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范文

2023-11-07

心理测验范文第1篇

一、心理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完满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脱离虚弱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也应包含心理上的“完满状态”。

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

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心理健康时刻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三、 心理健康的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众多,归纳起来是“众数标准”(或适应性标准)和“精英标准”(或发展性标准)两大取向。

国内外对心理健康标准的阐述不胜枚举,但共同之处多于分歧。结合各种观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是:

1、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3、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

5、有健全的人格

6、道德心态的健康

7、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智力活动正常

四、 心理健康自测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测量表(SCL---90)》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评定一周以来 1 的心理情况。分为五级评分,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

2、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总体幸福感量表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量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共有33项,全国常模得分男性为75分,女性为71分。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状态

2、不良状态

3、心理障碍

4、心理疾病

二、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1、周末(或假期)综合征

2、职业倦怠症

3、慢性疲劳症

4、网络依赖症

5、抑郁症 6.焦虑症

7、强迫症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对心理和行为有直接影响。首先,生物条件是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生物因素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生理因素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内分泌系统。

二、 环境因素的影响

包括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工作学习环境、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社区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

社区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是通过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产生的。 不同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信息作为媒介实现的。

四、 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情感因素、意志和人格因素。

第四节 塑造良好人格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使用范围广泛,可以在生理、心理、宗教、社会、伦理、法律和美学等不同领域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心理特征系统两大部分。

1、气质是人格的生物基础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人的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知觉与思维的快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力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等都是气质的表现。气质有多种分类法。气质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抑郁质。古代这种关于气质的四分法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但这种提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特征

性格是稳定的,但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性格类型:按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受情绪和意志型。

按个体的心理倾向,可分为外向型、内向型。 按个体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二、人格与人的身心发展

3 心身医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如具有矛盾强迫性、吝啬抑郁等特征的人容易得结肠炎、胃溃疡等疾病。

研究表明,适应不良,往往与人格素质相关,在工作中,具有乐群性、有恒性、独立性、世故性、自律性等性格特质的员工更受欢迎和更容易获得提拔。

三、 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有表现的机会和显示其意义的场合。人格是否良好主要表现于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社会成就、社会地位、社会评价一方面与个人能力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个人的人格直接相关。人格的评价也以社会适应的水平作为重要的指标。

四、人格障碍的类型

依据国际(心理)疾病标准——WHO,ICD-10,典型的人格障碍有以下一些类型,中国的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1、偏执型:

2、分裂型:

3、自恋型:

4、冲动型:

5、回避(焦虑)型:

6、依赖型:

7、强迫型:

8、被动攻击型:

9、反社会型:

五、健全人格的塑造

1、自我认识,优化人格整合

认识自我是改变自我的开始。

人格塑造也就是为了实现优化人格整合,以达到人格的健全。

人格整合的基本含义:随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互不相关发展到和谐一致状况的过程。优化人格整合,一要择优二要淘汰。

择优即选择某些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淘汰即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择优与淘汰往往同步进行。

2、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整合的过程。不少人格发展缺陷源于无知,无知容易使人自卑、粗鲁,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自信、坚强、理智。

第五节

与压力同行

一、 压力来自何方

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往往是自己造成的。40%来自对未发生事情的忧心忡忡,30%来自对已发生事情的耿耿于怀,12%来自对别人的评价过于在乎,10%来自对自己身体过于在乎,只有8%来自生活必须面对承受的压力,这8%是比较合理的。

二、 我的压力是不是太大——注意自己的压力信号

一旦压力产生消极作用,各种需求就会变成负担,而身体和意识就会发出警告信号,当然这些信号并不一定是有害或危险的。你可看成是一种征兆,表明你没有发挥或已经超越自己能力的极限。如这些信号不断出现那就不是好兆头了。这时需要认真对待这些信号。

压力信号分两种:预警信号和警报信号。预警信号可看成是一种征兆,预示自己没有发挥或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极限了,警报信号表明经历人必须认真对待这些信号,并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

三、 压力应对与管理

1、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何应对压力

1、要有积极的心态 对生活要有感恩之心。

2、要学会积极思维

3、在工作中巧妙应对他人的请求

4、善于利用时间

通过改变作息时间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神奇三小时”. 早睡3小时,早起3小时,生活和身体会发生神奇的变化。“时间管理大师”哈林·史密斯曾极力提倡“神奇三小时”的概念,鼓励人们自觉早起早睡。比别人早起,没有人或电话的骚扰,清晨做事精神集中,思路清晰,工作效率高,早起更能增强信心。

