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论文范文

2023-03-26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市是人们聚居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环境,人造生态园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章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人造生态园林的关系入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人造生态园林存在园林建筑观赏性差、建筑缺乏地域风格、缺乏文化气氛和“家”的感觉、追求形式,忽视功能等问题,最后指出人造生态园林合理利用开发须遵循“经济、景观、生态”三原则,并提出重视自然景观的合理利用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科学规划和准确定位、注重因地制宜等解决方法。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 改善 人造生态园林 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不仅仅要满足基本的遮风挡雨,还要满足人类心理、审美等高级的精神需求,于是逐渐产生了园林等建筑装饰。

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住宅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已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居住环境的优化。由于城市土地的限制,天然生态园林较少,人造生态园林在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上担当着重要角色。

一、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人造生态园林的关系

目前,城市居住区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生活,因此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人造生态园林的关系尤为密切。

现代城市中,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使得人们的压力很大,而清新、宁静的园林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人们的情绪,放松人们的大脑。因此,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是舒缓压力的地方,体现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利于身心健康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城市人造生态园林存在的问题

(一)园林建筑观赏性不强

城市人造园林的建筑形式主要是供人们休息的廊、亭、花架等,但有些园林在设计上由于过于追求管理的方便性和耐久性,建造了一些形状不美观的混凝土花架,虽然满足了功能性,但在观赏性方面略显不足。

(二)建筑缺乏地域风格

有些园林建筑直接把国外的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一些经典作品不加选择地搬到国内来应用,环境设计跟风照搬现象频出,缺乏特色和个性。

(三)缺乏文化气氛和“家”的感觉

某些设计师对人造生态园林进行设计时,经常会追求新颖、复杂的设计,而放弃简单易行的方法。每个地方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城市的人造园林只有增加当地的文化要素,充分融入当地地域文化特性,真正使大众乐于接受。

三、人造生态园林如何合理利用开发

(一)人造生态园林开发遵循的原则

1.经济原则。经济原则也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造生态园林建设中,同样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园林管理部门。建成的绿地在后期管理方面,除了必需的建设费用,后期养护管理费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2.景观原则。坚持景观原则,就是要有精品意识,绿地要有美感,园林要有创意,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身心舒畅。这就要求我们所种的绿地,不但要有绿量,还要有质量,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

(二)人造生态园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

1.重视自然景观的合理利用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人造园林的设计应考虑园林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充分融合,重视自然景观的合理利用,结合山势和水形,因地制宜,这样的城市园林才显得自然生动,让人感觉亲切。另外,各地在设计上要增加当地文化要素,使人们在欣赏园林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彰显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感。

2.注重科学规划和准确定位。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到园林休憩放松是减缓压力的最佳选择之一,城市园林对于居民而言尤为重要。所以,在生态园林设计时,要注重科学规划和准确定位,要有目的性地设计和规划,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协调好各景点之间的关系、文化各要素和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人造园林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将发展到新的高度,同时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必将朝着绿色、环保、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

城市人造生态园林和人的居住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造生态园林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质量的好坏。人造生态园林建设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的行业和学科很多。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和文化氛围,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园林建筑的功能,建造居民真正需求的园林。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张静. 城市居住环境与园林景观浅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8):119-120.

[2]闫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04):160-161.

[3]郭凤楼. 城市园林规化的若干问题与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2(03):307.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为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银川能源学院积极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培育专业,如何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将学生更好地输送到社会?根据银川能源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开展协同教学模式,探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 协同教学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风景园林专业需要结合行业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践经验的培养,探索教学模式上地改变,促进风景园林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提高学生毕业后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相关行业的实践水平。

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究背景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应强调与社会行业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实践性教学如实践教学、专业实验和专业实习等,还应该将实践应用教学贯穿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中。

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中,包含了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综合能力与素质目标以及胜任工作方向目标。胜任工作方向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背景包括风景园林规划、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园林工程预算、园林施工与管理等就业方向。在设置核心课程上包含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主干学科,以及每学期有2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工程施工、景觀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实践教学内容。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更是提出了复合应用型本科培养概念。[1]而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确定综合、全面的教育培养思路。

