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论文范文

2023-03-01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从目前我国社会整体经济而言想要保证发展速度不改变,需要市场中的企业能够完成多元化发展。很多企业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合并企业的道路,通过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并完成资产融合和管理,最终实现合作共赢,这是帮助市场积极发展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完成企业合并的过程中针对企业所含有的会计报表的管理和分析则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目前存在的合并会计报表中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企业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3. 001

1      引    言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都需要认识到,保证企业能够积极运行的重要环节就是完成会计报表,这对于企业整体发展而言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完成企业合并之后,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针对企业中的会计报表管理中所面对的问题相对较多,其中不仅仅是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还有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差别信息。由于每一个企业在完成会计报表中其习惯不同,就会导致在合并之初的会计报表整理遇到很多问题,只有明确会计报表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针对问题完成解决。

2      当前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

2.1   编制问题

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编写中存在的最明显问题之一就是,很多合并后的公司其内部存在业务抵消情况,但是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写中很多财务管理人员会忽略对初始数据的审查和分析,进而导致合并会计报表出现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长此以往一旦企业管理者利用合并会计报表对公司以后的发展做出决策时,会直接导致财务受损。

2.2   处理问题

由于在企业合并的时候,无论企业是采取直接购买的方式还是选择权益结合的方式,在结束之后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合并会计报表中需要将差异提前处理,然而从目前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写分析,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会忽视这一问题。

2.3   信息质量问题

编写合并会计报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两家企业的财务资料其准确性,一旦所給出的财务信息不准确,那么就会导致合并会计报表在编写之后其效果一般,甚至容易对企业以后发展造成误导。

2.4   范畴问题

如果合并的企业不仅仅是一家,就会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写中遇到范畴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在合并会计报表中需要将哪些企业归结到合并会计报表中去,而哪些不需要放在合并会计报表中。

3      加强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对策

3.1   合理应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理论

在当前完成企业合并之后,想要保证合并会计报表快速且高效地完成编制其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理论,没有理论支持的实践是难以长久发展的,对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也是如此。从目前社会发展中分析很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所依照的理论都是当前国际公认的理论,其主要的依据是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以及当代会计理论等等作为主要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依据。但是任何理论都需要结合实际发展,在我国编写合并会计报表中需要依照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也就是说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编写中所依照的理论依据是母公司理论。但是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应用,在完成公司合并只会其理论依据需要朝着实体化理论的方向完成转变,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写能够和我国市场中所推行的新会计准则相符合,在整体立场上保持一致。以往有很多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认为在编写合并会计报表中依照编写理论没有意义,并且会消耗相对较多的时间,但是经过多次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按照合并会计报表编写理论完成的合并会计报表在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企业在发展和管理中出现问题。由于合并会计报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完成对企业项目的决策,为此合并会计报表在企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科学和合理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的发展。利用合并会计报表编写理论完成编写的合并会计报表可以利用理论知识的引导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编写的合理性,并且减少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3.2   优化合并会计报表会计处理方法

和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不同,合并会计报表的出现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情况。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出现需要编写合并会计报表的时候都是在企业完成了控股合并之后,而不是在企业日常发展中也需要完成合并会计报表。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合并会计报表编写和数据整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思考关联交易抵销的问题,这一问题对于合并会计报表整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我国的会计准则中针对交易抵消这一问题的内容相对不完善,但是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现,目前我国针对合并会计报表中的交易抵销内容格外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购买法和权益法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不仅仅会对企业合并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写。针对这一问题,为了保证企业合并的效果以及合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要求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编写过程中,需要根据在企业在合并中的不同阶段,即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投资融资阶段进行分段分析,并且根据不同阶段企业所面对的问题和情况不同选择最合理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写方式和处理方式,要求合并会计报表能够满足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也能够满足企业自身发展。这一点在企业发展中格外重要,需要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在企业完成合并中的不同阶段,所需要使用的合并会计报表也是不同,但是都需要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在使用合并会计报表的时候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确保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为市场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3.3   准确把握会计报表合并范围