5、善于处理冲突,并采取建设性的批评方式。

6、低调处理尴尬场面和你的情绪

7、现实一点,认识自己的极限

8、不要为了暂时的解压而求助“错误的朋友”

9、提高你的抗压迫的能力

2、运动养生,调解压力

运动之所以能缓解压力,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与腓肽效应有关。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尝试做以下事情:

1、每天要设法出一次汗

2、学会使用深呼吸

3、肌肉放松法

4、泡脚

5、静坐休息

3、营养饮食,调节压力

1、均衡的饮食

2、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3、多吃维生素B和C

4、多吃钙质

5、少吃盐

6、少吃糖

7、控制体重

8、注意饮食节奏和气氛

第六节

学会管理情绪

一、情绪的定义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成分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因素。

情绪具有的功能,一是动机功能。情绪可激发行为的动机,情绪是行动的原始动力。然而,情绪与绩效的关系并非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二是社会适应功能。情绪的种类有:

1、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正常情绪和不良情绪

二、 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调节

1、什么是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我们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主观体验、生理活动、外部表现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可发展为一种能力,即情商。

2、情绪调节ABC理论

ABC理论由心理学家亚伯·艾利斯提出,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或行为;B是指我们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产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境下,我们的行为所导致的情绪性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直接引起了情绪反应,即A引起了C,忽略了中间的B的作用。

ABC理论的提出者亚伯·艾利斯认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内化和产生一些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主要包括: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

2、过分概括化

3、糟糕至极

3、情绪的识别

情绪的复杂性、主观体验的内隐性以及人们个性的多样性,使情绪的识别变成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当我们识别他人情绪时,通常是以外部表现为媒介,笑意味着高兴,眉头紧锁意味着发愁。可是有时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并不成立。

4、情绪的合理宣泄

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须借由情绪的发泄来加以释放。如心中堆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未能表达和宣泄,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而导致身心疾病,身体上常见的有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理上常见的心里紧张、神经症等。

三、 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及应对方法

1、焦虑

7 心理体验有:担忧害怕、焦灼不安;生理体验: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出汗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活动异常。如果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解决,可能引发焦虑症。

3、应对方法: (1)认知调节法 (2)放松训练法

2、抑郁

专业技术人员应警惕抑郁情绪,如有抑郁的倾向,可及时做出调整或进行求助,以免形成抑郁症。

心理测验范文第2篇

摘要:从当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的课程改革潮流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存在着“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缺乏建构的基础性问题。这一问题若不能解决,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学业质量评价将成为“空中楼阁”,课程的育人价值必将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对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服务性、关键性和独特性三大特征进行了描绘;对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并且基于概念界定,对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内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心理健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高度重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1]。这一目标的达成,与广大中小学校能否规范、有效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密切相关。有学者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在国家战略层面,让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在义务教育阶段‘初露端倪、初见成效’的时候了”[2]。湖北省甚至已明确把心理健康课程列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3],并将于2023年实施。可见,无论是国家、地方的政策层面还是学术研究层面,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均有着高度共识。然而,从当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的课程改革潮流来看,心理健康课程还存在着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缺乏建构的基础性问题。这一问题若不能解决,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学业质量评价将成为“空中楼阁”,课程的育人价值必将大打折扣,湖北省初中心理健康学业水平考试的公信力也可能受到置疑。为此,建构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摆在初中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及评价面前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

一、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建构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对其应达到的要求进行全面准确的认识。这就好像建楼房,只有明确了楼房的功能特性之后,才能进行具体设计和实际建造。

(一)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体现对心理健康素养发展的服务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某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它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4]。心理健康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也应体现特定的育人价值。毫无疑问,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要体现的育人价值,就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也就是说,判断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否恰当,就是看其对心理健康素养发展是否具有服务性。

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服务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澄明价值。心理健康素养是以终身发展的视角,对个体心理健康方面的素养进行的概括,其价值对各年龄阶段具有普适性,其表达必然具有高度抽象性。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能将心理健康素养的抽象价值加以具体化,这种在心理健康学科层面具体化了的价值应成为心理健康素养抽象价值的重要支撑。