风景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相关职业选择性很大。而由于教师的专长和经验有限,因此在某些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会超过一位老师的教学能力所胜任的范围,如果将这样的课程教学责任推给一位老师,会使学生很难达到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

2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2.1 协同教学的内涵

协同教学在本科教育领域已经多有应用。所谓协同教学就是两位或两位以上不同专长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对同一课程进行合作教学,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教学负责。[2]而风景园林专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特别强的专业,在很多课程中也会涉及的几门学科的知识,因此笔者在担任本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中选择具有专业背景不同、资格水平差异、兴趣性格特点不一样的老师组织教学团队,选择两门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协同教学的模式的探究,选择有差异性的老师可以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强化团队的集体优势。

2.2 “专业导论”课程协同教学模式实施

“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门为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开设的专业引导课,可以让大学新生对自己所修的专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使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系统了解本专业的所有学习内容,认识一些学习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有所侧重。[3]

根据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专业导论”课程大纲,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风景园林学科内涵、中国古典园林综述、外国园林国外园林发展综述、风景园林师从业素养、园林植物运用、景观工程与技术、环境要素与生态设计、风景园林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课程学习目标有以下几点:[4]

(1)了解什么是风景园林,掌握风景园林与人文社会学及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2)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动态,了解相关联学科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掌握景观设计师所需的职业要求;(3)掌握中国古典园林与国外园林的异同点,能够运用基本园林造景手法、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知识,进行一定的创新;(4)掌握风景园林基本技术标准以及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风景园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5)掌握风景园林专业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提高基本审美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矩阵关系:(见表1)

传统的授课方式多为一位授课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根据教学大纲介绍专业基本情况,结果是可以达到课程学习目标,却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风景园林专业应用性十分强可以涉及多个方向的就业选择,但是由于一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教学课程的局限性,很难对所涉及的各个就业方向有清晰明确的介绍,因此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很难有清晰的计划目标。[5]

笔者在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任课程首席教师,由团队成员分章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应遵从以下原则:

(1)熟悉完全熟悉本章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2)有担任本章节相关内容的课程任务,选择相关章节讲授,如:张黎老师担任“中外园林史”课程,主讲“国外园林发展综述”章节;程淑杰老师担任“城市物理环境”“环境心理学”课程,主讲“环境要素与生态设计”。(3)结合教师所学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及工作学习经验,选择相关章节讲授,如:王兆菊老师,工程师职称,曾在具有一级设计资质的设计院工作六年,讲授“景观设计师从业素养”章节内容;卫乐老师,助理工程师,从事园林工程施工三年,讲授“园林工程与技术”章节。

在确定教学模式及分配好教学任务后,笔者开始组织团队成员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料,如教案、电子课件、课外素材,然后成员集中讨论给出授课建议,如相关章节的两个教师有内容重复讲授,讨论哪位老师讲授更合理。并且其他教师可以并将自己拥有的课外资料,分享给相关内容的授课教师,做到资源共享,授课知识更新。

在授课时,授课内容更侧重教师的经验之谈,理论讲解点到位,更多的给学生讲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每个章节内容与就业方向的选择、园林行业中对这一知识点的应用、如何学好这一章节的内容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个职业规划方向。

2.3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协同教学模式实施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建筑庭院、居住区景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旧区景观重塑和再生、旅游区景观六种不同规模园林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工作。本课程应用性极强,在讲授完每种园林绿地类型的设计理论知识后就是大量的实践设计。

2016级风景园林专业第六学期开设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由王兆菊老师和马依楠老师开展协同模式教学活动。王兆菊老师作为工程师从事过多年园林景观设计师工作,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马依楠老师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规划理论知识扎实。

两位老师首先合作完成教学资料准备,共同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案例、以及实践教学设计练习题方案,并根据两位老师专长制定教学计划。在提供的实践教学设计练习题时,王兆菊老师提出的方案都是实际案例,具有实际环境为背景;马依楠老师提出的方案多为考研练习方案,为考研学生打下基础。

