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艺术范文

2024-03-26

演唱艺术范文第1篇

一、赣南客家山歌的起源

赣南客家山歌, 作为我国民族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它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受中原历史文化的影响, 使得赣南客家山歌有着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这种被誉为“岭南奇葩”的我国民间民族音乐经典, 其起源是中原悠久历史文化在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延伸。据专家考证, 赣南客家民系的先祖, 本是为逃避战乱、自然灾害或瘟疫等, 千里迢迢从中原流漓迁徙而来至赣南。离乡背井的思愁从来就没有从先祖们的心头抹去。在赣南客家山歌的发展进程中, 不少沿袭了《诗经》的韵味及风格。同时也不乏唐诗律绝和宋词格律的薰陶。多种韵律融合, 使赣南客家山歌在继承中原历史文化传统, 独具鲜明地方特色中又充满着大自然泥土的芬芳。

二、赣南客家山歌的社会历史意义

赣南客家山歌, 是赣南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生活总结和智慧的结晶。赣南客家山歌以其广泛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深刻的展示了赣南客家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赣南客家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多为山林陡峭的山坡。群众在生产劳动和出行负重, 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自娱自乐的哼哼几声俚歌号子。用以鼓舞士气和增加自身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 这种颇具音乐色彩的民谣号子, 逐渐演变成了客家山歌。

赣南客家山歌来源于客家民族的生产生活。流行于赣南客家民间。服务于客家人民群众。每当客家群众兴办某种事业, 客家山歌就是鼓舞客家儿女战胜困难, 鼓舞劳动斗志, 坚持到底的最好精神支撑。

爱情是生活永恒的主题。赣南客家山歌一般以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线。青春俊男靓女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好感而互生情愫。她们用来表达爱幕之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山歌。赣南客家山哥也是客家女子冲破封建礼教束缚, 挑战封建社会丑恶的有力武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赣南客家山歌融入了新的现代化元素。成了青春才俊创业致富的战斗进行曲。

男:“小妹对面听我讲, 上城做工有几年。服装针织好赚钱。明年自家工厂开”。

女:“哥哥真是好人才, 小妹听了心喜欢。自由恋爱结娇莲, 日子越过越香甜”。赣南人民携同客家山歌, 搭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快车道。成了新时期为祖国经济腾飞的润滑剂。

三、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

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传统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 得到了许多人的欣赏和喜爱。赣南客家山歌具有丰富多彩的演唱内容, 灵活多样的演唱风格, 是客家民族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最好方式。不论在山林坡地、还是在田间地头, 或是在湖畔青柳, 客家各种节日都激荡着高亢激昂、灵秀悦耳的山歌旋律。

赣南客家山歌分四句、五句、七句板等格律。有下面几种表演形式。

(一) 独唱 (一人表演)

独唱是一个人单独演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又分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男声独唱的声音一般都比较高亢激昂, 女声独唱则比较清秀细腻和委婉。赣南客家山歌在表现青春男女的爱情时, 一对互不相识的青年男女就会用独唱的山歌形式来试探对方。一般情况下, 男生先看上女方, 男生会先一个人发声歌唱。如果是女方先看上男生, 则女方先唱山歌表达对男生的爱幕。对于一对互不相识的人来说, 独唱这种表现形式是最好不过了。这样既避免了双方之间的尴尬又传递了双方的爱意。

(二) 、对唱

赣南客家山歌最受欢迎和喜爱的演唱形式就是男女对唱。

两人或两组以上的人一唱一和, 互相呼应, 通过唯妙唯肖的动作搭配表演形式, 令观众捧腹大笑。群众喜爱的程度非同一般。

(三) 、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技巧

赣南客家山歌唱腔浑宏或涓秀, 同我国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山歌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其地方语言的差异, 在山歌的演唱技巧上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 赣南客家山歌在演唱气息的运用上, 有自己独特的技巧。赣南客家山歌把气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不同的山歌, 在不同的场所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呼吸方式, 表达不同的演唱效果。达到不同的演唱目的。

(四) 发声方式

赣南客家山歌有三种基本的演唱发声方式:本嗓、假嗓、细嗓。

在演唱基本的发声方法上, 赣南客家山歌同样是根据不同的山歌内容, 不同的演唱环境而选择不同的发声方法。唱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四、结语

赣南客家山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家民族在演唱山歌的时候, 通常是有感而发, 随性而作。用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它从群众中而来, 扎根于赣南人民群众。它是盛开在赣南客家民族心灵上一朵纯洁美丽的山茶花。在赣南大地上散发出沁人心肺的泥土芬芳。

摘要:在江西赣南地区, 有一种深爱人民群众喜爱的客家山歌。上到八十岁的老人, 下至三岁娃娃, 无论男女, 不择场地, 张口就唱, 触景就啍。这种流传在民间, 盛行于乡里的中国地方优秀传统艺术, 是盛开在赣南客家人民心中美丽的艺术奇葩。