第二,细化内容。心理健康素养价值的普适性决定了其内容的概括性。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心理健康素养在学科层面的细化,通过细化,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通过学科教学成为可能。

第三,划清边界。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是个体通过学习、生活的共同作用获得的。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要把通过学科才能获得最好发展的心理健康素养要素标示、组织起来,承担起学科在发展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的不可替代的责任。

(二)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体现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发展的关键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人生阶段,林崇德[5]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且可塑性大,这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定的时期”。同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从青春期开始逐年增高,青春期是精神疾病发病的高峰阶段之一”。因此,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动荡不定”的青春发育期,减少精神疾病对初中生的威胁,应该成为建构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两大关键。

在体现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特征上,应该从关键内容和关键时期这两个方面来把握:(1)关键内容。即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应该是青春发育期不可疏漏,并且对个体的终身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2)关键时期。即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最应该且最适宜在初中阶段予以培养和形成的素养。错过了这一关键时期,某些素养的培养将难以弥补,进而使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的问题成为终身发展的阻碍。

(三)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体现心理健康学科的独特性

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干预是提升人的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6]。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心理健康学科)是实施教育干预的重要形式。作为学校开设的专门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发展方面应该有其独特性,既有着区别于学校其他学科的地方,又有着区别于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其他途径(如学生社团活动、心理辅导等)。

心理健康学科的独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体现:(1)独特的育人价值。即心理健康学科在发展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方面所具有的特有价值。(2)独特的学科思想。即为达成独特的育人价值,应秉持的独特的学科思维和学科实践方式。

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图谱见图1。

综上所述,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具备的服务性、关键性和独特性特征及相关要求,是检验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否恰当的标尺。只有完全满足特征要求的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得以确认,其内含的具体内容是否合理才有评鉴依据。

二、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应该从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把握。明确内涵是对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特有属性的揭示。采用的方法是古典逻辑学中的“属加种差”法;明确外延是对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类别的揭示,采用的方法是外延劃分的逻辑方法。

(一)以人的心理健康素养为依据,确定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初中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其心理健康素养发展,在发展内容上不可能与成年人同样丰富,在发展水平上也不可能与成年人达到同样程度,但在基本方向上却必须与人的心理健康素养保持一致。下文将从人的心理健康素养出发,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生活学习实际,揭示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殊属性。

1.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剖析

江光荣、赵春晓和韦辉等[7]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素养界定为: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此界定将心理健康素养的基本价值定向于两个方面,即促进心理健康和应对心理疾病;将心理健康素养的作用表现定向于两个方向,即自身和他人;将心理健康素养的核心内容定向于三个层面,即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这一界定对于确定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属性

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是否也需要定向于促进心理健康和应对心理疾病呢?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把“促进心理健康”作为基本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将“应对心理疾病”作为基本价值却须谨慎,因为价值的确立,必须以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为前提。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为2.26%[8];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初中生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0.5%,高中生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2%[9];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有轻度抑郁的为17.2%,有重度抑郁的为7.4%[10]。由此可见,存在一般心理问题(未达病态的心理问题)的学生远高于罹患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对青少年而言,学会应对一般心理问题比学会应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着更为广泛的需求。因此,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宜定向于“促进心理健康”和“应对心理问题”(这里的心理问题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3.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属性

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属性是否也需要定向于自身和他人呢?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的“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于是,从初中时期起,他们就产生了强烈的自立愿望,开始疏远父母而乐于和同龄人交往,寻找志趣相投、谈得来的伙伴”[5]。当青少年不太愿意与成年人交流时,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和心理问题应对能力的提升,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自己及身边伙伴的影响。因此,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定向宜为“自身”和“同龄人”(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他人”)。

4.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属性

上述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剖析之中,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核心内容包括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所谓知识,体现的是心理健康促进及心理问题应对过程中的“知不知”的问题,这是心理健康素养的科学基础;所谓态度,体现的是“愿不愿”的问题 ,这是心理健康素养的动力基础;所谓行为习惯,体现的是“能不能”的问题,这是心理健康素养的养成基础。对于初中生而言,心理健康素养的这三个向度同样重要。没有“知识”会乱作为(如对负性情绪的不当宣泄),没有“态度”则惰作为(如压抑负性情绪),没有“行为习惯”也就无作为(如被动承受内心痛苦的折磨)。因此,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定向宜为“知识、态度、行为习惯”。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初中生通过心理健康学科学习,在促进自身及同龄人的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同龄人的心理问题方面所习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那么,这里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又包括哪些具体方面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揭示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外延。

