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2023-04-27

环境保护措施范文第1篇

2013年7月9日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玉树县联合执法大队:

在4.14的强烈地震后,为了保障灾后重建期间的石料供应,加快重建的步伐,我千户祥砂石厂加入到建材料供应组,该项目组地于青藏高原腹地通天河谷间,采挖后,项目地区环境恢复首要任务是通过采取覆地坑填整措施在不破坏原有的基础上开采,将拟治理区高低不平的落地整理成一定坡度的平顺地面,减少控制水土流失,然后利用土改,客土回填等于段改善裸地的土壤状况,为设有土壤或母质的裸地皮面创造土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产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尊重当地民俗,保障当地群众饮用水安全,切实采取措施确保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并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加强周边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的保护。对于工程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其效果,应主动接受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以利于本工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 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泥石流、尾跨坝等应作出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预防措施。

2、 要做好本工程的施工组计划,明确工程可能扰动和破坏的范围,应做到少占地。

3、 加强开采砂石施工期间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因此减少认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

4、 加强对生产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增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5、 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加以保护及时平整压实,黑土尽可能集中堆放,防止到处散落,影响生态景观。

6、 确保场地坡脚稳定,必要时加强挡护,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7、 高山的植物是世界既有的草植物,为了留下美好的三江源自然风景,不擅自开采不属于砂石的范围,我公司将予以平整,在规定开采砂石内进行采砂,不随意采挖,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8、 自觉服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鉴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协议,落实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破坏植被,同时车辆不得下道行驶。

二、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1、 使用工程措施,平整弃料堆和恢复植被工程,防治土址砂化,临时堆的废石全部回填采砂坑改善当地牧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牧民的生产条件,消除开采点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在植被破坏干拢区通过播种牧草建设植被,多草种混种,提高生物多样性,防治了土址沙漠化的发展,提高土

地生产力,有利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安全。

3、 场地进行全面清理,不得留下杂物,将预先剥离的植层重新覆盖在受工程破坏的区域,以尽快护肤当地生态,消除因弃土石堆放点引起的生态斑点。

4、 施工时布设的简易平流沉淀池撤除,并将产生的泥浆(自然硬化后)用作矿区道路修整。

5、 重建砂区草物,恢复草地资源,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6、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填埋,搞好场地区营地周围环境。

玉树县千户祥砂石厂

环境保护措施范文第2篇

管护系统建设方案

经历多年坚持不懈的生态修复,XXX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显著,与周边森林生态系统相辅相成,自然生态系统逐步修复,生态功能逐渐展现项目建设意义。目前,XXX湿地现有各类植物366种、鸟类182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达11种)、鱼类40种。XXX湿地优越的气候、地理环境也使其成为我国南方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建设XXX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对于监测湿地生态环境状况,强化XXX湿地及相关流域生态资源管护,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系统建设包括以下子系统:

1.1.1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子系统

通过收集、采购多期的遥感影像数据、整合地理国情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交通、气象等专题数据,以及XXX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库模型的设计和实现;同时,封装运算模型,以服务的形式进行发布;根据监测成果的特点进行展示方案和详细设计,构建XXX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组织管理、指标计算、综合评价及成果展示、发布工作。

1.1.2 视频监控子系统

建设鸟类栖息地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湿地流域内鸟类栖息地及所属鸟类的全方位视频监测,系统包含实时视频查看、历史回放,自动放大跟踪和点选跟踪等功能。

1.1.3 生态因子监测子系统

整合湿地公园内所有视频监控设备、水文监测系统、气象监测系统等感知系统,构建生态因子监测系统。系统由气象监测、水文监测、人工湿地水质监测、统计分析,统计报表及图形展示输出等模块构成。

1.1.4 科普宣传教育子系统

科普宣传教育系统包含在线图片视频展示模块、在线数据库查询与展示模块、科研论文/报告/指导模块、互联网交互模块。

1.1.5 三维可视化管理子系统

建成统一的XXX国家湿地公园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及数据融合应用业务软件系统,整合现有ARCGIS系统、XXX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建成XXX国家湿地公园可视化管理系统。系统包含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XXX国家湿地公园内各保护点、监测点、管理服务区、宣教中心、鸟类监测站、人工湿地、旅游服务中心、卫生间、乘车站点等景区内旅游基础设施;信息管理模块负责各种湿地植物、景观植物的管理。