关键词:赣南,客家山歌,演唱艺术

参考文献

[1] 吴岫明.中国民歌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演唱艺术范文第2篇

随着西方浪漫主义盛行,歌剧艺术实现全面发展。各国歌剧创作进入顶峰时期,涌现很多经典作品。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时期催生出歌剧艺术形式,下半叶法国歌剧日益繁荣,继承民族歌剧特色形成独特风格,出现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歌剧作品,马斯内毕生创作几十部歌剧,其代表作《维特》艺术成就突出。马斯内根据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改编谱写歌剧《维特》,其中,作品《春风你为何唤醒我》歌剧咏叹调是维特对自己情感的表达,作品旋律优美,充分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思想,被很多歌唱大师认为是法国歌剧男高音咏叹调的试金石。研究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演唱艺术表现对表演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一、马斯内歌剧《维特》的创作

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生于1842年,其母擅长钢琴演奏,平时以教授钢琴课获取收入。马斯内自幼随母学习钢琴奠定深厚的音乐基础。由于家庭艺术熏陶,使其自小展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通过巴黎音乐学院专业学习获得罗马大奖,1878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维特》是马斯内1886年创作的著名歌剧作品。

1878年马斯内在巴黎音乐学院教学,创作出许多知名歌剧,歌剧《曼侬》创作后使其名声大噪。马斯内擅长写作抒情歌曲,随着创作手法的成熟,逐渐形成个人风格。马斯内创作的许多歌剧有大量女性形象,以细腻的手法刻画女主,以动听的旋律充分展现其内心世界。《维特》创作根据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创作,是极负盛名的经典歌剧作品。《维特》在日内瓦首演后在巴黎各剧院演出超过1000场。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的代表作,反映德国封建主义思潮盛行,维特本为有为青年,在封建体制下难以冲破牢笼束缚,最终以悲惨结局控诉命运的不公。歌德借助维特批判封建落后思想,希望通过小说唤醒人们的思想。马斯内创作的《维特》继承法国歌剧的传统,如首幕时描绘渲染场景的音乐画面。《维特》创作偏离浪漫主义时期法国抒情歌剧常规旋律结构,旋律中出现快速的小短句形式,终止乐句处理采用放宽小节轮廓的手法表达情感,体现马斯内独特的创作才华。
二、歌剧《维特》中主人公人物角色分析

歌剧《维特》中男主人公是年轻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由于其谦虚上进受到亲友的喜爱,在受邀参加友人舞会时认识到法官女儿夏绿蒂,由此引发系列剧情的爱情纠纷。歌剧中夏绿蒂出场给人以天真活泼的人物形象,在母亲去世后以大姐的身份照顾兄妹,在法官家中是聪明贤淑的天使。维特人物角色经历陷入爱河不能自拔与毁灭自焚的阶段变化,女主人公夏绿蒂人物角色表现出为情所困,口是心非与苍白无力的变化。

维特应邀参加舞会时被眼前景象迷恋,见到夏绿蒂后得知其担负照顾兄妹的重任,当维特目睹夏绿蒂聚会前期有序准备工作后被其聪明才干折服产生爱恋。维特很快爱上夏绿蒂,每次约会表达对夏绿蒂的爱慕之情。维特得知夏绿蒂母亲临终前将其许配他人时,维特内心充满悲伤悄悄离开。后来维特决定回去找夏绿蒂时发现对方已婚,维特向夏绿蒂倾诉以往美好时光希望唤起夏绿蒂的同情,但夏绿蒂的无情拒绝使其彻底绝望。维特想通过对夏绿蒂情感归属呼唤获得爱情,但面对夏绿蒂不能割舍的爱情使其痛苦不堪,维特离开夏绿蒂后在外漂泊流浪。一次通信中维特提出平安夜去看夏绿蒂,两人见面后追忆往昔,但最终夏绿蒂决定不再见维特。维特感到非常绝望,选择用手枪结束生命。

夏绿蒂在家中舞会上认识维特,在共同爱好引导下两人经常在约会中畅谈人生追求。夏绿蒂知道母亲指定婚约,在经过反复思量后决定与维特分手,但其内心深爱维特,对未婚夫埃尔伯特的爱出于婚约约束,为遵从婚约最终抛弃维特。婚后的夏绿蒂在与维特会面后告诫维特不要干扰其生活。自从维特离开夏绿蒂后她非常想念维特,从信中得知维特独自在外孤单,维特信中提到圣诞节前夕与她约会使其非常焦急。面对维特的归来,夏绿蒂知道自己深爱维特,但经过冲动后理智最终把她拉回现实。夏绿蒂看到维特为爱殉情后懊悔自己违心造成维特悲剧命运。
三、歌剧《维特》审美分析

歌剧《维特》中主人公维特经过系列感情波折,最终以自杀方式告终。歌剧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艺术源于生活,歌剧艺术高于生活。维特人物形象是情感细腻丰富有才华的知识青年,他鄙视世俗封建等级制度,独立不羁,追求自由个性。在任职外交官时讨厌官场死板迂腐,珍視自然的爱恋感情。维特在舞会中认识已是他人未婚妻的夏绿蒂,但维特仍不顾一切爱上夏绿蒂。维特真诚炽热的心经过夏绿蒂多次打击后最终不堪情感折磨,在苦闷彷徨中选择自杀方式结束生命。