(二)以相关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划分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延

根据上述的定向分析,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包括知识层面、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内容,其外延定位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寻求。

1.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

知识问题首先是科学问题,其定位必须以心理学知识为依据。关于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应该包括两个类别、四个方面。

第一个类别的知识是关于心理健康的陈述性知识。其中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奠基性知识,如果不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就谈不上促进心理健康;第二个方面的知识是“什么是心理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科学认识是应对心理问题的前提,只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才谈得上如何应对的问题。

第二个类别的知识是关于心理健康的程序性知识。其中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成长中的初中生如何促进自己及同龄人的心理健康;第二个方面的知识,是成长中的初中生对于自己及同龄人的心理问题,有什么方法恰当应对。心理健康的程序性知识直指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主题与场景,突出的是解决问题的知识。

由此可见,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中的知识要素应包括“何为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如何促进心理健康的知识”,可以概括为“心理健康的知识与运用”。

2.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态度内容

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认知成分指个人对有关事物的信念,情感成分指与这些信念有联系的情感体验,行为倾向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11]。根据上述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态度应表现在以下两个维度上:

第一个维度反映的是心理健康核心素养作用方向上的态度,即自助和助人,可细化为自助助人的信念、自助助人的情感、自助助人的行为倾向。

第二个维度反映的是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基本价值的态度,即抱持“促进心理健康和应对心理问题”的信念、情感和行为倾向,自觉开展自助助人。

因此,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当中的态度要素宜表述为“自助助人的倾向与自觉”。

3.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习惯内容

不同心理学理论提出的促进心理健康和应对心理问题的具体操作,虽然对确定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行为习惯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但哪些操作对于所有初中生而言是必不可少并且终身受益的呢?关于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操作,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12]。其中所提及的“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揭示了一种能够“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的认知操作的原则,其核心就是“积极的思维”。这一针对所有人积极成长的心理学所提出的思维操作,对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对这一操作的熟练运用,将成就学生的积极思维品质。反过来,积极思维品质又能促进积极思维操作的自动化,进而实现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关于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最基本而易于掌握的方法包括合理认知(如认知重评)、情绪调节(如转移注意力等)、问题解决方法。对这些方法的熟练运用,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习惯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积极思维的操作与品质;二是着眼于缓解和消除心理问题导致的内心痛苦的行为习惯——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技能。

由此,我们可以描绘出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图谱。(见图2)

三、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明晰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仅仅只是确定了初中心理健康学科的思想基点,还不足以对初中心理健康学科建设产生操作力量。从国际经验来看,揭示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才能对初中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尤其是课程标准研制)及其学业质量评价产生理论引领和范畴划界的规制作用。

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将围绕“心理健康的知识与运用、自助助人的体验与自觉、积极思维的操作与品质、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技能”四个方面进行。

(一)心理健康的知识与运用

“心理健康的知识与运用”反映的是初中生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认识层面的状况。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例如,卢家楣[13]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這种状况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林崇德[14]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本质是“积极的心理状态”。

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也可以称为心理异常,是与心理健康相反的心理状态。心理异常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也被称作心理失调或心理失衡)、心理障碍(也被称作心理失常)、心理疾病,以及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等几大类[15]。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其应该了解关于心理问题(尤其是一般心理问题)的相关知识。

如何促进自己及同龄人的心理健康?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促进自己及同龄人获得积极的心理状态的方法,涉及积极认知、积极情绪情感和积极行为习惯三个层面的养成方法。

如何应对自己及同龄人的心理问题?包括发现自己与同龄人的心理问题的方法和处理自己与同龄人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据此,“心理健康的知识与运用”是指初中生结合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境,对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及养成方法的理解,对自身及同龄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策略的掌握。

(二)自助助人的倾向与自觉

“自助助人的倾向与自觉”反映的是初中生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态度层面的状态。初中生这一态度不可能通过教师单纯讲授促成,必须经由对具体情境的亲历实践,才能在认知倾向上获得领悟,在情感倾向上得到触动,在行为倾向上受到激发。初中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经过对丰富的具体情境的反复经历,将形成自助助人的主动意识和自助助人的行为自觉。

因此,“自助助人的倾向与自觉”可以表述为:初中生在心理健康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情境观察、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亲身参与的活动,在促进自身及同伴的心理健康和应对自身及同伴心理问题方面,形成的主动意识和行为自觉。