1.1.6 大屏幕指挥控制子系统

大屏指挥控制子系统能够实现以上各类子系统功能的实时调用,远程控制、指挥等功能。

1.2 旅游政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景区管理的信息化不断深入,景区的管理与服务逐步走向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管理系统以空间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和工作流协同技术等为技术支撑,将景区管理和事件管理巧妙结合,集景区管理维护和景区管理业务监督、指挥、办理、评价、分析于一体,跨部门、打破条块分割、实现流程再造的技术与管理紧密融合的景区管理模式。以信息为先导来整合、引导和分配景区管理资源,使景区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提升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数字景区”向“智慧景区”的跨越。

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建设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有效解决景区管理面临的种种问题。系统建设包含以下子系统:

1.2.1 旅游政务子管理系统

通过电子政务专网与各职能部门进行联接,并通过网络访问业务应用系统。各职能部门不需要单独的服务器系统,可根据指挥人员数量配置相应的计算机终端即可。

通过系统建设,推进管理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真正整合优化风景区信息资源和政府数据库群,建立覆盖全时段﹑全方位的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的管理体系。

系统功能包括:

(1) 任务管理:景区工作人员任务的相关管理,包含了任务的接受,发送,监控,统计分析等功能。 (2) 任务签收、发送:指接收游客(通过拨打特服号码)、风景区管理监督员的信息,也包括接受手机发送的核查消息和上报消息。

(3) 任务监控:对所有任务进行列表或者图形化的时间进度监控,落实任务的实行情况。

(4) 任务催办:对超时或将要超时的任务进行催促,催促对象为风景区指挥中心或各委办单位。

(5) 任务下派:给景区管理监督员分发核实与检查任务,或者给指挥中心分发立案任务。

(6) 职能部门任务统计: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任务可以进行查询,提供按照属性,空间范围等查询方式,并可以提供报表查看,分析,数据导出功能。

(7) 信息发送:对系统内其他先关人员信息发送信息。 (8) 信息通知:实时通知其他用户发送的信息。

(9) 投诉处理:用户投诉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删除,优先级别设置功能,并且能将景区投诉信息与景区任务转换。

(10) 景区(点)信息管理:面向政府提供景区(点)的一般信息(如地址、电话、传真、Email等)和详细信息(文字、照片、录像等)信息的发布,管理,查询。

(11) 旅游政务信息管理:对景区(点)的新闻、气候天气、交通信息、热点推荐、企业服务等级、公告警示、服务指数等旅游资讯进行发布,资讯发生地亦可直接显示在地图上。新闻资讯发生地在地图上显示。

1.2.2 景区资产管理子系统

XXX湿地景区资源管理系统可实现对景区各类基础设施的实景化管理,如路灯、行道树等。景区管理部门可以高效的进行基础设施相关属性信息的获取,快速掌握家底,也可作为领导科学决策的数据基础。

1.2.3 地理信息子系统

地理信息子系统作为旅游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提供基础子系统,包括地图的显示、漫游、放大、缩小以及旅游景点、企业等专题信息的查询、定位功能,为景区管理提供地图支撑。

(1) 旅游企业查询

用户在地图上点击一个旅游企业信息点,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该旅游企业点的一般信息(如地址、电话、传真、Email等)和详细信息(文字、照片、录像等);二是通过计算,告诉游客与该旅游企业点有关的交通站点和交通线路;三是该企业点周围的衣食住行情况;四是如何到达该旅游企业。同时,以闪烁的方式让游客知道当前选中的是哪一个信息点。

(2) 景点查询

游客在旅游景区地图上点击一个景点,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该景点的一般信息(如名称、景点周围的交通线路等);二是关于景点的来历、历史掌故、传说故事;三是景点周围的衣食住行情况;四是如何到达该景点。同时,以闪烁的方式让用户知道当前选中的是哪一个景点。

(3) 道路的查询

用户在地图上点击一条道路,系统显示该道路的名称、长度和位于该道路上的信息点。

(4) 检索功能

检索在此是指用户输入一定的文字信息,系统通过匹配,获得符合条件的地理特征,并将这些特征醒目地显示在地图上或者告诉用户这些地理特征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这事实上是一个“库查图”的过程。

