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论文范文

2024-01-01

机械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毕业设计是大型实践教学,是学生把在校所学各种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然而,目前高职机械类专业在通过顶岗实习的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多种对策,总结了值得我们思索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机械

近年来,我院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让学生熟悉岗位职责和生产流程,掌握工作方法,理解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适应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是大型实践教学,是学生把在校所学各种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目前实行的顶岗实习对毕业设计的进行有着较大影响。

一、毕业设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机械类专业含机电、机械、数控、模具、汽车等相关专业。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关注点不一样,学校和学生意见分歧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评优,所以学校很紧张,万一结果不好,影响学校的声誉。但现状是,机械类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从第5学期中后期开始进行顶岗实习,而且大部分从事的是机床操作和产品检验、包装等工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与“设计”无缘。少部分学生在产品销售岗位实习,还有部分在售后服务岗位实习,与“设计”关系都不大,学生看不到毕业设计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多大作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就业。因此,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认真地搞毕业设计。由于学校对老师有要求,老师本意当然想认真地指导学生,可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能与老师经常见面,有的根本见不了面,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沟通,学生上网不便,邮件也说不清楚,老师只能过一段时间督促一下,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所需信息和资料难以搜集,影响进度

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都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学生的图书馆、机房、网络、实验室等毕业设计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学生对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分析、利用等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资源的缺乏令学生在选题、开题和具体实施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只能胡乱参照往年或网上资料相关题目。例如,机械类专业学生中期检查交上来的题目大多是轴类、箱体类、圆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各种零件的模具设计、各种普通机床经济型数控化改造、电梯和机械手、水位、各种生产线等的PLC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题目有的大而空,有的是课程设计内容,有的是教材上的实例。学生撰写论文时参考教材或网络公开资料过多,没有什么数据支撑,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实际作品,谈不上论文的质量及学生水平的提高。

3.学生方面的原因

江苏省这几年的高职招生,有提前单招,有注册入学,还有中职对口单招,最后,通过真正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所占比例已经较少了。即使是这些学生,录取的分数也很低。而且,江苏省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报考学生总数,基本上只要想上学,都能上。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水平和能力又参差不齐。

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时间重叠,绝大部分学生是自己通过人才市场选择的实习企业,岗位要求学生和正式用工一样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学生每天上8小时甚至12小时的班,有的企业两班倒,有的三班倒,没有精力再去搞毕业设计。[1]

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前两年,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毕业设计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给学生的课题 ,学生做不了,学生自己定的题目,又很不恰当。勉强写出的论文不规范,文字欠通顺,表述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逻辑性不强,质量很低,有的直接抄袭论文或干脆购买,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4.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

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一般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承担十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远在四处各地,老师无法對学生进行细致、系统和及时的指导和检查[2]。而且本身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老师的精力跟不上。另外,各个学校重点关注的是招生就业,使得老师可能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不愿多花时间与精力。

从教师本身来看,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没有实践环节,只能照本宣科;年长教师,没有知识更新的再教育环节,对新技术不太了解。老师自己实践水平不高,给学生的选题,为回避实践环节,很多选择了与工程实际相脱离的综述类题目或计算机仿真题目。这些都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难度增大,难以保证质量。

二、对策分析

1.提前启动毕业设计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各主要专业课程向前两学年转移,减少第三学年的计划课程。第五学期初开始毕业设计,包括落实任务、查阅资料,掌握毕业设计的基本程序、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总体框架设计。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论文总体框架后,到企业、实习基地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更有针对性,学生不再感到茫然。

2.充分利用毕业顶岗实习

到用人单位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这几年,我院机械类学生的顶岗实习已提前至第5学期的下半学期,由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旺,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自己都能较容易找到相关实习岗位。学生带着各自初拟的毕业设计课题,分散到不同地方、不同部门进行毕业实习,这种分散实习的方式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秩序,比较容易被企业接受;还有部分学生,在第3或者第4学期已经选择了进入与学校签有合作培养协议的“订单班”学习,我系有“上海鸿得利”、“富士康”、“亿滋”、“无锡松下”等众多订单班,学生完成基本专业知识学习后直接进入这些单位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实际所从事的岗位联系,如果与初拟的框架有冲突,可再作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调整,甚至重新开展课题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校企共同指导