(三)积极思维的操作与品质

“积极思维的操作与品质”反映的是初中生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认知层面表现出的活动状态(操作)和稳定特征(品质)。积极心理学将“积极”的特征定位于“正向、主动、建设性”[16],结合思维的三种形式——概念形式、判断形式、推理形式,积极思维可以具体化为全面思维(概念层面的正向、主动、建设性,与“只能、一定”的“片面思维”相对立)、多元思维(判断层面的正向、主动、建设性,与“非黑即白”的“二分思维”相对立)和希望思维(推理层面的正向、主动、建设性,与“一切都完了”的“绝望思维”相对立)。

积极思维的操作就是关于全面思维的要领、多元思维的要领和希望思维的要领。初中生通过心理健康学科各个主题的学习,围绕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的亲历实践,逐渐养成积极思维品质,即稳定的全面思维、多元思维和希望思维。

(四)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技能

“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技能”反映的是初中生在缓解和消除内心痛苦方面所表现出的策略采择及效能水平,其意义在于通过心理调适维护心理健康。我国台湾学者柯永河曾提出一个心理卫生公式,试图以此综合心理健康的各种制约因素:

此式中,B代表心理不健康程度,B值越大,心理越不健康;P代表个人所承受的生活压力;K代表个人所需要的最小刺激量;E代表个人适应能力或称自我强度,包括个人的自我概念、生活态度、应对技能等,它通过改变认知评估的性质或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来调节压力情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S.S.代表可获得的社会支援;C代表个人所需社会支援的最低量。对于特定时期的个体来说,K与P都是常数[17]。

此式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受三大要因影响:生活压力(P)、自我强度(E)和社会支援(S.S.)。生活压力越大,心理可能越不健康;自我强度越小,心理可能越不健康;社会支援越少,心理可能越不健康。由此,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技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一是调节个体的内外压力水平;二是增强个体的自我强度;三是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援。

据此分析,心理调适作为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调节个体的压力水平,涉及对生理压力(如生理需求不能满足或不得宣泄,以及生理病变等造成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如个体心理需求不能满足或不得宣泄)的调节。初中生易于掌握的技能包括对压力的合理认知、恰当宣泄(包括情绪宣泄和行为宣泄)和行为应对等。

二是增强个体的自我强度,包括提升刺激的忍受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8]。提升刺激忍受力的重点是,针对个体极度的情绪低落或极度的情绪暴烈状态,初中生可学习诸如转移注意、呼吸调节等方法有效调控情绪,以避免痛苦的加深甚至情绪失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点是,针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情境(尤其是具体的压力源),能采取有效的办法解决具体问题,通过消除压力源降低内外压力水平,缓解或消除内心痛苦。

三是增加社会支持,初中生需要学习的重点是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及主动求助,通过借助外来支援,获得情感支持或专业支持,以应对过度压力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总之,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技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调节过度压力,提升自我强度,增加社会支持。

据此,我们描绘出初中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图谱。(见图3)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9〕63号)[Z].http://www.nhc.gov.cn.2019-12-27.

[2]俞国良,黄潇潇.国家层面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12):1-11.

[3]湖北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Z].http://jyt.hubei.gov.cn.2017-12-26.

[4]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18(3):129-135.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明志君,陈祉妍.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0(1):1-12.

[7]江光榮,赵春晓,韦辉,等.心理健康素养:内涵、测量与新概念框架[J].心理科学,2020,43(1):232-238.

[8]杨文辉,周烃,彭芳,等.湖南省岳阳县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6):937-941.

[9]吴增强.医教协同: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

[10]傅小兰,张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群学出版分社,2021.

[1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3]卢家楣.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林崇德.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5):110-116.

[15]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6]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7]刘华山.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8-9.