(5) 分类检索

系统将类别信息作了更进一步的分类,用户可以按照分类进行检索。如对于一个景点,分了以下类别:住宿、餐饮、娱乐、观光、购物等。

(6) 名称检索

例如,用户输入旅游点的名称,既可能是简体中文,也可能是英文。系统通过名称的匹配,搜索出符合条件的景点并列表显示它们的名称。用户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点的名称之后,可以选择性地查看该景点的属性信息、最近交通点或者查看该景点在地图上的位置。在名称检索中,系统具有模糊检索的功能。所谓模糊检索是指:用户输入的景点名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完全准确的,而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这时系统应该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模糊”的字符串对所有景点的名称进行匹配,对于符合条件的景点列表显示。

(7) 服务项目检索

用户通过服务项目列表或者输入服务项目的名称,系统通过匹配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旅游企业的名称并列表显示。用户选择其中的一个旅游企业的名称之后,可以选择性地查看该点的属性信息、最近站点或者查看该旅游企业在地图上的位置。

(8) 统计

通过对多种方式的统计,并且将相关信息可视化的展示在相关系统中,可以按照下面方式统计

 按名称统计;  根据数据库字段统计;  按空间位置统计;  根据选定的空间位置统计。 (9) 打印

系统支持电子地图的打印。

1.2.4 可视化的景区综合安防监控子系统

景区内的安全管理是旅游管理的极其重要环节,智慧旅游提供的综合安防管理模块,提供多种技术手段及功能实现应急预案规划、案发地点定位、事件信息及监控、事件处置追踪,全方位、多角度、闭环的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以更加“智慧”的手段辅助管理者决策。重点景点、游客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能够重点监控。监视图像能在各种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能进行操作。视频监控应具备闯入告警等功能。显示设备上能实现图像的实时远程观看视频监控等。支持录像检索和调看功能,可自定义录像条件,录像数据存储时间不少于15天。

(1) 移动监控: 摄像头安装在景区巡逻车上,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实时查看巡逻车周围的情况。 (2) 案发地点定位:

安全管理部门管理系统可以查看快速定位到案发地点。 (3) 调度功能:

景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景区车辆、工作人员、游客、进行定位,方便管理部门调度。

(4) 消防报警:

在易燃易爆区安装带有烟雾传感器的红外摄像机,出现火警时能够自动报警监控系统。

1.2.5 景区实时流控告警子系统 景区实时流控告警子系统由景区内摄像头、出入口控制系统、客流分析业务管理平台、前段系统、WEB远程访问用户组成。

通过景区内摄像头,出入口控制系统获取的实时数据,是实现景区内客流实时监控、统计分析、告警的基础数据源;

客流分析业务管理平台负责对前端客流终端的管理和客流相关业务处理;主要由客流分析管理模块、客流数据中心服务、智能客流分析模块(WEB业务报表分析服务)组成;

前端系统:核心设备是具有视频客流分析功能的终端,对前端各个通道口视频进行分析,得到经过通道的双向人流基础数据。

WEB远程访问用户:通过PC手机实现远程客流统计报表的访问以及对重点视频的监控。

1.2.6 可视化客流管理统计分析子系统

为政府/行业提供更完整,实时的数据支持,实时了解各个旅游景点的动态情况,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为行业/企业提供有商业价值的数据支持,包括对旅游人数的预警提示及部分倾向旅游用户的配套服务推销,如就餐服务、购物服务等,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和价值。

统计功能

 各个旅游景区实时入园人数总数统计  各个旅游景区实时当前在园区内人数统计  各个旅游景区实时旅游用户总数推荐  各种旅游景区热度排名  旅游路线归类  旅游路线比较 分析功能

 各个景区流量预判分析  旅游用户用餐偏好情况分析  旅游景区交通流量分析  旅游用户住宿偏好情况分析 1.3 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1.3.1 电子商务服务子系统

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基础平台,通过网站、语音、移动、多媒体等多种接入方式,融合支付、前后向客户关系管理分析为基础,形成以旅游线路、土特产、酒店、旅游租车、景区票务为主的预订服务及旅游信息查询服务。

具体功能如下:

(1) 景区信息:根据不同景区的优势和特点,使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方式介绍风景区,实现互联网上的景区包装和推广。