学校自己聘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3]。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规范化指导,负责过程管理,制定毕业设计流程,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后期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指导和审核。保持与企业指导教师、毕业生的联系与沟通。企业的指导教师负责具体的技术、内容指导,提供企业相关资料以及学生与实习企业合作环境的协调。学校应支付企业导师一定报酬,同时,企业导师参与答辩要占到一定比例。

我院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至少每周写一次周记,每个周记提出一个工作问题,解决一个工作问题,学习一个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识点,详细记录,并报告指导教师,指导老师进行点评、指导,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学生还要完成手写的实习报告,也按周填写,学生的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一周的工作进行评价、总结。

4.丰富毕业设计课题来源

(1)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此类型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主要是近几年学校科研环境的改善及本系教师队伍的完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项目层次包括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2)依托技能竞赛及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毕业设计的实践活动[4]。鼓励学生积级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参加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数控操作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毕业设计开始时间可以依据竞赛时间进行调整,毕业设计可以以综合性竞赛项目实物作为成果,由竞赛辅导教师兼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前期创新过程中的作品进行完善和理论升华。通过技能竞赛学生熟练了技能,树立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更尝到了学习技能、精通技能的甜头。

(3)学生自己确立的课题。题目主要来自毕业顶岗实习或者将要就业的单位,收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这说明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实践机会。对于部分搞不了设计的学生,要求他们将实习体会写下来,形成实习报告。

(4)模具、数控、机械、机电专业跨专业整合,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毕业设计课题探索,使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5)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如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夹具设计、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课程中的动画、视频的制作。既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开设毕业设计指导课程。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大体上把机械类高职毕业设计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类,同时,我院已开设指导毕业设计的相关课程或讲座。

1)工艺夹具类。此类主要完成各种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加工零件所需夹具的设计。

2)数控编程类。主要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数控编程,可以和机械设计类结合,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机构的设计、机构零件的数控编程、加工。

3)注塑、冲压模具类。主要完成各种注塑、冲压模具設计。

4)机械设计类。减速器、机器人、机械手、各种泵、控制装备、农业机械、汽车、液压系统及各种设备的设计。

5)机床类。机床主传动系统及进给系统设计、钻床、铣床、组合机床设计,也可以利用学校的金工实习车间进行各类机床的拆装、测绘训练。

6)机械类课程图形库、动画库、试题库建设。

7)机电一体化类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及各种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8)机电设备或生产线故障分析与诊断。

(7)答辩形式多样化。答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答辩地点可以选择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5],也可以搬到校外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现场,邀请企业指导老师、技术人员、学生的同事一起参加答辩;答辩形式可以是陈述性答辩,也可以是作品展示性答辩;团队项目,可指定一人进行答辩。要保证各类形式如实习报告类、调查报告类、市场调研类、创业计划类、售后报告分析类、设计类都可以参加答辩。

三、总结

根据上面分析,现在的毕业设计质量较难保证,而现有国情下高职毕业设计暂时无法替代。但是,毕业设计也应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否则,不能发挥起应有的过渡桥梁作用,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是否能强化课程综合实训和课程设计,淡化毕业设计。例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结合CAD/CAM课程进行综合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PLC等进行课程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理论课程结合实训进行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训练。这样的训练更扎实,更有实效。

(2)毕业设计过程要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让学生明确其目的和意义。

(3)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训练的环节。完整的毕业设计过程应该包括专业实习、文献检索、题目选择、资料收集整理、大纲拟定、试验数据获取、理论计算、论文写作与论文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能使学生受到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所必需的综合基本训练,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可能情况下的深造意义非凡。

(4)为了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建立毕业实习基地和毕业实习专用实验室。

参考文献:

[1]黄绘.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的反思与建议[J].广西教育,2013,(9):115-116.

[2]卢艳,邢晓林,刘鹏超,等.高职机电专业校企合作平台下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8):29-30.

[3]王文涛,冯华.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0):30-32.

[4]谢宝智,潘安霞.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建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41-44.

[5]王颖.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提高方法探究[J].电子测试,2013,(22):211-212.