[18]朱敬先.健康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心理测验范文第3篇

1 加强心理疏导是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1 心理疏导能帮助官兵调适和矫治日常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能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官兵心理素质应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 采用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方式, 对官兵的心理问题进行调适和引导, 其目的在于培养官兵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疏导以讲政治为首要原则, 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到心理疏导工作的全过程, 官兵心理问题发生成因复杂, 而且常常和思想问题、社会家庭问题, 以及生理躯体问题交织在一起, 只有把心理干预疏导作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辅助手段, 与其他工作一道去做, 才能实现整体综合效应, 达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目的。

1.2 心理疏导能鼓励官兵面对挫折调整心态, 自我鼓励

心理疏导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 调适他人的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 适用于辅导正常人的日常心理问题, 促进其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运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分析另一个人的心理问题, 如劝导他人正确对待转业、复员等问题, 帮助他人在面对挫折时, 能顺利走出困境, 克服心理上的挫折。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 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忍的意志。运用良好的心理疏导方法就能使这些挫折和困难成为帮助官兵进步的阶梯, 使他们调整对挫折的感受, 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 自我鞭策, 自我鼓励, 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心理疏导能有效维持官兵心理的健康, 适应今后高技术战争环境要求

一般认为, 心理健康是一种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 而是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 能够正确的凋适自己, 检讨自身对待困难或处理问题的方式, 心理疏导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 发挥人的潜能, 建立选择适应的方法和行为, 鼓励官兵自我调适,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 以保持官兵的心理平衡。在未来战争中, 官兵的心理素质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很大。心理疏导能帮助参战官兵建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乐观豁达、愈挫愈坚、冷静自制等心理品质。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遇惊不慌, 沉着冷静, 使指挥不乱, 部队不散, 才能有条件解决参战官兵战场上的心理问题, 帮助消除心理障碍, 使部队保持旺盛的斗志。

2 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 必须搞好官兵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的客观性

心理疏导有助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提高学习训练质量。军人智力开发程度如何, 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快慢, 广大官兵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等是否得以培养和提高必将直接制约学习训练的效率。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 积极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起来, 以及军人的各种心理症结是否得到有效的排除和缓解, 也将直接制约思想工作的实效。注重心理疏导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开阔视野, 丰富手段, 增强科学性和有效性, 但是只重视心理疏导是不够的, 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下, 心理疏导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把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真正提高育人效果。

2.1 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在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中的地位决定了两者的结合具有客观性

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不能截然分开, 应融为一体, 在教育中要把握不同的侧重点。思想教育层次高, 主要是针对官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思想反应加强引导, 起“定向”作用:心理教育是基础教育, 主要是调节社会、工作等种种压力产生的心理反应。但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心理教育, 都是为了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 为“不变质”、“打得赢”服务, 这是根本目标。所以, 在平时的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和把握现实条件下官兵合理的物质、思想和情感需求, 教育时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的原则, 把思想教育的道理具体化、通俗化, 把道理讲透彻, 这样既加强了思想教育的力度又促进了官兵心理健康的发展, 实事求是, 情理交融, 使官兵听起来既亲切又易于接受, 自然就使思想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在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中的互相渗透性同样决定着两者结合的客观性

要把心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虽然两者的地位不尽相同, 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 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 因此二者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方法上是互补的, 在效果上是相互促进的, 所以在实际应用领域本应该就是一个整体。教育引导是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教育中, 要使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仅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 也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所以, 心理教育应坚持高格调, 要把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培养官兵健康心理的出发点;心理疏导要从官兵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入手, 帮助官兵分清是非对错, 在打牢思想根基的基础上化解心理矛盾。

搞好官兵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要正确处理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首先要把军人的心理素质放在军人综合素质这个系统中去考虑, 而不是以心理素质为中心来考虑与其它素质的关系。如果帮助官兵消除心理障碍是第一步, 那么在其基础上向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培养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教育就是深一层次的心理疏导, 这样才能使官兵的心理素质得到强化, 增强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 同时也能使官兵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和全面发展。当然, 提出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理论, 并不是要取消心理疏导的独立作用, 相反, 而是为了纠正把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与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截然分开的状况, 进一步拓宽心理疏导的应用领域, 从而也加强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实践证明, 二者的融合, 有助于军人全面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对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心理疏导在依靠现有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依托网络技术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网络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开放社会, 使得上网人们的交流更为便利, 视野更为开阔。他们在对各种信息的辨析和吸取中逐步完善巩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同时网络运行的特殊行为规则又使人们增强了法制观念和道德责任感。同时更主要的是, 通过网络信息交流传递, 人们何以面对网上心理医生倾诉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委屈、不幸和烦恼, 求得对方的理解、同情和帮助。网络即提供了发表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观点的平台, 又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把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最佳地结合起来, 创新了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两者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以满足各类个体的不同需求。