(2) 订票系统:为客户提供网上预订机票及其相关服务。

(3) 航班查询,机票预计,订单的查询与修改,退票,代理出票/退票/订单维护功能。

(4) 票务搜索:可以对各类车票的类型、发站和到站、座位种类、时间等进行搜索。

(5) 酒店系统:为需要在上查询和预订酒店的客户提供迅速,方便,可靠的在线服务。客户登录,酒店查询,酒店预订,更改预订,取消预订,房源维护,库存预警,退款模块。

(6) 酒店搜索:可以按照地区、星级标准、房间价格、时间等进行搜索。 (7) 旅游线路系统:为客户提供迅捷,方便,可靠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和在线预订。客户登录,信息查询,线路预订,更改预订,取消预订,旅行社管理和维护。

(8) 餐饮销售系统:游客能在网上预定行程中的餐饮服务。

(9) 娱乐表演销售系统:游客能在网上预定行程中的娱乐表演节目。

图 1电子商务服务示例

1.3.2 旅游行业诚信监督子系统

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建设并运维旅游行业监管平台。该平台主要由行业诚信专题信息数据库、行业监管平台、咨询投诉系统组成。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诚信信息服务查询和投诉服务。

图 2诚信监督流程图

(1) 旅游诚信信息查询

游客通过平台可查询到旅行社或从业人员的诚信信息,并据此作出旅游行程规划的变更。

(2) 旅游投诉受理 游客可向平台投诉旅行社或从业人员,平台受理并核实后,会将投诉信息记入系统。

(3) 旅游监管数据分析

平台将投诉信息统计分析,然后将投诉量过多的旅行社或人员纳入黑名单,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1.3.3 LED发布子系统

景区LED发布系统主要提供本景区景点介绍、实时景区客流情况、交通资讯(如交通诱导信息)、环境资讯、公益宣传、住宿、医疗救助等信息的对外发布,为游客提供景区服务内容导航、交通导航等服务。

(1)景区景点的介绍

集中展示景区各旅游景点的独特风貌,让游客在实地旅游之前先感受视觉上美的冲击。

(2)景区客流信息展示

在黄金周等客流量大得时候,重要景点会特别拥挤,通过大屏幕通知游客,为游客合理调整旅游路线提供参考。

(3)公益宣传

播放景区生态世界遗产资源保护知识、精神文明建设等,可提高游客的世界遗产资源保护意识,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4)景区交通、住宿、医疗救助信息

介绍景区最新交通信息(车次、车票等),景区的餐饮住宿设施分布,医疗救助服务店分布和值班电话等。

图 3 LED信息发布示例

1.3.4 三维虚拟游子系统

三维虚拟游通过三维仿真地图、360度全景、优质景点的真三维第一人称虚拟游等提供画面更加优美的,地图内容更加丰富、粒度更加细腻的位置信息,结合旅游核心要素提供更加专业的、沉浸式的服务体验。

(1) 仿真三维电子地图

与二维图不同的是,仿真三维旅游专题图对景区要素的展现更为详尽,对建筑物、绿化环境、景区内设施、场景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三维仿真地图通过三维渲染及丰富的纹理贴图,具有更佳的表现力和用户视觉体验。适用于多景区、单个景区的微观展示。

图 4虚拟三维电子地图示例 同时,通过将景区中重要的景点、设施等通过地图分类标注的形式,提供更为直观的地图浏览服务,并实现不同形式专题地图的自动化无缝切换,满足游客不同的读图需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提供景区三维全景影像地图的浏览,并形成旅游专题地图,对景区各兴趣点所在位置进行标注,让用户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兴趣点所处的位置,通过网页上的标注链接,还可以直接获取与兴趣点相关的信息。

图 5旅游电子地图

图 6旅游要素信息专题图

(2) 实景三维展示

提供三维全景的体验交互,游客可以在线浏览景区内的真实环境,既可以随意地进行漫游,也可以通过二维地图进入到全景影像中进行在线“游玩”。系统以全息真实的场景吸引来自互联网的各方“游客”。实景三维适合单个景点的全方位展示、多媒体介绍。