在实施过程中,理论课程部分由主讲教师王兆菊老师讲授,涉及宏观规划部分的知识点由马依楠老师插入讲授一到两次。在实践教学环节,遵循“谁提出的项目方案由谁作为本节课课程主要承担者”原则,另一位老师承担协助指导教学。课程主要承担者给学生布置设计任务,讲解方案设计要点,协助教学者课堂巡视,指导学生设计方案,解决学生课堂设计方案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协同教学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负有平等的责任,且都积极地参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最后共同讨论给定学生考核成绩。[6]

2.4 实施效果反馈

在“专业导论”课程协同教学模式实施后的学期期末,笔者针对风景园林专业17级43名学生、18级42名学生设计“专业导论与职业规划”的调查问卷中发现,17级学生中有88.4%学生认为“专业导论”课程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18级学生中仅有16.6%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方向问题,17级学生有72%的学生打算考研、考公务员,18级学生中仅有47.6%的学生打算考研、考公务员;17级學生中有65.1%的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就业,18级学生中有83.3%的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就业。而且调查还发现18级学生职业选择方向性也比17级的学生要多。(下转第122页)(上接第22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协同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表现更加积极,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偏向于某位授课教师提出问题,结合两位教师的设计观点设计思路也更加开阔,在课后会积极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争取得到两位教师的认可。两位教师同样感觉到,在课前准备上每位教师付出的精力少了,但是准备却更加充分,案例相对完善,使学生见识更广。在课后,某些学生不愿意找其中一位教师指导设计方案,会让另一位老师指导设计方案,更好的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3 结论

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专业导论”课程应该给学生增强对本专业在将来社会中的就业认同感,从大一开始就树立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择业的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

协同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由个别教师“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通过多位教师协同合作授课,弥补了一位教师授课时只能局限于个人专业和教材的境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相关教学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充分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多位教师担任一门课程会减少学生因讨厌某位教师而排斥某一门课程的情况,教学风格互补可以满足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协同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团队意识和教学水平,让任课教师增加了交流、合作,教学经验也互相得到促进。

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综合性高的专业,存在多门课程在教学时,往往需要交叉性学科知识的穿插,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风景园林专业多门课程教学实践中都可以借鉴应用协同教学模式。

项目来源:2017年本科教育教学工程(自治区级)项目号:NXJG2017092

参考文献

[1] 郭松,李在留,王凌晖,和太平.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培养计划的制定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5):22-28.

[2] 蒋辉,肖旭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10(2):133-136.

[3] 赵秀婷.对大学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贵州农机化,2019(1):49-51.

[4] 银川能源学院.“专业导论”课程大纲[Z].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17.

[5] 朱颖.风景园林专业多学科综合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6):43-45.

[6] 邢丹平.协同教学实施模式的构建和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更好地完成《园林花卉学》的课堂教学,文章将近年来花卉学课程组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教学过程中应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相关进展,根据专业选择教材,处理好教材与授课内容的关系,充分了解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观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园林花卉学》;课堂教学;教材;学生;手段

【基金项目】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SPOC课程建设项目。

《园林花卉学》是研究花卉的分类、繁殖、栽培及应用的科学,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通过《园林花卉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花卉的分类、花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等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花卉栽培繁育的基本技术,提高花卉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为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农业大学的专业教师,如何上好《园林花卉学》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把握住每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大学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乃至教学艺术的体现。从教师或者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讲,每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按时完成这些任务,否则就认为没有达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从课堂上获取最为丰富的知识和营养,而不仅仅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除了认真地备课,储备大量的知识,还要讲究方法地、有效地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只能是讲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要想真正上好一堂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还应有更深层、更具体的认识。到底怎样才能上好《园林花卉学》课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和相关进展

