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

2023-03-27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第1篇

1. 当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管理不到位

我国工程监理内部管理上, 可见考核监督制度缺失, 或没有落到实处。监理人员的水平过低等, 监理人员不知道在现场“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影响现场监理工作的开展。此外, 责权不清晰, 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自身责任不挂钩, 就容易出现管理隐患, 甚至导致生产事故发生, 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1.2 关系处理不当

监理人员的工作关系, 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监理方和施工方, 二是监理方和业主方。其中, 部分监理人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对施工人员发号施令, 导致施工人员不配合管理工作;或者利用职务之便故意找茬, 从中获取私人利益等。另外, 业主由于对监理人员不信任, 往往直接和施工单位人员沟通, 导致监理名副其实, 不利于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

1.3 业务素质不足

建筑工程具有投资高、规模大、工期长的特点, 且现场施工期间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对于监理人员提出较高要求[1]。然而, 监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少。在现场监理中, 工作积极性不高, 对于施工作业的指导不规范, 面对不规范操作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继而留下安全质量隐患。

2. 工程监理标准化管理流程的应用

为了达到工程监理的表格化、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监理企业要结合本公司制定《监理部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保证每个环节、每项工作有统一标准及规定。如此, 能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 对现场施工进行标准化、动态性监管, 及时发现施工偏差并纠正。具体介绍如下:

2.1 结合相应制度制定《监理部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1) 自安全纳入监理工作范畴以来, 很多人对何为安全监理概念不是很清楚, 我们通过以下国家文件, 了解对监理工作中安全管控的要求:

建设部下发的《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工程监理单位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要制定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

按照有关要求编制包括安全监理内容在内的监理规划, 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应当编制专项监理实施细则。

二是审查全面;

监理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人员证件、资质等五个方面的审查、审核工作

三是要做好检查现场作业情况, 安全防护措施, 大型机械设备的验收手续及使用情况等六个方面的工作检查督促到位;

四是正确行使停工指令, 并及时报告。

(2)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介绍

监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是针对当前安全监理工作重点, 围绕管理权限、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系统性开展监理工作。通过工作内容的定量、责任定性、流程的定标全面进行风险规避, 最大限度消除风险。并结合国家对监理的安全管理法规及地方标准等要求, 融入公司管理内容, 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公司标准。最终目的就是以模式化, 表格化要求、引导大家按照工程安全监理管理程序开展, 通过标准中每项内容的具体完整性, 做好监理安全管控工作。

(3) 标准化流程及分类

安全质量标准化可按管理成因可分为:基础管理, 动态监控管理, 信息资料风险管控, 公司管理要求等方面。往往基础管理、公司管理要求偏重于静态指标。但此2项工作常常是安全管理缺位, 诱发事故的间接原因。动态监控和信息资料风险管控基本属于动态指标, 大部分工作融入此阶段, 是诱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安全管理、风险规避着重体现在这一阶段。

(3.1) 基础管理可按划分为监理项目部安全基础管理及对施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 此时期人, 机, 料, 法, 环因素满足条件, 在日常工作检查中具体为:

人:要检查施工单位三类人员, 特殊工种等审查情况;要检查自身安全监理人员配备, 持证、培训情况等;

机:要检查施工方施工机具、设备的审查;及监理部检测器具完整等;

料:对现场各种物料应用的核验, 安全性能检测;

法: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监理部自身要审查监理规划、细则, 培训计划等是否完善。

环:开工前注重水、电、路、场地等外部环境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3.2) 工程实施阶段是安全动态管控的重要阶段, 风险因素种类多, 实时变化大, 极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所以动态监控管理, 可分为施工过程监督检查、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环境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

在动态监控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生产监理方法与措施:按规定必须审查、检查、整改的必须进行审查、检查、整改。

(3.3) 信息资料风险管控可体现在各类监理指令的下发与闭合, 重要事项的及时记录, 监理日记的记录是否全面完善等。针对质检、验收等信息资料, 应该分类保管存放, 形成一手资料。所有资料都是规避风险的重要依据。

