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教学教案范文

2023-09-23

七上历史教学教案范文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进程、主要成就及引起的变化。 ⑵理解英国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⑶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知识重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涉及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型的重大问题,是学习本册教材的关键内容之一。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教材前言对经济史学习方法的指导,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释了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作用。第一目从生产工具的角度阐释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第二目 从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演进的角度,阐发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第三目从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生产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角度阐发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历史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哪个国家最终确立了霸权地位,成为了“日不落帝国”?既然扫清了障碍,拥有了最多的殖民地,那英国下一步将做什么呢?——追求更多的财富和利益。

(二)讲授新课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生产工具)

对财富的需导致了生产贸易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技术的革新。于是飞梭、珍妮机、蒸汽机等生产工具出现,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思考: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蒸汽机的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蒸汽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⑴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⑵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 ⑶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⑷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 思维拓展:

为什么将之称为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可以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这样就为展开教材三个方面的论述确定一个师生认可的思维平台。

二、从工场到工厂(组织形式)

(一)工场和工厂的异同? 相同:性质相同

不同:发展层次不同(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规模效率等方面)

(二)工厂生产制度的影响

1、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共 带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

2、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的变动

两大阶级出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一)工业革命的拓展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后,法、美两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改变世界

19世纪后期,一个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思考与讨论

让学生结合上一课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⑴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市场。 ⑵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⑶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政治保障。

六、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并思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七上历史教学教案范文第2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的建立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通过识读历史图片,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时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重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难点:西晋社会状况之下隐藏的统治危机;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时代大背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最后我们分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并得出结论,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西晋。)对,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又是为什么呢?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又做了什么?学了本课内容你们就知道了。

【内容探究】

一、西晋的建立

1.教师课件展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并请一位同学讲述这个故事。

[学生回答]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长久,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扑火,都劝他暂时忍耐。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2.教师引导: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第

一、二段的内容,并问:那么,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3.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三国建立:魏、蜀、吴→三国灭亡:蜀、魏、吴→西晋统一全国。时间:220—280年。) 4.教师引导: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西晋的统治却很短暂,西晋的统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只要研究一下西晋的社会风气,就能大概的了解到西晋的统治了。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8页“相关史事”中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

5.教师讲解:西晋初年,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长期分裂动荡后重归统一。根据天下分久必合的传

统理念,这次的统一和安定应该是长期的。因此晋国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平民平姓,都天真地认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已经到来,谁都相信明天会更好,谁也不去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忧患意识,臣民对国家、民族和家庭的责任感日益淡漠,社会享乐主义滋长,朝野上下物欲横流,每个人都在花样翻新地找刺激寻开心。“石王斗富”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西晋的统治阶级追求享乐,糜烂腐化。

6.展示教材第79页的“材料研读”,提出问题: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唯钱是图”,统治阶层昏庸腐朽。) [教师过渡] 西晋初期的这种社会现状为“八王之乱”的发生和西晋的短命而亡做了铺垫。

二、八王之乱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79页“八王之乱”的相关内容,问:西晋初年,晋武帝怎样管理地方?(大封同姓诸侯王,后来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的制度?(西周。) 2.教师讲解:除了西周,在西汉初年,也分封过同姓诸侯王,最后是导致了“七国之乱”,所以才有后来的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以西周和西汉为鉴,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会导致诸侯势力壮大,最终王室衰微。) 3.教师引导:西周、汉初都实行分封诸王,一旦诸王势力强大,就会威胁中央的统治。同样,西晋初年分封诸侯,诸侯王既手握兵权,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导致“八王之乱”,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简述“八王之乱”?

教师找一个同学讲述“八王之乱”: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4.教师讲解:“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为什么西晋的统治如此短暂?

教师待学生小组讨论后,找几个小组的代表回答,最后由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1)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晋惠帝)昏庸无能。

(2)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八王之乱”使西晋走向衰落。

(3)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乘机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教师过渡] “八王之乱”后,中原大乱,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教师课件展示草原图片,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第80页的《敕勒川狩猎图》和《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以及第80页第一段文字,问:同学们知道北方游牧民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2.教师讲解: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的战乱之下,少数民族内迁形成高潮。那么,在这一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教材80页上的《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上标出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3.教师讲解: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教师课件展示《十六国示意图》。问: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结束?是谁结束了这种状况?(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采取哪些措施维护统治?(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课堂小结】

西晋短暂的统一,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原因。历史警示我们,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西晋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建立 2.西晋的统治

二、八王之乱

1.原因 2.概况 3.影响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游牧民族的内迁 2.十六国政权 3.苻坚统一北方

七上历史教学教案范文第3篇

③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2.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4.黄帝与炎帝为什么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答:是因为:(1)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炎帝的贡献详见课本P11

5.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什么作用? 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对稳定西周在全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6.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答:①齐国地理位置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 7.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P33

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8.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言论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影响如何?