在企业完成合并之后需要意识到,企业中的合并会计报表对于企业整体发展而言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以及合并会计报表对企业今后发展方向和发展效益的重要性,为此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完成企业合并之前需要对打算合并的子公司其运营管理情况有着清楚的认识。这一点不仅仅能够保证企业在完成合并之后保证合并后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让企业管理者在选择合并之前认真的考虑,完成对该公司的合并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以及发展是否有着促进作用,认真考虑是否可以将该公司合并到企业范畴中。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完成合并后的风险控制因素以及回报因素等等不同的问题,确保企业在完成合并之后的经济效益。根据当前我国市场中所实行的新会计准则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地认识到一个问题,在企业合并中作为母公司可以对其旗下的子公司完成合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无须考虑到其股权的占比,而作为子公司而言则是需要将判断准则是把控制当作基准。为此在当前的市场发展中想要对某一个企业完成企业控制评判的过程中,需要从其实质角度进行出发,并且从原则上完成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写的要求,以及合并范畴的明确规定,只有科学的完成企业合并,才能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科学合理的完成。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形式不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而科学且有效才是最重要的,完成企业合并最重要的是对合并会计报表进行科学的评判,并且保证合并后的有效的发展,为整体积极发展做出贡献。

3.4   加强企业基础工作管理

在很多企业完成合并之后,作为企业管理者并不重视企业中的合并会计报表这一工作,导致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完成合并會计报表编写过程中不够用心,甚至导致了合并会计报表编写中出现错误,这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和未来走向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在企业发展中只有不断地加强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合作,并且积极地完成合并会计报表编写才能够帮助企业整体的发展。为了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写效果,企业管理者需要让企业合并之后的所有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集体学习,针对以往财务管理中两个公司之间的差别和不同内容共进行分析和交流,帮助合并会计报表完成编写,同时保证编写完成之后其效果能够满足公司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被合并的企业需要及时地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资料以及会计报表交给合并后的财务管理人员,确保其资料的完整性和可使用性,防止出现由于财务资料的不准确进而导致的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写出现错误。在企业内部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整体会计核算工作效果,在完成对账的过程中保证其准确度和效果,确保所有数据都是真实的,尽可能不出现由于贪污或者数据的记录失误而导致的合并会计报表整体出现问题,难以为企业积极发展做出贡献。要求子公司和母公司在完成记账的过程中,其整体方式相同,其目的是帮助编写合并会计报表中其数据的快速整理,并且减少出现核算差异这一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投资管理效果,减少由于合并而导致的产权结构不明这一问题。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国际经济市场每天都会出现改变,企业在完成合并之后如果难以快速做好会计报表就会对企业的积极发展造成阻碍,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合理编制企业会计报表十分重要。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根据当前所出现的问题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解决方式,确保企业合并之后的会计报表能够快速且准确的编制完成,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琳.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报表合并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9(5):95-96.

[2]史庆茜,谢晶晶.合并报表中常见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分析[J].财会学习,2018(32):117,119.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文章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从财务报表出发,分析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设计出比较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借以构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框架,使会计信息披露者向着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的方向努力。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相关会计数据通过记录、计算、分类、汇总等程序处理后产生的,反映经济活动真实情况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各种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产生之后最终是以会计报告的形式向外界发布。由于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

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载体,而财务报表又是会计报告的主要形式。本文从财务报表出发,透过财务指标来分析它们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比较科学的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本文从财务报表出发,从中选出若干指标,分析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变量的具体含义及简单描述如表1(见后)所示。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1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至2009年12月31日仍然挂牌交易的、不是单独发行B股的河南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时间范围为2007年至2009年三年。本文在对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时,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3.0。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因子分析是一种将多变量化简的技术,分析的目的是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不同类间变量的相关性较低。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变量之间必须有相关性,否则各变量间没有共享信息或相关性较弱,提取出来的公因子对指标的综合能力就偏低。除了根据专业知识来分析外,还可以使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加以判定。

表2给出了KMO检验和球形检验结果。其中KMO值为0.626,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取值大于0.6,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形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在表3主成分列表中,按照特征根从大到小的次序列出了排在前八位的主成分。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0%的原则,结合主成分负荷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结果,本文选取第一至第八主成分代表原变量的所有信息量,总贡献率为83.859%。使用的8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变动因子、利润因子、股本结构因子、现金保障因子、控制因子、董事会规模因子、现金收益因子和债保因子,提取的8个因子对原变量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

