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2023-04-14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出现了公共权力,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国家

政权。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1、主要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

2、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

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3、商王通过垄断神

权以强化王权。

三、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都镐京

1、分封制:分封

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最高统治者:周王。以都城为中

心的附近区域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殷商降

族、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意义:使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

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使西周 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

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核心:嫡

长子继承制。内容:大、小宗体系。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称为大宗;

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 母弟为小宗。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实质:不仅是家族等

级制度,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把“国”

与“家”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3、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第2

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春秋时期(前770

-前476年):分封制、宗法制破坏;兼并、争霸战争频繁。战国时期(前475

-前221年):兼并战争激烈;各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二、秦朝的统一

1、建

立: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历史条件:客观上①历史潮流(民族融合、渴望统

一、大国兼并小国);②秦国实

力最强(商鞅变法)。 主观:嬴政的正确决策。疆域: 地图(东

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 。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特征:

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措施:(1)确立皇帝制度(2)设

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太尉(职能?) (3)地方: 废分封,置郡县(4)

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和考查官吏的制度;(5)制定细

密严苛的法律;(6)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影响:由秦

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 代

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第

3课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 2 页 共 28 页基础知识:三省六部制的

确立和演变。选官制度的发展。监察制度。重点问题: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 职能(作用) 备注 秦

朝 丞相 最高行政长官 建立 西汉武帝 中朝 决策,与丞相制衡 巩固东汉 尚书台

取代三公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权力分配未定型隋 内史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同唐朝 完善唐 中书省 起草诏令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

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门下省 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____ ____ ____) 宰相办公机构,行政权军权(发兵

权) 财政,长官”计相” 加强,相权再分割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 元 中书省 下

设六部 发展明 废丞相,设内阁 丞相制度被废除 顶峰三省六部保留,无实权清

军机处跪奏笔录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

执行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互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

影响。 小结: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秦至前清):三公九卿制(秦朝)——

三省六部制(隋唐)——中书门下、枢密院 、三司(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

——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

队伍朝代 制度 备注影响(作用) 西周“世卿世禄”贵族世袭土地、人口、

职务、待遇战国、秦、汉 军功爵制 商鞅变法汉武帝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

制:察廉、举孝。地方每年推荐人才。 征辟指: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不定

期,政府向社会招聘。 扩大官僚队伍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团

体。 东汉末年九品中正制前期标准家世资力和个人行能,后期看门第高低 三年

一次 前期积极,后期重家世轻才德,累世公卿,门阀政治。日益腐败。 魏晋南北朝

门阀世族 门第高低隋 开创分科举人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分科举人 隋炀帝

设进士,以策取士唐完善科举制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进士与明经,后

期经文并重,理学主导。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 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

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是长期保持繁

荣的制度保障之一。明、清发展八股取士四书五经为主,试经义制策,定以

八股文。束缚人们思想,弊端更多,不得不废科举兴学校。

三、监察与谏议——

官僚制度的维系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从秦汉时期,官员监察制度就成

为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职能朝 部门名称备注第 3 页 共

28 页代监察官员秦 御使大夫 监察百官汉御使府 御使大夫——监察和

弹劾百官刺史——监督郡国长官地方专职监察官员 谏议——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进行监督 隋唐 门下省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

不同的意见。 宋 谏院 独立的谏官机构谏议机构取消明清中央 “科道” 督

察院——监察御史 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六科给事中 监督六部业务,分监

察御史之权 地方按察使司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意义:中国古代的

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

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

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总结评价: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

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

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两个方面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基本特

点。秦代 :丞相制度汉代 : 中朝制皇帝皇帝御使大夫丞相

太尉中朝外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决策)(执行)隋唐: 三省六部制北宋 :二府三司制皇帝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

书省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起草)(执行)(封驳审

议)(宰相)(军权)(财权)明代:废丞相 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皇帝皇帝中书省

(丞相)军机处(跪奏笔录)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汉朝

1、汉高祖刘邦的措施:

郡国并行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王。危害: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

根。

2、汉景帝措施:公元前154年,采纳晁错“削藩”建议-七国之乱发生的直

接原因七国之乱:p10(起因、过程、结果略)

3、汉武帝的

集权:①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酎金夺爵。②影响:p11 。

二、唐朝:安史之乱――后果: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第 4 页

共 28 页

1、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势力的继续和发展。

2、

社会特点: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

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四、北宋:960年

1、措施――收精兵:原则

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削实权:中央:

将相权一分为三,设三司(盐铁、度支、户部)掌财政;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

央,设通判监督知州;派文臣了任州郡长官。制钱谷:设转运使将地

方财赋大部分运到京师。

2、影响: 利: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 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造成

“三冗”、“积贫积弱”的局面。

五、明朝:(空前强化) 废丞相,设内阁

1、废除

丞相制度原因:①吸取元朝权贵乱政的经验教训②认为丞相都是小人,都会专权

乱政③认为中央事务由皇帝一人直接管辖会更稳定。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过

程:A 严加控制中书省和丞相的权力;B 大量裁削中书省的官员;C 1380年下

令裁撤中书省

2、设内阁(殿阁大学士→ 内阁→权力增大)。

七、清朝:(顶峰)

设置军机处

1、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军机处起因: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职权:参与处理军国大事,可没有裁决权力,

只能跪奏笔录。影响:简化了行政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是皇权发展到了顶

峰的标志。单元规律性知识或认识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古代中国确立并

不断发展的原因、包含的矛盾、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基本特点。3.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具体分析:1.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古代中国确立并不断发展的原因、包含的矛盾、发展趋势及对

中国社会的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古代中国确立并不断发展的原因、包含

的矛盾、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原因:①大河文明,农业发达,统

治者为了有效控制水源;②封建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 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

权加以维护;③历史传统影响: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既具有强固的血缘关系,又具

有浓厚的专制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法制度的某些原则,如王位嫡长子继承制、

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逐渐嬗变为封建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

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中国是一个地域极为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巩固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需要;⑤统治者个人权力欲望。(2)矛盾: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中央和