首先,教师要把讲授的内容融会贯通,真正弄懂。其次,弄清楚教学大纲的要求,抓住重点和难点,作为上课的切入点,向学生提出,以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可以自己按部就班地讲解。再次,上课之前,将内容在自己的大脑中回忆一遍,理清讲解的思路,重温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关键数字。没有记清的内容,需要在备课笔记上做鲜明的记号。

《园林花卉学》教材从撰写、印刷到出版,经历了很长时间,其记述的某些内容或栽培技术已经陈旧。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并掌握当前的生产和科研进展,及时补充、更新课件和讲稿。如花卉学各论的不同种类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栽培的品种及具体应用情况等,与当地的花卉产业联系密切,这样就不能完全按照教材来讲,而要联系实际,掌握当前主要花卉种类的具体栽培技术或栽培品种的更新情况。我们课程组在每学期开课前都要检索近一两年的中国知网、《中国花卉报》、风景园林网、中国园林、温室园艺等网站,了解花卉品种更新情况、栽培技术的最新变化以及花卉应用的数据和图片,并及时融入教学课件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亲近性,使花卉教学变得具体、实用,不再感觉抽象和空洞。

二、要处理好教材与讲稿的关系

(一)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课堂教学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一门知识,所以选择一本适用的教材很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材,如园林专业相对强调花卉的栽培技术和能力,我们选择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花卉学》(包满珠主编);而风景园林专业重点是认知和应用花卉,所以选择的是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园林花卉学》(刘燕主编)。这两本教材各有优点,针对专业的特点选择教材,有利于学生在预习和行课中更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二)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我们选择的教材都是“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均已系统、完善,如果教师所讲的内容与教材一模一样,那就是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不买账;如果所讲的内容和教材完全不一样,那肯定就是离题太远,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同样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处理好教材与讲稿的关系自然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

我们的体会是,既不脱离教材,又不能和教材完全一样,即整个体系要与教材保持一致,在具体问题上应有详略之分。重点部分要详细地讲,特别是当前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多的花卉种类、当前的研究热点、最新研究进展和一些新的技术等内容一定要融入课程中,详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當前本学科和本领域的最新动态。比如“花卉繁育”一章,我们就及时融入百合鳞片扦插、山丹组织培养等相关科研成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作用;对一些非重点章节,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或者辅导学生自主学习,再辅以课堂讨论或课后作业等教学手段,其效果也很理想。比如在讲授兰科花卉、岩生花卉时,课上给学生观看这些花卉的教学视频,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到花卉市场和实验温室观察这些花卉的结构、特点以及栽培环境特点,写出调查报告,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充分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授课的对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知识水平、学习方法、认识问题的能力等。了解并依据学生的这些差异确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详略程度,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而这恰恰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对园林专业新生来说,他们都是带着对园林的向往和一种神秘感来到学校的,对园林的认识也均局限于绘画、种树等模糊的概念上,他们的兴趣点就在“快点教我们如何进行园林设计”上,而园林基础理论课讲的往往是植物、生理、土壤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上的知识,这就出现了学生的希望和所学内容上的差距。因此,园林植物方面的教师就要在这个差距上多下些功夫,讲清楚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植物和其他基础课的理论不反感,乐于接受。这并不是说为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制定讲课内容,而是让学生明白园林植物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基础作用,明白园林建造离不开花卉、树木的道理。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园林花卉学》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对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园林的主要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讲授的是不同种类花卉的栽培管理和应用;而风景园林的学生则认为花卉是园林中的点缀,可有可无。对此,我们在给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讲述时侧重花卉的认知和应用,让他们懂得园林设计和建设离不开花卉植物。

此外,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首先,在每次新开课之前应主动和学生联系,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其次,利用课堂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授课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再次,课后利用业余时间多与学生联系沟通,主动关心学生,尤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困惑问题,如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搞不好同学关系,对未来没有目标和信心等,主动找学生谈心,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历与学生交流并探讨,加深师生友谊。同时,现代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在线交流和答疑。我在每次开课之前把我的电话、电子邮件、QQ以及微信等信息告诉学生,通过这些学生喜爱的现代交流方式走近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并解答相关的问题,成为他们真诚的朋友。