(3.4) 公司管理应体现出公司对标准化把控的重点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 监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分析可知, 当前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内部管理不到位、关系处理不当、业务素质不足。对此, 可以采用标准化管理流程, 从标准化出发进行控制, 从基础和过程进行管理。此外, 要想提高工程监理水平, 还要严格执行报验制度, 并且进一步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工程管理目标, 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的经济常态下, 我国建筑行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中, 提高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这就对监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首先指出当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然后介绍了工程监理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管理流程及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标准化流程,措施

参考文献

[1] 魏劲松.工程监理标准化管理程序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9) .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安全整治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是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提升煤矿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是煤矿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以龙煤集团双鸭山矿业集团分公司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案例,浅析了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施研究。

关键词:煤矿 安全质量 标准化 实施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安全整治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是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提升煤矿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是煤矿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指导思想

煤矿企业要清楚认识煤矿质量与安全的密切关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突出重点”原则。煤矿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不断总结、完善已有的管理经验,摸索出比较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引入深入,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逐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2 规范标准,建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龙煤集团颁布有《龙煤集团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覆盖有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调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培训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地面环境系统质量标准化标准,建立了系统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

并建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工程技术人员,制订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验收和管理机制,形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作为各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作为年终考核评比、奖惩、干部任用的必要条件。

3 强化干部职工标准化意识,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是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利用培训学习、安全宣传、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有效推行、融入到日常各项工作中。通过此起彼伏的学习班、专业培训、班前学习、集中安全大课、“必知必做”学习和考问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调动全员学习热情,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在各矿区推广“讲解考问学、井下现场学、选树尖子学、师徒结对学、干部带头学、奖励激励学”六学法,推行“专检人员现场考、每月一次笔试考、定期开展大奖考、不定期开展小奖考、机关包保班前考、干部工人相互考”六考法,提高干部职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学习效果。

4 突出质量达标,严抓执行过程

严格按照《龙煤集团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要求,树立“严规程、严标准、严流程、严细节”的标准化执行理念,坚持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确保各生产系统和环节始终处于受控和在控状态。明确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部门、配备所需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达标计划、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奖惩制度,严格执行自查自纠制度,全面落实按月、按季、按年自检自评体系,使煤矿各生产系统和环节始终处于安全生产良好状态,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由点、线、面达标向全过程、全方位动态达标的提升。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同时规范检查行为,提高检查质量、逐条逐项进行检查,不能有缺项、漏项现象。落实检查验收责任、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检查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填写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表,以此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扎实开展。

5 抓住工作重点,强调整改成效

从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和系统入手,切实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工作,然后依次推进,最终实现生产全过程、全方位安全质量标准化。突出重点部位和关健环节,以“采、掘、机、运、通”为重点,“一通三防”为核心,突出防治水、顶板管理等关健环节,着力在事故多发点、管理薄弱上下功夫,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实现管理强矿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认真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组织力量对煤矿进行安全检查和摸底调查,对各煤矿采掘情况和安全状况实时联网监控。针对具体问题,成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专家咨询组,其成员可从有关部门、煤矿企业、企外机构选聘,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注重整改成效。

抓好示范典型带动,选择安全质量标准较好,积极性较高的煤矿作为标准化建设试点。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引导和带动其他各煤矿企业深入持久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6 注重企业安全质量标准文化建设,健全以质量标准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在安全质量标准文化上,坚持文化引领,立足长远,深化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编印、学习、推广相关材料,开展安全书画展、安全百题赛、安全千人签名等各种活动,扎牢安全第一的思想根子。通过思想教育和班前培训学习、辅导,结合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电视、板报等宣传工具开设安全宣传教育专栏,广泛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开展安全先进班组典型宣传、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挂图展、安全漫画作品展、安全征文、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安全家书和女工、家属班前安全慰问演出等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7 结语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要在继续发扬以往好传统、好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引进、吸收先进经验,与时俱进,研究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峰.以点带面 轮番推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J].煤炭企业管理,2003(11).