19世纪下半叶法国抒情歌剧特点是运用题材大多源于文学名著,歌德同名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狂飙突进运动倡导克服压制个人情感的消极影响,歌剧中维特身上体现的爱情观代表德国资产阶级进步思想。歌剧《维特》蕴含的精神体现在维特与封建社会斗争中,以牺牲生命捍卫民主自由的坚定信念。歌剧《维特》悲剧是美学追求,悲剧的毁灭是主人公为实现自身目标与恶势力冲突的结果。马斯内细腻优美的抒情旋律抓住听众的心灵,使听众被《维特》优雅浪漫的音乐感动。马斯内运用音乐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展示其过人的创作才华。

咏叹调《你为何唤醒我》曲式结构为复乐段,作品共33小节,第一乐段13小节,第二乐段14小节。作品引子部分共4小节,开始2节震音给人以内心创伤感,随后2节分解和弦引出歌唱部分伴奏织体。第一乐段后作品旋律织体流畅,第一乐段ab句有4小节,音乐出现渐强的句子衔接要求。C句5小节调性出现同主音大小调#F大调,作曲家通过调性变化把音乐推向高潮。作品第二乐段是有变化性的重复性乐段,第二乐段c句有6小节,延长1小节有利于加强作品全曲结束感。


四、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表演分析

歌剧第三幕中维特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是有名的男高音作品,对塑造维特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维特面对夏绿蒂已婚的事实仍对其念念不忘,歌剧第三幕夏绿蒂在焦急耐心等待维特到来。维特见到夏绿蒂后赠与翻译诗歌集,然后唱出《春风你为何唤醒我》咏叹调,维特忘我的痴情征服了夏绿蒂的心,作品中的唱词是维特借景抒情。《春风你为何唤醒我》在场景中加剧剧情的戏剧冲突性。

男主角维特在歌剧中是抒情男高音的角色,歌剧第三幕达到剧情中戏剧性冲突的高潮,《春风你为何唤醒我》为迎合剧情戏剧张力起伏,演唱作品应根据戏剧性冲突适当调整,维特从夏绿蒂手中接过其翻译诗歌后难以抑制疯狂的情感进发,要求维特扮演者表演咏叹调时保持坚韧饱满的音色。男高音咏叹调具有法国抒情歌剧独特魅力,乐句间衔接自然流畅,作品中乐段前半部分以朴实优美的旋律表达维特内心情感倾诉,高潮部分是主人公情感进发的顶点。音乐表演美学要求表现带有二度创作,高潮后的句子要适当收拢演唱。

第二段前半部分要求演唱流畅,随后句子要带着失望叙述性情感表现,高潮句子相比第一乐段要求适当夸张,最后以渐强的方式结束。《春风你为何唤醒我》是男高音最喜爱的歌剧咏叹调作品之一,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唱。以往歌剧舞台成功演绎维特角色的歌唱家数不胜数,包括帕瓦罗蒂、卡雷拉斯等男高音歌唱大师。张建一是华裔男高音歌唱家,被西方歌剧界誉为最杰出的亚洲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张建一对《春风你为何唤醒我》作品演唱表现注重主人公内心情感表达,饰演的维特是天真淳朴的形象,其演唱声音明亮圆润,强调舞台上歌唱整体表现力。
五、《春风你为何唤醒我》的艺术表现

演唱者演唱声乐作品时要了解创作背景,需要了解歌剧创作意图。演唱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要熟悉歌剧《维特》创作背景与剧情,明确歌剧中人物角色演唱等相关问题。《春风你为何唤醒我》艺术表现要遵循歌剧咏叹调表现手法,咏叹调表现涉及歌剧创作背景、人物角色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细节。咏叹调作品更多强调抒发主人公内心情感世界。

声乐演唱艺术表现评价是整体评价,整体演唱包括歌唱技巧运用等相关问题。作品艺术表现要考虑完整性,平时训练及演出强调学生作品完成整体性,艺术表现中每次演唱不能达到完美程度,演唱者要减少某些不足,声乐学习者难免出现一些小问题,作品的完整性成为演唱者表现能力的基本标准。法国抒情歌剧音乐风格抒情流畅,在演唱《春风你为何唤醒我》作品時是发自主人公内心的演唱,只有流畅的演唱才能拉近观众的距离。忘我的演唱需要基于声音自然流畅,声乐学习中经常遇到模仿歌唱大师音色的误区,声乐学习者必须了解自己的声音,模仿他人音色会扼杀自己嗓音特色,声乐学习者要明白自己适合演唱的作品类型。

《春风你为何唤醒我》作品出现很多附点节奏,演唱中要按作曲家谱面要求驾驭每个音符。法语咏叹调中语音有很多鼻化元音发音,如作品中的fmnt等词要注意鼻化元音准确发音。《春风你为何唤醒我》演唱中要寻求细腻情感,法国歌剧音乐风格婉转悠扬,演唱中要注重口语化表达情感。作品演唱难点主要包括演唱处理中的音乐术语,气息句子与高音处理。作品中细节处理影响演唱的成败,学习新作品必须遵循作曲家标记的音乐术语记号,加入对作品的理解才能达到二度创作。
六、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作品处理