图 7三维全景浏览

图 8景点实景写真

(3) 真三维沉浸式虚拟游

真三维沉浸式虚拟游以人的真实视角,在景区内部模拟行走。结合文字、音乐、语音介绍传递旅游文化信息。系统通过三维建模工具,对景区景点进行三维的建模,从而更逼真更生动的的体现了景区的景点,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访问该系统,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

真三维沉浸式虚拟游

图 9真三维沉浸式虚拟游示意图

1.3.5 移动端自助游子系统

移动端自助旅游子系统是一套面向游客的移动电子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无线增值业务的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了旅游电子地图、移动定位、实景三维、信息发布、数据挖掘、移动通讯、社区互动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旅游服务系统。通过定制的手持移动终端或者在移动商店提供下载的应用程序(支持主流手机的APP),游客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旅游资讯和商务服游信息收集、发布和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

图 10移动端自助游功能图

 旅游电子地图浏览

提供移动端旅游景区电子地图浏览、查询、放大、缩小等功能。  分类及周边查询 基于电子地图与终端GPS提供特色美食、宾馆酒店、景点、特色商店等分类查询及周边查询。

 公共交通与驾车路线导航;

提供公交线路、驾车路线的查询及导航服务(调用第三方服务)。  地图定位与查询

基于移动在线地图为游客提供GPS定位服务,告诉游客所在的方位。 查询服务提供游客衣食住行等服务位置。

 景点实景展示

提供景区实景三维展示功能,游客可以从手机、平板等移动端浏览景区实景。

图 11移动端实景三维展示

 打折优惠信息推送

系统能够根据移动端机主的个人喜好,推送景区及景区内各类服务设施的打折优惠信息。

 评价反馈

游客通过移动端可以对景区及景区内的各种服务进行评价反馈。  紧急呼救 游客在景区遇到困难时,可通过热线电话子系统及在线客服子系统进行热线投诉和紧急救援呼叫,系统将自动向景区工作人员发送游客的位置信息,以辅助工作人员向游客提供帮助。

 景区设施及商家周边查询

查询游客所处位置为中心的周边一定半径范围内的相关的景区要素,例如商家及景区公共设施的位置及相关信息。

 攻略推荐及查询

提供基于景区景点的攻略推荐和查询,游客可基于位置或景区景点获取攻略信息。

 我的收藏

游客可将感兴趣的景点、美食、攻略、优惠券等收藏,以便下次能够快速查找到。

 游记分享

游客游览时将写下的游记和拍摄的美图,通过该App转发或分享给好友。 1.4 智慧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环境保护措施范文第3篇

1工程概况.............................................................

(288)

2编制依据„„„„„„„„„„„„„„„„„„„„„„„„„„„„„„„

(288)

3环保措施„„„„„„„„„„„„„„„„„„„„„„„„„„„„„„„

(288)

3.1管理措施„„„„„„„„„„„„„„„„„„„„„„„„„„„„„

(288)

3.2扬尘污染防治„„„„„„„„„„„„„„„„„„„„„„„„„„„

(289)

3.3[噪声污染防治„„„„„„„„„„„„„„„„„„„„„„„„„„„

(290)

3.4废水污染防治„„„„„„„„„„„„„„„„„„„„„„„„„„„

(290)

3.5光污染防治„„„„„„„„„„„„„„„„„„„„„„„„„„„„„

(291)

3.6建筑和生活垃圾处理„„„„„„„„„„„„„„„„„„„„„„„„„

(291)

3.7工地环境卫生„„„„„„„„„„„„„„„„„„„„„„„„„„„„

(291)

1工程概况

某大厦项目工程由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x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x工程建没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及上海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公司监理。该工程主体建筑为地上12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为49m,总建筑面积为110988㎡,地下建筑面积约21980㎡。地下室长为XXX,宽度为XXX。开工日期为X年X月X日,计划竣工日期为X年X月X日。施工范围涉及桩基工程、土方工程、基坑围护、地下式结构、主体结构及主体装饰工程。

2编制依据

2.1 J6J146—2004

建筑工地环境卫生标准。

2.2 x公司GB/T24001—2005

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刊、作业指导书。

2.3上海市政府、市建交委、市安质监总站有关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有关规章规定。

2.4 x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5 x大楼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方案》。

3环保措施

3.1管理措施

3.1。1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xxx为首的,由技术、生产物资、机械等部门组成的环保扬尘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并有项目副经理xxx同志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具体管理工作。设立专职环保员一名。

