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废气范文

2023-11-13

化工废气范文第1篇

1 化工行业有机废气处理现状

1.1 处理方法落后

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一些化工企业的有机废气处理工艺不成熟, 采用的处理方法比较落后, 无法有效地治理有机废气, 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 采用传统的冷却和清洁技术有机废气处理效果较差, 使得化工行业依然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气, 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环境。

1.2 治理不到位

当前, 我国针对化工行业排放有机废气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有机废气排放不达标的化工企业进行处理和整顿, 对于有机废气的处理和治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明显改善了有机废气排放问题。但是化工市场仍然存在很多不良企业, 相关治理措施和方案存在问题, 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不能一刀切, 再加上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不到位, 无法对化工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威慑效果[1], 一些化工企业在处理有机废气时投机取巧, 严重影响了化工行业有机废气的治理和控制效果。

2 化工行业有机废气的处理技术应用

2.1 吸收法

吸收法主要包括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法, 在相同液体溶剂中不同气体的溶解度不同, 或者有机废气和溶剂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实现净化废气、分离污染物的目的。例如, 化工行业可以采用液体石油、表面活性剂和水的混合试剂来处理有机废气, 其可以快速吸收H2S、NOx、SO2等污染物[2], 有效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吸附法

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吸附剂, 来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 常用的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铝、硅胶、人工沸石等, 这些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比较大、不易破碎、化学性能比较稳定。化工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排放的有机废气情况, 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同时, 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 经过实验验证, 和蜂窝状、颗粒状的吸附剂相比, 纤维状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法的能耗比较大, 操作工艺相对比较成熟, 但是如果化工行业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 其吸附效果明显下降, 因此化工企业在使用吸附法时,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 热破坏法

热破坏法适合处理低浓度的化工有机废气,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操作过程, 包括催化氧化燃烧和直接火焰燃烧。催化氧化燃烧是指利用合适的催化剂, 在气流中加热有机废气, 降低有机废气的起燃温度, 使其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去除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直接火焰燃烧的应用范围比较广, 投资成本低, 对于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较好, 在标注时间和适当温度条件下, 热处理效率高达95%以上[3]。在使用热破坏法来处理化工有机废气时, 可以采用盐类、非贵金属类和贵金属类的催化剂, 促进有机废气的燃烧。但是这种方法在应用中容易出现催化剂中毒现象, 对于使用条件和操作工艺的要求非常高, 并且贵金属类催化剂成本比较高, 经济效益较差。

2.4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基于氧化分解过程, 有机废气中的某些成分作为微生物的氮源和碳源, 经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将有机废气分解为无机盐、水、二氧化碳等少污染或者无害物质。当前, 生物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生物洗涤器等, 这种生物处理法适合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 但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应加大对降解有机物的接种方法和细菌种类的分析和研究, 充分发挥生物处理法的应用优势。

2.5 膜隔离技术

由于化工有机废气的分压和性质不同, 其穿透膜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化工企业可以在排放有机废气的通道中设置半渗透性膜, 有机废气通过半渗透性膜的速度不同, 从而有效分离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 膜隔离技术对于化工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效果较好, 但是这种半渗透性膜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污染, 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

2.6 放电等离子体

放电等离子体主要是利用高压放电过程中产生的N、OH、O等活性离子或者高能电子, 形成非热平衡等离子体, C-C和CH化学键断裂, 和有机废气中的H、F、CL等原子进行置换, 产生二氢化氧、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同时, 在等离子体中加入合适的金属氧化物和Ti O2, 可有效提高化工有机废气的去除效率。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流程比较短, 操作简单, 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

2.7 光催化氧化法

在正常光照环境中, WO3、Cd S、Zn O、Ti O2等半导体材料会产生自由基活性物质[4], 其氧化性非常强, 在常压、常温条件下可以将化工有机废气转换为无毒无害的无机物,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易回收、不受溶剂影响等优点, 可以有效降解含氯和苯系物。