地方的矛盾(3)趋势:①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取消丞相;②中央

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4)影响:历

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秦汉至隋

唐时期,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时期,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①积极:有

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

第 5 页 共 28 页治保障。②消极: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

展,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败之风盛行;经济上严重扼杀了社会创造力,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文化上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

琴文明概念:指分布在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 代表:克里特文明:

(约公元前2000年-前1700年)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象形文字。迈

锡尼文明:(约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君主制国家、王宫、卫城、王室墓陵、线 形

文字B。黑暗时代:约公元前1200年-前900年,共300年。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

尼文明的异同点相同:都出现君主制;都出现了文字;建筑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不

同:以米诺斯宫为代表的克里特文明没有城墙和防御工事;以迈锡尼、梯林斯和派留

斯为 代表的迈锡尼文明都把宫殿建于山丘顶部,环绕坚固的城墙,艺术作品多与军

事题材有关。

二、古希腊城邦

1、概念:约前8――前6世纪的一种国家形态,以

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2、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主。

3、地理环境对希腊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着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多山、地少、靠海——有必要殖民活动航海业和海军的发达———有能力影响:地域的扩大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也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

从东 方吸收字母文字、建筑、雕刻、治金、铸币等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

特文明奠定了牢固基础。

4、政体类型: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贵族制、民主

制(最流行)。 划分依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城邦实质:是公

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第6课雅

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政体演变过程

1、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2、贵族制:

任期制、选举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

民主制:确立过程:A 贵族制取代君主制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准备了条件;

B 前594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内容P25略)。 C 前509年克里斯提

尼改革,“陶片放逐法” ,最终确立民主制。

二、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体

现: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

有参与 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

展开辩论。(为了保证辩论的效率和秩序,制订了辩论的章法)五百人议事会:公民

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休会期代使权 力,负责监督行

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实行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

公民有资格当选)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其终审。

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一、汉朝 1.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 2.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

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3.汉光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令的权利,使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二、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三、隋朝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四、唐朝 1.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 具体分工为: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隋唐时期,在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史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五、宋朝: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长官是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两个机构和称为“二府”。为制约宰相,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作用:削弱宰相的职权,以总揽皇权。

六、元朝 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意义: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汉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习称“三公”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唐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置:吏、户、礼、兵、工 称为六部 宋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 元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3.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设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3.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4.东汉末年,州逐渐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逐渐变为州之上的行政实体。 2.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2.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汉初 郡国二制并行 东汉末年 州、郡、县 隋初 州、县 唐 道、州、县 宋 州、郡、路 元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评价:(1-5积极作用,6局限性)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郡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4.1宰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内容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4.2内阁的创立 内容: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事务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深感处理全国事务的疲惫,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又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 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万历初

年,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但是内阁只是顾问,票拟的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意义:内阁时郡主专制的强化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4.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内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由八国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极为后,为销弱旗主的 力,增加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议政会议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由于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会议决定的事,皇帝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上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写成文,经过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员执行。于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四大侵略时间、名称、条约、影响)

1、1840年至1842年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签定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2、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签定第二批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3、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4、1900年6月1901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二、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1、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广州禁烟运动。

2、广州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1859年6月守卫大沽口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直隶提督史荣椿等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4、甲午战争后,台湾军民进行反割台斗争,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

5、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短战肉搏中炮牺牲,大量爱国官兵英勇战斗献身疆场见P24。

6、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中国爱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反抗外国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二课 抗日战争(课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7年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月12月,南京大屠杀30万人以上;1941年在河北潘家峪制造惨案屠杀1200多人;在中国成立细菌战部队,如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试验。

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宝山战役、上海四行仓库坚守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缅甸远征军。共产党:敌后抗战,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新四军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三、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从国内来说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从国际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 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革命的准备 ③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组织准备:形成六人领导核心。 4建立基地:冯云山等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革命基地。 5胜利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6定都天京后的措

施:政治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军事上组织了北伐、东征、西征。 7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 8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后期防御战:(1856——1861):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失败标志:天京沦陷(1864)

二、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民主革命作用:几千年来农民革命战争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2、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课 辛亥革命 ① 历史背景: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宪政失败,民族资本发展及保路运动的促进 ② 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创立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③ 创立中国同盟会,(领袖、纲领、组织) ④ 发动武装起义,积累军事经验 ⑤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 ⑥ 各省独立,南北和谈 ⑦ 创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⑧ 袁世凯强迫清帝退位,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二、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①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②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③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⑤ 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⑦ 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① 五四运动背景: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 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③ 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①中共诞生的条件:经济基础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② 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主要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③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时间: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④ 诞生的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诞生的影响:中共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

新了。 第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中共诞生后,确立了中国革命首先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然后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革命战略。 1924年,中共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吸取失败教训,走上武装革命道路,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

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1、政协会议筹备会议: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

2、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主席)、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通过《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元法、宣布国家领导人就职。

3、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4、开国大典: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封建专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统

一、独立,进入新时期、是十月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世界历史大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建国后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成为迫切需要,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一个具体形式;

2、过程:一届人大召开(1954):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二届人大召开(1959):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三届人大召开(1964):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三、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政协制度:原因: ①在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最后选择了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能:1949年至1954前代行人代会作用,1954年后起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1956年):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特点:我国民主政治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确立完善: (1)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 (2)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4、意义: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的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2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动背景: ①左倾错误发展 ②毛泽东错误判断 ③野心家利用

2、民主法制破坏 ①文革初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冲击、批斗、抄家) ②刘少奇冤案 ③民主法制的空前践踏(夺权武斗)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1、历史条件: ①党和人民接受文革教训是社会基础 ②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提供政治基础;

2、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a.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平反全国各种冤假错案 ③1979年通过《刑法》 ④1982年修订《宪法》形成法律体系。 b.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加强《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完善“1982年中共与民主党派方针”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民族域自治法”

3、以宪法为核心形成体系:我国立法特点:体现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原则;

4、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确立与实施: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法治建设里程碑;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

一。

5、近年来我国依法治国新进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观念形成法制共识;依法打击犯罪查处腐败打击伪劣产品加强执法监督。 依法治国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第3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1979年)