[2] 杜平.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促进安全生产稳定好转—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地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纪实[J].煤炭企业管理,2003(11).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不断深入,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逐渐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民建工程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民建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不足问题,需要针对民建施工程序、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效果。强化对建筑市场的整顿力度,改变原有的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模式,真正以国内的民众切实利益需求为着手点,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管理研究

引言

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房屋建筑施工控制工作的目标。就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来看,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房屋建筑各责任主体单位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其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研究相关管理措施,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进一步繁荣。

1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民建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程序繁多复杂,针对其质量控制及管理需要,相关人员应强化质量管控的力度,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方案。但是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的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施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无法达到施工人员的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在民建工程中,常常是由农民工担任施工的主力人员,但是由于缺少系统的建筑施工常识培训和施工程序质量培训,整体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包括建筑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施工操作等,均没有经过正式专业的培训,对于施工程序、施工细节的技术掌握不标准。安全意识缺失,给民建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施工企业中存在员工结构性失衡和人才短缺的问题。

1.2施工程序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民建施工中施工程序的质量管理,直接决定了整体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建筑项目通常有着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的特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对于工程质量以及施工程序等缺少足够的重视,工程程序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无法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通常只是采取抽查、监督管理的方式对民建施工程序的质量进行管控,整体的质量监督管理效果有待提升。民用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效力不强,常常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追等不合理现象,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民建施工程序的质量管控效果亟待强化。

2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概述

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工程质量控制是对建筑项目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方式。结合相关国家法律规定质量标准,从施工材料、项目施工及技术方面对施工项目实施标准化质量管理即质量控制。间项目质量控制是为了保障项目顺利施工与质量安全,以此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效率与品质。建筑项目施工中,工程质量控制包含很多内容,比如项目初期建筑设计审核、材料质量管理与施工收尾质量验收等。建筑项目实际施工中,必须要重视项目质量控制,合理参考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环节,以此为建筑项目顺利施工提供重要的保障。

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应对策略

3.1健全制度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应当结合企业发展规模与经营实际,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避免出现制度死角,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有相对应的管控制度,尤其与建筑工程质量相关联的管理制度,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当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商议与研讨,以确定质量管理制度涉及到的各项条款与细则。比如《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质量检查制度》、《试验、检测管理制度》、《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等,使每一项质量都能够有效发挥管理效力,确保每一个分部或者分项工程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比如在脚手架搭建环节,管理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并在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对整个搭建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如果发现连接件固定不牢,或者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可以向施工人员本人发出警告,如果作业人员屡教不改,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上级领导或者部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2健全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权限

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立业之本,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工程与精品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在质量管理方面下大力度,下狠功夫,首先由企业负责人牵头,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并明确每一个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构建一个责、权、利清晰对等的质量管理格局。每一名管理人员应当肩负起质量管理工作重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巡检、抽检,并督促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自检。其中的涉及的检查内容包括:建筑物深基坑、桩基、地基处理的质量检查,地基与主体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防水、保温、钢结构、幕墙等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供热系统、采暖系统、通风照明系统、电气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测等。每一道施工工序都需要由质量管理机构中的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并形成一个详实的检查记录。

3.3构建高效培训体系,提升人员综合素养

培训教育是施工企业日常基础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增强全体员工责任意识,促进员工整体素质提升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企业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规模、投资额度、建设重点以及现有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制订一个可行性高、适用性强的培训教育计划,将建筑施工管理要点、管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效应对、员工的个人综合素养、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等内容纳入到培训计划当中,并通过集中培训或者线上远程培训等方式,使参训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实际工作当中做到恪尽职守,积极向上,以带动其他领导员工的工作热情,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齐头并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部分管理人员对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类型比较陌生,而且欠缺这方面的管理经验,这就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而埋下质量隐患,因此,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向管理人员灌输施工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点,保证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管理效力,使一些管理难题迎刃而解。比如在雨季来临时,如何做好软基施工的管理工作,当管理人员接受内部培训以后,就会熟练掌握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要素。像做好面层排水,在雨水来临前保证摊铺的松土压实完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对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4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于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加强重视,制定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并保证措施的落实程度,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質量。

参考文献:

[1]杨必显.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101.