3 结语

化工行业排放的大量有机废气关系着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处理化工有机废气时, 化工企业应结合有机废气的实际情况, 采取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技术, 在提高化工有机废气处理效果的基础上, 尽量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有机废气处理一直是化工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量的有机废气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 一旦排放到空气中, 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并且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应全面了解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情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处理技术, 最大程度地净化化工有机废气, 推动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化工行业有机废气处理现状, 阐述了化工行业有机废气的处理技术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行业,有机废气,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朱家伍, 张杰.浅议医药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J].科技展望, 2015, 03:33.

[2] 陈忠平.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07:120.

[3] 张正怡.浅谈化工行业有机废气处理技术[J].科技信息, 2012, 06:369.

化工废气范文第2篇

为明确突发粉尘事故性排放的应急处理程序,使之规范、快速、高效,尽可能减少粉尘排放事故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和公司生产的损失。

2 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因收尘装置故障或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的粉尘严重超标排放事件。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提供本预案所需人、财、物等各种资源;

3.2 生产副总负责组织收尘装置/设备故障的抢修工作及事故原因的分析处理;负责生产的协调。

3.3 各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力、物力及时支援和配合。

4 应急程序和要求

4.1 收尘装置故障的预防措施 4..1.1 成立应急小组

应急小组负责组织粉尘事故性排放事件的设备故障的抢修、事故原因分析、现场清理等。应急小组组长由公司生产副总或总经理助理担任,组员由事故发生所在工段长、机电维修骨干、生产部有关人员、洒水车驾驶员组成。当应急小组组长出差在外时,由副组长代替行使职权。

4.1.2 车间安排巡检人员检查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同时定期观察收尘器排气筒是否冒灰。 4.1.3 窑、磨岗位操作人员通过监视仪器随时掌握收尘装置运行情况,发现控制参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4.1.4各生产工段做好对本工段除尘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除尘设施的运行效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粉(烟)尘排放控制指标。除尘设施日常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 定期检查除尘设施的内部装置是否完好,如有缺损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b) 定期检查除尘设施的振打装置、锁风装置是否完好,运转是否灵活可靠,风管灰斗是否破损堵塞,如有故障缺陷、发生堵塞等应及时排除。

c) 定期检查除尘设施的电气设备是否运行良好,如有故障缺陷应及时整改处理。 d) 定期检查除尘设施的风机等运转设备是否运行平稳,润滑是否良好,必要时应检查处理、清洗换油。

4.1.5 生产部指导车间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维修收尘设备,建立收尘设备备品配件清单,及时有效地组织提供收尘系统设备维修所需的备品件。 4.3 粉尘事故性排放的应急处理 4.3.1 当巡检人员发现收尘器排气筒/烟囱有明显粉尘排放或窑尾密封圈严重冒灰现象,应立即通知操作员,操作员及时分析确定原因并作操作调整。如在10分钟内收尘器未能恢复正常运行,则应报值班调度长和生产部长。如车间在10分钟内未能处理解决设备故障,使收尘设备正常工作,值班调度室则下达停窑(磨)抢修指令,同时立即将情况报应急小组组长和副组长。

当因收尘回灰输送系统严重故障,需要停收尘装置来检修时,则应同时停生产主机。 4.3.2 应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及时联络通知应急小组有关成员赶赴现场,组织事故的分析处理、设备的抢修、现场的清理,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生产部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协调产、供、销平衡。

4.3.3 如事故性排放出现在晚间,而值班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已造成厂区及周边社区粉尘污染,应急小组组长应及时组织洒水车清洗被污染的地面和树木埴物,同时报告总经理及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安保部负责就发生的情况与周边居民代表进行沟通,协商处理居民投诉。

4.5 重大环境事故抢修清理结束后,公司副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就事故原因、造成的损失、纠正预防措施要求在专题会议上进行沟通,形成会议纪要。