(责任编辑:刘翠枝)

机械类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机械专业刚毕业的本科生,现在一般行情在800-1500元/月。其中有很多行业,外人看起来不够体面,但当你做到专家的水准时,待遇确实很诱人。比如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的设计等,这些方面的工程师收入非常高,比如有些工程师年薪超过30万。还有一些行业,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涉及到学科交叉,待遇也惊人。而且,中国加入WTO后,机械方面的人才需求复苏是早晚的事情。

数控方向

入门装备:分析图纸、分析工艺、确定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和加工刀具、准备夹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加工(包括装夹零件,找正,首件试加工等)。当然还有自动编程,常见的自动编程软件:Mastercam(目前使用已越来越少),UG、Pro/e目前是主流学习软件。

UG短期内很难学好,掌握大概花上一年时间应该差不多。但不管怎样,一定要学学,入个门都是有用的,还有,你必须懂有限元分析。这方面北大编的书很不错,但好像只有V18.0的,现在流行NX2.0,比前者在使用上方便了一点。

建议装备:利用一切可以可以利用的机会去实习、锻炼,最好能去基层车间。工程师定的工艺,让你去实现应用,这过程中你应该考虑到这项设计的原理,如果是你的话,能搞定吗?到那里,你能学到很多东西,各种应用软件的精通一般也是在车间完成最后“蜕化”。甚至也许你会在那里明白技术不可能在办公室得到提高的真理。

模具加工方向

现在模具越来越复杂,技艺高超的设计师更是身价万金。如果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模具设计师,可以选择去车间搞搞工艺,搞搞模具加工等实习,那样对你的成长,绝对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高等数学和Matlab,对搞模具设计都很有帮助,特别是在逆向工程和设计复杂去面时。主要有冲压模具、注塑、挤塑等等,可看看专业教材,再就是目前设计模具,得熟练使用常用三维加工软件AutoCAD(UG,Pro/e,Solidworks,Solidedge,Catia等)。

在做简历时,你可以突出图纸能力和能吃苦耐劳、善于学习的能力。有的同学在填写简历的时候,喜欢这样描述:“熟练掌握Pro/e、Ug等软件的使用。”其实很多工作了好多年的专家都没有勇气这样写。 如果能在学校将主要的几个软件在某一个方向能做到真正熟练,毕业时找份工作大概只是毛毛雨了。

我建议大家找一些以介绍实例型为主的书来学习,自己照着书上做一遍,再自己做一遍,基本能入门了,然后还要买本手册,放在案头以备查阅。

其他技术类方向

入门装备:计算机起码掌握AutoCAD、再加一个三维软件,还有Office,等一些常用的。读图、制图要学好!因为它是工程师的语言。

建议装备:看点项目管理、6δ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书。技术转管理是很多工科类学生的梦想,而项目管理则是为技术人员实现这个梦想打造的舞台。另外,就是关于质量管理,如果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参加ISO体系系列的认证培训(有的学校已经开始举办ISO内审员认证培训班,这项考试投入不多,而且就只需要考试一次,然后每年接受一定时间的后续培训即可终身受用)。实习中,生产管理、生产计划调度、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工艺编制、设备管理维护、安全管理、还有生产管理制度等等,处处留心皆学问。

目前在国内,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非常好的行业,除了模具行业以外,就数汽车行业了。同学们在学校可以尝试去搞点逆向工程(就是照着别人的产品搞设计),在找工作前,做几个像样的东西,这些可能会为你赢得一份好工作。在技术领域,决定你是否能得到一份工作,技术和作品比学历更有说服力。再有,就是工程师的称呼,其实一般只是对技术人员的尊称,真正的工程师一般都得在本科毕业以后5-6年才能考取。

营销方向

入门装备:准备做哪一行,你最少要懂得这一行里各种产品的性能参数和工作原理,甚至你得基本上能干售后服务工程师的活。现在的营销做得越来越细致和专业。如果你在机械专业方向上没有比其他专业的人更有水准,人家为什么不要一个能说会道的营销专业出来的学生?