四、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授课效果

(一) 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知识,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所以上课时要充分发挥投影仪的作用,能够视频展示的内容尽量用投影的方式,如短片、实物、图表、声音等。只有将学生的眼、耳、口功能都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更易理解与接受。这样学生理解得快,印象也深刻一些。我们花卉学课程组,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形成了具有76部视频的花卉学视频库、1980张图片的多媒体材料库,在多媒体课件中穿插视频和图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园林花卉学》课程组在课堂讲授中,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有提问、讨论、游戏等,有时甚至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讲感兴趣的花卉种类的相关知识和花文化。凡是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努力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最近5年的教学中,每次授课的最后5分钟,我都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来给大家讲解一种花卉的形态、传说、故事和花卉的历史文化等拓展性内容,一方面可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的训练显著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增强授课的艺术性

大学教师的授课是一种艺术,像其他艺术一样是一种内容、服装、语言、姿态的综合艺术。

1.教师应该注重个人仪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传授知识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人的仪表给人留下的初次印象比较深刻。因此,教师上课时应非常注重个人仪表和精神面貌,衣着不求奢华,但求整洁大方。教师上课犹如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样,应该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2.要注意把握课程讲解节奏。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大约二十分钟。因此可以将上课内容分成较为枯燥的和较为轻松的两类。当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可以讲述本堂课中较为抽象、枯燥的内容;当洞察到学生听得有些疲倦时,可以讲一些较为轻松的、趣味性的知识,这样整堂课下来,学生才不会感觉到疲惫,教师也会觉得轻松。《园林花卉学》的行课流程基本分为四部分:第一,回顾上次课程内容2-3分钟;第二,提出本次课的重难点1-2分钟;第三,讲解重点的生态习性、栽培管理等25-30分钟;第四,讲解花卉新品种、花卉文化、花卉应用等10分钟。这样在25-30分钟的时间内将每堂课的主要内容介绍完,之后的新品种、花卉文化、花卉应用等拓展性内容采用提问、图片和视频的形式给予讲授,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教学效果良好。

3.注重语言。首先,上课吐字清楚、声音洪亮是做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语音、语调应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讲话要富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精简干练,切忌平铺直叙和废话连篇;最后,要学会用眼神与学生交流,部分教师上课时只顾自己讲自己的,很少注视学生,怕用眼睛和学生对视。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一方面,从学生的眼神里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专注听课,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调整课堂秩序和课堂节奏;另一方面,教师的眼神和目光有一种威懾力,可以吸引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以免学生上课走神和开小差,同时可以达到和学生心灵沟通的目的。

4.让学生有成就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好坏,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从课堂授课中收获了多少知识,换句话讲,就是成就感,因此要注重给学生以成就感。在《园林花卉学》的授课过程中,可以不定时地出几道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去做,题目不难,但贴近课堂的讲授内容,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就能够做出来。这些小测验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整上课节奏,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感到一定的成就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授课手段。

此外,每次结束一个年级和班次的授课时,我都会设计一次调查问卷,让学生对我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收集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和总结,在下一个年级和班次的讲课中加以改进,这样不断完善和充实授课教案和内容,做到精益求精。

总之,为师之道,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要达到这一目的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从讲好每一堂课做起,所以重视并讲好每一堂课实在是我们为师者的天职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包满珠.花卉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

[2]刘燕.园林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3.

[3]周丽华.公共选修课《园林花卉学》的教学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4): 124-125.