3.1.2施工现场环保领导小组成员

长:XXX

副 组 长:XX XXX XXX

员:

XX XXX

XXX

XXX

XX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专职环保员:xxx

3.1.3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明确责任、权限。环保员切实做好本职工作,随时进行信息反馈,每月召开例会,

由专职环保员总结汇报,集体解决落实,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3.1.4建立环保信息网络,加强与当地环保局的联系。

3.1.5不定期组织工地的业务人员学习建设部、上海市环境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环境手册、程序文件、方针、目标、指标知识等内部标准,使每个人都了解IS014001环保标准和“上海市文明工地”要求和内容。

3.1.6施工现场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施工人员进场集体进行环保教育,知晓率达95%以上,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未通过环保教育考核者,不得上岗。

3.1.7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每日对扬尘检查,每月2次噪声监测。自检和监测记录于施工日记中,做到数据准确、及时真实。

3.1.8列入工程概算中的环保及防治扬尘污染费用为10万元。

3.1.9凡违反环保制度,屡教不改的人,视情况轻重给予50-200元的处罚。

3.2扬尘污染防治

3.2.1对施工工地内堆放的、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拦。

3.2.2脚手架外侧使川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防止作业面施上扬尘飘到建筑物外。

3.2.3不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楼地坪、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

3.2.4施工工地的地面及时进行硬化处理。

3.2.5在进行桩基等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泥浆不外流,废浆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

3.2.6工地临时搅拌站相对集中,搭设封闭式搅拌站棚。

3.2.7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2.5m的硬质密闭围挡。不使用粘土砖为砌体。

3.2.8工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地。

3.2.9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并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3.2.10在基坑混凝土支撑及栈桥拆除时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洒水,防上扬尘。

3.2.11安排专人每天对施工现场道路、大门山入口进行消扫和洒水。

3.2.12在对楼层内、脚手架、高处平台等清理建筑残渣或废料时,洒水润湿,经升降机、塔吊运至地面。禁止凌空倾倒或从楼内电梯井、采光并、通风并道内倾倒。禁止采用简单的翻竹底笆、板铲拍打等手段清理竹笆上的建筑垃圾,确保无扬尘现象。

3.2.13挖土装车不超装:车辆行驶不猛拐,不急刹车防止洒土;卸土后注意关好车箱。

3.2.14禁止在施丁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废木料、各种包装袋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3.2.15工地茶炉采用电茶炉,食堂人灶使用液化气,锅炉安装消烟节能回风灯,仗烟尘降至允许排放标准。

3.2.16施工现场扬尘降至最低点,扬尘以目测无尘为标准,指标以各扬尘源为对象进行分解:

3.2.16土方施工扬尘高度小于1.0m:

3.2.16.2现场道路、堆料场地全部采用硬化处理,目测无尘。料具场地扬尘高度小于0.5m。

3.2.17遇有四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建筑垃圾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3.2.18表层土方开挖前应洒水降尘,土方开挖及铲送土方,扬尘低于1.Om:

3.2.19土方运输必须使用经主管部门认定的密闭式运输车辆。

3.2.20土方施工期间指派专人负责现场大门外土方开挖运输影响区的清理。

3.2.21材料运输和卸运时,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做到密闭存放,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并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防用品。

3.2.22地基处理,塔吊基础,砌筑、抹灰等需要使用人;灰粉时,其堆放场地应割闭或做良好覆盖,大风时禁止搅拌作业,必须进行时应采取有效的围挡措施:

3.2.23施工现场木工间、贮存20包以上水泥库、散装水泥灌下部接料处,采用全封闭结构。

3.2.24不得使用有明显无组织排放尘埃的中小型粉碎、切割、锯刨等机械设备,

3.2.25强调工完场清制度,并及时对外脚手架进行清洁处理。

3.2.26执行沪建建[2002]656号文件精神,淘汰现场砂汇讲斗堆场和砂浆拌机,

使用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配备商品砂浆自动化成料机,以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

3.2.27工程项目竣工后30日内,平整施工工地,清除积土、堆物。

3.3噪声污染防治

3.3.

1按GBl2523—90噪声控制标准,在施工期间土方机械(推土机、挖掘机等)噪声限值。

3.3.