(作者单位:盘锦市北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愈发重视,可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并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水平质量是增强自身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而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影响其质量水平的因素包括工程设计、材料选择、地形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在内的多种。因此从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入手实现工程管理的质量标准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概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

0 引言

在当前市场化经济逐步完善之下,建筑行业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而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极其复杂,涉及环节主体众多的庞大体系,所以企业应当在进行质量标准化管理时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从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工艺操作规范科学性等环节入手采取措施,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质量。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标准化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就是,制定业内建筑工程项目标准,组织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三个部分,并以此为周期反复循环,从而实现全过程多角度对建筑施工进行管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标准化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权威性,是从国家社会及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所进行的最佳的选择。

1.1 内容组成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会根据确立途径的不同、强制力和保障力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简而言之就是分为无人发起的标准、有人发起的标准、自发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1.2 作用和重要性

做好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助于企业在确保项目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项目的施工绩效;有助于企业不断积累项目施工中的经验,形成成熟的理论知识体系,实现建筑项目工程的自我完善提升;有助于企业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相关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极大程度上的飞跃。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标准化是建筑企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发展措施

2.1 材料管理方面

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水平的基础,因此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是否相关标准要求。所谓的建筑工程材料是包含材料计划选择管理、材料运输验收、材料储存补充、以及材料发放监管在内的不同环节。每个环节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使用是否科学,是否经过检验,保管是否得当都会直接影响建筑项目最终的功能结构和安全质量。所以在采取措施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发展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第一是在材料选择时应当首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随后对市场上相关的供材企业有一个关于其质量价格、供货水平等能力的详细直接具体的了解,最好由项目部直接建立供应商名单供负责人选择其中最有能力的供应商和最适宜建筑项目的建筑材料。

第二是建筑企业应当进行统一的材料管理和采购工作,对于运输中的材料应当任命直接的责任人负责保证运输途中不会发生意外影响材料质量。还要要求供货商附带材料的合格证明并将施工材料及时送检,质量存在问题或者与标准不相符的材料绝对不能投入使用之中。

第三就是材料在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潮、防损、防变质工作,唯有对材料保管得当并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才能避免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第四是材料分发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计划标准并进行做好登记工作,使用时则要依据标准化系统进行科学正确的操作。

2.2 人员素质方面

人是生产活动进行的主体,因此建筑企业项目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进一步深化的重点环节。也就是说不断提高当前人员的素质,解决当前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是推动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必然。

第一点是项目管理人员在工程开工之前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质量管理规划,要制定一份施工技术指导计划,同时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以图纸为依据加强全程的管理,并根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进行计划的战略性调整。

第二点是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认真审视施工图纸,并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以获得对建筑项目的详细了解,从而对材料具体的使用和施工工艺的操作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此外,相关施工人员上岗之前一定要由建筑企业进行严格监管,保证施工人员持证上岗,避免施工中出现意外。

第三就是所有参与到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主动在进行完相关工作后自觉检查,并配合专业检验人员的工作,面对所有的工作都严格认真、详细谨慎、尽心尽责。

为此建筑企业应当按时定期对所有的人员进行周期性的培训工作,以此不断提高并定期更新工作人员具备的专业素质,对于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更是要落实到位,逐步培养起企业内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从而在潜移默化间影响所有员工,发挥企业上下全员齐心的作用,并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2.3 管理制度方面

制度方面的完善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化工作保障和完善不可或缺的方面。为此建筑行业整体要建立一个符合《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业整体规范,以约束业内所有企业主建筑项目施工的行为。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在不违背整体规范的情况下制定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监督管理制度、员工薪酬福利制度在内的多种内部现代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将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在企业管理制度之下,以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具体如下。

第一点就是施工现场所有参与到项目建筑中的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操作符合相关的技艺流程,符合安全生产规范。并能配合监理单位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工作,仔细检查施工质量,观察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而采取正确措施,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另外,对于建筑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不确定的问题可以采取实验方式予以模拟验证,以在最终选择与施工项目相适宜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配合比。