[4]陈百助.如何上好一堂课[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26-27.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代;现代;园林

园林作为能够充分、有效的表达美的含义的一种载体,园林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的支配下。古代园林所追求的是“自然”并非是真的自然,而是一种人造的虚幻仙境,为了能够制造出人们心中所想象出来的人间仙境,古代时期的人们热衷于收集罗列古木怪石、奇花异草、珍兽瑞兽,而园林本省的绿化部分已经成为了附属品。在古代园林中这些以观赏为主要目的传统园林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在清朝末年,西方城市的规划理论以及风景园林理论已经开始引入到中国,1868年上海的公共花园和外滩公园已经成为了城市公园在中国的开端。在建国以后,我国提出了参照苏联园林模式建筑以植物为主的现代园林。现代园林这种理论由工业化国家发展起来的,与城市的结构、城市的功能有机结合的近代园林与传统园林相对比,前者的功能化更加的丰富,并且由以往单一的观赏游憩功能,逐渐转变为顾养身心、改善环境、观赏游憩等复合性功能,其规模与古代园林相比现代园林的更加的广泛化,从局部的园林绿地经典逐渐扩大到街边、居民区等公共的场所,并且现代园林的受众更加的多样化,以往的古代园林所服务的对象很少很少,而现代园林将这一受众面扩大到社会大众。

1、古代园林

1.1布局形式

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制约已经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限制,在古代人们的行为和性格更多的是趋于内向含蓄,这种行为心理映射到园林设计当中,所以古代园林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内向布局的形式。其主要的表现是在园林周边的布置,中心形成院落或者是开阔的水面,在空间感受上给人们一种以趋向中心的收缩心理暗示。

1.2造园手法

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十分的少,基本上都是山、石、水、植物以及建筑。古人将这些单一的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这其中以计成所著的《园冶》最为著名。在《园冶》中有提到,通过利用空间上的收放对比,景点布置上的藏于露、框与借、虚与实的排布,游览路线上引导与暗示、曲折与直挺的交错等手法,能够使游客们的视觉联系在整个景区景点的控制与制约当中,使眼中的景色彼此能够产生联系,相互交织,浑然天成,而非串珠式的生硬排布。

2、现代园林

2.1布局形式

现代园林由于受到“维理”思想的影响,表现在造园布局形式方面,西方园林所追求的对称性布局。在花草、建筑等多个方面的布局都十分的讲究整体性,并以几何的比例关系组合达到模数的和谐。

2.2造园手法

现代园林在造园手法上与古代园林有着极大的区别,现代园林较多采用建筑、雕塑、职务以及人工喷泉作为主要的造园要素。除此之外,与古代园林所运用的藏、露、隐、透等含蓄的表达手法十分的不同,现代园林的表达手法较为直白、理性。在造园的过程当中,经常是建筑来统帅园林,园林的整体布局必须要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并且必须要以此建筑作为基准,从而来确定园林的主轴线,而后衍生出相对应的副线,景观要素需要按照轴线的要求来进行布置,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园林体系都在建筑的控制当中。除此之外,现代园林的景观性格也与古代园林景观性格有着较大的区别,古代园林的景观性格大多数都表现出含蓄、内向的性格,而现代园林主要是以建筑为中心从而表现出发散式的外向性格。

3、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创新性思维与独特特征

现代园林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优质的现代园林会给人们深刻的印象以及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带给自己某种独特的感受,所以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必须要体现出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城市自有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有很多现代园林在过程建设当中,会去盲目的模仿个别较好城市的园林特征,所以,缺少自己城市的特征,缺乏创新能力,从而让城市的整个园林设计都显得跟不上时代潮流,导致了现代园林大同小异,这样是不能够体现出现代园林的价值的

3.2设计观念的落后

目前现代园林设计观念较为落后,从而导致了大部分的现代园林景观较为单一,园林景观的价值不能得以体现,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主要是利用了生态环境和园林造型艺术对其进行改造,针对现代园林景观的美感程度,主要可以通过造景等设局手法,以及公共设施的整体协调性和生态环境的绿化,从而来提升现代园林的观赏价值。但是,目前我国现代园林在设计中还需要结合自身城市的建设发展,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园林设计进行改善。现代园林设计受到了传统园林设计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对于思想观念上没有得到创新,有大多数城市照搬大城市的园林设计方案,没有结合自身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从而让现代化城市所设计出的现代园林达不到预期效果。