2、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解决提出“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初)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英国:主权换治权;中国:主权不容谈判。1982年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权。

2、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1987年中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背景:历史发展的大一统趋势,人民的意愿;

2.表现: ①七九停炮(1979年,三十年来真正停火); ②八七开放(中央政府提出“三通”台湾政府允许探亲、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性变化); ③两会成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④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⑤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 ⑥八项主张;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百家争鸣”背景:

1.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地主出现封建经济形成初步发展 2. 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3. 阶级: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 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影响

1. 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物

孔子(儒家,春秋晚期):

思想核心“仁” 政治思想(1)以德治民(2)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3)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4)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3)伦理观性本善(4)价值观舍生取义

荀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3)伦理观性本恶(4)朴素唯物思想制天命以用之

老子(道家,春秋晚期)客观唯心体系(1)哲学思想世界万物本原是道(2)辩证法思想祸福相依(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道家,战国末)(1)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2)世间万物相对(3)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社会批判精神

韩非子(法家,战国末)(1)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时而变(2)依法治国系统了法制理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厚今薄古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墨子(墨家,战国初)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1) 边疆危机(2)土地兼并(3)亡国问题(4)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5)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豪强势大,黄老学说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

影响

利于社会恢复,利于社会稳定(积极)

致使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目的为了加强君权 提出三纲五常,目的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措施:

1. 政治:儒学家参加国家大政

2. 教育: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3. 教育(学校):兴办太学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新儒学影响:

积极:

1. 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大一统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 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 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消极:

1. 扼杀了不同流派的思想 有专制作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2.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 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 无为而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2. 董仲舒新儒学主张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封建大一统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

第三课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背景: 魏-隋:有佛,道,儒合一的趋势 隋-唐:并行,复兴正统面临挑战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北宋):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 只有深刻探索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将知识,道德,天理结合起来“穷理格物”

朱熹(南宋)

理之源在于天理 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程朱理学的地位: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和程颢、程颐异同点

世界观

(同)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异)朱熹:明道德之善 二程:达普遍天理

陆王心学

陆九渊 世界观: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认识论:穷理不必向外探索,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

世界观: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认识论: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影响

1.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 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不同点: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观唯心主义,发明本心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相同点:

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继承孔孟仁,礼思想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内容)

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与(实质)

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但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到积极的作用(影响)

评价程朱理学

消极影响: 1.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2. 用三纲五常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 等级尊卑,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不利于社会进步 积极影响:

1. 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2. 重视主观意识力量 3. 注重气节品德 4.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5. 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三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背景: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内在矛盾尖锐②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③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

思想特点:①反传教,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③提倡经世致用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李贽的思想主张: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②揭露道学家的虚伪③反对道家“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穿衣吃饭是人伦物理④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赞颂商鞅等改革家,农民起义是官逼所致

评价:具有鲜明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主张:①否定君主专制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建立监督机构限制君权③反对重农抑商,强调工商皆本

影响(评价):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顾炎武主张:①用“众治”来取代“独治”反对君主专制②痛斥理学的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③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提倡匹夫有责

王夫之:

哲学思想(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1. 世界是物质的

2.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霸天下当做是私产的做法(反对专制)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背景:

1.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工商业经济繁荣 3. 人的地位得到提高 智者学派:

核心思想:强调人的价值

1. 人是万物的尺度 2.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积极影响:

1. 突出个体强调感觉认可人的价值

2. 培养个人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繁荣 3. 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弊端:

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造成道德沦丧和社会秩序混乱

苏格拉底:

1. 倡导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 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知识美德理性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3.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教育是获取知识和美德的重要途径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即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

不同点: 1. 智者学派认为感觉即知识,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就可以获得知识;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

2.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客观标准

3. 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而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反对雅典城邦后期的过激的民主政治

4. 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寻求人生真谛,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即人应有自重,人应该发现自我的本质,人必须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

柏拉图:

1. 根据智慧品德进行社会分工建立理想国 2. 鼓励独立理性思考 3. 理念是万物本原

亚里士多德:

1. 感觉是认识的起源,将感觉与理性结合起来 2. 创立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 3. 研究自然并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 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本身作为人的主要关注焦点 2. 尊重人的价值不断认识和提升人的作用

第六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背景:

1.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 新兴自资产阶级追求财富现实享乐关注人的本身发展

资本主义在意大利萌芽的原因:

1.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2. 阶级:资产阶级壮大

3. 文化: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和优秀的人才结构

文艺复兴(14c-17c)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积极思想,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人物:

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但丁:《神曲彼得拉克》【文学三杰】 《歌集》率先抨击教会腐败,文艺复兴的先驱

文艺复兴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积极方面:

1. 思想:冲破神学束缚从愚昧中解放出来

2. 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艺术成为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3. 自然科学:催生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局限性:

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宗教改革背景:

1. 经济:天主教会日益腐败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 思想: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 3. 导火线:出售赎罪卷

宗教改革 罗马天主教会-封建统治制度的精神支柱

马丁 路德:

1. 信仰耶稣即可获救-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2. 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还俗-提高自身地位追求平等 3. 国权高于教会-激发民族意识

宗教改革的实质:否定教皇权威强调了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即是一场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封建的政治运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 2. 他们都具有反封建性质 3. 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分 4. 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关系上相似

不同点:

1. 采取的斗争形式不同 2. 开展和兴起的范围不同 3. 产生的作用不同

第七课 启蒙运动

背景:

1. 文艺复兴为它打下基础(根本原因) 2.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

3. 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含义:

“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内容:

反对封建特权王权教权提倡自由民主法制科学理性

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1. 抨击天主教会

2.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 提倡天赋人权 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

2.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

1. 社会契约论

2. 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

3.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启蒙运动的扩展

(德意志)康德: 1.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 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3. 主权属于人民

4. 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力 5. 人要自律,自由平等在法律范围内

影响:

欧洲: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冲击着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法国: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的思想 世界:启蒙运动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了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次思想解放的异同:

相同点:

1. 冲破了宗教神学束缚 2. 解放人们的思想 3.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 为资产阶级做思想上准备

不同点:

1. 文艺复兴打击了宗教神学的精神统治启迪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 宗教改革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迷信教皇的说教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

3. 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自由平等等思想深入人心掀起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 启蒙运动不仅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发展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

2. 启蒙运动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而且不给宗教留下一片阵地,用无神论完全否决了任何宗教和神学

3. 启蒙运动为未来的“理性”社会提出了经济自由,人权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思想主张,后来都成为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原则至今仍在实行

第八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

造纸术:

成就: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影响: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和北非 印刷术:

成就: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宋代出现色彩套印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影响: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被欧洲借鉴造出了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火药:

成就: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影响: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成就: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汇算了许多算术命题

地位:1.书中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珠算: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成为算盘,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人们可以用它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明朝时珠算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石氏星表》和浑仪 原因:

1. 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2. 封建王朝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成就:

1. 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 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根据唐代天文学著作的内容辑成《石氏星表》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 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 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 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农学:

1.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2. 《齐民要术》内容:记录了东汉以后500多年间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培养优良品种

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1.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写出的集大成的中医专著2. 创造性的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代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本草纲目》 1.内容:

记录各种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

3. 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经济基础: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2.政治条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3.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4.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频繁 5.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 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与创造

主要特点:1.先进性 2.广泛性 3.实用性 4.经验性 5.封闭性

第九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特点:

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又称“骚体”

《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出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汉赋形成:

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体-赋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

原因:1.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2.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发展概况:

初唐有王勃,陈子昂等人

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山水诗 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

原因:1,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3. 市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需要

代表人物: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人 元曲的形成:

1. 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代表: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创作成就最高 明清小说

(1) 背景:①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工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特点:数量繁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3) 代表作

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四大名著。

②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宋词繁荣的原因: 1. 封建经济发达,宋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 3. 市民阶层扩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矛盾尖锐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 汉字

(l) 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 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体系。

(3) 演变:

①序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

②趋势:由繁到简。

2. 书法艺术

(l) 发展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 , 以后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种艺术。

(2) 基本特征: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二、京剧的出现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表演;

②道光年间,又有湖北的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③经过表演实践,徽剧和汉剧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后来的京剧。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长庚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名艺人。

⑤后来流行全国,又逐步走向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 先秦: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3. 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

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 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 宋元:北宋重文,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促使杂剧繁荣。

5.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京剧形成发展原因:

1. 经济发展城市需要 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2.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3. 富有艺术生命力不断推陈出新,名角辈出受到人们喜爱 书法艺术产生原因与特征: 原因:

1.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 汉字为富于个性化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材料 3. 随着文化发展知识群体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4. 文化用品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5. 魏晋南北朝时特立独行的士人群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和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特征:

1.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 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式,感情和气势

3. 它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第十一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经典力学的背景:

①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②物质基础:新航路开辟后,各国通过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大量资本主义积累促进了资产主义

③理论基础:以伽利略为后经典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伽利略成果:1.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3.证明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的正确性4.近代实验室科学的奠基人

牛顿: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理运动三大定律,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

意义:1.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2.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3.促进了两次科学革命的到来4.对解析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

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1.把自然界中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和概括2.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3.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4.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相对论内容:1.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2.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情况

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地位及影响:1.量子论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2.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相对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得看待世界的途径3.量子论和相对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对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界,对整个人类生活与思想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十二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神创说”长期流行的原因:1.生产力落后,生物知识缺乏2.统治阶级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的需要

影响:1.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细胞

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从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进化论:

背景: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冲击了神学统治,解放了思想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经济:工业革命的发展

理论:拉马克和较完善的细胞学说奠定基础

内容:《物种起源》:1.进化而来,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否定神创说)2.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否定物种之间没有联系)3.必须适应或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互竞争,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种类内部的竞争4.凡事能够较好的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而那些发生了有害变异的个体则将遭到淘汰(否定物种不变)

影响:1.挑战封建神学,否定神创学,促进人类的认识飞跃(对宗教界)2.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对哲学界)3.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震动(对社会影响)4.“优胜劣汰”被殖民者利用,成为他们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第十三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蒸汽时代的到来:

背景:1.政治: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经济:随着工业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3.技术: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

蒸汽机改良原因:1.现存的蒸汽机存在缺陷2.工业生产对新动力的需求

影响:1.解决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2.改变了工业格局3.促使工厂手工业向大机器大工业转变4.开始城市化进程5.促使了全球化的进程6.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807,美国人富尔顿轮船。1814,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电气革命: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背景:1.现代工业生产的动力和能源要求2.科学家新发现(法拉第第二电磁感应)3.发电机的发现(电气时代到来的标志)

影响:电气工业发展迅速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A.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B.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式3.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增加了社会财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消极影响:1.带来殖民侵略,资源掠夺,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从而妨碍了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信息时代:

产生:1.1946,美国研制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美苏争霸3.1969,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互联网的诞生4.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影响:1.进入“信息时代”2.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3.促使知识经济的形成,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4.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3.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4.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看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背景:鸦片战争失败,惊醒了中国一些有知识的人,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举措:1.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理志)

2.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184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为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影响:1.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2.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3.促使人们开阔眼界

局限:1.带有封建纲常(维护封建统治)

2.尚未付诸实践或基本未付诸实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纲常名教 西: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背景:内忧外患

人物: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

内容:1.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2.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学为体),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根本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举措: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启示:只学习器物,不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是不能救中国的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新派的探索)

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人物:王韬,郑观应

内容:经济上:主张发展民主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早起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出实践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背景: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社会: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 中西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想结合,借孔宣新

为什么借孔子的旗号变法:1.封建势力强大,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如此可减少变法阻力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只有变法才能图存

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1898年,在维新变法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影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悟,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第十五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青年》的诞生: 背景:政治:对内打压,对外卖国,袁世凯恢复帝制

思想: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尊孔复古

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人物:蔡元培(北大校长),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新文化运动: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白话文运动的意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开启民智,有利于扩大民主社会的群众基础)

