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范文

2023-12-02

自然语言处理范文第1篇

1 分娩期疼痛产生的原因

随着分娩期临近, 子宫肌肉的不断收缩, 血管闭锁血流阻断导致暂时性缺氧, 产生阵痛感, 其机理类似于心肌缺氧时造成的心绞痛;以后子宫收缩强度逐步加大, 持续时间延长, 导致细胞严重缺氧, 疼痛亦随之加强;随着产程的进展, 胎先露下降, 附加于膀胱、尿道、结肠和会阴压力大, 疼痛感觉明显。在子宫收缩力及胎先露向下推挤的情况下, 子宫颈及会阴逐渐扩张伸展, 使产妇疼痛加剧, 类似于肠胀气、肠腔内串气造成的绞痛感。

2 影响分娩期疼痛的因素

分娩期疼痛是一种身心的体验, 孕妇对其感受的差异较大, 影响这种体验的因素很多。

2.1 心理因素

由于孕妇所处的社会活动背景的不同, 反应的程度各异, 如有些孕妇害怕疼痛、出血、胎儿畸形、难产, 担心母婴安危→恐惧和担忧→害怕→紧张→疼痛综合征→对疼痛的敏感性加强。

2.2 外界因素

分娩环境、氛围、医务人员的责任感 (如医务人员给予心理暗示和心理安慰, 在操作时熟练、轻巧并适时对产妇作些解释以分散其注意力, 不让其过分集中于疼痛的感觉之中) , 其他产妇的现状、家人的关怀态度→孤独无援或备受关爱→疼痛增加或减轻。

2.3 文化因素

产妇的家庭文化背景、信仰、风俗, 产妇受教育的文化程度, 疼痛的敏感度和自我控制能力。

3 分娩期疼痛的处理

减轻分娩疼痛是分娩期的护理目标之一, 分娩期疼痛的处理方法有药物性镇痛法和非药物性镇痛法, WHO提倡非药物性镇痛法, 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母婴使用的药物性镇痛而引起的并发症。不论采用何种方法, 都要预先提供4种基本的护理措施。

3.1 护理措施

3.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道德应态度和蔼, 面带微笑, 热情接待并作好自我介绍, 认真耐心地听取待产妇叙述和提问, 轻声细语地详细介绍医院及分娩环境, 说明临产时可出现的征象。让产妇有信心, 从而消除对环境和护理人员的陌生感以及对分娩的恐惧感。

3.1.2 适时向产妇提供产程信息

预告即将发生的生理性疼痛及产程的进展情况, 说明临产时可出现的征象, 有助于产妇在分娩期控制自己的反应, 让其觉得疼痛是正常的、必须的、可以忍受的。

3.1.3 帮助产妇采取令她满意的舒适的体位, 及时更换污

染的床垫, 保持床单平坦、整洁, 尽量全身放松, 消除肌肉紧张;定时督促排尿, 喂以饮料或用湿纱布湿润口腔等措施来增加产妇的舒适感, 有助于减轻疼痛的感受。

3.1.4 设法分散产妇的注意力

在分娩早期与产妇交流, 使其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当疼痛发生时, 护理人员可以在产妇需要时给予擦擦汗, 喂喂水, 或做背部护理来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随时给以鼓励, 正确指导产妇呼吸及松驰技巧, 增强产妇对自身应激能力的信心。产妇获得充分的支持, 焦虑感便降低, 疼痛感就自然减轻。

3.2 药物性镇痛

病情需要或精神紧张, 疼痛难忍者, 可选用药物缓解疼痛, 但要考虑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包括宫缩的影响。其原则是:胎儿稳定、简单安全。如全身性用药, 解除疼痛效果较好, 但对母体及胎儿影响较大, 必须慎用, 常用药有镇静剂, 安定剂, 止痛剂等。如杜冷丁100mg肌肉注射或安定10mg静脉注射等, 或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根据产程的进展情况, 在产妇知情选择的前提下, 采取不同的镇痛方法, 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分娩疼痛, 保障母婴安全。