进行因子分析之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8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加权汇总,得出每个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F。

三、描述性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2009年和2007年排在最后的是*ST安彩,2008年排在最后的是东方银星。结合表4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我们发现,这两家上市公司在当年的大部分因子都处于全体样本一般水平以下,仅有个别因子得分为正:2009年*ST安彩只有债保因子为正,2008年东方银星也只有债保因子为正,2007年*ST安彩为正的三个因子都只与公司治理有关。

综合观测样本公司的总因子得分情况,建立起一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信誉等级标准评价体系(如表5)。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出因子得分的所有河南省上市公司,都可以对照表5得到该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信誉等级。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建立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分级标准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以及样本数据的不断扩充,该评分标准可以进行相应调整。

四、比较分析

深圳证券交易所自2002年开始,每年都会对深交所上市公司当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综合性考评,旨在强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披露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意识,并按照优秀(A)、良好(B)、及格(C)和不及格(D)四类形成最终考评结果。考评结果在上市公司范围内通报,并记入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开。

结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所公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2009年、2008年和2007年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考核的考核结果,将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具体数据如表6所示。

通过两个有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考核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对于信息质量优秀和信息质量中等的上市公司来说,本文分析与深交所考核结果基本一致,2009年信息质量优秀的上市公司均为2家,深交所考核优秀的是同力水泥和神火股份,本文分析为优秀的是同力水泥和双汇发展;2008年深交所考核信息质量优秀的上市公司有2家(同力水泥和神火股份),本文分析结果有3家(同力水泥、双汇发展和神火股份);2007年深交所考核信息质量优秀的上市公司有1家(新乡化纤),本文分析结果有2家(双汇发展和焦作万方)。三年期间信息质量考核为中等的上市公司数量完全一致,在信息质量良好和信息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数量方面,二者的考核结果差异较大。

笔者认为,造成二者分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析考核的侧重点不同。深交所的考核是对深交所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进行的综合性考评,对于每一份公告均从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平性六个方面进行评分,综合考虑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机构工作配合情况、信息披露事务管理情况以及被采取监管措施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对上市公司当年的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多角度评价,形成最终考评结果。本文的分析主要是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发,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没有考虑财务报表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因此两者的分析结果会有一定的出入。●

【参考文献】

[1] 沈颖玲.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编报管理[J].财经论丛,2005(2).

[2] 乔旭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2003(5).

[3] 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J].会计研究,2004(1).

[4] 师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模式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 部莉王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J].会计之友,2010(2).

[6] 岳上植,汤洪亮.论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建设[J].会计研究,2006(6).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对策研究一直没有停滞过。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财政部共计发布了37期检查公告,将每年检查处理结果进行公开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对会计造假行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和威慑作用。会计造假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原始凭证造假,会计账簿造假、会计核算造假、会计报表造假等四种类型。会计造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会计造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防范与打击会计造假必须从会计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上狠下功夫。

关键词:会计造假 原因 危害 对策 建议

文献标识码:A

会计造假古今中外有,以后还会有。只要有利益诱惑,有人就敢铤而走险。同时,人们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对策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滞过。笔者以自己学习、研究与探索的思路参与探讨之。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本质要求,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证。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还仍然存在着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诸多问题。2017年12月26日,财政部发布的第38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表明,“部分国有企业重业绩考核、轻财务管理,部分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增长迅速、风险管理亟待加强,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融资违规调节利润,部分外资、民营企业偷逃税款等问题,少数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质量控制亟待加强等问题。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财政部及各地专员办、地方财政部门依法下达了处理处罚决定,责令被检查单位认真纠正整改,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对存在审计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予以警告、暂停执业、吊销证书等行政处罚。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财政部共计发布了37期检查公告,将每年检查处理结果进行公开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对会计造假行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和威慑作用。”

1 会计造假表现形式与类型

会计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伪造、变造虚假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以达到特定利益的集团或个人的违法行为。会计造假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突出表现。会计信息的产生要经过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输出三个基本环节,会计造假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会计确认缺少或编造事实依据;二是会计计算、记录歪曲经济活动和业务事项;三是会计报告发布不完整,或出具虚假报告。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原始凭证造假、会计账簿造假、会计核算造假、会计报表造假等四种类型。