意义: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气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正统,宣传西学,传播马列,鼓动五四,催生中共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他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动工阶级打成一片不可”,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林,翟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十六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1.政治状况:民族危机加深,名牌救国方案失败,创立革命理论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4.个人因素:孙中山努力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增长的归国家所以,由国民共享

影响:1.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2.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局限性:1.时代局限: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2.阶级局限: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因而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根本原因:半殖半封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原则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背景: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都失败,要有新途径,新力量2.俄国十月革命,孙中山看到希望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援手

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内容:对外独立,对内平等

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一般平民所以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约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第十七课

毛泽东思想

1921年,毛泽东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1921-192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1927-1937,“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7-1945,《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1949,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七界二中全会上,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论人民民主专政》 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十八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系统概括

1992,南方视察,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

1992,十四大,明确下一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一国两制”的思想

影响: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第十九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过程: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对人类的贡献: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

2、生物技术的发展: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了贡献。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双百"方针的提出:

(1)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毛泽东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3、结果:

(1)"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代表人物及作品:

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二、曲折的年代

1、"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原因:

(1)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2)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受到政治批判的人物及作品:

(1)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2)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

(3)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

(4)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5)结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三、文艺的春天

1、出现的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

(2)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3)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我国发展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繁荣的表现:

(1)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还有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4)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日制学习或半工半读。

4、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中的教育

1、表现:

(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很多师生都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结果:"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教育复兴的过程及表现:

(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

(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5)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6)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8)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第二十二课 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

(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作家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2、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作是《老人与海》。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3、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4、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第二十三课 美术的辉煌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2)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了。

2、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

(1)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2)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画家大卫,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

(2)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

二、浪漫主义美术的产生: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彗星、流星体、太空中遨游的“神州七号”飞船、航天飞机是天体,而飞机、陨星(陨石和陨铁)、以及发射前的“神州七号”飞船不是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自然天体)是月球,这两种天体也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天体系统: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的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

5.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彗星的轨道扁长。

6.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 7.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叫1个天文单位)。

8.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球,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

9.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可再生、稳定、廉价、无污染。

10.太阳活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暗黑斑点——因为温度低于周围地区、周期11年,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色球层的耀斑(与光球层的黑子具有相关性,周期也是11年,能量的强烈释放导致突然的增亮现象,也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1.太阳活动的影响:⑴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暂时中断;⑵磁暴现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摇摆不定;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的多少具有相关性,有的地方是正相关,有的地方是负相关,有的地方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1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地球既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普通性主要是指:从运动特征来看,它与其它7大行星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从结构特征来看,它与类地行星有许多共同之处。其特殊性主要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3、经线的特点:半圆;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指示南北方

向。

14、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平行;指示东西方向。

15、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的180°为东经(E),自西向东度数由小变大;向西的180°为西经(W),自西向东度数由大变小。

16、纬度: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为0°纬线,从赤道向北的90°为北纬(N),自南向北度数由小变大;向南的90°为南纬(S),自北向南度数由小变大。

17、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18、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以东经度为主,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以西经度为主,为西半球。

19、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20.地球的自转:周期(1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角速度除了两个极点为0以外,其余各地相等,为15°/h;线速度是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纬度60°为赤道的一半)。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22.昼夜的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3、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

24.晨昏线:晨昏线是指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总是平分地球并垂直于太阳光。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判断方法: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25、晨昏线上的信息:①根据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可知晨线、昏线与地球自转方向、昼半球和夜半球、南北极。②晨线与昏线(晨昏线)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日与经线(经线圈)重合(即经过极点),但晨昏圈总是平分赤道。③晨线上各地正在日出,昏线上各地正在日落,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8:00。④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都是0°。 ⑤晨昏线如果与极圈相切,说明极昼或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也即是夏至或冬至。⑥根据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 26.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7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8.区时:一般采取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地方时,而是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29.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赤道上不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面向运动方向)。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0.地球的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方向自西向东;轨道为黄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1月初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3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移动规律如图所示

3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①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②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2.昼夜长短:有极昼、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极夜等5种情况。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而变化的,只有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其他地点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昼夜等长。根据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00-昼长×1/2,日落时刻=12:00+昼长×1/2。同一纬线上各点当日的昼长是相等的。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是相反的关系,即北半球的昼长=南半球的夜长。

3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在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即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极昼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北半球在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34.四季的更替:气候上,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

季节,春、秋二季温暖宜人。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介于冬夏之间。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35.地图上辨别方向: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6.使用罗盘的步骤:照准——保持仪器水平——读数,如果记作NW则表示西北方向、NE则表示东北方向、SE则表示东南方向、SW则表示西南方向。

37.利用手表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较小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为南方(要注意时针应是指的当地的地方时时间)。

38.利用北极星定方向: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可以利用大熊座(北斗七星——勺子形)或者仙后座(W形)来找出北极星。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39.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外向里依次为: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

40.地壳:是地球表面莫霍面(平均深度17Km)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高山地区比平原地壳厚)。

41.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下2900Km)之间,其上部有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42.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一下的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43.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不含软流层)。岩石圈中的岩石有三类: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44.岩浆岩:岩浆上升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

45.沉积岩:岩石经过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石灰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46.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大理岩。 47.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从各类岩石到新的岩浆的物质循环过程。如右图。根据右图判断各类岩石和岩浆的方法是:先判断岩浆 岩,即来向只有一个箭头的是岩浆岩,因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沉积岩可以由岩浆岩和变质岩转化而来,变质岩可以由岩浆岩和沉积岩转化而来,岩浆可以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转化而来。

48.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49、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化、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50.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和变位。主要有褶皱和断层。 51.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而形成一系列弯曲变形,分为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前期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后期,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52.断层:岩层受到压力或者张力作用,使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岩层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

53.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储藏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铁路等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还要避免建在向斜内部,应选在背斜构造中部。

54.重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谷(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很大影响。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5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

56、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特点: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依靠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于飞机高空飞行)。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其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主要意义。