《春风你为何唤醒我》演唱处理要遵循咏叹调的表现手法,要求达到艺术表现的诗意化,强调歌剧创作背景等方面问题。咏叹调作品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要把稳戏剧张力的艺术表现。演唱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要重点把握合理运用气息,适当控制声音力度,强化情感表达。

歌唱中饱满的气息是基础,气息运用是检验演唱能力的首要因素。饱满的气息有利于带动声音流动感,气息运用不好会破坏作品艺术表现。《春风你为何唤醒我》作品以流畅连贯的旋律线条布局,演唱者如何把握句子衔接尤为重要。清晰的分句是检验演唱者音乐修养的重要因素,需要句子间符合艺术审美自然停顿。清晰的分句涉及每个句子的声音处理是否干净等问题。作品中出现两个音高升A演唱是检验歌唱者对作品把握的重要因素。演唱中两个乐段临近末尾小字二组升A要具有金属音色,第二个升A应适当拉长。学习中很多男高音出现声音挤压等问题,主要由于高音技术训练不够。

演唱第一段时注意调整速度,演唱到“方才感觉到你的抚摸……折磨!”,可根据情绪变化调整力度,演唱到“你为何唤醒我”时进入高潮,曲子要处理干净利落。主人公满含悲痛的情感,要求演唱一气呵成,使听众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变化。第二乐段部分节奏不同,主人公心情失望,演唱呈现递进式变化。再次出现“你为何唤醒我”演唱相对夸张,高潮结束后采取渐强方式,使曲目整体具有波动性。演唱者处理衔接部分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注意句子起音处理,保证歌曲的流畅度。

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作品中第一乐段前奏谱面标有术语标记,演唱者要调整情绪进入乐曲第一乐句前有P后半句有mf,尾音音量要控制处理。演唱者要深刻理解作曲家处理手法,后半句有cresc,rall等术语标记号,歌曲在高潮中cres-ff出现很大变化,ff预示最高潮,演唱者要把握节奏。之后两小节有p-dim-pp力度变化回落,提示此处速度变化,演唱者要细腻表达作曲家创作意图。第二乐段音乐术语标记是重复性乐段,开头处animato表示音乐律动性加强,第二段为f-ff,主人公内心发生强烈变化,更多维持绝望的呐喊,演唱者要注意酣畅地表现处理。
结语

马斯内是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毕生创作大量经典歌剧作品。歌剧《维特》第三幕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富有代表性,作品旋律流畅、扣人心弦。歌剧中塑造的维特形象感染每一位听众,维特摒弃世俗生活丑恶的趋炎附势影响无数青年人,维特的人生悲剧使人们重新审视生命存在的意义。本文对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深入研究,在演唱中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结合男高音咏叹调作品演唱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同行学习声乐提供参考。

演唱艺术范文第3篇

千百年来, 在各类艺术创作中, 思乡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虽然仅有百年, 但是不同的时段均有多首思乡主题的佳作。首先是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初, 艺术歌曲从西方传入中国, “艺术歌曲在欧洲时表现在题材选用上, 多用名人名诗来谱曲创作或填词创作, 以此来表达诗歌意境的灵感。”一些海外留学的学子也纷纷归来, 如黄自、萧友梅、赵元任等, 成为了中国音乐发展的中坚力量。而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则是思乡主题的开山之作。歌曲中出现的“她”正是祖国母亲。词作者刘半农当时正旅居英国, 而祖国却处于水深火热和内忧外患中, 诸多海外游子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祖国的安危, 并怀着深深的思念创作出了这首佳作, 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

期间, 在战争的影响下, 无数人远离故土, 颠沛流离。很多音乐家也有感而发, 创作出了多首思乡主题的佳作。如《松花江上》、《长城谣》、《嘉陵江上》、《故乡》等, 这些作品真正唱出了当时国人的心声, 所以在华夏大地广为传唱, 成为了时代的记忆。最后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走上了民族独立、自由、幸福的道路。而与此同时, 仍有上千万的华人华侨分布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祖国的日渐繁荣, 也使他们对祖国的思乡之情愈演愈烈。影片《海外赤子》中的《我爱你, 中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作品通过一个个精准意象的选择, 在观众面前展开了一幅从北疆到南国的壮美画卷, 让海外游子魂牵梦萦。近年来, 以执着于爱国题材创作而著名的作曲家陆在易, 又将爱国政治家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谱写成曲,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字字珠玑, 句句肺腑, 将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可以看出, 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历史中, 思乡主题的佳作从未缺席, 既是中国艺术歌曲重要组成部分, 也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二、思想主题艺术歌曲代表作分析