1.1 会计原始凭证造假

原始凭证是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真实性在于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如有会计造假,先从原始凭证人手,当事人以白条入账或伪造发票、凭证,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1.2 会计账簿造假

会计账簿的信息来自记账凭证,如果凭证造假,会计账簿也就失真。还有的乱设会计科目,财务管理混乱,或者做假账,隐瞒活动真相。还有的采取抽单不入账的手法,私设“小金库”,或建立“账外账”,备以应付不同的需要。也有的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随意采用会计技术、方法,使会计信息失实。

1.3 会计核算作假

有会计人员不区分成本核算对象,乱计成本,使各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的成本不实;有的没有划清本期与非本期成本之间的界限,使本期成本不实;有的成本信息失真,甚至重复计提税金、费用,相关原始凭证丢失等。

1.4 会计报告(报表)造假

會计报表是用来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性文件,但是,有单位的会计报表造假,难能提供完整、规范、真实和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有亏损企业故意虚高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有效益好的企业则出于不同目的,或隐瞒收入、或少缴税费、或截留利润。

2 会计造假的原因

会计造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政府部门官员授意造假

有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保官位,为自己提升,造假政绩,下达不切实际的地方社会经济增长指标;有的领导干部暗示或指使下属单位和企业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而弄虚作假。

2.2 当事会计人员屈从权势,被动造假

现行的经济体制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是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为谋利向下属施压,让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当前经济活动中的会计造假,多数不是会计人员主观故意的,是由握权的负责人指使所造成的。

2.3 涉案会计人员法制观念与职业道德素质低

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涉案会计人员罔顾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受私欲的驱动,主观故意造假,利用职务之便和管理漏洞监守自盗,贪污、挪用公款,违法犯罪。

3 会计造假的危害

会计造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认清这些危害性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体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 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营行为

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以各方面的数据为基础。企业的各类财务指标包括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周转、盈利能力等都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如果这些信息造假失真,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动摇了基础,导致经营管理混乱和决策上失误。

3.2 导致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的非法流失

会计造假,企业的申报不实,隐瞒当期销售收入,达到推迟或少缴税款。有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3 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偏差

国家和地方财政收支预算都是在上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下一年预计的新增收支内容而确定的。会计做假使国家预算部门不能掌握完整、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编制下年预算的基础就不正确,易发生较大的偏差。

3.4 践踏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

会计恶意做假是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上打折扣,是对国家财经法规权威性的践踏,实质上也是对国家尊严的损害,是经济活动与会计业务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3.5 增加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

由于会计做假,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不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决策,有可能造成企业停工停产、裁员下岗、破产,职工维权上访,发生群体事件,造成社会不稳。

4 防范会计造假的对策与建议

4.1 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从思想源头保证不造假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老生常谈,常谈常新。要采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有效的宣传学习教育形式,深入人心地进行会计诚信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学习作为会计人员一生的重要必修内容。督导会计人员坚持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不做假账,立足本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用忠诚与担当捍卫会计的职业尊严[1]。

4.2 严格审核原始凭证,从流程源头防范造假

取得和制作原始凭证要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要及时送交会计部门;会计部门、会计人员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对于不真实、不合法、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会计部门、会计人员拒绝接收,并报告单位负责人查处。

4.3 建立国家财务会计核算(官)网,在流程中间环节防范造假

建议在各地财政统一会计核算的试点基础上,政府建设统一财务会计核算网,把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控(参)股企业等财务会计核算单位逐步纳入到统一财务会计核算网进行记账凭证制作、记账、核算、结账、报表、报税、分析报告。整个核算流程由互联网和物联网络系统智能完成,从核算与报告流程中杜绝人为造假的漏洞[2]。

4.4 建立与完善会计核算中心,优化会计环境防范造假

建议由各地财政部门牵头设立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服务与监督管理一体化,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和社会保障全部转入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使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相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财务报告的存放与报告单位相分离,保证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公开透明,让会计人员处于企业经济利益、组织人事管辖之外,不受企业所左右,不为利益所驱动,勇于对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监督,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资料的汇集、整理、入账、核算、生成报表,提取会计信息,都由会计核算中心制作,封堵了造假环节,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