摘要:加强心理疏导是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心理疏导能帮助官兵调适和矫治日常心理问题, 能鼓励官兵面对挫折调整心态, 自我鼓励, 能有效维持官兵心理的健康。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 必须搞好官兵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的客观性, 还要在依靠现有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依托网络技术。

心理测验范文第4篇

为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试能力,2012年3月18日下午五点,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系于JA209展开心理知识竞赛活动。

本次比赛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了解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此次考试能够使同学们在自我领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活动的举办进一步的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加强心理健康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心理测验范文第5篇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杭师大钱江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方式。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 创新心理素质 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要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新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依据教育创新而立足的独立学院,只有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办学动力和目标,才能得以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近几年来,高校的各个学科在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塑造出心理健康、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大学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创新心理素质的内涵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创新心理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方面。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对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一种意向、愿望和设想,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能力,是指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创造出新成果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中,包括敏捷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除智能以外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人格特征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健康人格的建构本身也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健康与创新心理素质呈正相关关系,创新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之上,即心理健康是个体创新心理素质发展、发挥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人的创新精神,更好地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以及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完善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

创新素质发展的关键是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使其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过程中的竞争和合作、成功和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心灵的深处缓解心理危机,消除烦躁、冲突与脆弱,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内在的支持和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形象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帮助个体深刻认识、切身体验创新的意义,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破除创新的神秘感,树立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激活创新需要,培养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具备健康心理素质和创造力个性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三、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

本文在借鉴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对钱江学院328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9份,其中男生172名,女生137名,以大二、大三年级为主。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仍不容乐观。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习惯于安于现状”有90%的学生选择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但选择完全同意“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敢于尝试未知或新鲜事物”、“对感兴趣事情有献身精神”的只占总人数的3%一14%。可见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不安于现状,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献身精神,但在“我对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上略显不足,说明缺少寻根究底、对真知执着追求的精神。

2.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上表主要从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来考察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观察能力上,“我观察事物时很仔细”,8%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的占15%,50%的人选择一般同意。

在想象能力上,“我的脑海里常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有13%的人选了完全同意,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的占16%。

思维能力主要通过四个指标来反映,即“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抽象出本质(规律)来”、“讨论问题时,我总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时,我通常会列举出好几种方案”、“和别人谈论问题时,我总能由一及十地展开思路”,总体而言,以上指标选择完全同意的人在1%到7%之间,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的在20%到41%之间,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创新思维不足,发散思维、抽象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能力薄弱。

在实践能力上,“有很强的动手能力”,57%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有一定优势。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认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3.创新人格发展不理想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善于独立做事情”,67%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说明独立学院多数学生自认为独立做事能力较强;“我心中常会产生突破现状的愿望”,63%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我对所感兴趣的工作能持之以恒”,71%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而“我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从不气馁”,只有45%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性、事业心、意志力,但在受挫心态方面总体仍显不足。

综上所述,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尤其在创新能力上明显不足,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发展状况也不理想。因此说明当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并不理想,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亟待加强的培养渠道。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方式

根据以上对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查,我们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1.培养创新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务,全体教师都应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同样,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师的创新能力决定创新教育的效果,要想培养创新人才,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

首先,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大胆突破传统模式与书本教条的约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其次,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传授和学生创新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培训工作。

2.将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育仍然是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因为创新能力的形成还是经由一个将外部知识内化的过程,课堂教育可以保证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普遍性与实效性。学校应加强学科建设,开设创造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课程,或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有关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章节,并将这些课程纳入学分制,作为必修课在全校范围进行。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创新不再神秘,使“人人都有创新心理素质,人人都可以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3.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有益于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开放性、快乐性、安全自由为原则,构建适宜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心理环境。首先,要改变单向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倾注人文关怀,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令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进而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活动;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与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动者;最后,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从而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4.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我们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心理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开发创新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克服创新心理障碍,克服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开展创新知识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创新创造的心得体会,唤醒、启发大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使之以全新的观念审视自我,增强创新意识;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拓展训练,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借鉴,提高自我认识,启发创新思维;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心理测评等,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评估自己,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建议;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各类创新竞赛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唤醒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兴趣,提高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兰欣,王柳映.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5).

[3]俞国良.论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朱迪.浅析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9,(7).

[6]傅特艳.论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心理环境[J].企业家天地,2007,(1).

[7]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0.

[8]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1).

上一篇:职业能力测验下一篇:结构化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