3.3 非药物性镇痛

3.3.1 精神预防法

其主要内容是身体运动, 松驰法和呼吸技巧三个方面, 这种方法并不是使分娩期产妇不疼痛, 而是力图使产妇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避免产生焦虑, 减轻心理压力以降低疼痛的感受。如产前教育、心理劝导、肌肉放松、产程中调节呼吸。呼吸镇痛:在临产后第一产程早期, 采用胸式呼吸深而慢, 宫缩开始和结束时用鼻子吸气, 间歇时停止。在第一产程末期, 快而浅的呼吸;第二产程时深呼吸后屏气。也可以由丈夫或助产人员按摩下腹部、腰骶部与呼吸法相结合。

3.3.2 压迫止痛法用手指压迫髂前上嵴、髂嵴或耻骨联合或用双手握拳压迫腰部和骶部。

综上所述, 分娩期疼痛是产妇主观的身心感受, 护理人员应了解其多变性, 尽可能地减少使用药物缓解疼痛, 适时为产妇采取减轻痛苦的措施, 加快产程进展, 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摘要:分娩期疼痛是每一个待产妇女将面临的生理痛苦和心理压力, 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对分娩期疼痛的原因、影响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 才能为产妇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减轻产妇疼痛, 促进产程进展。

自然语言处理范文第2篇

测井资料解释软件 (WATCH生产测井解释平台) 无法直接识别原始测井数据[1], 需人工对测井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图头处理等, 特别是同位素测井, 这道工序一般要重复操作8次 (伽马基线1次、静温曲线1次、流温曲线1次、同位素曲线最少4次) 才能完成, 此流程机械、重复、耗时。具体操作流程细述如下:

1.1在EXCEL办公软件中把所有的数据精度更改为4位, 并删除图头后保存为txt文档;图1为原始测井数据样, 经EX⁃CEL办公软件将此文件打开后, 需将所有的数据精度改为4位, 然后删除图头 (数据块上面的英文字母块) , 测几条曲线就要重复、逐个地处理几次。

1.2对处理过的TXT数据, 再进行加图头, 并将图头内的起始深度、结束深度、步长、曲线名进行更改。图2为WATCH生产测井解释平台可识别的数据截图图样, 加的图头样式为固定的, 但是STDEP (起始深度) 为数据块第一行、第一列对应数据;ENDEP (结束深度) 为数据块最后一行、第一列对应数据;RLEV (步长) 为第N行、第一列与第N~1行、第一列的差值, CURVE⁃NAME (曲线名) “=”后的内容为数据块每列所对应的曲线名称, 上述4项要根据实际都需要修改, 且测几条曲线就要重复、逐个地处理几次。

可见, 该软件在解释时繁冗、机械、重复、耗时, 为更加高效完成测井解释工作, 提高办公效率[2], 本论文将计算机编程应用于生产测井解释原始数据格式化处理进行资料解释, 既高效、又准确, 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2计算机编程在生产测井原始数据格式处理中应用的优势

2.1操作简便快捷、省时高效

相比人工原始测井数据格式转换操作方式, 利用此“数据格式转换”可执行程序进行数据格式化处理消除了机械、繁琐、耗时的不足, 操作简便快捷。实践发现, 由“数据格式转换”可执行程序来完成原始测井数据格式转换, 最多需要0.2min。如图3所示, 只需将已经编辑好的曲线名 (已有固定模板) 复制后粘贴输入, 点击回车, 瞬间完成数据格式转换。

2.2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按2015年工作量来核算, 饱和度测井、多臂测井、校深、井温等714井次, 一井次至少节省3分钟, 共计2142分钟;产液测井、氧活化测井703井次, 一井次至少节省5分钟, 共计时间3515分钟;同位素测井550井次, 一井次至少节省15分钟时间, 共计8250分钟, 所有测井项目合计节省时间13907分钟, 故该方法年节省大约232小时。因此, 将“数据格式转换”可执行程序应用在生产测井原始数据格式处理中可以明显提高处理效率, 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3结语