4.5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才公司,在人才体制上预防造假

会计人才公司是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之间的社会中介机构,是特定意义的企业法人。由公开招聘的会计人才组成,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风险自担、依法纳税。会计人才公司的职责是规范培训和管理會计人才,服务社会需求。会计人才公司与需求单位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双向自愿委托的法律关系,不是隶属关系。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各单位、各部门需要会计人才只能由会计人才公司推荐提供。并且赋予用人单位向会计人才公司选择用人的权利,允许用人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会计核算特点从会计人才公司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会计人才,用合同形式确定会计人才公司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建设新型的会计人才职业化管理体制,引入有序的、优胜劣汰的会计人才市场竞争机制,从会计选人、用人制度上杜绝会计造假[3]。

参考文献

[1]邢德新.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J].商业经济,2015(12).

[2]万红美.防范会计造假可采取的会计监管措施[J].科技资讯,2010(23).

[3]贺智博.浅谈如何防范会计造假[J].财政金融,2015(2).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会计;统计

虽然,会计和统计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当中存在发展的,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两者之间的联系很大。我们知道,会计工作不论在哪一个行业企业当中都是会出现的,它的服务和工作对象的局限性较小,往往是处于小范围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而统计就不同,它的服务对象往往会上升到国家层面,重点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服务,双方各自具有特点。但是,即便他们有着一定的差异,却可以在同一个体系中互相依存,例如财务统计,这边是它们在差异中又可以融合入的体现。

1 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的相同之处

1.1 数据来源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之处最大的相同之处就在二者的数据来源上,资产负债的部分是二者相同的数据来源,利润及资源分配的部分二者的数据都来自单位的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对于其余的部分,不论是财务会计报表或者是统计财务报表,二者的数据来源都是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资料。数据来源相同,就是二者最大的相同之处。

1.2 指标的名称

在内容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是相同的,在形式上二者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在财务会计报表和统计财务报表的指标名称的设计上,二者的科目名称设计是相通的,除了个别的指标名称之外,两种报表的名称设置基本相同。

1.3 审核关系

审核关系中也存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之处,虽然二者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某些审核关系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审核方式与会计公式是一模一样的。在“所有者权益合计”的科目上,二者的计算方法都是资产总计减去负债合计,这一公式是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恒等式的公式为: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此外,还有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统计财务报表的公式也是从会计报表的关系转变而来的,即使存在某些细节方面的差异,但是其本质都是会计的核算。

2 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的不同点

前面我们说到,会计的适用范围是比较小的,存在于具体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统计财务报表的主要服务方向是国家等大数据的分析,这就为二者带来了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报表设计

报表设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报表的价值量计量单位的设置、定报报告期别设置上。价值量的计量单位的设置中,因为统计与会计服务对象与工作目的的差异,计量单位的设置有很大的区别,具体的体现在,财务会计报表的计量单位通常为“元”,而在统计财务报表中,计量单位是以“千元”为单位的,其原因就是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工作范围,会计报表面对的是小型的经济实体,统计报表则是大范围的数据统计,这造成了报表设计的计量单位不同。在定报报告的期别设置上,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统计财务报表的期别设置主要为几个月,例如1~2月、1~5月等,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企业的会计期间上,要分为年度、半年、季度、月度,并且按照公历的日期来进行确定,在这个财务的年报报告期上,二者是差不多的,关键差别就在上文的月季的报告上。

2.2 数据取得的依据

在指标数据的取得上,二者有着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根据会计账户的余额填报统计报表,虽然财务统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部分存在“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的指标,其来源也是取自会计的资产负债表,但是这两项指标并不能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上得到,因为,“货币资金”的指标是包括了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三项指标的合计数,为资产负债表上只有包括“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的指标,所以,这两项要根据单位内部的会计账户的期末余额来填写。

二是要依据会计科目加工填报的统计指标。在会计科目当中,不存在现成的“本年折旧”的指标,在制作报表时,应该从“累计折旧”当中选取,但是,“累计直接”科目反映的是该单位在成立之后的所有的计折旧数,所以,在“本年折旧”之中的指标是“累计折旧”的本期折旧数额,如果是不存在固定资产报废的环节,本年折旧应该是累计折旧账户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在有报废的环节中,以上的公式不成立。