1.

1白天控制噪声在75分贝以下,夜间控制噪声在55分贝以下。

3.3.1.2静压桩机白天控制噪声在85分贝以下,夜间停止施工。

3.3.

1.3结构阶段:

(混凝土输送泵、震动棒、电锯、电刨等)白天控制噪声在70分贝以下,浇筑混凝土时尽量安排在6:00-22:00进行。夜间施工持有许可证,噪声控制在55分贝以下。做好周围居民下二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扰民。

3.3.

1.4装修阶段:

(塔吊、升降机等),

白天控制哄声在65分贝以下夜间控:训噪声在55分贝以下。

3,3.2采用对讲机联系(塔吊指挥、管理人员),避免喊叫、吹口哨或喇叭等人为噪声污染。

3.3.3对强噪声机械如电锯电刨等,使用时须在封闭工棚内,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3.3.4对使用时不能封闭的机械如振捣棒、冲击电钻、风镐、楼地面浮物清理机等,严格控制施工时间。

3.3.5施工期间,尤其是夜间施二厂尽量减少撞击声、敲打声。禁止乱扔模板、拖铁器等人为噪声,禁止大声喧哗。

3。3.6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l2524-90)标准。经常抽测夜间22:00以后的噪声。

3.3.7专人监测、专人管理,及时对施工现场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

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3.3.8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扰民问题,详细记录问题及处理结果,必要时及时上报监理和甲方。

3.4废水污染防治

3.4.1搅拌机和运输车辆冲洗污水、地泵池污水等须发三级沉淀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和回收供洒水降尘用。上述污水未经沉淀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中去。

3.4.2厕所等污水、废水须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方能接入到市政污水管道内排放。

3.4.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油料库做好防渗、污、跑、冒、滴、漏处理。采用防渗砼地面,或铺油毡等措施,防止油料污染。

3.4.4施工现场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掏油和杂物,防止污染水体。

3.4.5工地厕所,化粪池采取防渗漏池,水冲式厕所,适时请环卫部门抽运。

3.4.6化学药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上污染环境。

3.4.7禁止将有毒有害物质回填在土方内。

3.5光污染防治

3.5.1电焊工为光污染接触较多的工种,及时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工作,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3.5.2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夜间施工照明灯罩的使用率达到100%。

3.6建筑和生活垃圾处理

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洒。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建筑垃圾清运时提前适量洒水,并按环保部门规定及时清运。

3.7工地环境卫生

3.7.1按照建设部二工地环境卫生标准要求,设置生活“六有”设施,即食堂、宿舍、厕所、浴室、医务室(或有医药急救箱)、茶水供应点。生活“六有’’设施保洁责任落实到人。并检查考核。

3.7.2工地生活区内须设立排水沟、密闭垃圾箱,有盖泔脚桶,有灭“四害”设施,保证生活区的日常环境清洁卫生。

3.7.3严格按照市建交委、市环保局、市建管办、市安质监总站的文明施工各项规定实施,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活动。

本工地欢迎和接受公众对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

联系人:XXX

环境保护措施范文第4篇

1、组织措施

施工期间对环境进行保护是施工单位的自身职责。施工单位应根据企业管理标推、国家省、市规定、甲方和监理的要求,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工程《环境保护实施措施》,以措施的各项具体规定作为统一和规范全体施工人员的行为准则。同时,委派专门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全面负责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环保教育和激励措施,把环保作为全体施工人员的上岗教育内容之一,提高环保意识。对违反环保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处罚。

2、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场内主干道路均为硬化处理路面,工地大门及主干道进出门处3m范围内做混凝土路面硬化处理进行加宽,车辆进出必须专人冲洗,设置沉定池,达标后方可排放至市政管网,门前设专人清扫,洒水降尘。

(2)施工现场中按平面图布置图设一座8平方米以上砖砌封闭式建筑垃圾站,主干道上和人员出入集中口设置封闭式生活垃圾桶,确保现场清洁卫生。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定期清运,外运施工垃圾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3)施工现场裸露土方必须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4)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

气体排放不达标的机械。

(5)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覆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6)搅拌机站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拌机上设置洒水装置。

(7)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3、防止水污染措施

(1)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发置排水明沟、排水管,道路及场地适当放坡,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