机械类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机械类课程教学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应该了解到,机械技术属于当前社会中较为热门的技术,社会上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均陆续开设了相应课程,进而去不断提升中职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有所作为。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具体改进措施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改进;分析;研究

在中职教学中,机械类课程实际上属于一门实践性学科,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对机械技术应用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机械类课程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开始认识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所以主动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施现代化教学模式。譬如在教学期间引入实践教育方案,促进生生合作,这些都是强化教学成效的重要渠道。并且,新媒体技术在中职生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可以为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提供诸多便利。新时期背景下,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清现状,之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涵盖面过于宽泛

中职院校机械类相关教材,其所涵盖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宽泛,知识点也很多,并且这些知识的理论性强且过于抽象化,此时教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如此便很难让学生吃透相关知识点,进而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因为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小升初阶段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这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相对不足,再加上学生自身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所以就会导致其学习跟不上,并且也不愿意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三)师资水平较低

中职院校机械类课程教学若只是拘泥于教室内,将简单的多媒体视为载体的话,那么教师所讲授的毛坯加工和数控机床等知识就会显得尤为空洞、抽象,再加上中职生感性认知能力不足,所以很难理解教师所讲述的重要知识点。此时教师也没有将中职生作为机械类课程教学的主体,所以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长期下去就会严重降低教学质量,阻碍学生发展。

二、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进措施分析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

第一,对实训室多加利用。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师,需要和自身发展情况和实训室设备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相互结合起来,和科室其他教师之间进行积极互动和交流,将《机械制造技术》教材作为参考,之后在此基础上去明确机械课程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打造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格局,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中职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譬如在进行车削加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带领中职生进入实训室,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生产常识,期间既要强调着装,还要强调具体作业流程,务必要让中职生明确纪律的重要性。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们去参观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引导学生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车床部件知识,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实操演练。在此期间,教师要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让学生掌握机床各类功能,如此便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需要特殊提到的一点是,在实操演练过后,教师要让学生摆放好各类工具,清理实训场地,助力学生形成“5S”学习理念,如此便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修养,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实行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搭建中职院校和用人单位一同培养人才的桥梁,中职院校将学生带入到企业之中进行参观和参与实训活动,如此便可掌握企业的真实生产流程,亦可促进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实践之间的有力融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和不足,全面提升中职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中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机械专业教师队伍之间的交流合作,譬如在进行机械切削加工教学过程中,要把大量时间放在零件加工教学方面,之后要和企业产品相互联系起来,带领学生看懂图纸、仔细分析任务卡,让学生留意企业零件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如此便可改变往日满堂灌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掌握机械术语和加工分析等重要知识点,为中职生工作技能的提升夯实根基。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第一,建立翻转课堂。譬如在进行“刀具认识”的知识教学中,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师要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教学开始前,教师可将相关教学素材上传至班级讨论群,素材内容既要有刀具知识教学视频和刀具角度理解的微课,还要有教学信息卡等关键资源,如此便可便于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机械知识自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班内学生划分为几个组别,使用信息卡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小组竞猜,学生们通过观看群里的教学素材去进行反复学习,而后通过组间讨论去完成题目解答。课后,教师要通过班级讨论群这个平台去检验全员的学习情况。在此期间,教师一定要切实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时间,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机械类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第二,竞猜式教学。旨在改变传统机械课程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的现状,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竞猜式的教学方法去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视频资料和图文素材,在课前对教学内容予以完善,之后针对性的在各个教学重点上引入类似于综艺竞猜的形式,让中职生在课堂上比拼,还要鼓励学生阐释选题依据,如此便可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譬如在进行刀具角度对切屑流向的判断知识点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正负值不同的刃倾角,拍摄出切屑流向的变化过程,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此进行判断,最后宣布正确答案,进而加深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记忆程度。

结束语

新时期的中职机械類课程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诸多弊端和不足,当务之急就是要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案予以改进,如此才能不断提升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加强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文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亚太教育,2020(3):1.

[2]胡翔云,李佳圣. \"3+2\"培养模式下中高职衔接点研究——以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 2021(2014-2):31-36.

[2] 许靖.谈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机械专业\"工程制图\"的教学[C]// 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2020.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技工教育科研课题,技工学校《数控车床编程与训练》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JGY55)。

作者简介:胡维钧(1978-),男,汉族,本科,讲师,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数控编程技术。

机械类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为宁波市示范性中等职业中学,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于2005年率先在宁海县职业院校中开设机械类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机械专业技能。学校领导的关怀、学生的努力使各级机械类课程设计硕果累累。根据宁波市学分制建设及浙江省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将课程设计作为必修的技能提升项目纳入到学分制体系中,机械类学生课程设计评审合格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关键词:课程设计;实施;策略;评价;有效性