57.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属于短波辐射。

58.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后,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和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对能量集中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通过地面辐射(红外线)向外放射能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因而,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59.大气逆辐射:大气受热后以大气辐射(红外线)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释放能量,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6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储存能量;二是大气逆辐射将能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61.温室效应原理: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到达温室地面,使温室地面增温,而温室地面产生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使大部分的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62.大气的运动:分为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对流运动)和水平运动(风)。 63.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的质量。同一地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冷高压、热低压),高空相反。 64.等压线和等压面: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叫等压线。气压相同各点连成的面叫等压面。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65.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地面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高空气压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气压差异,引起大气从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66.常见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①城市热岛效应:城区人口集中、工厂林立、车流密集,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近地面吹郊区风。②海陆风:海水的热容量大、升温降温慢,陆地的热容量小、升温降温快。白天,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近地面吹海风。夜间,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近地面吹陆风。湖岸风(河岸风)与之相似,白天吹湖风(河风),夜间吹岸风。

67.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68.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引起地表水平运动偏向的力。方向始终垂直于风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69.摩擦力: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70、风向:高空,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向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判断: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偏90°,近地面偏40°-50°

7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赤道地区受热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地区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高空气流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纬度30°上空偏转成与等压线(纬线)平行, 不断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在纬度30°附近的近地 面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的气流从副热带 高气压带向赤道和极地流动,流向赤道的气流补偿 赤道上升气流形成低纬环流。流向极地的气流在纬度60°附近与从极地流过来的较冷气流相遇抬升, 在近地面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即副极地低气 压带,在纬度60°附近的高空,气压相对较高,气流流向极地和30°上空,形成高纬环流和中纬环流, 这样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三个环流圈,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近地面各形成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如右图。

7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

7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北半球的海陆对比显著,1月,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

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74.季风: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共同作用下冬夏风向相反。

75.气团的分类:按照气团温度与到达地区的温度对比分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性质是冷干,通常从高纬地区吹向低纬地区;暖气团性质是暖湿,通常是从低纬地区吹向高纬地区。

76.锋面系统:锋面是冷暖气团交界的面,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77.气旋与反气旋:

78.锋面气旋:锋面与气旋一般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出现在气旋的低压槽线上。

2.3 水圈和水循环

79.水圈的组成: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有“水的行星”之称;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占)。淡水仅占2.526%,其中冰川占68.72%,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比重很小。 80.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81.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含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含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只有海陆间循环环节齐全。

82、水循环的意义:联系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特别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使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

83.河流的补给方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84.洋流的概念: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潮汐、海浪不是洋流。

85.洋流的类型:根据洋流的水温与流经海区水温的对比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通常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根据成因把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其中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86.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南纬40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87.洋流的地理意义: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实例: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秘鲁寒流使秘鲁沿岸荒漠带直逼海岸并向赤道延伸)。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形成著名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流海域也形成著名渔场(秘鲁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净化,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88.分析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对比不同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气温,得出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对比同一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降水量和季节分配,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对比同一纬度、同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都有差异,得出下垫面状况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89.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90.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1)根据气温判断气候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为热带、>0℃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且最热月平均气温>15℃为温带。(2)根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判断雨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3)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

3.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91.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形成的呈带状分布的景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不同→景观不同。其中,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特征,因而用植被类型命名自然带。

92.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9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9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因素:山体的纬度位置—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非常相似,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多。山体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多。山体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应足够高才会导致水热差异足够大,从而形成地域分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95.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96.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于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在厄尔尼诺年,来自赤道附近海区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抑制了上升流,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造成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减少,致使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进而造成海鸟饥饿致死。同时,沿岸荒漠洪水泛滥,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97.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将会导致其它要素的改变;

③全球地理环境也是一个整体,某一区域的环境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其它区域的环境。

98.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以海洋水与大气之间为例):①海洋水与大气之间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热能和动能的交换,海洋水把热能输送给大气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带动海洋水运动;②大气和海洋水之间还存在着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在高压控制下海平面降低、在低压控制下海平面升高

99.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间的碳循环、氧循环和水循环。

10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循环)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间迁移和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改变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CO

2、CH

4、H

2、NH

3、H2O→N

2、O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01.喀斯特作用的实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即 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积作用:Ca(HCO3)2= CaCO3↓+CO2↑+H2O

10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主要是化学溶蚀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地下河和溶洞(溶蚀),溶洞内有石钟乳、石笋和石柱(淀积作用)。

103.桂林“山水”的原因:

单元活动3 学会应用地形图

104.等高线: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不同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陡崖处可以重合。 105.等高线地形图: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一组等高线弯曲突出表示山脊或山谷。

106.地形剖面图:直观显示地貌的起伏情况。横轴为地面上的点,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地形图一致;纵轴为海拔,要根据高差选择适当的垂直比例尺。 10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①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平移。②确定适当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③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分别向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各点的高程。④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108.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山区的聚落规模小、密度小,多呈条带状散布在河谷、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密度大,在河流较密的地区沿河分布,在河流较少的地区多呈团块状。

109.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山区地表起伏大,铁路、公路等多选建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且要迂回前进,弯曲度较平原地区大。山区交通线路的密度较平原地区小。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110.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具备两个属性,即自然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和经济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常见种类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111.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性是指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也即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远远大于其更新速度。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均是可再生资源,它们或可再生、或可更新、或可循环。 11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①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也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性。通常可再生资源受水热影响明显;而不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例如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②资源间的联系性: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③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们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数量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也是有限的。不能认为可再生资源就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开发利用中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和循环利用。④利用的发展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那些还没有完全清楚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开发,以免造成浪费或为今后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11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14.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公众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115.自然灾害的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包括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属性:自然性(自然界的事件)和灾害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116.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原因有:①径流量陡增,如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道堵塞,如冰凌、滑坡、泥石流;③堤坝溃决,如自然或人为因素;④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流域汇水速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和植被的覆盖率;排水速度取决于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和纵向坡度。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水:植被破坏不仅加快了流域的汇水速度,而且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导致排水速度变慢。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占据河道的物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给分洪带来困难。