针对目前生产测井解释常用的WATCH生产测井解释软件存在效率不高、操作繁琐的缺点, 本文提出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数据格式转换”可执行程序, 由计算机来完成原始测井数据格式转换工作[3]。实践表明, 该方法能够节约大量时间, 为繁重的测井解释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摘要:在生产测井解释中, 主要应用WATCH生产测井解释软件, 由于软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无法直接识别原始测井数据, 需人工对测井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 再利用平台的数据加载功能读入数据, 而人工对测井数据的格式转换工作非常机械、繁琐、耗时。因此, 针对WATCH生产测井解释平台在这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提出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数据格式转换”可执行程序, 由计算机来完成原始测井数据格式转换工作, 该方法节省了解释时间, 大大提高了资料解释工作效率。

关键词:生产测井,WATCH生产测井解释软件,程序

参考文献

[1] 于浩洋, 谢传礼, 张航, 等.基于VBA的测井原始数据处理方法[J].断块油气田, 2014, 6 (7) :11~13.

[2] 张军, 李洪奇, 谭伏霖, 等.常规测井原始资料质量检查软件系统研制[J].测井技术, 2013, 10 (12) :44~46.

自然语言处理范文第3篇

摘 要:臭气处理是污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行业中的重点,既能够对臭气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避免对环境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臭气污染的特点以及影响,并针对除臭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行深入思考,不断研究臭气治理技术的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革新,使得城市中的臭气问题能够得到合理化解决,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固废行业;污水处理;臭气治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展,人们于生活质量的需求逐步扩大。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渐增加强,全民生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意识。在污水处理与固废处理行业臭气治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具体的臭气成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治理方式,以达到有效治理的效果, 降低臭气对空气的影响,从而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臭气处理工作期间,企业采用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法、生物过滤法、离子除臭法等,具体应结合所在地地形条件、气候因素、生产方式等因素综合考量。这些污水处理臭气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臭气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固废物质处理效率,达到彻底清除臭气的目的。

1 臭气污染的特征

一般而言,环境中的氧气较为充足,在此背景下,固废物中的垃圾会受到好氧细菌的影响,生成具有刺激性的气体,这种气体大多为氨气,而氧气不足情况下,固废物中的厌氧细菌会发生分解反应,其中的有机物将被分解为二氧化硫、氧化氢和甲烷等氧化物,这些物质均具备刺激性的气味,且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影响。作为人类呼吸系统能够直接感知的无人形式,臭气本身具有来源较为广泛的特点[1],存在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比如:地下排水系统、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在我国农村地区农非发酵、喷洒农药、焚烧秸秆等也会产生臭气,会致使人体产生不良生理反应。

2 臭气污染的原因

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行业产生臭气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一般而言都是挥发气体中含有某种成分所导致的问题,目前其治理环节可将臭气污染分成五大部分。第一,挥发气体中含有硫成分,例如硫化氢、硫醇等。第二,挥发气体中含有氮成分,例如氨气等。第三,挥发气体中含有烃类化合物,例如烯烃、芳香烃等。第四,缺乏气体中含有特殊的分子键化合物,如羧酸等。第五,挥发气体中的氢原子被卤元素所取代的卤代氢化物等。由此可见,臭气污染特点与气体中本身含有的元素有着直接关系,而且很多气体含有的元素较为复杂,甚至为多种元素的混合所造成的异味[2], 因此在臭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3 固废处理行业与污水处理臭气治理技术要点

3.1 植物成分除臭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对自然界有着更多的向往,而植物成分除臭技术具有天然性、安全性以及节能性等多方面特点,其主要方式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对去除臭气有用的成分,通过植物成分液体的挥发与臭气成分进行中和,从而达到除臭目的,目前的植物成分除臭技术包含空中雾化除臭、集中处理除臭以及针对性气源除臭等三种方式。植物成分除臭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型的除臭方式,具有多方面优势,同时可以根据环境内的臭气组成进行植物成分调配,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以起到良好的除臭效果,同时人们在心理上也更愿意接受天然的除臭方法。