高素质的机械专业人才在我国制造业正向工业4.0时代迈进的当下,显得尤为稀缺和珍贵。中职阶段培养的机械专业人才是本行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储备,但现实却是现有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难以达到企业的技术人才标准,一方面导致企业无人可用,一方面也阻滞了高素质机械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那么,究竟该如何缩短中职机械专业毕业生与合格企业员工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如何把中职学生培养既能看懂图纸、又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行业紧缺人才?这些都是摆在众多开设有机械专业的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校于2005年率先在宁海县职业院校中开设机械类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机械专业技能。学校领导的关怀、学生的努力使各级机械类课程设计硕果累累。根据宁波市学分制建设及浙江省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将课程设计作为必修的技能提升项目纳入到学分制体系中,机械类学生课程设计评审合格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一、 课程设计活动实施

课程设计相关事项

1. 机械类课程设计参与班级:高二(3)(9)(10)(11)(12)(13)。

2. 时间:2017年5.15~5.19为期一周

3. 项目:高二箱体绘制及模具装配图绘制

4. 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机械绘图能力、规范绘图过程、提高绘图技巧

5. 成果:一份机盖零件图、一份机座零件图、一份模具装配图、一份课程设计感想

课程设计任务和内容

1. 图线、字体练习

2. 手绘机盖、机座

3. 手绘模具装配图

4. 专业教师评审(要求:三份图形中把你认为最好的一份带回家由父母签字后带回评审)

二、 课程设计的操作策略

1. 教学内容典型化

课程设计内容选择较为典型的机座、机盖及常见的塑料模具装配图。我市(宁波)制造业发达。以模具产业为例,宁波是我国主要的模具生产基地,每年工业总产值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08年虽然遇到了经济危机,但仍增加9.8%。据统计,我市从事模具加工的企业6000余家(包括大大小小模具加工点),从业人员达18.2万余人。选择的教学项目是我市喜闻乐见的真实产品,使教学贴近生活。

2. 操作过程分组化

课程设计操作过程中,我们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1)打破原有课桌摆放次序,以组为单位,5-6张单人课桌围成一个讨论小组,5-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2)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指定组长一名,采取组长负责制进行课程设计任务安排,并且对组内的学生我们根据学生平时在校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安排,尽量使每个小组成员组成较平稳,以学生带动学生,使课程任务有效进行。

3. 指导方式现场化

在课程设计周过程中,我们根据本专业教师在校任课情况,安排课程设计周专业教师指导安排表,确保课程设计过程中都有专业教师在现场指导。在课程设计过程,我们采用“先集中,后实践,再集中”的循环方法。即先集中,教师讲解相关要求与步骤,然后让学生实践设计,设计项目结束后再集中,总结设计所得,讲解注意事项。并且在学生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在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三、 有效的评价体系

1. 学生自评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事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分析、总结,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本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介绍:本组设计的思路如何、任务怎么安排、分工如何、做的过程中有什么疑惑如何解决、本组作品的亮点有哪些、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通过学生的自评环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完善、发展自我,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生生互评

在一组代表对本组作品介绍完毕以后,其他各组对该组作品进行评价。设计的思路是否正确、作品是否有瑕疵、你有什么不同看法、你认为他们哪里是你们组该学习的等等。在学生的互评环节真正让学生各取所长,畅所欲言,吸收经验,吸取教训,真正發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教师评价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教师通过归纳和总结进行总结性评价,并按照课程设计任务评分表对每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并评选出星级学习小组。

四、 结束语

机械专业作为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正在从传统机械(车、钻、刨、铣、钳工等)走向数控化、电脑化、自动化的“现代机械”时代,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大型设备已经进入生产实际。机械专业要培养适应社会生产需要的现代制造业劳动者,就必然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高新机械技术的应用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课程设计能有效提高机械教学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美·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3]张娟妙.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严建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机械类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工程伦理;二级减速器

前言:工程伦理是关于工程道德的哲学,于20世纪70年产生,国内在工程伦理方面的研究开始时间较早,中国知网上最早的文章是方福德教授于1990年3月发表的《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随后工程伦理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中国知网上共找到1192条结果。查到最早的专著《工程伦理导论》是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肖平,这本书也是国内第一部机械类专业用的教材。《工程伦理》现已成为少数高校机械类研究生的课程,随着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推进,部分院校为机械类本科生开设了这门课程。我校为满足工程教育认证与新工科建设中对关注非技术因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计划开设《工程伦理》课程,而现有专著与教材中的案例多是面向土木水利、网络信息、医疗化工与核工程等方面,机械工程方面较少,具体到某一个机械产品更是少见,这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工程伦理》课程是不利的。