(一) 思乡主题的开山之作——《教我如何不想她》

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是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刘半农是著名的语言学家, 当时旅居英国, 并对祖国思念不已, 提笔写下了这首佳作。首先, 从歌词角度来看, 全词的声韵变化是十分灵活的, 包含发花、中东、遥条等多个辙晕, 充分展示出了汉语的辙韵之美。在此基础上, 刘半农又对句法和节奏进行了巧妙安排。在句法方面, 均采用了七字+七字+九字+七字的形式, 分别起到起、承、转、合之用, 最后都落在“教我如何不想她”。在节奏方面, 多个意象都采用了2+3+2的节奏, 读起来朗朗上口, 又给人以环环相扣之感。其次, 从作曲角度来看, 针对歌词的结构形式, 赵元任的曲式设置也是灵活自如的, 通过多次转调形成了分节变奏曲式, 并实现了首尾呼应。而且整个旋律发展变化也是与歌词的句式变化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同时, 作为民族音乐发展的领军者, 赵元任还为作品注入了鲜明的民族色彩。整个作品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 而核心乐句“教我如何不想她”, 则借鉴了京剧过门的曲调, 真正实现了中西融合, 相得益彰, 为后来的艺术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 思乡主题的当代言说——《望乡词》

思乡都是各类艺术创作中最常见的主题。《望乡词》原词是《望大陆》, 作者是爱国政治家、诗人于右任先生。年过八旬的于右任登上阿里山, 自知有生之年再无可能返回家乡, 禁不住心中的悲苦, 写下了这首词。“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全词虽然极为简短, 但是却足以震撼人心。作曲家陆在易多年来一直执着于爱国题材的创作。这部作品使用了二部曲式。先是用和弦外音来营造出悲苦的氛围, 然后用深情的旋律来表现乡愁。特别是对戏曲演唱中哭腔手法的借鉴, 更是让全曲的情绪跌至最低谷, B部中, 作者先是通过三连音为音乐发展注入动力, 然后用钢琴来表现主题, 并用感叹词“啊”、“哦”作为衬托一步步将乐曲发展推向高潮。尾声部分则采用重复手法, 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感叹, 堪称是表现同胞思乡的典范之作。

三、思乡主题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一) 以分析作品为基础

艺术歌曲作为诗词和音乐的完美融合, 是有着深刻内涵的。这一点从诸多佳作对乡愁的表现也可以看出。短短的一首歌曲, 却能够给人们的内心带来极大的震撼。所以在该类艺术歌曲演唱, 一定要将全面分析作品作为前提。具体来说, 首先是对作品文本信息的分析。包含词曲创作的个人信息、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等, 由此获得对作品的初步把握。

其次是对作品音乐信息的分析。包含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等, 并对作品的音乐特点和风格进行体验。以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为基础, 可以以哼鸣的形式对作品进行尝试演唱, 此时并不对声音质量有过高要求, 而是重在检验之前的体验是否准确, 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 然后予以有针对性的完善。

(二) 以扎实技术为保障

艺术歌曲的演唱本身就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特别是思乡主题的作品, 因为作品的情感是真挚、炽热的, 所以更对演唱者的技术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一方面, 演唱者应具备扎实的演唱基本功。很多演唱者在具备了一定的演唱水平后, 便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 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要将基本功训练贯穿于演唱生涯的始终, 使自己始终保持在良好的歌唱状态内, 随时随地适应任何演唱需要。另一方面, 演唱者要有机把握“情”与“声”的关系。因思乡主题作品的情感表现都是真切动人的, 所以很多演唱者在演唱时, 由于情感的过于投入, 在唱高音时唱破音, 唱低音时泣不成声,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声音表现。所以需要演唱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有机的平衡, 获得情感抒发和歌唱效果的完美统一。此外, 还需要演唱者广泛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 通过一次次的历练, 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继而全身心投入到角色塑造中去, 当观众看到台上是活灵活现的角色, 而忘记了这是一名演唱者时, 整个演唱也就获得了最本质的成功。

(三) 以丰厚修养为辅助

“诗是歌的源泉, 而艺术歌曲是一种诗与乐的结合渗透体。”艺术歌曲本身就是一门诗乐融合的艺术, 而且与历史、社会、文化等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演唱者的综合文化修养越丰厚, 理解和体验作品的视角也就越多元。以思乡主题为例, 有经验的演唱者在面对这个主题时, 就会主动回忆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经历, 如果没有, 这可以通过文学和影视作品等进行借鉴。在演唱时, 也会化身为作品的主人公, 由此获得情真意切的演唱效果。

反之, 如果演唱者仅掌握了娴熟的演唱技术, 而没有文化修养作为辅助, 歌唱也就失去了灵魂。所以演唱者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断扩展知识层面, 丰富人生阅历, 成为一个博学善思、乐学好知的演唱者, 这对于个人演唱水平的提升和艺术发展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综上所述, 正所谓“月是故乡明, 人是故乡亲”。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 思乡一直都是各类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二十世纪初, 艺术歌曲传入中国时, 正值中国的内忧外患时期, 有不计其数的人们远离故土, 有家难回。