3.2 化学洗涤技术

化学洗涤法是将酸、碱以及强氧化剂等作为喷洒的溶剂,保证溶剂与气体充分接触,尽最大可能把污水处理行业的臭气进行转移。在化学溶剂的充分作用下,臭气的分子结构被转化,污染物被氧化,在后期再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科学治理,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大气中的异味,但在使用过程中化学溶剂较多,臭氧处理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果污水处理与固废处理行业的臭气污染物成分比较多,使用相应的化学溶剂进行氧化分解会很容易,但这会导致化学物质性质不稳定,有可能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3],而且一些化学溶剂其自身就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进行除臭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对设备造成影响,这样会影响除臭的效率,还会增加其成本。

3.3 生物过滤除臭处理

生物除臭法是利用微生物与废水或固体废物产生反应,降解臭气,将臭气转变为无臭气体,以此达到除臭目的。生物过滤除臭处理方法最早起源于上個世纪二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生物除臭法被人们所熟知,同时具有降低能耗、经济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成为了当前各国除臭技术发展的首选,通常情况下需建立大型的微生物反应塔,并将所需处理的臭气区域进行湿润处理,同时需要通过电子化机械对区域内的酸碱值、湿度温度等环境进行精密控制,并逐层对臭气进行转换,生物一般会将臭气逐步分解为小分子,包括二氧化碳、水或氧气等,以此达到除臭目的。

4 除臭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生物除臭反应器

开展恶臭气体处理工作期间,要求工作人员要重视生物除臭反应器的运用,充分发挥其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改变恶臭气体的结构,做好恶臭消除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恶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详细了解恶臭气体处理方法,可知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氧化法、燃烧法、生物法、吸收法等,其中生物除臭方式主要运用生物法在生物滤池内部填料上培养微生物膜。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废臭因子,还能有效保护周围环境,保证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将生物废气处理技术运用于恶臭气体处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处理含有固体、气体和液体的废气,这些废气本身具有恶臭、有毒、有害的特点[6],经由导管导入至系统内部,运用生物膜的形式有效降解和净化污染物质,这个过程中生物膜以污染物作为生长的养料,不断的繁衍、生长,将有害、有毒的恶臭物质全部分解成为简单的有机物,最终达到除臭的效果。

4.2 低温等离子除味技术。

低温等离子技术是指有机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这种技术的显著特点,即对污染物可以产生物理效应、化学反应、生物效应等,与此同时,具有低能耗、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明显的优势。具体应用过程中,其净化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生产等离子体的过程中,高频放电产生的瞬间高能足够打开一些有害气体分子的化学能,将有害气体分解为单质原子和无害分子;另一方面,等离子体中,包含大量的高能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粒子等,这些活性较高的粒子可以有机结合臭气分子,发生碰撞并结合,在电场作用下,使臭气分子处于激发态[7]。当臭气分子获得的能量大于分子碱能的结合能时, 臭气分子的化学键会发生断裂,进而发生分解,转变为单体质原子,或转变为单一的原子结构,变为一种无害气体。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提升,城市的扩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臭气等等随之而来,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国家施行了强有力的制度和措施,并以科技创新的方式对于各种污染物以及臭气进行科学化的处理。开展城市固废处理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城市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科学的固废处理方案,改善城市内部环境,将污水处理臭气治理技术运用于臭气和污泥处理工序中,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保障企业经济效益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参考文献:

[1] 路亮.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行业的臭气治理技术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8):98.

[2] 杨彬.污水处理与固废处理行业臭气治理技术[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7):87+100.