第二点就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要对员工的素质培养、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多方面加以管理。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员工面对工作的不同态度以及工作中形成的不同结果,实行有效的控制准则和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同时辅助以奖金福利制度奖励效益高成绩好的工作人员,从而激励其他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4 施工设备技术方面

建筑项目施工的设备和技术也是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在选择施工设备时应当选择与建筑项目施工要求吻合的,并应用先进科技技术的器材。大数情况下这样的设备造价和成本较高,但同时所需的人力资源大大减少,发生危险的概率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安全质量,从而为企业以后的良好发展做铺垫,也就是说实质上所取得的回报远远高于投入。

第二点就是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令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义务。同时在引进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时应当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反复交代,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意外。

第三就是在面对施工现场多工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施工作业时的精细化施工。就是说要注重项目中细小环节的施工,尤其是预埋铁件、预留孔等细小部位的施工质量更是整个工程安全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更是要保证细心精心耐心。

3 总结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化全球化已经不可逆转,在改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家对于社会各行业质量安全的要求和重视程度,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要求的重视程度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在此情况下,做好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建筑行业整体的绿色可持续刻不容缓。但是项目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极为复杂,所以建筑企业在纠正完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从根本上解决出现的问题达到质的飞跃。

参 考 文 献

[1] 张玉.浅谈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J].河南建材,2015,06:36-37.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建立养脑宁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选取薄层色谱法方法养脑宁心颗粒处方中牡丹皮、山茱萸、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脑宁心颗粒中葛根指标性成分葛根素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图相应的位置上,可见相同颜色的牡丹皮、山茱萸、枸杞子荧光斑点相对应;葛根素进样量0.23~1.15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8.5%,RSD为0.81%。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养脑宁心颗粒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关键词 养脑宁心颗粒;葛根;葛根素;牡丹皮;山茱萸;枸杞子;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圖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7.007

养脑宁心颗粒由葛根、山茱萸、牡丹皮、枸杞子、甘草等多味中药材组成,具有滋养心肾、安神定志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肾阴虚型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腰膝酸软等症。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麸炒山药、白芍滋补肝肾、养血益精、补脾益气;茯苓、柏子仁养心安神、健脾;葛根、牡丹皮清热凉血、生津止渴;配以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滋养心肾、安定神志之功效。方中以大量使用的葛根为君药,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多于秋、冬二季采挖。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临床多用于外感发热、口渴、消渴等症[1],其主要成分为皂苷类、异黄酮类及三萜类,其中异黄酮类为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等[2]。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素可明显提高心肌细胞P9C2eNOS蛋白和基因表达,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含量及其合酶表达,从而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还可通过调节垂体后叶素的分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3-4]。现代研究还发现葛根素还具有解热、镇痛、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5-8]。

养脑宁心颗粒是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家,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中医药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多年的经验组方。临床使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为适应现代化发展及众多患者的需求,我们将传统的中药汤剂进行剂型改良,改良后的颗粒剂方便患者的携带和服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药的口感,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开发意义。为了控制养脑性心颗粒的质量,保证其疗效,该试验从薄层色谱定性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实验入手,探讨该制剂的质量标准,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试验资料和数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ZF-20D型暗箱式紫外分析仪(上海光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DYQC型医用超声波提取器(连云港欧倍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DHG-9140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剂 本实验中所用甲醇为色谱纯,乙醇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娃哈哈纯净水。

1.3 分析样品 牡丹皮照药材(批号121490-201102)、山茱萸对照药材(批号121495-201303)、枸杞子照药材(批号121072-201410)、葛根素(批号110752-201615)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养脑宁心颗粒样品(批号160426、160427、160428)由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制剂室生产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

2.1.1 牡丹皮的薄层色谱鉴别 养脑宁心颗粒研细,准确称取粉末5.6 g,置于圆底烧瓶中,量取并加入乙醚5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低温挥发干,精密量取正己烷0.5 mL使残渣溶解,即为供试品溶液。称取牡丹皮对照药材4.3 g,木香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方法同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4 μL、木香对照药材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 ℃)-丙酮-乙酸乙酯(84:15:1)为展开剂,预饱和15 min,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9-10]。供试品色谱中,可见相同颜色的斑点与对照药材色谱的斑点相对应,且位置相同。见图1。