化工废气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船舶行业;废气治理;大气污染物

近年来,中国的海洋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建立的几个大型海军基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影响了地区环境。建造和组装船舶的过程很复杂:切割、清洗和脱脂、喷漆、上漆和焊接,產生一些焊接烟雾和有机废物,污染了区域环境。主要的污染物是船舶行业在喷漆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因此,减少船舶涂装的VOCs排放是该行业的共同挑战。

1 现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为搞好VOCs治理,国家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大气排放标准,不同地区也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减排方针,制定了地方排放标准或工业大气排放标准,这是推进VOCs减排的主要依据。例如,2015年,上海发布了《海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934-2015),现在可以作为海洋工业VOCs排放管理的参考标准。

2 船舶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点

船舶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部件的制造、零件的建造、船体或泊位的加固、下水、停泊、港口和海试等。每个过程都涉及到喷漆,所以必须为每个部件制定适当的喷漆程序。每个船舶制造过程都涉及到喷漆,所以必须为每个零件制定适当的喷漆程序。涂料与每个船舶制造过程相关,必须为每个结构件指定相关的涂料。在目前的船舶制造过程中,喷漆过程在钢板预处理之前就开始了--钢板和钢材预处理--并在整个船舶制造过程中持续到船舶交付。由于环境要求的提高,现在油漆是在室内进行的。然而,由于船体部件的尺寸较大,喷漆室也相应较大,这意味着对喷漆气体的清洁度有很大要求。一个喷漆室有三个特点:(1)喷漆房表面积大,需要大量的空气来收集和处理废气,使处理复杂化,增加了投资;(2)喷漆时间不稳定,喷漆和烘干在同一个房间,导致喷漆废气浓度不稳定,喷漆时较高,烘干时较低。(3)喷涂过程不稳定,喷涂和烘干在同一个房间内进行,导致油漆废气浓度不稳定,喷涂时浓度高,烘干时浓度低。在许多建筑工地上,喷涂区通常被改造成厂房,相对简单,没有水帘清洗设备,导致废气中的雾气和油漆残留物浓度较高。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沸点为50-260℃,室温下饱和压力超过133.3帕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氨、硫化物和醛。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氨气、硫化物和醛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混合气体,尽管每种成分对空气的贡献不大,但它们的混合共存使它们难以用大多数处理技术去除。

除了环境污染外,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也不应被低估。一些VOCs与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反应形成臭氧,产生光化学蒸气和刺激性气味,会损害眼睛、耳朵、呼吸系统,甚至心脏和肺部,长期接触会导致身体组织变形或癌症。VOCs还可以通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影响粮食生产。

3 船舶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方法的选择

3.1 现有治理方式介绍

空气污染物可以通过一些不同的方式来处理。VOCs的主要处理过程是吸附、燃烧、催化、生物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和光催化。基本原则描述如下。

目前,VOCs控制可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下游控制。

源头治理是在源头上消除排放的最有效方法,在生产中使用清洁能源,如水基涂料,但在实践中,中国的源头清理对所有行业都有很大影响,只能部分抵消排放,难以有效减少排放。过程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使生产更有效率,减少排放。最终处理是最后一个阶段,对有机排放物进行净化,以达到国家的排放目标,实现净化效果。然而,为了适应市场条件,企业更多关注的是盈利能力,而不是净化排放。同时,散逸性排放的低效管理与缺乏适当的管理系统和工具有关。