3.3现代园林设计缺乏科学性

目前的现代园林设计没有在设计过程中树立科学的态度,也没有具备设计的立足点。现在有很多建设企业在对园林规划设计时都没有尊重科学性,对于设计出来的方案也没有进行科学性的检测,直接就去进行实施,这样的做法是不能满足现代园林绿化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比如。在现代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考虑到了设计的外表美观性,而没有考虑到设计出来的实用性,这样会在实际建设中出现很多的问题,从而導致在设计方面的方案进行反复修改或者是直接否定这个方案。还有的就是在园林方案设计时没有完全考虑到建设园林的用地情况以及建设用地的地基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盲目的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建设,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上述的园林设计在实际设计中是不可行的。

4、现代园林的设计原则

4.1现代园林设计和谐化的生态美学原则

城市和自然环境都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财富,城市为自然增添了浓烈的人文底蕴,然而自然则是为城市增添了很多诗意,自然和城市环境如同两面价值的镜子一样相互照应衬托对方的内涵,有利于人们自身的和谐发展。现代园林景观的机制集中体现主要在景观的宜人性,简单来说就是比较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中包(下转220页)(上接218页)含了走向生态文明的居住环境,景色的优美程度以及环境的整洁程度等。生态美学现已经发展成为引领国内外设计领域的主流,目前国内外有很多著名设计师都根据城市生态美学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可持续设计是需要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使用功能。在设计城市建筑物时要与自然背景相融合相和谐,从而让建筑美和自然美相互衬托。在生态这一概念出现之前,国外学者已经在有关建筑物中体现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现代化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要回归自然,只有将自然结合在城市建筑物中,才能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园林城市,这一我们才能让城市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生存之地共同和谐发展。

4.2园林设计要符合生态化的原则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上可以将自然景观和艺术手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巧夺天工的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人员的追求目标。在园林的设计上,充分的减少人工景观,多增加绿色植物,可以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美感。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必须要以节约成本,经济适用为主要基础,在园林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成本和环境条件,尤其是对园林中树木的种子选取上,目前大多数园林设计者都喜欢跨地区选用名贵树木,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跨地区选种有可能会导致其存活率较低等。在进行树木选种栽种时首先要考虑当地树种,因为本地树种适应性较好,存活率高,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环境条件对选种进行综合考虑。还有就是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必须要做到低碳减排节能等,在园林建设的材料选用上一定要选择低碳环保的建材,或者是运用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设计人员的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与此同时在设计中还需要全面考虑资源的浪费情况,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园林设计,通过增加低碳环保的意识,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能源,打造出绿色生态园林,从而去实现现代园林的生态效益。

结语:

总之,在不同时代的园林所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特点与精神,园林与人们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审美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园林更多地是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正在或者是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通过对古代园林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在現代园林中灵活运用古代园林的优点,遵循现代园林的设计原则,使现代园林的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秀英.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探究现代环境景观设计[J].价值工程,2010,29(16):90-90.

[2]郑晓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6).

[3]李生.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异同[J].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2014.

[4]孙振元.从古代园林到现代园林的发展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3):1-1.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城市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一支支园林建设队伍和园林绿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现代园林经济将得到飞速发展,园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而园林单位如何推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和降低施工成本,是园林单位的头等大事。本文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为一个角度谈些见解,以求对园林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有所探析。

关于园林经济

发展大园林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大园林的核心就是实现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园林化,实质是园林绿地向系统化城市大园林转化,宗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涵盖的园林经济活动有景观资源、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重大建设项目与自然协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景观设计以及创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等。园林经济贯穿于大园林的建设之中,成为发展大园林的支撑点。城市绿地系统和风景构筑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寻求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是大园林的出发点,园林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归宿。园林经济就是在建设大园林活动中、建设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景观资源的保护中,以园林为载体,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园林经济是大园林理念发展的结果,大园林的建设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园林经济效益,大园林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园林的建设保证了园林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同时,园林经济对大园林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园林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大园林发展。