2.1.2 山茱萸的薄层色谱鉴别 养脑宁心颗粒研细后,准确称取5.2 g粉末,置于具塞的锥形瓶中,量取并加入10 mL无水乙醇,放入超声仪中15 min,滤过,滤液蒸干,精密量取2 mL无水乙醇使残渣溶解,即为供试品溶液。称取山茱萸对照药材2.8 g,山茱萸对照药材溶液制备方法同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山茱萸对照药材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冰醋酸(50∶ 10∶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显色剂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可见紫红色的斑点与对照药材相对应,且位置相同。见图2。

2.1.3 枸杞子的薄层色谱鉴别 取适量养脑宁心颗粒研细,准确称取粉末5.4 g,置于烧瓶中,量取并加入35 mL水,煮沸15 min,放冷,滤液放于分液漏斗中,量取乙酸乙酯15 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置水浴锅上浓缩至1 mL,即为供试品溶液。称取枸杞子对照药材0.57 g,枸杞子对照药材溶液制备方法同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枸杞子对照药材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3: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可见相同颜色的斑点与对照药材相对应,且位置相同。见图3。

2.2 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ngilent 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25:75),柱温:30 ℃,检测波长:250 nm,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应不低于3 000[11-14]。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4.633 mg,置于100 mL容量瓶,30%乙醇溶液定容,制成每100 mL含4.633 mg的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养脑宁心颗粒研细,精密称取粉末1.234 4 g,置于锥形瓶中,移液管移取50 mL的30%乙醇,加入锥形瓶,密塞,准确称量并记录,放入超声仪,30 min后取出,放凉,称量并记录,用30%乙醇补足此过程减少的重量,充分摇匀,取续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2.2.4 专属性试验 精密量取葛根素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品溶液各10 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设定方法,测定,根据高效液相图谱,阴性对照样品在葛根素相对保留时间处未见色谱峰,结果显示阴性样品对该方法检测几乎无干扰。见图4。

2.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葛根素对照品溶液(C=46 μg/mL)5、10、15、20、2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葛根素对照品溶液的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出葛根素回归方程Y=3 378.5X+23.745,r=0.999 9,结果表明葛根素对照品溶液进样量在0.23~1.15 μg,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见表1。

2.2.6 中间精密度试验 取批号为161105的养脑宁心颗粒,制备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每次精密吸取10 μL,按上述条件测定,葛根素峰面积的RSD:0.06%。见表2。

2.2.7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养脑宁心颗粒批号161105的供试品溶液,精密移取5 μL,分别于0、4、8 h进样,测定养脑宁心颗粒中,葛根素的峰面积。葛根素峰面积RSD为0.26%,即养脑宁心颗粒供试品溶液稳定性在8 h内良好。

2.2.8 重复性试验 养脑宁心颗粒批号161105的样品,均匀分为6份,制备供试品溶液,每次精密量取10 μL,进样,测定,根据结果:葛根素平均含量为5.560 28 mg/g,RSD为1.97%。

2.2.9 回收率试验 取批号为161105的养脑宁心颗粒样品,均匀分为9份,已知葛根素5.602 8 mg/g,称取样品约1 g,6份养脑宁心颗粒样品中精密加入一定量的葛根素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并计算回收率,根据结果计算,平均回收率:98.50%,RSD:0.81%。见表3。

2.2.10 样品测定结果 养脑宁心颗粒3批样品,生产批号分别为161030、161105、161109,制成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积分值,用外标法计算养脑宁心顆粒中葛根素质量分数。见表4。

根据3批养脑宁心颗粒含量测定的结果,暂定养脑宁心颗粒每袋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0O9)计,不得少于40 mg。

3 讨论

3.1 提取溶剂浓度的确定 通过预实验,我们对养脑宁心颗粒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提取溶剂的浓度进行了方法学的考察及验证,预实验结果显示:30%乙醇提取的养脑宁心颗粒供试品中葛根素的含量高于70%乙醇或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制备的养脑宁心颗粒供试品中葛根素的含量,故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部,选定30%乙醇为该实验的提取溶剂[15-17]。