3.1.1 吸附技术

吸附是指使用具有大表面积的多孔吸附剂来捕捉VOCs,并回收吸附剂,通过浸出解决VOCs排放问题。一般来说,大多数非极性的VOCs都可以吸附在活性炭上;活性炭纤维的吸附能力比活性炭高几十倍,对浓度<50mg/m3的VOCs的吸附效果也不错。在分子筛(沸石、MOFs)上吸附具有高偶极矩和低支化率的VOCs可以产生有经济价值的VOCs。分子筛(沸石、MOFs)比碳基材料更有效,但应注意分子筛的寿命受湿度和再生温度影响。此外,吸附性聚合物树脂也被用于吸附VOCs。这些材料经常被用于回收卤代烃,因为它们倾向于自我聚合,并具有比碳基材料高得多的解吸率。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浓缩吸附技术:活性炭上的浓缩吸附和沸石上的旋转吸附。最初,活性炭主要被用作吸附材料,但它的寿命短,不稳定,受水和气体的影响大,难以浸出高沸点的有机物,在热气流的作用下再生时易燃等。有两种吸附技术:浓缩吸附和集中吸附。沸石转子的吸附材料是分子沸石,其均匀的微孔与典型的有机分子一样大,具有以下优点:耐高温、不易燃、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旋转式沸石吸附工艺适用于处理大量的空气和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率高达90%以上,并具有效率高和运行稳定的特点。主要问题是将有机废气从大量的低密度空气转化为小体积的低密度空气,以及随后对小体积空气中的VOCs进行处理以有效去除气体中的VOCs。

3.1.2 焚烧技术

燃烧是目前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最常见、最有效和最广泛的技术。不同的燃烧技术是直接燃烧(DI)、催化燃烧(CO)和再生热氧化(RTO)。这两种燃烧技术都需要将废气加热到合适的燃烧温度,但由于废气中的有机物含量很高,而废气的反应热可以提供分解有机物所需的能量,因此不需要燃料,该技术具有成本效益。

3.1.2.1 直接燃烧(TO)

如果VOCs浓度较低或燃烧温度较高,仅靠燃烧热量是无法实现连续燃烧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添加额外的燃料以确保废气完全燃烧。直接燃烧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但热回收效率只有40-65%,而且燃烧室温度高(700-1000℃),会产生氮氧化物、二恶英和卤代烃等污染物,这使设计和操作变得复杂。

3.1.2.2 催化燃烧法(CO)催

在催化燃烧中,使用催化剂来催化气体和微粒之间的反应,将废气的活化能降低到约300℃。该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毒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水。贵金属催化剂一般反应性更强,对高温有很强的抵抗力。非贵金属氧化物,如铜、锰和铈,比贵金屬氧化物便宜得多,而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3.1.2.3 蓄热燃烧法(RTO)

这种方法利用蓄热器储存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然后释放热量将混合气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700-800℃),持续一定的时间(0,3-0,5秒),从而使可燃污染物在高温下分解成无害物质。这种技术很简单,特别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的废气。在低到中等浓度的废气不能自行燃烧的情况下,通常必须使用燃烧或加热助剂,这是能源密集型的。

蓄热燃烧法使用一个高温陶瓷蓄热罐,通过热交换将废气中的热量储存起来,用于预热要处理的新废气。

3.1.3生物处理方法

在生物技术洗涤方法中,微生物利用有机废气作为其生命活动的碳和能量来源。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反应,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并被分解成细胞成分,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目前有三种主要的生物处理方式:生物滤池、生物修复厂和生物过滤器。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必须根据实际工作条件来选择。

3.1.4等离子处理方法

等离子体方法的基础是利用外部电场产生离子放电,产生大量具有足够能量的活性粒子与污染物分子碰撞,引发化学反应,将污染物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二氧化碳、水和其他化合物,或将其氧化为无毒或无害物质。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种形式,由大量带电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在每秒300万至3000万次之间反复轰击发臭气体的分子,电离和分裂气体的各种成分,并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如氧化,使有害物质无害。虽然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解有机分子,但它对二氧化碳的选择性不强,容易形成小的有机化合物,从而造成二次污染,不能保证有效地清理。

3.1.5光催化氧化处理方法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其原理是催化剂在紫外线或可见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形成强大的氧化电子孔,电子孔可以与挥发性有机物、有害物质进行分解还原反应,并释放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将有毒物质净化为无毒物质。