自然语言处理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在全国各地区对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农村污水处理站的数量增长也是巨大的,但是目前在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监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监控系统不够完善,不利于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这就需要在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做好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合理采用先进的关键技术,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监控工作有效性,为后续工作的高效化实施和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关键监控技术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工作中,应该结合现场设备运作、日常维护和监管监督的特点,做好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积极采用软件与硬件关键监控技术,提升监控系统的运行水平和效果,满足当前的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监控系统运行发展需求,形成良好的监控模式与体系。

一、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在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工作中,应该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确保各方面设计工作的有效实施。首先,应该遵循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完善系统的功能,不仅需要具备站内的监控功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业务考核分析评价性能。其次,遵循先进性的原则,保证监控系统的先进性水平,积极采用软件技术完善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数字化管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使用模块化设计方式与结构化设计的方式,增强系统的扩展性,形成业务关联系性的监管模式。最后,应该遵循可靠性的原则,在设计监控系统期间可以提升整体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系统的良好应用。

二、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措施

(一)提升处理系统自动化水平

研究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治理工艺特点和监管目的,需制定现场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模式以及数据对外交换的方式。应用工业可编程逻辑器,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控制与数据收集,实行现场设备控制从基础的电气运转控制到数字逻辑应用控制的提升,最终达到现场可根据治理工艺的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控制,同时也可通过应用软件现实远程控制。

(二)数据通信的设计措施

近年来在我国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中的计算机监控设备相互之间的通信系统开始不断完善,从之前的串口通讯转变成为以太网与现场总线通讯形式,为了确保监控系统中的通信完善性,应该注重对网络内部通信的设计,保证整体的内部通信设计效果。首先,应该注重控制系统和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设计,如果相互之间的通信数据较少,就可以使用无线串行的通信设计措施,确保数据信息的良好传输处理。其次,在控制系统本身通信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采用以太网的设计方式,简化整体结构,加快数据信息的传输速度,降低通信成本,在其中高效化应用TCP/IP协议,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监控系统通信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还能满足当前的监控系统整体运行发展需求。最后,应该重点关注现地控制层方面的通信设计,提升总线的利用率,尽可能缩短总线距离,加快监控信息的收集传输速度,改善通讯系统的运行现状,借助通信技术识别监控系统中的错误信息,便于针对性解决问题[1]。

(三)合理设计网络结构

在监控系统总体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设计相关的网络结构,保证网络系统的完善性。首先,应重点开展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工作,设计总线类型、环形类型与星型类型的网络拓扑,利用计算机设备开展拓扑结构的分析工作与对比工作,按照污水处理站的具体状况,筛选最佳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应该重点选择网络通信介质方式,主要涉及到双绞线形式、无线形式、光缆形式等等,可以结合污水处理站的具体情况选用,确保传输介质的完善性与可靠性,预防出现监控系统的设计问题。

(四)合理设计监控系统结构模式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在设计监控系统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监控系统结构模式的合理设计,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分析典型系统结构,在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安全要求、管理制度的基础下,运用物联网技术,设计系统。系统逻辑结构由感知层、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接口层、数据分析层、应用层和展示层构成。首先感知层应以规范先进的标准,结合治理工艺特点,主要的考核指标,将现场控制系统与在线仪器的监测数据信息以及故障报警信息通过规范的工业通信协议进行采集,其次通过无线网或有线网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平台通过数据规范接口、各子站数据上报规范接口把现场端的数据保存下来,具备数据补足功能,对因断电、设备故障等因素引起缺数情况,可待恢复正常后进行自动或手工补足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最后通过对设备运转率、水质参数变化、废水处理效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操作信息等数据进行分析,来获得不同类型的设备在不同区域内的使用情况、设备改进或工艺改良后的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区域行业动向等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经过分析后的数据可以用作综合展示、报表生成、向其他系统推送等,整个平台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PC客户端或移动APP进行应用,为处理站点管理人员提供先进可靠的监管平台,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完成各种业务流程。

三、農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1)自动化技术

采用自动化技术对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达到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全天候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运行,降低人力投入。根据处理工艺需求,获取生产状态信息和数据,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为污水处理站点设备和传感提供了与数据平台以及其他设备交互的方式,具备安全可靠的信息处理传输能力。采用物联网架构框架标准,实现用户智能化、可视化的管理现场设备,在整合相关物联网技术资源构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监控总体系统的设计需求和特点,积极使用物联网技术,形成良好的技术模式和机制,保证技术的良好应用。