一、范例的选择

机械中的二级减速器在行业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其设计是机械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机械类学生在大二期间即开始接触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其设计用到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大部分知识,尤其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学生专门用两个教学周完成特定一款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因此,二级减速器作为《工程伦理》案例具有典型性,更容易深入挖掘其中的工程伦理问题。

二、二级减速器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特殊行业的减速器故障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问题,如航空航天、船舶、电力、电梯等,为了防止这些装置中的减速器故障出现的安全问题,会在设计初期考虑特殊需求,安全系数选取更大,材料更好,也会增加其它安全零部件,甚至进行实时监测,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较低;一般行业中二级减速器在使用中带来的风险也较少,其风险也往往可控,如考虑安全运输、起吊,就要给它设计合适的吊环;输入的超速、功率过大会导致其过载,这时,内部设计的安全零部件,如键选择相对轴与齿轮更软的材料就有了意义;输入转矩变化过于剧烈、冲击与振动等会导致二级减速器受到更大的冲击载荷,这时二级减速器的输入部分设计挠性联轴器或带传动缓冲吸振就会降低损坏的风险;维护方面,定期更换变速箱油,通过观察孔位观测内部运行状况等可以使二级减速器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这时,就要考虑放油螺栓、观察孔位设计的合理性。如果不能很好完成以上设计、制造与维护问题,二级减速器不能正常工作,会导致整个机器系统的风险,如输入动力部分电机的损坏,或者下游传动与执行部件的损坏,这些包含在工程师设计二级减速器的责任中。

三、二级减速器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

《工程伦理》中需要讨论的对象包括工程师、企业、产品、用户,分析也是针对这几方面来进行。在二级减速器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过程牵涉到这几方的价值、利益与公正问题,这三方都有各自的诉求,都是想在规避风险,获得安全方面获得尽可能大的价值,这也导致其之间的矛盾,二级减速器设计方面,为了安全达到预期使用寿命,工程师设计中希望更大的安全性,在齿轮、轴与键的设计中采用更好的材料,轴承选择更高载荷的型号,会导致二级减速器成本增高或则体积、重量增大;企业则希望产品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以使产品获得更好的销路,以达到更高的市场竞争力,有时企业为了品牌与口碑,也会适当牺牲经济性,追去更高价值的产品;而用户方面,对产品的质量与价格同时有要求,选择方式也是更为复杂。三方的交互作用使其在价值、利益与公正方面的问题极其复杂。

四、二级减速器中的环境伦理

《工程理论》中,与产品作用的对象还包括环境。二级减速器在其生产、使用与回收的周期中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生产中,如为特殊需求选用的部分合金钢包含有害元素;加工碎屑会带来污染;壳体防锈漆、润滑油、冷却液会带来环境损害;销售与运输过程中的包装会产生污染;运行与维护中,噪音、润滑油也会污染环境;最后,回收再利用环节也会产生环境影响,这时,工程师的责任就是通过恰当的设计方案、合适的加工工艺、编写合适的维护手册与使用方法,甚至准备好回收、拆解、再利用的方案才能达到更好的环境伦理效应。

结束语:二级减速器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熟悉的一个部件,包含了丰富的《工程伦理》内容,在《工程伦理》常讨论的风险、安全、责任、价值、利益、公正与环境因素方面都有涉猎,实际上这些因素还有一些交互作用,做到平衡各个因素是很困难的。但《工程伦理》知识可以通过二级减速器的案例更好的为机械类本科生提供设计的参考,促进机械类本科生对《工程伦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最終在工程设计与实践中自觉运用《工程伦理》的知识,更好的协调工程师、企业、用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唐丽,陶思琦.论新时代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和目标[J].文化学刊,2021(04):180-182.

[2]张利,潘立,王扬渝.基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工程伦理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师,2021(10):117-118.

[3]杨敏.一起门式起重机事故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20(18):81-85.

[4]方福德.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J].医学与哲学,1990(02):2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20年课程建设项目(备选)与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资助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敏(1983-),男,河南商丘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特种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技术,电弧加工技术。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上一篇:机械效率论文下一篇:机械原理论文