园林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政府部门为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园林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园林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三产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第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不少地方以结构调整为契机,实施人与自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战略,把发展观光农业、发展苗木花卉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第三,人均GDP增长,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对大自然产生热切渴望,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刺激了园林相关行业的发展。第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外国园林企业开始进入我国,采用合资或代理的形式,推动园林产业发展。第五,建设城市园林景观、恢复城市生态受到城市管理者的特别重视,追求生态平衡和生态建设成为发展园林的又一动力。

园林单位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绿化工程是园林单位重要的项目工程内容,下文以之为例,论述园林单位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以此角度去探讨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1、树立施工项目成本意识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对一个产品的施工过程及成果,也是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它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控制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的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因此,要搞好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对企业的项目经理人员进行成本管理教育并采取措施,只有在施工项目中培养强烈的成本意识,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内容和程序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系统的组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一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为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目标成本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程序。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程序是指从成本估算开始。经编制成本计划,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直到成本核算与分析为止的一系列管理工作步骤。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组织实施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施工实践经验。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应伴随项目建设的进程渐次展开,同时要注意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要求。

1、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首先,在工程投标阶段,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联系建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成本预测,提出投标决策意见。要正确把握报价,保证最大利润。对能早期结账收回工程款的项目,如土方、基础等的单价可报以较高价,以利于资金周转。后期项目,如电气设备安装等的单价可适当降低。估计今后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项目,其单价可提高。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其单价可降低。以上几点要统筹考虑。中标以后,要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组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同时以“标书”为依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并下达给项目经理部。其次,施工准备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吃透内涵,并依据图纸及中标的造价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运用有关原理,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2、严格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 。第一,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原始记录是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最直接的记载,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编制成本计划、制定各项定额的主要依据,也是统计和成本管理的基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费用开支等,及时、完整、准确地做好原始记录,并建立传递、保管和存档等制度,配有专人负责。对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以掌握原始记录的填制、统计、分析和计算方法,做到及时准确地反映施工活动情况。第二,严格考勤,加强机物料领用管理、减少浪费。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建立和健全严格的考勤制度和机物料领用、材料消耗台账制度,是控制施工成本的又一举措。人们常说:“管理出效益”,强化有效的施工管理,就能有效地节约支出、降低成本,从而创造出好的效益。人在项目施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可以激发施工企业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控制出工不出力和窝工现象,减少人工浪费。材料不设台账无限制地领用,势必造成铺张浪费。同样,各种工具如果随意拿取,无人经管,到时工程未完工而工具将损坏、失窃不少。第三,努力控制和降低主要材料成本。控制和降低主要材料成本,

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之一。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应落实有关人员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并积累系统详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有关人员即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采取必要的对应措施。就园林绿化单位来说,项目施工中主要材料是苗木。苗木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5%以上,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第四,在确保利润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为确保利润的实现,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选择合适的质量体系要求,并进行合理的质量职能分解,落实质量责任制,了解该工程施工工序应满足的质量要求、对各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控制的范围和程序要求,从而确定质量要素的项目、数量和要素采用程度,以保证稳定地实现工程质量特性与要求,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获得最佳成本,确保企业的目标利润。

3、重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精心安排,干净利落地完成竣工扫尾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很多工程一到竣工扫尾阶段,施工单位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战线拉得很长,机械设备无法转移,成本费用照常发生,使在建阶段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因此,此阶段一定要精心安排,因为扫尾阶段工作面较小,人多了反而会造成浪费。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其次,重视竣工验收工作,顺利交付使用。在验收以前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书面资料,包括竣工图,送甲方备查。对验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如果涉及费用遗漏增项,应请甲方签证,列入工程结算。最后,做好保修期间的养护管理。在工程保修期间,项目经理应指定保修工作的责任者,并责成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包括费用计划,以此作为控制保修费用的依据,按要求进行养护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养护责任人的跟踪监督管理。

总之,园林单位只有在工程施工中,时刻注重控制和降低成本,用科学、先进、专业、有效的方法去管理、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化工程的成本造价分析是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之为切入点,对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园林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上一篇:园艺专业论文下一篇:园林树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