所以创作和演唱艺术歌曲就成为了他们抒发和排解的思乡之情的重要方式, 并与听众形成了强烈情感共鸣, 成为了中国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今天的艺术歌曲欣赏和演唱中, 应对这些情感真挚的佳作有充分的重视, 深刻体验和表现这种思乡之情, 让这些佳作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摘要:在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的发展历程中, 曾涌现出了多首思乡主题的佳作, 既是中国艺术歌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也见证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鉴于此, 本文简要回顾了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历史, 从创作和演奏两个方面, 对多首佳作进行了具体分析, 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分析,演唱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吕秋.论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与演唱特色[J].当代音乐, 2016 (19) :57

演唱艺术范文第4篇

一、基本技法与古典文学艺术的统一

姜嘉锵先生强调演唱时, 演唱者要有自己的个性, 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一人千声”。这个说法主要针对“千人一声”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代民歌的唱法学习是将唱歌科学化、教条化。学生通过书和教材来学习唱歌, 导致声音变成了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姜嘉锵先生提出“一人千声”, 即每个人在唱每一首歌的时候, 都要自己去摸索, 一个字的发音, 一个音的转弯, 与自己的音色相结合都会撞出不同的火花。这就强调了, 在声乐演唱的细节方面要仔细钻研的问题。

同时, 姜嘉锵先生发现民歌是立足于我国上千年历史文化上的产物, 想要唱好民歌, 必须懂歌, 懂歌曲文化。姜先生花费很多精力在研习中国古诗词, 地方曲艺与民歌, 以及优秀的古曲文化和古琴文化上。力求将古典诗词的韵味吟唱出来。古诗中的对偶, 押韵, 平仄音是民族语言的精华, 例如在歌曲《枫桥夜泊》中, 姜先生便提出, 要以情带声, 以诗带声。在分析《关雎》这首爱情歌曲歌曲之时, 前半段, 将思恋之中男子对女子悠悠盼取之情缓缓唱出。至“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时明显的改变了唱法, 表现出, 爱情的初步失败, 对比鲜明。故事进行到这里, 失败了要怎么样呢?失败了就要思考失败的原因, “悠哉悠哉”的处理将声线拉长, 表现男子求之不得又不想放弃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一首歌, 几分钟下来, 姜嘉锵先生, 给我们带来的, 是一首歌萦绕耳畔;是一幅画面展现眼前;更是一篇故事撩人心魄[2]。

二、即兴表演与原作品精神相统一

姜嘉锵先生对自身素质有着严格要求, 演唱时在气息的运用, 发声和共鸣的控制, 以及古色古香的润腔的运用上可谓是炉火纯青。在扎实的声乐演唱基础技术之上, 姜先生也注重即兴表演和创造, 在歌曲《阳关三叠》中对于三叠的叠法解释不尽相同, 但重复三遍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姜嘉锵先生在演唱时集中力气储备, 层层叠发, 却做到后至压人。使得歌曲的整体情绪逐步进入高潮, 至第三叠爆发, 越发激昂澎湃。曲目末配乐有镲等, 如众星捧月般, 将诗人的离别之情宣泄出来。不拘泥于规则与习惯, 而是通过即兴发挥, 结合姜嘉锵先生自身的自由与率真, 一首历经千年的著作, 才会有新的活力。姜嘉锵先生用事实向我们证明, 在尊重原作品精神表达方向的同时, 进行即兴编写演唱是对作品最大的尊重!姜嘉锵先生在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也说过, “叠唱”不是简单的重复。不能是平的, 不能是一个色彩的, 不能是一样松紧的, 不能没有自由, 也不能没有情感, 永远不能和第一段一模一样。肆意挥洒却感情奔放;节奏整齐幸福, 却富于变化;情感交错却舒卷自如, 这便才能唱出浓浓的中国歌曲风味来[3,4]。

三、悠悠历史与时代相统一

如今, 美声唱法具有世界公认的科学性, 对于这点, 姜嘉锵先生, 也是十分认同的。美声学派有着容易发声, 传播广, 经济推动力强等因素是不置可否的。但我们不能轻易认输。“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声乐艺术, 是我终生最大的抱负”这是姜嘉锵先生作为一名民族声乐传播者发自肺腑的灵魂之声。在多年的工作历程中, 姜嘉锵先生努力推动着中国唱法向科学化发展。中国声乐讲究气韵与声调, 但相对来说就比较单薄, 有着喉头不稳, 气息浅, 穿透力弱等缺点。姜嘉锵先生通过借鉴西欧唱法中的整体共鸣逐步解决上述问题。与国际接轨的同时, 更需立足于本民族。歌曲《草原恋》是一首蒙古族歌曲, 蒙古族的长调短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演唱形式, 难度大音域宽, 但极具民族地方风格。姜嘉锵先生虚心学习其中的润腔技巧“若古拉”, 也就是汉语中的“波折音”。用“衬词”作“颤音”, 并且结合西方唱法, 用真假声转换的形式, 完成“若古拉”的演唱, 将茫茫大草原上美妙豪放的歌曲带入了千家万户之中[5]。姜嘉锵先生始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之内坚守, 学习西方, 融汇东方;思考历史, 观察当下;坚持即兴改革, 却又尊重原作精神。姜嘉锵先生, 用歌声传播的, 不仅仅是音乐, 传播的更是民族文化, 是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最好的回音。

摘要:姜嘉锵先生通过把戏曲唱法, 民族唱法, 以及美声唱法等相比较琢磨, 在保持民族特色演唱的同时, 开拓了演唱方法。以独特的唱法, 充分的展现了古典诗词艺术魅力, 在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之林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姜嘉锵,古诗词歌曲,演唱技法,传承

参考文献

[1] 马晓楠《姜嘉锵的民歌演唱探索, 》[A]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

[2] 周渊《姜嘉锵, 演唱古诗词的声乐大师》文汇报2017年5月10日第八版.