3.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确定 取养脑宁心颗粒适量,研细后,精密称取1.237 8 g、1.400 5 g、1.302 7 g,分别放于圆底烧瓶及具塞的锥形瓶中,分别用移液管量取并加入30%乙醇50 mL,准确称量并记录,圆底烧瓶放入水浴锅加热回流30 min、锥形瓶放入超声仪,于超声30 min、45 min后取出,放凉,分别称量并记录,用30%乙醇补足此过程减少的重量,充分摇匀,取续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分别检测3种提取方法制备的供试品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超声30 min制备的养脑宁心颗粒供试品中葛根素的含量与超声45 min、加热回流30 min供试品中葛根素的含量几乎相同,提示超声30 min供试品中葛根素已完全提取,葛根素的含量并不随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根据简便易行的原则,故选30%乙醇超声30 min作为制备养脑宁心颗粒供试品的制备方法。

本实验从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检测2方面入手,对处方中牡丹皮、山茱萸、枸杞子3味中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对处方中君药葛根进行指标性成分葛根素含量的测定,从而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该试验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高,结果稳定,可用于同种剂型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目前大多数中药制剂主要从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检测两方面入手,选取制剂处方中的部分药材进行检测,制定其质量标准。

中药制剂主要为复方制剂,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成,大多数的院内制剂,为临床使用的经验方,长期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深受患者的好评,但是传统中药以汤剂为主,其口感差,携带不便等缺点降低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随着近年来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发展及院内制剂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经方、验方被人们发掘出来,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及患者的服用及携带需求,中药汤剂被逐渐改良为现代剂型,同时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保其原有疗效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运用现代化技术探讨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检测中药制剂中指标性成分及其含量范围,对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及稳定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养脑宁心颗粒由葛根、牡丹皮、山茱萸、枸杞子等10味中药材配伍而成,其发挥的作用是处方中各味中药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中药成分复杂,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及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试验研究中,从处方中各味中药材入手,根据中医药理论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制定更完善的质量标准,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试验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

[1]赵燕宜,范志霞,黄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1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33.

[2]张瑞婷,周涛,宋潇潇,等.葛根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15-17.

[3]温葭,陈士林,Cheung F,等.葛根素对心肌细胞一氧化氮影响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10):777-779.

[4]周添浓,王艳,侯少贞,等.葛根素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3):288-290.

[5]周扬.葛根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外寒内热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12):114-114,115.

[6]段美婷,王婧,余婧,等.葛根素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J].西北药学杂志,2015,30(2):162-164.

[7]張达,李姝玉,王岩飞,等.黄芪与葛根素联用对KKAy小鼠肾脏内质网应激相关PERK通路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7,33(1):166-169,173.

[8]王安喜,朱晓雨,黄霆,等.葛根素对大鼠肾脏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J].新中医,2017,49(3):5-9.

[9]冯建安,李希,万英,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毒退热颗粒葛根素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1):24-27.

[10]吴向阳,仰玲玲,仰榴青,等.RP-HPLC法同时测定野葛的根、茎和叶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含量[J].食品科学,2009,30(14):248-252.

[11]钟宇富,刘国洪,杜英娟,等.乃乐多薄层鉴别及其葛根素含量测定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19):50-52.

[12]马晓玲,白梦娜,谭睿.脑复康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业,2015,24(23):94-96.

[13]刘丽,李军,訾慧,等.保肝颗粒中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5,35(5):186-187,197.

[14]谢黛,于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清热软胶囊葛根素含量[J].今日药学,2014,24(7):499-501.

[15]顾菲菲,徐小梅.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J].北方药学,2016,13(9):4-4,5.

[16]李静,夏成凯,方成武.HPLC法测定葛酮通络胶囊中葛根素含量[J].广州化工,2016,44(4):78-80.

[17]刘浩文,刘嘉仪,杨妙荣,等.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6):659-662.

(2018-05-10收稿 责任编辑:杨觉雄)

上一篇:计量工程师论文下一篇:计量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