(3)云技术

运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相应的监控监管运维云服务平台。为管理者提供对现场设备运行情况、运维信息的掌握,可对运维商日常巡检的工作情况,对故障设备的处理情况及异常情况发生后的响应效率等工作进行监督。

(4)大数据分析技术

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及历史数据的存储,可获得每天、周、月、季度和年的站点统计数据,同时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项目信息。数据积累后,经行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设备运行工艺优化、异常预测分析,运维方式改善等数据科学应用。在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目前的监控工作标准与要求,制定完善的大数据分析计划和方案,在严格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各项数据分析工作的情况下,有效性、实时性、针对性完成监控任务,不断增强监控工作的效果。

结语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较为重要,相关部门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该归纳总结丰富的经验,合理开展各个系统的设计工作,提升整体监控系统的运行水平。在此期间还应该积极采用软件关键技术、抗干扰关键技术与防雷关键技术,提升监控系统运行水平,保证监控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便于针对性监控污水处理站的实际情况,提升整体监控系统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穆杨.PLC控制及远程监控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12):337-344.

[2]王慧娟.PLC控制及远程监控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7,34(7):157-167.

[3]谭健,郭明爱.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山西建筑,2019,45(2):257-258.

[4]于艳霞.智能化仪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7,23(43):80-99.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200)

自然语言处理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水资源的缺乏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水资源的存储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水处理技术进行开发,以提高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使社会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处理的现状,并根据传统水处理技术的工艺,对市政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给水处理技术的开发提供支持。

关键词:市政;给水处理技术;发展;应用;研究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10.051

虽然我国水处理技术开始的时间较早,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水处理技术才逐渐有了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使得我国改善水质与污水源的控制技术不断提升,大力推动了市政传统给水處理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现有的水处理技术中,逐渐对生物预处理技术与臭氧活性炭技术进行广泛使用,并将其向实用的方向进行发展。此外,我国还研究工业处理技术,例如对过滤处理技术与凝结沉淀技术的研究就可以实现工业用水的高效处理。

1 市政传统的给水处理技术

1.1 混凝水处理技术

混凝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凝结剂,有效混合原水与药剂,促使水中含有的微小悬浮物与胶体杂质产生凝聚,再对体积较大的颗粒絮状物进行生成,确保受重力就会在水中发生沉淀,从而沉淀之后促使水质就可以变得十分清澈。常用的混凝剂主要为无机铝盐或者是其他混合物,能够对水中所含有的矿物颗粒与粘土等物质进行有效消除。因为混凝水处理技术的操作十分的简单,成本的投入也较低,且具有较好的水处理效果,所以市政在给水处理中对混凝水处理进行了广泛应用[1]。

1.2 过滤水处理技术

过滤水处理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过滤层对原水进行处理,过滤层主要由一种或多种颗粒材料所构成的,能够对原水池子的悬浮杂质进行有效拦截,不断对原水的浑浊度进行净化,从而更加利于后期对原水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我国所使用的过滤层主要是由石英砂、无烟煤与磁铁矿等所组成的材料包。同时通过相关的实践充分证明过滤能够提高用水的安全性,在原水净化处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2]。

1.3 消毒水处理技术

因为我国微生物的指标,十分明确地对用水质量进行规定,而且相关的供水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水资源,所以需要对原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有效消除水中所含有的病原微生物。目前我国主要对氯消毒方法进行广泛使用,所以氯消毒技术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操作难度不高且成本较低。同时,氯消毒技术具有十分良好的杀菌作用,能够对水中与管网中所含有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消灭。因此,在我国消毒水处理技术中,主要对氯消毒技术进行使用[3]。

2 市政传统给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传统给水处理技术中,经常使用的混凝剂是铝盐与其他的混合物,铝虽然属于一种金属元素,但是这种金属元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果原水在处理之后存在浓度较高的铝,会直接影响饮用者的健康。同时市政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反应效率较低,而且水温、pH、浊度、水利条件都会对净化处理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净水期比理论值长,大幅度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甚至无法充分满足高峰用水期的需求。并且市政传统的给水处理技术,由于后期再次滋生细菌的问题过于严重,所以无法有效处理具有特殊有机物与较高浊度的水质[4]。