[3] 陈丹丹《古诗新唱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学术论坛音乐与舞蹈学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4] 金鹿《传承中华古典诗词音乐之美, 欣赏姜嘉锵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独唱专辑》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12月13日第四版.

演唱艺术范文第5篇

摘 要: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艺术家在掌握声乐的演唱技巧的同时需要兼顾演唱中情感的表达,只有在音乐中充分融入丰富的情感,才能使听众有共鸣,才能使歌曲的表演更有感染力。如何将丰富的情感注入到声乐演唱中,并且在演唱过程中注意一些演唱技巧,找到更适合演唱者的表演方式,是许多初学声乐演唱表演者难以掌握的问题,基于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进行一定的分析,旨在为学习与研究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表演者与研究人员的工作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表达;演唱技巧;分析研究

声乐演唱是以人的声带为主进行的一种表演方式,在演唱中演唱者通过声带的控制以及对口腔、舌头、鼻腔的气息掌控等演唱技巧的运用时发出的声音悦耳、有节奏性。演唱者在演唱声乐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感情与所演唱歌曲中蕴含的故事、情感连接,声乐歌曲的演唱也需要演唱者学习和熟悉一些声乐的演唱技巧,在演唱声乐歌曲的过程中,演唱者通过这些有一定演唱难度的、有助于表达歌曲基调的演唱技巧将歌曲中的艺术展现出来,使得歌曲更富有感染力,观众在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产生更多的共鸣。浓郁的情感渲染和灵活的演唱技巧相结合,才能使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好地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美轮美奂的听觉盛宴。

一、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对演唱的影响

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如果在演唱中没有注入丰富的情感,或者一些初学声乐演唱的演唱者过于注重一些技巧性的演唱方式而忽略了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则使得整个表演虽具有一定的歌曲性,但是缺少了许多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魅力,声乐演唱就会失去生机,枯燥无味。声乐表演艺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注重声乐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情感的表达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缺少了这种情感表达的声乐演唱,观众难以感受到歌曲中的情感,表演是无意义的。

21世纪,各种文化艺术不断发展与得到繁荣,声乐演唱作为一种重要的歌曲艺术表现形式,演出者在表演声乐的过程中需要表达出声乐的美感与艺术性。其实在歌曲的演唱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对于歌曲演唱的认识都注重演唱者的情感表达。我国唐代诗歌极为繁荣,在对艺术的追求中许多唐代诗人、文人、学者都有一定的见解,香山居士白居易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可见“情”对歌曲演唱的重要性。声乐演唱中,也绝不能缺少这种“情”,需要演唱者在歌曲中投入充足的感情,做到“声情并茂”,才能使声乐演唱散发出更多的魅力。

二、演唱技巧的使用在声乐演唱中起到的作用

声乐演唱中,具有较高难度的技巧是吸引观众观看声乐表演的一大因素。声乐演唱中的演唱者,通过一些呼吸的调节方式、音准的控制技巧、颤音等演唱方式的运用使得整个演唱有较高的演唱技巧,使得声乐演唱在听觉上更有层次感。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演唱技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对于演唱基础功底要求较高的演唱技巧,需要演唱者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稳定使用这些演唱技巧的能力。

演唱技巧之于演唱者,是呈现精彩声乐演唱表演的重要表现方式,缺少了演唱技巧的声乐演唱,也很难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听众对于声乐演唱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声乐演唱艺术的较高演唱技巧方面上。演唱者在演唱声乐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演唱技巧,会使得整个声乐演唱增色不少。

三、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分析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准确把握好整个歌曲的曲调、曲风,还需要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每一个延长部分的情感表达是否准确、到位。声乐演唱中,对于情感投入方面,演唱者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演唱的过程中清楚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演唱者在表达声乐歌曲的情感时,要注意准确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而不是过分自我发挥、自我修改,需要保持声乐歌曲原有的情感变化。在演唱时,演唱者应该注意的是将自我的感情充分融入到声乐演唱中,在语言表达上需要熟悉歌词的发音与具体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想要表达出的意思。演唱者对于歌词的熟悉,需要用自然的感觉将歌词在演唱中清楚地表现出来,歌词发音掌握不充分的演唱,会使听众感到尴尬,过于注重歌词中的发音问题,而忽略了歌曲本身的欣赏。演唱者在用汉语演唱声乐歌曲的过程中,由于汉语的发音相较于其他语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先掌握好歌词中每个汉字的准确发音,结合歌曲的音调加以联系,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二)在演唱的过程中掌握作品的时代风格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声乐演唱中,声乐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一般都受到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影响,一些声乐歌曲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作者通过歌曲想要表现出来的时代风格和艺术效果在不同歌曲中有较大的区别。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总是使用一种感情基调进行演唱,所演唱的歌曲会给听众带来一种不舒适的听觉效果。有些感情基调变化较大的声乐歌曲,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对于其中所想要表现出来的故事的时代风格只有进行足够的了解,才能在演唱中与歌曲作者产生共鸣,将所演唱的声乐歌曲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更好地展现出来,使得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歌曲中的时代风格与艺术效果。