117.洪灾的形成:包括两个基本环节,即洪水的形成和对人类造成损害。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损害,就不会形成洪灾。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118.洪水的危害:直接损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人畜伤亡,甚至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等,间接损害—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及城乡商业活动停止和生活秩序紊乱等。

119.洪灾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控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等。

4.3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120.全球气候变化: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从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时期;从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并呈现加速态势。 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CO2和CH4),另一方面,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吸收CO2的能力大减,使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增加。 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和某些脆弱性物种的灭绝。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122.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④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⑤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

单元活动4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23.地理信息技术:是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124.遥感:在离地球较远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最重要的仪器设备是传感器,它接收并记录电磁波信号。

125.遥感的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多。

126.遥感影像的判读:直接解译标志--湖泊的边界圆滑,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棱角明显;道路的宽度不变,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间接解译标志—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则多为道路。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彗星、流星体、太空中遨游的“神州七号”飞船、航天飞机是天体,而飞机、陨星(陨石和陨铁)、以及发射前的“神州七号”飞船不是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自然天体)是月球,这两种天体也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天体系统: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的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

5.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彗星的轨道扁长。

6.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 7.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叫1个天文单位)。

8.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球,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

9.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可再生、稳定、廉价、无污染。

10.太阳活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暗黑斑点——因为温度低于周围地区、周期11年,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色球层的耀斑(与光球层的黑子具有相关性,周期也是11年,能量的强烈释放导致突然的增亮现象,也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1.太阳活动的影响:⑴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暂时中断;⑵磁暴现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摇摆不定;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的多少具有相关性,有的地方是正相关,有的地方是负相关,有的地方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1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地球既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普通性主要是指:从运动特征来看,它与其它7大行星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从结构特征来看,它与类地行星有许多共同之处。其特殊性主要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3、经线的特点:半圆;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指示南北方

向。

14、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平行;指示东西方向。

15、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的180°为东经(E),自西向东度数由小变大;向西的180°为西经(W),自西向东度数由大变小。

16、纬度: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为0°纬线,从赤道向北的90°为北纬(N),自南向北度数由小变大;向南的90°为南纬(S),自北向南度数由小变大。

17、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18、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以东经度为主,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以西经度为主,为西半球。

19、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20.地球的自转:周期(1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角速度除了两个极点为0以外,其余各地相等,为15°/h;线速度是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纬度60°为赤道的一半)。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22.昼夜的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3、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

24.晨昏线:晨昏线是指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总是平分地球并垂直于太阳光。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判断方法: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25、晨昏线上的信息:①根据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可知晨线、昏线与地球自转方向、昼半球和夜半球、南北极。②晨线与昏线(晨昏线)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日与经线(经线圈)重合(即经过极点),但晨昏圈总是平分赤道。③晨线上各地正在日出,昏线上各地正在日落,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8:00。④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都是0°。 ⑤晨昏线如果与极圈相切,说明极昼或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也即是夏至或冬至。⑥根据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 26.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7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8.区时:一般采取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地方时,而是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29.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赤道上不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面向运动方向)。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0.地球的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方向自西向东;轨道为黄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1月初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3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移动规律如图所示

3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①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②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的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2.昼夜长短:有极昼、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极夜等5种情况。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而变化的,只有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其他地点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昼夜等长。根据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00-昼长×1/2,日落时刻=12:00+昼长×1/2。同一纬线上各点当日的昼长是相等的。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是相反的关系,即北半球的昼长=南半球的夜长。

3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在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即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极昼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北半球在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达最大(整个北极圈以内)。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34.四季的更替:气候上,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

季节,春、秋二季温暖宜人。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介于冬夏之间。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35.地图上辨别方向: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6.使用罗盘的步骤:照准——保持仪器水平——读数,如果记作NW则表示西北方向、NE则表示东北方向、SE则表示东南方向、SW则表示西南方向。

37.利用手表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较小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为南方(要注意时针应是指的当地的地方时时间)。

38.利用北极星定方向: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可以利用大熊座(北斗七星——勺子形)或者仙后座(W形)来找出北极星。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39.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外向里依次为: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

40.地壳:是地球表面莫霍面(平均深度17Km)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高山地区比平原地壳厚)。

41.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下2900Km)之间,其上部有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42.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一下的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43.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不含软流层)。岩石圈中的岩石有三类: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44.岩浆岩:岩浆上升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

45.沉积岩:岩石经过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石灰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46.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大理岩。 47.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从各类岩石到新的岩浆的物质循环过程。如右图。根据右图判断各类岩石和岩浆的方法是:先判断岩浆 岩,即来向只有一个箭头的是岩浆岩,因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沉积岩可以由岩浆岩和变质岩转化而来,变质岩可以由岩浆岩和沉积岩转化而来,岩浆可以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转化而来。

48.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49、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化、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50.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和变位。主要有褶皱和断层。 51.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而形成一系列弯曲变形,分为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前期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后期,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52.断层:岩层受到压力或者张力作用,使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岩层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

53.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储藏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铁路等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还要避免建在向斜内部,应选在背斜构造中部。

54.重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谷(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很大影响。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5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

56、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特点:对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依靠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于飞机高空飞行)。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其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主要意义。

57.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属于短波辐射。

58.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后,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和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对能量集中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通过地面辐射(红外线)向外放射能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因而,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59.大气逆辐射:大气受热后以大气辐射(红外线)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释放能量,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6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储存能量;二是大气逆辐射将能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61.温室效应原理: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到达温室地面,使温室地面增温,而温室地面产生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使大部分的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62.大气的运动:分为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对流运动)和水平运动(风)。 63.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的质量。同一地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冷高压、热低压),高空相反。 64.等压线和等压面: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叫等压线。气压相同各点连成的面叫等压面。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65.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地面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高空气压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气压差异,引起大气从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66.常见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①城市热岛效应:城区人口集中、工厂林立、车流密集,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近地面吹郊区风。②海陆风:海水的热容量大、升温降温慢,陆地的热容量小、升温降温快。白天,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近地面吹海风。夜间,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近地面吹陆风。湖岸风(河岸风)与之相似,白天吹湖风(河风),夜间吹岸风。