三是统计指标需要分析填报。“实收资本”是会计科目当中的按照具体投资者进行的明细分类,所以,在统计指标中,有些指标例如“法人资本”、“国家资本”、“外商资本”等不能够从会计科目中直接取得,应该将它们在性质上进行分类处理,按照国家法律来谨慎的区分,达到通过审核的目的。

四是统计指标要从会计科目中计算。会计科目的明细是没有经过详细规定的,在各单位情况不同的实际状态下,各单位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请款对会计科目的明细进行划分,“差旅费”、“税金”、“工会经费”等指标应该从会计科目中摘算。

2.3 审核关系的不同

报表的审核关系不同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部分和利润及分配部分,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统计财务报表在上面两个部分中的公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应该关注这个差异。例如资产负债部分中,流动资产的合计公式,在利润及分配部分中,利润总额的公式,审核关系是有差别的。

3 思考与建议

财务统计工作是一项很复杂但是相当重要的工作,掌握上有一定难度,很多人难以区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在进行工作时,区别对于加强工作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3.1 加强制度建设

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在面对着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条件下,完善统计报表的制度很重要。如今,每个单位都上报年定统计报表的义务,所以,必须得保证报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社会条件是出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很多问题会是企业单位从来没遇见的,所以,单位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保障企业单位持久稳定的发展。

3.2 建立信息化系统

制度建设不是一日即成的,在企业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信息的流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会计统计工作的效率与真实性,因此,笔者建议不论是哪一个单位,都应该建设一个信息化平台,及时反馈单位内部遇到的问题,让领导者及时掌握信息作出决策,具体操作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一是建立不同部门的信息反馈专栏,及时反馈基层信息,方便决策;二是建立高效的处理机制,增强效率,在平台上公布需要解答的问题,减少工作重复,利用互联网优势定期增编新内容。此外,还应引进一批相关的技术人才,来维护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确保系统的良好运行。

3.3 财务统计分析

财务统计分析,就是要将财务会计指标充分的运用会计知识进行分析,要解决财务分析的准确性问题,就应该解决统计教材的问题,如今的教材专业化太强,很多教材关于日常的统计方法讲述的不是很多,并且大多是照搬统计教材里的课程,建议编写新教材,使分析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4 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两个报表工作的基础单位,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比较大,联系也很强,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们要具备分析辨别的能力,工作人员工作的准确性对统计报表的影响是巨大的,企业和单位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加强工作者对二者区别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财务会计报表以及财务统计报表的运用。此外,企业还应该大力培养或者引进人才,不断提升单位自身的处理能力,不断地完善并创新报表的设置与使用,以保障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4 结 论

总之,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领导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加深对二者区别与联系的理解,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完善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在工作中注重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促使企业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贾丹阳.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J].会计之友,2012(5).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的现状认识,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 因,并指出了对其识别的方法,进而提出治理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操纵会计信息行为的 措施。

关键词: 信息失真 会计报表粉饰 对策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会计是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系统。财务报告,尤其是其中的 会计报表,作为会计系统的一大要素,则负责将已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传递给与企业有关的 使用者。因此,会计信息提供的充分和准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判断 。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目前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为达到企业管理层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利用合法手段或会 计舞弊等不合法的手段,粉饰会计报表,操纵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了国家和 社会公众的利益。并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发 展已构成一大隐患。从现实情况看,企事业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 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多数与单位责任人(经营者)有关,其目的不外乎为政绩考核 、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己私欲。

所谓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是指在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违反会计法规、会 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人为影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使财务会计 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从而达到某种特 定目的行为.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主体不是具体实施的会计人员,是企业的经营者或其他 个人或单位,如企业的厂长或经理、企业的股东、企业上级部门和领导等。财务会计报表粉 饰 行为的结果是会计信息失真,从而误导财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使 实施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主体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或其他利益,如管理者加薪、升职或 免于处罚,股东的股票价格上涨,政府官员被提升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这种信息失真歪曲了企业的真实状况,为特 定利益集团的目的而故意造成的,是人为粉饰的结果。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 要有以下原因:

1.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而 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会计数据。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 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 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造假。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 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因此,为获得 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 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3.为了发行股票而造假。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根据《公司法》等法 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企业在设 计股改方案时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在后续发行情况下,要符合配股条件,企业最近三 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10%以上。因此,10%的配股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 为配股而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并不亚于IPO。

4.为了减少纳税而造假。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 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 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 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 。

5.为推卸责任而造假。表现为: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 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老账进行 清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 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生 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三、治理会计报表失真的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存在的问 题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考虑,不能就会计论会计,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才能见 效。要加大立法的力度,努力为企业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与企业相关的各种法规应当 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不造成漏洞。要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使会计反映方法科学、先 进,会计准则是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绳,要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 的会计管理体系。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的 发展,广大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之一。他们的经济决策越来 越复杂,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将为投资者提供 决策有用的信息摆在核心和重要的位置上,相应地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提高 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笔者认为,治理 会计报表失真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控制和引导经理人行为与公司行为。经理人才市场的存在,对约束经营者行为 起着很大作用,形成一个竞争机制。反之,由于利益的驱动,为扩大经营业绩,经营者会在 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为了个人和小团体利益,擅自更改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修订 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在总则的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 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 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多数与单位责任人(经营者)有关,其 目的不外乎为政绩考核、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己私欲。所以,明确单位负责人为 会 计责任主体,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有经营者认识到了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正 确认识会计信息质量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制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如会计、财务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重大对外 投资、资产处置、决策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相互监督程序的规定;财产清查制度、内部审 计制度等的建立,是会计行为有序进行的基础,是产生真实、可靠、可信会计信息的基本条 件。所以,建立标准科学规范、内容客观真实、反映迅速及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 行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单位会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是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其次 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 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要求。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 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的基础工作,会计人员只有以真实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严格 遵循统一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选择一贯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并依照规范要 求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信。严格会计核算要求是确保会 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严把会计人员资格关和职业道德关是会计 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 于那些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告, 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违法行为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能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 计从业资格证书。除上述人员外,对因违法违纪行为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5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要求之明确,措施之严厉,前所未有。

4.严格执行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体系。去年,国家财政部针对现行会计制度中的 各相关重要问题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并从今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这是十分必要和 及时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围绕会计报表项目为核心,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 、计价、记录和披露的有关方法与程序进行规范,以确保共同业务、特殊业务乃至特殊行业 报表的准确反映。具体准则的颁布能够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例如, 使企业合并、债务重整、资产重组等问题得以规范,合并价差能够合理地定期推销,长期投 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更为合理,对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更为恰当等等。只有这样,在披露会计 信息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会计法制化。严肃法纪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企业应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执行《会计法》的自觉性。一方面要加大《会计法》的宣传力度,改变部分领导认为 学习《会计法》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领导和人员的事,与非会计人员无关的错误思想。另一方 面,对违反《会计法》,故意制造假利润的领导干部、单位负责人和会计责任人员,要依法 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并进行必要的处罚。新《会计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比修改前大为详 尽和具体,违反哪条规定,负什么法律责任,如何处罚,规定得十分清楚,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6.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理想的会计管理体制应做到会计管理权力结构与会计人员动 力结构的协调和统一。在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的合理选择有两种:其一是让会计回归企 业。一方面可解脱企业会计人员的无形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领导人解除对会计人员不 必要的戒心,促进其重视会计行为的合理化与效益化。其二是推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 制是政府以所有者身份向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国家控股公司派驻会计人员、会计负 责人、财务总监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可以堵塞会计管理体制漏洞,抑制违法行为,提高会计 基础工作水平,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一个包括会计人才中心,会计信息 中心和会计服务中心在内的会计市场,形成一个有动力有约束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家澍.21世纪财务报告展望——迎接竞争、技术和全球化三股力量汇合的挑 战.财务与会计,2002(3)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0(12)

3.吴良海.会计造假的制度成因及其治理对策.上海会计,2005(5)

4.阎达五.也谈美国会计造假事件.财务会计,2003(1)

(作者单位:中盐湖南株化集团诚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4 )

(责编:若佳)

上一篇:商品经济论文下一篇: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