光催化氧化是一种新的去除污染物的技术,正受到广泛关注。净化和降解主要是通过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形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电子孔,并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将挥发性表面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无害的小分子,如CO2和H2O。光催化过程的核心是光引发剂,其活性对光催化的结果有重大影响。最常见的光催化剂是n型半导体氧化物,如TiO2、ZnO、CdS、WO3和BaTiO3。TiO2是研究和使用最多的光催化剂,因为它的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对人体健康无害。由于传统的TiO2催化剂存在带隙宽、光反应范围窄、量子效率低等缺点,因此经常通过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和半导体化合物沉积等方式对TiO2光催化剂进行改性,以提高光催化性能。光催化剂的性能也受到光源和强度、氧气的加入和有机杂质的初始浓度的影响。

光催化氧化法具有以下优点:反应条件温和,对污染物没有选择性,能够处理大多数污染物,光催化剂无害且稳定,可再生和回收,能耗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物,排放少,VOCs含量低。它适用于低排放和低VOCs含量的废气处理,并具有较高的除臭效果。适用于废气处理,具有低排放、低VOCs含量和良好的除臭效果。然而,光催化氧化法有一些缺点,如催化剂失活、催化剂难以固定化、固定化后催化效率低等,这使得它难以处理高浓度和高排放的污染物。

3.1.6组合处理工艺

在处理不同的有机废气,特别是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时,单一的处理方法往往不能满足处理需要,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因此通常需要不同的处理技术组合,如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吸附浓缩+高温燃烧、吸附浓缩+吸附、低温燃烧、低温燃烧等。目前,许多行业,如染色、包装、印刷和绘画,需要不同的技术来有效处理VOCs。

3.2船舶行业有机废气治理方法

3.2.1工艺选择

近海雾化的主要特点是空气量大,浓度相对较低,残留物成分复杂,回收价值低。吸附方法可以在活性炭和分子筛之间选择,因为从安全风险和清洁效果来看,沸石盘的吸附性能比活性炭盘好得多。由于废气气溶胶中含有沸点高于120℃的有机物,活性炭的吸附温度达不到沸石盘的吸附温度,但沸石盘的吸附温度高达200℃,可以有效地吸附高沸点的有机物。因此,沸石轮的吸附和压实被推荐用于海洋工业。

3.2.2分子筛转轮选择

在选择分子筛轮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参数。废气量,特别注意标准空气量的换算废气浓度,计算客户的数据来确定废气浓度;废气温度,一般不高于40℃。大气的相对湿度,一般规定不超过75%;排放浓度,按照招标要求设计吸附效率,应注意系统整体达标;浓度系数,为保证达标,选择最佳系数。去除效率,它是排放浓度和浓度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保最大的去除效率;浓度比,选择最佳比例以确保达标。

3.2.3运行模式设定

废气浓度随喷洒和干燥条件而变化,喷洒时浓度高,干燥时浓度低。喷雾室模式被配置为与主系统风扇连接,以便风扇在干燥过程中自动调整频率并减少空气量,以提高喷雾室中的废气浓度,从而提高冷凝废气的浓度,使下游燃烧装置在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进行自我燃烧。通过调整操作模式,该系统适应了实验室的操作条件,也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废气处理系统会自动开启。

4 结束语

在船舶行业中,废气处理必须充分考虑到油漆工作的运行条件,设计参数必须详细计算,考虑到船厂的油漆面积大,浓度间隙不稳定等因素。一个简单的选择是“旋转吸附浓缩+氧化燃烧(RTO/CO)”过程。然而,为了解决船舶行业的涂料排放问题,有必要用水性涂料或低VOCs涂料(如富含固体的涂料)取代富含VOCs的涂料。

参考文献

[1]李明广.船舶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9):124-125.