67.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68.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引起地表水平运动偏向的力。方向始终垂直于风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69.摩擦力: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70、风向:高空,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向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判断: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偏90°,近地面偏40°-50°

7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赤道地区受热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地区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高空气流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纬度30°上空偏转成与等压线(纬线)平行, 不断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在纬度30°附近的近地 面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的气流从副热带 高气压带向赤道和极地流动,流向赤道的气流补偿 赤道上升气流形成低纬环流。流向极地的气流在纬度60°附近与从极地流过来的较冷气流相遇抬升, 在近地面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即副极地低气 压带,在纬度60°附近的高空,气压相对较高,气流流向极地和30°上空,形成高纬环流和中纬环流, 这样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三个环流圈,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近地面各形成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如右图。

7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

7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北半球的海陆对比显著,1月,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

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74.季风: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共同作用下冬夏风向相反。

75.气团的分类:按照气团温度与到达地区的温度对比分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性质是冷干,通常从高纬地区吹向低纬地区;暖气团性质是暖湿,通常是从低纬地区吹向高纬地区。

76.锋面系统:锋面是冷暖气团交界的面,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77.气旋与反气旋:

78.锋面气旋:锋面与气旋一般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出现在气旋的低压槽线上。

2.3 水圈和水循环

79.水圈的组成: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有“水的行星”之称;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占)。淡水仅占2.526%,其中冰川占68.72%,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比重很小。 80.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81.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含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含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只有海陆间循环环节齐全。

82、水循环的意义:联系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特别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使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

83.河流的补给方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84.洋流的概念: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潮汐、海浪不是洋流。

85.洋流的类型:根据洋流的水温与流经海区水温的对比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通常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根据成因把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其中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86.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南纬40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87.洋流的地理意义: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实例: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秘鲁寒流使秘鲁沿岸荒漠带直逼海岸并向赤道延伸)。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形成著名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流海域也形成著名渔场(秘鲁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净化,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88.分析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对比不同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气温,得出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对比同一纬度的不同气候类型,差异主要是降水量和季节分配,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对比同一纬度、同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都有差异,得出下垫面状况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89.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90.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1)根据气温判断气候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为热带、>0℃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且最热月平均气温>15℃为温带。(2)根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判断雨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3)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

3.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91.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形成的呈带状分布的景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不同→景观不同。其中,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特征,因而用植被类型命名自然带。

92.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9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9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因素:山体的纬度位置—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非常相似,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多。山体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多。山体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应足够高才会导致水热差异足够大,从而形成地域分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95.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96.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于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在厄尔尼诺年,来自赤道附近海区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抑制了上升流,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造成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减少,致使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进而造成海鸟饥饿致死。同时,沿岸荒漠洪水泛滥,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97.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将会导致其它要素的改变;

③全球地理环境也是一个整体,某一区域的环境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其它区域的环境。

98.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以海洋水与大气之间为例):①海洋水与大气之间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热能和动能的交换,海洋水把热能输送给大气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带动海洋水运动;②大气和海洋水之间还存在着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在高压控制下海平面降低、在低压控制下海平面升高

99.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间的碳循环、氧循环和水循环。

10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循环)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间迁移和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改变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CO

2、CH

4、H

2、NH

3、H2O→N

2、O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01.喀斯特作用的实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即 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积作用:Ca(HCO3)2= CaCO3↓+CO2↑+H2O

10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主要是化学溶蚀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地下河和溶洞(溶蚀),溶洞内有石钟乳、石笋和石柱(淀积作用)。

103.桂林“山水”的原因:

单元活动3 学会应用地形图

104.等高线: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不同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陡崖处可以重合。 105.等高线地形图: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一组等高线弯曲突出表示山脊或山谷。

106.地形剖面图:直观显示地貌的起伏情况。横轴为地面上的点,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地形图一致;纵轴为海拔,要根据高差选择适当的垂直比例尺。 10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①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平移。②确定适当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③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分别向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各点的高程。④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108.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山区的聚落规模小、密度小,多呈条带状散布在河谷、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密度大,在河流较密的地区沿河分布,在河流较少的地区多呈团块状。

109.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山区地表起伏大,铁路、公路等多选建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且要迂回前进,弯曲度较平原地区大。山区交通线路的密度较平原地区小。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110.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具备两个属性,即自然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和经济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常见种类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111.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性是指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也即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远远大于其更新速度。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均是可再生资源,它们或可再生、或可更新、或可循环。 11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①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也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性。通常可再生资源受水热影响明显;而不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例如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②资源间的联系性: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③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们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数量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也是有限的。不能认为可再生资源就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开发利用中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和循环利用。④利用的发展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那些还没有完全清楚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开发,以免造成浪费或为今后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11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14.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公众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115.自然灾害的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包括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属性:自然性(自然界的事件)和灾害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116.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原因有:①径流量陡增,如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道堵塞,如冰凌、滑坡、泥石流;③堤坝溃决,如自然或人为因素;④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流域汇水速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和植被的覆盖率;排水速度取决于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和纵向坡度。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水:植被破坏不仅加快了流域的汇水速度,而且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导致排水速度变慢。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占据河道的物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给分洪带来困难。

117.洪灾的形成:包括两个基本环节,即洪水的形成和对人类造成损害。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损害,就不会形成洪灾。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118.洪水的危害:直接损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人畜伤亡,甚至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等,间接损害—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及城乡商业活动停止和生活秩序紊乱等。

119.洪灾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控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等。

4.3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120.全球气候变化: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从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看,当前正处在温暖时期;从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并呈现加速态势。 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CO2和CH4),另一方面,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吸收CO2的能力大减,使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增加。 12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和某些脆弱性物种的灭绝。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122.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④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⑤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

单元活动4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23.地理信息技术:是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124.遥感:在离地球较远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最重要的仪器设备是传感器,它接收并记录电磁波信号。

125.遥感的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多。

126.遥感影像的判读:直接解译标志--湖泊的边界圆滑,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棱角明显;道路的宽度不变,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间接解译标志—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则多为道路。

上一篇:历史八下知识要点总结下一篇: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