招聘大量的业务人员,而部分财务人员在进行各项费用报销过程中,由于对于票据审核的不够严谨,导致部分业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报销过程中使用虚假发票的情况,而当前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对其各企业报销的财务发票进行全方位监管,这将直接查出以往企业利用虚假发票进行报销及入账的情况,进而使企业税务风险增加的同时,还要面临相关的法律制裁的风险[2]。

2、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2.1 丰富财务管理方法

为了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就必须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创建财务管理创新理念,加大对其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创新的宣传力度,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保障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不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激发员工积极主动的完成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企业在创建财务创新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引入人文理念的科学观,进而使企业文化更加的和谐与科学。另外,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技术参考,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2.2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广泛应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结合,建设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进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且财务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信息交流更加便利,从而促使企业不断可持续性的发展。另外,企业有效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能够有效的通过网络技术来进行了解与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对于财务管理的细节部分能够及时进行完善,尽可能使财务管理流程得到简化,且使财务人员能够清楚自身的工作职责,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3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创新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情况,也是企業长期发展的必然因素,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引起重视,并且能够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积极主动的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措施,并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或改进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3]。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以此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合理使用财务共享中心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技术及高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企业开始科学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ERP系统及移动端进行处理财务管理工作,而财务人员仅需把有关的财务账单中的数据上传到共享中心,就能够实现企业财务自动化管理,进而使企业财务管理日益精细化、智能化,从而使企业发展经营变得更加方便、更加规范。

3、结束语

总之,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在其经营运行期间不断的创新,使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及企业经营模式一直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是处于领先状态,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及管理创新水平,才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史荣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20(29):182+184.

[2]陈良茂.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探讨[J].山西农经,2020(10):106+108.

[3]刘新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20(15):185-186.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上一篇:电商的市场下一篇:项目财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