[2]田洁,刘宝友.VOCs治理技术分析及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20,40(04):30-35.

[3]王龙妹,孙翰林,胡玢,汪彤.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8,47(06):98-104.

化工废气范文第4篇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在结构上设计比较优化,设备的结构强度比较高,人们对这种设备比较喜爱。设备在运输的时候费用比较低,人们可以通过较少的投入,同时实现多种废气的净化工作。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是指用多种技术措施,通过不同途径减少损耗、减少有机溶剂用量或排气净化以消除有机废气污染。有机废气污染源分布广泛。

为防止污染,除减少石油损耗、减少有机溶剂用量以减少有机废气的产生和排放外,排气净化是目前切实可行的治理途径。

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热力燃烧法、光催化氧化等。选用净化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县选用费用低、耗能少、无二次污染的方法,尽量做到化害为利,充分回收利用成分和余热。多数情况下,石油化工业因排气浓度高,采用冷凝、吸收、光催化氧化、直接燃烧等方法;涂料施工、印刷等行业因排气浓度低,采用吸附、光催化氧化、催化燃烧等方法。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山东昊威环保科技

1、冷凝回收法:把有机废气直接导入化工尾气回收装置吸附、吸收、解板、分离,可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该法适用于有机废气浓度高、温度低、风量小的工况,需要附属冷冻设备,主要应用于制药、化工行业,印刷。

2、吸收法:一般采用物理吸收,即将废气工业尾气吸收液进净化,待吸收液饱和后经加热、解析、冷凝回收;本法适用于大气量、低温度、低浓度的废气,但需配备加热解析回收装置,设备体积大、投资较高。

一般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吸附废气,当吸附饱和后,脱附再生,将废气吹 脱后催化燃烧,转化为无害物质,再生后的活性炭继续使用。当活性炭再生到一定次数后,吸附容量明显下降,则需要再生或更新活性炭。

活性炭是目前处理有机废气使用最多的方法,对苯类废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对烃类废气吸附性较差。

3、直接燃烧法: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将混合气体加热,使有害物质在高温作用下分解为无害物质;本法工艺简单、投资小,适用于高浓度、小风量的废气,但对安全技术较高。

4、催化燃烧法:把废气加热经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无臭的二氧化碳和水;本法起燃温度低、节能、净化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少、投资投资较大,适用于高温或高浓度的有机废气。

5、吸附法:

(1)直接吸附法: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可达95%以上的净化率,设备简单、投资小,但活性炭更换频繁,增加了装卸、运输、更换等工作程序,导致运行费用增加。

(2)吸附-回收法:利用纤维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在接近饱和后用过热水蒸汽反吹,进行脱附再生;本法要求提供必要的蒸汽量。

6、光催化氧化:

是运行了半个世纪的一种废气治理方法,得到国家环保部推荐的一种方法。综合了吸附法、催化燃烧法、低温等离子体的优点,采用新型催化剂材料,大大降低能耗。本法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维修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废气治理,是目前国内治理有机废气处理较成熟、实用的方法。

化工废气范文第5篇

1、设备操作者应做到“三好、四会、四定”。

2、坚决杜绝21种习惯违章和不安全行为。

3、电液锤操作规程。

4、电液锤安全操作规程。

5、油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6、锻造操作机操作规程。

7、燃煤加热炉操作规程。

8、龙门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9、D51—1300碾环机操作规程。

10、箱式电阻炉操作规程。

11、箱式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12、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3、火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4、吊钩桥式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

15、锯床安全操作规程。

16、空气锤安全操作规程。

17、板式运料车操作规程。

二、金工车间:

1、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2、台式钻床操作规程。

3、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4、车工岗位责任制。

5、刨工工艺操作规程。

6、铣床操作规程。

7、铣床操作规程。

8、缠绕机安全操作规程。

9、剪板机操作规程。

上一篇:生活污水下一篇:有机废气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