四、声乐演唱中的演唱技巧分析

声乐演唱中,演唱者通过使用一定的演唱技巧,将歌曲能够以更好的表现手法诠释。声乐演唱中的演唱技巧所包含的內容非常丰富,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演唱者通过控制个人的呼吸、演唱时的身体姿态、口腔内部喉头的位置、对歌词的表现方式、声音的连贯性与各种音色的控制,使得声乐演唱的效果得到提升。作为声乐演唱的演唱者,在学习演唱技巧的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较多,下面就几个较为主要的声乐演唱技巧进行分析:

(一)演唱者应该充分掌握演唱时的呼吸技巧

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由于演唱需要给听众一种优美圆滑的听觉效果,在练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就必须要对呼吸技巧进行学习。声乐演唱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演唱者的气息支持,在把握好气息交换的同时做好歌曲的演绎。声乐演唱中呼吸技巧是最为基本的演唱技巧之一,如果演唱者不能准确掌握所演唱歌曲的一些呼吸技巧,会在一些高难度演唱部分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使得演唱效果不理想。

声乐演唱者在进行呼吸练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声乐演唱中呼吸技巧的重要性,演唱时,要学会弱收、平收回收等声乐演唱的呼吸技巧,在联系演唱的过程中注意根据歌曲的歌词长短合理换气,尽量自然地呼吸换气。如果演唱者所演唱的歌曲中有一部分歌词较长,难以找到换气节点,则需要演唱者偷换气。另外,在进行声乐演唱时演唱者需要根据歌曲的曲调进行呼吸调节,演唱欢快、高昂的声乐歌曲部分时应该使用较为饱满换气方法,而进行抒情的声乐歌曲则要注意呼吸换气时要尽量平缓自然。

(二)演唱者应该注意掌握演唱时的喉咙发声

演唱声乐歌曲时,演唱者应该运用好喉咙发声,避免在演唱中出现气息不流畅、声音不稳定的问题。练习使用喉咙发声的过程中,演唱者要练习将喉咙两侧的肌肉下拉,注意在演唱时的喉咙发声中不能用舌头压制喉咙,导致演唱的效果不理想。

演唱时运用共鸣,是指将基音扩大,使得声音更加优美。演唱者运用共鸣时应该注意调节好口腔、鼻腔、胸腔,使得演唱的共鸣效果达到理想,通过调节这些部位,实现演唱中一些微音能够较好地发声。不同的歌曲中演唱者所运用的共鸣方式也有所不同,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根据所演唱的歌曲内容合理调节好口腔、鼻腔、胸腔的位置,整体腔调需要充分练习后才能掌握好歌曲所需要的共鸣效果。

(三)演唱者应该注意将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相结合

缺少了情感表达,只有较高的演唱技巧的声乐演唱,并不能称作为优秀的声乐演唱。有些演唱者在学习和实际演唱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一些声乐演唱技巧的表现,而忽略了歌曲中的一些需要投入的情感,会使得声乐歌曲失去其原有的味道,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一首声乐歌曲,作者想要传递给听众的东西不能仅仅靠一些演唱技巧实现,缺少情感表达则会使得演唱的声乐歌曲难以与听众产生共鸣,声乐演唱带给听众的听觉享受也会有所变化。

演唱者的情感表达需要得到较好的释放,在演唱时充分投入歌曲的情感基调中,融入声乐歌曲的时代气息,才能使得演唱技巧在演唱中有较好的表现基础。音乐之所以带给人们优美舒适的感觉,主要在于歌曲的情感,演唱者不能缺少这种表达情感与演唱技巧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在演唱过程中兼顾演唱的情感表达和声乐演唱技巧相结合,使演唱更有张力。

五、结语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都是声乐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既不能忽视情感的表达,也不能缺少一定的演唱技巧。演唱者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通过充分的情感表达与一些能够引起听众兴趣的演唱技巧相结合,才能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演唱效果,帶给听众更多声乐歌曲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薛英华.论声乐演唱中喉头稳定与气息的相关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8).

[2]李晶瑛.浅析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诠释与表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3]黄丽珠.适度地诠释与表达——声乐演唱情感问题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04).

[4]富雪.浅析音色在通俗声乐演唱中的运用与表现[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

[5]黄丕裕.声乐教学要养成三种好习惯[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

[6]刘莉朋.普通高校流行声乐演唱之教学初探[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8[C].2008.

作者单位: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阳光工程论文下一篇:药材市场

热门文章

演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