课本P38与笔记 9.列举孔子的思想内容

答: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主张“仁”与“礼”的学说。

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10.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1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修筑长城予以抵抗。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12.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13.说一说秦始皇的功与过?应怎样正确评价秦始皇? 功绩:

1、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

2、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他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通过北筑长城,平定南越,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失:

1、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简评: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4.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

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①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④秦二世统治的逾加残暴。⑤焚书坑儒 15.汉武帝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在哪些方面?

答:详见第11课笔记

16.请写出秦汉与匈奴的和战的历史史实

17.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怎样?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输送的商品主要是什么?丝绸之路的开通者是谁?管理机构是什么?后期管理的主要人物是谁? 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答:详见第12课笔记

18、说一说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用的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蔡伦在此基础之上是怎么改进造纸术的?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作用是什么?

答:详见第13课笔记

19.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什么影响?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0.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1)目的:为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稳定自己的统治。

(2)内容:①整顿吏治;②实行均田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建立农村基层组织,稳定社会秩序。

④494年,迁都洛阳;⑤实行汉化政策:讲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人通婚。

七上历史教学教案范文第4篇

1.西域的地理概念。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在位国君、影响。张骞的精神(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影响: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2.举例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公元前60年……)

3.丝绸之路的路线、作用。(课本P83图)

4.列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名胜古迹(楼兰古国、敦煌莫高窟、西安大雁塔、月牙泉等)。

5.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中国的丝绸最初由这条路上通道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

6.课后习题。(P85-86页);课本P83页中间小字段。

第16课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见提纲第9小题)(课本P87页)

第19课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课本P111-112页)

第20课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本P115页)

1.孝文帝的民族(鲜卑族)、名字(拓跋宏)。

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响。(措施:①迁都洛阳 ②说汉语 ③易服饰

④改姓氏 ⑤通婚姻 ⑥改用……,学习汉族的……,提倡……等 )。

第22课汉字的演变(课本P122页)

王羲之、顾恺之的生活时期、代表作品(识图)等。(提纲第12小题)

1.议一议: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2.找一找:图中所画的这些物品,哪些是中原原有的,哪些是从西域传入的?

其中,水稻、小麦和丝绸是中原原有的;葡萄、石榴、核桃、苜蓿是从西域传入的。

七上历史教学教案范文第5篇

③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2.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4.黄帝与炎帝为什么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答:是因为:(1)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炎帝的贡献详见课本P11

5.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什么作用? 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对稳定西周在全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6.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答:①齐国地理位置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 7.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P33

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8.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言论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影响如何?

课本P38与笔记 9.列举孔子的思想内容

答: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主张“仁”与“礼”的学说。

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10.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1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修筑长城予以抵抗。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12.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13.说一说秦始皇的功与过?应怎样正确评价秦始皇? 功绩:

1、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

2、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他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通过北筑长城,平定南越,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失:

1、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简评: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4.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

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①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④秦二世统治的逾加残暴。⑤焚书坑儒 15.汉武帝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在哪些方面?

答:详见第11课笔记

16.请写出秦汉与匈奴的和战的历史史实

17.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怎样?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输送的商品主要是什么?丝绸之路的开通者是谁?管理机构是什么?后期管理的主要人物是谁? 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答:详见第12课笔记

18、说一说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用的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蔡伦在此基础之上是怎么改进造纸术的?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作用是什么?

答:详见第13课笔记

19.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什么影响?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0.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1)目的:为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稳定自己的统治。

(2)内容:①整顿吏治;②实行均田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建立农村基层组织,稳定社会秩序。

④494年,迁都洛阳;⑤实行汉化政策:讲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人通婚。

七上历史教学教案范文第6篇

1.西域的地理概念。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在位国君、影响。张骞的精神(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影响: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2.举例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公元前60年……)

3.丝绸之路的路线、作用。(课本P83图)

4.列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名胜古迹(楼兰古国、敦煌莫高窟、西安大雁塔、月牙泉等)。

5.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中国的丝绸最初由这条路上通道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

6.课后习题。(P85-86页);课本P83页中间小字段。

第16课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见提纲第9小题)(课本P87页)

第19课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课本P111-112页)

第20课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本P115页)

1.孝文帝的民族(鲜卑族)、名字(拓跋宏)。

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响。(措施:①迁都洛阳 ②说汉语 ③易服饰

④改姓氏 ⑤通婚姻 ⑥改用……,学习汉族的……,提倡……等 )。

第22课汉字的演变(课本P122页)

王羲之、顾恺之的生活时期、代表作品(识图)等。(提纲第12小题)

1.议一议: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2.找一找:图中所画的这些物品,哪些是中原原有的,哪些是从西域传入的?

其中,水稻、小麦和丝绸是中原原有的;葡萄、石榴、核桃、苜蓿是从西域传入的。

上一篇:女装网店的市场分析范文下一篇: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