(2)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先排入沉淀地,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3)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所有排水均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临时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沉定池和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5)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通知环卫处,由环卫处运走化粪池内污物。

(6)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4、防止施工噪声污染措施

(1)作业时尽量控制噪音影响,对噪声过大的设备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在施工中采取防护等措施,把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

(2)对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操作棚,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3) 在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

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4)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确有必要时及时向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周边居民告示。

(5)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见下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要求。土石方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

5、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为了预防和控制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施工单位应重视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

(1)对所有进场材料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天放射性指标超标的材料进入工程使用。

(2)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禁止使用沥青类防腐、防潮层处理剂。

(3)室内装修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不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及混苯。

(4)不在室内使用有机溶剂洗涤施工用具。

(5)涂料、胶粘剂、水性处理剂、稀释剂和溶剂等使用后,及时封闭存放,

废料及时清出室内。

6、其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落实分工包干。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设专职现场自治员二名,建筑垃圾做到集中堆放,生活垃圾设专门垃圾箱,并加盖,每日清运。确保生活区、作业区保持整洁环境:

(2)合理修建临时厕所,不准随地大小便,厕所内设冲水设施,制定保洁制度。

(3)在现场东西大门内及主干道两侧、现场临时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空余地方,合理布置绿化设施,做到美化环境。

(4)砂石料等散装物品车辆全封闭运输,车辆不超载运输。在施工现场设置冲洗水枪,车辆做到净车出场,避免在场内外道路上“抛、洒、滴、漏”。

(5)保护好施工周围的树木、绿化,防止损坏。

(6)如在挖土等施工中发现文物等,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文物局等有关单位。

环境保护措施范文第5篇

我项目经理部将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联合协作,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空气粉尘及噪音污染,对一些对易引起职业健康安全工种加强控制,严格控制水土流失,扎扎实实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1)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劳保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和劳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2)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的各种渠道严格控制。 3)配足适合本工种作业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4)聘请环保专家现场指导,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联合开展环保工作协议。

1.2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

1)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1)对树木、植被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施工中的环保重点。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

(2)施工完毕后临时用地范围内的耕地采取措施进行复耕。 (3)营造良好环境。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

(4)及早施工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水土

1

流失。

(5)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用植被覆盖或其它处理措施。

2)水环境保护措施

(1)生活污水按设计分别采用生化设施或化粪池处理。

(2)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超标排放,造成河流和水源污染。

(3)来自生活区、办公区和施工区的污水,严格净化处理,并经检验符合环保标准后,再排入水中。

(4)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并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5)冲洗骨料的水或施工废水,经过过滤、沉淀或其它方法处理后再排入河道。

3)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

(1)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防护,尽可能防止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2)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彩条布覆盖严密,且装料适中,不超限;车辆轮胎及车外表用水冲洗干净,不污染道路。

(3)对于易松散和易飞扬的储存材料用彩条布覆盖严密,并适当的洒水降尘。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影响和对当地环境的造成污染。

4)固体废弃物

(1)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经当地环保部门同

2

意后,运至指定地点。

(2)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5)噪声环境

(1)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

(2)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3)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4)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

(5)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6)拌合站尽量远离居民区。

(7)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音区和低噪音区的作业时间,并配备劳保用品。

6)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

⑴对白灰消解场地施工作业人员配足长筒胶鞋、手套、防尘口罩等,场地经常洒水降尘,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治疗。

⑵项目部对电焊工配备电焊面罩,手套,工作服、眼镜等,减少其工作对身体的伤害。

3

⑶摊铺机司机配戴防毒面罩阻止沥青蒸汽对身体的伤害,发放茶叶、绿豆汤、风油精等降温物体,以防止高温中暑。

⑷沥青拌合楼、灰土拌合楼施工人员配戴安全帽、施工手套、防尘口罩等劳保用品,派专职安全员指挥,消除事故隐患,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⑸底基层、基层施工队人员,在施工现场一天24小时供应凉开水,绿豆汤,施工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⑹对从事油库、沥青柴油罐等易燃、易爆的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持证上岗,并对其发放劳保用品和消防设施,确保不发生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安全事故。

⑺财务部保证专项劳动保护资金,以保障劳保物品及时足额发放。

上一篇:冬季施工措施下一篇: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