3 市政给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属于一种生物处理方法,因为微生物在惰性过滤材料上进行附着,会形成膜状的生物污泥,所以其具有十分良好的污水净化效果。同时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成本较低,十分容易管理,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水质与水量变化的能力,也可以有效减少水中的污泥,从而实现净化水的目标。但是在使用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环境温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环境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直接影响生物膜的活性,造成生物膜坏死,从而发生脱落的情况。并且生物膜对附着的过滤介质也具有要求,如果过滤材料的比表面积与要求不符合,会直接影响水处理的效果。因此,需要增加处理池的面积,但是会增加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成本,从而会影响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的使用。

(2)生物滤池水处理法。生物滤池水处理法主要划分为两种,塔式生物过滤器与高负荷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具有较高的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的效率能够达到90%,而且出水水质能够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但是高负荷生物滤池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滤池的空间体积较大,在处理水资源时所产生的排放物会污染环境,而使用塔式生物滤池,就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3)深度水处理技术。现阶段深度水处理技术在我國的发展逐渐进入研究的阶段,臭氧活性炭与臭氧氧化技术为深度处理技术的主要代表。深度水处理技术在国外发展的比较成熟,已经能够对先进的处理技术进行使用,虽然我国深度水处理技术处于引进的阶段,但是相信我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能够使深度水处理技术变得更加成熟。

(4)水处理的药剂。因为在水消毒与灭菌方面,我国仍然使用液氯消毒的方式,国外已经对新型高效率、毒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研发,所以我国为与世界水平相适应,需要不断对新型高效的药剂进行开发与研制,逐渐取代液氯消毒的方式。目前每个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环境的保护。因此,水处理药剂需要由有毒转变为无毒,从不可生物降解向易生物降解发展,促使单一的水处理药剂类型转变得更加多样化。

(5)聚合硫酸铁。通过分析市政传统给水处理技术的工艺,被pH、水温等因素所影响,会导致净水处理周期过长,为确保对市政传统水处理技术工艺所存在的缺点进行有效弥补,在选择混凝剂时可以聚合硫酸铁,能够使水处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聚合硫酸铁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功能,在水解之后能够形成多种络合物,从而对水中微小颗粒进行有效吸附。并且水的温度与pH等不会被原水影响,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投入的成本也较少,还具备较高的反应速率,促使在进行给水处理时,不会发生二次污染的情况,可以对水中残余的铝离子进行有效消除,从而使用水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6)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效率较高、无污染、无毒的净水剂,其主要由微生物的自然发酵与代谢所形成,促使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生物的絮凝活性与降解性。通过分析市政传统给水处理技术,对铝盐混凝剂进行添加之后,会不断增高原水的铝离子浓度,对净化效果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从而无法充分满足饮用水的安全标准要求。但是如果添加生物絮凝剂,在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不会形成铝离子,能够对原水所存在的细菌进行消灭,不断提高净化效果,从而使水处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7)紫外线消毒技术。紫外线主要是指波长在200~380mm之间的电磁波,能够有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细菌与病毒的滋生。同时紫外线消毒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波长在200~380mm之间的电磁波,对微生物DNA进行有效破坏,从而充分发挥杀菌的作用。由于紫外线消毒技术不仅不会发生二次污染,操作也十分的便捷,成本的投入还较低,因此在水处理消毒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使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过程中,水资源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水质的好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市政给水处理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需要对市政给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促使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能够大力推广并使用新型水处理技术,促使市政给水处理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雪.浅谈市政给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7(21):171.

[2]郭晗,吴超.浅谈给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4(3):270.

[3]马晓薇.膜处理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5(22):245.

[4]张文静.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技术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5).

收稿日期:2019-07-21

作者简介:张露(1993-),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饮用水安全保障。

上一篇:肢体语言下一篇: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